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我扭头询问沮授:“我等走后,各地情况如何?”
沮授缓缓的翻着帐薄,回答说:“乐安,十五县均以安置妥当,百姓分等工作已经完毕,县乡亭三级尉守、令长已经任命。齐国郡依托广绕城,也完成了人口统计工作。东莱、胶东两郡,原不在我们的目标范围内。但是,此两地本来就地广人稀,大乱开始时,豪族均已迁徙,两地控制工作容易办。我已派王烈前往两地安抚民众。他本是当地豪族,由他出面,此事易也。”
沮授合上账本,深深的叹息一声:“唯北海——北海郡事情最难办。孔融家族有家丁2万余人,青州乱起后,北海豪族托庇与孔氏族下。豪族势大,黄巾不敢深入。但是,北海郡虽然没受到黄巾骚扰,州牧之令却难行于北海。各豪强团聚在一起,牵枝动蔓,新政难行啊。”
我沉吟着,询问:“叶天回来了吗?”
沮授疑惑的看着我,不知道我为什么想起询问叶天的事,他迟迟疑疑的回答:“前段时间接收过他从济南迁来的一批工匠,现在,他应该还在济南。”
“好,就让他在济南待着,回头我给他送信,安排他下一步行动。”
我刻意回避了对叶天的具体安排——这件事还是知道的人越少越好。
“子泰,你到东莱后,一定记着看看龙口港。此港由孔义所建,是目前最好的深水港。龙口盛产煤石,现在离冬天还有几个月的功夫,你看看能否开挖煤石。若能挖出煤石,青州过冬的取暖物资就不用从出云运来了,剩下的运力,我们可以运送货物前往洛阳。”我叮嘱田畴。
“主公,你要前往出云,最好乘着现在还是秋天,马上走,出云的冬天可是冷啊。不过,皇帝索求太甚,主公可有对策?”田畴担忧的问。
皱着眉头,发愁地说:“谁说不是呢?皇帝要钱,我倒不怕,出云城一个金币兑换10银币,1银币兑换100赤铜币,一赤铜币兑换大汉标准铜钱10枚。皇上要出云纳贡800万钱,那是指铜钱。800万铜钱只相当于800个金币,依出云城的财力,每年800个金币还拿得出。现在,金、银币虽然可以当作贵金(属)使用,但当钱币还不流行(流通),若能借进贡的机会,让出云金银币合法化,出八千个金币我也干(不过,到现在为止,出云城好像只铸造出8000金币)。但是,皇上让出云交出工匠来,恐怕会惹怒出云。辽西动荡不安,鲜卑蠢蠢欲动,若是出云因此生出叛心,我恐怕大汉会得不偿失。”
田畴坚决的说:“出云城决不会交出工匠来。自古以来,打了不罚,罚了不打。出云城既愿意缴纳税金贡品,再让出云交出工匠,今后出云城靠什么缴纳贡金。没有了大汉管治,出云城立于虎狼群中,不纳税不纳粮,照样活得好好的。有了大汉管治,纳税纳粮,还要交出工匠来,此举必然逼反出云。”
田畴环顾四周,强调说:“若出云反叛,大汉放弃辽西算不上什么,鲜卑叛乱时,朝廷庭议时,已决定放弃辽西,如不是主公在荒野中立城,出云又出产丰富,朝廷不会再三任命出云官员。辽西其他地方,皇上怎不任命官员,单单任命出云官员,从这就可以看出,皇上意在出云而不在辽西。若出云生出叛意,拒绝纳贡,皇上毫无损失,而我等在青州战乱之地立足,全靠出云财货的支持,失去了出云支持,我们靠谁?皇上能给我们拨来所需的粮草财货吗?”
这段话震惊了在座的诸位。我心中暗乐,田畴,不愧是我敲诈的好搭档。
见到众位脸上都露出震撼的表情,他加强语气说:“主公,你虽然是汉世宗亲,但在这大局关头,畴希望主公不要随皇上逼迫出云。如果出云愿意纳贡,主公也就对得起皇上,不负忠义之名了。”
沮授歪着头,想了一会,下定了决心:“主公,我陪你去出云,这里有符皓坐镇,子泰管理东莱、胶东两郡,青州不会有什么大麻烦。目前,我等最紧要的还是解决出云城事务。唔,俊义(张郃)的铁甲兵已经执守青州2个月,也该分批轮换,就随主公同往出云吧。主公留在青州的涿郡本兵,叫管炳元统领,出云铁甲兵留守部分,叫乐文谦(乐进)统领。有这两支雄兵留守青州,云长和翼德也可同去。”
听到这里,我侧目而视沮授,心中疑虑:他想干什么?带张郃的铁甲兵到出云,还要拉上关张两位猛男,三虎齐上,如此威势,太咄咄逼人了吧。
“嗯,也好”我点头答应:“云长、翼德,我们同去看看出云的节日庆典,那可是真热闹啊。”
我回首望向田畴,吩咐说:“子泰,前期准备工作你来做,我们八月初登船启程。记得在乐安时,我发现户籍统计中妇孺太多,我们已经想办法安置了妇女,幼童还没安置。你去到乐安北海齐国三郡,搜寻孤儿幼子,由我出资前往出云就学,务必使每个幼子都有所养。”
田畴闻言,点头答应。
沮授端起杯子,慢悠悠的饮着茶,在大家兴奋的讨论声中,轻描淡写的说:“授还有一件事要告诉主公——龚州牧病了,恐怕还病得很重。龚使君家人明日召集医士商讨病情,我想,主公要见使君大人,最好现在就去,明日也好顺便主持龚使君的医案。”
我呼的站了起来:“这么重要的事,子正,你怎么现在才说,快来人,备马,我现在就去。”
青州刚刚安定,现在可不是龚景撒手的好时机。要是来一个新官员,我们一切都要从头开始,不行,这万万不行。
第三章 乱世降临 第五十四节 危在旦夕
相对于我的紧张,沮授好整以遐的喝着香茶,一付悠然的神情。“子正,你召集各地名医了吗?龚使君到底的得什么病,是否查清楚了。”我焦急的询问。
沮授仍然慢吞吞的说:“依我看,龚使君可能是在黄巾攻击临淄时,因为日夜守城而落下的辛劳症。近日,济南郡黄巾再叛,而济南离临淄不远,若他们意图袭击临淄,旦夕可至。龚使君新任州牧不久,意图有所作为,听到这消息,心中忧虑,故此犯了病。所以,龚使君虽然病重,只不过是心病而已,心病难治也易治,主公不需担心。”
我猛然惊醒,沮授这是怎么了?自我们回来,他好像一直懒洋洋的,这不符合他以前的工作态度,难道他心中有什么别的想法?
我脑中紧张的思索着,是当面问他好呢,还是私邸下与他聊聊。嗯,事无不可对人讲,或许,应该当面问问他,征询一下他的意见,再决定是否摊开来说。
“子正,我前赴洛阳,前后有几个月,青州此地全赖有你前后支撑,子正劳苦了,来,我以茶代酒,敬子正一杯,多谢子正守好青州,令我无后顾之忧。”
我站起身来,恭恭敬敬的举杯,向子正敬茶。
田丰或许也察觉到了什么,也站起身,向沮授举起了手中的茶杯:“子正劳苦,青州百业待兴,全赖子正维持,我也追随主公,向子正敬茶。”
沮授缓缓的站了起来,端起杯子正色言道:“授恬居林下,庸庸碌碌以待终老,主公不以授之愚钝,过访授之敝屋,使授得以一展所长。主公才定青州,就把青州全郡交托与授,此种信任,授只有涕泪交加,为主公奔波马前马后,以回报主公。”
至此,沮授的语气越来越严厉:“不过,主公近日所为,却让授百思不得其解,今日我就借此机会,询问一下主公。昔日有齐人,多收了三五斗米,就想易妻变服;齐桓公,才兴王霸之业,就思建楼筑台;吴王夫差,不过是打败了小国越,便想着大赏群臣,娶美人,饮美酒,坐高台。古人在前,今人在此,主公才定青州,这青州不过才取两郡,主公就想着娶美人,赏手下,群臣不以为非,反以得志而沾沾自喜,骄奢之风,由此兴也。窃以为不可。
今日,众位都在,我要问问主公,主公之志,在天下乎?在青州一郡乎?若主公只在乎青州一郡,忘记天下万民尚在哀号,如今,青州已定,我已完成主公所托,诸公均得封赏,授请辞也。”
我大惊:“子正,你欲弃我而去吗?青州才定,我欲仰仗子正的才能多矣。”
沮授答:“不是我一心求去,我只是不忍见到主公雄心渐失,诸将骄奢之心渐起。青州,险地也,黄巾未灭,城池未修,道路未整,四境未宁。以青州地界之平坦,万一有事,敌军朝夕可到城下,若诸公沉浸于安乐,不求进取,我怕我们连青州也保不住啊。”
我轻轻的把茶杯放到桌上,深深的向沮授鞠一躬:“子之所言,真金玉良言啊,备受教了。然,青州各官职,我不取之,岂不便宜他人,众位贤人随我多年,我才安一地,不敢私自享受,故此封赏众位,以示我与诸位同安乐之意,拳拳之心,望子正体谅。子正,不要弃我而去”。
田丰在旁,颇觉得不好意思。因为他也是我封赏的支持者和获益者,而身为谋士,却没有看见这危险性,实在让他有点尴尬。当然,众将们也觉得尴尬。
在这沉闷的气氛中,沮授决然的回答:“如今青州官职已定,再谈论合不合适已没有意义,主公欲与众属下分享之心,诸位已明了。主公现在手下谋士之多,猛将之盛,已堪比于益州牧刘焉。但是,主公手下两地——辽西出云以及青州,都是战乱丛生之地,竭心尽力尚且不之能不能守住,岂敢稍有放松。
再说了,方今汉室颓委,中官贵戚肆虐于朝,士子宗亲向隅而泣,我正想赖主公之才,涤清朝纲,使上下焕然一新。主公若以青州为满足,众将以小吏为满足,大失授所望也,授故请辞,此官还望主公另委他人。”
我抢步上前,紧紧的拉着沮授的衣袖,用期待的目光注视着他,诚恳的劝解说:“子正,我今日已知道错了,还望你给我一个改过的机会。备心中确实没有骄奢之心,还望子正明晰。”
田丰,田畴也上前来劝解,武将们在一旁插不上话,只好露出期盼的目光,张飞到是跃跃欲试,似乎想说点什么,关羽却一脸冷然。
我扫视了一眼周围,把各位的反应收入眼底。沮授这样的建议,今后难免受到大家的责难,而这个人是我打天下所需要的,所以要想办法保护。
看着关羽的表情,我默默的捉摸,关羽出身平民,从小受士大夫的欺压,养成了他傲上而恤下的性格,瞧着士大夫或当官人就不痛快,对部下却很不错,所以和刘备身边的诸将不合,导致败亡。
又瞄了眼张飞,张飞是世家出身的大庄园主,阶级观点导致张飞敬士大夫而不恤小卒,所以最终不明不白地死在部将的手里。
以这两位的无敌,若能避免他们的人格缺陷,岂不让他们的形象更加完美。我心里有了主意,这些,将是今后我要逐步提醒他们改变的。
我微笑着,指着沮授赞叹说:“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旺;以铜为鉴,可以正衣冠;以子正为鉴,可以知对错。子正,直人也,诚不可欺之。我幸亏有子正在旁,才得以行事稳健,诸公,快替我挽留他。”
在大家的竭力劝解下,沮授勉强打消了去意。不过,我虽然不知道他这去意是真是假,但能借这个机会警示大家革命尚未成功,同志还需努力,也算是一个成功吧。
看了看守在门口的侍卫,我点头示意他再等会儿。去拜见龚景的准备已完成,侍卫们带齐了马灯,准备随我上路。但难得有这个机会,众人都到全了,我想再说点什么。
“商之利,十倍于农,农之辛劳,十倍于商。青州战乱之地,我等既然广兴商业以利青州,那就不能不顾忌到,如果所有民众都去从商,必会导致粮食产量下降。民无粮则乱,虽然,粮食产量下降,粮价必涨,最后,种粮食的就还会多起来,但是,农人一年只能种一次粮食,若是粮食缺了一季,百姓就必须苦熬一冬,所以,我决定,青州三年之内,农无税。农无税,则种粮利厚,农夫必安心耕作,青州粮食就可以保证。
但是,人不纳税则没有责任感,对官府没有认同感和归属感。所以,我们虽说是三年之内农无税,但他们也要向官府缴纳一定的费用,比如,各县乡组织民夫在农闲时训练,以便藏兵于民,民夫的训练虽然是抵偿税收的,但他们来训练,我们一点伙食不给,也不像话。
再有,乡县的公民队平时负责各地治安,若无点薪水收入,也不可长久。既然我们没有收他们的税,这各县乡平日的治安,也该由他们自己来支付。所以,我们是不是可以考虑,让各县乡组成的乡老每年自己商定一个数,用来维持各地治安和民状训练。
当然,为了防止乡老坐大,平时的治安案件,抓捕权归他们,审判权还是仿照出云城,由我们派遣的巡回法官当场审理。如何?”
沮授沉思的着回答:“嗯,这笔钱若全由农人负担,各乡县人口不均,恐怕人多的乡,钱财有富裕,人少得乡,农人无法负担,如此反而失了主公本意。”
田丰犹豫的说:“只收人头税恐怕也不行,有人家中田亩上千,却只有寥寥几口人,有人家无片瓦,却孩子满屋,以人头税抵偿所有的税,怕会带来新的不公。”
我歪着头,瞅了一眼田畴,爽直的问:“子泰有什么想法?”
田畴胸有成竹的回答:“两样税都收,以田亩税、人头税让青州人知道履行自己的义务。至于缴税的多少,我建议:一项税种固定,另一项不固定——也就是固定人头税,放开田亩税。人头税缴纳,由我们定下一个固定比例,每年征收,每十年做一调整,这个税种需要极其轻微,让民不以为苦。而田亩税缴纳多少,放开浮动,所有缴纳人头税的百姓,都有权推举乡老,参与制订田亩税的税率。
让各县乡报上每年需要的治安费用,再根据这数目,推算出他们自己需要缴纳的税率。若某地税负过重,则主公可以根据情况减之,以人头税补贴对方。这样一来,税率出自百姓,民必不以为苦。而各乡县商人,除了在本地纳人头税外,田亩税按照店铺的数量,由各乡县制订额度,报主公批准后实行。置于经营税,上缴青州从事府。如何?”
青州从事府,我怎么没听说过,是临淄龚景那儿吗?
沮授立刻表示同意:“子泰好方略,主公,我看就这样办吧。不过,青州从事府马上完工,主公还需立刻任命官员,以便各安其责。”
“从事府何在?”我探问。
“就是主公屋后的大房子,我等在此建立一个从事府,主公以青州别驾的身份在此办公,以此治理青州。”田畴弓身回答了我的疑问。
“也好”我点点头:“从事府主薄掾(主管文书)就让宪和担任,左右长史由左右军师担任,两位军师负责青州内政;中央大营中,设立都督府,主管军政,子泰任督护,监管青州军队,云长,翼德为左右锋将,统领所部军队,乐卫城中,设立军法署,以王彦方(王烈)为军法监,田尚田不圭为军法令。
我等现在这官职混乱,与朝廷不合,主要是正处在军法管制期间。等青州大乱平定,在正式授予各位相称官位,还有,我们官职不同于朝廷,就不给大家发粮食了,暂时,两府一署的首吏,比照太守官衔,授予可购买同样粮草的钱币。三地从吏(关、张、简雍、田尚)授予与校尉等职的钱币,其余各官,由从事府商定一个标准,发放钱币。”
众将轰然应诺。
我回头一拉沮授的衣袖,建议说:“子正,天色越来越晚了,剩下的事我们明日再议,先去看看龚使君,如何?”
经过我再三赔礼,沮授的气似乎消了很多,情绪缓和了许多,见到我的请求,立即表示了同意。我马上吩咐:“宪和。劳烦你去通知我家人一声,符皓,一路辛苦了,你先安歇吧。云长,翼德,你们也安歇去吧。”
“走”,我拉着沮授,快马奔向了临淄。
临淄城中,龚府门官见到我来访,不敢片刻耽误,迅速把我引到了龚景床边。几月不见,龚景的脸色灰暗,两眼无神,精神萎靡,憔悴了许多。
我担忧的看着他,心中却泛起嘀咕,历史上他应该在董卓进京的当年去世,也就是5年后,其后是焦和就任青州刺史,焦和就任,不到两年就死去,然后是臧霸的本家臧洪。臧洪就任不到一年去世,然后是田楷,田楷就任不到四年,是袁绍长子袁谭继任,袁谭就位不到四年,袁绍败于曹操。此后,青州就是臧霸的了。
比较起来,还是龚景任职青州的时间最长(除臧霸外),但现在看来,似乎他要成了最短命的一个。怎么回事?我百思不得其解。
“使君放心”,我拉着龚景的手,轻声安慰说:“圣上派我去出云宣旨,出云城有最好的医师,我一定把他们带来为使君治病。”
龚景勉力睁开眼睛,吃力的回答:“玄德,济南郡叛乱再起,青州动荡,我偏偏这时卧病在床,如此一来,青州要全靠玄德支撑了,望玄德不要负我。”
“使君放心”,我宽慰龚景:“其实,袁公本初的公子早有信,荐我到使君门下效力”,说着,我拿出袁谭在渤海郡交给我的信件,接着说:“我感念使君待我之心,故此没有拿出着封信来,使君待我厚恩,备没齿难忘,岂敢有负使君所望。青州动乱,南来之兵,备为使君尽力挡之,北来之敌,备为使君极力抗之,东来之贼,备为使君全力灭之,有我刘备在青州一日,必不使宵小窥视我青州。”
龚景激动的想坐起来,马上被我阻止住。
“我出自袁公门下,既有袁公的荐书,玄德何不早说,有袁公做主,我岂不放心。玄德,青州之政我就交给你了,望你为我涤定青州。”龚景躺在床上,热泪盈眶。
“使君放心养伤,备为使君效这犬马之劳。”我用力握住他的手,许下了诺言。
出了龚景府门,我与沮授站在街头盘算,广绕诸事未定,现在还不适合在临淄停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