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新澳洲传奇-第3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而澳洲佣兵们虽然知道俘虏能卖钱,可是大多数女俘虏的价钱却并不高,一合计还是给公司发个电报,问问怎么处理,安信收到电报后,马上就想到了自销,既然卖不了好价钱,就把那些年轻漂亮的运回澳洲来,咱们这还有很多单身汉没有媳妇呢。

再加上方便面产业的扩大,也很需要女工,新抓的土著和这些相对文明的安南女俘虏比起来,马上就体现出了哪个更好。

至于这些女俘会不会发生暴动这种事,根本不用当心,这时候的安南人可没什么国家民族观念,在说一个女人在异国他乡最需要的就是一个温暖的家,只要她们嫁了人生了孩子,相信早就会把安南那些事忘记。

有了决定后,公司的正式行政命令也就下达到了佣兵公司,凡是以后抓到的15至25岁的年轻漂亮的女俘虏一律送回澳洲来,当然,为了不至于澳洲日后出现太多的汉、安南族混血,公司从大明引进女工的计划也在同时进行。

相比于女性俘虏,安南得得男性俘虏就要悲惨多了,10人一队被拴在一根绳子上,想要单独逃跑是不可能的除非十个人一起逃跑,与女性俘虏不同的是,男俘虏们被抓后的待遇可就没那么好了,一天只管一餐饭,而女性俘虏却可以一天吃上三餐。

很多年龄偏大的因为吃不饱饿死的大有人在,年轻力壮的还要好点,在安南有三个集中关押安南人的地点,一个是顺华安明集中营,另一个是金兰湾集中营,还有一个是澳洲公司建立的蓬城集中营,这三大集中营分别关押着从各地抓来的安南百姓,和军队俘虏。

其中前两个集中营被安南百姓称之为地狱,一旦进了这里,无论你在怎么艺高胆大,那都是白搭,整个集中营占地面积20亩四周的围墙高达六米,围墙上分别设有探照大灯和守备,就是想逃也根本攀不上围墙。

相对于郑家的集中营,澳洲建的虽然差不多,但在待遇上就明显要高于郑家,至少一天两餐饭,每天都能出来放风,至少不会出现狱霸之类的,所以在后世,安南人会用天堂和地狱来比喻两个国家建立的集中营。

大多数安南人都被卖到了华美修筑铁路,挖矿等高强度工作,根据华美国外务劳动法规定,所有外来劳工最高服务年限为30年,所有年满50岁的外来劳工,如果没有获得华美定居权一律遣返户籍所在地。

在此后的三百多年里,安南族人成为和犹太人一样的流亡民族,流浪于世界各个国家,年轻时大多数到华美务工或是澳洲,一些幸运的获得了华美永久定居权从此改变了自己和家族的命运,而一些不幸运的在年迈时却只能选择那些相对贫穷的国家定居,因为也只有那些国家为了那笔移民费愿意接受他们。

不得不说华美的这种外来务工法,给未来某些地区制造了不少麻烦,一些在华美常年务工的人,在见识到了华美的繁华和福利制度的完善,无不想留下来,而另一些心怀远大抱负的则带着华美某些机构的资金和武器支持回到了国内发动革命。

此时的澳洲移民安置营房内,这些从安南运来的女俘虏一个个胆怯的表情还未退去,当安保队员们将她们押往大院子时,她们并不知道等待自己的是什么,当众人还在疑惑和胆脏心惊时,十个与她们同样年纪的女子走了进来。

十个女子从外表上看并不能发现她们是哪人,但接来来她们一开口,所有安南女俘虏们就知道了,她们说的基本都是安南纯正的官话,女子们微笑的对着众俘虏,告诉她们不要害怕,到了这就等于到了家了,不会受到任何伤害。

这十个女子其实也是安南俘虏,只不过她们是第一批到达澳洲的,并且因为表现良好,已经获得了自由民的身份,这次派她们来就是让她们来做好安抚工作的,将澳洲的好一一告诉她们这些同胞。

安抚队员们将500人的女俘分成了10个队,每队50人,一人负责50人未来生活和学习普通话的工作,在自己队长的带领下,女俘们排着队被带进了了房子内,队长们将她们带到房间,分好床铺等就带着她们来到了澡堂,要求所有人进去沐浴更衣,对于这个显然女俘们还是有点不解,为什么要沐浴,但是队长们留下一句,大家赶紧沐浴更衣,洗好后我就带你们去吃饭,食堂已经为你们准备的丰盛的晚餐。

看着一个个一脸惊讶表情的女俘们阮万婷朝着自己的队员们会心一笑:我在外面等你们,可别洗的太久哦,晚了说不定就吃不上饭了哦。阮万婷这个名字是到了澳洲才有的,以前在安南她是没有名字的,这个名字是澳洲的移民官帮着取的,她很喜欢这个名字,这个名字很好听。

对于现在的一切,阮万婷还是很满意的,以前在家乡时自己不但要做着粗重的农活,连饭也吃不饱,现在一天工作八小时,还有工资拿,还能吃上三餐别提有多高兴了,唯一美中不足的是,就是自己的亲人不在身边,听那些工友们说,自己的亲人很可能被运往华美国,具体去到那能不能过上向自己这样的生活,那些工友们也不知道。

阮万婷还在回忆着过去的种种,她发现自己从一个女俘成为一名正式获得澳洲定居权者,简直和做梦一样,一切都来得太快,有时她都不敢相信这是不是真的。

这时一名已经先洗好的女俘走了出来,亲切的叫道:“队长,我能不能问你个问题,他们把我们抓来这,是不是要让我们做妓女”。

阮万婷噗呲一声笑道:“你怎么会这么想”。那女俘回道,因为你让我们沐浴更衣,还给我们漂亮的新衣穿。

哦,阮万婷双眼盯着那个女俘,拉过她纤细的小手:“放心吧,不会让你们干那种事的,澳洲是一个民主的地方,只要接下里你们学习好普通话分到工厂里工作后,表现好,就能获得自由民的身份了,并且还可获得澳洲永久定居权,我相信到时你们一定会爱上这的”。

也许正如杜牧的诗中所写,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在国家民族观念还不是很强的安南,这些女俘们对于亡国之恨并不深,在嫁人生子后,这种恨就完全的被淡化了。

077 皇室的亲民传统

1661年6月28日

上海学院今年的应届毕业生们一个个都回到了学校,领去自己的毕业证书,朱慈照开着中华牌T型轿车,载着于素秋来到了教学楼前,下车后两人看着熟悉的教学楼和周边的一草一木,突然朱慈照抓着于素秋的手,一脸正经的说:〃素秋,“你知道此时此刻我想到什么吗”?

于素秋轻轻的拿开朱慈照抓着自己的那只手对他微微笑着,并没有回他的话,而是若有所思的看着一颗大枫树。

“素秋,你记得我们第一次见面就是在这栋教学楼前吗,当时你还扎着两个辫子,穿着一件花格子外套,活脱脱的一副村姑打扮,不过就是这样一个清纯村姑打扮的女孩,却被学长们评为了该级最美女孩”。

朱慈照喋喋不休的说着,一点也没有管于素秋愿不愿听他说这些往事:“我还记得,在这栋教学楼前,我把你撞倒了,当时你的小跟班,余大朗居然要找我拼命”。

当听到余大郎三字时,于素秋的表情微微一愣,眼角不自觉的流出了一滴眼泪,心里还是没能放下他。

素秋,对不起,我又提起你的伤心事了,真该死,朱慈照自责的说道:大朗这小子也真是的,明知道你不会在乎的他出生和一切,居然就这么走了,你放心,等我到了华美一定帮你找到他,我到要问问他这么一走有没有想过你的感受。

呜··呜,于素秋一阵哽咽,突然扑到朱慈照怀里哭了起来:“慈照哥我知道你对我的好,可是我这辈子都忘不了大朗了,如有来生我在报你今生的好”。

朱慈照抱着于素秋在怀,一只手轻轻的抚摸着她的头,另一只手还轻轻的拍着她的背,很是享受,“我的傻素秋妹妹,我不要你报答什么,我只要你开心就行,答应我,以后不能在这样了,没有大朗你也要开心的过好每一天,因为还有很多关心你的人,你的不开心,也会使得他们不开心”。

于素秋哽咽的,应道:“我会的,从今天开始,我就要开心的过好每一天,直到找到大朗哥为止”。

听到这话,朱慈照的内心微痛,只能自我安慰到精诚所至金石为开,相信素秋总有一天会被我感动的,轻轻的拍着于素秋的背,笑道“这样就对了吗”。

其实朱慈照喜欢于素秋,在上海学院,并不是什么秘密这是几乎每个学生和老师都知道的,但大家也知道于素秋虽然和朱慈照关系很好,但却不喜欢他,而是喜欢着她的书童余大朗。

当两人领完证,有说有笑的走进教室时,已经先行到达教室的同学们已经相互在聊着自己的近况,看到朱慈照与于素秋同时走了进来,瞬间安静了下来,不知道是谁先起哄了一句,班长与副班你们俩看起来挺甜蜜的啊。

虽然大家都知道朱慈照的真正身份,但在学校和上海特区内,却并不惧他的身份,在这里不管你在大明是什么身份,都是人人平等的,只有互相尊重,当然对于那些毕业后要回到大明官场的人,对朱慈照可不敢过多的放下那些礼节,谁知道将来他会不会成为大明皇帝,要是到时想起当年在学校这码事,秋后算账可就完蛋了。

不过也是那些人多想了,朱慈照从小学习华美文化,从来不摆自己大明皇子的架子,对于学校里的每一人都是一视同仁的。

你们啊,别瞎起哄,今日一别我等同学就真的天南地北了,下次再聚就真的不知什么时候了,作为班长,我决定,这顿散伙饭我来请,你们没意见吧。

几个家里老爹是改革派的同学一听,连满拍着马屁:“这哪能让班长大人掏腰包啊,还是我们来吧”。

在上海特区,像这种毕业聚餐每年六月都会有,整个六月是上海餐饮界最为火爆的月份,像上海学院的这些大学毕业生一样,小学和初中毕业的学生们,在考完升学考试后,算是暂时性的解放了,也会邀请自己的同学或者老师出来聚餐,所以对于整个上海的餐饮业的经营者来说,六月可是他们最喜欢的月份。

朱慈照即将前往华美留学的事,班上同学知道的并不多,知道也就那几个改革派的子弟听自家在朝为官的长辈说过,他们之所以会知道,是因为他们也将随朱慈照一同前往华美求学,对于他们要陪自己前往华美留学,朱慈照可不会傻傻的拒绝,这些人虽然去华美不一定能学到什么,可是将来要想实现自己的改革抱负这些人到是会成为很好的执行者。

饭局最后,众人也吃的差不多了,朱慈照站起身来,举起身边的酒杯:“这杯酒我敬各位同学,我为这辈子能和你们成为同学感到开心,也为这四年来大家生活学习在一起的点点滴滴感到开心,我想这会是我们每个人最美好的回忆,一晃眼四年就已经匆匆而过了,说真的我是真的不想就这么毕业了,想起我们全班同学一起去海边,一起骑着车出去郊游”····

听着朱慈照说着四年里的点点滴滴,班上有些女生已经留下了眼泪,男生们也各个一脸悲伤,可以看出每个脸上悲伤的表情是发自内心的,绝不是装出来的。

钱振兴作为钱谦益之孙,从初中开始就被安排跟着朱慈照陪,也算是朱慈照最好的朋友之一,平时称呼朱慈照可都是直接叫老大的,这经典的二字是从华美电影里学来的,看着班上女生哭的眼泪哗哗的:“老大你也太煽情了吧,看你把咱们班这些公主们都弄出哭了,不就是一个毕业吗,又不是生死离别的,听你说着这些往事,我都想哭了,咱们来个约定,各位同学,咱们以后不管是天南地被,还是位极人臣或是移民海外,咱们每五年都要回到母校聚一次”。

这提议好,一名叫马璐雪的女同学道:“可说好了啊,以后不管你们做了多大官,还是多么富有,咱们同学聚会都不能摆架子不来,特别是你,班长,如果将来你成为了大明皇帝,也不能摆皇帝的架子”。

朱慈照呵呵的笑着,对着马士英的幼女马璐雪道:“露雪同学咱们认识有十五年吧,你这是埋汰我啊,在这里我说了啊,以后咱们聚会,不管是什么身份,都不能摆什么臭架子,到时还像今天一样”。

在日后,朱慈照成为大明皇帝后,他也真的像今天自己说的话一样,和自己的这帮同学聚会时,没有一点皇帝的架子和威严,甚至日后有些在朝为官的同学对此有些拘谨时,他还特意宽慰他们要放平常心,把自己当成一个普通同学就行。

大明皇帝与大学时代的同学聚会,成为了皇室的一个传统,朱慈照的子孙们的很好的继承了他这一亲民政策,不但皇帝会与自己当年的同学聚会,就是一些王爷郡王公主也会与自己的同学们聚会,这一传统被大多百姓们给予了好评,也让百姓们看到,皇室并不是高高在上,他们也很亲民。

078 谣言

1661年7月7日

大明朝堂上保守改革两派的斗争还在继续,而近期两派争论的主人公,永王朱慈照在回了趟京城与崇祯帝密谈两个时辰后,在第二天就回到了上海,这种不正常的现象让太子朱慈烺越发心神不宁。

现在谁都知道,老皇帝的身体是已经越来越不行了,自己虽然已被立为太子,但是这个位置却做坐的并不稳,相比于永王得到整个改派大佬的支持不同的是,保守派内部的众人并不是一条心的支持自己。

特别是这半年来,老皇帝是越发喜欢和他在御书房单独谈话,一谈就是几个时辰,而自己在这半年来却从未得到和父皇单独谈话的机会,正因为如此,保守派内一些不坚定的支持者,甚至出现了观望的态度,这对于朱慈烺来说的确是一次小小的打击。

甚至在大臣们之间开始流传起了,要改立太子的传言,这种看似是假的传言,但对于出生于皇家朱慈烺来说,他看问题就觉得不简单了,如果这个传言不是永王放出来的,那么就是皇帝本,不管是哪种情况都是一个危险的信号,这对于自己的位置来说都是不利的。

看出问题的并不只有朱慈烺本人,也包括很多大臣,其中就包括史可法在内,作为太子的坚定支持者,他是决不会让这种传言继续下去的,为了制止传言扩散,他上奏请旨要求皇帝严办放出谣言的官员,并且深查幕后指使者,甚至他在话里话外还透露这个传言就是永王放出来的。

朱慈照真是躺着也中枪,虽然他没有在朝堂之上,但人家好歹也是有代言人的,钱谦益可不会让史可法这么冤枉永王,针锋相对的来了句贼喊捉贼,其目的是为打压永王,看着两人越吵越激烈,崇祯帝就头疼,这两人要是一旦吵起来不吵两个时辰那是绝不会停下来的。

有时候崇祯帝也挺佩服这两人的,吵这么久嘴也不渴吗,不累吗,这要放在平时崇祯帝肯定会在龙椅上小咪一会。

可是这次他不得不思考问题了,这个谣言是谁放出去的他心里最清楚,因为这个谣言就是他让人放出去的,想要试下两派的反应,从两人争吵的情况来看,目前保守派的反应很大,而改革派却没有对这个谣言太放在心上。

原本他是打算在永王出国前,就将改立太子的事情公布出来,也好为将来永王将来接班打好基础,看来事情不得不压后了。

不知是何时,钱谦益与史可法二人的争执已经停止了下来,都气呼呼的看着对方,两派的其他大臣们也是怒目而视,而中间派们则是一个个闭眼养神,崇祯帝见二人吵完了:“两位爱卿这件事就此为止吧,深究也无太大意义,有传言这说明是好事,对于不同的声音我们都应该听取,接着崇祯又对着太子问道,慈烺你意下如何”。

朱慈烺身子微微一愣,没想父皇会这么说,这不是明摆着父皇不想追究此事吗,如果自己还傻傻的要追查到底,到是显得自己度量太小,更加有失将来为仁君了:“儿臣赞成父皇的意思,这谣言终归是谣言,没有必要太过认真”。

崇祯帝赞赏的看了眼朱慈烺,“你能这么想就对了,这谣言之所以会出来,说明还是有人对你将来继位表示担忧,打破谣言的最好方法就是用实干说话,你做出了成绩所有人都能看到,自然而然对你继位表示担忧的人也就会无话可说了”。

崇祯的话明理暗里都透露着对太子议政以来的碌碌无为表示不满,这是提醒太子该有些见解做出点实事来,可怜的朱慈烺又怎么会听不懂父皇的意思呢,实在是父皇没有给自己机会啊。

早朝结束不久,史可法便来到了太子朱慈烺的府邸:“今日皇上的话有些不寻常,看来这个谣言多半是皇上让人故意放出试试我等的反响”。

朱慈烺有些焦急的问道:“史大人,那可如何是好,父皇不会将我废了改立永王”。

史可法淡淡的说道:“哼,改立永王,恐怕皇上有这个想法,经过今日朝堂之争也不敢轻易做出决定,在说永王虽有改革派支持可是未必就能获得中间派的人支持,不过皇上那句话终归是对的,现在太子您要多做出成绩”。

这个我当然知道,可是要做出政绩出来又怎是这么简单的呢,朱慈烺回道:现如今国内也为有什么大事发生啊。

史可法笑道:只要太子殿下您想要,还怕会没有什么大事吗,据我所知北边**干和科尔沁近期都有小规模扰边,太子殿下何不提出去督军另外在调集一批粮食安抚边境百姓。

“这个,可以吗,朱慈烺犹豫道:督军可行吗,万一要是打了败战,岂不是让父皇对我的看法更加严重,还有征集粮食可不好弄,全国的粮仓几乎都无粮啊可调啊”。

史可法呵呵笑道:老夫这么说当然是知道哪有粮可调了,这北方没有,南方有啊,至于督军您就放心吧,这次扰边也不会发生多大的战事只不过是平常的扰边,据我所知,两部还没有做好大规模战争的准备,这功劳可是白捡的,到时咱们在稍微将战果夸大,还怕皇上‘‘‘‘‘‘

朱慈烺会心的一笑,说道这也不用史可法在说下去:“史大人,您可真是良相之才,唉!只可惜那钱老匹夫花言巧语,蒙蔽了父皇才让他做了首辅的位置,不过您放心,将来我继承大统,这首辅的位置非你莫属”。

对于朱慈烺的空头支票史可法只是微微一笑并未回话,为官几十年什么大风浪没见过啊,要是对这种空头支票抱太大希望,那就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