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嘉靖小首辅-第7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莹玉翻译。

    马德拉给陈迪鞠了一躬:“已经采办齐备!那些精巧钟表、最新式的火炮还有航海仪器现在都存放在天津码头。公爵阁下随时都可以派人过去取。”

    陈迪满意的点点头。他又问利马:“我要的那些异端人士可给我带来了?”

    利马回答:“教皇收到公爵阁下赠送的黄金十分高兴。立即同意了释放那一批异端人士来大明的要求。这些人现在就在驿馆之中!”

    陈迪问:“有多少人?”

    利马回答:“大概有上百人!”

    陈迪满意的点点头:“很好,你马上带他们见我!”

    一百多名宗教异端在利马的带领下来到陈迪面前。这些人说是异端,其实个个都是人类的科学先驱!

    陈迪对一众宗教异端说道:“大家放心,来到大明就跟回了自己的家一样!我保证大明将用大量财富支持诸位在各自领域中的研究!你们将获得丰厚的报酬!同时,你们将进入兴明书院,成为受人尊敬的教授!”

    “上帝啊,这是真的嘛?”

    这些个宗教异端议论纷纷。要知道现在的欧洲正处于教会统治的黑暗时期。只有极少隶属于教廷和皇室的学者才能得到各国政府的资金支持!像他们这样的宗教异端,不被关进水牢已经是烧高香!获得政府的资金支持根本是天方夜谭!

    陈迪道:“是真的!不过嘛,我会审查你们的研究方向!如果你们的科学研究方向没有足够的深度是不会得到资助的!”

    “审查?”一名异端惊讶道:“该不是和宗教裁判所一样,一切科学研究都要遵从于圣经的教诲?”

    陈迪大笑一声:“我不信上帝,只信科学!圣经我这辈子还没看过!这位先生,请问你叫什么,研究的方向是什么?”

    那异端回答道:“公爵阁下,我叫约翰列侬。我的研究方向是解析几何学。”

    陈迪听后狂喜不已。要知道解析几何可是天文、力学、航海学的基础!历史上的解析几何是由笛卡尔在千人的基础上总结完善的。而笛卡尔本人也受到了教会的迫害。

    陈迪道:“约翰先生,不,自今天起你就是兴明书院的教授!约翰教授,我宣布你将得到五百盎司黄金的资金支持!”

    五百盎司黄金,在这些西方人看来简直就是天文数字!

第二百零九章 防盗版章节,先别订阅!() 
此书起点,请到起点支持正版阅读。

    此为防盗版章节,一小时后会自动更改。订阅了的朋友放心,会改过来。

    誓扫匈奴不顾身,五千貂锦丧胡尘。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深闺梦里人!

    刘冬至正站在他爹刘有德的房门前。“爹,当此乱世。老百姓就像那砧板上的鱼肉,只能任人宰割。我堂堂七尺男儿,与其在这等死,不如投军去干一番真正的事业!”

    “当啷。。。。。。”从刘有德的房门里,飞出一个茶碗,摔的粉碎。

    “爹,你不见我,我就走了。我跟满仓兄弟他们约好了,中午我们要跟吴家庄一样想投军的四十几个兄弟一起在打谷场等那个明军大官。”刘冬至转过身去,看来当真要走。

    “滚回来。”刘有德推开房门。

    “冬至,跪下。我问你,你还记得你未过门的妻子是被当兵的奸污的么?”

    “记得。”

    “你可知道,禽兽在变成禽兽之前,都是绵羊。前两天来征粮的那个张百户,还有他那些弟兄,哪一个不是穷苦出身?若不是穷苦出身,他们是不会把脑袋别在裤腰带上离开家乡几千里地打仗的。”

    刘有德猜的没错。那个在百姓跟前作威作福,在上宪跟前卑躬屈膝的张胡子,年轻时曾是武昌城外一个老实巴交的木匠。元朝税吏逼死了他相依为命的伯父,张胡子一气之下在税吏家放了一把火,烧毁了税吏的家。事情败露当地的元朝官府对他发出通缉,张胡子这才一跺脚投了义军。

    “儿啊,这人啊,本来是人。一旦拿上了刀,就变成了禽兽。是禽兽就得吃绵羊,是兵就一定会去欺负百姓。你明白这个道理么?”

    “爹,要是我当兵,绝不欺负百姓。你放心。”

    “儿啊,我不是不放心你。我是不放心你将来拿在手里的刀啊!那物什诡的很,只要你拿在手里,就由不得你不想欺负老百姓了!你听好,咱们刘家一门在珙州已经一百多年了,无论宋朝也好,元朝也罢,咱们家一直是地主,你可知道为什么?”

    刘冬至摇摇头。

    “因为咱家世代都有让一亩田变成一片田,几只鸡变成一群牛的本事!这本事,刘家庄的其他人家学不来也学不会。你听爹的,别看咱家现在就剩下庄里这一个院子跟十来亩田。只要一太平,一不打仗,爹就有本事把这十来亩田这院子变成珙州城外几百亩的肥田,珙州城里三座五座的大宅子!到时候,咱刘家还是珙州城数一数二的大财主!”

    “爹,可咱老百姓有命活到太平的那天么?今天来个张百户,那个明军大官救了咱们的命,日后再来个李百户,王百户呢?”

    “你还是要去投军?”

    “恩!”

    “啪!”刘有德狠狠的扇了他儿子一巴掌。“唉,算了,你跟我进屋,我给你点东西,你带着走吧。”

    父子二人进了屋子。刘有德从床下摸出先前藏起的十两银子。递给刘冬至。“这银子你拿着。唉,这是卖珙州城里咱们家学的宅子换来的银子。拿着吧。可怜我刘家在珙州当了一百多年的大户,今天穷的只拿的出十两银子。”

    “爹,你拿着吧。我当兵吃的是军粮,又用不着自己花钱”

    刘有德推开儿子的手。“你懂什么。没事要多买些酒肉孝敬官长,打仗的时候官长才不会把你往要命的地方派。没银子怎么行。”

    刘有德又打开装旧衣服的箱子,找出一个小布口袋。“去,到外面挖点土,装这布口袋里。”

    刘冬至出门挖了些土,装进口袋,回来双手将口袋捧给自己的父亲。

    刘有德拿过口袋掂了掂。“恩,一两斤的地皮,打仗行军倒也不会累你。你记着,到哪都带着这袋子土。嘱咐你身边的兄弟,你要是战死了,就把这袋里的土撒你身上一起埋了。好歹也算藏在咱珙州的土里。魂儿想必也能跟着回珙州。”

    刘冬至听着父亲的话,已然是泣不成声。

    “别哭了。还有几件要紧的事爹要嘱咐你。打仗的时候,千万不要冲在前头,能躲着敌兵就躲着敌兵。你出去是奔活命的,不是送死的。再有,你这次去投军,那个明军大官虽然答应让你做百户,跟那个张百户一样官大,却要时时提防着他。他因为咱爷俩挨了好几十的军棍,肯定恨着你呢。。。。。”

    刘有德又叮嘱了一大堆。已近晌午,刘冬至退开自家远门,到了村口打谷场。刘满仓跟村中六十来号青壮已经聚齐。他们正焦急的等待着自己未来的百户大人跟吴家庄的四十几个兄弟。

    “冬至哥!”刘满仓身材矮小却显得灵活。猴儿一样从围在刘冬至身边的人群中钻进去。“哥,咱村的人齐了。吴家庄的那伙子,估计马上就到。那个明军大官前天不是说要半月才能从咱这回珙州嘛,咱们为啥现在就在这等着”

    “叫啥冬至哥啊,咱以后要叫百户大人。”旁边几个小伙子半起哄半认真的教训起刘满仓。

    “可就怕那个明军大官不来啊。”青壮们开始交头接耳。

    刘冬至摸摸身上的黄土布袋。“满仓你不懂,这打仗哪有个准时候,他们那一百多的骑兵跑那么快,肯定是出去打仗了。要是赢了,回大营的时候就快些,败了,兴许就回不来了。”刘冬至还真蒙对了,本来傅友德去重庆是去找汤和理论的。结果却阴差阳错的变成了打仗。至少在傅友德眼里,他跟汤和即将爆发一场殊死大战。

    过了盏茶时候,吴家庄的几十个青壮也到了。领头的是吴家庄庄主家的老二吴庆鑫。吴庆鑫在珙州城里念过几年私塾,识文断字。自然成为了吴家庄这一伙子青壮的头目。吴庆鑫向刘冬至拱手。“冬至大哥。我们来了。”吴、刘这个村子相隔不是很远,村里的青壮们自小便在一起玩耍。彼此非常熟悉。

    “恩,大家先坐下吧。别站着了,咱们慢慢等。要是等十三四天,那个明军大官还不来,咱们就去珙州城投城里的明军。”

第二百一十章 防盗版章节,先别订阅() 
此书起点,请到起点支持正版阅读。

    此为防盗版章节,一小时后会自动更改。订阅了的朋友放心,会改过来。

    泽国江山入战图,生民何计乐樵苏。凭君莫话封侯事,一将功成万骨枯。

    刘冬至跟一众弟兄在村口打谷场等了两天,不见一个明军。刘满仓似乎有些不耐烦了。翘起二郎腿,嘴里叼着一根狗尾巴草,半躺在地上晒起了太阳。吴庆鑫则坐在地上擦拭一口三尺钢剑。那是他在珙州城里读私塾时,偷偷攒了一个月的饭食银子,让珙州城里的老铁匠打制的。其他百十号青壮像是霜打的茄子。无精打采的苦等。

    “你们说,要是那个明军大官回不来,珙州城里得明军也撤走,那咱们咋办。”

    “咋办,留在这里继续种地呗,到哪也是三顿饭一宿觉。”刘满仓似乎对从军还是种地并不在意。他只希望能够跟这群自小一起玩耍的伙伴呆在一起。

    吴庆鑫白了刘满仓一眼,掏出一把炒米塞给刘满仓。“别胡说了,没看你冬至哥正烦着呢么?吃炒米吧。有吃的还堵不上你的嘴?”在吴庆鑫跟刘冬至看来,刘满仓只是个不懂事的小兄弟。

    刘冬至满腹心事,他又抓了抓那只装着黄土的布袋。眼里满是他爹刘有德、媳妇儿吴莲花的影子。不知道这一走,何时能回来。但愿从军后能赶快建功立业,回来光宗耀祖、正儿八经迎娶莲花过门。也让身边的兄弟们不再做任人宰割的老百姓。

    吴庆鑫走到刘冬至跟前。“冬至哥,你想啥呢?”

    “没想啥。”

    “冬至哥,别多想了。生死有命,富贵在天。走一步看一步吧。”

    刘冬至很诧异这位名义上的兄弟,实际上的妻弟竟能看透他的心思。平常真没看出来他还有琢磨人心思的本事。

    “冬至哥!你看东北边,是不是明军的骑兵?”一个眼尖的兄弟高喊起来。

    刘冬至一跃而起,手搭凉棚向东北方向看去。果然有零零散散的几个骑兵。那是傅友德三万步兵的前锋斥候,正在侦查前方道路。几个骑兵徘徊一阵,转头回去了。过了一会儿,大队大队的步兵像蚂蚁般出现在刘家庄的东北方。

    “看,明军,是明军!那是明军的旗子,我认得。”吴庆鑫兴奋的大喊。

    “嘿,你说那个明军大官会不会在这些明军里。”

    “难说,那个大官走的时候就一百多匹马,怎么回来身边多了这么多人?”

    傅友德的步兵朝着刘家庄方向缓缓行进。刘、吴两家的这些弟兄从没见过这么多兵马。成百上千的旗帜遮天蔽日,简直就是一朵大黑云彩压住了天空。数不清的长枪反射出夺目的光。一会儿,那些明军进了村子。刘冬至一伙人见明军就问认不认识一个穿着红袍,带着银子做的锁子甲的大官。这些明军日夜兼程了两天三夜,哪还有精神搭理这群百姓。

    一个明军总旗从吴庆鑫跟前走过,吴庆鑫机敏的从手里掏出一块碎银子塞在总旗手中。“军爷辛苦,小的有一事想请问军爷。”吴庆鑫将事情原委告诉了那名总旗。总旗摇摇头:“我们征虏前将军麾下有三四万将士,光是骑兵就有八千多。里面的大官多了,谁知道你们要找的是谁。”

    他们听了这番话正要在懊恼,刘冬至却感到有什么东西轻轻的敲着自己的脑袋。他回头一看,当天救自己的那个明军大官征骑着那批枣红色大马,身上还是披着大红色的战袍,一边拿着马鞭敲自己的脑袋一边对着自己笑。

    “天,我不是做梦吧。”刘冬至心里暗道。

    “恩,你还真给本侯带来了一百多兄弟,没有食言。”傅友德看着这些青壮满意的点点头。

    “禀大人,古人讲,季布一诺可值千金。”吴庆鑫抢着回答。虽然傅友德上次路过刘家庄吴庆鑫并不在场,但是通过这位明军大人的话,吴庆鑫就判断出面前这位就是刘冬至他们讲的那个明军大官。

    “千斤万斤?本侯不是翰林院的学士,听不懂你的什么鸡不鸭不。刘冬至,你这一百多弟兄都愿意追随本侯么?”

    刘冬至没有反应过来,吴庆鑫赶紧拽了拽衣袖,又抢着回答:“属下等愿誓死追随大人!”刘冬至跟一百多弟兄听言,也随声附和。

    “好,这珙州恐怕马上就要打仗了。蒋千户,你带他们进珙州城。上次攻打汉州你的千户所损失惨重,这一个百户所的兵士就调给你听用吧。”

    傅友德说完,那位姓蒋的矮胖千户在马上抱拳领命。刘冬至、吴庆鑫一干人等,自此正式成为了大明官军。这一天,是大明洪武四年五月初七。

    刘冬至一行进得珙州城内,领得了服装兵刃。这一百多人,刘冬至为百户。明初兵制,百户以下设左、右总旗两人。吴庆鑫任左总旗,领五十人。右总旗则由蒋千户指定了一名明军老兵担任,主要是为了方便训练这群从未从过军的青壮,亦领五十人。刘满仓和其他十名弟兄做了小旗。

    傅友德已断定汤和发现自己撤到珙州后必定有所动作。他一面让诸将加固城防,一面向东南方向派出大量骑兵斥候侦查汤和动向。大帐内,傅友德跟几位将领正面露难色。

    “诸位,珙州城内的粮食加上从陕西带过来的军粮,怕已经不够支持大军五六日食用了。”傅友德打破了短暂的沉默。

    “如果把伙食减半呢?”一名指挥使提议。

    “不行,弟兄们正日夜不分的加固城墙,预备守城器械。伙食减半怕是让弟兄们吃不消。”

    另一位将领对那位指挥使的提议不以为然。

    “恩,伙食不能减半。北有汤和,南有蒙古梁王,我军固守孤城,若是让伙食减半,怕是要动摇军心。军心动摇可没有挨饿那么简单。”傅友德彻底否定了那位指挥使的主意。

    大帐内再一次陷入了沉默。

    “是否可以像当地百姓征粮?”一名指挥同知又提出建议。

    众将听闻有人重提就地征粮,目光全聚集在傅友德身上。大家都知道颍川侯前些日子刚刚明令不准就地征粮。

    傅友德默不作声。

    “侯爷,切不可妇人之仁啊。如若不就地征粮,虽苦不了当地的百姓,咱这三四万人马怕却是要陷入险境。若粮食充足,凭着珙州的坚固城墙,就算二十万大军围攻,我们坚守两月也绰绰有余。”那名指挥同知说完,大帐内的将领也纷纷附和。

    “你们先出去,让本侯想一想。”

第二百一十一章 我们的征途是星辰大海() 
赵老根一回飞虎军大营便接到了命令。大都督陈迪要到兴明书院讲课,点名让他带十名火铳手随行护卫。

    陈迪数月之前差点被南镇抚司的缇骑暗杀,从那以后他长了心眼,无论到哪里都要带上十多名火铳手保护他的安全。

    兴明书院内,陈迪端坐在一张书案前。他的面前,是数百名兴明书院的学子。

    陈迪问一众学子:“民为邦本,本固君宁,何解?”

    一名清瘦的学子起身回答道:“此语出自尚书,说的是老百姓才是国家的根本,根本稳固了,国家也就安宁。与孟子所言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有异曲同工之妙!”

    陈迪满意的点点头:“你叫什么名字?”

    那清瘦学子回答:“学生马七友!”

    陈迪说道:“好,马七友,我再问你,如果百姓过不上好日子,吃不饱,穿不暖,是否可以推翻君主?”

    马七友回答道:“君者,舟也!庶人,水也。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自兴明书院成立以来,每隔十天陈迪都要来给学子们上课。与其说是上课,不如说是“洗脑”!看来他的“洗脑”成果很好,如今学子们已经从传统儒教的三纲五常中走出来,学会了理性的思考问题!

    陈迪开了句玩笑:“马七友,就凭你刚才的那句话,尔可为内阁首辅矣!”

    马七友谦虚的说:“学生惭愧!这道理是听了大都督十几场的课才悟出来的!”

    陈迪又对一众学子说:“‘民’的地位不仅在君之上,而且在国家社稷之上!因为国家权力说白了就是小民百姓们赋予的。百姓的根本利益就是国家的利益!就是朝廷的利益!譬如在民间,百姓有祭拜土地神的习俗。假如祭祀的物品没有缺少,祭祀的时间没有耽搁,仍然发生干旱水涝等灾害,就说明这个土地神不灵光了!那百姓们就会砸了他的庙,毁了他的神像和灵位,重新再立一位土地神!

    同理,如果某种思想,某种制度用来治理国家,认真实行之后并不见效,老百姓过不上好日子,那就要对它进行修正,改造甚至撤换!”

    陈迪这论调要是放在一年之前,会被这几百名学子看作是异端邪说!可现在他们已经理解甚至支持陈迪的论调。

    马七友道:“学生以为大都督这话应该有所指吧?”

    陈迪笑道:“哦?你倒说说我指的是什么?”

    马七友回答道:“大都督指的是大明的兵制和税制!然否?”

    陈迪点点头:“不错!你是从哪听出我所指的呢?”

    马七友拱手道:“学生惭愧,前些年空读些无用的四书五经。后来入了兴明书院,听了大都督不少课,又听了户部张居正张侍郎、兵部唐顺之唐尚书的课,这才慢慢揣摩出了些心得!大明如今的卫所军制,空耗国库财力,卫所军却是嬴弱不堪,面对倭寇、鞑靼如纸糊的老虎一般。大明的税制,喂饱了那些皇亲、官吏、士绅,却苦了小民百姓!换句话说,如今的税制是朝廷在帮着皇亲、官吏、士绅们盘剥百姓!这两样正是大都督所言制度不合理,应该对它进行修正、改造甚至是撤换!”

    陈迪大喜:“兴明书院的学子们要都有马七友的这些感悟,就都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