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三国之白马天下-第29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黄盖本来已经举起长枪准备投掷,这时也只好无奈地向一旁躲避。

    哗啦!高成义连人带盾牌砸在船围栏上,接着在船舷上重重磕了一下,一头掉进了海水中。

    黄盖怒哼一声,再次持盾提枪上前,正要再次出手,天空中猛然闪现几道绚丽的亮光,随即霹雳雷鸣当头而来,震得人心惊胆颤。

    黄盖手臂一颤,这一枪就没投掷出去。

    周瑜大声惊呼:“不好!要下大雨了!吹号,立即向南撤退!”

    虽然此时幽州水师的主将吕布已死,副将高顺也坠入海中,但是幽州水师还有六七艘战船完好无损,江东水师这边即便还有十几艘战船,却已经是强弩之末,更何况江东战船根本不适合在暴风雨中作战,稍有不慎就会全部葬身在风雨之中。周瑜为了保住江东水师的一丝元气,只能选择立即撤离战场,随着他的一声令下,战船率先调头就走。

    号角手立即吹响了撤退的号角,十几艘江东战船奋力转向,跟在周瑜的战船后面仓皇向南而去。

    幽州水师这边无人指挥,又急着从海里捞起高顺和其他落水之人,因此并未发起追击。

    高顺刚刚被人拉上甲板,暴雨就伴随着电闪雷鸣倾盆而下,刹那间眼前就形成了一道道瀑布,伸手不见五指。他双拳紧握,仰天怒吼,本来还有可能找到吕布,然而忽然下起了这么大的雨,这是天要亡吕布啊!他并不知道,吕布在成廉和两名亲卫的护送下,在打雷之前已经爬上了几里开外的海岸,此时正在慌忙寻找避雨的地方。

    高成义随后被人拖上船来,顾不得身上的伤口还在流血,大声问道:“将军,现在该怎么办?”

    高顺用力抹了一把脸上的雨水,大吼道:“让战船原地待命,不许妄动!”

    雨这么大,根本就无法辨别方向,稍有不慎就会互相碰撞,再则高顺还抱着一丝希望,想等到雨停之后搜寻吕布的下落。

    高成义立即过去揪住号角手,大声呼喝着让他们把高顺的命令传达下去。

    由于雷声巨大,号角手们涨得满脸通红,才在雷声出现间隙的时候把‘原地待命’的命令传达下去。

    这些跟随吕布上船的幽州军将士何曾见识过海上的风雨之威,天地间白花花一片,整艘船都摇晃不停,似乎随时都会倾覆。他们纷纷躲进船舱,心惊胆战的等待大雨停止,他们不惧怕冲锋陷阵,也不惧怕死亡,但是却无法在这种天地之威面前保持镇定。

    岸边,成廉背起吕布躲到了几大块礁石下方,两名亲卫站在他们面前,遮挡住飘过来的雨水。

    那支箭依旧插在吕布的后勃颈上,成廉借助闪电的光芒查看了一下,发现箭头的倒钩已经刺进肌肤之中,贸然拔箭必定会鲜血狂涌,只怕等不到救治就会失血而死。他无奈地叹了口气,撕掉自己的衣襟,在雨水中胡乱冲洗了几下,按在吕布的伤口附近。

    一名亲卫猫着腰,大声叫道:“将军,咱们必须尽快和高将军联系上,否则温侯只怕……”

    成廉皱眉道:“这么大的雨,怎么和伯平联系?”

    这亲卫抖抖索索从怀中取出一个密封的竹筒,从里面取出一个火折子,双手递给了成廉。原来此人平时晚上负责给吕布点灯,因此习惯了随身带着火折子,又因为初次登船心里不踏实,担心火折子掉进水中,这才用竹筒密封着。

    成廉大喜,急忙叫道:“快去找几根树枝!”

    另一个亲卫脱下衣服顶在头上,慢慢摸到旁边雨水淋不到的地方,借着闪电的光芒找到几根被海浪冲上岸的干枯树枝,猫着腰回来把树枝递给成廉。

    成廉接过那几根树枝,在衣襟上撕下一根布条,把树枝捆绑在一起,小心翼翼地吹着火折子,把树枝点燃之后,对着海面上来回舞动。

    高顺并未进船舱避雨,而是一直站在船舷边上,扶着围栏来回打量海面,期待着能看到吕布的身影。然而眼睛都酸疼难耐了,却根本没有吕布的影子,他黯然叹了口气,心里已经失去了希望。

    这时高成义忽然指着一边大声叫道:“将军,快看那边!”

    高顺急忙扭头去看,只见远处一点火光若隐若现,依稀可以看到有人影晃动。他手搭凉棚仔细看了看,确认那边是岸边的方向,心里再度涌起了一线希望,莫非吕布逃到岸上去了?不管怎么样,有一线希望就不能放弃!他咬了咬牙,让高成义去命令舵手立即转向,无论如何都要过去看看。

    战船在风雨中艰难地调转了方向,向着那一点火光缓缓而去。好在周围剩下的六艘战船一直停在原地,并未发生碰撞。

    成廉瞪大眼睛盯着海面,忽而一道耀眼的闪电划破天际,他发现一艘战船正向着岸边而来,不禁大喜过望,赶紧让那亲卫再去找几根树枝过来,否则一旦火光熄灭,那艘战船没了指引就会有触到岸边礁石的危险。

    两名亲卫都在地上胡乱摸索,抓了一大把树枝过来堆在一起,成廉引燃那堆树枝,火光一下子亮了数十倍。

    高顺见状大为振奋,赶紧命令舵手留意那道火光,以免触碰到岸边的礁石。

    两名亲卫不敢怠慢,不停地去收集树枝放在火堆上,保持火光不灭。

    战船越来越近,到了十几丈开外缓缓停了下来,再向前走就会有触礁的风险。

    高顺让人放下小船,派了三个精通水性的士卒,顶着大雨上岸去看看点火的是否是吕布。随后他命令几名士卒打起雨伞,遮挡住四周的风雨,点起几盏气死风灯给小船指引方向。

    因为有火光的指引,这三名士卒很顺利就来到了岸边,其中一人跳下木船,奋力游到礁石下方。

    一名亲卫急忙上前,把那士卒拉了起来。

    那士卒大声问道:“温侯可在此地?”

    “温侯重伤昏迷,成将军和俺们把他送到岸上来了!”

    那士卒大喜,爬上礁石向成廉行了一礼,确认旁边真的是吕布,又问了一下伤情,冒着生命危险跳进海水中,爬上小船划回去给高顺报信。

    高顺得报喜不自胜,立即让随军医师跟着小船上岸,先去给吕布处理伤口,等到风雨停止之后再送到船上来。

    在几名精通水性的士卒的帮助下,那随军医师顺利上了岸,给吕布处理完伤口,静待大雨停止。

    这场大雨足足下了半个时辰才停下来,须臾,皎洁的月亮和点点繁星出现在夜空。

    高顺也顾不得收拢剩下的几艘战船,只是让高成义负责收拢战船,迫不及待地又放下两艘小船,亲自跟随上岸去把吕布接回了船上。

第七百七十章 公孙续见孙伯符() 
    七月初九,午后。

    公孙续站在一座山头上,眺望着几里开外的八公山,只见山上人群涌动,旌旗飘舞,一眼望不到边际。他皱了皱眉,看来袁术确实把所有的兵力都调到八公山来了,粗略估算一下,最少也有七八万人,再加上孙策的人马,差不多在十万人左右,这么多的兵力守卫易守难攻的八公山,真可谓是固若金汤。再则淮南军背靠寿春,补给便利,己方的粮草却要从徐州转运过来,一旦久攻不下,只怕战局会急剧恶化!

    站在公孙续身侧的赵云沉声道:“主公,看来这八公山很难强攻啊!是否派人去探探路?若是能绕过八公山直击敌军后方,我军就必胜无疑了!”

    “不必去了!”公孙续摇摇头,苦笑道:“我对这一带的地形很了解,八公山虽说并不高,但是占地宽广,大小四十几座山峰彼此呼应,最少也要绕行五六百里路才能绕过此山。更有甚者,这一带有很多河流滩涂,大军根本过不去,少量兵力绕过去又无济于事,因此绕行绝不可取。”

    赵云低声道:“如此说来,唯有指望吕温侯能一举建功了?”

    公孙续点点头:“暂且只好如此!数日前离开宿迁的时候,我已经飞鸽传书给单老将军,让他调遣驻扎在天津的六十几艘战船南下利城附近的海域待命。不出意外的话,天津那边的战船应该已经启程了。”

    赵云眼睛一亮,天津那边和东莱一样,也是只有战船而无兵马,主公肯定要向船上派遣一支人马,自己毫无疑问是主将的最佳人选,到时候和吕奉先一趟顺大江而上从背后攻击寿春。如此一来,即便吕奉先攻击不顺利,自己也能及时率军前去助阵。

    果然,公孙续沉声道:“子龙,八公山这边暂时不会发动进攻,你带两万精兵去利城接应天津的船队,到时候见机行事即可。对了,途经宿迁的时候多带一些云梯,以备不时之需。”

    赵云赶紧躬身道:“末将遵命!主公,末将何时前往利城?”

    “大军连续赶路好几天了,歇息一晚,明日一早再启程吧。走,咱们去会一会袁公路和孙伯符!”

    二人下了山头,带了五千骑兵,打着飞马大旗向着八公山接近。

    袁术和孙策站在八公山半山腰上的一块大石头上,一直观望着幽州军的动静。

    这时见一队骑兵打着飞马大旗而来,知道肯定是公孙续到了。袁术面带忧色,即便八公山易守难攻,奈何敌军的人数实在太多,粗略估计不下十五万,一旦公孙续不计死伤发起强攻,能否守住很难预料。

    孙策却跃跃欲试,在公孙续横空出世之前,天下人说起‘年轻俊彦’的时候往往都会先提他的名字,现在天下人的目光都投到了公孙续身上,谁还记得江东小霸王?因此他早就有和公孙续一决胜负的打算,唯有正面击败对方,才能重新为自己正名!

    太史慈站在孙策身后,右手紧紧握着腰间的剑柄,和孙策一样,他也早就期盼着能和公孙续一战。稍后若是有机会,定要向主公请战。

    片刻后,那面飞马大旗到了山下的平地上,队伍缓缓停了下来。

    袁术回头询问身后的黄猗:“大旗下那黑甲将领是否就是公孙小儿?”

    昔日袁术虽然和公孙瓒结为盟友,但是却并未去过幽州,也就没见过公孙续。

    黄猗躬身道:“启禀主公,那厮正是公孙小儿,旁边白马银甲那人就是赵云。”

    袁术点了点头,由于隔得太远,看不清楚公孙续的相貌,不过对方的身材很高大,和公孙瓒颇为相似。

    孙策看着公孙续身后那些整齐雄壮的骑兵,心里羡慕万分,若是自己也有这样一支骑兵,不必出动就能震慑各地宵小,哪还会有那么多人明里暗里反对自己。

    太史慈激动地握紧了腰间的剑柄,昔日他在刘繇麾下的时候,就曾经担任过骑兵统领,很喜欢那种率领千军万马来去如风的感觉。投奔孙策之后,江东骑兵只有寥寥数百人,而且江东的地形也不适合骑兵,他再也没有率领骑兵冲锋陷阵的机会,此时看到大队骑兵在面前奔驰,不禁想起了昔日在刘繇麾下时的情景。

    孙策笑道:“袁叔父,咱们下山去会一会公孙续吧!”

    袁术略一犹豫,摆摆手道:“贤侄自去,老夫掠阵即可。”不管怎么说,当初是他主动背弃了和公孙瓒的盟约,还在公孙瓒背后插了一刀,就算脸皮再厚,见到公孙续还是会极不自在,因此他从未想过和公孙续面对面。

    孙策淡淡一笑,提着长枪转身就向山下走去。

    太史慈抓起插在身侧地上的长戟,对身后草坪上的一群骑兵做了个手势,大步向孙策追去。

    这些江东骑兵大概有三四百人,他们牵着战马迅速跟了上去。

    山下,公孙续拿出一支单筒望远镜,眺望着山上的旗帜,试图寻找到袁术或者孙策的大旗。数月前他意外得到了几块透明的水晶,于是亲自动手研磨镜片,做出了这世上唯一一个单筒望远镜,只是倍数不尽如人意,只能看到三四里开外的地方。即便如此,也让其他人惊叹万分,将其视为神物。

    赵云和单猛都羡慕地看着公孙续手中的望远镜,他们都试过几次,恨不得据为己有,奈何透明水晶在此时是十分稀罕的东西,在新的望远镜做出来之前,公孙续不可能把唯一的一件送给别人。

    单猛笑着问道:“主公,可曾看到袁公路和孙伯符?”

    公孙续呵呵一笑,把望远镜递了过来,“半山腰,大概三百步远。”

    单猛急忙双手接过望远镜,朝着公孙续所说的方向望去,果然看到袁术的大旗在随风飘舞。他向四周望了望,并未发现孙策的大旗,不禁有些纳闷,按理说孙策应该跟在袁术身边才对,为何不见踪影?忽然,眼前出现了一群硕大无匹的战马,他吓了一跳,随即才反应过来,急忙睁大眼睛望去,只见两个身材高大的黑甲大将正顺着山路大步向山下走来,身后一人打着‘孙’字大旗,再后面三四百人各自牵着战马。

    “孙策下来了!”单猛指了指‘孙’字大旗所在的方位,把望远镜还给了公孙续。

    此时那面‘孙’字大旗已经到了两百步开外,公孙续透过望远镜打量了一下孙策,心里暗自赞叹一声,江东小霸王果然气势不凡。他又看了看孙策旁边那手持长戟的将领,立即猜到是太史慈,心里不禁有些疑惑,周瑜、黄盖、程普等人为何不见踪影?莫非并未跟着孙策前来寿春?

    片刻之后,孙策一行人来到了山脚下,各自上马向前而来。

    公孙续催动战马走上前去。

    赵云和单猛不敢怠慢,赶紧带着队伍跟了上去。

    双方之间的距离越来越近,都各自握紧兵器,生怕对方突放冷箭。

    到了七八十步的时候,公孙续和孙策同时也停了下来,仔细打量着对方。

    孙策看清公孙续的相貌之后,不禁微微一怔,颇有种闻名不如见面的感觉,单论相貌的话,自己足以碾压公孙续。

    公孙续已经用望远镜看清了孙策的相貌,这时再次暗赞一声,难怪会被闻名遐迩的美女大乔看中,这孙伯符确实无愧英武美男子之名。他并不知道,大乔此时尚未嫁给孙策,仅仅只是双方的长辈有这个意向。

    这时孙策策马上前几步,大声问道:“你就是公孙子民?”

    公孙续亦策马上前几步,朗声答道:“某正是公孙续!可是孙伯符当面?”

    “不错,某正是孙策!”孙策笑着点了点头,沉声喝道:“公孙子民,素闻你武艺超群,可敢和某较量一番?”

    公孙续一怔,孙策上来就要单挑,实在有些匪夷所思啊!他并不知道,孙策是个武痴,遇到高手就想较量一番,当初和太史慈就是如此,双方在战场相遇之后单打独斗,最终不分胜负,孙策才得到了太史慈的尊重,并且最终将其收罗至麾下。他并不惧怕孙策,只是作为一军主将,他必须为十几万大军和治下数百万百姓负责,万一单打独斗的时候出个什么岔子,苦心经营的势力瞬间就会土崩瓦解。

    孙策见公孙续不答话,心里大为不悦,大声叫道:“公孙子民,莫非看不起某?”

    赵云策马上前,厉声喝道:“我家主公是何等样人,其实你孙伯符想挑战就挑战的?想和我家主公交手,先胜过我赵云再说!”

    公孙续微微一笑,让赵云出马搓一下对方的锐气也好。

    孙策闻听大为恼怒,策马挺枪就准备上前和赵云交手。

    “主公且慢!”太史慈急忙叫住孙策,沉声道:“公孙续都没出手,主公又何须出手?末将先去击败赵云,然后再看公孙续还有何话说!”

    孙策点点头,吩咐道:“子义(太史慈字),那赵子龙名头颇大,务必小心行事!”

    太史慈点点头,策马冲上前去。

    赵云一提缰绳,亦迅速冲了过去。

第七百七十一章 公孙续拳斗孙策() 
    赵云和太史慈的速度都很快,转眼间就冲到了一起,二人都比较谨慎,出手的时候不约而同选择了试探性攻击。

    铛啷!

    长枪和长戟狠狠地撞在一起,二人迅速错马而过,手臂都一阵酸痛,对于对方的实力已经有了初步的了解。再次杀到一起的时候,出手快捷狠辣了何止一倍,兵器撞击的声响不绝于耳。

    赵云白马银枪,太史慈黑马铁戟,远远望去只见一黑一白两条人影缠斗不休,瞻之在前,忽焉在后,令人目不暇接。

    公孙续暗自赞叹不已,太史慈不愧是名垂青史的猛将,果然身手不凡,竟然和赵云打得不相上下。

    另一边,孙策也点头赞赏不已,赵云深得公孙续的信任和器重果然绝非偶然,能和太史慈斗得旗鼓相当,也就意味着和自己实力相当。他用力握紧了拳头,据闻公孙续的武艺更胜赵云,不知是真是假,稍后定要见识一下。

    赵云和太史慈越打越快,出手也越来越毒辣,谁都不敢有丝毫怠慢,也不敢有半分留手,谁都知道一招不慎自己就再也没机会了。

    又交手几招之后,二人瞅准时机,同时抓住了对方的兵器,双臂猛然发力,试图把对方掀落马下。结果相持一会之后,由于用力过猛,他们忽然同时翻落马下,不等站起身来,就各自挥动兵器攻击对方。

    铛!银枪和长戟再度碰撞在一起,随即各自向一边翻滚,一跃而起又缠斗在一起。此时他们都打出了真火,恨不得下一招就把对方击杀当场。

    公孙续的脸色越来越凝重,若是任由赵云和太史慈死战到底,必定会有一方非死即伤,只是此时双方恶斗正酣,若是贸然开口让赵云撤回来,一旦赵云因此分心反而会误事。他想了想,策马提枪向前走去,准备找个机会分开赵云和太史慈。

    不料孙策却误会了,还以为公孙续想给赵云助阵,立即催马冲了上来。

    “孙伯符,且住!”公孙续急忙大喝一声,策马绕开赵云和太史慈的战团,以示自己并无恶意。

    孙策在十几步开外停了下来,厉声问道:“公孙子民,意欲何为?”

    公孙续沉声道:“二虎相争必有一伤,某准备上去分开他们,孙伯符,你意下如何?”

    孙策点头道:“正合吾意!怎么分开他们?”

    公孙续犹豫了一下,肃然道:“某去拦住子龙,你去拦住太史子义,如何?久闻孙伯符豪气干云,某相信你不会枉做小人!”

    孙策有些惊讶,大笑道:“没想到公孙子民竟然如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