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宋江大传-第3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副怡然自得的样子,似乎陶醉在了周围群众的欢呼声中,忍不住提醒他道:“蔡相,我总觉得有些不对劲,我看我们还是小心为上。”

    蔡京轻蔑地瞥了童贯一眼,讥讽道:“童枢密,我们现在是奉旨办差,天大的事有官家罩着呢,你怕个甚么劲啊?”由于在伐辽一事上,蔡京表现不够积极,赵佶对他开始冷落起来,转而宠幸力主伐辽的童贯,这让蔡京心中很不舒服,与童贯的关系更是急剧恶化。蔡京边走心中边鄙视道:“这个没卵的家伙,胆子这般小,还敢妄言伐辽。”

    童贯被蔡京一顿抢白,心里暗暗窝火,却又发作不得,只能继续跟着张迪走。他多长了个心眼,故意落后两人一步,一旦有什么风吹草动,可以立即躲到二人身后,让他们给自己当挡箭牌。但他没有想过,若是攻击从后而来,那他可就成了二人的挡箭牌了。

    三人刚刚来到“田记杂耍”众人面前,张迪就要命他们跪接官家的恩典。就在这时,只听那班头大喝一声:“童贯受死。”接着就见他一抖手,八柄飞刀从袖中飞出,铺天盖地的朝着童贯射了过来。

第六十五章 何日君再来() 
童贯在那班头喊出声的时候就已警觉,急忙翻身栽倒,并迅速趴倒在张迪身后,班头的八把飞刀自然落在了空处。童贯的动作虽然狼狈无比,但是效果却不错,借此躲过了班头的致命一击。

    就在这时,又听一人大声喝道:“童贯受死。”接着又是八柄飞刀从天而降,向倒在地上的童贯飞射过来,童贯看着那些飞刀的刀尖在灯火的映射下闪着蓝盈盈的亮光,显是有人在上面涂有剧毒,不由得惊骇欲绝。说时迟,那时快,就在飞刀将要临体之时,童贯急中生智,他一脚踹向张迪的脚踝,张迪一个站立不稳,向后仰躺下来,那八柄飞刀整整齐齐地插在了张迪胸前,张迪当场气绝。他至死也没有想到,在他面前一向礼敬有加的童贯会拉他当替死鬼。

    童贯为人十分阴损,他躲过武能和徐瑾的两轮飞刀后,知道敌人还会有后续杀招,宫廷禁卫一时半会又赶不过来,于是拔腿便向周围的百姓中冲了过去。

    宋江猜得没错,“田记杂耍”的班头正是武能,另外一个躲在暗处放飞刀的是徐瑾。童贯力主伐辽,这使得河东的田虎非常头疼,田虎的地盘大部位于河东路,赵佶要伐辽肯定会先除掉他这个后顾之忧以保证自己的侧翼安全,田虎左思右想之下只好出此下策,那就是刺杀力主伐辽的童贯,阻止赵佶伐辽,于是就有了刚才的一幕。

    武能和徐瑾看到自己的飞刀绝技没能杀死童贯,心中大呼不妙,在他们看来,两人同时出手足以保证万无一失,只是没想到童贯竟然如此歹毒,拿自己的同僚做挡箭牌。就这一愣神的功夫,两人错过了杀童贯的大好机会,此时童贯已经钻进了周围的人群中。

    一旁的蔡京早已吓得魂飞天外,再也顾不得官家的旨意,转身就向后跑去,再也没有来时的威严气派。周围的百姓看到有人行刺朝廷命官,当即大乱,顾不上看什么节目,观什么花灯了,纷纷四散逃命。一时间人仰马翻,哭喊声汇成一片。

    宋江也没有想到武能和徐瑾要刺杀的人竟然是童贯,心中暗道:这下糟了,童贯是赵佶的宠臣,在这个时候遇刺,赵佶肯定会龙颜震怒,命令全城搜捕刺客,说不定会封锁四门,禁止城内人员外出,这样的话,高俅就是再疼高衙内,他也不敢违抗圣旨。明天一早高衙内的尸首就会被发现,到时候高俅就不会再有顾虑,反而会变本加厉,他们这些人就危险了。念及至此,宋江一脸郑重地道:“晁大哥、方姑娘,现在城里出了这样的事,赵佶很有可能下旨封城,我们现在就赶往城门出城,迟了恐怕就来不及了。”

    晁盖也知道如今事情急转直下,超出了他们的掌控,已是十万火急,当即应道:“贤弟此言甚是,只是便宜了童贯老贼,我们走。”当下一行人向着东城门去了。

    赵佶在观台上看到下面突然陷入一片混乱,一时之间还不明白发生了什么事情,正要派黄珦前去打探消息。就在这时,禁卫统领前来禀报道:“启奏陛下,刺客乔装成‘田记杂耍’的卖艺人,意图行刺童枢密未果,童枢密躲入人群之中,下落不明,入内内侍省都押班张迪以身殉职。现在刺客多人被当场射杀,只有班头及另外一人走脱。”

    赵佶听说有人行刺,心中顿时一阵慌乱,再听到禁卫统领说此刻已经就擒或逃遁,心中暗暗松了一口气,继而龙颜震怒,“竟然有人敢在天子脚下刺杀朕的大臣,将朕的颜面置于何地,将文武百官的颜面置于何地,将天下万民的颜面置于何地,真是岂有此理,搜,一定要给我将他们搜出来,记住,给我抓活的,一定要审问明白了,是谁在背后指使他们。黄珦,你速去太尉府传我的口御,让高太尉立即封锁四门,抓捕刺客,不得放一个人出城。”

    此时童贯不知从何处钻了出来,义愤填膺得附和赵佶道:“皇上英明,这些贼人真该千刀万剐,皇上一定要拿住这些人为微臣和张押班做主啊。”

    蔡京听了童贯的话暗,心中暗暗鄙夷道:“童贯啊童贯,你就在这儿装吧,张公公是怎么死的,你以为我不知道?”蔡京亲眼目睹了童贯害死张迪的全过程,但是他丝毫没有为张迪申冤的意思。一个死人无论他生前受到皇帝怎样的宠幸,一旦他死了,皇帝立刻就会将对他的这份宠幸转移到别人身上,蔡京还没有蠢到为替一个毫无价值的死人申冤而去得罪一个圣眷正隆的活人的地步。他要等,等到一个适当的时机,等到童贯逐渐失去官家的宠幸,等到官家对他厌恶到需要一个正当的理由将他打入“冷宫”的时候,蔡京才会考虑为张迪申冤,如果一直等不到这一天,他宁可将这件事情烂在肚子里。

    赵佶将童贯上上下下细看了一遍,发现他并没有受到什么伤害,连块皮都没破,只是衣服有些凌乱,赵佶上前为他扶正了衣冠,宽慰道:“爱卿受惊了,无事就好,无事就好啊,这件事情我自会替你做主。”

    安慰了童贯之后,他想起自己似乎冷落了另一个人,赶紧转向蔡京以挽回自己的过失,对他嘘寒问暖道:“这些贼人真是可恶,利用朕对他们的恩典来行刺朕的忠臣,不杀不足以平民愤,不杀不足以安民心。都是朕不好,让两位爱卿受惊了,蔡卿家年岁已高,要多注意身体啊!”

    蔡京自从被儿子蔡攸强行带来御医为他诊病之后,最怕别人说他年老多病,不堪参议朝政,此时听到官家提起此事,赶紧辩解道:“多谢陛下挂怀,微臣没事,为陛下效劳是臣份内之事,微臣愿肝脑涂地,报效陛下恩德于万一。”

    赵佶不置可否道:“这样最好,这样最好啊!”说完这句话之后,他想到似乎还有一件事情需要自己去处理,但一时之间又想不起来了,可见赵佶有选择性的健忘症。蔡京不愧是官场上的不倒翁,察言观色之下,立即明白了官家的心意,提醒道:“陛下,张押班的事该怎么处理?”

    赵佶向蔡京投去赞许的眼光,继而满面悲痛道:“张迪生前温良勤谨,忠心为国,今日不幸以身殉国,你们一定要让他体体面面地走,蔡爱卿,这件事情由你负责办理,朕还要下令嘉奖他和他的家人。”众人齐齐跪谢陛下圣恩,赵佶的这一番作秀让他们感到能为这样一个仁慈英明的君主效命是值得的。

    赵佶被刺客的事情一闹,再没有心情看什么元宵灯会,当即下令回宫。围观的人群经过最初的混乱之后已经平静了下来,官家的离去并没有影响到他们赏灯的心情,他们仍旧兴致勃勃地谈论着棘盆处正在上演的各种节目,当然还有在刚才那场刺杀中童贯和蔡京的拙劣表演。

    宋江一行人急匆匆地向城东赶去,当他们走到丰乐楼的时候,只听到一阵马蹄声在身后响起,宋江等人正要闪到一旁,就见一条鞭子朝自己甩了过来,同时一个操着公鸭嗓子的人大声喝道:“你们这些贱民,耽误了我向高太尉传旨,小心你们的脑袋。”

    宋江心中一动,当即明白这些人是干什么的了,他夺过来人的鞭子,一脸肃杀道:“来得正好,兄弟们,杀了他们,一个活口都不要留下。”宋江说完之后,翻身跃上了那人的马背,一手把住他的下巴颏,一手掣出解腕尖刀,在他的喉间只一抹,黄珦顿时惨叫一声,颈上血如泉涌,再没有了气息,宋江将他扔下马去。

    晁盖等人看到宋江干净利落地解决了领头之人,都不由得愣了一下,继而纷纷掣出随身携带的兵刃扑向其余之人。数声惨叫过后,赵佶派来向高俅传旨的人都被宋江一行人解决掉了。

    宋江知道此地不能久留,大喊一声道:“弟兄们,上马,赶往东城门。”晁盖等人当即每人跨上一匹马,放马向汴京东城门而去。

    宋江回头向宣德门的方向投去了最后一瞥,心中感慨道:不知何日方能再来此地,只怕到时已经物是人非。他举起手中的马鞭狠狠地抽打了一下胯下的战马,收回目光就要绝尘而去。就在他收回目光的一刹那,他又看到了那个熟悉的身影,那个站在灯火阑珊处茕茕孑立、遗世而独立的身影。宋江发现她也正看着自己,眼中充满了欢喜、惊讶,还有一点点的畏惧和悲伤,她似乎想要对自己说些什么,但又似乎害怕自己的这幅“尊荣”。

    她一定是看到我杀了人,把我当成了一个十恶不赦的人了,宋江心中如此想着,惶惶然转过头去,向着东城门策马狂奔。

    “小姐,是那个人,他好像是这些人的头儿,他们杀了黄公公和这么多侍卫,官家会不会杀他的头啊。”使女小红难以置信地道,同时又为宋江暗暗担心。

    李师师看着宋江的背影渐行渐远,最后消失在自己的视线里,呓语道:“不知何日方能再见君颜。”李师师捡起地上那只摔掉粉碎的玲珑杏花灯,招呼使女小红一声,怅然若失道:“我们回去吧!”

第六十六章 逃出生天() 
高俅在太尉府中来来回回的踱着步子,急得如同热锅上的蚂蚁一般,自从接到那封来历不明的书信之后,高俅接二连三地听到不好的消息。先是陈希真父女不知去向,接着是魏景、王耀发现了孙高的尸体,薛宝却行踪杳然,估计是畏罪潜逃了。孙静听说自己的弟弟死后,悲痛欲绝,发誓要为弟弟报仇。

    高俅发动了他所有可以发动的力量去寻找衙内,到现在为止依然没有半点讯息。“你们这些饭桶,要你们有什么用,平日里总是吹嘘自己有多么多么厉害,现在连个人都保护不了。魏景、王耀,将他们拉出去,给我狠狠地打,让他们长点记性。”高俅看着跪在他面前的那些负责保护高衙内的侍卫,气就不打一处来。

    “总算是把命保住了,打就打吧,等太尉气消了,还是照样要用我们。”侍卫们心中打着自己的小算盘。魏景、王耀答应一声,将他们拉了下去,屋外院中顿时响起一阵哭爹喊娘的叫声。

    随着时间逐渐流失,一直没有衙内的消息,高俅的心情越来越烦躁,他像一只困兽般在斗室里转来转去。高俅一生无子,就这么一个干儿子,他将高衙内当成亲儿子一般看待,平日里但有所请无不满足,本指望着他能继承高家的香火,如今生死未卜,将他如何能够安心?为了高衙内的事情,他连一年一度的元宵灯会都没去参加,这一刻,高俅终于体会到了为人父母的心情与处境。

    就在高俅坐立不安的时候,忽然府中一阵混乱,有人失声大叫道:“走水了,走水了,快来人救火啊!”

    高俅心中一惊,快步来到房门前,只见太尉府东阁一派火光冲天而起,他赶紧打开房门来到院中,将魏景和王耀唤来,命他们带上府中侍卫前去救火。“偏偏在这个节骨眼上失火,怎么会这么巧?”高俅心中嘀咕道。

    魏景和王耀刚刚离开,高俅只听得西阁又有人在那里叫道:“来人救火啊,这里也烧起来了。”高俅抬头看时,果见西阁也燃起了一片火海。

    “一定是有人在搞鬼。”若说一处着火还有可能是仆人们不小心所致,但东阁与西阁相隔这么远,火也不会这么快就从东阁窜烧到西阁去啊,一定是有人故意在暗中纵火。

    他将魏景和王耀召来,气势汹汹道:“你们不用去救火了,现在带上侍卫给我仔细搜查太尉府周围,一定要将纵火之人给我找出来。我倒要看看是谁吃了雄心豹子胆,敢在太尉府上撒野。”

    高俅话音刚落,就听一人挖苦道:“高俅老贼,你还真当自己的太尉府是皇宫大内了,在我们眼中却是形同虚设。你们也不用再找了,我们已经不请自来了,不想死的就滚开,今天我们只取高俅的狗命。”

    高俅心中先是一惊,看清来的只有三个人后,顿时放下心来,冷哼一声道:“狂妄,把他们给我拿下。”

    魏景和王耀领命上前来拿三人,来人正是李助、杜壆和酆泰。三人从宋江那里了解到赵佶对辽国的态度后就准备回荆楚向王庆复命,但想到高俅要对付他们,就决定给高俅一个教训。他们与宋江分别后,就来到太尉府查探动静,三人从太尉府下人那里得知高衙内失踪了,高俅已经派遣阖府上下前去寻找,三人心中窃喜,他们自然不会错过这样一个好机会。于是三人先在太尉府放了两把火,引开众人的注意力,然后直接闯入府中,准备手刃高俅,为王头领出口恶气。

    李助看到魏景等人上前来拿自己,阴恻恻道:“既然你们找死,那我就成全了你们。”说罢,掣出腰间的长剑,直奔魏景而去,杜壆和酆泰也不甘示弱,一人使丈八长矛,一人使双锏,迎着那些侍卫就杀了过去。

    李助人称“金剑先生”,善剑术,只见那把剑在他手中如同风驰电掣般舞动开来,交手不三合,魏景抵挡不住,被他一剑割下了头颅。杜壆更是勇猛,一条丈八蛇矛在他手中神出鬼没,每一次舞动都会有一名侍卫惨叫倒地,酆泰的双锏也是舞得呼呼风生,王耀左支右绌,一不留神之下,被他的双锏砸在头上,顿时打了个万朵桃花开,鲜血脑浆流了一地。

    高俅没想到三人竟然如此生猛,他的二三十名侍卫不到半盏茶的功夫就全报销了,吓得掉头就向内间跑去。原来高俅自思结怨太多,仇家遍地,因此在内间修了一条密道,用来躲避仇家追杀,同时又在屋内遍设陷阱,只要他逃到那里就可以高枕无忧了。

    李助三人并不知道高俅还有这一手,等到三人将这些侍卫全部解决掉之后,高俅早已跑到了内室,酆泰就要追过去,李助毕竟是个有智谋的人,他拉住酆泰道:“穷寇莫追,酆将军不要中了他的诡计,今天我们寻这高俅的麻烦也够了,暂且记下他的这颗驴头,既然他躲了起来,那我们就将他的乌龟壳烧掉。”三人当即找来火种,在太尉府内纵火。

    却说宋江一行人一路策马向东城门狂奔,忽见前方火势张天,看那方向应该是太尉府,宋江等人心中暗感诧异,不觉加快了三分马速,向着火起处疾驶而来。一行人来到近前,只见李助三人正在那里放火,忙得不亦乐乎。

    宋江认得是李助、杜壆和酆泰,心中暗道:“这三个人还真的来找高俅麻烦了,既然遇到了,就助他们出城吧!”宋江当即向三人大喊道:“李先生,宋江在此,别管那高俅了,快上马随我们出城去吧。”

    李助回头一看,却是宋江,他对宋江的心胸智计是很钦佩的,宋江这么急着出城,必定有什么不得了的大事发生了,李助三人当即扔了手中的引火之物,道一声谢,上了宋江等人的马。当下,宋江载了李助,武松栽了杜壆,罗延庆载了酆泰,继续向东城门狂奔。

    宋江隐隐约约听到后面传来人喊马嘶声,想来是巡城兵马看到太尉府失火,赶着来救火的。他们赶到东城门的时候,城门并没有关闭,想必是因为他们杀了传旨的黄珦和侍卫,这里的兵马司还没有收到关闭城门的命令。众人大喜,策马来到城门处,向守城的官兵出示了官凭路引,一行人顺利地出了汴京城。

    出城之后,众人又策马奔驰了一二十里路,方才放马缓行。李助从宋江那里了解到了童贯遇刺一事的详情,不由惊出了一身冷汗,今晚若不是遇到了宋江,只怕他们就出不得汴京城了,到时候高俅肯定不会放过他们。李助向宋江躬身一礼道:“宋头领光风霁月,襟怀坦荡,李助钦佩之至。”

    宋江答礼道:“李先生过奖了,三位深入龙潭虎穴,将那高俅杀得落荒而逃,并一把火点了他的太尉府,他都不敢露头,三位才是真英雄、好汉子啊,宋某佩服。”

    “宋头领不用往我们兄弟脸上贴金了,我们得知高俅的阴谋后,本来是要离开汴京的,只是后来听说高衙内失踪了,高俅为了寻他派出了所有的侍卫,太尉府空虚,我们这才敢前往。这个高衙内失踪的还真是时候,倒帮了我们的忙。”李助一脸戏谑道。

    他话音刚落,就听宋江等人哈哈大笑了起来,李助三人顿时被他们给弄糊涂了。宋江向李助解释道:“李先生,可能还不知道,那高衙内是被我们绑走的,我们本来打算利用它要挟高俅放弃今晚的行动的,没想到田虎会派人行刺童贯,破坏了我们的计划,幸亏我们见机得早杀了传旨的太监,这才提前一步出了汴京城,现在东京城的四门只怕已经奉旨封锁起来了,不知道田虎派来的刺客怎么样了?”

    “田虎这个蠢蛋,差点害死我们,最好他派去的人都死净了。”刘唐在一旁咒骂道。

    “刘大哥说得不错,这些人真是卑鄙无耻,竟然在兵刃上用毒,也不知道杨大哥怎么样了?”罗延庆一想到杨再兴,就对这些人恨的咬牙切齿。

    李助不清楚他们之间的恩怨,自然也不方便多问,李助看看离汴梁远了,估摸着官军应该追不上了,就要向宋江告辞,宋江挽留道:“李先生不妨随我们走一程,到了前面集市上,买上几匹脚力,也好赶路。”

    李助想了想,觉得有理,谢过宋江的好意,随他们又走了一段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