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名扬三国-第2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己的距离虽然只有一层电脑屏幕相隔,但那也是遥不可及的存在。来到这里,什么也没有做,就成了首富了。

    韩胤和陈登都走到了名扬面前。韩胤行了个礼,俏皮地说道:“在下真是眼拙,竟然没看出金将军文武双全。在下佩服。”

    陈登说:“说到这个,金兄弟长年在外征战,成为首富,我们也没机会找你庆祝一下,难得你回来,不如就到你的‘月未满’去庆祝一下。”

    名扬心想:确实是一个拉近与徐州士绅关系的机会。陈登开的这个宴会,名扬也看清楚了,这里来的人都是徐州的世族,至少从陶谦时期就在这里扎根的老世族,都和陈登一样是刘备的拥趸。名扬自然不能说破自己和刘备的关系,但和他们拉近关系对自己会很有好处。

    于是名扬说:“那就明晚,我在‘月未满’设宴款待各位。当然我还会多叫一些人去。”

    陈登笑道:“你是主人,想邀请谁就邀请谁,我一定去捧场。”

    “多谢陈大人。”名扬又对韩胤说:“韩大人也一定要来。”

    “那是肯定的。”

    刚开始的那种尴尬气氛早就烟消云散了,韩胤说不定晚上睡觉前会为陈登的话苦恼不已,说不定还要连夜写信送回寿春寻求指示。但现在不重要,他的烦恼不是名扬的烦恼,名扬只管悠然自得地把这出戏看完就好了。

    晚上,果然淮南使团里有人连夜出城了。名扬指示士兵们睁只眼闭只眼就当没看到。

    。

    第二天,名扬来到“月未满”,与姬采见面。和姬采寒暄了几句,就说到晚上设宴的事情。

    “大哥尽管放心,宴会绝对万无一失,包在我身上。”

    名扬掏出一份名单,交给姬采:“这是要请的客人,你能不能安排人送请帖去。”

    姬采立刻安排了人去准备请帖,又安排人去送。名扬见他行事有章有法,见微知著,也知道他能取得现在的成就不是偶然的。

    姬采想起一件事,对名扬说:“高顺将军昨晚到了徐州,大哥你要不要邀请?”

    名扬想了想,说:“请来吧。”

    名扬暂时告别姬采,又回到官驿,在房间里一天也没有出来。到了晚上,他请韩胤随自己一起来到“月未满”酒楼。

    韩胤对这栋酒楼赞叹不已,还伸手去触摸立柱和栏杆上的花纹。“什么样的能工巧匠,竟然能为将军来造一栋酒楼,就凭这个,将军就不是一般人啊。”

    “大人过奖了。”突然名扬觉得自己的地位不一样了,他也不知道该如何应对别人的夸赞。

    上了三楼,见酒案、器皿都已经安排妥当,有先来的客人,已经开始尝洛云酿,都是啧啧称好,见名扬来到,都站起身来向名扬行礼。姬采也在现场主持,他上前领着名扬和韩胤走到最前面的座位,名扬坐在主位,韩胤坐在左侧首席。

    名扬向韩胤介绍道:“这是我的掌柜姬采,如今我所拥有的,都是他帮我挣来的,他才是一个人才。”

    韩胤称赞道:“自古少年出英才,今天我算是见识到了。金将军和姬掌柜文武合璧,天生一对啊。”

    名扬哈哈大笑,姬采也微微笑道:“大人谬奖,我跟金大哥相比,是天差地别的。”

    正说着,门外传来通报声:“陈登大人到”

    过了一会儿,陈登出现在三楼,与众宾客打过招呼,径直走到名扬面前。

    姬采行礼:“多谢陈大人赏光。”

    “唉,哪里话,凭我们两家的关系,不用这么客气。”

    陈登正要继续和名扬说什么,门外又传来通报声:“陈宫大人到。”

    众人停止了交谈,收住了声音,看向楼梯口,不一会儿陈宫就出现了。

    他的人缘还是一如既往地差,大家都是微微欠身以示尊重,但都不出声打招呼。陈宫也一直走到名扬面前,说道:“多谢金将军邀请。”

    名扬笑道:“在下才应该感谢,陈宫大人日理万机,还能抽空赏光,是在下的荣幸。”

    陈宫居然笑了,他说:“如今金将军的地位,就如同这满堂宾客所展示出来的,你在徐州举足轻重了。”

    本部小说来自看書辋

    :

第四十二章 第三天的酒宴() 
名扬问姬采:“客人都到齐了吗?”

    姬采说:“只有高将军未到。 ”

    名扬说:“那就不等了。他不来也正常。”

    姬采吩咐下去:“开宴。”

    名扬长期在军旅,而且驻扎在徐州最偏远荒凉的地方,那里几年如一日,他不知道城市里发生的变化,尤其是人的心理每时每刻都在变化。他站在主位端起酒杯,面对满堂宾客,看到徐州有权有势有钱的官员和士绅都应邀而来,他才意识到,正如陈宫所说,他已经在徐州举足轻重了。

    人的地位由三个因素左右,才气、武力、财富,目前名扬并无才气的展现,武力算是刚展露一角,他知道他现在的地位是钱带来的,是这个时代最不耻的东西。因此他一定要对现状冷静。

    眼前这些人不是真心尊重自己。

    “在下感谢各位赏光莅临,请共饮此杯。”

    这里的客人大多数是“月未满”的常客,对“月未满”的洛云酿都是情有独钟,杯不释手,而“月未满”的菜肴做法也是这个时代比较少见的,名扬尝在口里,感觉厨师的用料、火候、手法和现代比较相似,口感也和现代相差不大。名扬平常吃的“汉代菜肴”,佐料太单调,吃起来没有味道。

    大多数人都沉浸在洛云酿的韵味中,忘却了争吵了几天的政治话题。满席推杯换盏,高谈阔论,都是一些诗词歌赋、风花雪月,没有敏感词句出现。

    韩胤当然没有忘记使命,他穿梭在宾客中,眼睛一直停留在陈宫身上,寻找机会沟通联姻的事情。

    陈宫稳坐不动,独自一口一口喝酒,一副愿者上钩的姿态。

    韩胤徘徊了一会儿,就蹭到陈宫面前去了。

    “陈大人为何独自饮酒,不去与大家一起乐乐?”

    “我不善言辞,加上昨晚通宵批阅公文,现在多有不适,喝点酒算了。金将军家的酒可是难得的佳酿……”

    “不知温侯身体如何了?”

    “主公仍然不适,多谢先生挂牵。”

    “在下不知陈大人对联姻之事是什么看法,愿闻其详。”

    “我听我家主公的,我并没有什么倾向。”

    “陈大人是徐州第一谋士,温侯一定会问你的意见,在下真心认为当今天下,曹操已锐不可当,我们两家都不能独善其身,必须联合起来。”

    “我也是这样想的。”

    “是吗?”韩胤喜出望外,“那陈大人就是赞同两家联姻了?”

    “我赞同。但具体如何联,我们两家还需要详细商谈才好。”

    “这是当然。”

    韩胤的心情轻松了许多,和陈宫连喝了好几杯。

    。

    名扬身边总是围了许多人,应酬不暇,姬采陪在名扬身边,一一介绍,有这个庄园的庄主,那个家族的老爷,名扬反正也记不住,应付一下了事。

    宴会也不知道进行了多久,在场的人依然兴致盎然,毫无醉意。这就是洛云酿的特点,人兴奋的时候,会更加兴奋,一旦冷静下来,酒力就起来了。只有陈宫要提前退场。

    陈宫来找名扬告辞:“金将军,我那里还有公文要继续批阅,恐怕不能继续和各位喝酒了。告辞。”

    名扬心想:你回去了恐怕也批不了公文了。脸上带着微笑,说:“陈大人路上小心。”

    陈宫刚走,陈登也来告辞。他说:“我可知道你们这里酒的厉害,我还是趁清醒赶快回去。徐州城恨我的不在少数,一切还是谨慎起见的好。”

    名扬说:“要不要安排人送大人你回去。”

    陈宫摆摆手说:“不用。”他和其他客人都打了招呼,叫别人继续好好喝酒,自己下楼去了。

    逐渐有客人告辞离开,过了半晌,只剩下五六名客人。这五六名客人大概是酒意上来,没有注意到别人都走了。等他们反应过来,赶快起身,向名扬告辞。

    名扬说:“诸位路上小心。”

    正说着话,楼梯口传来喊声:“金将军,不好意思啊,我来晚了。”

    三楼的几个人往楼梯口望去,见两个人从那里走了出来。

    走在前面的是高顺,跟在他后面的是一个长相若天仙一般的美男子,正是成好。

    名扬听见声音,就知道是高顺,心里嘀咕:你岂止是来晚了,你这个时候来分明是不怀好意。但成好一起前来,大大出乎他的意料。

    不止是名扬看着成好发呆,韩胤、姬采及几个没有走的客人,全部被成好的美貌吸引了注意力。

    高顺说:“久闻‘月未满’有美酒,却没有来喝过,金将军可否赏一碗尝尝?”

    名扬的眼睛还在成好身上,没有听见高顺的话,也没有理会他。高顺皱了皱眉头,用手在名扬眼前晃了晃,说:“金将军?”

    名扬回过神来,顿时心生羞愧:我去,我刚刚是不是一副猥琐相,真丢人。他赶紧拉高顺入座。

    高顺看看身后的成好,再看看名扬,笑道:“金将军,爱美之心人皆有之,我懂的。”

    名扬心中骂道:你懂个毛。嘴上笑道:“高将军取笑了,成公子怎么会一起来了?”

    成好表达歉意,他脸上那副表情就如同一名少女做错事后撒娇博取同情,让名扬的心猛跳了起来:“在下表叔有事来徐州,在下随表叔一起来看看,恰巧遇到金将军邀请表叔,在下不请自来,还望见谅。”

    名扬也不敢多看他,说道:“成公子快请坐吧,既然来了,在下就好好招待。”

    其他几个准备要走的客人,早就坐回了座位,也不提告辞的事情了。全部直愣愣地盯着成好看,嘴巴都合不拢,口水掉了一尺来长。

    韩胤也已经正襟端坐,举杯敬高顺:“高将军,在下久仰大名,请多指教。”

    高顺说:“阁下是淮南派来的韩大人吧,客气了,来喝一杯。”

    两人放下杯子,未及韩胤开口,高顺又接着说:“我知道阁下是为联姻的事情来的,和淮南袁公联姻是好事啊,结成亲家,合兵一处,共同对抗曹贼。我绝对赞成。你放心,在主公那里我会说出我的意见,我的意见就是张辽的意见,就是全军的意见。哈哈哈。”

    韩胤听了,大喜,忙离席扑到高顺案前,连敬高顺好几杯。

    名扬愣住了。这是高顺今晚来的目的吗?他又看看高顺身边的成好,只见他一脸微笑,也正看着自己。名扬瞪了瞪眼睛,表示:“这是真的吗?”

    成好点点头,表示:“是的,就是这样。”

    成好上一次献计,击败了曹军。这一次他随高顺一起出现,就是要联合袁术抗击曹操。看来他们是来真格的。高顺是可以左右全局的人,难道事情会向吕袁两家联姻的方向发展?

    经过这么长时间,名扬也明白,虽然之前很多事情阴差阳错地没有改变结果,但历史有可能被改变。如果吕袁联合,那么吕布在徐州就会更加稳固,自己要颠覆他的统治将会难上加难。

    高顺喝完一坛酒,就要走了。他对韩胤说:“我还有事要办,先走一步。我也住在官驿,明天会去拜访大人。”

    韩胤说:“在下恭候将军。”他的眼睛不自觉地朝成好身上扫去。

    成好向名扬行了个礼,随高顺离去。剩下的几名客人如梦方醒,又起身向名扬告辞一次,匆匆下楼去了。

    名扬叹了口气,说:“不好办了。”

    姬采也叹了口气,说:“真是漂亮啊。”

    名扬惊讶地看了看姬采,说:“你说什么?”

    姬采反问名扬:“大哥你认识那个美人?”

    美人?你可已经有妻室了啊姬采。名扬把认识成好的经过大致和姬采说了一下,姬采默默地点点头,然后笑着拍拍名扬的肩膀,说:“大哥你艳福不浅啊。”

    名扬不再理姬采,转过脸对韩胤说:“韩大人,要么就在这里住下吧,明早再回官驿。”

    韩胤打了个哈欠,说:“这样也好,麻烦金将军了。”

    姬采收拾出几个房间,名扬和韩胤及一众随从都住了下来。名扬本来脑子还想着成好,想着成好到底是什么来路,有什么目的。可酒意上头,名扬就支撑不住,一合上眼睛,就睁不开了。

    一觉睡到了中午,名扬才醒来。

    他洗漱完毕,走出房间去看韩胤的状况。见韩胤还没有醒过来,就自己来到酒楼大堂,叫来两个小菜,先垫垫肚子。

    他一边吃着,一边整理一下思路。

    关于袁吕联姻,分为两派,一派是陈宫和高顺,代表了徐州的文武官员,一派是陈登,代表了徐州的士绅世族。长久以来,陈宫和陈登势均力敌,可是昨晚高顺明确表态支持联姻,甚至说他“代表全军意见”,只怕不是虚张声势。这样的话,名扬想不出陈登能够扳回局面的任何理由和方法。

    一旦吕布同意联姻,两家就成为联盟,曹操或是刘备再来攻打徐州,吕布有强援在外,高枕无忧。即便名扬从内部反叛,不说有没有把握赢高顺、张辽,袁术从淮南来援,名扬就会背腹受敌,难逃一败。

    现在,名扬什么也做不了。他只能期待陈登还有底牌未亮,毕竟改变历史也没有那么容易。

    看惘小说首发本

    :

第四十三章 媒人() 
最近做的事情,都是烧脑子的事,不像之前只管冲杀,什么阴谋诡计也只是兵法的较量,政治斗争都是些见不得人的手段,只有想不到的没有见不到的。

    名扬必须小心谨慎,不能被卷入政治斗争,这个时代被称作名士的时代,都是政治斗争的高手,跟他们交手怎么死的都不知道。

    不管吕袁是否联姻,名扬都打算袖手旁观,不参与到任何一方。

    高顺和成好在官驿住了好几天,但高顺只和韩胤有过一次交谈,其他时间各自在自己的院子里,并不来往。至于他们谈过什么,名扬自然不知道。

    淮南使团在徐州住了半月有余,连名扬都觉得有些枯燥难耐了,刺史府来人通传:“主公召见淮南使者。”

    韩胤立刻整理好衣装,叫手下的人装好礼,随刺史府侍从前去拜见吕布。名扬作为护卫,也跟着去了刺史府。

    到了议事厅外,韩胤将衣服上的褶皱平展,昂首挺胸走了进去。名扬心想没自己什么事就在外面等候吧,侍从对他说:“主公说请将军也进去。”

    名扬也走入议事厅,见陈宫、陈登、高顺等一众官员都在,连陈登的父亲陈珪也来了。他见末席有空位,就走过去坐下了。

    韩胤行完礼,示意手下将几个大箱子抬进议事厅,全部打开,全是黄金和珠宝,闪闪发光,整个大厅都笼罩在一层薄光之下。

    韩胤说:“在下扬州刺史府主簿韩胤,奉我家主公之命,完成之前我们两家的约定,即两家结为儿女亲家。一点薄礼,作为聘礼,如果温侯愿意履行约定,在下就作为我家这边的媒人。”

    吕布说:“既然当年我和公路做了约定,那么我们就履行这个约定吧。但是我就这么一个女儿,把她嫁出去我肯定要慎重再慎重,我们两家必须好好讨论细节问题。”

    韩胤说:“当然要好好讨论。请温侯也选定一人作为媒人,和在下一起列出需要讨论的问题,然后一一解决。”

    “甚好。”吕布环视了一圈,说,“那么谁去比较合适呢?”

    有人提议:“陈登大人能言善道,非常适合去做媒人。”

    有人反对:“陈登大人能言善道不假,可这一次他恐怕不合适吧。”那副欲言又止的样子,让名扬感觉之前已经有过一场激战,而陈登可能是失败的那一方。

    名扬伸出脑袋,偷偷去观察陈珪和陈登的表情,陈珪年纪大了,表情凝重点很正常,陈登很少这样一脸郁闷。

    众人议论纷纷,有人支持陈登去,有人反对陈登去。为什么一定要围绕着陈登做文章?出使是一件大事,做诸侯的媒人更是要求形象、名望、口才、地位都要达到一定标准,徐州这些有地位的官员能达到陈登这个标准的真不多。

    陈登出列,向吕布自荐:“属下愿意担任媒人,一定完成使命,实现两家的联姻。”他的语气倒更像是表决心。

    吕布正要说话,陈宫也出列,说道:“主公,属下推荐一人。”

    “嗯,何人?”

    “金将军最合适了。”

    所有人的目光全部集中到最末席的名扬身上,名扬本来是一种事不关己的心情,突然陈宫把关注点转移到他身上,让他措手不及。

    “我吗?”名扬脱口而出。

    吕布点点头,说:“确实很合适。名扬,你愿意担负这个职责吗?”

    愿意,不愿意?疑问只在名扬的脑子里一闪而过,多年跑业务的经验告诉他,这个时候,只能感激涕零地冲到领导面前,大声喊道:“我愿意感谢领导给我这个机会。”

    名扬也走出来,说:“属下愿意。一定不辜负主公的重托。”

    吕布又问陈登:“元龙,你意下如何?”

    陈登说:“金将军确实是一个难得的合适人选,属下也赞成。”

    “那么,金名扬就出任我徐州的使者,和韩大人一道处理联姻的事情。”吕布问韩胤,“韩大人你觉得这安排还合适吧。”

    “若是金将军担任使者,再合适不过了,在下一定和金将军好好合作。”

    韩胤转过身向名扬行礼,说道:“请金将军多关照了。”

    “韩大人过谦了。”

    议事结束,陈珪头也不回地第一个离开议事厅,径自离去。陈登跟在父亲身后,向名扬低声说了一句:“恭喜。”也离开了。

    陈宫看了名扬一眼,气定神闲地走出大门,其他官员都纷纷向名扬祝贺:“金将军,这是得到主公的信任了啊,恭喜恭喜。”

    名扬不知道哪里值得恭喜,但这件事的重要性他还是清楚的。名扬并不希望两家联姻成功,但既然交到了他的手上,这件事就不能办砸,如果失败了,他将在吕布这里失去信任,对他没有好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