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黄太守太客气了!请!”
黄祖嘴上说请,却抢先一步踏过门框,理都没理关羽。
关羽脸上怒色一闪,却被刘备拍了一下手臂,只好忍着怒气跟了进去。
苏飞倒是很有礼节十足,先后向刘备和关羽拱手行礼,后者也很客气的还礼。
四人分宾主坐下后,黄祖问道:“不知玄德公此来所为何事?”
刘备也不卖关子,直截了当的问道:“黄太守是否收到了淮南那边的战报?”
黄祖点点头道:“刚收到!老夫已经派人去城外坚壁清野,同时在江中航道设立障碍。不知玄德公可有其他良策?”
刘备没想到黄祖这么快就做出了应对,点头赞道:“黄太守行事果断,老夫佩服!良策谈不上,只是有几个的小小的提议。”
黄祖拱手道:“还请玄德公不吝赐教!”
虽然黄祖心里很看不起刘备,但是对方毕竟和公孙续交手多次,对幽州军的作战风格肯定十分了解,多听听没什么坏处,因此才表现得十分客气。
刘备沉声道:“黄太守,咱们现在是一家人,又何必如此客套?老夫但有所知,必定言无不尽!”
黄祖笑道:“既如此,玄德公,请讲!”
刘备肃然道:“幽州军的攻城器械十分犀利,常用的利器就是抛石机和连弩,前者能把磨盘大的石头抛射到百步开外,后者三十步之内威力巨大,可以连续发射五支箭,令人防不胜防!因此想要守住江夏城,就要想法子应对抛石机和连弩的威胁!”
黄祖神色凝重起来,问道:“不知玄德公有何良策?”
刘备摸了摸胡须,低声道:“抛石机抛出的石块看似威力巨大,其实只是声势浩大而已,只要让将士们克服惧怕,及时躲避就行。至于连弩,也必须抵近才能发挥威力,因此老夫提议在护城河外面再挖几条两丈多深的壕沟,既可以延缓敌军攻城队伍前进的速度,又可以避免敌军的弩兵抵近到城墙下发射!同时再抽调一大批弓箭手,重点防护壕沟和护城河,如此一来敌军想要冲到城墙下就必须付出巨大的代价!”
黄祖眼睛一亮,连连点头道:“玄德公真乃金玉良言啊!既然如此,不如就请玄德公负责一方防守。嗯……就城北如何?”
刘备沉思了一会,沉声道:“倒也没什么不可以的!只是老夫麾下将士缺少兵器铠甲和箭矢,还请黄太守调拨一批!”
黄祖笑道:“此乃应有之理,即使玄德公不提,老夫也会尽快调拨下去。”
刘备笑着拱手:“那就多谢黄太守了!”
关羽冷哼一声,之前他可是找了黄祖好几趟,请求调拨兵器铠甲,对方次次都找借口推脱,现在想让徐州军替他们卖命,倒是答应得很痛快。
刘备和黄祖又闲扯了几句,起身告辞离去。
出了太守府,关羽就急切地问道:“兄长为何给黄祖老儿出主意?”
刘备回头看了看太守府的大门,淡淡道:“为兄自有计较,二弟回头便知!”
第八百一十八章 刘景升唯求自保()
荆州刺史府的后花园内,刘表正在抚琴。
一个白衣少女随着琴声在草地上翩翩起舞,她相貌俏丽,和刘表有七成相似,舞姿绰约,不时引来围观婢女们的叫好声。
这少女正是刘表和蔡氏所生的小女儿刘瑜,被刘表夫妇视作掌上明珠,但有所求无不应允。然而刘瑜却并没有因为备受宠爱而肆意妄为,她性格温柔,心地善良,时常为犯错的下人求情,刺史府上下无不对其万分喜爱。
一曲终了,刘表双手离开琴弦,从袖中取出一块洁白的帕子,对刘瑜招了招手。
刘瑜嘻嘻一笑,走过去任由父亲给自己擦拭额上的汗水。
这时蔡瑁从外面匆匆而入,神色十分焦急。
刘表心头一震,轻轻拍了拍刘瑜的手背,微笑道:“瑜儿去找你娘亲玩吧,为父和你舅父有事要说。”
刘瑜柔柔的答应一声,又向蔡瑁敛衽行礼,迈着小碎步离开了花园。
刘表挥挥手让婢女们退下,问道:“德珪,可是淮南的消息?”
蔡瑁点了点头,从袖中取出一张纸递了过去,低声道:“主公,此乃黄归宁刚送来的消息。”
刘表接过来一看,顿时脸色大变,顿足骂道:“孙策小儿真是不当人子,竟然阵前倒戈!袁公路那竖子也活该一夜之间惨败而逃,竟然对孙策小儿的阴谋毫无察觉!唉……淮南和江东已经落入公孙续手中,接下来肯定要对我荆州动手!德珪可有良策?”
蔡瑁轻轻叹了口气,公孙续得了淮南军和江东军,最少就有四十万兵力,再加上马腾和张济的数万大军,总兵力接近五十万。荆州的全部兵力加起来也才二十万左右,而且有一大半都是水师,公孙续现在拥有淮南之地,根本不需要顺江而上,水师船队完全没有用武之地。就算公孙续从水路而来,幽州水师和江东水师的实力也远胜于荆州水师,这场仗无论如何都是打不赢的!
刘表见蔡瑁不答,顿时心里一凉,颤声问道:“德珪,吾等当真没有击退公孙续的机会吗?”
蔡瑁沉声道:“主公,也并非完全没有机会!”
刘表一把拉住蔡瑁的左手,急声道:“快说来听听!”
“主公勿急!”蔡瑁安慰一句,小声道:“属下有三个建议,请主公斟酌!其一,公孙续既然尽得淮南之地,必定会走庐江——汝南一线来进攻江夏,因此要尽快向江夏增派重兵,务必守住荆州东面的门户;其二,为防马腾和张济忽然南下,配合公孙续攻打我荆州,须得派一员大将去镇守襄阳,如此北面就可无忧;其三,派遣得力的将领前往长沙、零陵一带,不惜重金拉拢当地的南蛮头领,尽快找好退路,一旦形势不对,就立即向南撤退!”
刘表站起身来,一边缓慢踱步一边低头思索,过了一会儿,他轻声道:“德珪的前两个提议,某都同意,第三条就算了!若是荆州不保,某去幽州向天子请罪就是!”
蔡瑁心里苦笑一声,他早就猜测刘表不会抵抗到底,刚才所谓的考虑退路,只是为了试探出刘表的心里话而已。
刘表接着道:“某不可能不加抵抗就开城,否则颜面何在?某准备把荆州城内的大部兵力都调到江夏去,若是能守住江夏,那就继续打下去!若是江夏失守……也就罢了!德珪,可愿去江夏掌控大局?某会让异度(蒯越)、子柔(蒯良)一起去助你,水师也归你调度!”
蔡氏家族在荆州根深蒂固,蔡瑁又是刘表的大舅子,威望足以压服全军,即便是嚣张跋扈的黄祖都要俯首。而且在刘表看来蔡瑁有能力而且忠心耿耿,有此人去江夏坐镇,若是还无法击退公孙续的大军,那就索性直接投降好了。
蔡瑁无可推迟,只好躬身道:“既然主公有命,属下定然全力以赴!”
刘表此时已经完全镇定下来,或者说已经完全想通了,打不赢投降就是,当下伸手扶起蔡瑁,轻声道:“尽力就好!不管结果如何,某都不会责怪于你!”
“多谢主公!”蔡瑁轻声道谢,心里着实有些感激,不管刘表有多少不足之处,对待自己确实仁至义尽。
刘表拍了拍蔡瑁的肩头,示意对方和自己一起坐下,低声道:“据潜伏在寿春的密探回报,诸葛孔明去了寿春,似乎很受公孙续的重用,是否让人和他接触一下?”
蔡瑁一怔,随即怒道:“那竖子太过分了!数次拒绝主公的征辟也就罢了,竟然主动跑去投靠公孙续,真是不当人子!”
刘表淡然道:“人各有志,何须强求?更何况此事对咱们来说并非坏事,孔明是咱们的子侄辈,将来若是……某相信他会出手相助的!”
蔡瑁摸了摸胡须,沉声道:“若是让人和孔明联络,最好先请承彦(黄承彦)写一封亲笔信。”
刘表点点头:“某稍后就写一封信给承彦。”
这时外面又走进了几个人,正是蒯良、蒯越、庞季和张允。
四人向刘表行礼,随后分别在石凳上落座。
刘表让侍女上了茶水,轻声道:“某正要派人去请诸位,没想到诸位自己来了。”
庞季拱手问道:“主公,可是为了淮南的事情?”
刘表点点头,叹道:“袁公路竟然如此不堪一击,真是让人意想不到!诸位想必都很清楚,公孙续实力未损,休整的时间不会很长,接下来必定会对我荆州动手!刚才某和德珪商议了一下,决定囤积重兵于江夏,同时派一员大将镇守襄阳,以防马腾和张济忽然南来!诸位以为然否?”
张允低头饮茶,他和蔡瑁历来同进退,既然是蔡瑁的提议,自然不可能反对。
蒯氏兄弟对视一眼,心里明镜一般,刘表这个安排,显然只想自保,却没有半分进取之心!公孙续兵强马壮,兵力是荆州的四五倍,又能从容从冀州、徐州转运粮草过来,区区一个江夏城岂能抵挡得住?
蒯良皱了皱眉,拱手道:“主公请恕属下直言,如此行事,实乃取死之道啊!”
刘表心里怫然不悦,脸色却依旧平静,淡淡问道:“子柔何出此言?”
蒯良叹了口气,肃然道:“主公,公孙续的兵力是吾等的数倍,又不缺少粮草,若是坚持强攻,江夏城只怕是守不住的!主公把兵力都调到江夏,一旦失败,公孙续岂不是可以长驱直入?荆州城墙高大,粮草充足,若是准备坚守,何不坚守荆州?”
刘表摸了摸胡须,询问其他几人:“诸位怎么看?”
蒯越淡淡道:“属下附议。”
蔡瑁微微一笑,并未发表看法。
张允低头喝茶,似乎没听到蒯良的话。
庞季摸着胡须思索了一会,沉声道:“主公,属下反对子柔兄所言!”
“为何?”刘表急忙询问。
庞季肃然道:“正如子柔兄方才所言,公孙续占据了绝对优势,荆州城就算比江夏城坚固高大,一旦幽州军坚持不懈的进攻,失陷也是迟早的事情!既然左右都无法确保取胜,守江夏和守荆州有何区别?因此属下提议索性孤注一掷,趁着兖州、冀州和幽州境内一片空虚的机会,派遣一支精兵北上去袭击幽州,若是能救出天子,或可扭转目前恶劣的局面!”
刘表等人闻听大吃一惊,公孙续尽起大军南下,北方各地一片空虚,庞季的这个计策确实有实现的可能。然而此去幽州数千里路,想要在公孙续反应过来之前杀到幽州城下,唯有骑兵才有可能做到,偏偏荆州军中的骑兵数量少得可怜,算完算尽也不足五千之数,仅凭这点骑兵想达成庞季的设想,简直就是痴人做梦!
蔡瑁淡淡道:“伯成(庞季字)计策虽好,奈何无法实行啊!若是我军有三五万骑兵,倒是可以试一下!”
庞季沉声道:“若是那支兵马乘船北上呢?可以让江夏水师沿着汉水把他们运送到弘农以南,然后从并州北上,未尝没有成功的希望!”
蔡瑁已经没了纠缠此事的耐心,沉声道:“不错,吕布离开了并州,那边确实一片空虚,但是伯成莫非忘了雁门还有一支数万人的大军?就算北上奔袭的那支兵马顺利杀到幽州城下,阎柔最多两日时间就能赶回去,到那时必定落个全军覆没的下场!”
庞季叹道:“如今的局面九死一生,若是弄险尚有一线希望,还请主公三思!”
刘表挥了挥手,沉声道:“北上奔袭的事情就不必讨论了!就按照刚才某和德珪的商议去做,子柔、异度,请你二位随德珪前往江夏,尽力守住城池不失!”
蒯越和蒯良心头叹息,只好起身领命。
“吾辈迟早为公孙续所擒啊!”庞季黯然喃喃一句,也不向刘表告辞,起身就向外走去。
第八百一十九章 平地惊雷起幽州(上)()
深夜,幽州城,安北将军府。
跟随单经多年的老管家拿着一个火漆封口的小竹筒,脚步匆匆来到单经的卧房门口,轻轻敲了敲门。
公孙续离开幽州的时候,命令单经镇守老窝,并且将其提升为正三品的安北将军,掌控幽州境内的所有兵权,对单经的信任无以复加。
单经也没有辜负公孙续的信任,他面对天子和朝廷的时候手段圆滑,把‘推、拖’玩的出神入化,使得天子和朝廷重臣念念不忘的新军到现在都没筹建起来。面对那些反对公孙续的人,他出手果决,和贾诩李儒配合默契,用各种手段打击镇压那些人,使得各地反对公孙续的声音很快就销声匿迹。
单经迅速披衣而起,出来问道:“何事?”
老管家把小竹筒递了过去,低声道:“老爷,博陵的飞鸽传书!”
这个时代天空中的猛禽颇多,信鸽若是长途跋涉,被吃掉的可能性在七八成以上。因此公孙续大军南下的时候,每隔一两百里就建立一个信鸽驿站,每个驿站除了喂养信鸽的士卒之外,还另外配备了两三个神射手,专门射杀驿站周围几十里之内的猛禽,尽量人为提高信鸽的生存能力。
按照公孙续的设想,等到全国彻底稳定下来之后,在全国各地都建造信鸽驿站,同时鼓励民间饲养鸽子,由当地官府给养鸽子的人适当的补贴。如此一来,要不了多长时间信鸽驿站就会遍布全国,足以把信息传递的速度提高数倍。其实公孙续的这个设想和‘马政’很类似,不同之处就在于饲养鸽子的成本远逊于战马,成功的可能性极大。
老管家手中的这封信是从寿春发出的,同样的信件一共发出了五份,一路途经徐州、兖州、冀州各地数十个驿站,期间换了好几拨信鸽,辗转送到了单经的府上。
单经一把拿过小竹筒,吩咐道:“随老夫进来吧。”他老妻已经去世,身边也没有侍妾,并无不方便之处。
管家跟着单经进了屋子,迅速上前点起油灯,垂手站在一边。
单经先查验了火漆,然后才从竹筒里取出一个小小的纸卷,打开后看了一眼就放声大笑起来。
管家轻声问道:“老爷,可是大将军发来的捷报?”
单经脸色笑容不减,点点头道:“正是!孙策忽然阵前倒戈,袁术数万大军一夜崩溃!如今淮南、江东都已落入大将军手中,天下平定指日可待啊!”
管家又惊又喜,笑道:“这个真是个天大的好消息!不知道公子有没有立下大功?”
单经微笑道:“大将军把吾儿视若手足,岂会不被吾儿立功的机会?看着吧,等到吾儿回来的时候,最少也是个偏将军了。”
管家躬身道:“老奴提前给老爷贺喜了!”
单经哈哈一笑,作为公孙瓒麾下的老将,他当初毫不犹豫第一个投靠公孙续,如今算是获得了丰厚的回报!其他几个老将,包括公孙续的叔父公孙范在内,现在都已成了边缘人物,谁都没有自己风光,可见站好队伍是何等的重要!
管家小声问道:“老爷,是否提前做好准备,天亮后好把这个大好消息通传下去。”
单经摸着胡须思索了一会,沉声道:“先不着急!你立即去请李文优和贾文和过来一趟,对了,别让别人发现了!”
管家答应一声,迅速离开了屋子。
单猛穿好衣服,前去书房等候。
贾诩、李儒和单经居住在同一条街上,得到消息后很快就赶了过来。
管家上了茶,退出去关上了房门。
二人向单经行礼后,贾诩问道:“老将军,可是主公那边有新消息了?”
单猛点点头,把那张小纸条递给了贾诩。
贾诩双手接过,低声念道:“‘七月十五日深夜,孙策阵前倒戈,袁术一夜之间全军覆没。’”
贾诩念完后,和李儒面面相觑,二人的脸色都震惊万分。他们对公孙续能否取胜不抱半点怀疑,但是却没想到如此干净利落就击溃了袁术,从双方在八公山对峙到袁术惨败,仅仅只过了三四天的时间,曾经显赫一时的淮南军就烟消云散,实在是快得让人不敢相信!若非这种信鸽急件不可能作假,他们甚至都会怀疑这是个假消息。
贾诩赞叹道:“主公真是战无不胜,攻无不克啊!既然淮南军一夜之间就烟消云散,我军的损失肯定很小,再则江东也落入了主公手中,某断定主公不会班师回朝,而是会略作休整就会西进荆州!老将军不妨向主公去一封信,提议让马寿成和张隽乂挥师南下,从北面给刘景升施加压力!”
单经沉声道:“老夫也有此意!不过今明两天肯定还有更详细的消息传来,若是大将军果然决定短期内就兵进荆州,老夫会立即写信。”
贾诩点了点头,双手把信件还给单猛。
李儒问道:“老将军唤某二人前来,可是想借此机会做一番文章?”
单经嘿嘿一笑,竖个拇指赞道:“文优果然心思敏捷!不错,老夫正是这个意思!自从崔州平和荀公达一案过后,很多人都迅速藏在了水面下,想把他们揪出来十分困难,因此老夫想散步一条假消息,看看能否引蛇出洞,彻底解决掉那些居心叵测的家伙!”
李儒神色十分兴奋,他接掌灰衣卫之后,并未有多大的表现机会,因此一直都盼望着能大干一把,从而确定自己在灰衣卫中的地位。现在终于有了机会,他恨不得立即动手,制造一个震动天下的大案。
贾诩的脸色很淡然,他对出风头毫无兴趣,只喜欢在背地里出谋划策。
单经端起茶盏喝了一口,问道:“二位认为该如何行事?”
李儒微微一笑,示意贾诩先说。
贾诩也不客气,略一沉思之后,轻声道:“老将军,某有五个提议。其一,老将军明日找个合适的时机,‘无意中’透露出主公在淮南被孙策和袁术击败,二十万大军损失过半的消息,然后立即把在场的人控制起来;其二,大小姐(公孙芮)和尔玉夫人母女这几日恰好在祯园,老将军可以亲自登门,‘劝说’大小姐她们立即回转蓟县;其三,向阎柔将军去一封信,命令他立即抽调一支人马南下;其四,立即在天津征召新兵;其五,加强蓟县侯府的防卫力量。只要主公大获全胜的消息被严密封锁,何愁某些人不主动跳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