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九千岁-第14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现在跟着卫宏一起来的家人并不多,李家三姐妹、婉娘、牙儿、周家一大家子,全部加起来,也不过十二人,算上卫宏也不过十三人,让十三人住三座三层楼阁,着实有些太过奢侈浪费了。不过卫宏考虑的是,自己还不知道要在这住多久,以后家人会慢慢变多,与其到时候临时修建,不如提前修建好,以备不时之需。

三座高楼之后,就是修建工匠和奴隶住的地方了。工匠都是卫宏的宝,住的地方自然不能马虎,卫宏根据后世乡下民居的样式,为工匠们制定了修建计划。屋顶是三角形,用瓦片铺设;没有瓦怎么办?现烧就是了,烧瓦又不是什么技术活。奴隶和工匠住的一样,这些奴隶都是日后峡谷的主力军,肩负着、农耕、畜牧、纺织等重任,自然不能搞差别待遇。

在工匠们日以继夜的修建房屋的同时,一个问题出现在卫宏的面前,随行带来的粮食快吃完了。第二天,卫宏便带着周大力和牙儿离开峡谷,经过几日翻出大山找到一个距离大山最近的城镇,添购日用消耗品。

此行,卫宏带来的银钱并不多,而且大唐的钱,在吐蕃也不能用。因此,卫宏背在肩膀上的包袱里,装的都是金银珠宝,用来充当货币使用。

第四百六十八章新家(2)

整个吐蕃都比较落后,靠近山脉的城镇自然也十分落后,卖粮食和布匹的店家寥寥无几,而且语言不通,挨家挨户的敲门购买着实麻烦。卫宏就干脆拿出赛马噶的腰牌,找到当地的县令,让县令将城镇内所有的商户都召集起来,开个采购大会……

城镇里做生意的不多,乱七八糟全都加起来,也不过五十余人。这些人凑在一起,交头接耳,嘀哩呱啦的说着卫宏听不懂的语言。等人来的差不多了,卫宏让县令给自己当翻译,将自己的意图告诉所有的商户。意思大体有三,其一,城镇之中,所有商户贩卖的粮食,按照比市价高出十分之一的价钱收购,全都合于一处,运到山口;其二,布匹、铁料等日用消耗品,也同样按照比市场价高的价格收购,也都运到山口;最后一点,城镇里无论是做买卖牛羊生意的,还是普通的农户愿意出售的,只要是活物,牛羊马鸡鸭之类的家畜,同前两点一并收购。所有的东西,三天之内,都运到山口,然后卫宏将钱交给县令,让县令分发给所有人。

为了避免县令从中克扣,卫宏事先给县令打好了招呼:“这买卖不是做一次两次,粮食我可以自己种,布匹我可以自己治,但是像铁、调料这些东西,我就没法自己弄了,日后肯定还要依靠你们城镇进行供应。所以辛苦钱肯定少不了你的,但是你若是从中克扣,惹的当地商户不满意,断绝与我的生意来往,那你的好处也就到头了。”言罢,卫宏从包袱里取出两枚拇指大小的金疙瘩,塞进县令的手里,嘱咐道:“你的好处和商户的好处。切莫弄混!”

县令自然欣然接受卫宏的提议。由于吐蕃的经济很落后,当县令也赚不了多少好处,而卫宏这个凭空冒出来的财神,无疑刺激了县令的神经,以至于县令甚是勤快,亲自督促商户们准备卫宏要的东西。三日之后,准时将所有的东西运到了山口。

卫宏清点了一下,各类粮食三千担、各类布匹五百匹、金属两千斤;牛五十只、羊二百只、马六十匹、鸡鸭加在一起两千只。除了这些主要的东西,各类植物种子数量不详。这些东西仅凭卫宏三人想要运回峡谷,怕是得运到明年。可卫宏又不想让外人知道峡谷的位置。因此便打发周大力回去把五百奴隶全都叫来,分两次将这些东西全都运回峡谷。

粮食的问题解决了,下面就要专心致志的修建基础设施了。既然不知道要在这里住多久,那就索性按照长远打算进行规划。住在峡谷里需要担心的有两件事,第一件是山体滑坡土石流,第二件事是暴雨水涝,因此加固山体和排水设施都必不可少。

等将需要住的房屋都修好以后,卫宏便带着所有人加固峡谷两侧的岩壁。加固岩壁的方法有很多种,一种是用木料搭建框架进行加固。另一种则是在岩壁的基础上修建墙体。经过考虑过之后,卫宏选择了后者,尽管工程浩大,但却更为保险。没有水泥。就用夯土墙的方式。修了三天之后,工程进展只进行了不到百分之一。由于工程太大,卫宏便将人分成两组,奴隶继续加固岩壁。而工匠们则着手修建排水设施。

因为卫宏一开始就考虑到了这个问题,在建造房屋之前,用石块和泥土堆积了很高的地基。只要不是那种千年一见的特大洪涝灾害,水就淹不到房屋。可是在这住就必须要种田畜牧,水淹不到房屋,不代表淹不到农田和牲口。因此,排水设施主要也是为了农田和牲口建造。

卫宏规划出一块种田的区域,以及一块畜牧的区域。峡谷之所以会积水,是因为峡谷与山相比,相对于要低很多,雨水会顺着各式各样的通道流入峡谷。而峡谷位处山上,相对于地平线,又要高出一些,因此修建排水系统的方式并不难,只需要打洞或者开渠,将峡谷内可能积水的地方,引流到峡谷外便可。

峡谷里不是还有很多没用完的木料吗?排水系统的用料,就用木料充当。虽说木料不耐用,时间一长会被水泡烂。但考虑到排水系统只有在下雨的时候才能起作用,木料也不会长时间接触水,因此使用的时间会大大加长。

用木料做管道,对工匠来说,轻而易举。由于卫宏选定的农田和牧区都地势相对较高,因此不需要什么抽水的发动机,依照重力,水就会顺着管道往低处流,管道也就成了排水系统的全部组成部分。

除此之外,卫宏还派人在峡谷的几处相对地势较低的地方,修建蓄水池,将蓄水池修建的与地面平行,然后在蓄水池的边缘上架上几个管道。这样一来,当蓄水池里积累的雨水达到饱和度之后,多余的水就会被管道排出峡谷。而蓄水池里的水,可以起到日常浇灌、牲口饮水等诸多作用。

峡谷内的基础设施修建的差不多了,再之后就是谷口的门户修建。这里无论是作为卫宏短期内的庇护所,还是长期的居住地,防御都是首要的,无论是抵御士兵还是山贼,都尤为重要。

卫宏让一直在忙于加固岩壁的奴隶暂时停下手上的工作,一起到谷口参与修建防御设施。先是修建墙体,利用厚实的墙壁将谷口再次缩小。由于这次修建的墙并不是简单的遮风挡雨,而是用来抵御外敌,因此必须精益求精。按照卫宏的指示,墙被修建的足有五丈高,比大唐皇宫的宫墙都要高。厚度也达到一丈,而且是实心的,最外层用夯土堆砌,中间用巨石搭建,最后面则用木料收尾。等修建完毕以后,甚至比天然的岩壁都要来的牢固,没有炸弹,休想突破!再加上外表十分光滑垂直,因此也杜绝了攀爬的可能。

第四百六十九章新家(3)

另外,墙壁有一个最大的好处,就是高。这个年头的云梯都是用木头建造,而且要便于移动携带,不能太粗,因此木头的质地和脆度韧性就决定了云梯不能太长,否则士兵爬到一半,就会把云梯压断。再加上云梯要斜角搭在墙上,而墙体高达五丈,所以云梯至少也得超过十八米才能成功搭在城墙上,但木料的限制导致云梯不能这么长。所以,城墙就成了难以逾越的屏障,哪怕是携云梯前来,也只能望墙兴叹。

但谷口不能堵死,必须得留门进行出入,而门就会成为被对方突破的弱点。单纯的像城门那样用木料做肯定是不行的,为了让自己的家园万无一失,卫宏甚是大手笔的让工匠用铁料打造铁门!不过由于谷内的铁料并不多,门不能造的太厚,最后造完以后,高两丈,厚半尺,饶是如此,也足够令人惊叹的了。除了门用铁打造之外,连门栓都是用粗如手臂的铁柱充当,而且不止一道门栓,有三道。

正所谓进攻是最好的防守,若只是单纯的追求防守,总有一日会被突破,因此反击就成了必要的手段。为此,卫宏从奴隶中挑选出五十个身强体壮的男子,将他们编制成峡谷的护卫队,进行操练,以便日后委以保卫家园的重任。

秋末冬初,在卫宏的不懈努力下,峡谷被改建成一个坚不可摧,一应俱全的世外桃源。婉娘的身体已经好利索了,抱着牙牙学语的卫璋,跟在卫宏身边,在峡谷里溜达。卫宏已经取消了奴隶们的‘奴隶’身份,并且从外面购买了大批女奴隶,和他们结合。之所以这么做,是为了安抚人心,毕竟在这深山老林里。没有法律约束,稍有不慎,奴隶就会发动起义。而有了家,有了孩子,奴隶们就会为了家人而变得老实起来,不再有一些不切实际的想法。

“夫君,咱们要在这住多久?”天气有些凉了,婉娘将小家伙包的严严实实,只露出一张小脸。看着小家伙安详的睡态,婉娘若有所思的问了一句。

卫宏正蹲在田地上。抓弄着泥土,谋划着来年开春种什么好。听了婉娘的话,卫宏拍掉手上的土,站起身来瞄了一眼婉娘怀里的小家伙,而后言道:“怎么,你不喜欢在这住?”

“有夫君的地方,婉娘都住得习惯,只是……有朝一日,小家伙长大了。总是要出去见见世面的。”婉娘说的很委婉,主要是担心孩子一直呆在山谷里,与外界接触的少,会变成‘土包子’。

卫宏知道婉娘是怎么想的。伸手掐了一下小家伙肉嘟嘟的小脸,又掐一下婉娘紧实的脸颊,微笑道:“不怕,我卫宏的孩子。自然要让他成为人中龙凤。等时候到了,我会倾尽我一生所学,将所有的知识。灌输到他的身上。到时候,是离开山谷,还是在这安详的度过一世,都由他自己决定。”

“嗯。”既然卫宏都这么说了,婉娘也就没什么好说的了。陪着卫宏又在田地里转了一圈,临走的时候,婉娘突然想起什么来,问道:“对了,公主怎么从未来寻你?夫君不是来这帮助他们建设经济的吗?”

卫宏耸了耸肩,搂着婉娘的肩膀,在往回走的路上解释道:“建设经济不是一天两天的事情,而且吐蕃刚刚得到了象雄的属地,现在还在对吐谷浑用兵,等统一了大局,才是整顿国内经济的时候,现在为时尚早。”

卫宏只是粗略的一说,这方面的知识,说多了婉娘也不懂,另外婉娘也不想知道的太多,婉娘的想法很简单很单纯,仅仅四个字‘相夫教子’。与这四个字不相关的东西,她提不起一丝兴趣。

现在峡谷已经改造完毕了,卫宏也不想就这么闲着,毕竟来时带的钱虽多,但总有坐吃山空的一天,必须及早做打算。将宏远商行发扬光大,是李协和毕生的心愿,因此卫宏哪怕是沦落到被老李同志排挤的地步,也不会放弃宏远商行。现在还摸不清老李同志的真实想法,倘若真有一天,老李同志要撕破脸皮,那大唐境内的宏远商行很定会完蛋。所以还是及早作打算,在吐蕃境内开创宏远商行为妙。

半个月后,卫宏便带着李璇青和牙儿,拿着大量的金银财宝,去了几个月前采购生活用品的那个城镇。卫宏之所以每次出行都带着牙儿,是因为牙儿的武艺算是所有人里面最高的了,带着她怎么着也能充当个保镖,以免在关键时刻抓瞎。

到了城镇,卫宏找到县令,将自己打算在这做买卖的意愿告诉县令。由于县令以前从卫宏身上得到过不少的好处,再加上卫宏有赛马噶的腰牌,因此县令不敢怠慢,带着卫宏在城镇里转悠起来,寻找合适的落脚地。最后,卫宏将目光投向一个酒楼。

这酒楼两层高,规模还凑合,一看便知是城镇里档次最高的酒楼,但问题是客人极少。卫宏心想,这酒楼的老板怕是好高骛远,把酒楼做的太好,却忽略了城镇的消费水平。不用多想,就从来来往往稀少的客人,卫宏就能判定,这里绝对做着亏本的买卖,收购这里应该并不难。

在县令的带领下,找到酒楼的老板,是个四十来岁的男子,穿着打扮还算可以,只是满脸愁容。等县令嘀哩呱啦的和酒楼老板交谈完以后,酒楼老板的脸色一下子缓和了起来,甚是兴奋的看着卫宏,瞧那架势,十有**是同意出售酒楼。

最后卫宏用两块翡翠,一条珍珠项链和三枚金锭,将酒楼给买了下来。当天,宴请了一下县令,又给了县令一枚金锭,算是给他的劳苦费,毕竟日后还得麻烦人家,这关系可得处好了。

宏远商行是做布匹生意发家的,卫宏再干还是得干布匹,而且加上吐蕃本来就落后,做布匹生意的很少,因此这是一块大肥肉。

第四百七十章外资企业

有人会问卫宏,你在吐蕃这种穷地方卖布,能赚回本来吗?有很多人连温饱都没解决,会有心思来买你的布?你可别把裤衩都赔进去!对于这样的疑问,卫宏不想多说,只有一句话,在后世,为什么那么多人都挤破头想进驻非洲那块穷大陆?不要因为一个地方穷,就放弃这个地方,相反,越是穷的地方,就越要争取。穷,代表着没有被开发,代表着商机无限。

卫宏很麻利儿的雇佣了几个会说唐话的伙计,让李璇青坐镇。尽管现在店铺只有一个空壳子,但卫宏还是把这个空壳子甩给了李璇青,让李璇青全权管理。而卫宏,则是趁着这段时间不断的打听大唐那边的消息。

两个月后,店铺在李璇青的经营下,步入正轨,由于是按照地方消费能力进行发展,所有做的布都是低端布,针对的是低端消费人群,因此生意还算红火。而同一时间,卫宏也摸清了大唐那边的情况。老李同志依旧没有发作,权当此事没有发生一样,该吃吃,该喝喝;宏远商行也没有太大的变化,生意和往常一样。硬要说有变化的,便是京城商会缺少了李璇青,群龙无首,有些乱;程处默和李德謇都成了亲,李德謇被从岷州调回了京城,似乎因为当初李德謇在岷州接待过卫宏,回到京城以后,一直被冷落在家里,除了程处默哥几个没变之外,其余的人都有意无意的疏远李德謇。除此之外,听说大唐在北方和契丹摩擦颇多,而且准备对高句丽动兵,看样子年前这把战火就能烧起来。

也不知道颜如玉和一剑东来怎么样了,颜如玉是个闲不住的女人,整日天南地北的跑来跑去,突然间限制了她的自由。也不知道她能不能适应。怎么说,颜如玉也是为了自己被抓住的,决不能放任她不管。可现在的问题,自己都自身难保了,又如何救她?拼尽一切,不惜与老李同志撕破脸皮?卫宏真担心自己没这个资本,另外这恐怕也是老李同志一直在等待的。只要卫宏敢为了颜如玉来硬的,老李同志就可以借着这个由口,对卫宏进行毁灭性的打击。

其实,想要救颜如玉。也不是没有办法。现在东突厥被西突厥基本拿下了,若是突厥现在转道进攻大唐,以现在的吐蕃根本无力为大唐掩护,到时候,大唐会再次面临压力。倘若战事打的不顺利,说不定老李同志还会念及旧情,请自己出山帮忙。到那时候,卫宏还有和老李同志谈判的资本。

可问题又出现了,突厥断然不会吃饱了撑的去主动打大唐。尤其是在和东突厥刚打完的时候。若是从中挑拨,驱使西突厥打大唐,卫宏就成了为一己私利致天下苍生与水深火热的叛国贼,那可就毁了一世英名了。卫宏现在是无计可施。只能暂时委屈颜如玉了。

现在吐蕃和大唐交好,所以卫宏不能信任吐蕃,在吐蕃境内创立的宏远商行也让雇佣的账房先生打理,除了必要出面的时候。卫宏和李璇青都回峡谷居住。冬去春来,宏远商行已经由一家店铺,变成了三家。遍布在山脉周围的城镇。这三家店铺赚的钱,足够山谷里所有人的吃喝。另外,山谷里的农田也都被种上了小麦,吃的方面可以自行解决,不需要花销店铺赚的钱。

时间飞快流逝,卫宏始终没有等到老李同志的指令,吐蕃方面也才刚开始计划着建设经济,还用不上卫宏,卫宏只能全心全意的在吐蕃境内发展宏远商行。三年时间,转瞬空。老天没有亏待卫宏,给了卫宏一个回大唐的机会。大唐在对高句丽用兵的时候,被契丹偷袭,北方战场水深火热,大唐连连损将,无可奈何时,老李同志终于想起了卫宏这个被发配到吐蕃的旧臣。

想起来倒是想起来了,但是时间久远,再加上卫宏住的地方实在是隐秘,想要联系上卫宏就成了个难题。前线战场拖不起,老李同志只能暂时放弃卫宏,派李靖、秦叔宝、殷开山前往北方指挥作战。这三员大将到了北方以后,的确令战事好转,但天有不测风云,在一次战役中,李靖竟然被俘了。本以为李靖是凶多吉少了,可契丹却并没有杀李靖,而是传信给大唐,告诉老李同志,李靖可以放,但是必须用一个人来换,而这个人就是卫宏!

契丹为什么要卫宏?很简单,他们见识过玉龙卫的厉害,也想打造一支这样的军队。只要这支军队建成,横扫中原指日可待。这事儿既然契丹想得出,谋士如云,将士如雨的大唐自然也想得出。于是乎老李同志做了一个所有帝王都会做的决定,舍弃李靖,同时派人不惜一切代价找到卫宏,表面上说得好,是找卫宏回来商谈战事,其实就是想将卫宏软禁起来,将卫宏牢牢的控制在自己手里。毕竟曾经是大唐的利刃,以后也有可能是其他国家的利刃,老李同志不能冒这个风险。在国家的利益面前,任何人都是可以牺牲的。

卫宏跟在老李同志做事这么久,对于老李同志的脾性还是知道的,明知道此番回京必定凶多吉少,但卫宏还是回去了。因为卫宏意识到,这是一个机会,一个救颜如玉的机会!不过卫宏回去之前,却先找到了赛马噶,因为赛马噶是这个计划的关键。

与大多数养尊处优的公主不一样,赛马噶在吐蕃的地位堪比大臣,很多事情都需要她执掌。被各种事务忙的焦头烂额之际,赛马噶还能亲自接见卫宏,可见赛马噶还是很仗义的。

一见了面,卫宏便开门见山,直截了当的说了一句把赛马噶惊得目瞪口呆的话:“你能嫁给我吗?”

在长时间的发愣之后,赛马噶盈盈一笑,满怀深意的看着卫宏,轻言道:“为什么?”

第四百七十一章政治婚姻

以前卫宏还不太懂政治的时候,李靖曾经和卫宏说过这样一句话:“在政治面前,没有任何事物是纯粹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