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宁氏才女-第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太叔奂一拍脑门儿,“都怪那女娃,耽误了正事,我们得去相府。”

    “那快走。”徐少桥不由分说拽着太叔奂的袖子往前走。

    太叔奂一巴掌拍在徐少桥脑袋上,“反了,在那头。”

    两人步子迈得快,不过一柱香的功夫便到了相府,说明来意后,被下人请到了书房。

    书房里早就备好了椅子和热茶,他们甫一进门就闻到了茶香,正是一两黄金都未必换得了一两的极品茶叶青叶尖,可见这丞相也是个懂得享乐的人。

    “拜见丞相大人。”

    两人同时行了礼,语气客客气气,动作大大方方。

    宁相生站在房门的不远处,两人的行为举止尽落尽他眼里。他想,小小年纪能做到这样,将来定有一番作为。

    “我们奉夫子之命来向丞相大人借画。”太叔奂道。

    宁朝来喜爱字画,有一大原因是宁相生也喜欢。宁相生的书房里收藏了无数名人字画,且不轻易视人,所以上书学堂的字画先生才会三天两头找他借画。

    “不急,你们先坐下喝口茶。”宁相生指了指椅子。

    太叔奂与徐少桥相视一眼后,几乎同时落座。

    宁相生坐到书桌后的椅子上的,看着略微拘谨的两人,笑着说,

    “你们在学堂学了几年了?”

    “两年。”徐少桥答。

    宁相生又问,“先生都教些什么?”

    “文武都教。”太叔奂答。

    宁相生还想问问上学堂累不累的当儿,小小的身影已经蹿进了房里。

    “阿翁,杜鹃说书放在这里了。”

    宁朝来说话时故意傻乎乎的笑了笑,既然她还是个五岁的孩童,太过练达反而显得格格不入,她就尽量表现的天真一些,至少不要让宁相生生疑。

    看到宁朝来进屋来太叔奂已经惊讶了,听到宁朝来叫宁相生为阿翁,太叔奂整个人都不好了。

    宁相生指了指桌子,温柔的说,“在桌上。”

    宁朝来蹦蹦跳跳的跑了过去,拿起一本书装模作样的看了起来,心思却是落在太叔奂与徐少桥身上。

    “她?”徐少桥深吸了一口气,“宁朝来?”

    “哎呀,”宁朝来假装惊讶,“原来屋里还有其他人。”

    太叔奂嘴角抽了抽,那么大的两个人坐在那里,她说没看到?

    宁相生看着神色不一的三人,笑了起来,“你们认识吗?”

第七章 之子于归() 
三人同时回答,

    “认识。”

    “不认识!”

    徐少桥窘迫的低下了头,早知那两人异口同声,他也说不认识了。

    宁相生哈哈大笑起来,若是宁朝来与太叔奂徐少桥两人认识,他倒是省心不少,看三人的模样,他也不担心宁朝来去了学堂会无聊。

    “朝来,将桌上的画轴抱来。”宁相生道。

    宁朝来乖巧的把桌上的五个画轴抱了过去,这时,宁相生看着太叔奂与徐少桥说,

    “这是你们先生要的画,若是不够,你们再来取便是。”

    两人同时起身,行礼道,“多谢丞相大人。”

    “客气客气。”宁朝来说着,将画塞进太叔奂怀里,眼珠子转了转,又说,“可别染了墨。”

    说他黑,说他黑而已,太叔奂强压下怒火,笑着对宁朝来说,“多谢了。”

    宁朝来扬唇,只笑不语。

    “那我们先回去了。”徐少桥拱手一拜。

    “去吧。”

    宁相生语罢,两人转身,迈步之际,太叔奂狠狠剜了宁朝来一眼。这丫头片子,他们的梁子结下了!

    宁相生看着两人离去的背影,感慨道,

    “小小年纪懂得懂得进退,将来必有所作为。”

    宁朝来撇嘴,“不可一世,未必成得了大事。”

    “朝来说什么?”宁相生诧异的看着宁朝来,五岁的孩子能看出什么不可一世?

    宁朝来吐吐舌头,“书里是这样说的。”

    宁相生没由然的松了一口气,自古女子无才便是德,他虽不希望宁朝来一无所知,可也怕太过出众惹来麻烦。

    第二日清晨,因为想快些去上书学堂,宁朝来没等丫头来就已经将自己收拾打扮好了。

    推开窗户一看,只看到雪花簌簌直往下掉,堆满了屋顶,覆盖了院中的几片落叶,目之所及,皆是白茫茫的一片,传入耳里的是脚踩踏在雪上的咯吱声。

    很快,杜鹃捧着火炉进屋了,见到宁朝来的模样,不由得一惊。

    “小姐,谁给你收拾的?”

    平日里不都是她负责给宁朝来穿衣梳洗的吗?

    宁朝来不答话,只目不转睛看着杜鹃将火炉放在了青铜架上。

    她死的时候,也是冬天,那个丫头还往炉子里添了碳……直到此时此刻她都还不确定,究竟那场大火是她的梦,还是,重生后的一切才是梦。

    “杜鹃,给我准备一把伞。”宁朝来说着,将推开的窗户合上,走到了门边。

    杜鹃拿了伞过去,说,“小姐要去哪里,奴婢……”

    “不必。”宁朝来打断杜鹃的话,拿过伞,说,“我去学堂了,我一个人去,不需要你陪同。阿翁问起,你如实相告就是。”

    “不是,小姐,轿夫,不是,大人说了,轿夫送你去,小姐!”

    看着宁朝来越走越远,头也不回。杜鹃烦躁的往自己嘴上一拍,听听她说的什么乱七八糟的。

    宁朝来一直是个有主见的,不管什么事,只要她说了,杜鹃不敢违背,何况是仿佛一下子长大了的宁朝来杜鹃有些敬畏。

第八章 宜其家室() 
时辰虽早,生计而早起忙活的人少数,到处都是叫卖吃食的声音。

    宁朝来买了两个热腾腾的包子,一面吃着往前行,一面四下里看看。

    长安确实富庶,衣食住行都算得上是最好的,氏族家一件衣裳都抵得上平常百姓家一个月的口粮。

    “让开开。”伴随着张扬的叫喊声,马车飞快的朝她行来。

    她才死了一次,莫不是活了一天又要再死一次吧?宁朝来握紧手里的包子,绝望的闭上眼睛。若是老天决意要收了这条命,她便给吧,反正,逃得过初一也逃不过十五。

    马蹄声已经响彻在耳畔了,宁朝来背脊变得冰凉之际,胳膊猛地被人一拽,整个人随着使力的方向被拖到一边,包子顺势飞了出去。

    马车过去,包子早已面目全非。

    “可惜了。”宁朝来心疼的摇头,早知道包子会成这副样子,方才她就该把它吃掉。

    耳边传来啧啧声,宁朝来拉回思绪,扭头看去,又是个七八岁的男孩,个子高大,双目炯炯有神,不同于长安男孩的儒雅,这男孩多了几分桀骜,不过,单是从长相来看,长大后必定也是个俊朗的。

    “在你看来,包子更?”

    男孩不可思议的看着宁朝来,他还以为这女娃娃会哇哇大哭或者感激涕零的看着他,说长大后以身相许什么的。

    宁朝来扬起她自以为的五岁孩童该有的傻笑,点了点头。她还是头一次遇见这样的状况,别人救了她的命,她不能说些超出年纪的话,更不能就此托付终身,只能借包子转移注意力了。

    “这样的娃娃还是头一次见,诺,给你,够你买十个包子了。”

    不管宁朝来要不要,表情如何,男孩将一锭银子塞到她手里后,头也不回的跑进了一条巷子。

    宁朝来跟着进了巷子,巷子里有几条小巷子,宁朝来挨个儿转了一圈,都没看到男孩的踪影,只好作罢,赶往学堂去。

    男孩坐在高墙上,看着宁朝来在巷子里转来转去又不情不愿的离去,面上欣喜不已,他怎么不知道长安城里还有这样可爱的女娃娃。

    “王子。”一着异服的青年男子站在墙下,说,“该走了。”

    “喂。”男孩冲着宁朝来的背影大吼了一声。

    宁朝来询声望来,笑容满面的挥了挥手,“你家住哪里,我去找你玩。”

    “千里之外。”男孩勾了勾嘴唇。

    宁朝来抿唇轻笑,两眼弯成了月牙状,转过身子,蹦蹦跳跳的往学堂去了。

    她是该好好报答救命恩人的,她原本还想着与他成为朋友,求宁相生给他一份好的差事,可是他却说他家在千里之外。难怪,他的相貌与长安人不一样。

    千里之外是什么,是匈奴人,扰乱边境,杀人如麻的蛮夷。

    她宁可忘了今日的一条命,也绝不与这样的人交好。

    “是该走了。”男孩待宁朝来没影了才起身。心焉的拍了拍衣上的泥后,认真的将他脚下的土地看了一遍。

    他走了,可是总有一天,他会回来的,回到长安城,将长安的一切都收归眼底,将看不起他的人都踩在脚下。

第九章 桃之夭夭() 
“大冷的天,还要去学堂,若不是阿翁逼迫,我才不去。”

    徐少桥骂骂咧咧,艰难的迈步往前,冷得恨不得将脖子缩进衣襟里去。

    “这样大的雪可别将人冻坏了,否则还念哪门子书……”

    喋喋不休的的徐少桥忽而眼睛一亮,瞬间挺直了腰板,用手肘不停的去碰一旁神游的太叔奂,笑道,

    “阿奂,快瞧,那不是丞相家的掌上明珠吗?啧啧,长得唇红齿白,好生乖巧,以后必定倾城倾国。她竟来了,还好我今日也来了,错过了岂不可惜。”

    徐少桥傻笑,露出一口白森森的糯米牙,原本璨然的笑容由于脸被冻僵,硬是笑得比哭还难看。

    太叔奂顺着已经痴傻的徐少桥的目光看去,只见一个背影娇小的女孩撑着把墨色的骨伞缓缓向前,身后的雪地上留着一串小小的整齐脚印。

    “你看到了她的脸吗,怎么知道她今日不是龇牙咧嘴?”

    “你说你。”徐少桥指着太叔奂,“今天没看到,昨儿个可是看清楚了的,人家本就长得好看。”

    自己是因为阿翁说男子汉要磨练一番才能成为顶天立地、成就大事之人,才会徒步来学堂,而丞相家的千金,不过是个娇娇弱弱的女孩子,在这般冷的天,为何也要徒步?

    想归想,太叔奂可不是会怜香惜玉的主儿,他看前面的人儿不急不缓的走着,颇是闲适,必然不知道时辰快要晚了。这样的话,简直是报仇雪恨的大好时机。

    他噗嗤笑出声,大声揶揄道,

    “灯笼素襦裙,桃红外罩衫,头插两串糖葫芦,相府女公子不是村姑胜似村姑,不但胜似,简直神似。不过咿呀学语的小孩,也好意思上学堂?”

    伞下的宁朝来顿步,转过身来,目光流转,顾盼生辉,叫徐少桥好生怜爱。可宁朝来目光他,她从头至脚将太叔奂打量了一番,轻笑,

    “玄色靴,玄色衣,玄色大氅玄色冠,好大一颗煤炭,衣冠楚楚言语无度,果然是武将之后,若不是资质愚钝,怎会六岁才入学?就见不得别人比自己能干?”

    啧!徐少桥面露赞许。太叔奂最恨旁人说他长得黑,宁朝来说便说了,竟然还是面不改色,无一丝惧意,完全不将太叔奂放在眼里。

    再看太叔奂逐渐变黑的一张俊脸,简直就是大快人心,不可一世的太叔奂可算是遇到对手了。

    不过,徐少桥仔细想了想,宁朝来骂得也太侮辱人了,她如今五岁,入学不过比太叔奂早了一载而已,想到他比太叔奂还晚入学一个月,脸上便觉得臊得慌。

    “是,宁家女公子十八般武艺样样精通,堪称举世无双。”

    想通了,太叔奂自然不恼了,看看这冰天雪地的,再耽搁一时半会儿,宁朝来绝对吃不了兜着走。让她嘚瑟她嘚瑟!

    “怎么着,这就认输了?”

    宁朝来趾高气扬的盯着太叔奂,心里却在惋惜,她好不容易找着个可以拿来取乐的人,可别这么快就败下阵来。

第十章 其叶蓁蓁() 
“好个丫头片子,不愧是文臣之女,果真是伶牙俐齿,既然来了上书学堂,那我们总有一较高下的时候。”

    太叔奂沉着脸,用手弹开肩膀处的雪花,拂袖而去,心里乐开了花。

    宁朝来一双眼睛顾盼流转徐少桥看得恍惚迷离,再挪不动步,长得真好看。

    宁朝来笑得花枝乱颤,道,

    “徐公子五官俊俏,双目有神,一看便知晓不是常人。”

    徐少桥心里高兴,脸上更是堆满了笑,正欲谦虚几句,不料宁朝来话锋一转,轻启朱唇道,

    “只是长得也太矮了些,分明是与黑炭头同岁,却足足矮了人家一个头,莫不是家中闹饥荒才会如此长不开模样。”

    依旧是那张乖巧的脸,徐少桥却是一句话说不出来。难怪太叔奂一向不喜欢她,换做是自己,也不敢喜欢,她这一针见血的本事也太厉害了,日后,多活几年,一定要离她远远的!

    徐少桥满眼委屈的看了宁朝来一眼,跑着追太叔奂去了。

    宁朝来一人在雪地里笑得前俯后仰,这俩孩子,着实可爱。

    长安城中书院众多,上书学堂却与众不同,其间学习的多是朝廷官员子女,名门之后,学堂中男女门生多是一同上课,学风上乘。校训中明确提出,虽门生多出自贵胄之家,但在学堂中皆是一视同仁,毫无例外。

    若不是因为这一视同仁几个字,宁朝来也不会连书房的们都没进便被赶去院中罚站。

    第一天上学就迟到,被罚在雪地里站半个时辰,对于五岁的孩子而言,似乎严厉了些,可宁朝来心甘情愿。她从来都秉承错了就是错了的原则。

    “阿奂,教阅当真心狠,外边雪堆了一尺厚,他竟真的让宁朝来这样娇滴滴的女孩子去站着。”

    徐少桥透过窗框看到雪地里那抹小小的身影,于心不忍,说话再怎么不好听,终归只是个孩子。

    太叔奂往窗外瞥了一眼,见宁朝来冷得哆哆嗦嗦还要站得笔直,面无表情的说道,

    “犯了错本就该罚,不是说不以方圆不成规矩,若无规矩,何以治天下?我觉着,夫子做得对,就该罚那样不懂规矩之人。”

    方才口齿伶俐人恨不得拿针缝了她的嘴,这会儿还是规规矩矩受罚,一点没有讨价还价。太叔奂心中赞赏,这娃娃倒是没有被宠得失了规矩。

    徐少桥不知太叔奂心中所想,只撇嘴,闷闷的开口说,

    “你分明还惦记着她说你黑,你也太小气了,竟然与女子计较。”

    看徐少桥那满眼的不屑,太叔奂真想给他一个拳头,他才认识宁朝来多久,竟然学会胳膊肘往外拐了!

    不过,太叔奂想想就罢了,教阅那两道刀子一样的目光早已经落在他与徐少桥身上,他可不想又因学堂的事被太叔侯打得皮开肉绽。

    “阿奂,教阅真的也太狠心了。”

    太叔奂动唇,想阻止徐少桥,可惜为时已晚,教阅已经拿着戒尺朝他二人走来,满面络腮本就严肃,此刻更是不怒而威。

    徐少桥看见来势汹汹的教阅,暗地里狠狠掐了太叔奂一把。

第十一章 之子于归() 
夫子淡淡瞥了垂头丧气的徐少桥一眼,戒尺往木桌上一敲,道,

    “你且向诸位同窗说说纸上谈兵是何意。”

    徐少桥站起身来,见同窗们皆是一脸期待的看着他,面上发红,继而呵呵一笑,大声道,

    “所谓纸上弹兵者,顾名思义,大约是将用纸折成的小人儿摆在一张白纸上,再用手去弹。”

    满室憋笑,却无一人敢笑出声。

    教阅的目光变得冷峻,他死死盯着徐少桥,沉下了脸,

    “为何小人儿非用纸折?为何小人儿非摆在白纸上?为何白纸只是一张?为何是用手弹而不用他物弹?弹的又是何物?”

    徐少桥目瞪口呆,他不过随口一说,哪里知道教阅会如此反驳,吓煞他也。

    教阅冷哼,“毫无自知之明,知错不改不说,还装蠢卖傻,想被罚而已,我成全你,出去!”

    徐少桥看似可怜巴巴的在众目睽睽之下走了出去,踏入纷纷扬扬的雪花里,一见到宁朝来,立马换上一张笑脸。

    宁朝来抬起小脸看着徐少桥,笑得眉眼弯弯。

    屋中,教阅的目光落在太叔奂身上,太叔奂立即起身,准备回答时,教阅冷着脸摆手,

    “我知晓你聪明,这般问题同样难不住你。你且说,作战若要取得胜利,需具备哪些条件。”

    “兵家有云,天时地利人和,此三者俱全,便可取胜。”

    太叔奂如此说道,倒也不错。

    教阅背转身子,朝他自己的书桌走去,轻声道,

    “即便三者俱全,若为将者文不成武不就,胸无点墨,脑无一策,是否能胜?若他聪明却自负,是否能统帅一朝之军?”

    教阅的话再明白不过,太叔奂自觉的走出书屋,迎着飞雪缓缓走向雪地中窃窃私语的两人。

    宁朝来一见到太叔奂也来了,瞬间眉开眼笑的又朝徐少桥靠近了几分,小声说,

    “黑炭头果然有本事,站在雪地里跟个黑木桩一样,动也不动一下。”

    徐少桥无力看天,说起本事,恐怕她才是最有本事的人,身为娇弱的女孩儿,站的时间比他们久,她非但没事,反而语笑嫣然。若非有本事,便是脑子不好使。思忖间,徐少桥冷得又哆嗦了一下。

    雪花洋洋洒洒,屋内书声琅琅,学的是兵法,只是听得不太真切。

    宁朝来闭上眼睛,双手拢于袖中,忽而小声吟咏着,

    “我欲与君相知,长命无绝衰。山无陵,江水为竭,冬雷震震夏雨雪,天地合,乃敢与君绝。”

    宁朝来的声音犹如叮咚的泉水,本就十分悦耳动听,加之带着孩子稚嫩的童音,愈发显得动人。徐少桥傻笑着完全沉浸在清脆的吟咏声中。

    一直沉默不语的太叔奂抬起头,瞧见的便是宁朝来嘴角微微上扬,他虽不懂她吟的是什么,不过,单从我欲与君相知一句便猜得出不是什么好东西,浓密的眉毛登时拧成一团。

    “无知孩童,既进了学堂,便学些入得了耳的诗词。”

    听到太叔奂的声音,宁朝来睁开眼,一脸茫然,入不了耳?这分明是女子忠贞的表现,他却觉得让人难堪吗?

第十二章 宜其家人() 
“多好听。”徐少桥瞪着太叔奂,又伸手拉了宁朝来一把,宽慰说,“他是个莽夫,对音律一窍不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