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三国之白马天下-第24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个都高达十丈左右。他们把捆扎结实的桥面系在塔吊上,然后利用滑轮组缓缓放下去,先在河中的大石头上搭建了半座桥,然后派人上去凿孔固定,接着把另一半桥面吊到对岸,如此反复几次,一座两丈宽的木桥就出现在河面上,整个过程耗时还不到半个时辰。

    那几名工匠头领带人来回走了几趟,确认桥的安全之后,前来向公孙续禀报。

    公孙续满意地夸奖几句,立即命令前锋队伍率先渡河。这种成品浮桥毫无疑问又是他的创意,只不过受限于此时的技术水准,只能在河面不宽的情况下使用,若是换了数十丈甚至近百丈宽的大河,这种方法就无法使用了,除非能在河中打下桥墩。

    三千前锋队伍渡过河的时候,公孙续转头看了看东面,发现那边已经亮了起来,最多再有一个多时辰天就亮了。时间还是很紧迫的,他命令工匠头领带着辅兵和民夫返回大营,自己带着剩下的两万多大军以最快的速度过了河,从远离河岸的林子背后绕到而行,向着七八里开外的冀州军大营赶去。

    东面的天空露出鱼肚白的时候,高干匆匆来到袁绍的大帐外面求见,声音听起来十分焦灼。

    袁绍一骨碌爬起来,怀着忐忑不安的心情,让高干进来说话,同时拿起黄金头冠准备戴上。

    高干神色惶恐冲了进来,颤声道:“启禀主公,斥候刚刚传回来的消息,济南、乐安一带的青州黄巾已经换上了幽州军的旗帜!”

    “什么!”袁绍大惊失色,手上的头冠当啷一声掉在地上,脸色瞬间变得煞白一片。青州黄巾的主力就在济南、乐安一线,现在忽然改弦易张,无疑证实了昨夜的猜测,另外一支幽州大军已经从海上登岸,并且有极大可能攻陷了青州黄巾的大本营广县!

    想通这一点,他一屁股跌坐在地上,颤声喃喃道:“完了!全完了!”

    高干心急如焚,急忙上前扶起袁绍,沉声劝道:“主公,形势危急无比,请速速下令撤军!”

    “撤军……”袁绍念叨了一句,迅速晃了晃脑袋,“不错!要赶紧回去,否则会被敌军截断归路!速速传令,全军立即返回清河!”

    高干答应一声,迫不及待向外走去。

    “且慢!”袁绍勉强镇定下来,大声叫住高干,“让审配和沮授等人速速来见某!”

    高干头也不回应了一声,掀开门帘走了出去。

    袁绍用颤抖的双手捡起头冠,结果怎么都戴不到头上,他恼怒无比,用力把头冠砸到墙上。

    “主公?”几名亲卫听到响动吃了一惊,急忙进来观看。

    袁绍冷冷道:“给某披甲!”

    亲卫们不敢怠慢,赶紧上来七手八脚给袁绍穿好铠甲,戴上头盔。

    厚实的盔甲带来了一些安全感,袁绍回身坐下,右手紧紧握着腰间的剑柄。

    不一会儿时间,审配、沮授和徐晃等人就联袂而来,他们尚不知道东面发生的变故,不过一看到袁绍苍白如纸的脸色,人人心里都咯噔一下,知道肯定发生了极其糟糕的事情。

    “不必多礼!”袁绍粗暴地挥挥手,阻止众人行礼,颤声道:“诸位昨夜的猜测没错,公孙小儿确实派遣了一支大军从海上登陆,如今青州黄巾已经投靠了公孙小儿,吾等的归路即将被敌军截断!某已经让元才去传令全军,立即返回清河!”

第六百七十二章 袁本初弃营而走() 
    袁绍一言既出,帐中众人无不脸色剧变,昨夜猜测的最恶劣局面竟然真的出现了。济南、乐安一线距离此地只有大半日的路程,敌军随时都会出现在后方,截断大军回归清河郡的道路,而公孙续肯定会趁机渡河,到时候两面夹击,军心浮动的冀州军如何抵挡得住?

    审配和沮授对视一眼,都暗自叹了口气,若是主公昨夜就下令撤军,时间还算充足,肯定能避开侧后方袭来的敌军。此时说什么都晚了,已经过了整整一夜的时间,即使那支幽州军都是步卒,这段时间也足以前进近百里路,说不定现在他们已经在侧翼某处等待出击了。

    袁绍向众人歉然拱手道:“悔不听诸君忠言,白白拖延了一夜时间!如今局势严峻无比,还望诸君原谅吾之过错,设法渡过当下难关!”

    众人即使心怀不满,也纷纷拱手还礼,口称不敢当。

    袁绍黯然叹了口气,低声道:“诸君且说说,现在如何是好?”

    审配拱手道:“主公,当务之急是尽快撤回清河!属下提议让辅兵和民夫假扮主力大军,沿着大路大张旗鼓而进,主公带上主力大军从小路迅速返回。”

    漳水南岸到清河郡一带的地形十分平坦,小路更是四通八达,除了不能行走大车之外,和大路并无多大区别。

    “属下附议!”其余几人纷纷点头赞同,这是目前最正确的做法。

    “那就这么办!”袁绍立即点头赞同,目光落在高干身上,吩咐道:“元才,你带五千人为先锋,即刻出发!对了,把斥候撒到十里开外,遇见敌军立即回报!”

    “末将遵命!”高干抱拳领命,转身快步而去。

    “徐晃将军!”袁绍又看向徐晃。

    “末将在!”徐晃一愣,迅速起身行礼,来到袁绍麾下之后一直无所事事,猛然听到袁绍叫自己的名字,一时间还有些不适应。

    “烦请将军随某坐镇中军。”袁绍语气温和地下令,毕竟徐晃并非他的部下。

    “末将遵命!”徐晃抱拳答应,神色平静回身坐下,心里却十分焦急,漳水这边稍有不慎就会引发一场大溃败,不知现在官渡的主公情况如何?

    袁绍接着下达命令:“正南,你立即去安排一下,半个时辰后出发!”

    审配稍稍犹豫了一下,答应一声向外走去,转过身的时候脸色变得十分难看。一旦敌军来袭,假扮大军的辅兵和民夫毫无疑问就是替死鬼,去安排此事的人势必会被很多人怨恨,但是这是他出的主意,再则时间紧迫,也只能硬着头皮去做这件事了。

    “其余人等……”袁绍环顾左右,一句话尚未说完,外面就传来震天的喊杀声。

    帐中众人无不大惊,发生了何事?

    只见审配一头冲了回来,急声叫道:“主公,公孙续率领大军杀过来了!”

    “啊!?”众人顿时震惊当场,一点动静都没听到,公孙续的大军怎么就渡过河来了?

    沮授大声叫道:“主公,敌军转瞬即至,请速做决断!”

    袁绍勉强稳住心神,沉声问道:“诸君认为撤退还是固守?”

    “不能固守!”几名谋士同声开口,公孙续大军忽然杀到,军心士气势必大受打击,又随时会被另外一支敌军截断归路,固守绝对是死路一条。

    审配急声道:“主公,请分出一部兵马阻击公孙续,再分出少量兵力‘护送’辅兵和民夫从大路撤离,其余大军迅速从小路撤退!”

    “正南此言极是!”袁绍立即点头赞同,对徐晃拱手道:“如今唯有徐将军能够挡住公孙小贼,还请将军出手相助!”

    徐晃沉默了一下,断后本来就是很危险的事情,更何况面对的还是凶名赫赫的公孙续,此举可谓是十死九生。不过袁绍麾下无得力大将可用,除了自己还真的无人可以和公孙续抗衡,主公当初答应把自己暂时借给袁绍,不就是为了在关键时刻挺身而出吗?他深深吸了口气,抱拳大声领命。

    “徐将军真忠肝义胆之人也!”袁绍感激的赞叹一声,取出一支令箭递了过去,“请将军率领本部两万精兵对敌,务必平安归来!”

    为了表示对徐晃的看重,袁绍此前特意调拨了两万精兵归其统领。

    徐晃接过令箭,大声道:“袁使君请放心,末将定会拼死挡住公孙续!”说罢,转身奔了出去。

    袁绍手按剑柄向外就走,“诸君,随某撤退吧!”

    出了大帐,袁绍向传来喊杀声的西面望了望,只见一大段围栏已经倒下,双方大批将士正在缺口处奋力搏杀。他视线前移,一眼就看到了一面张牙舞爪的飞马大旗,旗下一员黑甲大将正策马呼啸而来,赫然正是公孙续!他既愤怒又有些畏惧,急忙扭头看向西南角落,徐晃所部的驻地就在那里。只见徐晃正带着大批士卒向西面奔去,他心头稍安,立即带上审配辛评等人向大营后方而去。

    由于漳水这边主要是牵制作用,公孙续带来的主力队伍并不多,除了三万多精锐步卒之外,还有两千精锐骑兵,都是原来白马营的老底子。这次渡河过来趁火打劫,他把两千骑兵都带上了,这时故意大声鼓噪而来,后面又有潮水般的步卒压阵,看起来气势十分凌厉。

    由于幽州军来得太快太仓促,及时冲上去在围栏缺口处和他们厮杀的冀州军人数并不多,而且以长枪兵和长矛兵居多,刀盾兵和弓箭手人数极少,根本无法应对骑兵的冲锋。这时见敌军大批骑兵冲了过来,他们顿时没了战意,开始且战且退。

    公孙续奔到近处,举枪大声吼道:“都让路!”

    缺口附近的幽州军步卒迅速向旁边闪避,让开了道路。

    公孙续一马当先冲了进去,直如虎入羊群一般,转眼间就有七八人死在他的枪下。

    后面的两千骑兵一拥而入,不断击溃前方的敌军,跟着公孙续向前猛冲。

    公孙续并不知道袁绍已经逃离,他的目标就是大营核心地带的袁绍大帐。此时冀州军大营内一片慌乱,公孙续一行并未遇见强烈的抵抗,一路势如破竹就杀到了距离大账百余步的地方。

    公孙续这时才起了怀疑,都这么久了还不见袁绍露面,也不见审配等人的踪影,难道袁绍已经提前跑了?就在这时,一彪人马忽然从左侧前方杀了出来,当先一人手持宣花大斧,正是曹cao麾下大将徐晃。

    徐晃也不搭话,策马直奔公孙续而来。

    公孙续十分惊讶,徐晃怎么会率军阻拦自己?对方转眼间就冲到了近前,他也顾不得去想这个问题,策马提枪就迎了上去。

    去年的河内大战中,徐晃并未直接和公孙续交过手,不过曹纯、许褚、夏侯惇等人都命丧公孙续之手,他的武艺和那几人相比还略有不如,因此面对公孙续的时候并无取胜的把握。只是他素怀忠义,既然答应袁绍断后,明知不敌也绝对不会退缩半步。眼见着双方冲到了一丈之内,他大吼一声,抡起大斧抢先发起了攻击。

    公孙续有心试试徐晃的力量,当下不闪不避,横起长枪硬挡了一下。

    斧头和枪柄瞬间撞在一起,发出一声刺耳的金铁声响,只震得双方耳鼓嗡嗡作响。

    二人随即错马而过,向对方的部下冲去。

    公孙续虎口剧震,手臂一阵酸麻,心里暗赞徐晃膂力惊人。

    徐晃虎口裂开了一道小口子,一丝鲜血缓缓渗出,心里震惊无比,自己这一斧头下去力道何止千斤,公孙续却准确及时地挡住,而且看起来犹有余力,可见公孙续力能扛鼎的传闻是真的!

    公孙续和徐晃都是骑术超卓之人,各自冲出去六七步就掉转头,返身杀向对方。

    徐晃招式雄厚,势大力沉,每一次出手都给人一种破釜沉舟的感觉。作为他的对手,公孙续招式变化多端,力道和速度都更胜一筹,双方交手十几回合,徐晃逐渐落了下风。

    公孙续瞅准时机,佯攻一招迫使徐晃抵挡,枪到中途却忽然转向,闪电般刺中了徐晃的肋下,一道血箭狂飙而出。

    徐晃大叫一声,迅速拨马而逃。

    公孙续并未追击,大声叫道:“徐公明,某念你忠肝义胆,不忍伤害!若是愿意下马投降,某定当以国士相待!”

    徐晃并不理会,咬牙忍痛策马奔逃。他的部下们见势不妙,也纷纷四散而逃。

    公孙续犹豫了一下,并未前去追杀徐晃,既然赵云大军已经到了,徐晃就算暂时逃脱,迟早也会落在自己手中。

    这时公孙续的人马大部分都冲了进来,由于袁绍已经带着大部分主力逃出了大营,来不及逃跑的那些人根本无法阻止起像样的抵抗,被幽州军不断地分割包围,跪地投降者比比皆是。

    公孙续并未参与杀戮,他带着几乎没有损伤的骑兵,直冲冀州军大营后门而去,准备从后追杀袁绍。

第六百七十三章 丢盔弃甲仓皇逃() 
    袁绍和一干谋士在高干的护卫下冲出大营,立即向南面的小路奔去,此时跟在身后的仅仅只有两三万人,后面还不断有人跟上,稀稀拉拉了的队伍拖了四五里长。

    袁绍回头看了看,忽然心灰意冷,黯然叹道:“十万大军不战而逃,多年基业即将毁于一旦,某还有何脸面回去见人!”说罢,抽出佩剑就向脖子上抹去。

    “主公不可!”身边众人大惊失色,纷纷策马上前准备夺下兵器。

    当啷!一支长枪忽然而至,把袁绍手中的宝剑及时击飞,出手之人正是高干。

    “主公,胜败乃兵家常事,吾等大军主力未损,鹿死谁手尚未可知,岂可轻言放弃?”

    “主公,只要顺利回到清河,定能依托坚固城墙挡住敌军的攻击,万万不可气馁啊!”

    “局势险恶,正需主公力挽狂澜!若是主公就此放弃,岂不让天下人耻笑!”

    几名谋士松了口气,纷纷大声劝谏,语气十分恼怒。

    袁绍刚才也是一时冲动,看着插在地上颤巍巍的宝剑,心里不禁一阵后怕。周围人的劝谏给了一个台阶,他自然顺势而下,‘虚心’承认了自己的错误,鼓起精神继续南逃。

    公孙续带着骑兵队伍冲出冀州军大营的时候抬头一看,目光所及之处都是敌军,却未发现袁绍的大旗。他稍稍思索了一下,立即带着队伍向前冲去,敌军看起来并无斗志,即使人数数十倍于自己,也值得尝试一下。果然,当他们冲过去的时候,漫山遍野的冀州军只在局部作出轻微抵抗,绝大多数的人都纷纷向两侧散开,使得他们畅通无阻越过了这一大片区域。

    冲进冀州军大营之前,公孙续只想着尽量制造一些混乱,最好能迫使敌军逃离大营。没想到事情竟然如此顺利,敌军不但逃了,而且根本就没什么斗志,他顿时放弃了之前的打算,准备一追到底,看看能否追到袁绍,当即举枪高呼一声,带着队伍继续向南追去。

    袁绍一路奔出六七里路,回头不见追兵袭来,心里稍稍安稳了一些。不过当他发现跟在后面的队伍只有两三万人的时候,不禁又悲从心来,十万大军踌躇满志北上,结果未建寸功就仓皇而逃,一旦敌军锲而不舍的追杀,不知道有多少人能逃回清河!

    辛评沉声道:“主公,敌军似乎并未追击,是否让人回去收拢掉队的人马?”

    袁绍正待答应,忽然听到远处蹄声阵阵,顿时脸色大变,惊惶地叫道:“敌军追来了!”

    众人无不大惊,急忙循声望去,只见大队幽州骑兵出现在几里开外,为首者似乎正是公孙续。

    袁绍惊慌失措,颤声喝道:“元才带一万人断后,其他人速走!”

    高干无奈地答应一声,带着一万步卒返身列阵,奈何公孙续来的太快,部下们又心怀恐慌,动作难免拖沓了一些,拖在后面的千余人刚摆出防御阵型,其余的人正在集结的时候,幽州骑兵已经到了百步开外,摆出了冲锋的架势。众人顿时慌乱起来,当即就有人试图转身逃跑。

    “后退者斩!”高干大吼一声,把转身逃跑的几人斩首示众。

    其他人不敢再逃,胆战心惊地猬集在一起。

    公孙续冲到近前,见是高干断后,嘴角不仅露出一丝冷笑,大声叫道:“元才兄,为何又是你断后?速速闪开道路,某不想再俘虏你一次!”

    高干又羞又怒,被公孙续俘虏是他最大的耻辱,军中根本无人敢在他面前提起此事,不料公孙续此时竟然当众说了出来。他怒吼一声,策马举刀冲向公孙续。

    公孙续嘿嘿一笑,加速冲了过来。

    十几息过后,双方冲到了一起。

    高干抢先一刀当头斩下,由于心浮气躁,这一刀速度和力道都不尽如人意。他心头暗叫一声不好,急忙翻动手腕准备变招。

    “撒手!”公孙续大喝一声,双臂猛然发力一挑。

    只听得呼啦一声,高干的大刀脱手而飞。

    双方错马而过的时候,公孙续忽然侧身,单手揪住尚未回过神来的高干,横着架在马上。

    高干这时才反应过来,怒吼一声就奋力挣扎。

    公孙续二话不说,狠狠一掌斩在高干的后颈上,后者哼都没哼一声就昏迷过去。

    “杀过去!”公孙续举起长枪大吼一声。

    幽州骑兵们见自家将军一合之间就制服了敌将,顿时士气暴涨,争先恐后向前冲去。

    冀州军则士气萎靡不振,勉强抵挡了一阵子,抛下百多具尸体四散而逃。

    “看好他!”公孙续把高干扔给身侧的公孙乙,催动战马继续向前追去。

    袁绍这时已经到了四五里开外,百忙中回头一看,只见断后的队伍已经溃散,不禁又惊又怒,大声咒骂了几句,喝令沮授带五千人断后。其实刚才若非他惊慌失措,亲自返身迎敌的话,自身兵力是追兵的十几倍,未尝不能击败公孙续。

    审配等人一怔,却无人开口替沮授求情。

    沮授心头黯然,勉强答应一声,带着拖后的五千人迅速集结。

    片刻之后,公孙续一行追到了近前,当他发现是沮授断后,不禁有些哭笑不得,袁绍看来确实无人可用了,竟然让一个谋士率军断后。沮授为人忠义正直,他对其十分欣赏,不想让对方死在自己手中,当下大声叫道:“公与先生绍令你断后,此乃借刀杀人尔!何不放下武器,某不但不伤你性命,而且确保给你一个锦绣前程!”

    沮授叹了口气,摇摇头喝道:“将军的好意某心领了,不过某自诩还算忠义之人,岂可阵前投敌?将军只管放马过来吧!”

    公孙续遗憾地摇了摇头,挥手喝令部下冲锋,自己策马直取沮授。

    沮授此时已经把生死置之度外,挥舞宝剑就冲向公孙续。断后的冀州军本来人心惶惶,此时见沮授一介文士都奋勇上前,也纷纷鼓起勇气向前冲去。

    数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