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三国之白马天下-第19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袁绍犹豫了一下,冷冷道:“去看看信中所谓何事,若是来求救的,乱棒打出即可!”

    辛评大惑不解:“主公这是何意?陶升不是蠢货,不可能在欺骗了主公的情况下再次派人前来,也就是说他之前应该是真的投靠了主公,只是不知什么原因丢掉了博陵。主公为何不见见信使,问个清楚呢?”

    袁绍摸了摸胡须,淡淡道:“此时不宜节外生枝,区区一个陶升无关紧要!正南,你把和郭嘉见面时的情况给仲治也说说吧。”

    辛评听完后恍然大悟,心里对审配妒忌万分,这等好事怎么就没轮到自己?若是早知道会是这个结果,当时不惜代价也要从审配手中把这件差事抢过来才对!现在说什么都晚了,审配成为主公麾下第一人看来是无可阻挡了,好在自己兄弟之前就旗帜鲜明的支持三公子,倒也不怕地位被降低,只是沮授那厮恐怕要多关一阵子了。还有那陶升,主公既然放弃了援手,那厮覆灭在即啊,可惜了,那厮出手还是很大方的……

    “仲治!仲治!”

    “啊?主公,有何吩咐?”辛评一下子从遐想中清醒过来,赶紧拱手等候袁绍的吩咐。

    “这次交换俘虏的事情十分繁琐,老夫决定让正南主持此事,你从旁协助,可有异议?”

    “属下领命!”辛评大喜,赶紧起身领命,刚才还在心疼以后没了陶升的孝敬,转眼就接到了一个更好的差事,操作得当的话,自家库房里又要增加不少财货了。

    “正南,你和仲治商议一下此事,拟定一个章程出来,稍后老夫再和孟德兄和刘玄德商议一下。显甫,随为父去见见你娘,她都念叨了好几遍了。”

    袁绍撂下几句话,带着袁尚离开了大厅。

    “正南兄,此事你说怎么办,小弟一切照办……”

    “仲治,先等等,某去见见陶升的信使。”审配抬手止住辛评,大步向外走去。

    到了大门口却不见人影,审配急忙询问门口的护卫:“陶升的信使呢?”

    “已经被乱棒赶走了!先生,可要找他回来?”

    “不必了!”审配犹豫了一下,缓缓摇了摇头,他想见那信使只是为了了解一下陶升那边的情况,却没有违背袁绍的命令去施加援手的意思,因此对方走就走了吧,反正陶升的死活现在已经无关紧要了。

    两天之后的夜里,潜藏在燕山深处的陶升得到了信使的回报,顿时怒不可遏,跳着脚把袁绍的祖宗十八代骂了个遍。只是骂人完全解决不了问题,骂完之后,他把所剩无几的几名部下叫来商议,今后到底该如何是好。只可惜这些人都是大字不识的莽汉,根本就无法给陶升提供什么主意。

    陶升又气又怒,把这几人挨个骂了一遍,询问一直沉默不言的陶信:“陶信,你有何见解?”

    “义父……”陶信叹了口气,黯然道:“袁绍已经抛弃了吾等,若是不赶紧离开燕山,一旦幽州军前来搜寻,咱们只怕就走不掉了!末将提议带上金银细软尽快离开!”

    陶升沉默了半晌,嘶声问道:“去哪?这天下之大,还有老夫容身之地吗?”

    众人无不默然,不错,如今谁都知道陶升是叛逆,而且还是被袁绍抛弃的叛逆,谁敢冒着得罪公孙续的危险收留他们?”

    “不如……去塞北,投奔鲜卑人吧!”陶升犹豫半晌,吞吞吐吐说出了自己的看法。

    众人面面相觑,纷纷表示赞同,不去塞北,又能去哪?

    陶信也跟着表示赞同,不过低下头的时候,眼中却充满了冷冽之色。

    凌晨时分,沉睡中的陶升忽然被一阵喧闹声惊醒,不等他从迷糊中清醒过来,房门被人一脚踹开,随即就见到提着一把带血钢刀的陶信走了进来,二话不说就一刀劈砍下来!

第五百七十章 长安内外乱纷纷() 
    兴平二年夏,长安城以东七八里处,一支五十余人的马队顺着官道而来。为首一人穿着浅灰色的袍服,头戴一顶灰白色的帷帽,把整张脸遮挡得严严实实,不过从其身形看来,应该是一位妙龄女子。

    经过一座小山坡的时候,这女子策马奔了上去,极目向前方眺望。

    只见大路边的荒地里面,随处可见被胡乱抛弃的饿殍,很多尸体已经腐烂,散发出令人作呕的臭气。无数衣衫褴褛的百姓迈着沉重麻木的步伐,正向着前方的长安城接近,他们对路两边的尸体置若罔闻,有的人走着走着就一头倒地死去,后面的人熟视无睹地踩过他们的尸体继续前进。没有人在乎别人的性命,大伙儿都抱着一个念头:听说朝廷在长安城外开棚施粥,只有赶到长安城下才有活路!

    几年开春之后,陆陆续续下了好几场雨,三辅之地的百姓们无不欢欣鼓舞,以为会引来一个丰收的年头。只可惜好景不长,进入三地月之后,再也没下过一滴雨,关中各处赤地千里,田地龟裂,地里的庄稼也无不化为枯草。一时间粮价飞涨,斗米数万钱,无数百姓卖儿鬻女,甚至多有易子而食的惨事发生。

    俗话说祸不单行,因为太过干旱,稍有一丝火星就会引发大火,近来长安周边发生了数十起大火,就连几座县衙的粮仓都不慎失火被焚毁,原本还能开仓放粮支撑几日,这下子什么都完了,走投无路的百姓们铤而走险,开始哄抢各地豪门大户,完事后一把大火付之一炬。消息传进长安城,朝廷为之震动,大臣们纷纷劝谏放粮赈灾,生怕出现第二个黄巾军。

    奈何李傕郭汜把持着朝政,整日里醉生梦死,哪会去管蝼蚁小民的死活。最后还是天子主动登门,再三请求之下,李郭二贼才勉强答应开仓放粮。十日前,朝廷开始在长安城外开棚施粥,早晚各一次,虽然粥水里的粮食少得可怜,而且泥沙混杂,但是总算是给了嗷嗷待哺的百姓一个希望,于是各处百姓蜂拥向长安城,短短数日时间,城外聚集的百姓就不下三十万。为了防止饥民冲入城中,城门早已紧紧关闭,每日施粥的时候,才会用吊篮把人和粮食缒到城下。只是如此一来效率未免大大降低,来到城下的百姓又日益增多,为了抢夺一碗粥水,往往会打得头破血流,死伤者不胜凡几,甚至有饥民试图冲击城门,却被城墙上的西凉军断然射杀,这才没有出现饥民全体攻击城池的事情。

    西凉军裹挟天子进入长安的之后,俨然把自己当成了长安城的主人,横征暴敛可谓是平常之事,稍有反抗就会被他们屠灭满门,四处掠夺了无数的钱粮,就连长安城的官仓彻底霸占,里面囤积的足够三十万人吃半年的粮食也都成了西凉军的‘私产’。连续数日的开仓放量,导致粮仓里的粮食急剧减少,看守粮仓的杨奉大为心疼,于是向李傕提议每日只施粥一次。

    杨奉本是黄巾军余党白波贼寇的渠帅,后来投靠了李傕,被任命为兴义将军(杂号将军,从五品),平时颇为信任。李傕然其言,在朝廷上宣布粮库将罄,改为每天午时施粥一次。此举引起轩然大波,众臣无不反对,天子也表示反对,郭汜害怕引起众怒,走上董卓当年的老路,于是也站在了众臣那边。李傕不得不暂且熄了这个念头,随后就去和郭汜理论,结果却争吵起来,二人互相揭对方的隐私,差点就当场动手。另一位西凉军的大将樊稠早有取李郭二人而代之的想法,这时趁机在其中左右挑拨,还暗地里制造了几起针对李郭二人下属的袭击事件,使得二者之间的冲突猛然加剧,已经达到了剑拔弩张的危险境地,随时都会大打出手。

    灰衣女子看着眼前的惨状,不禁黯然叹道:“兴,百姓苦!亡,百姓苦!唉……这纷乱不休的天下,何时才能恢复和平盛世呢?”说罢,她轻提缰绳下了小山坡,继续带着队伍向前而去。

    路边的百姓们早就饿的麻木不仁,对这支马队毫无兴趣,目光呆滞的望着对方越去越远,自顾拖着蹒跚的步伐慢慢跟了上去。

    盏茶时间过后,这支小马队来到了长安城外,看着城下人山人海的饥民,人人都大吃一惊。

    一名黑衣壮汉低声道:“夫人,城外的饥民也太多了,咱们是否先在远处歇息,夜里再想办法潜入城中。”

    灰衣女子抬头看向城墙上方,只见大队的西凉军士卒手持弓箭严阵以待,只要有人稍稍接近城门,他们二话不说就会放箭射杀。她仅仅看了一会儿时间,就有数十人被拥挤到城门附近的饥民被射杀,周围的人却熟视无睹,只是盯着城头,期待着城内施粥的人能快点出现。她黯然叹了口气,什么话都没说,策马向旁边的林子走去。

    其他人大都面带不忍之色,沉默地跟了过去。

    林子不算很大,方圆最多三四百丈,由于稍稍强壮一些的饥民们都在城下等待施粥,林子里只有三十几名衣不蔽体的老弱病残,他们没有那个力气挤到粥棚附近,只能在这里苟延残喘。见到马队过来,他们也不逃跑,只是用绝望麻木的目光看着对方,在这个时候能骑马出现的都是非富即贵,就算是杀了他们也和碾死一只蚂蚁没什么区别。

    灰衣女子目光四处扫了一圈,停在了一个瘦骨嶙峋的小女孩身上,她再次叹了口气,低声道:“小乙,给他们分点吃的!”

    “夫人,不可啊!”此前提建议的那个黑衣壮汉摇了摇头,小声道:“若是给了他们吃的,肯定会引来更多的人,咱们就算把吃的都给他们也无济于事啊!若是引发一场大骚乱,误了大事如何是好?”

    “给他们!”灰衣女子语气变冷,再次吩咐了一句,随后从马背上的褡裢里取出一块面饼,快步走向那小女孩。

    “喏!”黑衣壮汉不敢违背命令,赶紧和其他人一起开始分发食物。

    这些老弱病残楞了一下才反应过来,迅速接过对方递过来的面饼,狼吞虎咽地咀嚼起来。面饼太干,吃得太急就会卡在咽喉里,一时间咳嗽声此起彼伏。

    “别怕!慢慢吃吧!”灰衣女子把面饼递给那小女孩,回头吩咐道:“小乙,去打点水过来给他们!”

    不远处就有一条河,河水近乎干涸,只有涓涓溪流缓缓流过。

    黑衣壮汉很不情愿的答应一声,挥挥手令几名部下过去打水。

    一块面饼下肚,又喝了几口水,这些老弱妇孺总算是缓过一点劲来,纷纷跪在地上磕头道谢。那小女孩更是实在,额头都快磕破了。

    灰衣女子淡淡道:“大家不必多礼,都请起来吧,我还有话要问大家呢!”

    一个须发皆白的老翁爬起来,恭敬道:“请夫人只管问,俺们一定老实回答!”

    灰衣女子看了一眼远处的城墙,冷声问道:“知道长安城内现在是什么情况吗?”

    “听说李傕和郭汜闹翻了,似乎快打起来了!唉……老天爷不开眼啊,不早点把那二贼收了去!”

    “近来逃进长安城的人多吗?”

    “前些日子很多,不过都是些贵人,像俺们这种蝼蚁小民是不准进去的。自从城门封闭之后,不管是谁都进不去了。”

    “施粥几天了?”

    “大概七八天了吧。”

    “那些百姓都是最近几天过来的吗?”

    “是的,有一大半都是三五天之内过来的。”

    “知道有多少人吗?”

    “听说有好几十万呢……”

    灰衣女子一连问了十几个问题才停下来,手扶着一棵大树,看着城墙思索起来。

    那个叫小乙的黑衣壮汉凑过来,有些焦急的问道:“夫人,城门紧闭,外面又有这么多的流民,如何是好啊?”

    灰衣女子淡淡道:“且不要着急,今夜我潜入进去看看再做打算。”

    小乙大惊失色,连连摆手道:“这怎么使得!如今城中也是一片混乱,夫人贸然潜入进去实在是太危险了!若是有个什么意外,小的们万死难赎其罪啊!”

    “不弄清楚城内的动静,怎么做成那件大事?无论如何我都要设法见见咱们的人,看看有没有机会下手!实在不行的话,我会设法刺杀李郭二贼,让西凉军发生内乱,咱们好浑水摸鱼!”

    “夫人,这太冒险了!”小乙惊惶不安道:“郭李二贼都是沙场宿将,又经历过董卓被杀一事,身边肯定护卫重重,恐怕不等夫人接近就会被发现啊!”

    灰衣女子冷笑道:“若是单论刺杀,这天下谁能与我相提并论?李傕郭汜豚犬耳,不足挂齿!我意已决,此事不必多言!走,离开此地,先找个落脚的地方,夜里我再过来!”

    片刻之后,五十余骑出了林子,向着来路折返而去。

第五百七十一章 冰梅悄然入宫中() 
    子时,未央宫,宣室殿。

    董卓之乱,天子被迫西狩长安之后,宣室殿就成了天子的居所。

    周围的殿阁灯火早已熄灭,陷入了一片寂静之中,宣室殿内却依旧灯火明亮。

    一阵清风袭来,殿外大树上的树叶发出了轻微的哗啦声,正好经过树下巡逻的一队皇宫禁卫迅速抬头看了看,发现并无异常之后,再次绕着宫殿巡逻起来。为首者经过紧闭的殿门的时候,转过头看了一眼,只见那个熟悉的瘦削身影和往日一样,正坐在案几后面翻看着奏折。天子身后一人垂手侍立,在灯火的映照下,墙上拖出了两条长长的影子。

    为首的禁卫心头叹息不已:‘天子还是如此勤政,只可惜奸贼当道,把持朝政,天子也只能徒呼奈何啊!’

    这队禁卫刚走到拐角处,只听得殿内传来一个温和醇厚的声音。

    “梁甫,朕有点饿了。”

    侍立在天子身后那人躬身道:“奴婢这就去传膳。”说罢,迈着小碎步走出大殿,轻轻地掩上了殿门。

    殿外的禁卫和宦官们纷纷躬身行礼,态度极为尊敬。

    梁甫是新近崛起的中官,不过却深受陛下的信任,在宫内地位极高。其上位的原因也让人津津乐道——天子被迫前来长安的路上,西凉大将樊稠醉酒后竟然闯入天子的临时居所,言辞间十分不敬。其时禁卫们都被樊稠的部下挡在了外面,一群中官和宫女噤若寒蝉,天子也吓得瑟瑟发抖。危急时刻,御前太监小头领梁甫挺身而出护在天子身前,义正辞严呵斥樊稠,同时高声呼救。李傕郭汜和百官闻声赶来,李傕斥退了樊稠,为了安抚天子和百官之心,还把樊稠杖责三十。

    梁甫隔日就被天子调到身边,越级提拔为总管太监,令其随身服侍。梁甫做事井井有条,从不逾越本分,又对天子忠心耿耿,等到抵达长安,他已经成了天子身边的第一红人。难得的是此人素来谦和,从不瞒上欺下,还时常仗义执言,和昔日的十常侍相比简直就是谦谦君子,因此深得禁卫和宫人们的拥戴。

    大汉天子对饮食十分讲究,礼制规定‘饮食之肴,必有八珍之味’,负责天子饮食的就有三名官员,负责膳房运作的太官、专门负责做面食的汤官以及负责挑选敬献各地名贵食材的导官,三人各司其职,最盛时其下属加起来足足有三四千人。如今天子蒙难,一切讲究从简,汤官和导官成了摆设,太官掌管的膳房也大幅缩水,手下不足百人,在未央宫东阙的一座偏殿中搭起了膳房的架子。

    膳房距离宣室殿并不远,因此梁甫并未带着随从,独自一人绕过宣室殿向东面走去。即将穿过围墙上的月牙门的时候,他忽然听到头顶传来几声虫鸣,脸色顿时一变,迅速抬头望向虫鸣声传来的地方,只见围墙外的一棵大树上有个黑色人影晃动了一下。他一个箭步冲出月牙门,快步走到宫墙的角落里,对着树上招了招手。

    树上的那个黑衣人狸猫一般悄无声息爬下树来,贴着墙根来到梁甫面前。

    梁甫做了个手势,三拐两拐带着黑衣人来到了一处废弃的屋子后面,拱手低声道:“属下参见钜子!钜子何时到的?”

    此时能被人称为钜子者,唯有墨门的领袖墨冰梅。

    “免礼!”墨冰梅摆了摆手,低声道:“某昨日午后就抵达了长安城外,一直等到夜间才潜入城中。时间紧迫,你且说说长安城内的一些要紧情况。”

    “喏!李傕和郭汜已经不再信任对方,只是尚未彻底撕破脸,二人各自率军占据了大半个长安,其属下多有冲突之事发生。樊稠被李傕杖责之后怀恨在心,暗中和郭汜勾结在一起,时常在郭汜面前煽风点火,如今局势已经一触即发,郭李二贼随时都有可能大打出手。”

    墨冰梅点了点头,梁甫所说和她之前了解的情况差不多,接着问道:“宫内呢?”

    “原本宫禁由辅国将军伏完掌管,数月前西凉大将董承将女儿进献给天子,此女深得天子宠爱,遂被封为贵人,董承也得到了天子的信任,被封为车骑将军,和付完一起掌管禁卫,二人水火不容。原本董承在和付完的争斗中一直占据着上风,不过近来李傕郭汜反目,二人都不信任董承,又害怕董承支持对方,于是强行夺走了董承在西凉军中的军权。付完得益于此,在争斗中暂时占据了上风,此人对天子更加忠心,只是羽林卫和宫中禁卫加起来也才两千余人,一旦有变只怕发挥不了什么作用。”

    墨冰梅沉思了一会,身子向前倾了一下,小声道:“若是有变,能悄然带走天子吗?”

    梁甫心头一震,摇头道:“很难!天子确实很信任属下,奈何属下手中并无兵权,一旦乱起,根本没有能力悄悄带着天子离去啊!”

    墨冰梅皱了皱眉头,心里颇为不满,不过也知道梁甫所言属实,倒也无法开口责备。

    梁甫见墨冰梅有些不满,赶紧道:“钜子,属下虽然无法不动声色带走天子,但是一旦城中有变,属下可以试着左右一下天子的去向,不知是否可行?”

    “弘农!”墨冰梅想起之前和公孙续的密探,不禁脱口说出了这个地名。

    “弘农?”梁甫一愣,心里暗道弘农距离长安倒不算远,点头道:“钜子放心,若是到了那时,属下必定劝说天子去弘农!属下斗胆问问,为何是弘农?莫非公孙将军已经……”

    “好了!”墨冰梅打断梁甫的话头,冷冷道:“休要乱猜,只管照做即可!”

    “属下逾越了,请钜子治罪!”梁甫吓了一跳,赶紧躬身请罪,心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