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宋江大传-第5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刘唐杀了白胜,弃刀在地向宋江请罪道:“主公,刘唐一时气愤难平,私自杀了白胜这厮,请主公降罪。”

    宋江摆摆手道:“刘唐兄弟不必如此,像这等猪狗不如之人,人人得而诛之,杀得好啊!以后这样的事情不必请示。”

    处理完白胜的事情后,宋江清点了一下梁山上的人马,约有两千余人,宋江依旧采用来时的办法,将全军改装成商队,军中的粮草辎重当做商队运输的货物,一路上打通关节,分成十几拨陆续回山,以避免商队队伍过大引起不必要的麻烦。

第一百零三章 梁山军成立(第一卷完)() 
宋江一行人一路上晓行露宿,经过七八天小心翼翼地行军,总算是一路平安无事地回到了清风山,早有人将他们接上山去。宋江扎住兵马,仍将带去的一千士卒分开来,分别归到秦明和史进的麾下。

    做完这一切,宋江向秦明说起梁山归附二龙山之事,秦明听得山寨又添这许多人马,好生兴旺,心中大为兴奋。

    宋江心中却还有一件为难处,当初晁盖七人在黄泥岗劫了杨志负责押运的生辰纲,只怕吴用等人到了二龙山,会与杨志发生龃龉。

    吴用何等乖觉的一个人,看到宋江到了二龙山地界,不但没有喜悦之情,反而时时流露出为难神色。他心中可是一片透亮,先行向宋江言道:“梁山被官军打破,我等无立锥之地,幸得主公收录麾下,同归二龙山以举大义。但吴用等人昔日里与杨统领多有误会,只怕到了山寨两下里厮见,不好说话,吴用现修得书信一封,向杨统领致上歉意,烦请主公代我等交与杨统领。我等就先留在清风山上,助秦统领防守山寨,梁山人马就由主公带回二龙山听令。”

    宋江默然半晌,心中寻思道:“若真这般做了,岂不显得我二龙山容不下人吗?日后谁还会倾心来投?”宋江毅然道:“吴军师不必如此,我这就命戴统领将军师的书信送到山上,让杨统领前来迎接诸位上山。”梁山众人见宋江思虑如此周详,对其为人愈加敬服。

    接下来自然少不了设宴庆祝林冲等人加入二龙山,席间众人谈论起这次战役,颜树德对罗延庆的武艺是赞不绝口,他亲眼见到罗延庆与云天彪并了五六十个回合,丝毫不落下风,最后云天彪狼狈逃走。

    林冲深知云天彪的武艺不在他之下,没想到罗延庆这样一个少年竟能将之击败,虽然当时云天彪由于军队溃败不在最佳状态,但这样的战绩也足以惊人了。

    罗延庆脸皮儿薄,被众人这么一说,顿时觉得有些不好意思,宋江赶紧出来替他解围,向林冲问起云天彪攻打梁山的事由。怎奈林冲等人对于此事也是一头雾水,到现在都不知道此事因何而起,只有吴用一人在低头沉思,似乎有了一点眉目。

    宋江不由得向吴用问道:“吴军师对于此事,可是有了头绪?”

    吴用道:“我也不能十分肯定,想是那高俅从高衙内之死上寻根究底看出了什么,毕竟因为高衙内之故曾经遭他陷害的林教头就在我梁山泊,高俅不会不知道。即使他不能肯定高衙内之死与我梁山泊有关,但能够借此机会消灭我梁山泊势力,一则消除了他的一大嫌疑,二来也算是为赵佶解除了一个心腹大患,有了这层关系,他这番公报私仇之举,赵佶也就不会再追究了。”

    吴用不愧是智多星,这番猜测竟与事实极为一致。却说高衙内死后,高俅正是听从了心腹孙静的主意,认定了是梁山泊贼人暗害了自己的儿子,这才暗中指使云天彪攻打梁山泊,擒拿晁盖、林冲一干人等,为高衙内报仇。云天彪正想借着高俅这条路子高升,接到高俅的密令之后,当即二话不说就带着大队人马前来攻打梁山泊了,虽然杀了晁盖,但最后还是让林冲给跑了。

    宋江感叹道:“好一条一石二鸟的毒计啊,高俅府中想必是有高人在给他支招,此人倒是不可不防。云天彪此番虽然使用卑鄙手段暗害了晁头领,但也没能落得好,景德镇的一千兵马经此一战,只怕所剩无几,能有三百人跟随云天彪回去就不错了,短时间内想来他是不敢前来攻打我二龙山的。”

    吴用听出宋江话中有话,不由得问道:“听主公此话,似乎料定云天彪那厮早晚会来寻我二龙山的麻烦?”

    宋江恍然道:“也难怪吴军师疑惑,前番我等曾在风云庄上借宿,不想这家小主人竟想在夜里暗害我等,幸亏被我等发现这才逃过一劫,黑夜之中双方发生冲突,那家小主人被我们给打死了,他不是别人,正是云天彪这厮的儿子云龙,此刻想必那老庄主云威已经把这个消息派人告诉云天彪了,云天彪得知儿子被杀,必定不肯干休,将来少不得会有一番厮杀。”

    “杀得好,这对父子都不是什么好东西,满肚子的男盗女娼。”刘唐本就是火爆脾气,听罢宋江这番话,当即忍不住叫起好来。

    众人又吃了几回酒,说了一些闲话,这时就有人前来通报,杨志已经来到二龙山下,要求面见宋江。宋江心想杨志来得到是挺快,当即命他前来与梁山诸位头领相见。过不多时,只听得帐外脚步声响起,接着就见一个人影闪了进来,正是杨志。

    杨志入得帐来,朗声道:“杨志恭迎梁山泊众位头领加入我二龙山,这里给各位见礼了。”说罢朝吴用、林冲等人团团作了一揖。

    吴用、林冲不敢怠慢,当即起身还礼。吴用正想为当日黄泥岗之事向林冲致歉,却听杨志接着言道:“既然如今大家都是自己人,就不要再说两家话。”说到这里,杨志拿起桌子上的一只碗,为自己斟满了酒端在手里,道:“今晚让我们干了这碗就,以前的事情就让它过去,今后的事情自然有主公和二龙山的规矩在。”

    杨志说完,将手中的这碗酒一饮而尽,吴用、林冲等人也陪着喝了一碗。吴用自然能够听明白杨志话中的意思,自己等人今后再不能按照梁山泊的规矩胡乱行事,一切都要服从二龙山的律令制度。

    这样做未必是坏事,经历过这次与云天彪的战事,吴用深刻认识到了梁山泊的战力确实远远不如二龙山,就是与官军相比也大有不如,梁山泊空有四五千人马,还占据着地利,加上公孙一清的道术相助,堪堪抵挡住了云天彪的两千兵马,最后还被别人攻破了大寨,若不是二龙山及时救援,后果不堪设想。

    反观二龙山兵马,却是龙精虎猛,训练有素,进退之间暗合阵法,指挥起来得心应手。梁山泊人马若是能够按照二龙山的标准经行整训,以后必定有机会一血前耻,用云天彪的人头来祭奠晁天王的英灵。吴用也知道今后梁山泊人马肯定不会成为一支独立建制的军队,但是能够利用梁山泊旧部为晁天王报仇还是很有象征意义的。

    吴用心中瞬间转过这许多思虑,当即向宋江拜倒:“梁山泊全体人马愿听从主公吩咐,今后定当遵守二龙山一应规章制度。”林冲等人也紧随其后向宋江表明自己的心迹。

    宋江赶紧扶起众人道:“大家在一起共事,虽然尊我为主,但今后不必行此大礼,拘泥于这些繁文缛节,以后还多有仰仗各位之处。”吴用等人再次致谢后,便接着谈论如何妥善安置梁山泊人马的问题,杨志名义上是二龙山的兵马统领,自然也参与了进来。

    梁山泊三军加在一起原有四五千人,经此一战,折损颇大,尤其是水泊大寨一战,留守的八百名步卒为了保护梁山泊的家眷几乎损失殆尽,就连五百名水军也在掩护众人撤退之时损失过半,这对于缺少有经验的水兵的二龙山来说,可谓是一个重大损失。

    梁山泊原有的两百名骑兵由于没有直接参与战斗,倒是没有什么折损,步兵的损失就要严重得多了,梁山泊兵马本就没有经过严格的训练,此番与官军交战吃了不少亏,再加上晁盖中了埋伏致使军心慌乱,被官军所乘杀伤不少,如今只剩下两千余人,竟然损失了一半之多。

    宋江在前来救援梁山泊之前,就曾与朱武暗中商议过如何安置他们的问题,考虑到二龙山原有军队基本编制工作已经完成,宋江有心建立一个新军。

    这样做的好处就是能够为军队培养足够多的骨干成员,一旦大战将启,可以通过广泛征募百姓入伍扩充该军的规模,一个军有了这些基层组织和骨干成员的存在,经过一段为期不长的突击训练,就能使得扩充后的军迅速形成战斗力。

    朱武不禁为宋江的这个设想惊叹,宋江的这种建军思想可以说已经超越了这个时代,他不知道宋江是如何想到这样一套高效的精兵思想的,但这并不妨碍朱武对这套建军思想精髓之所在的理解。

    在与杨志、吴用等人商议后,宋江宣布成立第二军——梁山军,原有的青州军(即二龙山原有军队的新名称)定为第一军,第二军暂定为三个营(梁山剩余下来的两千余人加上冷艳山、清真山的六百人共三千人组成三个营),林冲任中营将军兼梁山军统领,下辖一千步兵,刘唐、杨烈、焦挺、鲍旭为中营都将军;颜树德任前营将军,下辖一千步兵,沙摩海、邝金龙、杜迁、宋万为前营都将军;秦明任后营将军,下辖一千步兵,强大力、李云、皇甫雄、王伯超为后营都将军,秦明的职务由黄信接任,王俊和周兴调去黄信麾下接任颜树德与黄信离任之职。

    梁山泊两百骑兵分由杨再兴、罗延庆负责管带,暂归花荣统领;两百水军仍由阮氏三雄统带,暂归李俊统领。考虑到朱富、朱贵善于经商,调归商务司,由朱贵暂任商务司总管,负责在全国范围内建立起一张商业网,为将来二龙山举兵积蓄经济实力。由于戴宗的一再辞让,公孙胜接任道术司总管之职,戴宗副之。

    与此同时,宋江在二龙山建立了另外一个新的部门——参谋部参赞军机,主要负责制定作战计划,担负战争勤务,选择行军道路和宿营地,构筑阵地以及为将帅起草报告和文书等任务,由朱武任总参谋长、吴用副之,军机营归属参谋部管辖,战时由参谋部派出参谋人员随军参与作战。

    宋江的这一次分划,其实是深思熟虑过的,梁山泊刚刚归降,自然不宜将原有人马打散。但是梁山的可用之才却也不多,除了林冲有过带兵的经验之外,其他人都是绿林出身,宋江这才将秦明和颜树德调来负责其中两营兵马的统带工作。

    颜树德、杨再兴、罗延庆三人在与云天彪交战的过程中,梁山泊人马都见识到了他们的能力,让他们分别统带一营步兵和骑兵也能镇得住场面,秦明乃是将官世家出身,更兼武艺高强,让他统带一营人马也是绰绰有余,梁山泊众人也不好说闲话,阮氏三雄积蓄管领梁山水军,倒也说得上是人称其职。

    梁山泊众人看到宋江这番安排并没有故意拆散梁山泊人马,并且将新成立的第二军定为梁山军,心中倒也欢喜,因秦明等人的介入而产生嫌隙也逐渐消弭。

第一百零四章 海上之盟(上)() 
自从梁山泊加入二龙山之后,二龙山越发兴旺,宋江在进行军队建设和根据地建设的同时,命军机营四处派出斥候暗探,搜集各地情报,以掌握最新的政治形势。

    此次从汴京回来之后,宋江总是隐隐地觉得有一种危机感萦绕在心头,挥之不去。汴京城内各种势力的暗中较量,政治斗争的波诡云谲,汴京人民醉生梦死的麻木不仁处处透露出赵宋政权即将繁华落尽,战争就在眼前。这场战争一旦打响,必定会发展成为一场全面战争,波及整个中国,现在就缺少一根导火线来引爆它,而这根导火线会是什么呢?

    宋江正在沉思之时,朱武和时迁从外面匆匆走了进来,为宋江带来了一个重磅消息。

    自从宋江命令军机营加强情报搜集工作之后,时迁就着手情报网的建立,由于军机营刚刚组建不久,人手吃紧,现在只能将情报搜集工作的范围重点放在青州地界,至于汴京和其他各方势力的核心地区最多也就派出三五人而已,聊胜于无,能不能打探到什么有价值的东西,打探到什么程度,就是个未知数了。

    青州作为二龙山首要作战目标,时迁自然不敢掉以轻心,在青州地界布置了大量的斥候眼线,尽可能多得搜集相关情报。

    时迁的这番工夫果然没有白费,就在今天近午之时,军机营发现一行几十人形迹异于常人,于是向山寨传回消息,杨志派人将他们截了下来。仔细盘查之下,时迁发现这群人竟然是宋金结盟的使者。

    宋江听到这个消息怎能不惊,当即随同朱武来到了军机营。宋江扫视了一圈,军机营的几位头领都在,另有十几人被押在一旁。

    时迁将从他们身上搜到的身份文牒、官凭路引、两国国书以及盟书礼物交给宋江查看,宋江一一查看之下,心中更是震惊,这些人中有几人居然身居要职,其中就有朝议大夫直秘阁赵有开、武义大夫登州兵马钤辖马政、忠训郎高药师、忠翊郎王瑰、平海军指挥使呼延庆、登州军校王美、刘亮其中还有三份身份文牒是用女真文字写成的,宋江也看不明白。

    朱武早已找人翻译过他们的身份文牒,在一旁道:“那三个是金国的使臣李善庆、散都和勃达。”

    盟书是用两国文字写成的,其中一部分是用中国文字书写的,上面盖有宋徽宗的御印,下面用女真文字书写,并盖着一方印,想来内容意思与上面中国文字所表达者相同。

    只见上面详细列出了盟约的各项条款:宋金各自进军攻辽,其中金军攻取辽上京与中京大定府,宋军攻取辽的西京大同府和南京析津府;灭辽后,宋将原来于澶渊之盟输给辽的岁币转输给金;金则将燕云十六州归还于宋

    宋江看罢这份盟书,顿时惊出了一身冷汗,一时间怔怔得说不出话来。

    朱武完全能够理解宋江此时的心情,他当时看到这份盟书时,比宋江的表现还要震惊莫名,心绪不定之下竟然失手让盟书掉到了地上。

    “主公,这件事情非同小可,我们要想个万全之策才好。”朱武在一旁提醒道。

    宋江回过神来,喃喃回应道:“是啊,兹事体大,是要想个妥善的应对法子。”此时宋江才注意起被押在一旁的十几个人,当先三人衣服凌乱不堪,其中一人脸上也还带着不同一道伤痕,显然是经过激烈的搏斗造成的,扯破的常服之下露出内衬的朝廷制式软甲,战斗时使用的也是官用军器,这一点已经被朱武等人验证过。

    宋江走上前去,冲那三人问道:“你们是哪里的军士,此次的任务是什么,进行到什么程度了,那三个是什么人?”宋江边说着边指了指被押在一边的三个与中原人士装束迥异的人,接着话锋转厉道:“你们约定什么时候开始进攻辽国?”宋江最后才问出自己最想知道的答案,这才是二龙山制定未来战略计划的关键。

    那脸上带伤之人只是沉着脸站在那里并不答话,另外两人显然以他马首是瞻,也不言语。

    朱武在一旁向宋江解释道:“从刚才在三人身上搜出的身份文牒,那脸带刀伤之人乃是平海军指挥使呼延庆,另外两人分别是登州军校王美、刘亮,他们一行本来有三四十人,后在盘查之时与我们发生冲突,双方发生了打斗,我们杀死了他们二十多人,经查明都是登州的军士,王美、刘亮应该就是他们的上级。三人中数这呼延庆最为勇猛,伤了我们十几人才将他擒获。只是有一点很奇怪,他本是平海军指挥使,而平海军的治所在泉州,宋徽宗怎么会派他不远千里前来与金人结盟呢?”

    “陆路有辽国阻隔,宋金结盟共同攻击辽国,走陆路商谈结盟事宜危险性太大。而登州与金人的地界隔海相望,走海路最是方便,虽然宋神宗年间曾经下令禁海,但宋徽宗好大喜功,为了实现他联金灭辽从而收复燕云十六州的战略构想,重开海路是完全有可能的,看来这些人是从海上来的。那些被我们杀死的登州军士是受登州知州王师中派遣,负责护送使者返京复命的。至于这呼延庆嘛,应该是其擅长外国语言又博文强辩,所以被宋徽宗派去金国的,我说的对吗,呼延指挥使。”宋江侃侃而谈道。

    呼延庆听完宋江这席话,不由得惊骇道:“这些事你是怎么知道的?”其实不只是呼延庆感到震惊,赵有开、马政等人也都感到不可思议,就连朱武等人也被宋江这番见微知著的分析所慑服。

    宋江一副无所谓道:“通过你们的身份与这份盟书,要想分析出这些事情并不很难吧。我说的已经够多了,如果你们还有什么想补充的,最好快点儿,我可没有太多的时间同你们在这里磨蹭,我只给你们一天的时间,如果明天早上还没有回答我上面的问题,我也就不留各位了。时总管,你去找一名擅长金人方言之人,将我的话翻译给那三个金人听。”宋江说到最后,语气中已经充满了杀意。

    “此事事关我大宋国是安危,我们需要商量一下,才能给你答复。”在短暂的静默之后终于有人回话了。宋江看了看那回话之人,正是那些文士中的一人,此人倒有几分雍容富贵气象,只是看上去一副病容。

    “你应该叫赵有开吧,如果我猜的没错的话,你恐怕还是一位皇室成员,赵佶为了这次结盟成功,还真舍得下本钱啊!”联想到身份文牒中有一个姓赵的,宋江立即就想到是此人了。

    “大胆,你竟敢直呼官家名讳,真是忤逆不道,不怕杀头吗?”赵有开身旁一人厉声喝道。此人虽然一副文人装束,但身材高大魁梧,一脸刚毅与自信,显然是军人出身。

    宋江早已暗中留意过此人,满不在乎道:“你叫马政是吧,你也不用在我们前表忠心,就截杀使者这一件事,宋某这颗脑袋恐怕就不够砍的。别说这些没用的了,你们还是想想怎么保住自己的性命吧。”宋江说完就要离开。

    马政没有想到宋江这么干脆,大声申辩道:“刚才赵大人说过了,我们要商量之后才能答复你,你应该也看出来了,赵大人有病在身,他在登州时就已染病,为了不耽误回京复命,这才坚持启程,现在病得很重,需要及时治疗。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