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三国之白马天下-第24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赵云和郭嘉大喜,好言抚慰一番之后,郭嘉以朝廷的名义封张绕为平虏将军,其部下依旧归其统领。

    平虏将军是正三品的高级武将,再则郭嘉并未兼并其众,张绕暂时还是很满意的,感激涕零道了谢,主动请缨带路并且保证劝说徐和开城投降。

    “回将军的话,那人正是徐和!”

    赵云笑道:“此人看起来风度不俗,应该不是鲁莽之徒!”

    郭嘉点点头道:“不错,此人虽然出身低微,但是却读了不少书,称得上是足智多谋,因此才能在自身武艺一般的情况下成为青州黄巾的统帅。张将军,据说徐和声望极高,是这样吧?”

    “不错。”张绕不情不愿地点点头,随即眼珠子一转,低声道:“徐大帅深得将士们的尊重和信赖,除了他之外,任何人都不可能控制住青州黄巾!”

    郭嘉呵呵一笑,并未理会张绕的挑拨。冀州大战结束之后,肯定会对青州黄巾进行整编,徐和张绕等人的兵权会被大幅削弱,绝对不会再给他们控制全军的机会。

    这时三人已经穿过人群,来到距离城门二三百步的地方。

    赵云笑着做个手势:“张将军,请吧!”

    “遵命!”张绕抱拳答应一声,策马向着城门接近。

    郭嘉和赵云相视一笑,张绕和徐和看起来并不和睦,青州黄巾整编之前,正好让他们相互制衡。

    徐和看着单枪匹马上前的张绕,眼中充满了怒火,奈何对方明显已经抢先一步投靠了幽州军,若是痛骂张绕,毫无疑问会得罪郭嘉和赵云。他深深吸了口气,强迫自己把心头的怒火按捺下去,只是冷冷地盯着张绕。

    张绕在距离城门百步开外停了下来,大声叫道:“大帅,骠骑大将军奉旨征讨不臣,重振超纲,实乃朝廷之福、百姓之福,某等身为大汉子民,自当竭力效劳!如今天兵已至,请大帅速速打开城门,恭迎赵子龙将军和郭奉孝将军入城!”

    城头上的人大多没听说过郭嘉的名头,不过对赵云却如雷贯耳,顿时响起一片惊呼声。

    徐和抬起手臂,周围迅速平息下来,他沉声喝道:“张绕,汝不够格,速速退到一边,请赵将军和郭将军上前说话!”

    徐和并未纠缠管亥的死,否则必定会引起郭嘉和赵云的不快,又不能和张绕当场撕破脸,于是只能用这种方法表示自己的鄙夷。

    张绕眼中厉色一闪而逝,此时当着众多黄巾军的面,他又给郭嘉和赵云做出过保证,一定能劝说徐和开城投降,因此心里再是恼恨也无法发作,只能忍气吞声说道:“某奉郭将军和赵将军之命前来劝说大帅,不料大帅却如此狂傲,这是不把二位将军放在眼里吗?大帅莫要忘了,你的一举一动都关乎数十万袍泽兄弟的生死荣辱,岂可意气行事!”

    徐和冷笑道:“张绕,某知道你巧舌如簧,也懒得和你辩论,某只问你一件事,现在你是用何等身份和某说话?”

    张绕沉默了一下,心里权衡了一番利弊,傲然笑道:“好教大帅得知,承蒙郭将军看重,任命某为平虏将军,某是以幽州军平虏将军的身份和大帅说话!”

    徐和厉声喝道:“某乃数十万青州黄巾的大帅,你却只是郭奉孝将军口头承诺的平虏将军,更无资格和某对话!某不会再和多费唇舌,速速退下,请郭奉孝将军和赵子龙将军上前说话!”

    张绕脸色青一阵红一阵,正要开口辩驳,身后传来了马蹄声。他回头一看,郭嘉和赵云正联袂走上前来,只好把到了嘴边的话收了回去。

    “张将军稍安勿躁!”郭嘉上前来先安慰了张绕一句,这才拱手叫道:“某乃郭嘉,徐大帅,久仰大名了!”

    “不敢!”徐和赶紧抱拳还礼,大声道:“郭将军和赵将军的大名如雷贯耳,今日一见果然名不虚传!”

    二人互相客套几句,郭嘉问道:“时间紧迫,某就长话短说,不知大帅要何等条件,才答应率领青州黄巾投靠朝廷?”

第六百六十八章 惊人猜测慑人心() 
    黄昏时分,袁绍站在漳水南岸的高处,眺望着对岸正在退却的幽州军,眉宇间满是忧虑。

    审配高干等人站在袁绍身后,神色亦十分凝重。

    整整四天了,对岸的幽州大军每天都在尝试搭建浮桥,但是只要冀州*发起攻击,他们就会立即退却,根本就不多做纠缠。情况很明显了,公孙续根本就不想渡河,他的目的就是把袁绍的冀州军主力拖在漳水沿线。

    此举本来正合袁绍的心意,然而公孙续手握十万大军却不思进取,怎么看都别有阴谋。

    袁绍一开始怀疑马腾和张济会带着各自的兵马杀到官渡,和吕布合兵一处猛攻刘备和曹cao的联军,不过这个怀疑很快就打消了——官渡那边每天都会八百里加急送来好几封最新战报,最近几天双方一直在官渡对峙,都没有什么大动静,吕布那边也并无新的兵马前去增援。

    袁绍坚信公孙续另有后手,于是不间断地派出多支斥候队伍,试图寻找到可能出现的另外一支或者几支幽州军,然而始终一无所获。这让他更加忧心忡忡,看不到的威胁才是最危险的,但是他又不敢轻易撤离漳水,否则公孙续必定会趁机渡河,然后由佯攻变成猛攻。

    幽州军这时已经完全撤离了漳水沿岸,公孙续和马云騄走在大军最后面,说说笑笑看上去十分轻松。

    袁绍恨得牙痒痒,目光阴沉地盯着公孙续夫妇消失在视线中,回过头环顾左右,沉声问道:“诸位可有良策?”

    众人默然不语,现在连公孙续的真实意图都不清楚,贸然应对绝非明智之举。

    袁绍不满地闷哼一声,冷冷道:“莫非吾等就一直在这里和公孙续干耗着,直到中了他的阴谋诡计再做出应对?”

    众人面面相觑一会,都把目光投向审配。

    审配无奈,稍稍思索了一下,躬身道:“主公,属下有个提议。”

    袁绍不耐烦地点点头:“讲!”

    “不管公孙续有什么阴谋,都需要时间去实施,属下认为可以好好利用一下这个时间差!”

    袁绍脸色稍稍缓和,沉声道:“详细说说!”

    “既然公孙续想在漳水沿线和我军对峙,我军可将计就计,暗中抽调一支重兵前往官渡,和曹刘联军一起猛攻吕布,力求短时间内击败吕布。”

    袁绍略一沉思,询问其他人:“诸位以为正南此议是否可行?”

    辛评躬身道:“属下附议!既然吕布并无援军,曹刘联军人数本就占优,若是主公再暗中派遣一支大军前往官渡助战,短时间内击败吕布的把握在八成以上!”

    辛毗紧随其后,躬身道:“属下亦附议!不过既然斥候未能在方圆二百里之内发现别的幽州大军,河内郡短时间内肯定是安全的,可抽调河内大军前去增援刘曹联军,漳水这边的兵马最好不要抽调,一旦公孙续的阴谋露出水面,主公也好从容做出应对。”

    袁绍摸着胡须点点头,对辛毗此言甚为赞赏,漳水这边一定要保持优势兵力,绝对不能给公孙续任何可趁之机!

    这时沮授忽然躬身道:“主公,属下有个疑虑,不知当讲不当讲?”

    自从追击公孙续却遭遇惨败之后,沮授就失去了袁绍的信任,平时也很少出谋划策,这时忽然站出来说话,袁绍不由有些惊讶,点点头示意对方只管说。

    “主公,吾等只考虑到敌军会从北面和西面而来,却忽略了东面,现在东面的防御十分薄弱,万一公孙续另外派遣一支大军从东面杀来,只怕难以抵挡啊!”

    袁绍听完后大为不悦,东面可是大海,难道幽州军从海上游过来?他正要斥责沮授,猛然想起一事,顿时浑身冷汗如雨而下,迅速扭头望着东面,脸色惊骇无比。

    除了高干不明所以,其他几人也都反应过来,顿时都一脸惊慌。

    高干茫然问道:“发生了何事?为何诸位都这般表情?”

    审配失声叫道:“海船!吾等只想着请孔北海乘船去袭扰天津,却忽略了公孙续拥有数量众多的大海船,完全可以派遣一支大军从海上而来,东面的防御力量极弱,根本就无从抵挡!”

    高干一怔,随即也浑身冷汗直冒,若是真有一支幽州大军从海上而来,必定会一路势如破竹,直冲冀州腹地而来。

    袁绍颤声道:“吾等该如何是好?是否立即抽调兵力去东面布防?”

    “不可!”审配和沮授同时开口反对。

    二人忽视一眼之后,审配沉声道:“主公,若是这个猜测成了现实,此时再抽调兵力去东面布防已经来不及了,而且一旦我军抽走大批兵力,公孙续绝对会立即强渡漳水,到时候漳水防线只怕会迅速崩溃!现在应当立即撤离漳水,返回清河郡城方为上策!对了,还要尽快把这个消息通报给曹刘二人,请他们也立即撤回清河郡!”

    袁绍犹豫不决,这次大军北上漳水布防是他的主张,目前尚未取得任何战果,却已经耗费了不少粮草,若是因为一个猜测就全军撤退,他心里实在不甘。若是不撤退,万一这个猜测是正确的,海上来的敌军肯定会截断撤向清河郡的道路,到那时想走都走不了了!

    审配低声劝道:“主公,形势紧迫,还需尽快下决定啊!”

    袁绍实在难下决心,犹豫道:“要不……再等一天看看?先派人去东面打探一下消息,若是刚才的猜测属实,立即撤回清河郡!”

    沮授焦急地叫道:“主公,从公孙续的异常举动来看,这个猜测应该有八成以上的可能成为现实!当断不断必生祸患啊!若是拖延一日,恐怕吾等都会成为敌军的阶下囚!请主公即刻下令,天黑之后全军立即撤回清河!”

    审配和辛氏兄弟齐声道:“请主公立即下令撤回清河郡!”

    “好了!”袁绍恼怒地摆了摆手,冷然道:“只是一天时间,哪会有尔等说得那般严重?吾意已决,无需多言!”

    沮授嘶声叫道:“主公不纳忠言,大祸将至啊!”

    袁绍厌恶地皱了皱眉头,喝道:“来人,把沮公与拖下去!”

    两名护卫走上前来,拖着沮授向后面走去,沮授一路走一路叫,声音越来越嘶哑。

    审配等人对视一眼,都在心里叹了口气,看来主公铁了心要先打探清楚消息再做决定了,如今只好期待那个猜测是错误的,否则后果不堪设想!

    高干低声问道:“主公,是否派人去向刘曹二人通传一声,让他们提前做好准备?”

    袁绍稍一思索,缓缓摇了摇头,若是曹刘二人知道此事,必定会军心浮动,不利于官渡的战事,等到打探清楚消息再通知他们也不迟。他沉声道:“元才,你立即亲自去挑选一批精锐斥候,令其连夜赶往东面打探消息,一有消息务必立即回报!”

    高干答应一声,迅速向后方奔去。

    袁绍转过头望着河对岸的幽州军大营,脸色越来越阴沉,笼在袖中的双拳一阵颤抖。

    审配小声问道:“主公,是否提前做好撤退的准备?”

    袁绍沉默了好一会儿,冷冷道:“等到半夜再说吧!此事暂且不可泄露出去,以免军心崩溃!”

    “属下明白!”

    袁绍挥挥手让众人都退下,自己一个人就这么静静地站着,直到天色暗了下来,才心神不宁的返回大帐。他刚刚落座,高干就在账外求见。

    “元才,进来吧!”

    高干在外面答应一声,大步进来抱拳行礼,“启禀主公,末将一共派出了三十支骑兵小队伍,不出意外的话,天明之前就会有确切消息传回来!”

    “如此甚好!”袁绍心头稍安,压压手让高干坐下,压低声音问道:“元才,你说那个猜测到底会不会是真的?”

    “这个……”高干犹豫了一下,轻声道:“正南先生和公与先生都是足智多谋之士,既然他们都认为是真的,应该就不会错到哪去!”

    “如此说来……”袁绍叹了口气,黯然道:“这次北上漳水看来是彻底失败了!元才啊,你说说,咱们这次还有获胜的机会吗?”

    高干吃了一惊,急忙道:“主公不必担心,即使公孙续真的派遣一支大军从海上而来,咱们三家的主力并未受损,守住清河郡、河内一线绝无问题!只要相持一段日子,敌军的士气军心势必会一落千丈,到时候未尝没有反击的机会!”

    袁绍再度叹了口气,皱眉道:“元才啊,休要说这些安慰的话,某要听实话!”

    “末将……末将认为胜算不大!”高干犹豫了一下,壮着胆子说出了心里话,然后忐忑不安地低下头去。

    不料袁绍并未生气,很淡然的接着问道:“依你之见,该如何是好?”

    高干思索了好一会儿,小声道:“若是守不住清河、河内一线,冀州也就守不住了,不如撤退到徐州或者兖州!”

    “撤到曹孟德或者刘玄德的地盘吗?”袁绍喃喃一句,摸着胡须沉思起来。

第六百六十九章 虎头蛇尾孔北海() 
    子时末,东莱西面某处林中忽然钻出来一个人影,他望了望前方月光照耀下波光粼粼的海面,回头对着林子里面学着布谷鸟叫了几声。

    林中随即接二连三出来了大队人马,在林子边缘的开阔地带开始集结。

    最后出来的一群人簇拥着一个穿着青衣,外罩皮甲的中年男子,身边还跟着一个青衣‘小厮’。皎洁的月光下,二人的面貌清晰可见,赫然正是北海太守孔融和他的女儿孔祺。

    当日孔融被简雍说服,同意率军去袭扰天津,随后就开始筹备出征的事情。孔祺苦苦劝阻不得,又知道父亲做学问倒还罢了,行军打仗却眼高手低,生怕他在出征途中出什么意外,于是使出浑身解数说服孔融,得以女扮男装随军出征。

    孔融看了一眼远处的海面,低声问旁边的向导:“此乃何地?距离渤海郡还有多远?”

    “启禀大人,此乃乐安境内,距离渤海郡还有二百多里路。”

    “二百多里路……”孔融粗略算了算,皱眉道:“如此说来,岂不是后天才能到?”

    为了掩盖行踪,孔融这次率领的六千人都是步卒,只带了寥寥数十名骑兵。二百多里路,最少也有两天时间才行。

    “回大人的话,大概如此。”

    孔融叹了口气,轻声问道:“祺儿,还撑的住吗?”

    孔祺不答,只是呆呆地望着海面。

    “怎么了……”孔融也扭头去看海上,随即就目瞪口呆,只见数十艘巨大无比的船只出现在不远处,正分水破浪向岸边而来。

    孔融的部下也发现了海上的动静,顿时慌乱一团。他们之中有不少人曾经见过这种大船从北海郡附近的海上航行而过,知道这是幽州的大海船,只不过当时距离太远,只是觉得船很大,心里并无多少畏惧,此时这些大船就在数百步开外,看上去就像是一头头择人而噬的巨大怪兽,着实让人心头惧怕。

    孔融颤声问道:“那些……是幽州的海船吗?”

    孔祺点头道:“肯定是!除了幽州,没听说过其他地方有这么大的海船!父亲,赶紧下令撤离此地!”

    “哦……对,此地不宜久留!”孔融如梦方醒,正要下命令,又犹豫起来,低声问道:“祺儿,该向何处去?”

    孔祺本来就极力反对袭扰天津的计划,这时见幽州的海船忽然出现,心里不惧反喜,正好借此机会劝说父亲返回北海!当即故作慌张道:“父亲,船上肯定装载着一支幽州大军,他们看来准备从此地登岸,然后从侧翼攻击冀州!咱们若是继续北上,肯定会遭遇到他们的攻击,全军覆没的可能性极大!到那时不但帮不了刘使君,反而会给北海郡的百姓招来兵灾**,实乃不智之举!父亲是北海郡太守,保境安民是第一要务,此时应当立即折返北海郡,同时八百里加急向冀州通报消息,也算是仁至义尽了!”

    孔融心里本就萌生了退意,又听女儿重点提及‘保境安民’四个字,哪还顾得上袭扰天津的事情,立即命令全军原路返回。

    这些北海郡的郡兵听到命令如奉大赦,二话不说就向林中冲去。

    就在这时,海面上忽然传来嘭嘭的闷响声,紧接着十几支巨大的火箭划破夜空,迅捷无比地飞向岸边。弹指之间,这些火箭就飞到了岸上,绝大多数的北海郡兵尚未来得及遁入林中,顿时完全暴露在火光下。

    下一刻,岸上和海上同时传来巨大的惊呼声。

    北海郡兵没想到自己的行踪就这么暴露了,而且对方的箭矢竟然能射这么远,他们却连对方的人影都没见到,这让他们觉得就像是赤身果体面对手持锋锐兵器的敌人,完全提不起抵抗的勇气。

    海船上发出惊呼的并不是幽州军的主力战兵,而是准备运送辎重上岸的辅兵和民夫。

    不久之前,马均接到赵云的命令,于是让船队接近岸边,准备用小船把物资慢慢运上岸去。为了防止触礁,他让人用床弩发射火箭照明,不料却意外地发现岸上竟然有一支不明身份的队伍,不是自己人,又不是已经投靠过来的青州黄巾,那毫无疑问就是敌人了。

    马均惊呼过后,急忙喊道:“快放旗花火箭!”

    数十息过后,三道亮丽的焰火冲天而起,在半空炸开了绚烂的花朵。

    岸上的北海郡兵都看到了那三道烟花,心里无不猛然一颤,迅速从震惊中清醒过来,拼命向着林中奔去。

    孔融愣愣地看着天空中烟花的余韵,喃喃道:“他们的箭怎么可能射这么远……”

    孔祺一把拉住孔融的衣袖,急声叫道:“父亲,幽州军的主力肯定已经上岸了,而且很快就会杀过来,快走!”

    孔融大惊失色,立即从茫然中清醒过来,在孔祺的搀扶下向林中奔去。

    马均望着岸上仓皇窜入林中的人群,心里疑惑万分:“那些到底是什么人呢?”

    距离海边七八里的大路上,赵云正带着三千骑兵向东而行。

    此前在广县城下的时候,郭嘉代替公孙续做出了诸多承诺,方方面面都让徐和十分满意,后者很快就同意青州黄巾整体投靠公孙续,并且大开城门迎接赵云和郭嘉入城。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