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史记译注-第23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铩方谈怂Я肆侥甓嗟氖奔洹A偾徴倮锝刑瓢驳娜死辞笱В医谈段迳铩罚舷戮龅奈恢茫镀婵仁酢罚约八氖焙鸵跹粝嘤Ω饔衅氐牡览恚挥醒С桑捅蝗蚊隽似胪醯氖桃健
  又问:“你给人诊治病症断定人的死生,能完全没有失误吗?”回答说:“我医治病人时,一定先为他切脉后,才去医治。脉象衰败与病情违背的不给他医治,脉象和病情相顺应的才给他医治。如果不能精心切脉,所断定的死生时间及能否治愈,也往往会出现差错,我不能完全没有失误。”
  太史公说:“女人无论美与丑,住进宫中就会被人嫉妒;士人无论贤与不贤,进入朝廷就会遭人疑忌。所以扁鹊因为他的医术遭殃,太仓公于是自隐形迹还被判处刑罚。缇萦上书皇帝,她的父亲才得到后来的平安。所以老子说‘美好的东西都是不吉祥之物’,哪里说的是扁鹊这样的人呢?象太仓公这样的人,也和这句话所说的意思接近啊。
  【原文】【注解】
  扁鹊者,勃海郡郑人也①,姓秦氏②,名越人。少时为人舍长③。舍客长桑君过④,扁鹊独奇之,常谨遇之⑤。长桑君亦知扁鹊非常人也⑥。出入十余年,乃呼扁鹊私坐,闲与语曰⑦:“我有禁方⑧,年老,欲传与公,公毋泄⑨。”扁鹊曰:“敬诺⑩。”乃出其怀中药予扁鹊:“饮是以上池之水(11),三十日当知物矣(12)。”乃悉取其禁方书尽与扁鹊(13)。忽然不见,殆非人也(14)。扁鹊以其言饮药三十日,视见垣一方人(15)。以此视病,尽见五脏症结(16),特以诊脉为名耳。为医或在齐,或在赵。在赵者名扁鹊。
  ①郑:据《史记索隐》渤海郡无郑县,郑当作啵ǎ悫ぃ铮"谛涨厥希合惹厥保帐怯泄餐倒叵档闹肿宄坪牛鲜怯尚昭苌姆种А:捍毙帐虾弦唬ǔ菩铡P涨厥希褪切涨亍"凵岢ぃ汗┛腿耸乘薜墓萆岬闹鞴苋恕"艹ど#焊葱铡9壕"萁鳎汗Ь础S觯合啻⒔哟"蕹H耍阂话闳耍胀ㄈ恕"呦校和ā凹洹保那摹"嘟剑好胤健"嵛悖和ā拔蕖保灰"饩磁担汗Ь吹赜Υ稹E担Τ兄省#11)上池之水:指草木的露水。(12)知物:洞察事物。(13)悉:全部。(14)非人:意指不是一般人。(15)垣一方:墙那一边。(16)症结:指肚子里结块的病,此指病因。
  当晋昭公时,诸大夫强而公族弱①,赵简子为大夫,专国事②。简子疾,五日不知人③,大夫皆惧,于是召扁鹊。扁鹊入视病,出,董安于问扁鹊,扁鹊曰:“血脉治也④,而何怪⑤!昔秦穆公尝如此,七日而寤⑥。寤之日,告公孙支与子舆曰:‘我之帝所甚乐⑦。吾所以久者,适有所学也⑧。帝告我:“晋国且大乱⑨,五世不安⑩。其后将霸(11),未老而死(12)。霸者之子且令而国男女无别(13)”。’公孙支书而藏之(14),秦策于是出(15)。夫献公之乱(16),文公之霸,而襄公败秦师于殽而归纵淫(17),此子之所闻。今主君之病与之同,不出三日必闲(18),闲必有言也。”
  ①公族:此处指国君。②专:专擅,独掌。③不知人:指不省人事。④治:安,正常。⑤而:你,你们。⑥寤:醒。⑦之:到。帝所:天帝生活的地方。⑧适:正好。⑨且:将要。⑩五世:五代,指晋献公、奚齐、卓子、惠公、怀公五代。(11)霸:指晋文公称霸。(12)老:指时间长久。(13)男女无别:据《史记·赵世家》,指晋襄公纵淫事。(14)书:记录,记载。(15)秦策:指秦国史书。(16)献公之乱:指晋献公为立受宠的骊姬所生之子做太子而引发的内乱。(17)败秦师于殽:指晋襄公元年(前627),晋在殽山打败侵犯滑国的秦军。(18)闲:通“间”,指病愈。
  居二日半,简子寤,语诸大夫曰:“我之帝所甚乐,与百神游于钧天①,广乐九奏万舞②,不类三代之乐③,其声动心。有一熊欲援我,帝命我射之,中熊④,熊死。有罴来,我又射之,中罴,罴死。帝甚喜,赐我二笥⑤,皆有副⑥。吾见儿在帝侧,帝属我一翟犬⑦,曰:‘及而子之壮也以赐之。’帝告我:‘晋国且世衰⑧,七世而亡。赢姓将大败周人于范魁之西⑨,而亦不能有也。’”董安于受言,书而藏之。以扁鹊言告简子,简子赐扁鹊田四万亩。
  ①钧天:天的中央。②广乐:指各种乐器。③三代:指夏、商、周三代。④中:符合,适合,这里指射中目标。⑤笥(sì,寺):装物品的方形竹器。⑥副:首饰。⑦属:委托,托付。翟:通“狄”,中国古代北方一个民族的名称。⑧世衰:指一代一代地衰弱。⑨这句意思是说,赢姓的诸侯国要重重挫败周人的诸侯国。指前372年,赢姓的赵成侯夺取周朝姬姓的卫国乡邑之事。
  其后扁鹊过虢。虢太子死,扁鹊至虢宫门下,问中庶子喜方者曰①:“太子何病,国中治穰过于众事②?”中庶子曰:“太子病血气不时③,交错而不得泄④,暴发于外,则为中害⑤。精神不能止邪气⑥,邪气畜积而不得泄⑦,是以阳缓而阴急,故暴蹶而死⑧。”扁鹊曰:“其死何如时?”曰:“鸡鸣至今⑨。”曰:“收乎?”曰:“未也,其死未能半日也。”“言臣齐渤海秦越人也,家在于郑,未尝得望精光侍谒于前也⑩。闻太子不幸而死,臣能生之。”中庶子曰:“先生得无诞之乎(11)?何以言太子可生也!臣闻上古之时,医有俞跗,治病不以汤液醴洒(12),镵石挢引(13),案扤毒熨“(14),一拔见病之应(15),因五脏之输(16),乃割皮解肌(17),诀脉结筋(18),搦髓脑(19),揲荒爪幕(20),湔浣肠胃(21),漱涤五脏,练精易形(22)。先生之方能若是(23),则太子可生也,不能若是而欲生之,曾不可以告咳婴之儿(24)。”终日(25),扁鹊仰天叹曰:“夫子之为方也,若以管窥天,以郄视文(26)。越人之为方也,不待切脉望色听声写形(27),言病之所在。闻病之阳(28),论得其阴(29);闻病之阴,论得其阳。病应见于大表(30),不出千里,决者至众,不可曲止也(31)。子以吾言为不诚,试入诊太子,当闻其耳鸣而鼻张(32),循其两股以至于阴(33),当尚温也。”
  ①喜方:爱好医方、医术。②治:举行。穰:通“禳”,去除邪恶的祭祀。③不时:不按时,没规律。④泄:疏通泄导。⑤中害:指内脏受伤害。⑥精神:指人体的正气。⑦畜:通“蓄”,积聚,储藏。⑧蹶:泛指突然昏倒,不省人事的病症。⑨鸡鸣:古代一天有十二时辰,鸡鸣相当现在凌晨的一至三时。⑩精光:神采光泽,引申为尊容。(11)得无:莫不是,该不是。诞:放诞虚妄。(12)汤液:汤剂。醴洒:指酒剂。(13)镵石:古时治病用的石针。挢引:即导引,古代的一种体育疗法。挢,举起,翘起。引,伸展。(14)案扤:按摩。案通“按”。扤,动。毒熨:用药物敷在患处后加热使药力透入体内的热敷疗法。(15)拨:拨开衣服,指对病人进行诊视检查。应:反应,指疾病所在。(16)因:顺着。输:通“腧”,穴位。(17)解:剖开。(18)诀脉:疏导经脉。诀,通“决”。结筋:结扎筋腱。(19)搦(nuò,诺)髓脑:按治髓脑。搦,按。(20)揲荒:触动膏肓。揲,持,触动。荒,通“肓”,即膏肓。爪幕:用手疏理横隔膜。爪,通“抓”,用手指疏理。幕,通“膜”,指横隔膜。(21)湔浣:洗涤。(22)练精易形:修炼精气,改变容色。(23)方:医疗技术。(24)曾:简直。咳婴之儿:刚会笑的婴儿。咳,本意是婴儿的笑声。(25)终日:整日,此处作好久,良久意。(26)郄:通“隙”,缝隙。文:通“纹”,花纹、斑纹。“(27)写形:审察病人体态神情外部症状。写,摹写,这里指审察。(28)闻:闻知,诊视到。阳,指外表症状。(29)论:推论,推知。阴:指内在的病因。(30)大表:身体的外表。(31)不可曲止:不能停在一个角度看问题。曲,弯曲,此指一隅之见。(32)鼻张:鼻翼搧动。(33)阴:指阴部,外生殖器。
  中庶子闻扁鹊言,目眩然而不瞚①,舌挢然而不下②,乃以扁鹊言入报虢君。虢君闻之大惊,出见扁鹊于中阙③,曰:“窃闻高义之日久矣,然未尝得拜谒于前也。先生过小国,幸而举之④,偏国寡臣幸甚⑤。有先生则活,无先生则弃捐填沟壑⑥,长终而不得反⑦。”言未卒,因嘘唏服臆⑧,魂精泄横⑨,流涕长潸⑩,忽忽承(11),悲不能自止,容貌变更。扁鹊曰:“若太子病(12),所谓‘尸蹶’者也(13)。夫以阳入阴中,动胃繵缘(14),中经维络(15),别下于三焦、膀胱(16),是以阳脉下遂(17),阴脉上争,会气闭而不通(18),阴上而阳内行,下内鼓而不起(19),上外绝而不为使(20),上有绝阳之络,下有破阴之纽(21),破阴绝阳,(之)色(已)废脉乱(22),故形静如死状。太子未死也。夫以阳入阴支兰藏者生(23),以阴入阳支兰藏者死。凡此数事,皆五脏蹶中之时暴作也。良工取之(24),拙者疑殆(25)。”
  ①眩然:眼睛昏花的样子。瞚(shùn,顺):同“瞬”,眨眼。②舌挢然不下:舌头翘起不能放下。形容说不出话的样子。这句和上句都是形容惊讶的神情。③中阙:皇宫的中门。阙:皇宫中对称的门楼,中间有路可通行。④举:救助。⑤寡臣:寡德之臣,是虢君的自谦之词。⑥弃捐填沟壑:死的委婉说法。弃捐,抛弃。填,填埋。⑦长终:永远死去。反:同“返”,指复生。⑧嘘唏:哭泣时的抽咽、哽咽之声。服(bì必)臆:因悲伤而气满郁结。服,通“愊”,满的意思。⑨魂精泄横:精神散乱恍惚。魂精,精神。泄,散。横,纵横杂乱。⑩长潸(shān,山):长时间地流泪。(11)忽忽:泪珠滴得很快的样子。承(jíe,杰):(泪珠)挂在睫毛上。,同“睫”。(12)若:你,你的。(13)尸蹶:古代病名,突然昏迷摔倒,其状如尸的病症。(14)繵缘:缠绕。繵同“缠”。缘:绕。(15)中经维络:经脉受损伤,络脉被阻塞。中,伤害。维,连结,阻塞。(16)三焦:包括上焦、中焦、下焦。横膈以上为上焦,脘腹部为中焦,肚脐以下为下焦。本文所指三焦,是第三焦、下焦。(17)遂:通“坠”。(18)会:恰好,正好。(19)鼓:鼓动。(20)绝:隔绝。(21)纽:筋纽。(22)色废:容颜变色、失常。(23)支兰:遮拦、阻隔的繵意思。支:支柱。兰,通“栏”,栏杆。(24)良工:医术高明的医生。取:攻取,指治愈病患。(25)拙者:医术拙劣的医生。疑:疑惑,困惑。殆:危险。
  扁鹊乃使弟子子阳厉针砥石①,以取外三阳五会②。有闲③,太子苏。乃使子豹为五分之熨④,以八减之齐和煮之⑤,以更熨两胁下⑥。太子起坐。更适阴阳⑦,但服汤二旬而复故⑧。故天下尽以扁鹊为能生死人⑨。扁鹊曰:“越人非能生死人也,此自当生者,越人能使之起耳⑩。”
  ①厉针砥石:磨砺针石。厉,通“砺”,磨砺。砥,砥砺。②三阳五会:百会穴的别名。《针炙大成》卷七说,“百会一名三阳,一名五会。”③有闲:通“间”,一会儿,倾刻。④五分之熨:用药热敷患处,使温热药气深入体内五分的疗法。⑤八减之齐:即八减剂,古方名,今已失传。齐,通“剂”。⑥更:更换、交替。⑦更:再。适:调适,调和。⑧但:仅仅,只是。复故:恢复原来的状态。⑨生死人:使死了的人再生。⑩起:振作,振起,指活过来。
  扁鹊过齐,齐桓侯客之①。入朝见,曰:“君有疾在腠理②,不治将深。”桓侯曰:“寡人无疾。”扁鹊出,桓侯谓左右曰:“医之好利也,欲以不疾者为功③。”后五日,扁鹊复见,曰:“君有疾在血脉,不治恐深。”桓侯曰:“寡人无疾。”扁鹊出,桓侯不悦。后五日,扁鹊复见,曰:“君有疾在肠胃闲④,不治将深。”桓侯不应⑤。扁鹊出,桓侯不悦。后五日,扁鹊复见,望见桓侯而退走⑥。桓侯使人问其故。扁鹊曰:“疾之居腠理也,汤熨之所及也;在血脉,针石之所及也;其在肠胃,酒醪之所及也⑦;其在骨髓,虽司命无奈之何⑧。今在骨髓,臣是以无请也。”后五日,桓侯体病⑨,使人召扁鹊,扁鹊已逃去。桓侯遂死。
  ①客之:把扁鹊看作客人。②腠(còu,凑)理:皮肤和脏腑的纹理,这里指皮肤和肌肉之间。③不疾者:没有病的人。功:功绩。④闲:通“间”,中间。⑤不应:不理睬。⑥退走:后退而跑开。走,跑。⑦醪:浊酒,这里指药酒。⑧司命:古代传说中掌管人生命的神。⑨体病:身体得了重病。
  使圣人预知微①,能使良医得蚤从事②,则疾可已③,身可活也。人之所病④,病疾多;而医之所病,病道少⑤。故病有六不治:骄恣不论于理⑥,一不治也;轻身重财,二不治也;衣食不能适⑦,三不治也;阴阳并⑧,脏气不定,四不治也;形羸不能服药⑨,五不治也,信巫不信医,六不治也。有此一者,则重难治也⑩。
  ①微:细微,此指症状不明显的疾病。②蚤:通“早”。③已:停止,指疾病的治愈。④病:忧虑。⑤道:此指治病的方法。⑥不论于理:不讲道理。⑦适:适当,妥当。⑧并:交合,此指错乱。⑨羸(léi,雷):瘦弱。⑩重:甚,极。
  扁鹊名闻天下。过邯郸,闻贵妇人①,即为带下医②;过洛阳,闻周人爱老人,即为耳目痹医③;来入咸阳,闻秦人爱小儿,即为小儿医,随俗为变。秦太医令李醯自知伎不如扁鹊也,使人刺杀之。至今天下言脉者,由扁鹊也。
  ①贵:重视。②带下医:妇科医生。③痹:风、寒、湿等侵犯肌体引起关节肌肉疼痛麻木的病症。
  太仓公者,齐太仓长,临菑人也,姓淳于氏,名意。少而喜医方术。高后八年①,更受师同郡元里公乘阳庆②。庆年七十余,无子③,使意尽去其故方,更悉以禁方予之④,传黄帝、扁鹊之脉书⑤,五色诊病⑥,知人生死,决嫌疑⑦,定可治,及药论⑧,甚精。受之三年,为人治病,决死生多验。然左右行游诸侯,不以家为家,或不为人治病,病家多怨之者。
  ①高后八年:公元前180年。②更:再次,又。③无子:根据下文所写阳庆有儿子阳殷,这里应指没有能继承医术的子嗣。④禁方:秘方。⑤黄帝、扁鹊之脉书:《汉书·艺文志》著录有《黄帝内经》、《黄帝外经》、《扁鹊内经》、《扁鹊外经》等医书,后亡佚。脉书,论述脉象、脉理的医书,也指医学理论著作。⑥五色诊病:观察面部相应位置上的色泽来诊断疾病。⑦决嫌疑:决断疑难病症。⑧药论:医药理论。
  文帝四年中①,人上书言意,以刑罪当传西之长安②。意有五女,随而泣。意怒,骂曰:“生子不生男,缓急无可使者③!”于是少女缇萦伤父之言④,乃随父西。上书曰:“妾父为吏,齐中称其廉平⑤,今坐法当刑⑥,妾切痛死者不可复生而刑者不可复续⑦,虽欲改过自新,其道莫由,终不可得。妾愿入身为官婢⑧,以赎父刑罪,使得改行自新也。”书闻,上悲其意⑨,此岁中亦除肉刑法⑩。
  ①文帝四年:公元前176年。②传:驿站的车马,此指用传车押送。之:往,到。③缓急:紧急。④少女缇萦:最小的女儿缇萦。⑤廉平:廉洁公平。⑥坐法:因为触犯法律。当刑:判处肉刑。当,判决,判处。⑦续:连接,接续。⑧入身:古时刑律可把罪人收入官府为奴,此指这种惩罚。入,没收。⑨悲:悲悯。⑩此岁中亦除肉刑法:这段时间有误,据《史记·孝文本纪》,文帝废除肉刑当在文帝十三年,所以前文所说文帝四年与此矛盾,当作文帝十三年。
  意家居,诏召问所为治病死生验者几何人也①,主名为谁。
  诏问故太仓长臣意②:“方伎所长③,及所能治病者?有其书无有?皆安受学?受学几何岁?尝有所验,何县里人也?何病?医药已,其病之状皆何如?具悉而对④。”臣意对曰:
  ①诏:皇帝发布的命令或文告。②故:从前,原来。③方伎:指医术。伎通“技”。④具悉:全部。具通“俱”。
  自意少时,喜医药,医药方试之多不验者。至高后八年,得见师临菑元里公乘阳庆。庆年七十余,意得见事之。谓意曰:“尽去而方书①,非是也。庆有古先道遗传黄帝、扁鹊之脉书,五色诊病,知人生死,决嫌疑,定可治,及药论书,甚精。我家给富②,心爱公,欲尽以我禁方书悉教公。”臣意即曰:“幸甚,非意之所敢望也。”臣意即避席再拜谒③,受其脉书上下经④、五色诊、奇咳术⑤,揆度阴阳外变⑥、药论、石神⑦、接阴阳禁书⑧,受读解验之,可一年所⑨。明岁即验之,有验,然尚未精也。要事之三年所⑩,即尝已为人治(11),诊病决死生,有验,精良。今庆已死十年所,臣意年尽三年,年三十九岁也。
  ①而:你的。②给富:富足。给,丰足。③避席:离座而起,表示敬意。④脉书:指前所言黄帝、扁鹊之脉书。上下经:古代医书。据《黄帝内经素问》记载有《上经》和《下经》的医书。⑤奇咳术:一说指听诊术,从声音辨别病症。⑥揆度:估量,推测。⑦石神:指用砭石治病的方法。⑧接阴阳:指房中术,男女交合之术。⑨可:大约。所:左右,表示概数之词。⑩要:总,一共。(11)尝:尝试。
  齐侍御史成自言病头痛,臣意诊其脉,告曰:“君之病恶①,不可言也。”即出,独告成弟昌曰:“此病疽也②,内发于肠胃之间,后五日当臃肿,后八日呕脓死。”成之病得之饮酒且内③。成即如期死。所以知成之病者,臣意切其脉,得肝气④。肝气浊而静,此内关之病也⑤。脉法曰“脉长而弦⑥,不得代四时者⑦,其病主在于肝。和即经主病也⑧,代则络脉有过⑨”。经主病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