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蒋氏家族全传-第5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农革命进行恶毒诬蔑毁谤的一般反共滥调之外,有一部分也反映出严酷的现实迫使
我不能不改变前此对红军的估计。”于是在关于“进剿”红军的办法中,提出不能
单靠军事取胜,必须党、政、军、民通力合作,以军事、政治及各方面加强协作,
共同发挥战斗力;必须建立和加强地方团队武装,紧密配合国民党正规部队作战,
以减轻正规部队的负担;必须厉行清乡,彻底破坏工农革命组织,孤立红军;国民
党进剿部队应分为堵击部队和追击部队两种,分区进行“清剿”以及严密封锁苏区
的政策及措施。
  1931年4月1日,南昌行营命令各部队按计划开始向我中央革命根据地进犯。
  这一仗打响后,国民党的部队又是怎样败下来的呢?
  接战地区包括永丰、南丰之南,兴国、石城以北地区,以东固、黄破、广昌、
建宁为主要作战地带。先后经过东固、东韶及广昌第三次主要战役。
  东固战役是王金任的第五路军打的。该部几个师分别驻在吉安、太和、吉水、
永丰,分三路纵队向东固地区推进,以右路纵队公秉藩师为主,中路和左路配合。
在进犯中,“进入苏区愈深,困难愈甚”。公秉藩回忆说:“反动军队经过的地方,
看不见人民,房屋一空如洗,没有粮食,没有锅碗瓢勺,没有坛坛罐罐,游击部队
到处鸣枪示威,利用熟悉地形,隐藏在地形复杂的要害地方,伺机袭击队头,截击
队尾,捕捉掉队士兵。反动军队进入苏区,就被搞得昏头昏脑,迷失方向。”尤其
是第一次进入我革命根据地的部队,“对红军谈虎变色”,于是“深沟高垒,筑城
堡塞”。1931年5月16日,公秉藩师进至东固,遭到我红军突击,溃不成军。公秉藩
呼救无效,化装逃到吉安,分别电告南昌何应钦和南方蒋介石。何应钦复电要公秉
藩速去南昌面谈。蒋介石一面复电,说是发收容费五万元,补充步枪二千支,并要
公秉藩到南方面谈;一面电令王金或等调部增援,门日电令王金或等说:‘“今蒋
蔡各部已由岗城向东固驰援猛攻。则郝郭两师应即向东固猛进,不可延留直下,使
蒋蔡孤立难支也。希即急进勿延,盼复。”19日又电令蒋光鼎说:“昨电谅达,公
师及唐师之一部虽失利,但郝郭二师尚未加入,故已严令郝郭向东固前进反攻,兄
等务照昨电定计划急进,切勿因公师稍受影响,免中赤匪之狡计。此次我军围剿之
实力甚厚,即使一部失利,被匪冲破一点,是正可使我主力各部袭击匪军之侧背,
以为一鼓剿灭之机。万望兄弟合力进出,有进无退,非有死中求生之决心,则党国
与官兵皆将不能幸免也。务希奋进勿延,盼复。”
  东韶战役是孙连仲的第二十六路军打的。孙部是中原大战中被蒋介石所收编的
原冯玉祥的部队。当时蒋介石将孙部调去参加“围剿”我革命根据地,孙连仲是进
退两难。若参加“围剿”,既怕被蒋介石以调往江西为名,中途解决;又怕到江西
后,被歧视遭到失败,落个“战败法办”的不好下场。若不参加“围剿”,又无别
的路可走。终因形势所迫,硬着头皮率部去江西。部队到了浦口,受到蒋介石和高
级文武官员的热烈欢迎,孙是受宠若惊。孙到南京后,蒋介石除任孙为第二十六路
军总指挥外,还令孙兼任江西省清乡督办。1931年4月1日,孙别分别由宜黄、乐安
向南推时,很得意,认为:“再前进,红军不就完了吗?”当接到要增援东固的命
令时,不知东固败退的部队在何处,结果自身遭到我红军截击,受重创。孙部在败
后撤到宜黄,总部召开干部会议,商讨如何谎报军情,结果捏造了一个情报,说
“我部奉命后,正准备向广昌增援,忽接红军向招携急进的报告,考虑结果,为了
不让红军逼近南昌,顾全大局,乃擅撤宜黄,高师中村战败,由于指挥无方。两者
罪责,请予处分。”这样一上报,不仅何应钦嘉勉,说孙的处置顾全大局,是符合
他的心意的,并答应所有损失,立即全部补充。而且蒋介石也慰勉有加,批准所有
损失全部补充,计步枪一千支,重机关枪二十挺。
  广昌战役是朱绍良的第六路军打的。该部除一个师在福建,余下的三个师由南
丰方面出发,分三路向我革命根据地进犯。
  1931年5月10日,其占领了广昌、头破、白水镇,在闽的一个师也人赣协击。此
时,第五路军和第二十六路军相继遭受各个击破,于是朱绍良恐怕他的部队地位突
出,就将部队撤回南丰,仅留一个师守广昌,5月27日我红军主力进攻广昌,击溃余
部,师长胡祖玉受重伤毙命。30日我红军主力又由广昌东进攻击建宁,将由闽人赣
协击的朱绍良部一个师打得只剩下五六百残兵败将。
  第二次围攻我中央革命根据地失败后,蒋介石又马上部署第三次“围剿”。一
面令其原在我中央革命根据地周围的赣、闽各部分区扼守,一面增调嫡系部队人赣
力图缩短战役间隔,尽快发动进犯。1931年6月7日,蒋介石致电朱绍良、孙连仲说:
“中定旬日后来赣督师,陈主席铭枢昨已入十九路指挥,此时请兄等严督所部死守
现在防地,切不可再望增加兵力,自馁其气。中来赣与诸兄共生死,自当能与诸兄
同存亡。部队调遣与增减,一听中正之命令,必能转危为安,请勿过虑可也。”13
日,蒋介石发表了《出发剿匪告全国将士书》。14日蒋介石致电陈铭枢说:“战斗
序列仍以敬之为行营主任,兄为前敌总指挥兼右军团总指挥,孙连仲为中央军团总
指挥,朱逸民为左翼军团总指挥,未知兄意如何?盼复。”20日,蒋介石致电何应
钦、熊式辉,提出了他这次“围剿”我中央革命根据地的“作战计划”。蒋说:
“中意赤匪主力虽向赣东闽北转移,而我军仍先洗扫赣南匪巢为第一步计划,对其
主力则派相当兵力以监视之。故第十九路仍由吉安、东固、龙岗以达宁都。而以第
五十二师一旅为后续部队,以留守所克各重镇。第六、第十、第二十三师为一路,
仍由永丰、藤田、招携前进以达广昌。而以第四十五师与祝旅为后续部队,其主力
不经乐安,即由永丰向招携进展,以留守该路所克之重镇。如此第十八军仍在抚州,
同时协同第六、第二十六师各路进击匪之主力,第九师为总预备队。警卫第三旅由
杭州开巨州,以策应赣东或闽北防务。此次作战主旨,第一、不在阵前集中,应预
定  目标,纵长配备,相连续进,出匪不意,使其不能详悉我之部队与兵力为主。
第二、主力部队专任进击,占其全力随地集中,不使分留后方,而另派后继部队以
防剿各区,如此占领宁都广昌后对粤或援闽皆不致误时失机也。第三、先将其老巢
击破,确实占领,再将其赣南各县城占领,然后再定第二步计划。”
  1931年6月21日,蒋介石亲赴南昌,主持策划“进剿”事宜。22日,举行军事会
议,部署了进犯我中央革命根据地的战斗态势。任命何应钦为前敌总指挥兼左翼集
团军总司令,陈铭枢为右翼集团军总司令,调集一百四十三个团(实际参战兵力十
三万),分左、中、右三路(右路顺赣江往南,中路由永丰往南,左路便在东面)
并头插入。总的方针是:“厚集兵力,分路围攻,长驱直人,先求击破红军主力,
捣毁红军根据地,然后再逐渐清剿。”据次,部署大要:1.左翼集团军何应钦指挥
各师及闽西北各部从左翼南丰方面进攻红军主力。2.右翼集团军陈铭枢指挥各师从
右翼方面深入苏区“进剿”。3.总预备队策应左右翼集团军作战。4.四县(吉、
泰、万、赣)守备军担任该地区的“清剿”和维持后方防务。可见,左翼是蒋介石
这次围攻我中央革命根据地的主力,蒋的四个嫡系师都押在这一线。
  7月1日,蒋介石下令各进剿部按计划攻击前进。结果是怎么败下来的呢?
  接战地区包括永丰、黎川以南,瑞金、赣县以北地区,以南丰、宁都间及黄肢、
莲塘、兴国为主要作战地带。当时国民党部队判断我红军主力已由闽赣边境移至广
昌、宁都、石城地区,因此左翼集团军向广昌、宁都、石城地区进攻,结果扑空;
又判断我红军主力在宁都西北地区,就突向古龙固、小布一带地区进攻,结果又扑
空,这真是“累死陈诚,拖死赵观涛”(这二人是左翼集团军的第一和第二两部挺
进军的总指挥)。以后,又认为我红军主力在兴国及其以北地区,妄图利用赣江障
碍,实行四面包围,围歼我军于兴国以北地区,结果又扑了空。我红军主力实行了
一种极端的退却,千里回师,集中主力于根据地后部,整训部队,待机破敌;当敌
发觉我迂回其侧后的计划时,即改用中间突破,向莲塘、良村、黄破方面突进。蒋
介石给参加“围剿”的部队电报频繁,但无济于事。在6月22日,蒋介石致电朱绍良
说:“中刻抵南昌,计划已定,决先恢复南丰与南城间水陆交通,请转告毛、许、
周各师长、以次固守南丰,牵制赤匪主力,勿使猖狂,厥功甚伟。孤军奋斗,无任
感慰,请为我代劳各将士为要。近情盼复。”29日,蒋介石对陈诚自抚州打给他的
效忠电报(陈在电文中说:“今日时局之危殆,祸机之剧烈,殆十倍于咸同之世。
职当小心谨慎,以盛气临之。但求有补于党国,勿辱及钧座,寸心无悔憾,其他非
所知也。”)复电说:“古云,战阵之事,恃强者是败机,敬戒者是胜机。又云:
能战虽失算亦胜,不能战虽胜算亦败。请弟审慎出之。”7月2日,蒋介石致电右翼
集团军总司令陈铭枢说:“中本午巡视左翼,拟先到抚州,再往南城,处置妥后,
当来右翼。请兄如期进行,并望留精强一旅之众控置吉安,以防赤匪施行大迂回来
袭打吉城。兄以常驻吉安往来于前后方之间,可也。”第二天,又致电左翼和朱绍
良、孙连仲、陈诚,“告以我军左翼兵力部署并指示作战要领”,电文说:“中正
刻抵临川,前来巡视,此次我军左翼兵力数倍于赤匪,对于测背之掩护兵力尤为雄
厚,故我前方各路之进击部队,尽可能专心挺进,决无后顾之忧。且挺进部队以寻
求匪军主力为目的,故进度愈急速愈为得机。但行军间之前卫部队如一遇匪军,即
应停止,一面详察敌情之虚实,一面选择据点构筑工事。如遇强匪则暂取守势,列
阵抵抗,切勿急攻散斗,免中匪军狡计也。惟运用之妙在乎一心,贵在相机应变,
此乃特举所见,以期稳健而已。希各官长审慎之。”15日,蒋介石复朱绍良电说:
“广昌之宁都大道正面重要,兄是在正面为宜,则派铭三到白水指挥可。敬之约今
日到南城,中将于一二日回南昌一行,请兄督促各部如期进展。左翼前方务请兄全
权负责办理,勿稍客气为要。”19日,蒋介石复福建省政府主席杨村庄告急电说:
“请兄主持一切,共肩艰危。此间剿匪任务均月内可完,余容续洋。”同时,蒋介
石又致电何应钦、朱绍良、蒋鼎文说:“第九师除留一旅守南丰外,其余两旅速向
宁都前进,而康都、傅坊防备,即由第十师派水南或白水部队之两团接防。第九师
派宁都部队务于22日以前到达。”23  日,蒋介石在南昌发表了《巢匪宣言》。宣
言讲了他这次亲自指挥“围剿”的经过:“中正奉命剿赤,于6月20日由京人赣以来,
即于本月2日由南昌出发,巡视前线,并进驻南丰,亲督各军,积极进剿。”吹嘘说
对我红军“预计本月可全部歼灭。”宣言的中心点是公开打出“安内攘外”的旗号。
蒋介石说“我全国同胞当此赤匪、军阀、叛徒与帝国主义者联合进攻,生死存亡间
不容发之秋,自应以卧薪尝胆之精神,作安内攘外之奋斗;以忍辱负重之毅力,雪
党国百年之奇耻。惟攘外应先安内,去腐乃能防台。此次如无粤中叛变,则朝鲜惨
案必无由而生,法权收回问题亦早已解决,不平等条约取消自无疑义。故不先灭赤
匪,恢复民族之元气,则不能御侮;不先削平叛逆,完成国家之统一,则不能攘外。”
蒋介石又表示他坚决反共反人民的决心说:“必期于最短期间,剿灭赤匪,保全民
命;削平叛乱,完成统一。赤匪一日未灭,则中正之责任一日未尽;叛乱一日未平,
则中正之职务一日未了。”30日,蒋介石给北平、南京、汉口、开封、洛阳、彰德
等文武官员发了电报,说:“赣南各匪老巢东固、龙岗、黄肢、小布、古龙岗皆已
为我军击破,确实占领,散匪不难于十日内肃清也。”末了,由于我红军主力发挥
了打运动战的特长,先后与国民党军队周旋了两个月,将他们“肥的拖瘦,瘦的拖
死,”在莲塘、良村。黄破、老营盘、方石岭消灭了两个师、两个旅、击溃了一个
师。蒋介石的第三次“围剿”就在“九·一八”后以惨败收场。
  蒋介石在第二次下台又上台后,在“攘外必先安内”的旗号下,组织了更大的
规模的对我革命根据地的第四次“围剿”。
  这次“围剿”蒋介石拟定的实施计划是“重点进攻、分区围剿”,以期达到各
个击破我红军根据地的目的。
  1932年5月25日,蒋介石亲自出马,担任豫鄂皖“剿匪”总司令,李济深为副司
令,曹浩森为参谋长。总司令部设在武汉,下设左、中、右三路军。左路军由何成
浚指挥,对付我湘鄂西革命根据地。中、右两路军则全力围攻我鄂豫皖革命根据地,
两路合计有30万兵力。6月7日,蒋介石由南京乘军舰出发,前往武汉。18日,在庐
山召开了所谓五省(河南、湖北、安徽、及湖南、江西)“剿匪”会议,在这个会
上,蒋介石宣布了“七分政治。三分军事”的“剿匪”方针,“确定了第四次围剿
计划,决定先从肃清豫鄂皖三省匪军着手。”计划第一步攻占我红安、七里坪、新
集、商城等要地,将我红四方面军主力驱出鄂豫皖边境;第二步东西夹击,进占以
我金家寨为中心之皖西根据地,再由北而南,将我红军主力压迫于英山以南之长江
沿岸而歼灭之。还采取编织保甲,厉行“连坐法”,强化各级反动党政机关和地方
反动武装,动员外逃的土豪劣绅,“回乡执政”等措施,以配合其军事进犯。
  7月上旬,各路纵队陆续开始“围剿”行动。蒋介石给参加“围剿”部队的将领
是电报频繁,调兵遣将。7月15日,蒋介石致电林蔚转朱培德、李济深,“霍邱既克
以后,皖省剿匪交王均总指挥负责处理”。8月20日,蒋介石致电王均说:“匪之主
力全在鄂东,此次在黄安七里坪决战,据俘匪供称:几乎丧失十之七八,则皖西各
部应乘机急进,如期占领指定地点,并严令督促勿延。”同日,蒋介石又致电曹浩
森说:“七里坪匪既东退,则我军部署,拟以第三、第八十、第八十三各师,为一
纵队,归陈继承指挥,向新集进攻;而以第二师调回开封,第十师调回武昌,整顿
补充,第八十九师暂驻七里坪附近为陈纵队之预备队。第三十师驻黄安附近清乡。
第十三师调麻城,第三十一师调武长路,第十一师仍调罗山集中,为豫南总预备队。
如此布置较妥。希以此意转商经扶,并摧限期速占新集为要。”9月22日,蒋介石为
了庆贺胜利,致杨永泰条示:新集县名准称经扶县,金家寨县名准称立煌县,”同
一天,蒋介石向林森(国民政府主席)报告说:“金家寨已克,长江北岸赤匪不难
根本肃清。刻来庐山准备清剿江西残匪,期得早日平定,以慰虞念。”
  蒋介石在鄂豫皖“围剿”得手后,又到南昌主持对我中央革命根据地的“围剿”。
采取军事与政治并进的方针。军事上,划分地区,逐步“清剿”,先行消除各区分
散的红军,夺占一地,即恢复其反动统治秩序,然后对赣南大举围攻。政治上,按
其庐山会议决定,开筑公路,构筑碉堡,兴办保甲,封锁我根据地,加强地主武装,
加强镇压和诱骗民众等。
  这一年年底,蒋介石分别致电曹浩森、蒋光鼎、蔡廷谐、陈济棠,反复阐述他
的“攘外必先安内”的反动论调,督促“围剿”部队早日完成“清剿”任务。
  但是,无论蒋介石“围剿”红军多么不遗余力,这次来势汹汹的“围剿”最终
还是以失败而告终了。究其原因有二:一是日军于1933年1月3日攻陷山海关后,又
开始向热河进犯,民族矛盾日益尖锐,国民党许多爱国将领和部队官兵纷纷要求北
上抗日,不愿再“剿共”。这样,导致参加“围剿”的部队军无斗志,将士皆不用
命。二是国民党军队在“围剿”中连遭败绩,大量生力军被我工农红军歼灭。2月底
至3月初,在黄破登仙桥地区,陈诚苦心经营的第五十二师和第五十九师被红军主力
全歼。3月4日,蒋介石在给陈诚的电报中曾说‘“我军此次进剿,不幸第五十二与
五十九两师在固岗、霍源横遭暗袭,师长殉难,旅团长以下各军官前仆后继,奋勇
杀贼,冲锋陷阵,至死不屈,此乃为本军未有之惨事………
  一方面是军无斗志,一方面是大量生力军被歼,内外交困中,第四次“围剿”
又以失败而收兵了。连蒋介石自己也承认:“我们剿匪4年,不仅于匪没有损失,而
且牺牲了许多官兵,匪势一天在狂撅起来。”于是,他痛下决心,整顿军队,开办
训练团,准备发动第五次“围剿”。
  1933年8-9月间,蒋介石完成了第五次“围剿”的准备工作,将进剿的部队分
为北路军、西路军和南路军,其中北路军为主力,总司令为刘峙、前敌总指挥为蒋
鼎文。9月10日,蒋介石致电熊式辉转蒋鼎文、卫立煌:“此次剿匪,实关党国与本
军之存亡,不可以大意轻易出之。举凡中正在抚州与南昌参谋会议以及此次庐山训
练各讲义,皆应仔细察阅研究,均为缺一不可之要诀,尤其对于剿匪手本与剿匪训
练要旨,更应时时实施。凡遇将领必时时以此为课问之本,以试其对剿匪有无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