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田园大唐-第89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那个军队也渡河,在有船的情况下渡的确实快,比自己部落中的人快上许多许多,过去跟现在数量差不多的人,一个白天都用不上。

首领说那是最强的,可是……可是那是最强的,现在的是什么?他们砍树的时候用的不是手拉的锯,是一个嗡嗡叫唤的东西,一会儿的工夫,一个人就把树给放倒了。

然后那没有多少用处的树枝,把那个东西轻轻一搭就切下来,虽然声音难听,但速度真快,快到让人不敢相信的地步。

结果是在两个沙漏的时间多一点点的时候,他们全渡过了河,同样的人数,比之前说着最厉害的大唐军队快了一倍还多。

这究竟是什么队伍?

有个年岁相对来说大点的孩子,他的胆子也不小,看队伍中没有人限制自己,就跑到被‘保护’起来的西摩多摩合旁边。问:“首领,他们的军队比以前过来的更厉害,你不是说以前过来的是最好的吗?”

西摩多摩合很喜欢这个孩子,因为这是他的儿子,亲儿子,只是他一直没机会承认,不是不想,是不敢,这个儿子是国王的一个女人生的,那一次去王城的时候认识的。然后他想尽了办法,把这个女人给带到了部落中,但不是他的女人名义,是国王女人的名义。

所以这个孩子的身份地位一直很高,而且还得到了他的溺爱,但这种事情他不能也不敢说出来,孩子长大了,国王似乎已经忘记他还有个女人在这边。

每次看到孩子用一种居高临下又陌生的眼神看着自己,西摩多摩合就觉得心疼。觉得亏欠了孩子很多。

此刻听到孩子的询问,西摩多摩合考虑了下。对孩子说道:“以前来的大唐军队确实是最好的,可是现在你看到的不是大唐军队,是那个张小宝和王鹃的军队,他们在大唐,但他们的军队不归大唐管。

据说在大唐有两支差不多的军队,一支归大唐的皇帝管,一支在张小宝和王鹃的手下,所以我们在赌输了的时候只能屈服,我们打不过他们。”

“那他们为什么不造反呢?”小孩子想问题很简单。认为有了军队的力量就可以当皇帝。

西摩多摩合警惕地看看四周,见没人关注他们,这才松口气,小声地说道:“以后千万别说这样的话,我也想让他们造反,但他们就是不造。”

“他们砍树用的是什么东西?”小孩子也跟着发愁,别看他年岁小。却同样清楚,只要这种部队造反,大唐就没有时间来欺负自己的国家。

西摩多摩合摇摇头:“不知道,你去问问小贝他们。他们应该清楚,正好他们带着你们玩。”

“嗯嗯!他们唱歌好听,跳的舞也好看,还会讲故事,我现在就去问。”小孩子一想到小贝等人,马上高兴起来,扔下一句话,蹦跳着跑去找人。

对于技术方面的询问,小贝没有丝毫的隐瞒,把她知道的关于柴油动力电锯的事情全告诉给孩子听。

反正她明白,自己也是只知其然,而不之其所以然,原理很简单,但想做出来则是千难万难。

队伍中带着先进的科研成果电锯,一个是关键时刻使用,另一个是为了给工部收集数据,同时还要帮司农寺切下一些不常见的树木,并在有条件的情况下收集种子。

小贝不相信部落中的人看看外形,再听听原理,回头便可以把电锯造出来,如果他们真有那样的水平,小贝不介意多教给他们一些理论知识。

打听消息的小孩子果然不是天才,哪怕小贝把理论讲的很浅显,他也是听不懂。

“知识是需要积累的,跟刚出生的孩子一样,站都站不稳,又如何懂得什么是跑?所以最近一段日子你就要老实地跟在我们身边学,把你们的其他孩子叫到一起,一个月以后,我要考试,谁学的好我送谁一个电动玩具,比电锯还好玩。”

小贝见人家是真的无法理解,便放弃寻找天才的想法,开始利用这个事情诱惑人家,一个月付出一个电动玩具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情。

小贝口中说的学习其实是学大唐话,还有大唐的文字,每天教会孩子们十个字的读音,教会写两个字,一个月下来就是三百个字的读音和六十个字。

教一个孩子学大唐话费劲,教一群孩子的时候会轻松,他们必然会在一起进行交流,反复地说和听,即使某个孩子忘了,其他人一提醒也能重新想起来。

九个小家伙很清楚,他们在进行文化侵略,不过部落中的孩子们和大人不明白,他们学的高兴,看着孩子们学的同样高兴。

过了河,顶着大雨又向前行进三天,雨还没停的时候,队伍来到了一个平原处。

平原也不是想象中的那么平,比不上大唐的几个标志性平原,一眼看去,见不到任何突起的地方。

而是有着小的丘陵与山包,在秋天的季节里依旧是各种颜色相伴,缺少了最迷人的红黄两色的落叶。

也正是如此。队伍才敢正常速度前行,否则如此大雨的天气,真的怀疑前面是否是沼泽地。

小贝他们没发现沼泽,反而是觉得这里的草长的很高,还有树,真的很茂密,看着走在周围的人全都换上了高腰的连靴皮裤,就能想象到脚下有多危险。

所以小贝等人一直低着头走路,怕被某条躲过搜索的蛇蹿上来。

不时地有枪声响起,在空中回荡。还伴随着某种动物的叫声。

又是两天过去,队伍脱离了那个不停下雨的地方,这才来到一条河边进行休整,衣服要洗,澡也要洗,还得把之前几天猎来后进行简单处理的动物给吃掉。

有大象、有老虎、有狼、有鹿等等东西,这些动物没有享受到弩箭,直接被枪放倒的,对付一个小象群的时候不得不使用掷弹筒和迫击炮。

队伍实在是没工夫为了这些动物而浪费时间。否则完不成战略目的,已经有两千人轻装前推。到达地方之后隐藏起来,并为后面的大部队指引路线。

“哥,不是说文化侵略人家都抗拒么?为什么我教他们说大唐话的时候他们却喜欢学呢?”

小贝洗了个澡,换身衣服之后又变得漂亮干净了,找到做菜的哥哥询问。

张小宝正在制作大象的耳朵,两个大耳朵放在锅中,用调料卤,大象的尾巴和鼻子则交给别人处理,其他部分的肉一律切成块儿。用很咸的水去煮。

王鹃在一旁帮忙,她跟张小宝一样,不喜欢吃象鼻子,又不是象拔蚌,但大象的耳朵却不错,里面有脆骨,而且比猪耳朵大和厚。吃起来口感好,当然,不能多吃,吃多了也腻味。中间有脆骨,外面还是有脂肪。

小贝也知道哪个地方好吃,问完她就盯着大象耳朵的尖尖部位看,还吞两下口水。

张小宝无聊地守着锅,不时地用勺子推推象耳朵,或者是加些水,耳朵大,锅小,怕粘底儿也怕水干。

见小贝过来问,拿勺子在锅中搅和两下,回答:“这正是文化侵略的可怕之处,由于没有战争,更不会对身体造成什么危害,当强国对弱国进行文化输送的时候,只有少部分弱国的人会为此担忧,其他的人全是持支持的态度。

学会了强国的语言其实并没有多大的作用,除非你要去强国,或者是与强国来的人进行密切地接触。”

小贝点点头,张嘴刚要继续问,张小宝又接着说道:“那么为什么要学呢?这其中有几点不可忽视的因素。一个是你无法确定将来是否要与强国的人打交道;二是有不少技术性和文学性的东西需要你会强国的文字;三是弱者本身对强者的敬畏与向往;四是,这个就比较阴险了。”

“怎么阴险?”小贝对此很感兴趣。

“弱国的人口多,但人聪明,而且还肯努力,最主要的是大部分人有着属于自己民族灵魂的思想,同时又具备绝对强的融合性。这个时候学强国的语言就有用了,今天向强国移民一部分,明天再移民一部分。

大家生活在一起,没有语言和文字之间的障碍,等数量达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强国根本无法忽视这部分的人群,相互影响和改变的过程中,融合性强的种族绝对会逐渐占据优势,时间或许会很久,但按照种族生存的理论来说是合理的。”

张小宝笑着解释。

“那去强国的人就会在发生矛盾的时候护着原来的国家吗?”小贝不相信。

张小宝自己也不信,摇头:“未必,人的心思是最难以琢磨的,除非原来的弱国变成强国,这才有可能使大多数去到强国的人重新拥护。”

“可是这样的话,要他们那些出去的人有啥用?凭什么学别人的语言。”小贝想象着大唐人到了别的地方,后来都成了人家的人,觉得心中很不舒服。

“因为必须要接触,去学习,其实还有一小部分人能够对自己原来的国家产生作用,这就很好了。”

张小宝觉得跟妹妹说这样的事情太深奥,一时间难以理解,所以马上结束现在的话题,马上在锅中舀出来点汤放在嘴边吸吮两下,吐吐舌头,对妹妹说道:“我觉得淡了,你尝尝。”

“才不呢,全是调料味儿。”小贝退后一步,她知道卤味好吃并不代表卤水也好吃。

张小宝笑笑:“那你去看看有别的事情你能帮上忙不,等卤好了我叫你们。”

“好的,我继续去教孩子们说大唐话,其实我也在学着他们的话,我倒不是对他们这样的破国家有什么向往,我只是希望以后跟他们接触的时候可以自己来,不被他们骗到。”

小贝看看锅中的两只大耳朵,背着手像夫子一样摇晃着身体走远。(未完待续。

第四卷 第九百五十七章 彩云追月依白纸

文化侵略一直是个漫长的活儿,想要在不大规模杀戮的情况下对人家进行文化侵略,基本上跟做梦差不了多少。

小贝也没指望自己教会人家部落的孩子,人家就马上抛弃自己的民族传统。但小贝有个绝对的优势,她本身是孩子,而且还有其他八个孩子在背后辅助。

经过一番研究,在徐依珑吃惊的情况下,小贝开始通过翻译给部落中的孩子介绍大唐的情况。

她没说什么一望垠的田地,没有巍峨的高山,不曾提到澎湃的江水。她说的是有数不尽的蜜糖可以吃,肥而不腻的红烧肉,雪里地轻轻一滑就跑出几百步的雪橇,转来转去找不到出路的迷宫,看上去变成各种形状的哈哈镜。

加上漂亮的衣服,装上水能打出很远的水枪,各种各样关在笼子里的庞大动物,跳进去不会沉没的湖泊。

部落中的孩子们听着小贝介绍的东西,想象起梦幻般的童话世界,一个个对大唐充满了向往。

徐依珑觉得这是一种欺骗,他承认,大唐确实有小贝所说的一切,尤其是红烧肉,这个东西对于大人来说也是一种奢望,不是每天都能吃上的,隔个三五天吃一顿,算是不错的生活。

孩子能吃到是因为他们在学堂里面,有数的商人在支撑,商人们的想法很简单,归成四类,一者是觉得自己出钱了,当地的孩子受了自己的恩惠。那么以后有事情,当地的大人要帮忙。

这种人徐依珑觉得实在太过直接,但却不能去抨击,人家想法简单,而且真的做了。

二者是图个名声,同时也是为了自己家中的买卖,这部分一般情况下是做日常生活用品的商人,他们不拿钱,人家就不去他们的店铺买东西,人心有杆称。

三者是买卖做得大的。他们需要多的钱庄贷款来完成资金运行,不拿钱,贷款的时候审核会比拿钱的商人严,尤其是在没有实物抵押的情况下,信誉贷款想都不要想,一个不愿意为大唐孩子风险爱心的商人还有什么信誉?社会责任心啊,那不是说说而已。

四是家中有钱,很单纯地喜欢孩子,就是愿意看见孩子的笑脸。

人性的复杂说不完。徐依珑却知道,在这样复杂的人性社会情况下。不是大唐的人来到大唐,想要享受同样的福利也同样和做梦没什么区别。

眼下就是一群孩子被小贝说的充满了希望,一个个的学起大唐的语言和文字加卖力气,但等待他们的结果是他们即使进到了大唐,想上学也要拿钱,因为已经有很多外来的人开始如此做了。

比如说罗和日本的富贵人家,在没受到大唐邀请的情况下,主动过来,把在自己国内赚到的钱在自己国内的大唐钱庄里换成大唐的钱。带着孩子来大唐,只为让孩子有个好的将来。

徐依珑觉得,作为一个强大的国家,去欺负人家小的部落是不对的,应该表现出多的大度,而小贝他们实在是功利了一些。

他打算跟小贝九个人好好谈谈,至少别继续欺骗人家。否则良心上过不去。

“雪白的纸是很珍贵的哦,比你们用来书写的皮革和布帛还要珍贵,让你们看看我大唐孩子用的东西。”

徐依珑准备跟小贝几人好好谈谈的时候,小贝拿出来一个本子。很简单的大白字本,外面的皮儿是一个麻纹的水墨画,上面有两行字,为‘不经一番寒彻骨,哪得梅花扑鼻香’,字写的就跟梅花一样,傲骨嶙峋。

徐依珑从未听说过谁写了这个句子,而且那字他也不晓得叫瘦金体。

他唯一承认的是说的很有道理,而且写的不错,论是内容还是字体。

但现在这一切都不是重点,重点是小贝的宣传。

“只要你们到了大唐也可以有机会使用上这么漂亮的纸,白不白?来,让我们的小珠姐姐给写几个字。”小贝把一支铅笔递给旁边的小珠。

小珠很腼腆,不爱说话,跟小海一样,他俩在一起的时候却有着共同的语言,经常是小珠帮小海画图,小珠总是能够很随意地画出一条小海计算时需要用的线,非常准确,所以小海认可了这个未来的媳妇儿,而且还总帮着小珠计算一幅画的尺度,尤其是黄金分割线,算那的那叫一个。

刷刷刷几下,在小远的配合中,小珠把字写到洁白的纸上,内容简单,是一首小远临时写的儿歌,只不过在说儿歌的时候小远看了眼徐依珑。

“是不是很好看?”小贝接着进行自己的文化侵略。

“小~贝姐,什么?”一个部落中比小贝小的孩子用他的刚刚学会的话问道。

正常来讲他应该问‘小贝姐姐,写的是什么’,但他不熟悉的唐的文化,姐姐这个重叠起来的字一叫,就把距离给叫远了,亲近的人通常只称呼一个字,哥、姐、爷,重叠的用法又亲自的话那是连用,就是称呼哥哥和姐姐,哥哥放面前,是哥,而后接姐姐,姐姐放前面,是一个姐,而后称哥哥。

部落中的孩子哪晓得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他们只能按照自己所学到的去理解。

徐依珑也不曾纠正人家的称呼,他现在考虑的是,小远究竟写了什么。

其实即使小远写的是,一二三四五六七,七六五四三二一,徐依珑也不会嘲笑,他不敢,他不想再被小远教训一回。

徐依珑知道,人就是这么奇怪,当一个身家有几百万贯的人,他穿一身粗麻的衣服,别人看到了会夸赞;一个人有几贯钱却非要穿丝绸。别人看到了也是嘲笑。

写文章的时候也如是,一个可以写出古典文学的人,即使他行文过程中用的是通俗,看的人也不会贬低他,因为知道他有什么底蕴,而如果连古典都写不出来,非要装着去写,即使在文章中用了几个看上去很像样的词,别人也瞧不起。

看行文就能看出来,很简单。不同的语境用的是不同的词,生搬硬套,只是贻笑大方。

徐依珑知道小远的底蕴,即便是儿歌,他依旧要认真对待。

小贝看看小远写的儿歌,朝旁边的小强使个眼色,小强马上从包包中拿出来一个口琴。

“姐姐写的彩云追月,开始。”小贝点点头,示意。

‘咪唆~咪来哆唆拉哆~哆。哆哆哆哆,唆哆。哆,哆哆,唆哆,哆,哆哆,唆~拉哆来咪唆拉~~~……。’

小强一个简短的前奏接出来,马上进主旋。

小贝就在‘唆~拉哆来咪唆拉~~~’的第一个音响起时开始念儿歌。

“我们刚相见,玩到小河边。沙子堆高高,泥巴抹在脸。你说我调皮。我说你憨憨。一个棒棒糖,咬开分两半。对着笑呀笑,嘴中一样甜。有那么一天,你说要走远。手指拉勾勾,山水也思念。不知于何旬,不知又何年。难忘沙滩畔,还有水潺潺。月出霞已晚。月隐朝露现。彩云追明月,只隔一心间。”

‘唆哆,哆,哆哆。唆哆,哆,哆哆,唆~拉哆来咪唆拉~~~拉哆拉唆咪唆……’

小强的口琴正好也这个时候进如到下一个段落,同样的开头,不同的是加入了口琴的单音后加伴奏,听起来,后面多了一些其他的像布鲁斯又似探戈节奏的和弦。

部落中的小孩子们不晓得是什么曲子,只觉得听着很难过,尤其是翻译给解说的内容,不少小家伙一想到要离开,嘴嘟了起来,眼睛也红了。

徐依珑愣愣言,他听过这个曲子,彩云追月嘛,大唐很多地方都有人演奏与哼唱,还有往里填词的,他一直觉得这首王鹃作出来的曲子很优美,论是开头还是高~潮,都是如此,整个曲子跟海浪一样,层层叠叠。

而且他还会,并得到了其他同代官宦子弟的喝彩,尤其是高兴的时候就一定要两遍。

但直到今天才明白,这首彩云追月根本就不是什么高兴的曲子,是一种相隔很远思念又难以相见的曲子,那层层叠叠的不是海浪,是心的缠绵。而小远用一首儿歌道尽了此曲的真谛,小强口琴连续使用的单音颤音、重音划音和后加伴奏把这种念念不舍的感觉表达的是淋漓尽致。

“大家听到了吧,看到了吧?这样的纸好不好?”小贝跟没事儿人一样,笑着对人家孩子问道。

徐依珑觉得胸闷,肚子也难受,很想吐一口血出来,给身体减减压,不带这么玩的,我想死,你们咋可以这样呢?眼下关键的是彩云追月好不好?不是他娘的什么白纸,还能不能分清楚主次?

徐依珑为小远感到悲哀,暗道,小远你的作用难道就仅仅是配合白纸?你不晓得你把彩云追月的感情理解的如此透彻会使多少把其当作乐曲子的人汗颜?

再看看部落里的孩子,徐依珑心中有平衡了,果然,孩子们没去想着白纸,他们同样被刚才的口琴伴奏的曲子所影响,一个个的到现在还未恢复过来,看情形是在想着在一起玩耍,然后又奈分别,之后只能像彩云一样追着月亮跑,却总也追不上。

“依珑哥哥,你干啥呢,你帮忙呀,跟他们说说,咱这个纸好不好?”小贝的声音突然传来。

“好……吧?”徐依珑嘴动了动。

******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