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唐得道-第14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众卿平身!”

“谢陛下!”

等众官员起身后,一名太监板起麻木声音喊道:“有本启奏,无本退朝!”

太监声音刚落,一个尖锐的声音喊道:“陛下,大理卿张岚有本要奏!”

紧接着,一个穿着浅红色官服的官员从人群中走出来,高高的把一册折子举过头顶。这官员正是大理寺卿张岚,刘得道之前跟他打过交道,因此有些印象了。

张岚一向都是低调本份做官,今日第一个站出来启奏想必是有要事相商了。

二百九二章 针锋相对

二百九二章针锋相对

大殿上,李隆基闻言,问道:“张卿家有何事要奏啊?”

张岚朗声道:“陛下,安禄山命人刺杀杨相爷的案子有些进展,请陛下过目。”

李隆基顿首道:“哦,把奏折呈上来。”

这时,两旁文武百官都窃窃私语,不约而同的朝站前面的杨国忠望去。他们隐约的明白皇帝今日为什么突然来上早朝了。

前天,杨国忠遭人刺杀的事在官场中慢慢的传开了。幕后凶手直接指向安禄山,这两个人都是圣上身边的大红人。不管这刺杀案是否是真实还是虚假的,反正杨国忠与安禄山已经彻底撕破脸皮了。两位朝中肱骨大臣闹得水火不容,圣上自然要出面调解了。

李隆基合上奏折,问杨国忠:“杨爱卿,前日朕叫你稽查凶手,凶手何在?”

杨国忠闻言,箭步走出来,楫道:“陛下,臣虽未能抓住凶手,但是臣有证人证明凶手就是安禄山的手下,是安禄山指使手下人谋害为臣,请陛下明察!”

“哦,那人证何在?”李隆基说着,脸上闪现出一丝不悦的神色。他今日确实是来调解他们之间的矛盾。如果真的有人证指认凶手出来,那么自己再想包庇安禄山都困难了。安禄山守卫边疆,屡建奇功,他可不想为了一点小事而失去这么一员勇武的大将。

安禄山在大理寺好吃好住,但他却好不安生,成天嚷嚷自己是冤枉的,他那大嗓门吼得大理寺的人耳膜有了耳聋的迹象了。偏偏大理寺的人不敢拿他怎么样。安禄山得寸进尺,扬言要面见圣上,而且还秘密的派人告知了他干娘杨贵妃,要她出面想圣上求情。

杨贵妃听到干儿子安禄山入狱的消息后很吃惊,不过,她得知安禄山的入狱的原因后,觉得左右为难了。

一个是自己的干儿子,而且这干儿子很孝顺很了解自己的心思,为了哄她开心,就把她的洗澡水当酒喝,眉头不皱一下。最后还带动了贵妃洗澡水的畅销。

每次安禄山来京城,第一步先是拜杨贵妃,然后才拜皇帝,声称这是胡人的孝顺礼仪。随后又少不了一大车一大车的礼物送来,礼物很多,难得的是都是自己喜欢的,这个比亲儿子还要孝顺干儿子打灯笼都难找了。

如果是别人,那这事自然容易解决。但是,把安禄山打入大牢的偏偏是他长兄,父母不在,长兄为父,手心手背都是肉,帮谁好呢?

杨贵妃左右为难之间,听取一个待女的意见。自然帮谁都不成,那何不要他们和解呢?反正长兄本身也没受到什么损伤,二人不和,大不了以后就不招安禄山来京就是了。

于是,杨贵妃把这意思向心爱的三郎说了。李隆基对杨玉环万千宠爱,要什么给什么,她说的话李隆基自然要认真听取了。况且玉环妹妹说的建议也有几分道理,就这样,李隆基就来上早朝了。

那这个人证是谁呢?李隆基很好奇,文武百官也侧目以待。只见杨国忠在众官员中左右寻找了良久,最后还是在侄儿杨顺的帮助下,在大殿后面一个角落里,拉出一名紫衣官员出来。

大殿中,大多数人都对杨国忠身边这名官员感到好奇和陌生。这名官员,嗯,样貌俊朗,二目迷离,身长八尺,走起路来颇有为官者风范。

没错了,这名官员正是新任兵部郎中令刘得道了。当杨国忠向皇帝说出要带人证时,刘得道意识到那个人证肯定是自己了。果然,杨国忠毫无疑念的从人群中把他揪了出来了。

大殿中,也有人认出了刘得道。比如,在中书省任职的韩知秋,郑昂等人。他们没料到这混混头子刘得道居然也能来这朝庭中枢混迹了,暗暗吃惊。大千世界真是无奇不有了,要知道,当年全社社长王霸天声势顶天时也不敢混入仕途,怕招惹麻烦,只是让自己儿子考取功名堂堂正正的进入官场中来。这刘得道倒是大胆了,顶着丐帮帮主之名混入朝中任职了。

话又说回来,这杨国忠十年之前还是一个泼皮无赖之辈,这不,人家现在已经是权倾朝野,声威显赫。只能说跟了杨国忠,没有什么不可能发生的事。

杨国忠领着刘得道走到前面来,说道:“陛下,还记得这位刘得道吗?”

刚刚过了两天而已,李隆基脑子还没到老糊涂的时候,刘得道与安禄山那场比试还历历在目,他当然记得了,顿首道:“嗯,刘卿家当时和你一起回去的?”

杨国忠道:“是的,陛下,当时就是刘大人认出那凶手是安禄山的随从,而且把凶晕了,我们才有幸再次能见到陛下您啊。”

李隆基点点头,转问刘得道:“刘卿家,你当时也在现场,那么把当时事情的经过说一下吧。”

此时,刘得道还不知道皇帝在问自己,拘谨的低下头。他第一次出现在这种场合,说不紧张是假的。在丐帮里,他是老大,从来都是自己居高临下望着手下。现在两边可都是朝中公卿大臣,随便一个人的官职都能大他几级。头上坐着可是当今圣上,可以说,他现在是一个迷途的小弟身份,彻底迷失了方向。

“刘大人,陛下问你话呢?”杨国忠见刘得道发愣,气得够呛,忙推推他肩膀提醒。

“嘿嘿!”文武百官中,有人见刘得道如此的拘谨,皇帝问话居然不搭理,觉得有些滑稽了。

经杨国忠的提醒,刘得道才明白,李隆基刚才是在问自己呢,该死的,问就问嘛,干嘛,卿家卿家的叫,还以为他叫别人呢。刘得道大气一喘,忙跪下道:“陛下,额,我当时哦,额,不对,臣当时正是跟相爷一同回去”

刘得道一边冒汗,一边添油加醋的把事情的经过讲了一遍,其中关于把凶晕的场景,刘得道费劲舌,一招一式,哪怕是一点点动作和变化都说的及为详细,最后凶手才被勇猛无敌的本人一拳打晕了。

刘得道说书般的把事情的经过讲出来,一点修辞之意也没有,满口粗俗不说,其中还手舞足蹈演示打斗的动作,大家都猜到此人定时大字不识的粗鲁之人,引起众人窃笑,隐有看热闹的心思。

李隆基听完也暗暗皱眉,额头冒黑线了。不过有一点值得表扬,刘得道说的很生动细微,仿佛让人身临其境一般。如果让一个满口子曰的读书人把这事说一遍,估计能让一半人睡着了。

杨国忠不以为然,抱拳道:“那凶手自承认了叫史思明,为臣已查明此人正是安禄山身边的随从,臣恳请陛下为臣做主啊!”

李隆基迟疑道:“哦,那带安禄山上殿对质。”

“带安禄山上殿!”

“带安禄山上殿!”一个又一个太监吆喝声传到外面。

没多久,门口响起一阵嘲杂的呐喊声由远到近传来:“陛下,臣是冤枉是啊,陛下,臣是冤枉的啊!”

不用猜,这粗旷之声肯定是安禄山本人吼出来了。听说他自从被关进大牢后,就是一直在呐喊自己是冤枉的。喊了一天一夜,这嗓门居然没事。放在现代,三大男高音见到他都要自愧不如了。

安禄山手脚被烤,一进大殿后,猛的推开搀扶两名侍卫,自觉的停止吼叫,腾腾大步走向前来,跪下道:“臣安禄山拜见陛下,祝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

“安卿家平身!”

“谢陛下!”安禄山起身后,瞪向旁边的杨国忠,吼道:“陛下,臣要状告杨相爷污蔑之罪!”

杨国忠一愣,没料到被安禄山反咬一口,气道:“陛下,安禄山哦派人谋害为臣,证据确着,恳请陛下为臣做主啊。”

杨国忠说完,向两边挑眉暗示。话刚落,两边齐刷刷的站出来一百多名官员,纷纷跪下,齐声道:“请陛下为相爷做主啊。”很显然,站出来的这帮人都是杨党的人了。

李隆基为难道:“这是何意?你们都起来先!”

一人朗声道:“陛下,安禄山胆大包天,无顾王法,谋害相爷,如不賜罪难于服众啊,陛下!”

这人说完,众官员齐声附和:“请陛下三思!”

一旁,安禄山大嗓门突然喊道:“大胆,陛下叫你们起来,你们胆敢违抗圣意,该当何罪!”

“啊,这?”跪下的官员们被安禄山这么一吼,心里一紧,个个面面相视,又看看杨国忠,见杨某人平静如水的表情后才齐刷刷的站起来。

“好,都别吵了!”李隆基平下心境来,问道:“安卿家,朕问你,你可要如实回答。此次来京,你带来的随从中可有一个叫史思明的人?”

安禄山豪不犹豫答道:“有!”

李隆基问:“那么,丞相刺杀当天,此人在何处?”

安禄山朗声道:“桃花坞!”

“有谁能证明?”

“桃花坞,仇崇艳姑娘可以作证!”

二百九三章 升官还需要运气

二百九三章升官还需要运气

当安禄山一副身正不怕影子歪的神色,理直气壮的说出这句话后。百官之中,包括刘得道本人,都发出一片咦异之声,被他的胆量所震惊了!

桃花坞是京师十大青楼之一,仇崇艳又是京师最有名的妓女,在场的人大多都知道,有很多人也慕名的去拜访过!不过在朝堂之中谈论这事似乎有违圣体了。

当官的有谁没去过青楼?但敢在圣上面前承认的人恐怕只有安禄山一人。他之前掷万贯买下仇崇艳的初夜权送人,已经闹得人尽皆知,恰好,那天,安禄山把仇崇艳的初夜送给的人正是今日的嫌疑凶手史思明。在此可以窥视出,安史二人的关系非同一般!

李隆基从大家的惊疑之声中,猜到这桃花坞是什么地方了。大家如此惊异,想必都去过吧,也没什么大不了的。安禄山就是在桃花坞里被抓回来的呢。

这案子有些复杂了。安禄山手下史思明有人证,仇崇艳姑娘可是陪他一晚上哦。但是,杨国忠这边也有人证,而且还是朝廷命官,如是做假证,罪加一等!那么谁的话才是真的呢?

追查下去肯定可以查出来,但是李隆基的心思是想含糊的过去,不想把此事闹的太大了,深挖追究下去谁都有问题。仇崇艳是此案的另一个关键人物,但她是一名青楼女子的身份,若是招她来到朝堂对质似乎有辱圣体了。

李隆基头脑有些糊涂了,不知该怎么办才好,两个人都有证明,开罪谁都不是他希望看到的。几年以来,李隆基沉迷于酒色之中,几乎很少上早朝了。如今的朝堂里大小的官员中几乎是新面孔。除了最亲近的几位重臣,其他官员大多不了解,甚至没见过。李隆基不知道该信任谁,只好含糊其词的问安禄山:“那史思明现在何处?”

安禄山闪现出一丝迟疑,道:“臣不知!”

杨国忠冷笑道:“不是不知,而是藏匿起来了吧!”

安禄山瞪着他,咆哮:“哼,我安禄山说一不二,从不像某些人说一套暗里又做一套。”

“你说谁啊?”杨国忠不示弱,也瞪着他吼道:“哼,史思明不是你贴身随从吗,他去了哪里你怎会不知道,说一句不知道就可以把陛下打发了吗?”

安禄山冷道:“杨相爷言重了,我的确是不知道,当时安某与史思明都在桃花坞歇息。就是你杨相爷不分青红皂白派人把我抓来,一直关在大理寺中。他人现在何处我怎么知道,我能管得住他去哪里?反关你杨大人一直在外面,若是做什么手脚来陷害安某,反而是轻而易举吧。”

明明事实摆在眼前,反被人家咬一口。杨国忠那里受到这种气,指着安禄山咆哮起来:“谁稀罕做什么手脚,谁要陷害你,你,你血口喷人!”

安禄山见他暴跳如雷,暗暗得意,反驳道:“到底谁才是血口喷人,你自己心里最清楚。史思明当时就在桃坞里歇息,而你们当时又全城戒备紧闭城门。史思明纵有逆天的本事恐怕也难于走出京师半步,既然找不到他,那么只有一个合理的解释,史思明一定是被某些人杀人灭口了吧!”

安禄山所说的切实是实情,虽说他本人的性格也是有仇必报之人,也有反叛的心思。此番受辱,比谁都要想报仇。但像他如此精明之人,怎么会如此愚蠢的派几个人来杀杨国忠?就算真能杀掉杨国忠对他也没有好处,他本人就在京城。手握十几万兵马,但是,此时的大唐帝国根据仍然很稳固,要反叛还不是时候。

当日他与杨国忠闹得不欢而散后,就去到老地方桃花坞找几个女人泄恨,发泄心里不满的怒气。史思明一向敬重安禄山,视他为兄长。当他得知把安禄山惹的如此生气的人是杨国忠后,二话不说,带着几个人来找杨国忠算帐。可以说,史思明是瞒着安禄山来找杨国忠晦气的,没料到,大意之下失手了。

史思明被打晕之后没多久就被赶来的同伴救醒。杨国忠,刘得道已不见终影,史思明知道自己身份已经暴露,恐怕要殃及长兄了。于是他连忙就写封信给安禄山说明原委,他就连夜逃出京城了。

安禄山接到信,虽说很气恼,但一想史思明是为自己争口气才去找杨瘪三报仇,这份情义着实难得,当下安禄山立即有的主意,不动声色的等待杨国忠发难。

朝堂之上,安禄山屡战上风,杨国忠被气的满脸怒容,要不是顾及身份早就冲上去揍人了。不过要打架,十个杨瘪三也不是安禄山的对手。

“你说什么,你说的某人是谁?你敢在说一遍!”杨国忠当堂咆哮,眼中燃起两团幽幽的火苗,那双炙热的眸子更要是要瞪出眼眶了。被人冤枉不好受,平日里都是口若悬河的杨瘪三冤枉别人,今日碰到安禄山自己反而居然吃瘪了。这也是杨国忠非常记恨安禄山的原因之一,一直看他不爽。

安禄山神色从容道:“杨相爷为何如此激动,不做亏心事,何怕鬼敲门呢!”

杨国忠被气得一塌糊涂,胡乱的大骂:“谁做灰心事,你才做亏心事呢。竟敢派人刺杀我,是不是啊啊!”

刘得道在旁边,见杨国忠情绪激动,就要冲上去揍安禄山,连忙张臂拦住,劝道:“相爷,不必跟他口舌之睁,天理自有公道,追查到底会查明真相了,陛下会为相爷做主的。”

“查什么啊,早就查清楚了,可这蛮人就是强词夺理不肯认罪啊!刘大人,你可要替我评这个理。”此时的杨国忠哪里有宰相的度量和风范,简直根了一个泼皮无赖差不多。不过话说回来,他本来就是一个泼皮无赖,平日伪装的太深,今日终于露出本来面目了。

跟他有过节的官员都暗暗发笑,颇有看热闹的心思来,因为他们都看到此时的皇帝脸色越来越凝重了。等下有好戏看了。

安禄山冷冷道:“喂,杨相爷,你现在可是侮辱人格了,你说谁是蛮人啊?”

杨国忠冷笑:“谁应谁就是蛮人咯!”

安禄山反击:“杨瘪三,泼皮无赖!”

杨国忠:“野蛮人”

就在二人剑拔弩张的时候,一个威严的喝声响遍大殿:“都住口,你们都当朕不存在了是吗,啊?”

早在二人发生争执的时候,李隆基就已经喊过一次住口了,不过声音不太响亮,反而导致呼吸加喘,不得不紧急护理。而大殿下,几人都听不清楚,反而继续争吵,把庄严神圣的朝堂演变成了菜市场了。而且有愈演愈烈之倾向。李隆基忍无可忍,终于爆发了。

皇帝动怒了,大殿中百官脸色一变,纷纷跪下,包括杨国忠、安禄山等人知道闯了大祸,连忙跪下齐声道:“陛下息怒,臣等知错了!”

李隆基刚才大声一喝,呼吸又加重了。在一名太监紧急护理下情绪才慢慢好转,沉声说道:“杨爱卿,安卿家,你们都是朕的肱骨大臣,朕不希望你们其中一人有事,此案疑点漏洞甚多,还须大理寺查明后,再做定夺。”

李隆基隐约的向二人表明了他的意思,双方都没什么损伤,二位依然是他的倚重的大臣。希望此案就此了结,事情过去了,就让它过去吧。

“陛下圣明,臣定当全力查明!”杨国忠长叹一气,知道这事估计也就这样了。他揣摩圣意多年,自然知道李隆基的意思。圣上表明了要包庇安禄山了,自己若是一意孤行,让圣上难堪,后果很严重。

李隆基缓和下语气:“杨爱卿,此次事件的确让你受惊了,不过朕答应你会给你一个交待。来人,赏赐杨卿家一万金帛意表压惊!”

杨国忠连忙谢道:“谢陛下隆恩!”

李隆基点点头,喝道:“刘得道!”

刘得道又慢了半拍,不过反映还不错,忙跪下道:“臣在!”

李隆基赞道:“刘卿家的本领的确勇武无敌啊,而你又护救相爷有功,朕就赏你五千金帛,额,刘卿家现居何职啊?”

旁边,杨国忠见其又发愣,帮忙答到:“刘大人现任兵部郎中令!”

李隆基思索了一阵,问道:“兵部有空缺的职务吗?”

杨国忠一边揣摩皇帝的心思,一边回答道:“暂时不缺,不过兵部待郎杨顺勤恳做事,表现颇佳,不几日可以胜任礼部尚书一职。”

李隆基不遐思索,直接说道:“那就调杨顺去礼部,刘卿家有勇有某,升任兵部待郎吧!”

刘得道一听,这次不再迟疑,连忙拜倒:“谢陛下隆恩!”

杨国忠,杨顺,韩知秋以及兵部尚书张洛等人都傻眼了。这刘得道刚刚升任兵部郎中令不到一天哦,还没摸看一张公文,一天没到又升官了。这太没天理了。

连刘得道本人都被自己如火箭般的升官速度,彻底震惊了。只能归说为运气,运气来了谁挡也挡不住啊!

二百九四章 意外之举

二百九四章意外之举

有赏自有罚,杨国忠、刘得道,杨顺三人一一得到封赏升官。为了安抚杨国忠愤愤不平的心,李隆基便罚安禄山俸禄一年,以竟效尤!

一年俸禄只不过才十几贯钱,对安禄山来说一次大便都不止这个数。不过安禄山心里仍然感到非常的气恼,他嫉妒啊。刘得道护救相爷有功也就罢了,可这草包杨顺跟这案子连屁都沾不上,居然也能跟着升官了。安禄山心里不平衡,文武百官们也是一片质疑和嫉妒了。

李隆基不理会那么多,玉环妹妹正等他回去吃饭呢�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