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帝国霸主-第7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他把电文递给了凯塞林,凯塞林看到电文上赫然写着让他吃惊的胜利消息:“俘虏英国上将韦维尔、中将奥康纳……”

149元首的增援和丘吉尔的痛恨() 
“我们在北非,就这么推进到埃及了?”有些不相信自己的眼睛,凯塞林抬起头来,看向鲍曼。

    鲍曼笑着点了点头,他递上了一封来自意大利的电报,对李乐继续汇报道:“这是来自意大利方面的电报,墨索里尼先生亲自发送的。”

    李乐接过了这封电文,看了看里面的内容:“墨索里尼呀,你说你早知道如此,何必当初呢?”

    嘀咕了这么一句之后,李乐把手里的电文摊开在桌子上,开口对凯塞林和戈林道:“我们解救了超过了6万的意大利俘虏,墨索里尼写的感谢信。”

    他把手按在那份电文上,继续说道:“仅仅是感谢信,这是不够的……”

    说完他就看向了一旁的鲍曼,开口吩咐到:“鲍曼!告诉里宾特洛普,让他找墨索里尼,让他第一时间保证第15和第21两个装甲师的运输工作!不能怠慢!”

    然后他就看向了这边的戈林:“戈林元帅!我的元帅!隆美尔需要您强大的空军的支援!尽快调集100架斯图卡,还有100架me…109e战斗机,到北非去!”

    “您的命令我回去之后就执行!请您放心吧,我的元首!”因为有自己的产业在北非,戈林对这种事情还是非常上心的。

    而且隆美尔的表现超过了他的期望,让他看到了另外的好处和曙光德国军队这个时候已经进入埃及了!

    如果德军占领埃及,那这个满地都是宝藏,神秘而且地理位置非常重要的地方,会不会也有一部分变成他戈林的私人产业?

    现如今,身为帝国元帅的戈林,最上心的事情无非是建设帝国空军,第二投入的事业,就是积攒自己的财富了。

    “想办法,把刚刚组建好的一个武装党卫军轻装步兵师也送到非洲去!”李乐看向了鲍曼,吩咐了第二个命令。

    他本来是要给隆美尔三个师的,但是现在形势一片大好,他打算再给自己的心腹爱将增加一些胜利的筹码。

    所以在已经决定好了运输一个国防军步兵师之后,他又命令再送一个武装党卫军师到非洲去。

    然后元首大人笑着站起身来,走向了会议室的大门:“呵呵,既然隆美尔赢了,我和勃劳希契元帅的赌注,也该到了支付的时候了。”

    此时此刻他的心情大好,脸上挂着和煦的微笑,给周围人一种他很和蔼可亲的错觉。

    鲍曼是知道那天吃饭的时候,元首和勃劳希契元帅之间的赌约的。所以看着李乐露出人畜无害的笑容来,他浑身上下打了一个哆嗦。

    那天元首吃饭的时候突发奇想,想要把一个机械化步兵师加强给非洲军团,送到北非去投入到争夺埃及的战斗中去。

    可是勃劳希契元帅不赞成这个想法,他认为劳民伤财的把主力部队送到遥远的北非去,是一种吃力不讨好的行为。

    他以正在积极备战东线为理由,拒绝了李乐抽调部队到北非去的要求。

    因为是在饭桌上,所以李乐也没有和他深入讨论北非的重要性。他只是问勃劳希契,如果隆美尔获胜,需要兵力入侵埃及,陆军要如何安排。

    “如果,隆美尔真的可以把防线重新推回到埃及边境上,我就同意再支援给他一个步兵师。”勃劳希契如此回答道。

    李乐笑了起来,仿佛是一个给猎物挖陷阱的猎人,开口又问道:“那么,我的元帅……如果隆美尔,杀入到了埃及境内呢?”

    这顿便饭吃的时候,意大利的第10军团已经濒临覆灭了,战场上只要不是傻子,都能看得出来意大利的失败已经成为定局,根本无法改写了。

    所以勃劳希契想了想,本着必然要支援意大利的想法,开口承诺道:“如果隆美尔真的杀回到埃及,我就给他一个上将的奖励,再多给他一个机械化步兵师!”

    “很好!我的元帅!很好!”李乐一边对付着难吃的蔬菜土豆,一边笑着把他的陆军元帅推进了陷阱:“一言为定!”

    那个时候勃劳希契还以为自己推掉了元首的要求,出门的时候还对鲍曼礼貌的笑了笑……现在轮到鲍曼笑了,他都仿佛看见了勃劳希契那张哭笑不得的脸了。

    “这样一来……隆美尔手里就有5个德国师了,打赢阿拉曼之战,应该没有什么问题了吧。”李乐背着手走出了会议室,自言自语的嘀咕道。

    戈林还有凯塞林两个人还坐在会议室内,你看看我,我看看你不知道说什么才好。

    “隆美尔在北非真的赢了……想不到啊,想不到!”凯塞林先开口,半带恭维的赞叹了一句。

    戈林跟着点头:“是啊!想不到……这我们都翻盘,赢了下来!”

    “什么!”伦敦,丘吉尔的首相办公室内,这个著名的胖子差点从自己的椅子上跳起来。

    他那肥厚的手掌拍在实木的办公桌上,发出了一声巨大的响动。桌子上的钢笔因为震动跳了起来,滚落到了地板上。

    “你再说一遍!”脸上的表情已经扭曲的他,用狰狞的面孔对着来送消息的手下。

    还不等对方开口,他就大声的吼叫道:“什么叫被俘了?什么叫北非战场我们已经彻底输了?”

    几天前,他还接到了韦维尔上将的汇报,内容显示他的军队打败了意大利军队,并且已经反击到了利比亚境内。

    而且反击成功的英国军队俘虏了至少7万名意大利士兵,还提前诞生了那句著名的名言:“俘虏了士兵几英亩,俘虏军官有一英亩”。

    如此巨大的胜利,自然是鼓舞英国本土抵抗士气的好消息。于是在丘吉尔的授意下,英国的报纸一连几天都在报道这场空前的胜利。

    一直到今天早上,他还能在报纸上有关北非胜利的消息报道,还包括一大堆杜撰的细节。

    因为掌控了所有的媒体,控制了喉舌,所以为了振奋人心,一些根本不存在的细节,也被无所不能的媒体捏造了出来。

    包括十几个英国士兵英勇无畏,冲入了意大利人的指挥部内,击毙了一个师长和好几个团长的故事。

    这几天,丘吉尔最喜欢的就是看这些消息,他喜欢和别人谈论北非,就好像一个马上要死的绝症患者,喜欢谈论他刚买下的庄园一样。

    抓住了救命稻草的丘吉尔甚至在三天前,还发表了一篇名字叫做《像非洲的英国战士那样打击敌人》的演讲。

    可惜的是,他发表完演讲之后几分钟,就接到了一封来自北非部队后撤消息的电报。

    虽然那封电报写的非常委婉,可是依旧让丘吉尔暴跳如雷。因为韦维尔上将曾经自信的向他保证,夺取拜尔迪不成问题。

    当韦维尔退回拜尔迪的时候,英国国内还在准备着一场盛大的庆祝庆祝开战以来第一次夺取敌人的城市。

    现在这些统统都已经变成了丘吉尔不能提起的禁脔,因为就在一天前,也就是8月29日,意大利的收音机里,已经宣布拜尔迪之围已经解了。

    昨天下午,韦维尔上将还在保证,他能够在德国军队进入埃及之前,守住马特鲁前面的几个重要据点。

    让丘吉尔气恼的是,就在保证到达的昨天夜里,西迪拜尼拉就被后撤的英军拱手让给了德国人。

    今天,愧疚的韦维尔上将发来了最后一封电报,说明了自己的处境非常被动,已经被德国军队合围在了泰瓦里塞村附近。

    随后,他就从已经率领舰队撤退向亚历山大港的坎安宁将军那里,得知了韦维尔上将被德军俘虏的消息。

    “他应该自杀!他应该为自己的所作所为负责!”已经气的嘴唇都在哆嗦的丘吉尔,好半晌才狠狠的发泄道。

    然后他觉得并不解恨,立刻又补充了一句道:“还有那个投降的奥康纳!也应该用自己的生命来报效他的祖国!”

    在他的心中,想的是这些将领贪生怕死,所以才导致了北非的这场惨败……

    “坎安宁将军来电,询问我们要不要放弃马特鲁……”来送消息的军官开口,小心翼翼的说道。

    “当然不能放弃!那么多物资!还有刚刚运了一半的澳大利亚第6步兵师!能说放弃就放弃吗?”丘吉尔没有说话,身边的几个陆军将领就已经喊了出来。

    “现在的问题是,我们必须隐瞒这场失败!让人民不至于动摇抵抗的决心!”丘吉尔虚弱的开口,说出了自己的想法。

    他现在需要担心的,已经从德国人可能的登陆作战,变成了如何守住自己的位置,好让他坚持的战争继续下去了。

    毕竟英国国内现在可不是铁板一块,提议说要投降求和的政客大有人在。而且随着战局的越发不利,这种声音也变得越来越多。

    随着内部审查德国间谍的工作越来越不得人心,质疑丘吉尔能力的声音也多了起来。

    所以丘吉尔最担心的,是自己一旦倒台,改弦更张的继任者,会不会真的找德国人求和去——

    兄弟们……啥也不说了……

    加更……求月票,求订阅!求推荐票,求打赏啊……

    谢谢了!

150意想不到的结局() 
最近这些天,丘吉尔已经开始着手重建英国南部的雷达站。他判断对方的间谍即便是还没被抓住,可也应该已经得到了有效的遏制。

    只要对方无法获取详细的情报,就无法针对雷达进行攻击,也就能够保证这些重要的雷达系统可以继续使用。

    在他的这个判断下,英国已经开始重建三个雷达站,只不过在这个过程中,还需要时间罢了。

    既然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对方那烦人的间谍,丘吉尔以为自己能够趁着这段时间争取几次胜利,好让一面倒的战争局势,变得复杂起来。

    他寄予厚望的,就是北非……毕竟在各条战线上,唯一不用正面面对德国军队的,就只剩下北非这片贫瘠的土地了。

    可惜的是,在北非,英国军队先胜后败,从原来压着意大利军队一路冲进了利比亚,到最后被德国军队赶回到了埃及境内。

    更加丢人的是,英国部队的两个指挥官,韦维尔上将还有奥康纳中将,两个人就这么成了敌人的俘虏。

    “可是,我们闭口不谈,德国人那边一定会拿这件事大肆宣扬的。”一个幕僚看着丘吉尔,开口劝说道。

    这可不是什么小的失败,而是一场说是埃及命运之战的战役也不为过的争夺。

    德国那一边不可能不宣传这样的胜利,如果对方努努力,攻下了马特鲁港口,可以说亚历山大港都会陷入到非常危机的境地。

    真到了那个时候,丘吉尔就更加不好解释这场失败是怎么来的了没有之前的失败铺垫,那经历了更加惨重的失败之后,就显得更加突兀。

    “想办法!让坎安宁将军指挥海军找两艘意大利的船偷袭一下……或者让澳大利亚的第6步兵师死守马特鲁。”丘吉尔不知道怎么办,随便举了两个例子说道。

    “长官!如果第6步兵师在马特鲁被围歼了,那我们用什么来阻止德国人进入埃及腹地呢?”一个陆军将领问道。

    他担心的并不是德军进入埃及腹地,因为谁都知道德国人的补给差不多和意大利一样,并不怎么样。

    依靠这种后勤补给平推埃及是不现实的,他更担心的是德国人增援北非,到时候英国的地中海舰队就危险了。

    如果失去了锚地,英国的地中海舰队就只能沿着苏伊士运河退到印度洋上去……

    这绝对不是一个好消息,因为地中海舰队毕竟是驻扎在地中海上的舰队,是要担任一定程度上策应本土舰队的任务的。

    德国占领埃及,切断苏伊士运河之后,地中海舰队要想支援直布罗陀的h舰队,或者支援本土,就不是短期内能够完成的任务了。

    更可怕的是,尽管轴心国重创了英国海军的h舰队,并且占领了马耳他可是毕竟地中海还是比较宽阔的,这里抢运到直布罗陀的物资,还是可以勉强经过的。

    只要趁着天黑,经过马耳他这个德国空军的基地,那就很少能碰到前来袭扰的敌军兵力了。

    至于说意大利人的舰队,现在根本就不怎么出来巡逻,遇到他们的可能性,比遇到法国舰队还低。

    而法国舰队呢?实际上是不对任何船只开火的虽然法国人很痛恨英国海军,可是依旧保持了相当的克制。

    当然,这一切都要从根本说起,那就是苏伊士运河必须要掌握在英国人的手中。

    毕竟,意大利的舰队再如何笨拙,守住一条运河那是一点儿问题都没有的。

    “长官!现在不是再考虑其他问题的时候啊……”另一个陆军将领开口劝说道:“如果让德国人各个击破,就真的没有什么回旋的余地了!”

    他担忧的是勉强防御马特鲁,被德国歼灭掉了澳大利亚的第6步兵师,导致整个非洲的崩溃。

    现在在北非的英国军队,不仅仅要面对冲进了埃及的利比亚方向上的德军,还要时刻提防着来自埃塞俄比亚方向上的威胁。

    虽然在埃塞俄比亚的意大利军队都是从本地征募来的当地军队,战斗力最多也就是5这个级别。

    可是这些部队虽然无法正面面对英国军队,可是用来接收空旷的领地,还是绰绰有余的。

    “你的意思……是放弃马特鲁?”丘吉尔锐利的眼光看向说话的将领,狠狠的质问道。

    “呃……”这个陆军将领听到丘吉尔的质问,也不敢再说话了。如果对方把马特鲁丢失的黑锅扣在他的头顶上,他到底要怎么背?

    “报告!报告!好消息!好消息啊!”又一个军官快速的奔跑了进去,脸上挂着睡了女秘书的幸福表情。

    他冲进了会议室,看着大家如同死了亲妈一样的表情,愣了一下之后赶紧开口汇报道:“首相先生!好消息!天大的好消息啊!”

    这边有人说好消息,丘吉尔就认为是事情有了转机,于是赶紧站起身来,一伸手抢过了那张电文,仔细的看了起来。

    原来这封电文,来自马特鲁的前线守军,也就是澳大利亚还没有全部到位的第6步兵师的指挥部。

    对方在8月31日的早晨,也就是今天,发现城外的意大利人和德国军队,都已经撤退了。

    敌人并没有如同想象中的那样,进攻重要的港口马特鲁,而是选择收拾了所有的家当,退了回去。

    “撤退了?”丘吉尔看完之后甚至有些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他正在犹豫自己究竟要不要放弃马特鲁的时候,敌人先他一步帮他做好了选择。

    从托布鲁克外围一口气打到了马特鲁的外围德国在北非的军队,竟然连看都不看一眼,就这么回头离开了。

    他们连尝试着进攻一次马特鲁都没有,就这样用一个华丽的转身,成全了丘吉尔和他的幕僚们。

    “德国人的北非指挥官……究竟是什么人?”丘吉尔感觉自己大喜大悲都快要被玩成面瘫了。

    ……

    “你以为我想撤退?我现在收回自己的拳头,是为了等将来更好的打出去。”隆美尔靠在自己的汽车上,端起水壶喝了一口掺着汽油味道的水,笑着对刚刚赶到这里的格拉齐亚尼元帅笑道。

    他的部队已经因为急速攻击,消耗了很多很多的弹药。实际上隆美尔手里的所有坦克,都只剩下一半左右的弹药了,而且这些弹药可无法从托布鲁克得到补充。

    这些弹药少量在班加西,更多的是在更远的苏尔特……这就让进攻到了马特鲁的隆美尔很尴尬了。

    虽然在这一路上,德国军队解救了超过6万的意大利部队,并且缴获了被英国缴获的大量意大利物资。

    可惜的是,这些物资现在大部分隆美尔都用不上,很多都只能还给意大利,换取人情或者其他东西。

    因为想托布鲁克方向撤退的意大利俘虏太多,还耽搁了一部分隆美尔急需的物资的运输。

    所以隆美尔虽然打到了马特鲁的城下,却实在没有再进攻的能力了。

    不仅仅是没有了进攻的能力,甚至还要担心,害怕英国后续部队看出了什么端倪,发起反击赶走他。

    既然害怕这个,又担心那个,隆美尔索性直接放弃了马特鲁,带着自己的部队向西迪拜尼拉撤退。

    这一次是他精心准备的撤退,并没有任何慌乱。他带来的几乎全部空了的卡车,都被马特鲁城外意大利原来丢掉的物资给装满了。

    带走了这些散落在阵地上的火炮,带走了丢弃的弹药,2万被裹挟着来到前线的意大利俘虏,终于知道隆美尔为什么要带着他们一起来了。

    在他们以为自己要被送到前线送死的绝望时刻,发现自己竟然只是被押送来搬东西的……

    似乎是一个巨大的讽刺,因为知道自己的部队被隆美尔裹挟走了,急匆匆赶到前线来的格拉齐亚尼,现在哭笑不得的看着自己的士兵乐呵呵的做着德国人的搬运工。

    “可是,这样撤退,会不会对局势有什么不良的影响?”格拉齐亚尼“好不容易”又把自己的前线推进到了马特鲁,现在觉得有些可惜。

    “没什么好影响的,我最开始的计划就是解围拜尔迪,现在不是做到了么。”隆美尔笑着对这个意大利的元帅回答道。

    虽然他从马特鲁撤军的事情,并没有汇报给自己的上级陆军司令部,可是他认为这种情况下前线的指挥官应该有独断专行的判断局势的自由。

    隆美尔手里只有3000人,坦克也已经损失了13辆,并且有至少30辆因为故障等问题散落在身后。

    剩下的不足90辆坦克他可不想浪费在攻击马特鲁这样的城市目标上。

    指望他的3000人打败马特鲁的守军并且占领那里,这明显是不现实的想法。隆美尔决定缩短自己的补给线,先喘口气再观望观望。

    “等我的部队全部都到位了,再回来找英国人的麻烦吧。”看了一眼远处的马特鲁,作为德国非洲军团的指挥官,隆美尔转身爬上了自己的汽车。

151一个合格的都没有() 
德国军队很快就乘坐自己缴获的汽车,用英国人留下的油料,欢欢喜喜的返回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