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唐朝败家子-第13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是!”徐慧抬头环视一圈,挥手让所有的侍从全部退下。

    见此情景,徐孝德的神奇越发有些凝重了。

    “慧儿,到底是怎生情景?”

    徐慧悠悠道:“父亲,情况大抵就是那样,今日在大明湖畔遇到个纨绔子弟甚是无礼,没猜错的话此人应该是齐王府侍卫长燕弘信之子。”

    “燕弘信……齐王府!”听到这几个字眼,徐孝德眉头微微一皱,生气是肯定有的,有人对自家女儿无礼,当爹的能高兴吗?只是牵涉到齐王府。事情似乎一下子又有些复杂。

    “那救你的又是何人?”

    徐慧脸上浮起一层淡淡的红晕,低头低声道:“是谢侯爷!”

    “谢侯爷?”徐孝德沉吟片刻才反应过来,讶然道:“淮阳侯↙style_txt;谢逸?”

    “是!”徐慧含羞轻轻点头。

    徐孝德微皱的眉头突然紧紧皱起,这个消息显然有些太过意外。作为一州刺史是有一定敏感度的,他瞬间便意识到事情的复杂性。

    淮阳侯谢逸是弘文馆学士,晋王府长史,是朝廷中枢臣子,职位或许不高,但扮演的角色极为重要。他突然现身齐州,这事情……

    “谢侯爷来了齐州?所为何事呢?”

    徐慧摇头道:“不知晓。他只说前来办事,但做什么不曾吐露……不过谢侯爷有交代,对外不要泄露他的行迹,看样子是秘密前来的。”

    徐孝德暗叹一声,顿时沉默不语。一个当朝要紧的年轻侯爷,突然秘密出现在齐州,这意味着什么呢?

    办私事?

    不应该,如果谢逸出现在长安、洛阳和陈州等地不奇怪,但出现在齐州不合常理。齐州并没有和谢家有什么相关的事情。纵然有些生意,但决不至于让堂堂侯爷亲自出马。

    那么……

    他必然是来办公室,但朝廷并无相关的旨意和公文,可见女儿所言不差。谢逸确实是秘密前来。徐孝德很清楚,谢逸是晋王府长史,而晋王即将成婚的消息天下皆知,谢逸没回长安。而是来了齐州,这里面的文章颇为耐人寻味啊!

    联想到最近齐州的一些情况,徐孝德敏锐地意识到一些东西。

    “慧儿。今日谢侯爷是主动找你的?还是偶遇?”

    “偶遇!”徐慧道:“当时在大明湖畔,若非那纨绔子对女儿无礼,谢侯爷大概也不会现身表明身份……”

    这么说,谢逸不是主动通过儿子向自己表明身份,他来齐州是对所有人隐藏身份的。他来做什么似乎已经不难猜测,再想想谢逸的背景和身份,徐孝德一下子想到了很多可能。

    只是……

    如果是这样,谢逸此来齐州应该是身负重要任务,隐藏身份自然极为重要。但是今日在大明湖畔,却因为自家女儿露了行迹。

    这事……徐孝德有些歉意,也有几分别的心思,谢逸此举完全是应急?为了自家女儿,不惜暴露行迹,这个代价有点大,这说明什么呢?

    再看看自家女儿那含羞的表情,以及前段时间女儿带着弟弟前去陈州拜访的事情,徐孝德似乎明白了什么。

    难道一面之缘生出了什么情愫?完全有可能,女儿已经大了,豆蔻年华正是春/心萌动的时候,对年轻优秀的男子生出爱慕之心一点都不奇怪。

    谢逸年轻有为,乃是天下有名的才子,年纪轻轻便已经是侯爵,前途无量,吸引年轻女子动心一点也不奇怪。连郑丽琬这样名动天下的才女都为之倾倒,自家女儿有些许心动自然也不奇怪。

    只是那谢逸已经娶亲,据说家中已经一妻一妾,自家东海徐氏也算是名门,女儿总不能……

    唉!

    想多了,想多了!徐孝德轻轻摇摇头,任何实质性的事情都没有发生,自己这边想的有些太多了。

    眼下最要紧的反而是齐州这一大摊子事情,谢逸已经秘密到了齐州,意味着什么不言而喻。而自己刚刚到齐州不久,身为刺史也有很多的职责。

    朝廷和皇帝对自己是什么态度,接下来该做些什么,甚至会卷入什么都不好说,因此心里多少有些忐忑。

    “慧儿,谢侯爷还说什么了吗?”

    徐慧摇头道:“他说最近有事忙不太方便,等过些时候有机会前来拜会父亲。”

    “哦!”徐孝德暗暗点头,不管怎么说有女儿和儿子前次去陈州拜访的旧情在,谢逸对自家算得上客气。今日救了女儿,他应该清楚自己马上会知晓他来齐州的事情,某种程度上算是变相互通消息,也算得上是一种信任。

    至少算不上坏事吧!

    徐孝德轻叹一声,悠悠道:“慧儿啊,你最近还是不要出门了,齐王府现在鱼龙混杂,偏生又是天潢贵胄,攀龙附凤的皇亲国戚,我们只好先忍一时,待风平浪静再说。”

    “嗯,女儿省得!”徐慧轻声应允。

    嘴上虽然这么说,但徐孝德心里却很是不安,风云已起,齐州还能风平浪静吗?。

第三三四章 皇家婚礼() 
齐州风起云涌的时候,长安城里却是一片祥和。

    秋季丰收之后,正是秋高气爽的时候,加上晋王殿下大婚的喜讯,长安城里洋溢着一片喜庆气氛。

    就在这个时候,杜惜君和阚棱回到了长安,杜伏威夫妇合葬之事在将仕郎李淳风的主持下早早完成。

    之后杜惜君直接回到了辋川别墅,一别数月,谢家的两个孩子已经半岁有余,长的肉呼呼很是可爱。

    杜惜君见到久别的儿子,当时泪奔,将儿子抱在怀里半天说不出话。好在小谢昱很乖巧不认生,待在娘亲怀里很乖,是不是该有咯咯的笑声,让杜惜君大为安慰。

    只是郑丽琬和武媚娘难免有些许失落,翘首以盼许久,谢逸并未归来。当听杜惜君说起谢逸前往齐州之事,彼此还不约而同有些担心。也是谢逸哪一次出去办差事不是血雨腥风,夫人们也都习以为常了。

    听杜惜君说了几句齐州形势,再联想皇帝秘密派遣谢逸前往的事实本身,难度和危险可以想象。

    “三郎带着夜北,身边还有不少人,安全应该没什么问题。”杜惜君悠悠道:“他叮嘱不必太过担心,让我们在家安心等他便是。另外晋王大婚,到时候还得丽琬代表侯府前去祝贺,我也会跟着过去。”

    “唉,前些天晋王殿下还派人前来慰问,颇为惦记三郎,结果大婚之事三郎不能回来,少不得有些遗憾。”

    “这也是无奈之举,三郎说了他不会来参加晋王的婚礼,必定会有人察觉异常,少不得要追问他的下落,到时候我们要守口如瓶。”

    “那是自然!”郑丽琬轻轻点头,他当然省的其中轻重,只是这种事恐怕很难掩藏的住。身为晋王府长史却不回来参加晋王的婚礼,这本身就极容易引起旁人怀疑。可能这两天谢逸没有现身杜伏威夫妇的合葬礼已经被人察觉到了反常之处。

    天下没有不透风的墙,只要是有心人一定会注意最近朝廷的些许变化,很容易猜想谢逸可能的去处。再者,谢逸身在齐州也会露出蛛丝马迹,这种事只能是掩藏多久是多久。

    身在暗处有好处,方便暗中调查,可以少很多掣肘,但不怎么安全。身在明处就不同了,淮阳侯与奉旨前往的身份都会让人忌惮,只要不反叛,就没有人敢明面上对谢逸怎么样。即便暗地里,一位奉旨前去的侯爷莫名在齐州地界上出事,很多人都难以交代的。

    一般来说没有人敢这么做,但是郑丽琬万万不会想到齐王李佑可能会谋反。但身为妻子,不管怎样她都希望丈夫能够平平安安,顺顺利利。

    武媚娘的关注点则不同,笑问道:“惜君姐,那位徐娘子长的漂亮吗?”

    杜惜君笑道:“嘿嘿,冰雪出尘的可人儿,在陈州见过不说,偏生如今还在齐州,说不定啊……三郎从齐州回来以后,家里又会多个姐妹。”

    郑丽琬笑道:“如此也好,东海徐氏之女,齐州刺史的女儿,姿容上佳,才学出众,全然配得上三郎。”

    “这次不管着三郎在外面拈花惹草了?”

    “不一样,前两次去草原都是胡女,哪里配得上进我谢家门?这位徐娘子则不同,人品相貌都没的说。”

    郑丽琬悠悠道:“陈郡谢氏与东海徐氏联姻,对三郎的前程也是有好处的,往后家里多个姐妹,子嗣兴旺些也是好的。”

    “嗯!”武媚娘不禁有些遗憾,没能在谢逸临走前怀上身孕实属遗憾。等这次回来之后,无论如何都要黏着夫君,怀上孩子。

    杜惜君笑道:“对了,安宁郡主怎么样?”

    “人还在道观里,不过江夏郡王已经上书请求去掉了公主封号。”郑丽琬道:“不过纵然是郡主的身份,想要嫁入咱家也不容易。

    江夏郡王手握重兵,三郎又与皇子关系紧密,所以这桩婚事没那么容易,皇帝陛下不点头没有指望。”

    “唉,可惜了,安宁郡主多好的姑娘,若非和亲与这身份……”杜惜君忍不住轻叹一声。

    郑丽琬道:“不过也不是没机会,前次我和媚娘去道观祈福,和安宁郡主聊过。人家郡主可是心志坚决,打算一直住在道观等着,心意已经十分明了。”

    “唉,三郎真是好福气啊,尽是好女子……”杜惜君悠悠道:“等他回来了,千万让他去看看安宁郡主,已解相思之苦。”

    “是呢!”

    ……

    皇宫之中,李世民还在忙着批阅奏疏。

    虽然就要娶儿媳妇,要办喜事,但皇家与贫民之家不同,何况李二陛下儿子众多,这已经是低很多次当公爹了。再者皇家的婚礼自然由礼部和殿中省负责安排,根本用不着皇帝操什么心。

    对于一个皇帝而言,家事是小,国事为重,李世民更多的精力还是放在处理国家政务上。

    大唐的疆域越来越大,每天都有雪片一样的奏疏送上案头,要关心的事情太多太多。

    “陛下,王仁祐和同安大长公主带着晋王妃已经到长安了。”宦官站在一旁轻声向皇帝禀报。

    “甚好!”李世民笑道:“朕本该去探望姑母的,但婚礼之前登门不太方便。这样吧,你让韦贵妃请大长公主入宫,到时候朕见见。”

    “是!”

    “雉奴府上准备的如何了?”李世民虽然不直接管,但毕竟是儿子的婚礼,多少要关心一下。

    “婚礼是芙蓉园操办,殿中省已经准备妥当,只等大婚之日。”宦官道:“按照陛下的吩咐,殿中省另外择了几位女子入晋王府,将来作为殿下的侍妾。

    其中宫人刘氏贤良淑德,还有一位则出身兰陵萧氏,相貌品德都很不错,只是今晚殿下似乎不怎么喜欢。”

    “小孩子家,如今心里只有那王家女,少年夫妻感情如此深厚倒也是对的,朕当年和皇后……”

    李世民轻咳一声,微微道:“只是身为皇家子弟,婚事不能像寻常百姓,多几个侍妾是必要的。”

    老宦官当然明白,皇宫里为什么会有这么多的嫔妃,难道真的只是因为皇帝爱好?再看看妃嫔们的出身,一切便明白了。

    皇家婚姻都和政事有关,晋王李治之所以能迎娶王家女与政事有关,如今大婚之际却挑选几个侍女,尤其是兰陵萧氏这等出身高贵的女子,也与此有关。不过一般来说,寻常皇子这方面影响不大,即便要平衡王府后宅也都是成婚几年以后。

    晋王殿下这才刚刚要大婚,皇帝陛下便这般高度关注,这意味着什么?皇帝陛下对太子和魏王当年大婚似乎都没有这么上心过啊!

    虽然最近这段时间,晋王殿下并不是很受宠,至少表面上没有什么格外恩宠的举动,但从这些微小的细节上似乎体现出不一样的东西。尤其是一位跟随皇帝很多的老内侍,他更加能看出别人看不到的东西。

    至少说明一点,在皇帝陛下心中,晋王殿下的分量不一样。这与以前已经不同,不仅仅是因为晋王殿下是长孙皇后所出的幼子,皇帝对王府后宅特意的安排某种程度上释放出一些特殊的讯号,至少老宦官已经隐约把握到了。

    苍老的身躯微微一动,袖中的手指微微动了几下,然后紧紧握住。

    “你传旨给长乐,让长乐去开导一下雉奴。”李世民首先想到了长女长乐公主,长姐如母有这个责任,而且说话李治也会听从。

    老宦官道:“是,刚好长乐公主今日就在宫中,这不城阳公主婚事也将近,宫中正在给公主殿下准备嫁妆。”

    城阳公主许配给杜如晦之子杜荷,如今也正好到了出嫁的年纪。

    李世民不由轻叹一声:“是啊,孩子们都长大了,都娶妻嫁人了,朕……却老了,今日晨起竟看到鬓边有了白发。”

    “陛下春秋正盛,莫要……”

    “别尽说好听的。”李世民打断了老宦官的话,说道:“老了就是老了……朕唯一惋惜的是皇后早早离朕而去,没能亲眼看到孩子们婚娶。”

    提起长孙皇后,李世民不由有些黯然,沉默片刻后吩咐道:“去告诉殿中省,雉奴和城阳的婚事务必尽心,不可出现纰漏。”

    “是!”老宦官很清楚,晋王和城阳公主都是长孙皇后所出,陛下少不得要多几分偏爱。

    ……

    皇宫里,诸位公主聚集在城阳公主的闺房之中,正在整理嫁妆。

    城阳公主不日就要下嫁给杜荷,除了殿中省要准备嫁妆之外,菊花之中的妃嫔和公主们也要帮着添嫁妆。

    尤其是城阳公主还是长孙皇后的嫡出之女,身份自然就更加高贵了,嫁妆的数量更加不能少。本来按照李世民的性子,最疼爱的女儿可以多给些许嫁妆,但是李世民也怕。

    原因在于当年长乐公主出嫁时,因为是和长孙皇后嫡出的长女,李世民格外疼爱,因此给的嫁妆就多有一些。

    但这事本魏征发现,然后上疏信誓旦旦称李世民的妹妹长公主出嫁时的嫁妆才多少,长乐公主作为侄女,嫁妆的隆重程度怎么能超过姑姑呢?这是不符合古代的长幼辈分的规矩,是不合适的。

    尤其是魏征将此事上升到皇帝偏爱女儿乱了国发纲纪的程度,李世民还能说什么?魏征在朝堂上全然就是个老匹夫,让人又爱又恨,使得李世民不得不退让。当然了,其中也有长孙皇后从中斡旋的缘故。

    虽说自从长孙皇后去世之后,李世民做事比较独断专行,魏征老儿也很少在朝堂上口出狂言。但有了这个先例,李世民也怕麻烦,也不愿意贻人口实,所以公主们的嫁妆都低调了很多。

    朝廷和殿中省出的嫁妆少了,菊花的嫔妃和兄弟姐妹送上一点东西,某种程度上也算是为公主变相增加嫁妆和恩宠。

    城阳公主现在便是这个情况,长乐公主作为长姐,自然要前来。长孙家是当朝齐国公,数一数二的大家族,自然是财力雄厚,长乐公主又是大姐,自然送的礼物就要多些。

    当然了,不只是给城阳公主,其他的兄弟姐妹也都不同程度收到了礼物。加上凑热闹,城阳公主这里聚集了不少人,像年幼的衡山公主和晋阳公主也都前来。

    “来来来,殿中省已经将反嫁衣做好,城阳妹妹快试试,看看我们的新娘子到底有多美。”

    “姐姐莫要取消妹妹。”城阳公主近些日子总是被打趣,难免有几分难为情。

    “嘿,怕羞吗?长大了,总是要嫁人的嘛!”长乐公主笑道:“看看,这才几年功夫,你们都长大,雉奴要娶亲,城阳要嫁人。再过上两年,衡山和兕子也该到出嫁的年纪了。”

    提到出嫁,晋阳公主兕子不禁微微有些脸红,她已经接近十岁的年纪,也已经不是当年懵懂无知的小姑娘。有些事情也渐渐的明白,在这个女孩十三四岁就出嫁的年纪,已经算得上情窦初开的年纪,不禁有几分难为情。

    “是啊,衡山和兕子的驸马尚未选定,也不知哪家的勋贵子弟有机会娶到我们两位小妹。”

    “就是啊!”

    “城阳姐姐,你先嫁了再说吧!”晋阳公主兕子有些难为情,只好出言反击。

    如此一来,顿时逗的各位公主哈哈大笑。

    长乐公主见状悠悠道:“兕子真是长大了哈,不过说的没错,城阳在先,嫁了再说。兕子到底年纪小些,嫁娶只是等过两年再说吧,父皇素来疼爱小妹,定然会给兕子寻个好夫婿的。”

    “大姐……”

    “哈哈,好了!”长乐公主笑道:“城阳啊,出嫁那天记得千万把你的玉佩带好,那是母后留给我们唯一的东西。

    如今母后不在了,那块玉佩便是最大念想,成婚带在身上,母后在天之灵就能看到我们,会高兴的。”

    “是,我会带着的。”

    玉佩,什么玉佩?晋阳公主不禁心中一动。请访问

第三三五章 情已生,恨未消() 
玉佩?

    晋阳公主有些不明所以,半天没反应过来。¥,。

    长乐公主见状说道:“母后临终之前,给我们兄弟姐妹都留下一块玉佩,算是贴身和念想和她亲置的聘礼和嫁妆,雉奴那块已经准备好,大婚之日会交到王家小娘子手上。”

    话音落地,长乐公主还从身上取下一枚玉佩,城阳公主也有一块,形制完全一致。

    衡山公主道:“我的宫中,并未佩戴!”

    “兕子,你的呢?”

    “我的……”晋阳公主兕子有些发愣,好似很迷惘。

    “说起来好像许久不曾见兕子佩戴过那玉佩。”城阳公主这么一提醒,长乐公主脸色微沉,问道:“兕子,你的玉佩呢?莫不是丢了?”

    “我……”

    “哎呀,这玉佩本是父皇和母后的定情之物,后来仿制了七枚,母后的意思原是让我们作为定情之物,送给未来的夫婿。”

    “阿姐是说,这玉佩送给谁,谁就是将来的夫婿。”衡山公主睁大了眼睛询问。

    “傻丫头,我们的夫婿都是父皇帮着挑选好的,订亲或者成婚之日送给他就好了。”城阳公主道:“当然了,如果妹妹看中了那个才俊,也可以去求求父皇,没准父皇会应允的。”

    听到这话,晋阳公主兕子顿时若有所悟。

    长乐公主问道:“兕子,你的玉佩是丢在寝宫的哪个角落了吗?还是放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