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秦明挥舞手中的狼牙棒,直奔栾廷玉杀了过去,栾廷玉看到宋军败局已定,无心恋战,在秦明冲到之前策马逃开了,秦明冲着栾廷玉的背影悻悻地咒骂了一番,这才指挥兵马继续冲击宋军营盘。两百宋军在二龙山军队的一阵冲击之下报销了大半,再加上吴角此时也已率领狼嗥山兵马冲了下来,不到盏茶功夫,宋军或杀或擒,已被扫荡一空。
吴角走上前来,向秦明拱手一礼道:“多谢好汉出手相助,吴某感激不尽,不知好汉怎生称呼?”
秦明还了一礼道:“在下二龙山秦明,奉林统领将令特来相助狼嗥山解围,为何此地只有区区两百余名宋军,若是只有这点兵力,也不可能围困得住贵寨吧。”
吴角道:“原来阁下是二龙山的朋友,说来惭愧,今日早间,我在山寨之中听到西方战鼓喧天,人喊马嘶之声大作,心中正自惊疑不定,忽有昨日投降宋军的兄弟回来报称,宋军大部已经西移,只留下栾廷玉率领两百兵马驻守营寨。我心中一动,料定是贵寨的公孙先生率领芒砀山兵马前来援助,于是率领山寨剩余人马向山下的宋军营垒发起进攻,试图突破宋军的包围,没想到在这里遇到秦将军。”
秦明点点头道:“这就是了,我到的时候,并不曾听到西方传来喊杀之声,想来是那边的战事已经结束了,不知吴寨主有没有兴趣与我一同前去看一下双方交战的结果如何?”
吴角道:“固所愿也,不敢请耳,说实话,我这心里也悬着呢。”
秦明一笑道:“吴寨主只管放心好了,有公孙先生在,我军是不会输的。”说完之后,秦明吆喝一声,率领所部人马向西进发,吴角也想去看个究竟,跟着秦明去了。走不多远,吴角看到迎面来了一对人马,他的徒弟董恺也在其中,心想多半是公孙胜的兵马,当即向秦明解释清楚,以免双方发生冲突。
秦明止住兵马,向对面喊话道:“前面来的可是芒砀山兵马?在下二龙山秦明,奉林统领将令来助公孙先生退敌。”
项充、李衮来到军前,回道:“原来是秦将军,在下芒砀山项充、李衮,公孙先生已经指挥我军击溃了宋军,命我二人前去解围狼嗥山,没想到被秦将军抢了先。”说完二人不觉大笑起来。
秦明看到两人性情直爽,很对他的脾气,心中颇为欢喜,上前与两人厮见了。说话间,公孙胜已经率领芒砀山大队人马赶到,众人见过之后,合成一军,返回袭庆府。
林冲听得公孙胜大破宋军,欢喜不已,亲自出城将大军接入城中,不住称赞道:“先生神机妙算,智破敌军,这次可是立了大功了。”
公孙胜连连逊谢道:“统领过誉了,这都是全体将士用命的结果,贫道不敢居功。”
林冲知道公孙胜一向淡泊名利,也不与他争辩,一路说笑着将众人迎进府衙,分宾主落座后,林冲向下首的樊瑞、吴角拱手一礼道:“此次我军兵不血刃连得徐州、袭庆府两州之地,多亏了两位寨主率领本寨兵马缠住了两州宋军的留守兵马,吴寨主的狼嗥山更是损失惨重,林某心中着实过意不去。”
吴角满面羞惭道:“林统领就不要往吴某脸上贴金了,此次本寨与宋军交恶,只因我那徒儿董恺的一个侄子被知府钱伯言杀害,最后反而是在贵军的协助之下,方才解了山寨之围,吴某实在惭愧得紧。”
林冲听到这里,不觉莞尔一笑道:“吴寨主言重了,至于董头领的侄子董二被杀一事,这中间怕是有些误会。吴寨主有所不知,董二并不曾被钱知府杀害,我军攻占袭庆府时,已将他从牢中救出。按照宋朝的律令,经有司备案审理判为死刑的犯人都要在狱中关押,报请朝廷批准后才能在特定的时间进行处决,钱知府为官多年,怎会犯下这样的低级错误?”
下首的董恺听说侄儿没死,当即大喜过望,犹自不信道:“林统领此话当真?”
林冲道:“此事千真万确,我曾与钱知府详谈过此事,所谓的董二被斩首一事乃是雷明这厮故意放出去的烟幕,此人没有多少本事却又好大喜功,为了引诱贵寨前来攻打府城才设下此计。钱知府明知其中有误会,但他身为朝廷命官,保境安民乃是其职责所在,贵寨前来攻打府城,他当然不能示弱,等到魏辅梁、陈希真、栾廷玉来到府城,助他打败了贵军,再加上飞虎寨的禁军前来相助,宋军一时之间占尽上风,钱知府一心想要围剿贵寨,更不会向你们澄清误会了。”
吴角此时方才知道事情的前因后果,不禁愤愤道:“雷明这厮误我,枉自害了我两个徒儿的性命,实在可恶。”
林冲劝道:“吴寨主节哀顺变,那雷明死在阎头领手里,也算是得到了应有的惩罚,至于钱知府与贵寨的矛盾,乃是职责所在不得不为之,此人平素里为政还算勤谨,如今既已投降我军,诸位就将这道梁子揭过去吧。”
吴角三人同声道:“谨遵统领吩咐,我等不敢造次。”
第一百九十一章 莱芜铁监()
众人正在说话时,早有人将董二带来,董二上前拜谢了林冲。林冲请他起来说话,董二再次谢过林冲的救命之恩,这才推在一旁。
林冲指着站在一旁的董恺,一脸笑意地问道:“董二,你可认得此人是谁?”
董二进来时,并不曾仔细观察堂中众人,此时方才顺着林冲手指的方向看去,虽然时隔多年,董二还是一眼就认出了那个小时候抱过他哄过他逗他开心过的叔叔,情难自禁之下,不觉热泪盈眶。
董二亟不可待地三步并作两步走到董恺面前,“扑通”一声跪倒在地,哽咽着道:“叔父,想不到侄儿还能见到您。”
董恺一脸激动地端详着董二,依稀还能看到当年的影子,不觉动情道:“傻孩子,快快起来,一转眼都长这么大了,若不是你这一声‘叔父’,我还真不敢任你。”说到这里,董恺伸手替他揩去眼角的泪水,接着道:“都长这么大了,还哭鼻子,也不怕被大家笑话,快跟叔父说说,你这些年是怎么过来的,可真是苦了你了。”
吴角看到董恺骤然间得见亲人,有点情难自禁,心中也替他高兴,但这里毕竟是议事大堂,还是提醒他道:“老三,林统领还在议事呢,你们叔侄要叙旧,以后还怕没时间。”
林冲止住他道:“不妨,董氏叔侄久别重逢,有很多话要说也在情理之中。董恺,你与董二暂且下去一叙阔别之情,有事时我再派人叫你。”董氏叔侄谢过林冲之后,自去不提。
林冲回头对吴角道:“吴寨主,今后有什么打算?”
吴角回道:“狼嗥山此次与官府为敌,徒儿田霸和余志旺为护得我周全送了性命,狼嗥山一众兄弟也是损失惨重,吴某此时已是心伤若死,今后不想再理俗事,只想追随贵军一清先生修习道术。至于徒儿阎光、董恺以及山寨弟兄就烦劳林统领多多照应了。”
林冲暗自思忖道:“这吴角倒是个伶俐人,情知狼嗥山经过此番波折,已不可能东山再起,索性自请加入我军。为示诚意,他本人甘愿随公孙先生修道,不再过问狼嗥山事务,以打消我军疑虑,这番安排下来,果然是滴水不漏。”
林冲虽然明白吴角的心思,但还是要表示一下挽留之意,劝道:“吴寨主道术精深,对狼嗥山寨务又比较熟悉,若是骤然隐退,岂不可惜了?”
吴角一脸坚决地道:“吴某自幼痴迷道术,如今得遇一清先生,正好圆了此生所好,我心意已决,林统领不必再劝。”
吴角话音刚落,又有一人上前言道:“在下也想追随一清先生修道,还请林统领允准。”
林冲定睛一看,正是樊瑞,看来他多半也是存了与吴角同样的心思。既要允准吴角,林冲也不好强留樊瑞,于是答道:“既然如此,就由得两位。董氏叔侄精习水性,留在步军中却是糟蹋了他们一身本事,就调他们去李俊统领的水军中做事,狼嗥山和芒砀山若是有水性好的兄弟,也可同去。”
林冲说到这里,看了阎光一眼道:“我这里正好缺少一位都将军,阎头领若是不嫌弃,就来我中营吧。”
阎光一时之间还没有反应过来,傻傻地站在那里不知所措,吴角看到阎光这番光景,差点儿没有一巴掌扇过去,自己怎么净教了些脑袋不开窍的徒弟,想那中营乃是林冲亲自统领,有多少人抢着想进去都还不能。
吴角暗中推了推阎光,冲他连使眼色,阎光这才反应过来,赶紧上前道:“多谢林统领,俺愿意。”
林冲指了指刘唐三人,对阎光道:“如此甚好,这三位是刘唐、鲍旭、焦挺,是我中营另外三位都将军,今后你们就要在一起共事了。”阎光上前与三人厮见了。
这时,林冲转向项充和李衮道:“两位头领的五百刀牌手训练有素,作战能力强悍,实是一只不可多得的精兵,此次我军能够一举消灭袭庆府守军,这五百刀牌手功不可没啊,我会禀报主公为他们请功。芒砀山人马就有你们暂时负责统领,待请示主公后再做决定。”
项充、李衮上前道:“多谢统领。”作为刀牌手的训练者和指挥者,林冲对刀牌手的肯定,也是对他们能力的肯定。
安排已定,林冲命人将知府钱伯言请来,对他言道:“我早就听闻袭庆府北接泰山,境内支脉颇多,尤其是莱芜县,县内山脉富含铁矿,朝廷在此设置莱芜监,采炼钢铁,钱知府可知道莱芜监的详情?”
钱伯言道:“详情谈不上,对于莱芜监,多多少少我还是知道一些的。正如统领所说,莱芜县内多铁石,莱芜矿冶业的历史也十分悠久,有资料记载,春秋时莱芜县的铁冶已有较大规模。汉代在此设有铁官,以所产嬴铁(莱芜古称嬴)著称于世。唐朝时在这里设置了十三个铁冶,四坑十八铜冶,并且有锡出产,是全国重要的矿冶基地。周世宗时设莱芜监,主管莱芜矿冶业,本朝循周朝旧例,在此设置莱芜监,管辖莱芜三坑十八冶,元丰年间,这里有冶户千余家,采冶者更是多达数千人,每年向国家缴纳二十五万多斤铁课,当时可谓是京东路最大的冶铁基地。后来因为朝廷管理经营不善,导致大量冶户和采冶者逃亡,产量逐年下降,直到熙宁年间,王荆公主持变法,对矿冶业实行二八抽分制,才调动了矿主和采冶者的积极性,产量开始逐步回升。现在莱芜监每年向官府缴纳的铁课已经达到三十万斤,由于是按照产量的十分之二缴纳的,莱芜监的实际产铁量其实早已超过了元丰年间,每年产铁量估计不下一百四五十万斤。虽然如此,却是不及徐州利国监了,利国监自实行二八抽分制之后,铁冶发展迅猛,以致后来居上,钢铁年产量跃居京东路第一,每年至少有两百万斤的产量。”钱伯言说到这里,不禁唏嘘感叹道。
有了徐州利国监的例子在前,林冲对于莱芜监的产量并没有感到太过惊讶,莱芜矿业自战国时期就一直誉满中原,冶铁业起步很早,自然具有先发优势。徐州利国监之所以能够后来居上,赶超莱芜监,主要还是得益于白土镇石炭(也就是现在通常所称的煤)的发现,在宋朝以前,无论是取暖照明,还是铸钱矿冶,大都使用薪炭,随着可供砍伐的森林面积逐年锐减,能源问题也就成为阻碍手工业发展的主要问题。石炭的发现无疑为解决这一难题提供了一种全新的能源,徐州利国监就是凭借这种新能源,才能够在铁冶上出现一个狂飙式的发展。莱芜监的矿冶毕竟有一千多年的底蕴,产量能够紧随徐州利国监之后才是合乎常理的。
钱伯言接着道:“莱芜监原有三坑十八冶,自熙宁年间以来,都是有各大矿主承包经营。不久前莱芜监发现了一处新矿坑,据初步勘探,此处矿坑乃是一座富矿,蕴藏大量的铁石,并且大多位于表面,极易开采,日后若是能够开炉冶炼,每年的铁产量几乎能够达到原有三坑十八冶产量的一半。由于是新近发现的,莱芜监刚刚报往京城,等待朝廷的决断,据外间传闻,朝廷似乎有意将此新坑收归国家经营,为了查访民间对此事的看法,尤其是那些大矿主的看法,朝廷前不久派了盛章前来接管莱芜监一应事务。”
林冲一脸疑惑道:“盛章?此人不是开封府尹吗?这种小事怎么能够劳动到他?”
钱伯言道:“统领有所不知,今年元宵佳节之时,有人在棘盆盛会上行刺蔡京和童贯,官家的心腹张迪更是惨死当场,据说那行刺之人正是盛章找来参加棘盆盛会节目的。此事不但惊动了圣驾,而且将蔡京和童贯都得罪了,那盛章还能落得到好?不久,就被人寻个过错参了一本,免去了他的开封府尹职位,由王革代任。盛章在朝中为官多年,官家毕竟不忍就此将他弃置不用,于是就趁着莱芜监这件事,外派他出京将功赎过。”
林冲一脸感慨道:“想不到其中还有这么多曲折,我在东京做禁军教头时,也曾识得此人,这厮与高俅走得很近,当时他可是权势熏天,不可一世得紧啊,如今到了莱芜监,也不知道有没有收敛一些?”
钱伯言连连摇头道:“盛章做惯了京官,作威作福惯了,哪里是懂得收敛的人,到了地方上愈发不可一世。此次他奉旨前来调查莱芜新坑一事,更是借此捞足了油水。听监里的人说,那些大矿主生怕朝廷将新坑收归国家经营,纷纷前来逢迎讨好这位提举大人,希望他能在朝廷里为自己多说好话,争取能在瓜分新坑时多分一杯羹,盛章是来者不拒,甚至将新坑化好区域,预估矿区优劣和产量,明码标价,以谋取私利。”
第一百九十二章 莱芜监官吕由诚()
林冲不觉大怒道:“这个盛章,着实可恶,国家就败坏在这群蛀虫手中。钱知府方才说朝廷有心将此处新坑收归国家,他又如何能够做主,私自将新坑分化给那些矿主?”
林冲不懂这其中的道道,钱伯言对此却是一清二楚,回道:“其实说穿了也没有什么,朝廷这次本就是派他来调查那些矿主的意思的,他回朝之后只需说莱芜监谎报实情,新坑铁石含量有限,难以开采云云,反正也没有人去实地考察事情的真伪,再加上众矿主一致反对国家经营新坑,不怕官家不改口。”
林冲不禁疑惑道:“这是为何?”
钱伯言侃侃而谈道:“熙宁以前,全国的矿冶大多由国家垄断经营,由于监管经营不善,大多数坑冶不能完成课额,亏损极为严重。王荆公主持变法,放松对全国矿业的监管政策,由国家垄断经营改为民间承包经营,并以二八抽分制取代课额制,矿主根据产量多少缴纳租课,大大调动了矿主和冶户的生产积极性,国家课税也逐年增多。赵佶即位后,任用蔡京为相,蔡京为了垄断国家财源,又将部分富矿收归国有,非但没有收到实效,反而降低了国家课税,因此朝中人情汹汹,议论纷纷,多有人反对此项政策,大有“谈矿色变”之势。如今蔡京倒台,更是无人主持此事,盛章若是回京这么一说,赵佶定然会熄了这个念头,他许给那些矿主的新坑份额自然可以兑现了。”
林冲一脸感兴趣地道“哦,照你这么说,矿冶只有承包给民间才能实现良性循环经营了?”
钱伯言不假思索道:“根据本朝熙宁前和熙宁后全国矿冶产量和国家征收的课税比较来看,自认是有民间承包经营,国家才能获利最大。”
林冲道:“前些日子我军占据徐州,接管了利国监的三十六处坑冶,颜树德将军曾让我定夺利国监今后的经营模式,我对此一窍不通,只好将其事禀报主公决断。钱知府对于此事既然有自己的看法,不妨付诸书信一封,我会命人将其交予主公,以资参考。”
钱伯言的意见得到林冲的重视,不禁喜动颜色道:“我这就去办。”
待钱伯言走后,林冲对秦明道:“秦将军,莱芜监的事我就交给你了,接管莱芜监后,暂且维持原来的生产方式,等主公明示后再行定夺。莱芜县西有一县,名叫奉符县,此县位于泰山西缘,地扼袭庆府进入济南府的交通要道,西行即进入东平府地界,位置极为重要,你此去莱芜监必然要经过该地,顺便将之攻下,以威胁济南府的侧翼,接管莱芜监后即回军于此屯驻。待我攻破济州和东平府后,你我合兵一处,与主公会攻济南府,到那时,我们梁山军此次的作战任务就算是大功告成了。”
秦明听到又有大仗要打了,不禁兴奋道:“统领放心吧,我这就去将莱芜、奉符两县拿下,倒是统领,要快点行动才好,不然我可要在奉符县等急了。”
林冲哈哈一笑道:“你这霹雳火的绰号叫得一点不差,打了这么久的仗,还是这幅急性子。你放心吧,京东西路除了徐州和袭庆府还有些守军,其他州府都被高俅调空了兵力,济州和东平府也不例外,若是这样我还不能迅速拿下的话,我这个统领可就没脸再当下去喽。”林冲这番话不禁引得众人哄堂大笑。
林冲等到众人止住了笑声,这才接着说道:“秦将军到了莱芜监,有件事情要留意一下。我军在未起事之前,制造武器装备缺少原料,曾经通过中间商吕清良从莱芜监购买钢铁,此人给价倒是极为公道,双方合作一直比较密切。山寨有几次资金周转不开,还曾赊欠于他,为此山寨倒是欠了他不少人情。”
说起这吕清良,却是袭庆府有名的富商,此人祖上吕正臣,本是从别处迁到兖州(政和八年升兖州为袭庆府)来的,他白手起家,在兖州雇募工匠,开设了第一家农用家具作坊,由于经营管理有方,逐渐发展壮大。吕氏所制器具极为精密,在京东一代都享有盛誉,尤其是在兖州城,一州之人农工用具乃至于家羹户御,皆是吕氏制作。到了吕清良这一代,为了扩大生产经营规模,便在莱芜县广置田土,将作坊从兖州城迁到了莱芜县,一则这里靠近莱芜监这个冶铁基地,采购钢铁原料较为方便;二来莱芜监的土地价格也比州城便宜许多,便于今后进一步扩大再生产。
秦明瓮声瓮气道:“这小子不错,对得起我山寨,此事我记下了。”
林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