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天龙之大醉侠-第6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哦!”沈醉忍不住惊叹,心道这回可算是长见识了,看来眼前这位苏先生可不止是对酒略知一二,简直就可以说是行家了。这个时代的名酒他知道的可还真不多,虽然有现代带来的国酒茅台,但能经常换一换口味,把这天下的名酒都尝个遍,那可就更加好了。现在遇到了这么一个行家,他怎么能不请教。连忙又为苏先生斟了一杯酒,问道:“在下听说这开封城里最好的酒楼却是宝斋,不知为何先生刚才并未提及!”

    那苏先生又举杯饮尽,摇头笑道:“公子一问此话,老夫便知你是刚到开封不久的。这宝斋确实可以说是开封城中最好的酒楼,但却也止于菜好,他们店中所用的酒却都是由高阳店提供的!”

    “原来如此!”沈醉点头,又为苏先生斟上一杯酒,再请教道:“在下听先生于这开封城的各家名酒侃侃而谈,想必是一酒中大家,小子再请问下先生这天下的好酒?”

    苏先生对于沈醉所四这“酒中大家”的称号一点也不谦逊,又饮了一杯酒,便为他讲解这如今天下各地的好酒名酒,让他是大长了一番见识。他今天这才算见识到了什么是真正的好酒之人,自己虽也好酒,但却是从没对酒下过这么一番大功夫去研究的。如今见到了这么一位高人,他才知自己以前实在只能算是个酒徒而已,算不得什酒之人。随着苏先生一句一句的讲解,他看向这位苏先生的眼光便是越加钦佩。

    两人一个问,一个答。一个侃侃而谈,纵谈阔论,一个执礼甚恭,虚心求教。这一问一答兼边吃边喝间,时光流逝如水,等到沈醉请教完了的时候,已是到了红日西斜之时。这段时光中,两人已是喝了两小坛的酒。不过大部分却都是苏先生喝的,而沈醉大部分时候则是为他倒酒。

    等到苏先生讲解完之后,沈醉忍不住地叹了一口气,望着窗外,遥想着苏先生为他介绍的那些好酒,感叹不知何时才可喝到。苏先生见他的样子,却也是理解他的心情的,突然想起一件事来,笑问道:“老夫与公子说了这么多了,却是到此时尚还不知公子姓名,请教了?”

    “在下沈醉,醉酒的醉!”沈醉拱手笑答道。

    苏先生哈哈笑道:“沈公子不愧是好酒之人呀,连名字都改做了‘醉’字,佩服佩服!”

    沈醉大汗,想不到这位老先生会这么理解,连忙解世:“苏先生误会了,在下这名字并不是改的,而是一出生就取的!”

    “哦!”苏先生怔了一下,又笑道:“勿怪勿怪,看来令尊也是位好酒之人呀!”

    “确是!”沈醉答道。

    苏先生举杯笑道:“来,咱们为天下好酒之人喝一杯!”

    “干!”沈醉举杯与他对饮。放下酒杯后,突然想起自己的茅台酒来,便将手伸入桌下从金龙壶中悄悄取出一只酒葫芦来,拔开盖子,便是一股醇酒飘出。苏先生一闻这酒,便即注意上了他这酒葫芦。沈醉笑了笑,在他面前的空杯中斟上了一杯酒,道:“先生请尝此酒!”

    苏先生珍而重之地端起酒杯,凑到鼻端深深地闻了一下,略带陶醉地道:“但闻此酒气,便是不可多得之好酒呀!”他说罢,轻饮一小口,细细品味,然后又一口饮尽,放下酒杯道:“果真是绝世之好酒呀,此酒酱突出、醇和浓郁、幽雅细腻,尤其是令人回味悠长,实乃是酒中之极品呀,怕是跟宫廷内中酒相比都毫不逊!不知公子此好酒得自何处,可否告知!”

    这个问题却让沈醉犯愁了,他虽然知道这茅台酒是产于贵州省茅台镇,茅台镇的名字听说延用已久,可能没变,但贵州这个时候叫什么被称做什么他却是不知道的。算了,还是糊弄过去吧!不知道这个时候的地名他也没办法,想了想怎谬弄后,便回道:“此酒乃家父所藏,在下却也是不知他老人家从何处弄得的!而在下双亲却是在我年少之时便已早丧,所以实是不可知之了!唉!”他说完,自己先长长地叹了口气,以表达自己的失望之与父母早逝的悲伤。同时,却又在心里暗对着自己现代还健在的双亲大道对不起。

    “老夫鲁莽,竟是引起公子的伤心事了!”苏先生见引起了他对已逝父母的怀念,不由感到抱歉。

    沈醉摇了摇头,笑道:“没事,在下早已习惯了,来,我再敬先生一杯!”他说罢,又拿起酒葫芦为苏先生倒上了一杯茅台酒,也为自己倒上了一杯,然后举杯相叮

    “请!”苏先生见他笑了,也跟着笑了笑,道了一声,举杯而饮。

    又喝得几杯,苏先生见外面天已晚,便向沈醉告辞离去。沈醉付了账,将他送下了楼去,并以一葫芦茅台酒相赠。两人在丰乐楼下夕阳红光铺满地的大街上,依依拱手而别。

正文 第五十七章 夜入皇宫

    ,无月,大宋皇宫

    一个黑衣人影正贴在宫墙之上,只见这人一身黑行衣,并未蒙面,只在眼睛一圈蒙了条一寸多宽的眼罩,上嘴唇上蓄着一层小胡须。这身打扮正是沈醉的另一身份,无影神神龙。不错,这人正是沈醉。他自从在丰乐楼听了苏先生为他介绍的天下名酒后便皆品之而后快,而当中最想的便是这宫廷御酒,因为那苏先生品了他的茅台酒后说是比起宫廷内中酒来也毫不逊。这句话的另一层意思就是说,宫廷内中酒与他的茅台是同一贫的,甚至于还有过之。因为苏先生说的是比起懒不逊,这岂不是就说略有不如吗?这个时代竟然还能有酒好过现代精制的国酒茅台去,这怎能不让他心动。

    而且这酒明明就在开封城里,他却是喝不上,甚至连看一看闻一闻都是不能,这对于他来说简直就是折磨。所以,他今天晚上到这大宋皇宫来就是来盗这宫廷御酒的。而且,进皇宫东西,也可说是他神事业的颠峰之作,足以让后人敬仰的伟大事迹了。自己当初起意要做这神时,不就有着这点想法吗?而现在,就正是实施的时候。

    听着上面城墙之上一队巡逻的御林军刚刚走过,他施展“壁虎游墙功”游上了几许,从城头上探出头去左右瞧了瞧,发现两队军士刚刚交错而过,背对背地而走,而下一轮巡逻的又还在远处。正是良机不可失,当即深吸一口气,手扒上墙头,略一用力,身子轻轻而起。“无影千幻”展开,明暗的灯火中一条淡影极速而过,跃至了对面城头。从城头而下,再次施展壁虎游墙功,用背部贴在墙上慢慢滑下。在城墙之上,居高临下,伸眼打量了下整个大宋皇宫的地形与规划格局。心中猜测着那御酒有可能的收藏地点,然后心中暗暗记住,便快速滑下。

    离地还有三丈多高时,他便手撑城墙一跃而下。先伏在下面的一处中,眼观四路,耳听八方察探了一下周边情形,这才闪身而出,往自己选择的第一个可能地点而去。一路之上他发现大宋皇宫之内竟是有着不少的武功高手,都是几人一组暗暗巡查着被御林军巡守忽略了的地方。好在这些人比起他来还不如,每次有人要过来时他都能提前听到动静。再加上他的无影千幻委实快速虚幻,实是让人难以察觉。而且还有他得装神秘技”中的许多经验与技巧,更是让他能够做出最佳的判断与选择。

    过了一座叫做“大庆殿”的辉煌大殿之后,后面不断巡逻暗查的高手愈渐多了起来,使他的前进速度慢了许多,总是得小心地躲避着不让他们发现。而且他发现后面这些人的功力也要比前面那些人高出不少,可见这后面可是比前面要重要的多。他一路上小心察探着周围的动静,遇有空隙便连忙以最快的速度通过。如此行进了约有小半个时辰,他正栖身于一棵大树上之时。突然间鼻中闻到一股酒味,他又仔细闻了闻,看向了前方二十多丈远处亮着灯火的地方,嘴角挂起一个微笑。

    他此时所在的大树前乃是一条南北走向的宽阔石板路,这树便是街道两旁所栽种的树木,他正是置身于西面的其中一棵之上。那亮着灯火的地方正斜对着他所在的位置,在一所大院子里。院子左右两边各有一排长长的房舍排了长长一溜,使整个院子呈狭长型,左右两排中都有几间屋亮着灯火。他还辨不出来确切的是哪间,所以只能先进去再仔细找,那所大院子与这条路之间也还隔着一道围墙。待下面这条路上两队手执火把的御林军执枪而过,又有几名暗探巡过之后,他这才闪身从树上跃过路面落至了对面的一棵大树之上。在这棵树上往那处大院子看了看,再又把目光拉回来看了眼面前的这道并不很高大的围墙。墙中有一扇门,上书着“会通门”三字。上方左右各挂着一只大灯笼,而门前两边则各有两名卫军士把守。

    又待得几名巡查暗探过去,他便闪身从树上下来,然后极快地溜到墙根处。背靠着墙仔细左右看了看,然后又把头贴在墙上听了听墙那边的动静。听完之后,又极快地伏下了身去。不多时,几名暗探施展轻功而过。待得这几人过去,他才又慢慢起身,又听了听墙那边的动静,这才一翻身跃过了墙头。到了另一面,又背靠着墙左右看了看,再往前看了看那所大院子的院墙,便以极快地速度到了院墙前,然后跃身而入。

    进入院中之后,却是再无什么巡查之人了,也让他暗松了一口气。然后便又仔细闻了闻那股酒味,找到了左边连着两间亮着灯火的屋子后,他便跃上了对面的屋顶。在屋瓦之上轻快无声地到得那处后,他伏下身来往对面一看,却是看到了对面中间的屋门上一块大匾上写着“尚药局”三个大字。他不由大感奇怪,看这地方看这名字像是宫中的药材存放地,怎么这里会有酒味呢?他又仔细地闻了闻,发现确实是对面那尚药局里传来的酒味。

    “难道是药酒?”他心里冒起了这个疑问。在这里的实在是有百分之百的可能是药酒,看来是白跑了一趟,得再找别的地方。正在他准备抽身去其它地方找找看的时候,他却突然想到这里面的药酒也有可能是用御酒泡的。还是先弄他几坛尝尝再说,别到了别处也找不着,那今晚上自己可就是白来一趟了。起码这里也能捞一点儿,虽然是药酒,但想来也都是用补药泡的,喝了也是没什么坏处的,反而还会有好处。补过了的话,就直接练化成功力。那些个武侠小说里增加功力的丹药还不都是用那些个什么人参、何首乌之类大补的东西弄的吗,只不过年头长了点儿而已。

    这左右两排房舍中隔着连串的长形坛,两个坛之间大概相隔有三四步远,这一个个坛中所种的草都甚高大,把两边隔离了起来。他先跃身到了中间隔着的一个坛中,然后蹲下身去,往对面的那个尚药局里面瞧去。

    只见中间的大堂中放着一张桌子,两边各坐着两个十八、九岁的小太监。这两个小太监却甚是悠闲,正一边嗑着瓜子,一边闲聊着。桌上还放了一壶酒,两人面前则各置着一只酒杯。两人是一边聊一边嗑瓜子,嗑的口渴了便喝上一杯酒,然后倒上酒又继续。让沈醉在坛里瞧的是羡慕不已,心想着那酒壶里装的应该就是御酒了。

    沈醉在身前的一朵上面摘了两片瓣,正想着施展飞绝技打晕那两个小太监,突然从左边房中又走出一个小太监来向两人道:“二位公公,那炉丹药看着却是快到火候了,请二位公公进来看看!”

    “哦,真的快到了吗?你看准了没,别又让我们哥俩儿白跑一趟!”那左边的小太监斜了一眼向那站在堂下的小太监道。

    “真的,这回是真的!”那站在堂下的小太监连忙急道。

    “行了,咱们进去看看吧,别迟了把那药炼坏了。那可是吴统领亲自交待下来的,要是赶时间交不上去他怪罪下来,就是咱们总管也是抗不起的!”坐在堂上右边的小太监一边说着一边已站起了身来。那左边的小太监听到他这话,又见他站起也跟着站了起来。然后向底下那小太监斜了一眼,便径自先走了下来,然后朝左边房内拐了进去。右边那小太监也在后跟着,最后则是那堂下的小太监跟进。

    沈醉见堂内已无人,左右看了看便一闪身带着一串残影进了堂内,然后贴在房门后的墙角处把这里面仔细看了看。只见这里面甚是宽阔,两边墙上都贴墙放着两排大药柜,每一格的小抽屉前都贴着红纸标着药名。他看了看却也是找到了几个自己听说过的,剩下的则是大部分都不认识。除了这两边的两排大药柜外,就只正中间上首的一张八仙桌跟旁边的两张椅子,剩下房内则是再无它物。一进得房来,便闻到了满屋子的药味,还有那一直都不断的酒味。这酒味然是桌上那只小酒壶里的酒传出的,凭那点儿酒还传不出这么大的酒味来。他又仔细闻了闻,发现这酒味竟是从左边刚才三个小太监进去的那间屋子中传来的。

    闪到那处屋门边,挑起门帘往里看了看,却见里面有四个小太监。看来是里面本来有两个正在看着那什么炼丹炉,好了之后,一个去外面通报,一个还在里面留守。此时刚才坐在堂上的那两个太监,正在指挥着另两个太监用沙子填灭一口铜制丹炉下面的火。旁边靠窗的是一排火炉,有两个火炉上正放着两口锅,里面正沸气腾腾的煮着东西。他一闻,就知是酒,不由心道:“原来这酒的来源处却是这里,就是不知道他们煮酒干什么?难不成他们几个还论什么英雄不成?”他想到这里,不由撇嘴笑了笑。

    “好了,来,咱们把这盖了抬起来!”那两个小太监把鼎下面的火用沙了覆灭之后,指挥的那两个太监其中之一便又叫道。然后几人便在手中各垫了一块布,四人合力将那只丹炉上的盖子抬了起来放到了一边。瞧四人吃力的劲儿,似乎那只盖子的份量还不轻。盖子一抬起,便见里面一大股热气蓬勃而出。好一会儿,才渐渐散尽。沈醉在外面便能闻到随着那股热气冒出的清味道,看样子里面炼制的药定也是不会差的。雾气散尽,便见碉面低凹处正凝着一大团膏状的东西,泽呈淡褐。

    “行了,只等凉了把他搓成丹药就行了!”说话的听声音是刚才外面坐在左边的那个太监,他又朝靠窗处的火炉上看了看,向原先在房内的两个小太监吩咐道:“那上面煮的苏合酒看样子也好了,你们两个快过去收了吧!”

    “是!”两个小太监应了一声,便起身到了火炉旁,然后每人垫着布端下一口锅将里面的酒倒在了脚边的白瓷坛中。那炉子地下却是还放着不少的酒坛,除了那两个白瓷坛外,剩下的都是黑的。而从沈醉的方向看去,他还发现房间老里处的那面墙前摆放着不少的白瓷坛。坛外都贴着标签,上面写着的正是刚才那太监说的名字,“苏合酒”。他却也不知这到底是什么酒,这只闻着很,想廊着更。

    那两个小太监倒完了酒,便把锅放在了地上。然后一个小太监从地下一个黑的酒坛把里面的酒倒到旁边方桌上的一个铜制小盆里,待倒满后另一个小太监便把这一盆酒倒到了一口锅里。然后再放回桌上,倒满再倒在锅里,每口锅里面都倒了满满两小盆。看样子锅里的酒是着量而放的,而这小铜盆便是起了量取的作用。倒完酒后,两人又把装了酒的锅端起架在了炉子上。然后有一名小太监从桌上拿起一个大瓷瓶,又从桌上拿过一杆小秤,小秤下面还有个秤盘。他将那大瓷瓶中打开,从里面倒出一些丹药来,倒到秤盘上面,再拿起秤称了称,似是嫌多了,又往瓷瓶里抓了一些。称好之后,便将秤盘里的那些丹药倒在了锅里。依此而为,又称好另一盘后倒在了另一口锅里。看来是在煮药酒,而且酒与药都是有定量的,不能多了,也不能少了。

    两个小太监做完一切后,又往锅里看了看,谁知看的好好的两人却突然各向左右倒了下去。另两个太监不由大惊,有一人叫道:“喂,你们两个干什么呢,装死懒呀,快起来!”但叫了一声却是没动静,往旁边那太监对看了一眼,两人脸上皆有惧怕之意。两个在火炉前的小太监无声无息地就突然倒下,叫也没反应,这不由得不让他们两个想到别处去。

    “咱们还是过去看看吧!”另一名太监道。说罢,便抓着那太监的手有些颤抖着站了起来。两人互相拉扯着一边走一边四处看的走到那两个倒下的小太监身旁,踢了二人一脚,却见二人仍是没反应。正胡思乱想越加害怕之际,想要惊叫出声之时,两人突然间觉得脑后一凉便也各自失去了知觉倒了下去。

    这四个太监先后倒下自然是在门外的沈醉做的手脚,都是被他用无声无息的拈指给隔空点倒的。他想要进去拿酒,自然是不能让这四个小太监看到了。因此抓住机会便先点倒了火炉旁的那两个小太监,待这两个小太监过荔便一并点倒。点倒四人后,他这才进去,先是端过一个黑坛凑在嘴上喝了一口。细细品尝下,果然是好酒,确实比起茅台来也是不差。白坛的因为是药酒,他便不想随便尝,更何况开口的也矩下那两个刚从锅里倒上的,还都是滚烫着的,喝了也烫嘴。又喝了几大口宫廷酒后,他便开始行动,将这房中所有的酒,不管是白坛的还是黑坛的全都装到了金龙宝壶里面。当然,那两个还没封口又没晾凉的自然是没装。最后装完时,他看了看那口丹炉里的药膏想了想,便拿过一个空酒坛,然后找了个东西将里面的药膏都挖到了空酒坛里,重新封上盖子也一块装到了金龙宝壶里面。

    做完这一切后,他点醒一个小太监向他逼问了皇宫酒库的地点后,便即又重新点晕他出了这“尚药局”施展轻功而去,向着下一个目标前进。在这一处他却是没留下标记,因为他准备等搬光了大宋皇宫的酒库后再在那里留下他无影神的大记。

正文 第五十八章 事迹败露

    大宋皇宫的建造是坐北朝南,依一条南北的中轴线对称而建,又分作前后两宫。前面为皇帝处理政事,听取朝政以及一些员的议事之处和中央主要机构,像枢密院、中书省一类都在这前面,这一部分都在大庆殿周围。除了皇帝听取朝政处理政务的地方以及中央机构外,这前面的外围部分还有许多皇宫管理系统乃御用之物的制造作坊。这些都分列于大庆殿的两边,稍靠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