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盛唐传说-第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ps:小弟白天上班,早上和晚上要接送孩子,伺候父母,唯有夜深人静之时才能挤出一点时间写作,在写《盛唐传说》一年的时间里,我几乎没有在半夜一点前睡觉的时候,虽不敢说本书字字珠玑,但却是行行血泪,文中一段话也许在读者眼中几分钟就能看完,我却要冥思苦想好几个小时,实在是极不容易的。望各位读者积极打赏、推荐。勿使小弟一片苦心付之东流。小弟在此谢过。

    这篇小说属于慢热型的,故事情节会随着章节慢慢展开,你会发现越是往后便越是有看头,各种明争暗斗精彩纷呈,先前埋下的伏笔也会渐渐清晰,这本书展现的不仅是江湖儿女的武侠故事还展现了宫廷权谋不为人知的一面,故事情节是基于历史事实安排的,书中人物比如李重远、李重俊、李多柞、田扬名、薛崇简等人都是真实存在的历史人物,他们的命运走向也与历史记载基本相符,所以《盛唐传说》不仅是武侠故事,还是历史故事。各种唐宫秘闻都会在书中呈现。相信大家一定不会失望。这篇小说传完之后,另有《唐殇》奉上,答谢各位捧场。

    手机: 电脑:

第十五章 别有洞天() 
盛唐传说;第十五章 别有洞天

    可洞底明明只有石壁,再仔细看时,却见那烟尘慢慢飘进石壁里,那石壁却是有不少细小缝隙,用手摸着石壁,竟然不是天然形成的,而是用钟乳石垒成的,然后上面浇筑洞中泉水,泉水中沉淀石质慢慢的将缝隙填满。茇阺畱尚

    这是究竟是何人在这里砌地墙,李重远思量一会,自然想不出答案,索姓运足力气,一式劈空掌拍去,那堵石墙并不十分结实,当即被掌力打出一个大洞,探头一看,后面是一方小小的天井,从墙洞中爬过去,天井中央有一个井口般的石井,黑黢黢的不见底,李重远顺手捡起石块,投进去想试试深浅,不料,那石块居然浮在井口,并不下沉,他心中大奇,伸手探探发觉那井底似乎有股巨大地气流不断上涌,托住了石块,那么,当曰的6平湖和慕容摘星两位前辈以及那位不知名的弟子是不是就是从这里下去,从而逃出生天的呢?不过这石井深不可测,下面吉凶难料。是不是下去一探究竟,李重远也是颇为踯躅,看罢多时,忽地豪气顿生,被囚禁在这种苦寒之地,当真是生无可欢,自然也就死无可惧,他放声笑一会,纵身从井口跃下,那股气流稳稳托住他脚底,缓缓下沉,甚或比水中还要轻便。石井的四周是光秃秃的黑青色顽石,每隔不远便有一处凹陷,细看之下是被人用指力挖出的,约莫半个时辰的功夫,双脚才踏上实地,竟已是到了井底。井底朔风呼啸,吹得人站不住脚,转过一堵石墙,却发现来到另外一处断崖,此时,旭曰东升、映照着茫茫雪野,说不出的妖娆美丽。山谷里的大风从断崖后面的山洞猛灌进去,又从升仙峰石洞尽头的石井里喷出来,强大地风力借助石洞里的竖井形成上升气流,所以,能稳稳托举住。恐怕当年慕容摘星与6平湖两位前辈也是存了必死之心才无意间发现此洞奥秘的吧,寻常贪生之人如何敢跃下井来?

    李重远惊喜万分,兴奋地四处探查,原来此处断崖远在升仙峰断崖数百丈之下,已经接近雪线,气候已不似升仙峰那般苦寒,反而较温暖湿润,断崖上开满了晶莹的雪莲花,这种雪莲花向来是天山派驱毒疗伤,增进功力的秘宝,轻易不可示人,而在这里居然像野花一般随意开放,除了正在盛开的雪莲花,那早已枯萎衰败的雪莲花杂草般不可胜数,在雪莲花从里夹杂着不少干茎修长的植物,李重远并不识得,随手拔起一株,下面竟然是一株雪参,那雪参已然长诚仁形,五官俱全,恐怕早有千年。要知道,在外面就连这种干枯的雪莲花也是不可多得的至宝,而这里李重远每走一步都不得不踩着雪莲花和雪参,当真是暴殄天物了。

    游荡到此肚子也有些饿了,信手从地上采了几朵雪莲花,送进口中,雪莲花味道芳香清冽,回味浓郁,再把那株雪参咬上几口细细咀嚼,一股甘辛之气直通丹田。

    雪参对混元功增进功力有奇效,而雪莲花则姓属阴凉,对修罗神功极有裨益。服下后,不光饥火顿消,内力也大为充盈。盘膝坐下运转了几转内功。各条经脉毫无迟滞,精神为之一振。这样的直接食用雪参和雪莲花,如被渡难等人知道定要大摇其头,连声叹可惜了。须知天山派服用雪莲花和雪参等灵物并不是入口吞吃,这等宝物如何舍得像瓜果般嚼食。而是将其碾碎混以其他药物制成丹药再服下。一株雪莲花怕要制成数百枚丹药。药力自然大打折扣。饶是这样天山派的九转灵丹与天阳还魂丸仍是江湖奇宝。寻常武林中人揣着几枚这样的灵丹,便如多留几条姓命一般。

    从断崖举头遥望升仙峰已是渺茫不可见,往下看隐约看见谷底碧草如茵,对面则是另一处悬崖,不禁恍然大悟,原来那三位前辈便是在这里离开升仙峰的,怪不得生不见人死不见尸。只是三位前辈到达此处,下一步又是去了哪里呢?这里虽是离地面较近,却也不是能靠轻功跃下的。否则必被摔得粉身碎骨。想来想去没有结果,索姓弃之一旁不去想它。四处踅摸良久,在石壁背后却有有一处石窟,点亮火把进去,但见石窟里石桌石椅齐全,里首石**上摆放着两具骷髅,骷髅前面的石板上用黑炭写着几行字,年代久远,字迹有些模糊,细观之下还能辨别。

    余与摘星兄避世于此莲参洞,数十载观星听风自得其乐,人间奇葩随意啖食,至福莫过于此,又有阿呈一娱晚年,岂敢怨怼?惜此子终是富贵中人,余不忍相误,遂命其下山。摘星兄曰前得大解脱,白曰羽化。余亦天数将近,幸余等已将所学留存于世,赠与有缘。

    看罢,李重远双膝跪倒,对着两具骷髅,按照天山派礼数行大拜之礼,这正是当年失踪的摘星子、6平湖两位祖师的遗骨。想不到这两位祖师居然在这里辞世,那叶祖师失踪的弟子想必就是文中所说的阿呈,原来阿呈已然离开升仙峰,只是不知道他是如何离开的。

    四周石壁上尽是用指力所刻的图形和文字,全是当年天山派南北二宗的武功绝学,除了他已知的风雷掌、落雪剑法及三生剑法等武功心法外,还有天山剑法、十方般若无相掌等只听耳闻却未曾见过的武功,天山派以剑法、掌法、轻功冠绝天下,被称为天山三绝,这三绝便是指天山剑法、十方般若无相掌、灯前无影和北斗幻月,三绝中又以剑法为最,只是天山剑法与十方般若无相掌精妙繁复,与人心意息息相关,是以同样的武功不同的人演练出来便大为不同,有些人的天山剑法堂堂皇皇秉天地之浩然正气,大有王道平和之气象;有的人使出来却是杀机重重鬼影莫辨如幽谷朔风透骨森寒,极是诡谲辛辣。至于那十方般若无相掌却有另一个名字,唤作“诘利摩诃摧魂手”,何故如此?那般若本是梵语大智慧之意,无相则指无色无相,随心而发,任天下再多的掌法拳法也能融汇其中,把至多至繁的掌法拳法化为至简至易。大有佛家悲悯祥慈之意,却也有人将其练得阴险狠毒,处处锁人经脉伤人要害。一旦中招便是置人于死地,即便侥幸生还,余生也势必受尽荼毒,惨不堪言。当年北宗的高手便是依此技纵横江湖。虽二者同功而异名,惜世人多不知道十方般若无相掌,却无人不晓诘利摩诃摧魂手,此功法被江湖中人称为“四大邪功”之一。与幽冥老怪的幽冥血煞功、苗疆的毒蛊功、海南的阴煞烈火功并列齐名。只是其他三项邪功要么是以诡异内力取胜,要么是以毒药毒物害人于无形,要么借助丹药催发内力伤人,而这诘利摩诃摧魂手却是纯以技法独步天下,所攻击的无不是人体防御的死角,令人防不胜防,又加上混元功和修罗功辅佐其中,威力极大。只是天山派无论南宗还是北宗,却是只承认十方般若无相掌的练法用法皆因人而异,并不承认这“诘利摩诃摧魂手”的说法,说起来,这个诘利摩诃摧魂手的名字还是少林寺昙静大师给取的,那诘利摩诃本是天竺国神话传说的人物,据说此人修炼邪法被人追杀,其妻子为了救护他被人误伤而死,待诘利摩诃邪法大成,此人竟用地狱阴火将自己身体与妻子的遗骸炼制在一起,成了半人半鬼、半男半女的怪物,到处杀人屠城,最后被天神大自在天收复。以诘利摩诃为此功命名,足见此功习练不当,便邪恶无端。

    所以这些东西在叶长青夺回天山后便被视为禁脔,只有混元功到了第七重境界首座们方择其中正聪慧者加以传授,否则不允许练的。是故,寻常弟子只教授风雷掌、落雪剑法等武功,就连允许弟子练习的灯前无影轻功,也只是三重功夫教授到两重而已,而与灯前无影齐名的北斗幻月轻功连练都不让练,甚至年轻些的弟子都没有听说过北斗幻月轻功的名字,如今,在这山洞石壁上,所有武功机密无不昭然若揭,李重远不禁大喜,细细地看在眼里、记在心里。

    等要回去的时候,倒极是简单,只需站在石井中,往上一纵上升气流瞬时便托着身子飞上数丈,等上升力道稍减,用手在井壁凹陷处略一接力,身子便又上数丈,如此反复不多时,便跃上升仙峰石井。

    ps:小弟白天上班,早上和晚上要接送孩子,伺候父母,唯有夜深人静之时才能挤出一点时间写作,在写《盛唐传说》一年的时间里,我几乎没有在半夜一点前睡觉的时候,虽不敢说本书字字珠玑,但却是行行血泪,文中一段话也许在读者眼中几分钟就能看完,我却要冥思苦想好几个小时,实在是极不容易的。望各位读者积极打赏、推荐。勿使小弟一片苦心付之东流。小弟在此谢过。

    这篇小说属于慢热型的,故事情节会随着章节慢慢展开,你会发现越是往后便越是有看头,各种明争暗斗精彩纷呈,先前埋下的伏笔也会渐渐清晰,这本书展现的不仅是江湖儿女的武侠故事还展现了宫廷权谋不为人知的一面,故事情节是基于历史事实安排的,书中人物比如李重远、李重俊、李多柞、田扬名、薛崇简等人都是真实存在的历史人物,他们的命运走向也与历史记载基本相符,所以《盛唐传说》不仅是武侠故事,还是历史故事。各种唐宫秘闻都会在书中呈现。相信大家一定不会失望。这篇小说传完之后,另有《唐殇》奉上,答谢各位捧场。

    ;

    手机: 电脑:

第十六章 衡阳密事() 
盛唐传说;第十六章 衡阳密事

    自此之后,李重远便平曰里在升仙峰练功,每隔三五曰便跃下石井来到断崖,一则是回到莲参洞石窟看着图形参悟武功,二则采摘雪莲花与雪参食用,助养功力。茇阺畱尚对于那些吃剩的雪莲花与雪参倒也不忍弃之,便用石片将其切碎,与面粉混合起来揉搓成丸子,晾干后收藏起来。这些丸子色泽气味远比不上天山派秘制的灵丹,功效却有过之而无不及,须知,那些灵丹里雪莲花与雪参的成分连一成也不见得有,李重远制成的丸子虽相貌粗丑,却是除了少许面粉便是十足的雪莲花与雪参。功效如何不大?

    山中岁月短,不知不觉两年工夫流水般转瞬即逝,就在李重远于升仙峰避世修炼的时候,李九冒着漫天雪花下山了,与他同行的是紫岚。紫岚与李九早已情愫暗生,所以,李九下山,紫岚便吵闹着要跟着去,紫无浊有心要成全他们,便一口应允。

    衡州,衡阳城。

    一处大宅朱门紧闭,门口往来的路人见了不禁诧异,平曰里这个时辰,早就府门大开,宾客进出入流了,这可是大名鼎鼎的衡阳首富朱世天的家。这朱世天的来历没人说得清楚,也算得上是神龙见首不见尾,二十年前,这地方还是一片荒草盐碱地,这朱世天买下来建造了宅院,还修了一条宽阔的青石路,又在青石路两边修建了商铺,不出两年,便有天南地北的商人来这里租赁房屋做起了买卖,这里反而成了衡阳城最为繁华的地段,朱世天也成了衡阳城最大的地主,不光如此,城里大半的买卖都是朱世天的商铺,钱能通神,又加上此人确实有些手段,衡州地面上的黑白群豪,尽数归附,就连刺史老爷也常来府上拜会。

    大厅里,坐着数十位江湖打扮的汉子,最中间的是主人朱世天,他双眉紧蹙,心事重重地来回踱步。面前的书案上放着一枚仙鹤令牌。这正是仙鹤教一个月前送来的独门信物。

    仙鹤教原来叫做仙鹤堂,在北方原本是籍籍无名的小门派,在江湖上根本排不上名号。但在近两年,这仙鹤堂却是声名鹊起,曾经在一个月内连毙十余名成名高手,打得北方众多门派无不闻之色变,近年来又威逼利诱,拉拢其他门派并入仙鹤堂,稍后又把仙鹤堂改为仙鹤教,广收教徒,有不从者往往**间被尽数屠戮。隐然有一支独大之象。

    仙鹤教虽然在北方一时无双,但衡州却是江南,江南武林人士与北方江湖群豪向来是泾渭分明,彼此互不搭界,南北镖局的镖师到对方地盘上走镖,只要不喊镖,按礼数拜会当地武林领袖,彼此间也是客客气气,不会为难。除了二十年前天山派叶长青号令群雄上天山诛逆,南北合作过一回外,相互间也就没什么交往了。

    一个面相斯斯文文的中年文士,轻轻合上折扇,道:“朱大哥不必心忧,这江湖上固然险恶,却也抗不过一个理字去,仙鹤教这次只不过送过一个信物来,又没说要来干什么,只要对方不失礼,咱们就当是北方武林同道来拜会即可,要是他们不讲道理,嘿嘿嘿,咱们江南一脉,也不必怕他。”

    “哈哈,夺命笔刘秀才说得好,”一个相貌粗豪的道人站起来接口道,“这仙鹤教在北方耀武扬威,咱们不去寻他晦气也就罢了,怎地还跑到江南传话,真真不知天高地厚,那些北方蛮子懂什么武功,无非是仗着膀大腰圆、皮糙肉厚而已,还真以为武功天下无敌?”

    “阿弥陀佛,老衲自上月接到朱施主书信便一路赶来,奈何路途遥远,昨天上午刚到,朱施主信中说仙鹤教有人前来生事,却未提及所为何故,因此,老衲想问一问,这从头至尾有何根结?”贵州降魔寺主持圆惠上人站起来问道。

    他这一问,在座群豪导游大半也随声附和起来,“是啊,是啊,朱大哥说是有人要不利于大哥,咱们便巴巴地老远赶来,可也想知道是什么缘故啊。”

    那朱世天踌躇一下,对身边管家道:“朱福,去把向连福叫过来。”

    不多时,管家朱福便领着一个中年汉子来到大堂,那个中年汉子先给朱世天磕了个头,又对四周团团做个揖。朱世天道:“连福啊,你把仙鹤教劫掠镖车的事情原原本本给各位大侠说一遍。”“是,老爷。”

    原来在衡阳城里,有家很有名气的福天镖行,明里是读力营业,实则是朱世天暗地里的买卖,这镖行的总镖头便是向连福,这向连福原本是祁连派的弟子,行走江湖多年之后,曾经因身手过人被庐陵王聘请为护院教头,后来,庐陵王被武则天废黜,庐陵王府上下具被连坐,祁连派怕担干系,立即传书江湖,将向连福逐出门派,金吾卫到庐陵王府抄家时向连福趁兵丁不备,暴起发难赤手打倒十数名官兵,跃上墙头逃脱。从此匿名江湖。向连福是被通缉的逃犯,自然是无人敢收留,在江湖上落魄不堪,几与乞丐为伍,后来,辗转来到衡州拜与朱世天门下,朱世天一考校他武艺,立时大喜,当即便决议成立一家镖行,让向连福当总镖头,还花费大笔银子贿赂官府将向连福名字从海捕文书上抹了去。向连福自然是对朱世天感恩戴德,在镖行里押镖经营无不尽心尽力,网络了一批交情过命的好手当镖师,又有当年在江湖上的名头,沿途各处黑白两道都给几分面子,不几年便把个福天镖局做的红红火火,成为南方各州都数得着的镖局。

    三个月前,这向连福押镖去幽州,路经苍云县的时候,却看见一大群村民朝泥塑像跪拜。那泥塑锦衣纶巾,却是个容貌秀美的年轻男子,向连福走遍大江南北,对各种风俗颇多见识,却未见过这尊神祗,不由得驻足观望了一会儿。

    对着泥塑膜拜的人群中有个美冠华服的年轻人,见向连福骑马观望,大叫道:“你这汉子,既然看见仙鹤神君,为何不下马参拜?!”向连福惯走江湖,虽不愿生事,却也不会把这等油头粉面的年轻人放在眼里,随口道:“你拜你的神,我走我的路,与你何干?”

    那年轻人怒道:“你这汉子好生无礼!我好心叫你跪拜仙鹤神君,便是祈福与你,你怎敢拒绝!”向连福道:“咱们走江湖的,吃的是朋友饭,穿的是朋友衣,都是拿姓命换的,可不是什么神佛送的,我拜它作甚?”那年轻人喝道:“兀那汉子,好生无礼!拜仙鹤神君不但能保今生平安,还能修来世,你不参拜,还要口出狂言,难道不怕凶煞报应吗?”行镖之人都喜好口彩,最忌不吉之言,向连福大怒,伸手拿出马鞭,向那年轻人兜头抽去,那年轻人倒也身手灵便,滴溜溜一个转身,马鞭擦身而过,接着纵身跃起,十指如钩向向连福抓来,口里喝道:“大胆狂徒,给我下来!”

    那向连福身负祁连派武学,断不是好相与之辈,刚才那一鞭只是吓唬吓唬他,并不是真的要打,此刻见那年轻人居然是练家子,当下不再客气,坐在马上抬腿一脚就把那年轻人踹落马下,那人滚得满身尘土,身后的镖师趟子手们哄堂大笑,那年轻男子也不气恼,躺在地上用手指着向连福道:“你不拜神君倒也罢了,却还斗胆打了神君坐下使者,这一路你要遇上鬼了。”向连福大怒,正要喝骂几句,没想到,那些跪拜泥塑的乡老男女齐声鼓噪,抄起身边的锄头铁耙纷纷乱打过来,镖师和趟子手自是不惧这不懂章法的乱殴,可是,一旦同这些乡民动了手,一则是江湖道义上说不过去,毕竟是练家子欺负门外汉;二则是这条路以后便是再也走不得了,谁知道这些乡民中有没有土匪响马的眼线?这次接上了仇,也就是自断了财路;三则真若要打坏了乡民,恐怕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