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过了一会儿,宋老四就带着大姑父担着空箩筐来了,在何老板这里买了几斤米,便准备去菜市场那边看看。
告别何老板,众人走着去菜市场,在路上却遇到了一群打架的小子,打的那个凶残,真是可怖的很。
第7章 余二猛()
这个时候打架的都是有本事的人,因为打架耗体力,一般人都不轻易打架,打架的肯定是争吃的。
可是前面打架的人就有些意外了。
“怎么一群大人还和半大的小子打起来了。”宋大刚放下箩筐想上前去帮忙。
平安姑父急忙拉住宋大刚道:“大哥,你千万别去,你看那些打架的是谁?”
宋大刚盯着看了一会儿,才露出恍然大悟的表情。
平安姑父道:“你可看清楚了?那可是有余村的二猛子,最是凶狠的一个人。”
余二猛的凶名在这个县里可是十分出名的,十里八乡都知道,要提起余二猛,没有一个人不说他凶的。其实余二猛今年连十岁都没到,这点最让宋慕雯咋舌,一个小孩子家,能够有这么大的名气,实在是……
有余村有许多余家,可是一提起有余村余家,大家的第一反应还是余二猛家,余二猛家从抗日的时候就很有些名头。当初据说被小日本欺负狠了,他爷爷和他爸爸在小日本的指挥所里杀了个一进一出,两个人没伤一根毫毛,小日本被折腾的够呛,气得小日本一边跳脚一边大喊:“八格牙路,死啦死啦滴!”可是最后也没能把余家爷俩如何,因为此时大军反扑过来了,将日本军打的落花流水,也不能说不是这家人运气好。
可是余家余杠子,也就是余二猛的爸爸,本来也是上下几个兄弟,都在战场上死了,只留下他一个,好在他媳妇肚皮争气,一下又给他生了五个儿子和,家一下子又大起来,这一家人要是人丁要旺,是拦也拦不住的。
余杠子大名当然不叫这个,只是大家喜欢这个称呼罢了,他与自己的儿子不一样,在外面的名声却很好,出了名的热心肠,有什么需要帮忙的,他能帮一定帮,所以大家对他几个儿子也多有忍让。而且余杠子在给几个兄弟上香的时候,让自己的儿子给兄弟行的是子孙礼,他常说的话也是我的儿子也是我兄弟的儿子,以后也要给他们上香烧纸钱的,所以任何人提起余杠子,也要说一声仗义。
余杠子有五个儿子,大儿子就是前些日子进了部队的那个小子,也才十多岁,找了门路去的,据说还常常捎些吃的回来,有因为在部队里有些关系,估计混得不错。这个大儿子当初也是个刺头儿,领着几个弟弟虽然不说横行霸道,却也着实干了些祸害乡邻的事儿,今天追鸡,明天撵狗,后天偷菜,反正每天都有新花样,他们的妈是个贤惠能干的,可是管不住几个大闹天宫的孙悟空一样的儿子,还得皮猴子的老子和老爷子出马,才能够镇住。余杠子估计是觉得儿子多了难管,就塞了一个进了部队。
这个余二猛比他哥余大猛还要刺头儿,余大猛当年还只祸害乡邻,这余二猛简直是带着“兄弟”们“走南闯北”了,没有什么地方是他们不去的。这年头吃的又少,余家有点能耐,可是挡不住这世道是这样,所以也是勉强能够果腹,比一般人家好,不会饿死,可是也不会吃的多好,对于余二猛这样的油条子来说,这不算什么,只要有本事,什么弄不来,所以他现在更是到处跑,跟大家一样,弄吃的。
至于他在这里打架的原因,也就不言而喻了。
菜市场不仅仅是卖菜的,很多店铺都在这附近,卖什么的都有,有吃的的地方就会有边角料,这年头大家争个边角料都能够头破血流你死我活了。
看双方的人,两方人数差不多,可是对方年纪明显要大一些,余二猛带的人虽然都比他自己大,可是和对方比起来,还是差了一些。对方也知道最难对付的是余二猛,所以好几个人都在围攻他,可是余二猛一根棍子舞的虎虎生风,那些人竟然也占不了便宜。
周围看热闹的闲汉不少,这年头打架的人不少,能够像余二猛这样打的有技术含量的,实在不多,男人么,都是向往武术,向往实力的,所以不少人都用欣赏的眼光在看的。
宋慕雯也看的津津有味,她不懂武术,看不出套路,可是跟那些一根棍子乱打的小屁孩来说,余二猛打的有章法多了,所以他一个小娃娃对付几个二十岁左右的人竟然一点都不吃力,也难怪他的凶名在外。
可是再厉害也有疏忽的时候,余二猛专注眼前的时候,背后有人偷袭了,人家还真是不怕丢人,竟然捡了砖头来砸,宋慕雯惊得目瞪口呆,这又不是杀父之仇,为什么要来这么真的!
好些人惊呼:“二猛子小心!”
余二猛一回头,棍子扫过去,那人被狠狠地抽了一下,顿时躺在地上起不来了,可是他的砖头已经砸过来了,余二猛没来得及躲,就被砸在了额头上,顿时血就出来了。
余二猛见了血,更加凶性大发,棍子用的更加凌厉了,一下子将几个人都打的在地上嗷嗷叫,爬不起来了。
宋大刚还是热心肠的很,看余二猛头上的血糊了,而他自己撑着棍子站在那里喘气,似乎随时都要倒了。
“二猛子你咋这么拼命呢!赶紧带去看大夫!”
其实这十里八乡的人,基本上大家都见过面,能够叫上名儿,都是点头之交,但都是这么淡淡的关系而已,也没有亲密到叔伯侄之类的关系上去。
这也全是因为宋大刚好心。
大家本来以为余二猛还行,没想到宋大刚一碰到他他就倒了,宋大刚吓一跳,急忙背着余二猛去了最近的卫生所。
这个时候的卫生所跟个店铺一样,简陋又逼仄,屋子里也没有多亮堂,习惯了后世医院和诊所那种白墙金属器械所带来的冰冷和卫生的感觉的宋慕雯对这样的卫生天生不太信任。
那医生也是一副泥腿子的样子,其实也就是以前的赤脚郎中,要真正的医生,还要上城里去才行。
看人家用药,竟然连草药都不是,就是弄来一堆柴火灰,灰白的柴火灰盖在余二猛的额头上,血立刻就止住了。
宋慕雯听说这个柴火灰是很干净的,因为是火焚烧过后留下的东西,自然不怕什么病菌真菌之类的,可是宋慕雯心里感觉怪怪的,那么大的伤口,真的一把柴火灰就好了?难道真的是后世的人太娇贵了,额头受个伤又是止血又是破伤风针还要照片子,生怕脑震荡了。
余二猛此时还是有意识的,就是人软趴趴的,没什么力气,估计是脱力了。
“宋家大叔,谢你啊!等我爸来了我让他感谢你!”余二猛还不忘感谢宋大刚。
宋大刚道:“你屁大的娃子知道啥?别说话,让郎中给你看着!郎中,他这样是不是还要吃药?”
余二猛的凶名虽然在外,可是在宋大刚看来他还是个孩子,根本没有放在眼里,这让余二猛有些挫败。
那头发花白的老郎中道:“没事儿!哪个娃不是摔摔打打长大的?二猛子又不是第一次来了,二猛子是不是?”
余二猛总是在外面打架,挂彩少不了,所以和郎中这里还挺熟。
余二猛也没觉得不好意思,点了点头便不再说话。
宋慕雯自己倒了一杯水,喝了两口,便递上前给余二猛,这个时候乡里的孩子真是不值钱啊,脑袋上那么大一个伤口,竟然一把柴火灰就打发了,还真是……
宋慕雯觉得有些于心不忍,就偷偷弄了一点空间水给余二猛,至少对伤口有点好处,有句话不是说送佛送到西么。
余二猛就那么躺着,郎中和宋大刚等人就在一旁看着他,生怕的他的伤口被血冲开了。余二猛喝了宋慕雯倒的水,道:“大叔你家的茶加了糖的啊?恁好喝!”
那郎中本来还在和宋大刚兄弟几个说话,听到余二猛的话,笑骂道:“二猛子你莫不是被砸坏了脑子吧?这年头谁还有那么多糖胡用?你当老子是地主老财啊!”
余二猛咂了咂嘴巴,道:“跟放了糖一样甜,哪儿打的水啊?”
郎中不理他,只觉得他晕糊涂了。
宋慕雯在一旁无语,这性子还是个藏不住话的?
宋慕雯从口袋里摸出一块糖塞进余二猛嘴里:“这才是糖!”
她说话还有点说不转,带着一些舌音,余二猛才转过脸来看她,只见一个矮矮小小的头发枯黄,脸上没有二两肉的小女孩。余二猛平日里是不耐烦这样的小女孩的,不过见人家又是给自己倒水又是给自己吃糖的,难免上了点心,道:“多谢你啊!等以后哥哥得了糖,也给你吃!”
宋慕雯才不稀罕他的糖呢,只是想着他受伤可怜,伤口疼的紧,吃点糖可能会觉得舒服点。
余二猛没想到这丁点大的小女儿冲自己翻个白眼,就蹬蹬蹬跑开了,余二猛从来都没有觉得这么受挫过。
第8章 其父子()
宋慕雯窝进了宋大刚怀里,宋大刚就把小小的闺女放在怀里,继续和郎中几个聊天,聊的最多的当然是时下的吃饭问题。
宋慕雯看向门外,就看到余二猛那几个“兄弟”在外面廊下站成一排,又不敢进来,在外面戚戚默默说着话,听着果然是有几分意气用事的感觉。
没过多久,余二猛的老爸余杠子就来了,这报信的人速度还挺快的。
余杠子是个高大的黑汉子,余家果然是有些能耐的,别的人多少脸色都有些不好,可是这余杠子还跟平常能够吃饱饭的人家一样,脚下生风,说话也是中气十足,嗓门很大。
“哎呀,我家臭小子又麻烦你啦!”
郎中站起身道:“杠子不要这么说,都是老熟人了,我这门面半边都是你家撑起的呢!”
余杠子也没觉得不好意思道:“你这是笑话我!我们家肚子还没填饱呢,还来撑你的门面!”
其实是余杠子的几个小子都皮,下面几个虽然不如前面两个皮,但是也已经露出端倪了,可能是因为年岁还没有大起来的缘故。
余杠子走进屋子里,见到余二猛,宋慕雯还以为人家要教训儿子一顿让他以后不准打架了呢,人家一开口,宋慕雯就知道,原来这余二猛打架还是有原因的。
“哎呀,怎么打成这样?你有没有打回去?”余杠子也不管有没有人在场。
余二猛道:“还好,把他们都抽的躺在地上爬不起来了,估计要疼上好一阵呢!”
余杠子道:“你还是划不来么,你都流了这么多血,要吃多少饭才吃的回来啊!”
余二猛发狠道:“那我下次一定把他们都打破头,要流血比我流的多!”
余杠子道:“这些都以后再说,你的头先养好再说,要是头坏了,整个人就要坏了。”
余二猛在余杠子面前还是很听话的,嗯了一声,也没有再说要报仇的话了。
宋慕雯在一旁听得是目瞪口呆,还有这样的教育孩子的?这好斗还真是家学渊源啊!见余二猛死不了,余杠子便觉得没啥要紧的,也拖了一把椅子跟宋大刚等人坐在一起。
“宋家屋的大刚老弟!咱们好久没见了哈!”
宋大刚道:“杠子哥你贵人事儿多啊!”
余杠子蒲扇一般的手摆了摆道:“什么贵人啊?一没当官二不是地主老财,你们以后可不准这么说我了。今个儿的事情谢谢你了,等二猛子好了,我带他上你家去给你道谢啊!”
宋大刚道:“这都是小事儿!小事儿,乡里乡亲的当然要帮忙!”
余杠子笑得十分坦然道:“莫要推辞,我家这个小子的事情我还是知道的,别个还不敢上前帮忙呢!你要是不受难道是瞧不起我?”
宋大刚急忙道:“没有的事,没有的事。”
宋慕雯竖着耳朵听他们说话,现在听这里的方言已经是面前能够听得懂了,可是她还要说话呢,说四个字已经是极限,所以她还要努力啊!
听了好一会儿,宋慕雯才知道,隔壁的圆婶子竟然是余杠子的族姐,上次圆婶子送来一碗糙米饭,也是因为去了余家,余家得了好些东西,也不忘照拂亲戚,确实是不错的人家。宋慕雯对这余家的印象终于好了一些。
聊了一会儿,宋大刚瞧时间差不多了,便要告辞,余杠子将宋大刚兄弟几个送到了门外,依旧说要上门道谢,宋大刚也只能客气地应了。
此时时间已经是不早了,早就过了吃饭的时候,还要走那么远的路回去,宋慕雯还有些担心几个人撑不下去呢。
几个人刚走上大路,突然后面有人喊,只见一个小子怀里抱着一堆什么,嘴里咬着一个包子,喊道:“宋大叔,这是杠子伯给你们的,说你们没吃饭,给垫垫肚子。”
包子虽然不是什么稀罕物,可是在这个时候价格也不低啊!
宋大刚几人要推辞,那小子一下子将包子全塞进宋慕雯怀里,转身跑了,果然是跟着余二猛混的,跑得比兔子还快。
宋大刚无奈,宋慕雯却被烫了一下,真是毛毛躁躁的小子。
“都快吃吧,不然等会被人盯上了可不好。”
人家都送到这个份上了,已经是不好拒绝了。
兄弟几个分了包子,大口吃起来。
宋慕雯没有觉得很饿,这个时候的包子又实在,个大,馅多,宋慕雯吃了半个就够了。
吃完了继续赶路,等回到家里的时候已经是天擦黑了。
看到儿子女婿回来了,宋老太才放了心,道:“怎么去了一天?没遇上啥事儿吧?”
宋老三是个嘴巴快的,将碰上了余二猛打架的事情说了一遍,宋大刚补充道:“虽然凶名在外,但是还是懂道理的,做事也有分寸,不会胡来。”
因为隔壁住着圆婶子,圆婶子又是有余村的姑娘,当然不会说有余村的坏话,宋老太和李桂芬等人对余家的印象也没有那么差。
大姑比较关心平安姑父弄回去了什么,见是一袋米,很高兴,也不太在意余二猛的事情。
宋慕雯回到家里,将几块糖跟哥哥姐姐分了,虽然每个人分得都不多,但是大家都高兴,这年头,还有什么比有吃的更高兴的事情呢?
一旁的大姑看着,笑眯眯地跟宋老太道:“囡囡倒是个不会藏私的,心里有大家呢!”
这话是宋老太爱听的,在这个饿死人的时候,藏私的人是最可恨的,宋老太也喜欢那种你好我好大家好的人。
“都是桂芬教得好。”
一旁的李桂芬也颇荣有幸焉,囡囡一直都乖巧得很。
宋慕雯在院子里,看着那株没什么变化的南瓜藤,心想着要不要用空间水将这里一片开辟出来呢,这样子没有稳定的口粮实在是让人心里不踏实,可是种在这里,就算是长出来了,也不知道吃不吃得到自家人的嘴里。要知道,在这个时候人家才不管你这南瓜藤以前是不是给猪吃的,只要能入口饱腹的东西,不管多难吃,他们都能够吃下去。
这么想着,宋慕雯还是给南瓜苗浇了一点水。
过了两天,余杠子就带着余二猛上门来了,圆婶子也来了。
余二猛头上还贴着狗皮膏药,滑稽的很。
进了屋,宋大刚道:“二猛子的伤好了吧?”
余杠子道:“没啥事儿,他从小就摔摔打打的,这点小伤不算什么。”
余杠子还带了一些粮食来,让宋家人高兴又有些不好意思,其实救余二猛这事儿还真算不了什么,可是送粮食可是自家占大便宜了。
圆婶子笑道:“你们家就安安心心收下吧,杠子是个讲义气的,你们不收他要不高兴了!”
宋老太等人也陪着笑。
余二猛一把拉住宋慕雯,从身上摸出好些吃的,道:“上次你给我一块糖,我说了要还你的。”
这些东西还真是余二猛的老本儿啊,有几块糖都化了。
宋慕雯道:“不值什么。”
余二猛好一会儿才明白她说的是自己的糖不值什么。
余二猛最不耐烦啰嗦了,一把将东西都塞进宋慕雯手里道:“反正都给你了,我不欠你的人情就是了。”
原来是怕欠人情啊,宋慕雯明白了。
一旁的几个哥哥姐姐看着都馋得很。宋慕雯又分了分,最后还是给了余二猛一份。自己只是给人家一块糖,人家还自己这么多,还真是亏大了。
余杠子来了没多久,宋家上下就都喜欢他了,这个人果然是个受欢迎的,还说以后两家要多走动,多来往。
最后也没留下来吃饭,就走了。
宋老太将余杠子送来的东西都藏了起来,现在家里的余粮可不少了,宋老太的一颗心也是满满的,只要细细末末过日子,这样的年景是一定能够过去的。
不过宋慕雯要帮乡亲们的事儿,实在是不好做,宋慕雯倒是偷偷摸摸在沟渠里放过一些鱼,在外面丢过几棵菜什么的,可是这些对于大家来说都是杯水车薪啊,而且她年纪小,身子也小,行动不方便,很多事情都做不来,这些事又要偷偷摸摸做,实在是太为难人了。
最后宋慕雯想了个办法,在各个暗处重了一些秧苗,像南瓜冬瓜之类的,那些边边角角不容易被人发现,偷偷摸摸去浇水也没人看见,而且是空间出来的秧苗,又是空间水浇灌的,比一般的要长得快。宋慕雯能够做的也就这些了。
宋家兄弟还是在想方设法弄吃的养活一大家子人,这个时候县里来消息了,说是中*央派了人来,监督这个粮票和人民公社的事儿,县里也发了通知了,这个事儿已经是板上钉钉了。宋慕雯没想到自己也会经历一次时代的大潮,也不知道这个潮头会如何来,会打翻哪些人,会捧起哪些人,做时代的弄潮儿可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
这个时候大家的想法都是要填饱肚子,据说有了粮票就是按人分粮食,不怕饿死了,不少人都喜欢,可是也阻碍了发家致富啊!
第9章 政策来()
对于这样的政策,许多人都是拍手欢迎的,可是宋慕雯却不太喜欢,以后的限制就多了,到了年纪就都要去干活,算工分,工分不够的要受惩罚,工分多了又没有奖励,这里面偷奸耍滑的,好吃懒做的实在是太多了。
县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