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宋江大传-第2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一天吗,你真的要为你的女儿放弃即将到手的一切,将你三十年来的苦功付诸东流?”

    “不用再说了,什么事情我们都可以谈,唯独这件事不行,为了丽卿,不要说是三十年的辛苦,就是要我这条命,我也不会皱一下眉头。”陈希真用不容置疑的口气说道。

    “你你真是不可理喻,气死我了。”哈军师在那里直跳脚,陈希真丝毫不为所动,最后哈军师也没有办法了,只好无奈的说道:“也罢,既然你执意要离开汴梁,那就离开吧。但是你要给大汗一个交代,下面你准备怎么办?”

    陈希真一副胸有成竹道:“放心吧,我已经计划好了,虽然我离开了汴梁,但是依然可以帮助大汗拿下汴梁城。”说到这里,陈希真示意哈军师上前,哈军师会意,走上前来,陈希真凑到他耳旁将计划向他说了一遍。

    戴宗听不到二人说话,只能暗暗着急。就这样,两人悄声说了片刻,只听那哈军师大笑道:“陈老弟真是好计谋,难怪大汗对你如此有信心。”

    想来陈希真说出了令那个哈军师满意的计划,连称呼都由直呼其名变成了“陈老弟”,戴宗这样想着,陈希真三人已经结束了谈话,分头离去。戴宗看他们走远了,这才从草丛中出来,赶回客栈。

第五十九章 金剑先生() 
宋江听了戴宗的汇报后,心中也是惊骇莫名,陈希真的隐忍功夫让他感到震撼乃至害怕。三十年前的陈希真也就二十出头吧,一个人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竟然能够做出这样的牺牲,甘愿将他人生中最美好的时光用来潜伏于汴梁,每天提心吊胆地过日子,说话做事都要陪着小心,甚至在做梦的时候都怕喊出声来暴露了自己的身份,这需要多么大的决心和毅力。宋江不得不重新审视自己未来的这个对手,同时又为他对陈丽卿的慈父深情所打动,三十年的隐忍,废于一旦,只为了她的女儿,宋江不得不承认,陈希真是一个好父亲。

    遗憾的是,戴宗并没有听到陈希真的后续计划,看他一副智珠在握的样子以及那个所谓的哈军师听了他的计划后转怒为喜的情景,这个计划实行的可能性极大,但陈希真有什么本事攻破固若金汤的汴梁呢,若只是依靠他的道术,那根本是不可能的,宋徽宗御前的那几位老道可都比他强,他们虽然不会轻易出手,但真到了事关赵宋生死存亡的时刻,他们自然不会袖手旁观。他们不能随便对普通人出手,但陈希真若真用道术攻城的话,他们可没有那么多顾忌。

    虽然弄清了陈希真金国奸细的身份,但是宋江的心头并不轻松,任谁有一个像陈希真这样的对手,都不会感到轻松的,想想这个人为了达到目的竟然潜伏在一个地方三十年就觉得骇然。不过,这回三人终于可以睡个安心觉了,未知的事物往往最可怕,既然知道了陈希真的底细,宋江就不怕他翻出什么大浪来,至少当下陈希真不会,他自己的麻烦事还没有解决呢。

    不知道他将高衙内抓走之后,高俅会不会怀疑到陈希真的身上,这下有好戏看喽,他倒想看看到时候陈希真怎么脱身,带着这样的想法,宋江进入了梦乡。

    宋江这一觉直睡到日上三竿,这才起身洗漱了,来到大堂用餐,武松和戴宗早在那里等着他。三人用过餐后,宋江道:“今天已经是正月十五了,也该通知方姑娘他们了。”

    武松和戴宗一听此话,立即明白宋江要对高衙内动手了,显得格外兴奋。宋江让武松前去与童大古接头,约定今天酉牌时分在陈希真街巷尽头的茶馆见面。通过这几天的观察,宋江已经摸清了高衙内的行踪,每天的早间和晚间他都会到陈希真家里去。

    武松去了有一个多时辰,还不见回转,二人心中略感不安,就要出门去寻他。二人刚刚走到门口,就见武松带着三个人迎面走来。宋江不由得对这三人暗暗留神,他知道武松不是莽撞的人,在如今这样复杂的情势下,不会轻易将他们的行踪泄露给别人。

    武松看到宋江,立刻迎了上来回报道:“大哥,小弟幸不辱命。”

    宋江答道:“有劳贤弟了。”然后看了一眼武松身后跟着的三人,“不知这三位兄弟是何人?”

    “小弟正要向哥哥介绍,这三位是淮西王头领的人,中间做书生打扮的是王头领的军师李助,使得一手好剑术,江湖人称‘金剑先生’,另外两位兄弟分别是杜壆杜都督和酆泰酆将军,也都是江湖上有名的好汉。小弟数月前奉哥哥的命令与军师一同前去与王头领结盟,在席间见过李先生因此认得。今天回来的路上,忽然有人叫住小弟,小弟心中讶异,回头一看却是李先生,他们听说哥哥在此,就要来拜见。”武松向宋江娓娓介绍道。

    宋江听罢武松的介绍,知道李助三人只怕早已盯上了他们,脸上却不见有丝毫异样。武松话音一落他立即迎上前去,向三人一礼道:“啊,原来是王头领的麾下,贵我两军既已结盟,我们就是一家人,今日宋江能够在此地见到三位贤弟的风采,真是幸何如之啊!”初次相见,必要的客套话还是不能少的。

    李助也是个见惯大场面的人,当即还了一礼,一脸谦逊道:“宋头领太客气了,小弟三人当不得这般大礼。”二龙山的实力虽然没有他们强,但宋江毕竟是一寨之主,与他们的首领王庆地位相当,李助是个聪明人,自然不会在宋江面前妄自尊大。

    宋江也没有想到会在此时见到王庆的人,向李助道:“大堂不是说话的地方,请三位随我来。”宋江引着三人来到客房,众人分宾主坐定。

    宋江也不开口,他知道李助既然自动现身见他,自然对他有所求,现在主动权完全在他这一边,他当然不着急。李助可就有些坐不住了,他本想等着宋江先开口,然后顺便提出自己的请求,这样才会显得自然一些,不那么突兀。但宋江现在表现出一副你不来求我我打死不开口的架势,他自然不能再沉默下去了。

    李助先是轻咳了一声,缓和一下屋中沉闷的气氛,这才试探着问道:“宋头领来此多日,觉得汴梁如何?”

    宋江心中讥讽道:“李助啊李助,你还在跟我装傻充愣,既然你不说明来意,那我就好好陪你玩玩。”当即答非所问道:“汴梁人烟辐辏,商旅云集,繁华富庶,不可尽言,是个好地方啊。”

    李助听了宋江的回答,心中先是一愣,继而暗暗恼火,你宋江来这里是游玩的么,鬼才信你呢,我是问你城中的动静。“难得宋头领这般好兴致,我三人来得晚了些,得到的消息自然不如宋头领,有劳宋头领向我三人介绍介绍,城中可有什么特别的景致?”李助话语之间再不似先前那般平和了,已经带了三分火气,尤其是说道“特别的景致”时,更是加重了音量。

    宋江依旧不为所动,轻描淡写道:“先生可曾到过宣德门前,那里的几十座鳌山,美不胜收,尤其是上面的各式花灯,听说今晚就会一起点亮,先生若是有兴致,我们可一同前去赏玩一番。”

    李助彻底傻眼了,他自认为刚才那番话已经把意思表达得很清楚了,宋江要再听不懂他的画外音,那他就是个不折不扣的大白痴,但宋江显然不是白痴。李助算是明白了,宋江这是在戏弄他,比他更善于作秀,他心中虽然是怒火万丈,但想到有求于人,又不得不做出一副我不生气的样子。

    “宋头领真是个风雅之人,李助承蒙宋头领盛情邀请,本不应推却。只是小弟受王头领厚托,来京城打探消息,如今任务没有完成,回去没法向王头领交代,哪里还有心情去赏灯?辜负了宋头领的美意,万勿见怪。”李助决定向宋江缴械投降了。

    宋江看这出戏也演得差不多了,也就不再为难李助,向李助道:“不知先生想要哪方面的消息,我们早来了几天,倒也胡乱听了些,或许其中就有先生需要的。”

    李助等的就是宋江这句话,当即答道:“小弟听说朝廷已经与金人缔结海上盟约,要联合金国攻辽,不是此事是真是假?宋头领可有这方面的消息?”

    宋江明白李助的意思,一旦赵佶决定与金国联合攻辽,宋朝的主力就会向北方转移,尤其是朝廷最能打的一支军队——西军(就是不知是不是已经虚有其表),肯定是要参与伐辽战争的,自然就顾不到荆楚方面的王庆了。

    “先生的消息果然灵通,这件事情我也是刚刚听说,还没有得到确切消息,因此不能给先生肯定的答复。但我还听说了一件事,辽国好像已经知道了宋朝与金国结盟的消息,并派来了使者向赵佶问罪,前天我还见到过那些辽国的使者。我想,依赵佶畏首畏尾的性子,在金国没有表现出足够的实力之前,他慑于辽国的积威,不会马上发动对辽国的战争。”

    宋江并不能肯定那些辽国使者就是来向赵佶问罪的,他这样说只是为了让李助相信赵佶不会立即伐辽,虽然他记不清伐辽战争是哪一年了,但他清楚地记得,宋朝的伐辽战争是在方腊被平定之后两三年才发生的,当时的辽国全境基本上已经被金国占领了,只剩下燕京府还没有沦陷,按照宋金之间的约定,位于长城以南的燕京府是要宋朝负责攻打的。

    李助一脸遗憾道:“这么说来,宋头领认为赵佶短时间内是不会同辽国开战的。”

    “恐怕是这样,所以请先生转告王头领,若要在开春之后发动大规模的攻势,恐怕会陷入与官军的苦战之中。”宋江虽然想利用王庆来牵制赵宋军队的主力,但也不想他们这么快就被官军灭掉,到时候剩下自己孤军奋战就危险了。

    李助听了宋江的话后,深受感动,向着宋江一揖到地。“宋头领果然深明大义,李助佩服,李助代荆楚众兄弟谢过宋头领。”李助没有宋江想得那么远,他只知道没有宋江的提醒,他很可能会误认为宋军已经将部队调往北方,他和王庆是绝对不会放过这个好机会的,一但贸然向宋军发动进攻,面对严阵以待的宋军,他们定然会遭受重创。

第六十章 危在旦夕() 
宋江赶紧起身将李助扶起道:“先生不必如此,贵我两军既是盟友,这本就是宋江分内之事,还有一件事要告诉先生知道,希望先生早做准备。”

    “什么事情?”李助见宋江说得郑重,不由得问道。

    宋江半真半假地道:“这次元宵灯会,那高俅可是没安着好心。他也不知道从哪里得来的消息,竟然提前得知我们会进城打探消息,要在今晚灯会结束之时全城戒严,抓捕我等众人。”他知道王庆和方腊的关系并不太好,并没有将高俅的真正意图说与李助知晓,但也说不上是在骗他,高俅倒不介意在抓捕方腊同党的时候顺道拿下李助等人。

    宋江仁义在先,李助倒没有起疑,对宋江的话信以为真,深深一礼道:“多谢宋头领提醒。”继而对那高俅咒骂道:“这个老贼,王头领昔日里被他迫害,正要找他算账,他倒先打起我们的主意来了,一定要给他些教训才行。”

    宋江生怕立柱莽撞行事,连忙劝道:“先生切莫冲动,还要先想好退路,方为上策啊。”

    “宋头领放心,李助心中已有计较,这一次定然不能轻饶了高俅老贼。”李助一副胸有成竹地道。

    宋江不知道李助要怎样对付高俅,但既然他说得这么自信,定然有所依仗。再想到三人都有一身惊人的武艺,加上自己提前告知高俅的阴谋,应该不难脱身,也就不再为他们担心。之后几人又说了些闲话,李助就向宋江请辞道:“今天李助冒昧前来,扰了诸位的清净,就此别过。”

    “李先生、二位将军多礼了,请。”宋江听到他们要走,也不挽留,将他们送到门外,方回转来。

    武松不解的问道:“大哥,你将高俅的计划告诉李助,不知有何用意?”

    宋江淡淡一笑道:“李助既然来了,并从我这里得到了宋军的消息,我自然要收回一些利息。我将高俅的阴谋告诉他们,就是要将汴梁这坑水给搅浑,正所谓‘浑水摸鱼’,汴梁越乱对我们就越有利,到时候高俅顾此失彼,我们就有机可乘了。”

    “那大哥对李助说,赵佶不会贸然向辽国发动进攻也是假的了?”武松接着问道。

    “这件事情我倒没有骗他,这和高俅的事不同,关系到王庆军的生死存亡,我们两军现在既已结盟,我自然不会拿这件事来骗他们。”宋江耐心地向武松解释道,他从一开始就打算将武松培养成一员能够独当一面的大将,因此总是将他带在身边,着重提高他综合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武松犹豫了片刻,忧心忡忡道:“可这样一来,王庆若是不肯与宋军决战,势必会增加我军的压力啊。”

    “我军面临的压力固然会有所增加,但你要明白唇亡齿寒的道理。若是方腊和王庆完了,赵宋的南面就没有了威胁,到时候赵佶就会集中力量对付我们,这样的话,我们只有败亡一途。赵佶这个人我很清楚,对外作战缩手缩脚畏葸不前,对内镇压农民起义却是毫不手软,因此在我们没有足够强大的实力之前,决不能让方腊和王庆被宋军击灭。”

    “现在最让我担心的还不是赵佶,而是即将崛起的金国,一支新生的力量往往具有无与伦比的破坏力,若将赵佶比作一只绵羊的话,这个金国绝对是一只凶恶的猛虎。宋辽之间已经停战百年,两国一向睦邻友好,辽国本来可以作为宋金之间的缓冲地带,帮助宋朝抵御金国的入侵,赵佶这个志大才疏的家伙,完全不懂唇亡齿寒的道理,为了一己私欲,不惜与完颜阿骨打订立海上之盟共攻辽国,无异于与虎谋皮,辽国灭亡之时,就是金国南下攻宋之日。”宋江耐心的向武松分析当前的形势。

    “金国将会是宋朝和我军未来最大的敌人。”宋江用这句话作为自己的结束语。

    武松和戴宗沉浸在宋江的高谈阔论中,久久不能平复,他们从来没有想到过这些事情,曾几何时,他们将造反看成一件极为简单的事情,拿起一根木棒或者一把刀枪,拉上一二百号人,据住一个山头就可以举事了。随着山寨的规模越做越大,他们不再满足于像强盗一般小打小闹,当他们将造反作为一项事业来做的时候,就越发地感到敬畏,他们在这条路上嗅到了不同寻常的气味,那是死亡的味道,今天还在一起欢笑玩闹的兄弟,明天就有可能永诀。

    三个人都不再说话,这个话题太过沉重了。宋江今天没有再出去,他将最近的事情细细地在脑海中梳理了一遍,生怕漏掉一个细节,引发不可挽回的后果。想来想去,还真让他想到了一件事,他的眼前不禁浮现出“田记杂耍”的那个班头以及他的飞刀。此事一经想起就再也挥之不去,宋江心中不由得一阵烦躁。

    “两位兄弟,跟我去找杨再兴和罗延庆。”宋江再也坐不住了,这种心神不定的感觉让他很不舒服,他吩咐了武松和戴宗一声,头也不回的带着二人直奔悦来客栈而来。

    武松和戴宗不明白宋江为何会突然提出到悦来客栈找杨再兴和罗延庆,虽然他们与二人约好抓高衙内的时候要叫上他们,但只需要来一个人通知他们一声就是了,毕竟三个人一起来目标太大了。二人知道宋江做事一向思虑周详,他这样做定然有自己的道理,因此也没有多问就跟着他去了。

    宋江来到悦来客栈后,迎面遇到了方百花和童氏兄弟,他没有理会三人诧异的眼神,直奔杨再兴和罗延庆的住处而去。这也难怪方百花不理解,今天午时,武松才来通知过他们,这时宋江又亲自前来,确实是大悖常理。

    宋江心中的担忧越发强烈,他来到杨再兴房前甚至连敲门这种基本的礼节都忘了,而是直接将它撞开了。屋里果然没人,他以同样的方式进入到罗延庆的房间,依然不见人影。宋江心中暗叫一声“糟了”,猛然回头向武松和戴宗说道:“我们分头去找他们。”宋江平日里对二人说话,总是要先称呼一声“贤弟”的,他现在说得如此匆忙,竟然连这个称呼都忘加了,武松和戴宗甚至从他的声音中听出了一丝颤抖。

    此时宋江已经大概猜出了那个班头的身份,田虎手下有两个会使道术的人,其中一个名叫马灵,是涿州人,善用妖法,脚踏风火二轮,能日行千里,比戴宗的神行甲马还要快,因此人称他做“神驹子”;又有金砖法,打人最是利害,凡上阵时,额上又现出一只妖眼,因此人又称他做“小华光”。此人收了两名徒弟,一个叫武能,一个叫徐瑾,这两个人也都会行妖法,尤其练得一手好飞刀,背地里伤人,十分歹毒。

    一想到这里,宋江暗暗为杨再兴和罗延庆捏了一把汗,若是这样两员猛将不就这样明不白得死在了他们的妖术之下,岂不叫人扼腕痛惜?

    三人到柜台前打听杨再兴和罗延庆的行踪,掌柜的一问三不知,宋江无奈,只好与二人分开,到杨再兴和罗延庆经常去的地方去找。其实这也怪不得那掌柜,客店里这么多人,他不可能都一一记下吧,再说了,客人出去也没必要向他汇报。

    童氏兄弟看到宋江三人风风火火地来,又匆匆忙忙地去,自始至终都没有看他们一眼,不满道:“这个黑宋江,太不把我们放在眼里了。”

    方百花止住他道:“不得胡说,他们好像遇到了什么麻烦,你没看到宋头领很着急吗?这可不像他平日的作风啊,他一向都是成竹在胸、淡然自若的,今天这是怎么了?但愿不要影响到我们今晚的行动,你们去查一下,那两个房间住的是什么人?”

    童氏兄弟答应一声,下去查探,不一会儿,回来禀报道:“小姐,住的是两个外乡人,一个叫杨再兴,一个叫罗延庆,从来没有听说过江湖上有这两号人。”

    “宋头领贵为一寨之主,怎么会跟这两个无名之辈扯上关系,好像还很在意他们的样子。不管了,大古、小古,好好准备一下,今晚的行动一定不能出差错。”方百花百思不得其解,索性不再理会此事,转头向童氏兄弟交代今晚的行动。

    宋江几乎找遍了杨再兴和罗延庆常去的地方,依然不见二人的踪影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