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小李,你以为他是心肌梗塞引起昏厥。〃
〃是的,陈教授。〃另一位矮胖的年轻大夫答道。
〃你们俩究竟谁对?〃陈教授问。
小王说:〃患者摔倒后立即昏迷,心率缓慢,肢体偏瘫,反射消失……这一切都表明患者属高血压引起脑血栓。〃
小李则说:〃患者猝然摔倒,面色苍白,皮肤湿冷,血压下降,脉细而快,昏迷……这正是急性心肌梗塞的特征。〃
小王和小李相互辩论,争个没完没了。可怜那老人昏迷不醒,躺在一边,竟无人过问!
陈教授聚精会神地听着两位年轻人陈述病理,不时在笔记本上写几笔。他仍旧把病人置之不顾……这真是〃急惊风遇上慢郎中〃!
我实在看不下去了,想提醒他们,应该赶紧给病人看病。
这时,老人突然动了起来,两臂向上举起,收拢,又伸直;双腿弯曲,伸直,再弯曲,又伸直;眼球向上翻,嘴巴里不断怪叫,面色青紫,口吐白沫……
陈教授看见了,一点也不在乎,反而问两位年轻人:〃现在是什么病?〃
两个年轻人异口同声地说道:〃羊痫风!〃
陈教授点了点头:〃这一回诊断正确。〃
陈教授刚说完,老人坐了起来,手不举了,脚也不弯了,脖子忽然肿大起来。
〃这是什么病?〃
〃甲状腺肿大!〃
一会儿,老人的脖子不肿了,却不住地咳嗽起来……
奇怪,这个病人怎么像变戏法似的,一会儿生这种毛病,一会儿生那种毛病?
直到这时,陈教授才站了起来,把大手伸到我的跟前说道:〃欢迎你呀,小灵通!〃
咦,陈教授怎么会知道我的名字?
〃昨天夜里,我从《未来时报》上看到铁灵通的报道,说你要到我们医院采访。正巧,我们今天要对一些医学院的大学生进行考试。刚才你看见的就是我们考试的情景。〃陈教授对我这么一说,我恍然大悟。
这时,那位病人竟跑到我的跟前,伸出手来,要跟我握手。他连声说:〃欢迎你,小灵通。谢谢你在我晕倒时把我送到医院里来。〃
〃老大爷,你到底生了什么病?〃这时候,小虎子也感到奇怪。
〃我呀,没病!〃
〃没病?你刚才不是生了好多病!〃
〃那是装的!〃
〃装的?〃
〃我是'病人机器人',专门假装病人。我能装出108种病!〃
喔,原来这位老人也是铁蛋的〃铁哥们〃呢。
在未来市医院参观的时候,我看到好多〃病人机器人〃:
有的假装手腕脱臼,让见习医生正位、推拿。
有的假装肺癌,让见习医生开刀,换上人造肺。
有的假装头疼,请见习医生进行针灸。
最有趣的是假装牙痛,张大嘴巴,听任见习医生把牙齿一颗颗拔下来,再一颗颗装上去。拔牙的时候,〃拔牙机〃一秒钟拔掉一颗牙齿;装牙时,〃装牙机〃一秒钟装上一颗牙齿。装了拔,拔了装,拔牙、装牙像拔秧、插秧似的利索……
铁蛋看到有那么多〃铁哥们〃,脸上露出十分得意的神色。
一举两得
我在未来市医院10楼采访〃病人机器人〃,花去了不少时间。整个医院大楼有50多层,显然,即使走马观花,也得跑上一两天。
〃陈教授,哪一层最有意思,我就上哪一层采访。〃我说。
陈教授抓了抓后脑勺,一时拿不定主意。他思索了一会儿,忽然说:〃小灵通,我带你上最高层,那儿也许最有趣!〃
〃行,听你的。〃
我们跟着陈教授,坐着电梯,来到顶层。
电梯的门一开,我就觉得好笑。小虎子和小燕也一眼就发觉了。小燕忍住了笑。只有小虎子说什么也忍不住,扑哧一声,笑出声音来了。唉,他这一笑,弄得我和小燕也忍不住了,都哧哧地笑了。
是啊,怎么不惹人发笑呢?不知道怎么搞的,顶层的走廊里,那白色的长椅上,一溜儿坐着一排胖子,一个比一个胖!
对了,那边有一张床那么大的椅子上,坐着一个最胖最胖的胖子。他起码有三个下巴,头颈上的肉像一个个面包横放在那里。他一人独坐,磨盘一样的屁股坐满整个椅子。他胖得走不动,幸亏他坐的是〃机械椅〃,那四条椅腿可以像马腿一样走动。
〃他们得了肥胖病,是吗?〃我问陈教授。
〃不错。〃陈教授点了点头,说道,〃未来市的居民,大部分是脑力劳动者。在实现了'信息化'以后,好多人用不着去单位上班,在家里就能办公,用电视电话、电脑交换信息。走动少了,加上营养又好,很容易发胖。尽管我们天天在报纸、电视、广播里宣传,要加强体育锻炼,可是有些人就是懒得运动,一下子便像吃了发酵粉似的胖了起来。现在,癌症已经不是大敌,可是,肥胖病成了未来市的'流行病'!〃
我沿着长长的走廊走着,一路上,椅子上坐着许多胖子,个个肥头大耳,大腹便便。
再往前走,迎面挂着两个大字〃静〃、〃冷〃。
陈教授弯下腰来,关照我们说:〃在前面的病房里参观,不能说话,要保持安静。〃
他还特别叮嘱我:〃小记者同志,那儿不许用闪光灯拍照!〃
还没有进病房,迎面便飕飕地吹来一阵冷风。我不由得打了个寒战,仿佛来到了滴水成冰的严冬季节。
陈教授让我们穿上白色的防寒服。那防寒服的上衣和裤子、衣袖和手套、裤腿和鞋子,全都连在一起。穿好后再戴上透明的面罩,个个活像宇航员。不过,这儿的防寒服都太大了,我们几个穿了,走起路来都变得不利索了。
陈教授领着我们走进病房。
病房里的hushi,跟我们一样,也穿着防寒服,像宇航员似的。那些病人……胖子们,个个躺在床上,盖着被子,都闭着眼睛睡熟了。
hushi们轻手轻脚地来回巡视着。我们也蹑手蹑脚,参观各个病房。
前面几个病房里的病人,个个都胖得像刚出笼的馒头。中间几个病房里的病人有点胖,可也不算太胖。后面几个病房里的病人,一点也不胖,有的甚至还相当苗条呢。
这些病人,全都昏昏沉沉地在睡觉,半天,才吐出一口气。
再往前走,我看见hushi把一张病床推出了病房。床的四脚都装了轱辘。病床被推进了另一个房间。我们也跟着进去。这儿温暖如春,hushi们脱去了〃宇航服〃,我们也脱去了〃宇航服〃。
hushi给沉睡的病人打了一针。过了一会儿,病人睁开了眼睛。他用惊奇的目光打量着四周。
hushi来了,走到他跟前。
病人开口说话了:〃hushi同志,我这一觉睡了多久?〃
hushi看了一下挂在床头的卡片,说道:〃你呀,一觉睡了两年零九天!〃
乖乖,一觉睡了两年零九天,我从来也没听说过哩。
病人起床了。他刚一坐起来,赶紧用双手拉住自己的裤子说道:〃我的裤子怎么会这样大?这样肥?〃
他系紧了裤带,可是,裤腰、裤腿那样肥大,看上去像穿了灯笼裤似的。他的上衣也挺大,看上去像穿了京剧演员的蟒袍。
他对着镜子照了照,哈哈笑了。
我、小虎子、小燕、铁蛋,也都哈哈笑了。在这个房间里,〃保持安静〃的禁令已经取消。
〃你去换套合身的衣服吧!〃hushi对病人说。
病人换衣服去了。这时,hushi摘下病人床头的病历卡给我看。
病历卡上贴着那个病人进院时拍的全身照片,嗬,胖得像皮球。上面写着,体重254公斤!
病人换好衣服来了。他穿了一身西装,步履轻捷,显得非常精神。
〃谢谢你,大夫!谢谢你,hushi同志!〃病人紧握着陈教授和hushi的手说,〃我可以出院了吧?我两年多没回家,巴不得马上回家。〃
〃你别急,吃了点心才能出院。〃陈教授说。
hushi端来了面包、熊猫奶。病人一口就咬掉半个面包。
〃你可得记住教训……不能吃得太多,每天要坚持体育锻炼。〃陈教授对病人说,〃要不,一年以后,你又会成为一个胖子,还得到我这儿'冬眠'!〃
〃大夫,谢谢你的叮嘱。我一定牢牢记住。〃
他虽然嘴巴上这么说,可是,一口气竟吃了五个面包,喝了五瓶熊猫奶。看那样子,简直饿坏了!
病人走了以后,我赶紧问陈教授:〃刚才你说的'冬眠'是什么意思?〃
陈教授告诉我:每当严冬来临的时候,黑熊要拚命地吃东西,吃得胖胖的,然后躲进村洞冬眠,一睡就是四五个月。科学家们从黑熊的丘脑下部,提取到〃冬眠激素〃,用化学方法大量地生产这种激素。给肥胖病人注射〃冬眠激素〃,进行人工冬眠。这样一举两得,一方面,在冬眠中大量消耗了病人体内的脂肪,变胖为瘦;另一方面,人工冬眠使生命〃冻结〃,可以延年益寿呢。不过,在人工冬眠期间,务必安静,不能惊扰病人。正因为这样,人工冬眠病房,设在医院大楼的最高层。
陈教授还告诉我:从未来市发射的宇宙飞船,如果要飞向遥远的星球,宇航员在飞船里也要进行人工冬眠,一睡就是几年、几十年。在人工冬眠中,给宇航员定时注射营养液,维持生命。这样,宇航员可以延年益寿,经过漫长的太空飞行,仍能活着到达目的地,活着返回地球。人类应该向黑熊致谢呢!
已经中午了,我只好依依不舍地离开未来市医院。这次,我只参观了这幢大楼中的两层,已使我的眼界大开。我想以后有机会,一定再到未来市医院采访。
地下禁区
我的采访日程表,排得满满的,紧紧的。
吃完中饭,连个盹儿都来不及打,我和小虎子、小燕、铁蛋又坐进〃五用车〃出发了。
上午,〃五用车〃曾路过地下的高速公路。那高速公路有点像地下铁道,〃五用车〃只能单向行驶。高速公路不算太宽,路边除了塑料墙壁之外,什么都没有。听小虎子说,未来市地下不光有高速公路,还有一座庞大的地下城呢。我一听说地下城,当然挺感兴趣,决定下午到地下世界去采访。
〃五用车〃驶进地下高速公路,拐了一个弯,驶入另一条地下公路,速度便慢下来。透过明净的车舱,我看见了像万花筒一样迷人的地下城!
地下城的大街,竟然像北京的长安街一样宽广、笔直。一盏接一盏顶灯,雪亮雪亮的,连地上丢根绣花针,都看得清清楚楚的。
街道两边的商店,一间挨着一间。商店的橱窗里,五颜六色的灯光,像一束束鲜花绽放。
尽管在地下,清风习习,空气新鲜,一点也没有沉闷的感觉。
地下城又大又深,一层又一层。环城公路是螺旋形的,像盘山公路一般。
〃五用车〃沿着环城公路向地下深处驶去。
公路两边花花绿绿的橱窗,渐渐稀少了。小虎子告诉我,商业区、住宅区在地下城的上层。现在是工厂区……地下城的中层。
真的,工厂一家连着一家。〃未来市化工厂〃、〃未来市冶炼厂〃、〃未来市发电厂〃……一块又一块闪光的厂牌,从眼前掠过。
在我的印象里,工厂总是跟〃烟囱像森林〃联系在一起。可是,眼前那么多工厂闪过去了,我没有看见一根烟囱。尤其是发电厂,那烟囱常常是羊群里的骆驼……数它最高,可是,〃未来市发电厂〃居然也没有烟囱。
〃烟囱哪里去了?〃我问小虎子。
〃这儿的工厂不烧煤。〃小虎子回答说。
〃那烧什么呢?〃
〃什么也不烧!〃
〃什么也不烧怎么能发电?〃
〃老师说过,地球是个大火炉,越深越热。地心的熔岩,温度有几千摄氏度,甚至上万摄氏度。现在,未来市的许多工厂搬到地下,用的都是地热,当然不需要烟囱了!〃小虎子说道。
〃怎么很少看见工人?〃
〃这儿的工厂,很多是自动化工厂。还有的工厂让机器人在那里工作。机器人可以24小时连轴转,用不着'三班倒',也用不着上下班。它们永远在上班。〃
〃五用车〃沿着地下环城公路,驶往地下深处。我很想知道,在地下城最深的地方,究竟是什么样子?
突然,〃五用车〃刹车了。环城公路当中,亮着一盏巨大的红灯。红灯两边,是八个由霓虹灯管组成的红色大字:地下禁区不准通行
作为记者,职业养成了打破沙锅问到底的习惯。越是〃不准通行〃,越是〃禁区〃,我越想看个究竟。
我们几个下了车。迎面,竟是一堵严严实实的铁墙。铁墙的上方,跟环城公路的拱顶相接,连一条小缝都没有。
铁墙正中,有一道铁门。铁门紧闭,旁边有盏小红灯,灯下有个按钮。
〃这儿你们来过吗?〃我问小虎子和小燕。
他们摇摇头。
〃这铁墙后面是干什么的?〃
他们又摇摇头。
我猜想,灯下的那个按钮,也许是门铃按钮。我试着用手指按了一下。
半晌不见动静。
我又按了一下。
仍不见动静。
干脆,我把手指一直按在电钮上。
还是没人来开门。
小虎子是个急性子。他伸出小拳头,擂那铁门。小拳头擂红了,铁门仍纹丝不动。
过了好久,铁门上突然开了一个小小的窗口。一张戴着橄榄绿镶着黄边大沿帽的脸,出现在窗口。看上去,仿佛是一张嵌在镜框里的照片,那窗口恰好成了四方的镜框。
〃你们干什么?〃那声音冷冷的。
小虎子和小燕吓了一跳,不敢吱声。我连忙说:〃我是小记者,想来采访。〃
〃这儿是什么地方,你知道吗?〃那声音依旧冷冷的。
我答不上来。说实在的,我连铁墙后边是什么地方也不知道。可是,我又不能说〃越是不准通行的地方,我越是想去看看〃。
〃这儿是禁区!〃警察用很严肃的口气说道,〃只有指纹已存入电脑档案的手指按这电铃,铁门才会打开。无关人员一概拒绝入内。记者只有经过未来市政府批准,办好手续,才能入内。〃
〃警察叔叔,他是小灵通!〃这时候,小虎子凑上来,说了一句。
〃小灵通?就是《未来时报》上报道的著名小记者小灵通?〃警察叔叔那冷冷的口气变热了。
〃对!对!对!〃小虎子、小燕、铁蛋连声说道。
〃把记者证给我看一下。〃警察叔叔说。
我赶紧掏出红底金字的记者证,从小窗口递了进去。
突然,铁门向旁边移动,露出一尺来宽的空隙。我们四个赶紧侧着身子挤了进去。我们刚一进去,铁门就自动关上了。
警察叔叔用手拍了拍我的脑袋瓜,说道:〃小灵通,你是远道而来的小客人,我们打破惯例,让你进入禁区参观。不过,这儿是禁区,你务必严格遵守这里的一切规定。〃
我点头答应了。
警察叔叔说:〃这儿不能乱跑。前面有三道门,每一道门都装有看不见的放射性射线'门帘'。这'门帘'非常厉害,连小虫子都飞不过去。只要一碰上这'门帘',马上栽下来,死在那里!〃
听警察叔叔这么一说,我的每一根汗毛都竖了起来。小虎子最爱东摸西跑的,听了这话,两只手臂笔直垂了下来,紧贴在裤缝上,那副〃老实〃模样,我从来也没见过。
#奇#〃来,请上车。〃警察叔叔带着我们登上一辆坦克车。车里又小又狭,关上车门以后,非常闷。警察叔叔告诉我,这辆坦克披着厚厚的铅甲。铅能挡住放射性射线。只有坐上这样的铅坦克,才能通过那无比厉害的〃门帘〃。
#书#铅坦克向前驶去,那声音在地下道里发出巨大的反响,给面前的地下禁区更增添神秘的色彩。
地下禁区是什么地方?是生产原子能的工厂?是军事重地?我暗暗猜测着。
铅坦克像个问罐头,连一扇小窗也没有,缓缓地向前行驶,不知它开到什么地方。
铅坦克开了好一阵子,大概是过了那三道〃门帘〃了吧,终于停了下来,门自动打开。
我们走下来,松了一口气。
使我感到惊讶的是,面前既不是机要部门,也不是原子能工厂或军事重地,却是食品工厂的包装车间。机器在那里自动包装,把从传送带上不断送来的白色的东西,装进塑料盒里,然后送进冷藏库贮存。
那些白色的东西是什么呢?
我走近传送带,哦,看上去好像是虾仁。
我感到奇怪,生产虾仁用得着这样戒备森严?
我们紧跟在警察叔叔后边,参观这座奇特的地下工厂。
这儿的车间都是密闭的,门窗关得紧紧的。我们只能从窗口朝里看看,不准入内。
在一个车间里,我看到一层层架子上,有许多白色的东西在蠕动,远远望去,一片白茫茫,看不真切。不过,至少可以断定,那白色的东西不是虾仁,因为虾仁怎么能蠕动呢?
从另一个车间的窗口望进去,我吓了一跳:里面黑压压的,许多黑色的东西在飞来飞去,连窗玻璃上也歇着好多个。隔着玻璃,我看得清清楚楚,那是苍蝇!
原来,这是一家苍蝇工厂。那〃虾仁〃是苍蝇的幼虫……白白胖胖的蛆!
怪不得车间里的门窗紧闭,设下一道又一道〃门帘〃,为的是不让一只苍蝇逃出去。
警察叔叔告诉我,未来市的垃圾经过粉碎,通过管道送到这里,成为苍蝇的美餐佳肴。苍蝇在这儿安家,繁殖后代。那些白白胖胖的蛆,。电子书营养价值不比虾仁差。100吨蛆,含有40多吨脂肪和40多吨蛋白质哩!
〃这些蛆运出去,变成苍蝇可不得了!〃我有点担心。
〃不会变苍蝇的。运出去的时候,经过那三道'门帘',全给放射性射线杀死了。〃警察叔叔答道。
〃谁高兴吃蛆?恶心死了!〃小燕插嘴说。
〃喂(又鸟)喂鸭呀!〃警察叔叔幽默地说,〃蛆吃垃圾,(又鸟)和鸭吃蛆,你吃(又鸟)和鸭!〃
我们一听,都乐了。
在这家工厂里,我还参观了〃白蚁车间〃。那些白蚁也养得白白胖胖。听说,一斤白蚁含的脂肪,比一斤牛肉含的脂肪还多。白蚁还含有许多氨基酸,味道可鲜美呢,(又鸟)鸭最喜欢吃。
这儿的〃蝗虫车间〃、〃蟑螂车间〃,也挺〃热闹〃,每天的产量十分惊人。
苍蝇、白蚁、蝗虫、蟑螂都是害虫,除了这儿,在未来市已经把它们一扫而光。正因为这样,这儿戒备森严,绝不允许有一只活的害虫溜出去。
警察叔叔说,这儿也像一座监狱……害虫监狱!
在这里,害虫们再也没办法传播疾病,只好乖乖地服从人的命令,成为蛋白质的生产者,成为脂肪的生产者。
当我离开地下禁区的时候,发觉坦克里有股药水味儿。那是因为坦克只有经过彻底消毒、灭菌、杀虫,才允许开出去。要严防那些害虫躲在坦克里蒙混过关。
历史的画廊
地下城的灯光长明,在那里分不清白天和黑夜。当〃五用车〃钻出地面,我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