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史记译注-第29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们裳在伲酥糜谒赖亍#22)下户:指平民百姓。赢弱:瘦弱。(23)口言:口头上奏。(24)文致法:按法令衡量是否犯法。(25)财:通“裁”,判定。(26)大吏:大官。(27)内行修:自身品德的修养。(28)通宾客:与宾客交往。(29)故人子弟:老朋友的子弟。昆弟:兄弟。(30)调护:照顾。(31)意忌:忌嫉。不专平:不纯正公平。(32)弘:公孙弘。(33)淮南:指淮南王刘安。他曾联络许多人谋反。汉武帝元朔元年(前123),丞相公孙弘“乃疑淮南有畔逆计谋,深穷治其狱。”后刘安自杀。但是“所连引与淮南王谋反列侯、二千石、豪桀数千人,皆以罪轻重受诛”。见卷一百一十八《淮南衡山列传》,参见《汉书·淮南王传》。衡山:指衡山王刘赐,淮南王刘安的弟弟,曾与其子谋反,汉武帝元狩年间,谋反事暴露后,自杀。见卷一百一十八《淮南衡山列传》。江都:指江汉景帝孙都王刘建。他极端荒淫无伦,在淮南、衡山谋反时,也曾“阴作兵器”,图谋不轨。后事发自杀。见卷五十九《五宗世家》,参见《汉书·江都王传》。(24)严助:即庄助,因与淮南王刘安有联系,被杀。伍被:任淮南中郎,与刘安共谋反叛中央之事,事发被杀。(34)释:释放。(35)画:策划。(36)禁闼:禁中,即皇帝居住之处。爪牙臣:护卫之臣。(37)乃:竟然。(38)可:赞成。论之:判庄助和伍被有罪。(39)排:排斥,打击。
  会浑邪等降①,汉大兴兵伐匈奴,山东水旱,贫民流徙,皆仰给县官②,县官空虚。于是丞上指③,请造白金及五铢钱,笼天下盐铁④,排富商大贾⑤,出告缗令⑥,锄豪强并兼之家,舞文巧诋以辅法。汤每朝奏事,语国家用,日晏⑦,天子忘食。丞相取充位⑧,天下事皆决于汤。百姓不安其生,骚动。县官所兴,未获其利,奸吏并侵渔⑨,于是痛绳以罪⑩。则自公卿以下,至于庶人,咸指汤(11)。汤尝病,天子至自视病,其隆贵如此(12)。
  匈奴来请和亲(13),群臣议上前。博士狄山曰:“和亲便(14)。”上问其便,山曰:“兵者凶器,未易数动(15)。高帝欲伐匈奴,大困平城(16),乃遂结和亲。孝惠、高后时(17),天下安乐。及孝文帝欲事匈奴(18),北边萧然苦兵矣(19)。孝景时,吴楚七国反,景帝往来两宫间(20),寒心者数月(21)。吴楚已破,竟景帝不言兵(22),天下富实。今自陛下举兵击匈奴,中国以空虚,边民大困贫。由此观之,不如和亲。”上问汤,汤曰:“此愚儒,无知”狄山曰:“臣固愚忠,若御史大夫汤乃诈忠。若汤之治淮南、江都,以深文痛诋诸侯,别疏骨肉(23),使蕃臣不自安(24)。臣固知汤之为诈忠。”于是上作色曰(25):“吾使生居一郡(26),能无使虏入盗乎(27)?”曰:“不能。”曰:“居一县?”对曰:“不能。”复曰:“居一障间(28)?”山自度辩穷且下吏(29),曰:“能。”于是上遣山乘鄣(30)。至月余,匈奴斩山头而去。自是以后,群臣震慑(31)。
  ①会:正赶上。浑邪:即浑邪王,匈奴单于手下的诸王之一,于武帝元狩二年(前121)率领四万多人投降汉朝。见卷一百十《匈奴列传》。②仰给:依靠别人的供给生活。县官:汉代称官府为县官。③丞:通“承”。秉承,顺从。上:天子。指:通“旨”,心意。④白金:银子。五铢钱:汉代的一种钱币,其重量为五铢。笼:通“垄”。垄断。⑤排:排斥打击。⑥告缗令:动员民众交纳税收和揭发偷漏税的法令。《史记正义》:“武帝伐四夷,国用不足,故税民田宅船乘畜产奴婢等,皆平作钱数,每一千钱一算(一百二十文),出一等,贾人倍之,若隐不税,有告之,半与告人,余半入官,谓缗。出此令,用锄筑豪强兼并富商大贾之家也。”此令于武帝元鼎二年(前115)颁行,武帝元封元年(前110)终止。⑦日晏:傍晚。晏,晚。⑧丞相:指李蔡和庄青翟。充位:备丞相的空位。此指丞相清闲无事。⑨侵渔:侵夺渔利。⑩痛绳:彻底依法惩办。(11)指:斥责。(12)隆贵:高贵。(13)和亲:汉王朝与边疆少数民族首领间的政治联姻。如把宗室之女嫁给匈奴单于为妻,以保持双方的和睦关系。(14)便:有利。(15)兵:武器。此指战争。凶:凶险。数动:屡次动用。(16)大困平城:汉高帝曾于公元前二○○年,亲自率兵抗击匈奴的侵扰,被匈奴围困在平城东部的白登山上,七天后方解除困境,”士卒堕指者什二三,”蒙受很大损失。见卷八《高祖本纪》。(17)孝惠:即汉惠帝刘盈。高后:即汉高祖后吕雉。(18)事:从事。指讨伐匈奴。(19)萧然:骚动的样子。苦兵:被战争搞得困苦不堪。(20)两宫:指未央宫和长乐宫。(21)寒心:忧心。(22)竟:直到(最后)。(23)别疏:分隔疏远。骨肉:指有血缘关系的亲人,如父子、兄弟等等。这里指汉诸侯王同中央的关系。(24)蕃臣:通“藩臣”,指诸侯王。(25)作色:改变脸色。(26)生:指狄山。居一郡:守卫一个郡。(27)虏:敌人。入盗:入侵。(28)障:边塞御敌的小城堡。(29)度(duó,夺):思考。辩穷:辩论得无话可说,意谓辩论失败。且:将。下吏:交给司法官吏判罪。(30)乘鄣:保卫障。鄣,通“障”。乘,登。(31)震慑:震动而惊惧。
  汤之客田甲,虽贾人①,有贤操。始汤为小吏时,与钱通②,及汤为大吏,甲所以责汤行义过失,亦有烈士风③。
  汤为御史大夫七岁,败。
  河东人李文尝与汤有郤④,已而为御史中丞⑤,恚⑥,数从中文书事有可以伤汤者⑦,不能为地⑧。汤有所爱史鲁谒居,知汤不平,使人上蜚变告文奸事⑨,事下汤⑩,汤治,论杀文(11),而汤心知谒居为之。上问曰:“言变事踪迹安起(12)?”汤详惊曰(13):“此殆文故人怨之(14)。”谒居病卧闾里主人(15),汤自往视疾,为谒摩足(16)。赵国以冶铸为业,王数讼铁官事(17),汤常排赵王(18)。赵王求汤阴事(19)。谒居尝案赵王(20),赵王怨之,并上书告:“汤,大臣也,史谒居有病,汤至为摩足,疑与为大奸。”事下廷尉,谒居病死,事连其弟,弟系导官(21)。汤亦治他囚导官(22),见谒居弟,欲阴为之,而详不省(23)。谒居弟弗知,怨汤,使人上书告汤与谒居谋,共变告李文。事下减宣(24)。宣尝与汤有郤,及得此事,穷竟其事(25),未奏也。会人有盗发孝文园瘗钱(26),丞相青翟朝,与汤约俱谢(27),至前,汤念独丞相以四时行园(28),当谢,汤无与也(29),不谢。丞相谢,上使御史案其事。汤欲致其文丞相见知(30),丞相患之。三长史皆害汤(31),欲陷之(32)。
  ①贾(gǔ,古)人:商人。钱通:以钱财相交。③烈士:有志于功业又讲求信义的人。④郤:通“隙”,间隙,此指怨恨、隔阂。⑤已而:后来。⑥恚:怨恨。⑦数:屡次。中:指禁宫之中。文书:指官府的公文档案材料。伤:中伤。⑧不能为地:不留余地,加以利用。⑨不平:不平静,放心不下。蜚:同“飞”。飞语,流言。变告:因事紧急,不按常规,越级匿名上告。奸:坏事。⑩下汤:交给张汤办理。(11)论:论罪判决。(12)安起:从何而起。(13)详:通“佯”,假装。(14)殆:恐怕、大概。故人:从前的熟人。(15)闾里:乡里,同乡。(16)摩:按摩。(17)数:屡次。讼:打官司。(18)赵王:即景帝之子、武帝之兄刘彭祖,被封为赵王。他经常与中央所派来的主管赵国铁器铸造的官员发生争执。(19)阴事:秘事。此指暗中犯法的事。(20)案:通“按”,检举。(21)系:拘禁。导官:汉代少府属下的粮谷加工之处,是待审罪犯暂时囚禁之所。(22)治他囚:办理其他囚犯的案子。(23)详:通“佯”。假装。省:察看,检查。(24)事下减宣:把此事交给减宣去查办。(25)穷竟:追查到底,务求把事情搞清楚。(26)孝文园:即霸陵,汉文帝的陵墓。瘗(yì,意)钱:埋在陵墓四角的陪葬钱。瘗,埋。(27)约:商定。俱谢:同去谢罪。(28)四时:四季。行:巡视。(29)与:参与。(30)致其文:呈上丞相四时巡视陵墓的法令条文。丞相见知:意谓丞相知道偷盗者而故意放纵,犯了见知故纵法,应当查办。(31)长史:是掌管有关官署的日常事务的官。以当时三公皆有长史之官,故曰“三长史”。害:忌恨。(32)陷:陷害。
  始长史朱买臣,会稽人也。读《春秋》。庄助使人言买臣,买臣以《楚辞》与助俱幸①,待中②,为太中大夫,用事③;而汤乃为小吏,跪伏使买臣等前④。已而汤为廷尉,治淮南狱,排挤庄助,买臣固心望⑤。及汤为御史大夫,买臣以会稽守为主爵都尉,列于九卿。数年,坐法废⑥,守长史⑦,见汤,汤坐床上⑧,丞史遇买臣弗为礼⑨。买臣楚士,深怨,常欲死之⑩。王朝,齐人也。以术至右内史(11)。边通,学长短(12),刚暴强人也。官再至济南相(13)。故皆居汤右(14),已而失官,守长史,诎体于汤(15)。汤数行丞相事(16),知此三长史素贵,常凌折之(17)。以故三长史合谋曰:“始汤约与君谢,已而卖君;今欲劾君以宗庙事(18),此欲代君耳。吾知汤阴事。”使吏捕案汤左田信等(19),曰:汤且欲奏请,信辄先知之,居物致富(20),与汤分之,及他奸事。事辞颇闻(21)。上问汤曰:“吾所为,贾人辄先知之,益居其物(22),是类有以吾谋告之者(23)。”汤不谢。汤又详惊曰:“固宜有。”减宣亦奏谒居等事。天子果以汤怀诈而面欺(24),使使八辈簿责汤(25)。汤具自道无此,不服。于是上使赵禹责汤。禹至,让汤曰(26):“君何不知分也(27)。君所治夷灭者几何人矣(28)?今人言君皆有状(29),天子重致君狱(30),欲令君自为计(31),何多以对簿为?”汤乃为书谢曰:“汤无尺寸功,起刀笔吏,陛下幸致为三公,无以塞责(32)。然谋陷汤罪者,三长史也。”遂自杀。
  汤死,家产直不过五百金(33),皆所得奉赐,无他业。昆弟诸子欲厚葬汤,汤母曰:“汤为天子大臣,被污恶言而死,何厚葬乎!”载以牛车,有棺无椁(34)。天子闻之,曰:“非此母不能生此子。”乃尽案诛三长史(35)。丞相青翟自杀。出田信(36)。上惜汤,稍迁其子安世(37)。
  赵禹中废(38),已而为廷尉。始条侯以为禹贼深,弗任。及禹为少府,比九卿(39)。禹酷急,至晚节(40),事益多,吏务为严峻,而禹治加缓,而名为平(41)。王温舒等后起,治酷于禹。禹以老,徙为燕相。数岁,乱悖有罪(42),免归,后汤十余年,以寿卒于家(43)。
  ①幸:受宠,被重用。②待中:在宫中侍奉皇帝。③用事:管理此事。④使:听候差遣。⑤固:本来。望:怨恨。⑥坐法:犯法。废:免官。⑦守:暂时代理。⑧床:日常所坐的凳子。⑨丞史:丞与史。此指张汤的佐官和属官。遇:待。弗为礼:不礼貌。⑩死之:把他(张汤)置于死地。(11)以:凭。术:指儒家经术。(12)短长:指战国纵横家的思想。(13)再:第二次。济南相:济南国的相。按:汉代诸侯国的相,皆由中央政府委任。(14)居:在。右:汉代以右为尊贵之位,比较官位的高低也用左右分别,右者官位高,左者官位低。(15)诎体:指跪伏于地,拜见长官。诎,通“屈”。(16)行:兼任职务,代理官职。(17)凌折:欺凌而使其折服。(18)劾:弹劾。(19)案:审理。左:通“佐”。此指知情的证人。(20)居:囤积。(21)事辞:有关事情的供辞。闻:听。此指关于张汤和田信的事,传到天子那里,被天子所知道。(22)益居:更多地囤积货物。(23)是:这。类:像。(24)怀诈:心怀奸诈。面欺:当面欺骗。(25)八辈:八批。簿:记录本。“簿责”,按记录在案的罪行责问张汤。(26)让:责备。(27)分:情况。(28)几何:多少。(29)状:具体情况,即证据。(30)重致:难以处理。(31)自为计:意谓自杀。(32)塞责:搪塞罪责。(33)直:通“值”。(34)椁:外棺。(35)案诛:审理、诛杀。(36)出:释放。(37)稍:渐渐。迁:升官。(38)中废:中废罢官。(39)条侯:即周亚夫。贼深:残酷阴狠。(40)弗任:不重用。(41)比:并列。(42)晚节:晚年。(43)平:平和。(44)乱悖:昏乱违背情理。(45)寿:寿终,老死。
  义纵者,河东人也。为少年时,尝与张次公俱攻剽为群盗①。纵有姊姁,以医幸王太后②。王太后问:“有子兄弟为官者乎?”姊曰:“有弟无行③,不可。”太后乃告上,拜义姁弟纵为中郎,补上党郡中令④。治敢行⑤,少蕴藉⑥,县无逋事⑦,举为第一⑧。迁为长陵及长安令,直法行治⑨,不避贵戚。以捕案太后外孙脩成君子仲⑩,上以为能,迁为河内都尉。至则族灭其豪穰氏之属(11),河内道不拾遗。而张次公亦为郎,以勇悍从军,敢深入,有功,为岸头侯。
  宁成家居,上欲以为郡守。御史大夫弘曰:“臣居山东为小吏时,宁成为济南都尉,其治如狼牧羊(12)。成不可使治民。”上乃拜成为关都尉。岁余,关东吏隶郡国出入关者(13),号曰:“宁见乳虎,无值宁成之怒(14)。”义纵自河内迁为南阳太守,闻宁成家居南阳,及纵至关,宁成侧行送迎(15),然纵气盛,弗为礼。至郡,遂案宁氏,尽破碎其家(16)。成坐有罪,及孔、暴之属皆奔亡(17),南阳吏民重足一迹(18)。而平氏朱强、杜衍杜周为纵牙爪之吏(19),任用,迁为廷史。军数出定襄,定襄吏民乱败,于是徙纵为定襄太守。纵至,掩定襄狱中重罪轻系二百余人(20),及宾客昆弟私入相视亦二百余人(21)。纵一捕鞠(22),曰:“为死罪解脱”。是日皆报杀四百余人。其后郡中不寒而栗(23),猾民佐吏为治(24)。
  是时赵禹、张汤以深刻为九卿矣(25),然其治尚宽,辅法而行,而纵以鹰击毛挚为治(26)。后会五铢钱白金起,民为奸,京师尤甚(27),乃以纵为右内史,王温舒为中尉。温舒至恶,其所为不先言纵(28),纵必以气凌之,败坏其功。其治,所诛杀甚多,然取为小治(29),奸益不胜,直指始出矣(30)。吏之治以斩杀缚束为务,阎奉以恶用矣(31)。纵廉,其治放郅都(32)。上幸鼎湖(33),病久,已而卒起幸甘泉(34),道多不治。上怒曰:“纵以我为不复行此道乎?”嗛之(35)。至冬,杨可方受告缗(36),纵以为此乱民,部吏捕其为可使者(37)。天子闻,使杜式治。以为废格诅事(38),弃纵市。后一岁,张汤亦死。
  ①攻剽:抢夺。②王太后:指汉武帝的母亲王娡。③无行:没有好品行。④上党郡中令:上党郡中某县(史失其名)的县令。⑤敢行:严酷。⑥蕴藉:宽和有涵养。⑦逋:逃亡。⑧举:推举。⑨直法行治:依法办理政事。⑩捕案:逮捕审讯。脩成君子仲:武帝母王娡与前夫金王孙所生女俗被封为脩成君,仲乃修成君之子,他仗恃外戚的地位,“横于京城”。见《汉书·外戚传上》。(11)穰氏之属:穰氏一类的豪强之人。按穰姓之族为当地的豪强势力。(12)如狼牧羊:比喻为政凶狠险恶。(13)吏:指郡国官员。隶:察看。(14)乳虎:正在哺育幼虎的母虎。值:遇。(15)侧行:在旁边随行。“侧行送迎”,极言宁成的谦恭态度。(16)破碎:指诛灭。(17)孔、暴:南阳的两个大姓家族。奔亡:逃亡。(18)重足:叠脚而行。一迹:一个脚印。按此句极言南阳人的谨慎恐惧。(19)牙爪:即“爪牙”。“牙爪之吏”,即亲密的辅佐者。(20)掩:同“揜”,取。此指捕抓犯人。重罪轻系:没有戴刑县的重罪犯人。(21)相视:犹言“探监”。(22)一:全部。捕鞠:逮捕起来,加以审讯。(23)栗:通“慄”。(24)猾民:豪强刁猾的百姓。(25)深刻:执法严峻刻薄。(26)鹰击毛挚:喻酷烈凶狠。按《汉书·酷吏传》颜师古注曰:“如鹰隼之击,奋毛羽,执取飞鸟也。”挚,攫取。(27)京师:京城,指长安。(28)先言纵:先向义纵报告。(29)取:通“趣”,急促。(30)直指:官名,由天子派到地方办理案件,具有捕杀二千石高官的大权。(31)以恶用:因为严刻而被重用。(32)放:通“仿”,效法。(33)鼎湖:县名。一说是宫名,在今陕西兰田县境内。(34)已:止,此指病愈。卒:通“猝”,突然。甘泉:宫名,在长安西北。(35)嗛:含恨。(36)方:正。受:受理。(37)部:部署。为:替。(38)废格:废气敬君之礼。格:通“恪”。敬。按义纵捕杨可之吏,即是违抗天子的诏命,犯太子不敬之罪。沮事:破坏了天子下令要办的大事(告缗)。
  王温舒者,阳陵人也。少时椎埋为奸①。已而试补县亭长②,数废。为吏,以治狱至廷史。事张汤,迁为御史。督盗贼,杀伤甚多,稍迁至广平都尉③。择郡中豪敢任吏十余人④,以为爪牙,皆把其阴重罪⑤,而纵使督盗贼⑥。快其意所欲得,此人虽有百罪,弗法⑦,即有避⑧,因其事夷之⑨,亦灭宗⑩。以其故齐赵之郊盗贼不敢近广平,广平声为道不拾遗(11)。上闻,迁为河内太守。
  素居广平时,皆知河内豪奸之家,及往,九月而至。令郡县私马五十匹(13),为驿自河内至长安(13),部吏如居广平时方路(14),捕郡中豪猾,郡中豪猾相连坐千余家。上书请(15),大者至族(16),小者乃死,家尽没入偿臧(17)。奏行不过二三日(18),得可事(19)。论报(20),至流血十余里。河内皆怪其奏,以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