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三国之白马天下-第21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出发去博陵!”

    “也好!”公孙续点头赞同,反正联姻一事不是三言两语就能完成的。

    郭嘉把一杯茶水喝完,自己提起茶壶添满,小声问道:“今天‘早朝’的时候,说了些什么事?”

    “主要说了两件事,对我们来说并不是什么大事——修建新宫殿,让各地官员举荐人才进入朝堂。”

    其实修建新宫殿和举荐人才入朝做官都是大事,只不过公孙续已经把那些尚未修建的宫殿看做自己将来在幽州的行宫,之前又做好了工程准备,此事对他来说确实不算什么。至于让各地官员举荐人才,这更不算什么事,如今幽州上下**成的官吏都是公孙续亲自任命的,举荐上来的人才肯定要先符合他的心意。

    郭嘉轻敲着石桌,过了一会儿问道:“在举荐人才这件事上,刘伯安(刘虞)的态度如何?”

    “刘伯安并未发表什么看法……”公孙续顺口答了一句,随即反应过来,“你担心刘伯安在这件事上暗中插手?”

    “不错!刘伯安名声卓著,对幽州各地了如指掌,和那些世家豪族的交情都很不错,若是他绕开各地官府,当朝举荐那些大家族的人入朝做官,肯定会给我们造成一些麻烦!”

    公孙续皱起眉头,公孙瓒出身寒微,因此即使手握幽州兵权也得不到那些世家豪族的真心支持,双方的关系一直都不好。当初公孙瓒和刘虞争斗的时候,世家豪族一边倒的支持刘虞,给公孙瓒增添了极大的麻烦。按照原本的历史轨迹,刘虞败亡之后,公孙瓒会对幽州各地的世家豪族发起一番清洗,只是由于公孙续的‘横空出世’,刘虞至今还活得好好的,那些世家豪族也得以保存了实力。

    公孙瓒阵亡的消息传到幽州的时候,有好好几个大家族都蠢蠢欲动,甚至有人把手伸向了军中。幸亏公孙续回来的及时,把几名居功自傲的老将一一贬斥,又强势清洗了一批军中的底层将领,一下子把那些世家豪族伸出来的手吓得收了回去。只是公孙续心里很清楚,他们只是暂时偃旗息鼓,一旦出现什么变故,他们还会再次跳出来和自己对抗,天子抵达幽州,对那些人来说是个反对自己的绝好机会。

    “你有什么想法?”公孙续喝了一口茶水,缓缓吐出一口气,低声询问郭嘉。

    郭嘉淡然道:“最好的对策就是暂时置之不理!”

    公孙续不解其意,沉声道:“愿闻其详!”

    “在没有解决掉冀州那边的巨大威胁之前,我们不能和天子彻底翻脸,否则一旦大军南下,后院很可能会失火!因此我的想法是不理会他们,冷眼旁观即可!如此一来,势必有人悄悄投向天子,只要有人带头,我想要不了多少时间,整个幽州的世家豪族都会投靠天子。只要他们不蠢到把手伸向军队,任由他们闹腾去吧。”

    公孙续顿时明白过来:“冷眼旁观,将来一网打尽?”

    郭嘉嘿嘿一笑,端起茶杯抿了一口。

    公孙续点了点头,心里还是有些担忧,“就怕他们在我大军南下的时候,背后做手脚啊!”

    郭嘉冷笑道:“只要有个苍鹰郅都那样的人物,抓几个出头鸟出来杀一儆百,谁还敢跟着乱动?”

    郅都是文帝的侍从,后来被景帝重用为中郎将,此人刑法严峻,杀伐果断,敢于直谏,不畏权贵,即使是列候和宗室见了他也绕道而行,称其为‘苍鹰’,意喻景帝的鹰犬,暗地里却骂其为本朝第一酷吏。数年后,郅都升迁为中尉,掌管刑狱之事,手段十分酷烈,人人畏之如虎。恰逢废太子刘荣犯事,被关押在中尉府,试图书信向窦太后求救,被郅都拒绝,刘荣绝望自杀,郅都却彻底得罪了窦太后,被窦太后强令罢官。

    数年后,郅都复起为雁门太守,匈奴人畏其如虎,不敢靠近雁门半步,于是四处传播谣言,声称郅都私募兵马意图谋反。窦太后立即下令逮捕郅都,景帝多次求情也无济于事,不久之后郅都被窦太后下旨赐死,匈奴人立即卷土重来,一举攻占了雁门。景帝震怒之余,更加怀念郅都,数次私下称赞郅都‘真忠臣也’。这样一个人,却被司马迁看做酷吏,在他撰写的《史记》中把郅都归于酷吏列传,未免有失偏颇了。

    公孙续苦笑道:“我去哪找这样一个人?吕奉先、赵子龙、单经、阎柔……这些人都不合适啊!”

    郭嘉眼神闪烁了一下,小声道:“倒是有个合适的人,不过使用他的话,在朝堂上可能会有些麻烦。”

    公孙续嗤笑道:“我连吕奉先都敢用,还有谁是我不敢用的?说吧,是谁?”

    “李儒!”

    李儒?公孙续脑海中转了一圈,才想起此人是董卓的女婿,当初在长安曾经毒死了当今天子的兄长、被董卓悍然废黜的少帝刘辩,因此凶名震于天下。此人连天子都敢毒杀,若是让他成为自己的‘苍鹰’,那些豪门大族岂不闻其名而色变?李儒此时投靠了马腾,只要去一封信索要,马腾肯定会将其送到幽州,只是此人和皇室仇深似海,若是执意用他,势必会引起天子和群臣的强力反对,是利是弊还很难说。

    郭嘉看得出公孙续的疑虑,低声道:“先让李儒到蓟县隐居,有需要的时候再用他。”

    郭嘉没有把话说明,不过公孙续一听就明白,立即点头同意。何谓‘有需要的时候’?当然是幽州内部的形势变得很严峻,哪怕冒着和天子决裂的风险,也要下重手清洗的时候。真走到那个时候,完全不必在意天子的怨恨,重用李儒根本就不是什么大问题。

    商议定了一件要紧的事情,公孙续的心情很不错,他给郭嘉添满茶水,笑道:“对了,你和子龙去弘农走一趟吧。”

    郭嘉翻个白眼:“我正想回蓟县和芮儿团聚几日,话还没出口,又被你派出去做牛做马了!这茶叶不错!话说了,你发明的这种‘清茶’确实不错,又方便口味又淡雅,比煮茶好喝多了!”

    公孙续呵呵笑道:“这茶还剩几斤,等下都给你!”

    “这还差不多!对了,要不要我顺便去一趟长安,帮你拜会一下马腾将军?”

    “随便,尽快赶回来就好。”

    “嘿嘿……只怕不能尽快赶回来了!”郭嘉的笑容看起来有些诡异。

    “为何?”公孙续大惑不解。

    “岳母大人肯定会派人跟我去长安,和马腾将军商议你和马家小姐的婚事。”郭嘉说到这里收起笑容,正色道:“对于婚期,你有什么看法?”

    公孙续想了想,低声道:“越快越好,以免征西将军出现什么反复!”

    “明白了!天色已晚,我去向岳母大人请安。”

    “茶叶等下就送到你的屋子里。”

    郭嘉头也不回的摆了摆手,穿过月牙门走进了旁边的院子。

第五百一十一章 荀攸悄然会刘虞() 
    清晨的阳光透过窗户照射在书桌上,桌上铺开了一大张宣纸,一幅山水画即将完成,剩下的空白处在阳光下显得十分明亮。刘虞把笔搁在砚台上,伸手揉了揉酸涩的眼睛,提笔蘸了一下墨汁,继续在纸上书画。

    过了一会儿,门外传来一阵细碎的脚步声,随即房门被轻轻敲响。

    刘虞皱了皱眉,把笔悬停在宣纸上方,沉声道:“进来!”

    身材矮胖、须发皆白的老管家刘寿走了进来,随手关上房门,低声道:“老爷,半个时辰前,一支五百余人的骑兵队伍出了城,城门处的眼线在队伍中发现了郭奉孝。”

    刘虞虽然被迫卸任了幽州刺史一职,还被变相软禁在幽州城,但是其影响力还在,在城中安排一些眼线轻而易举。听到这个看似很平常的消息,他却脸色一变,手腕也随之颤抖了一下,一大滴墨汁滴在一朵画好的荷花上,好好的一幅画顿时就出现了一个大瑕疵。

    “老爷?”刘寿担心的叫了一声。

    刘虞皱起眉头看着那滴墨汁,过了好一会儿,他忽然绕着那滴墨汁运笔如风,寥寥十几笔过后,一个栩栩如生的莲蓬出现在纸上。他放下笔仔细打量了一下作品,满意的点了点头,只是脸色却依旧很不好看。

    刘寿犹豫了一下,小心翼翼的问道:“老爷,郭奉孝出城有什么不对劲吗?”

    刘和资质一般,对政事几乎是一窍不通,整日里醉心于经史典籍,刘虞根本就不指望能和他商议要事。而且当初为了避免遭到公孙续的猜忌,刘虞遣散了所有的门客和幕僚,导致遇见事情的时候竟然无人可以与他商讨,好在刘寿还算有些见识,人又忠心,因此刘虞时常与其商讨一些事情。

    这时听了刘寿的询问,刘虞也不掩饰自己的想法,他摸了摸胡须,轻声道:“早上单经悄悄出城,现在郭奉孝又混在队伍中悄然离去,老夫可以肯定,公孙续肯定有什么大动作!只是冀州那边并无消息传来,公孙续再次南下的可能性并不大,并州和塞北也都无突发情况,老夫左思右想都摸不着头绪啊!”

    刘寿在刘虞身边耳闻目染,也还是有点见识的,他思索着问道:“老爷,郭奉孝会不会去并州了?”

    “并州?”刘虞一怔,顿时明白了刘寿的意思,“你是说公孙续有可能短期内就挥师南下冀州,郭奉孝去并州调兵去了?”

    “正是!半个月前,公孙续抽调了十余万大军前往博陵,随后却一直不见动静,当时令人大为不解,现在看来博陵那边的调兵遣将应该只是个幌子,其真实目的是奉迎陛下到幽州!如今陛下顺利到了幽州,博陵那边的兵马却没有调回来,因此老奴猜测公孙续可能很快就会挥师南下!”

    刘虞捻须思索了一会,沉声道:“你说得有些道理,只是有一点你忽略了!”

    刘寿躬身道:“请老爷赐教!”

    “不管公孙续对朝廷和陛下到底有多少忠心,他出动大军之前肯定要向陛下禀报,取得陛下的同意,如此才能名正言顺!老夫说句大不敬的话,若非公孙续想借助陛下的威望来稳固权势,他又何必费尽心思把陛下奉迎到幽州?”

    刘寿骇然道:“老爷的意思是说公孙续把陛下看做……看做可以利用的工具?若果真如此,公孙续岂不是迟早会和其父一样目无朝廷?”

    刘虞叹道:“你这话虽难听,不过大致应该就是这样!”

    “可是……公孙续不是当众发誓,绝不背叛汉室吗?”刘寿咽了口唾沫,神色大为惶恐,当初他和刘虞一起被押上刑场,若非公孙续及时赶到,他们早就成了冢中枯骨。那种绝望凄惨的情景,他再也不想经历第二次。

    刘虞脸色阴沉:“他可能确实不会背叛汉室,但是他可以学董卓!”

    刘寿身子一震,颤声道:“老爷是不是过于担心了?老奴觉得公孙续应该不是董卓那种逆贼,至少他从未残害过百姓,对待反对者的手段也很温和!”

    刘虞冷笑道:“那都是表象罢了!老夫说两点你就明白了,其一,公孙续牢牢掌控幽州兵权,即使朝廷和陛下来了,他也没有半点分出兵权的意思;其二,幽州各地官吏几乎被他换了个遍,外人针扎不进水泼不进,你看看,那些官吏帮着他做了多少倒行逆施的事情?仿效暴秦的照身帖和军功授田收买军心民心,兴建幽州大学堂刻意打压儒家,鼓励商贾之事,使得百姓们只知逐利……桩桩件件,无一不是违背祖宗法制的疯狂行为!这样一个狂悖之徒,哪怕他救了吾等的性命,老夫也断定他将来会成为天下最大的逆贼!”

    刘寿把这番话翻来覆去想了几遍,不禁悚然而惊,他只看到百姓们的日子越过越好,还多次暗地里赞扬过公孙续,却未深思其中的要紧之处。如今听了自家老爷的一席话,这才猛然醒悟过来,公孙续不知不觉间已经彻底掌控了幽州的军权和民事,军队和百姓都只知道公孙续将军而不知道天子,若是他想效仿逆贼董卓,根本就无人可以阻拦啊!

    刘虞淡然问道:“明白了?”

    刘寿艰难地点了点头,心里一片惶恐,若是公孙续悍然谋逆,老爷是宗室肯定会首当其冲,到那时全家下场堪虞啊!

    这时书房外面传来一阵脚步声,主仆二人都没有再说话。

    门外很快传来一个护卫的禀报声:“启禀老爷,大司农大人前来拜访。”

    “快快有请!”刘虞随口吩咐一句,随即站起身来喝道:“不,老夫亲自前去迎接!”

    刘虞出了书房,脚步匆匆向前院走去,他的这座宅院并不大,刚走到天井处,朱儁带着一个青衣仆从迎面而来。他赶紧拱手笑道:“公伟兄光临寒舍,真是蓬荜生辉啊!”

    朱儁也笑着拱手还礼:“不请自来,还望伯安贤弟不要见怪啊!”

    “公伟兄,里面请!”

    “请!”

    刘虞和朱儁交情很不错,因此也不见外,直接把朱儁请进了书房。

    刘寿并未进去,识趣的亲自前去端取茶水。

    朱儁身后的那个青衣仆从似乎不懂规矩,竟然跟着走进了书房。

    “公伟兄,请坐!”刘虞伸手延请朱儁入座,他可不认为对方是不懂规矩之人,于是看着那低着头的青衣仆从,笑着问道:“公伟兄,这位是?”

    朱儁呵呵一笑,对那青衣仆从做了个手势。

    青衣仆从抬起头来,拱手道:“后学末进荀攸,拜见宗正大人!”

    荀攸!刘虞大吃一惊,他当然听说过赫赫有名的荀氏八龙,还曾经和荀彧见过几次面。荀攸此时应该在曹阿瞒麾下效力,为何会悄然出现在了幽州?他迅速镇定下来,压压手道:“公达不必多礼,请入座!”

    “多谢宗正大人!”荀攸道了声谢,在朱儁旁边的椅子上坐了下来,看起来很不适应这种坐的方式。

    这时刘寿在外面敲了敲门:“老爷,茶水上来了!”

    “进来!”

    因为公孙续的影响,幽州很多人都习惯了清茶冲泡,刘虞试过几次之后,也被那种清雅的口味所折服,这时刘寿端上来的就是冲泡好的茶水。刘寿进来后,看着荀攸竟然落了座,心里十分惊讶,不过他城府颇深,脸上并未表现出来,很淡然的先给朱儁倒了杯茶,接着给刘虞倒了一杯,最后给荀攸也端了一杯,躬身准备退下。

    刘虞肃然道:“刘寿,出去看好门,禁止任何人接近到书房二十步之内!”

    “喏!”刘寿心里更加惊讶,转身出去关上房门,亲自站在院子里守着。

    刘虞生怕时间长了荀攸被人发现,等到朱儁喝了几口茶水,立即开门见山的问道:“公伟兄今日前来,可是有事相商?”

    “不错!”朱儁点了点头,低声道:“不知伯安贤弟如何看待公孙子民?”

    若是朱儁单独前来,刘虞可能还会有所怀疑,既然荀攸都跟着来了,他也就不藏着掖着,小声答道:“将来必定是董卓之流的逆臣!”

    朱儁赞道:“伯安贤弟慧眼如炬啊!不知贤弟可有对策?”

    刘虞肃然道:“公伟兄有话不妨明言!若是需要吾和陛下沟通,吾义不容辞!”

    “伯安贤弟果然不亏忠义之名!”朱儁再次夸赞一句,看着荀攸说道:“公达贤侄这番秘密前来幽州城,代表的是袁本初、曹阿瞒和刘玄德三人,只要吾等和他们联合起来,肯定能从公孙子民手中夺回大权交还给陛下!”

    陛下刚到幽州,袁绍他们就知道了,消息也太灵通了吧?刘虞心头冷笑一声,神色淡然问道:“不知公达想如何联合?”

    荀攸拱手道:“宗正大人,公孙续狼子野心,一直对冀州虎视眈眈,想必不日就会挥师南下,我袁曹刘三家联军有极大信心击败公孙续,不过肯定会经历一番苦战,势必会造成大量百姓伤亡,若是朝廷能出手相助,公孙续必定会迅速败亡!到那时我三家全力拥护陛下还都长安,重振我汉室雄风!”

    “伯安贤弟,袁本初、曹阿瞒和刘玄德都对朝廷一片忠心,只要在关键时刻给他们一些帮助,公孙续败亡指日可待!还请伯安贤弟面见陛下,向陛下言说利害关系,吾愿意出头联络各地的世家大族,有他们相助势必事半功倍!只要公孙续败亡,陛下就能重掌大权,重振朝廷的威望!”

    刘虞沉声道:“公伟兄,兹事体大,容吾好生思考一下,回头再给个答复如何?”

第五百一十二章 朱儁刘虞论子民() 
    刘虞既然不愿当场表态是否和袁曹刘三家联合,朱儁也不好再继续讨论这个问题,于是把话题转到了书画上。闲暇时,书画是刘虞最大的爱好,朱儁也是个中高手,二人说说笑笑十分热闹。

    荀攸也只好按捺住心头的急切,偶尔从旁敲几句边鼓——他的书法很不错,画技却很一般。

    刘虞说到兴起处,站起身来指着桌上的那副山水画,微笑道:“这幅画是吾刚刚完成的,还请公伟兄鉴赏并且斧正一二。”

    朱儁顿时来了兴趣,几步走到书桌后面,弯下腰仔细观看起来。

    荀攸对刘虞的画丝毫不感兴趣,不过若是置若罔闻就太失礼了,于是也走过去站在朱儁旁边观看。

    “笔力遒劲,神韵十足,这个莲蓬更是点睛之作!伯安贤弟,你的画技又精进了许多啊!吾观满朝文武,画技一道能胜过伯安贤弟的寥寥无几啊!”朱儁仔细看了一下,不禁竖起大拇指赞叹不已。

    “公伟兄谬赞了!吾愧不敢当啊!”刘虞笑着谦逊一句,心里却十分喜悦,那个莲蓬是他灵光一闪画出来的,确实是得意之作。

    荀攸看不出这幅画的精髓,但是他觉得画中的景象十分眼熟,忍不住低声道:“这幅画……似乎是洞庭风光?”

    刘虞惊讶的看了一眼荀攸,点头道:“公达果然见多识广,不错,这幅画画的正是洞庭湖畔的风光!看这些茶树……”他在画上指点了一下,又指了指茶杯,“杯中的茶就来自这些茶树,名曰碧螺春。”

    朱儁恍然大悟:“难怪刚才吾就觉得杯中的茶叶犹如青色的田螺,原来真的叫这个名字!这碧螺春似乎是用滚水冲泡而成,并未添加香料和葱姜等物,和煮茶截然不同,然而味道淡雅,苦中有甘,仔细品味并不逊色于煮茶!伯安贤弟果真心思灵巧,竟然创造出了这种新的喝茶方式,佩服!佩服啊!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