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桑克拉说这和活佛的由来有关,也与其他四派有着重大牵连,的确是个天大的秘密,而且还牵扯到了明朝的一些大事件,当年修建那条密道,就是为了以防大明朝的报复。这些都是宁玛派乃至大昭寺的大秘密,桑克拉表示那些武僧都在,现在不方便透露。
以中巴车的速度,我们要七小时后才能到达林芝地区,由于那些武僧的存在,我们谈话的内容不多,都是扯些无关紧要的话题在谈,后来实在是没兴致了,大家集体沉默下来,或者眯着眼睛休息。
大巴车司机是拉萨当地人,皮肤黝黑,身体却很壮,他说的普通话虽然不标准,但是非常的热情,也喜欢闲扯,见我们不说话,就自己找话题挑起我们的兴趣。
司机告诉我们,每年这个时候,去往林芝地区的游客最多,他们大多是为了去看雅鲁藏布江或者大峡谷去的,也有人和我们一样,是去观看南迦巴瓦峰的。
标子就问,为什么是这个时候去的人多,平常就人少吗?司机笑着说,哪里的事,是因为春季乃至五六月份雨水多,南迦巴瓦峰一带容易发生崩塌,所以去旅游的人就少了些,而现在这个季节,很少降雨的,所以去的人就多了。
雅鲁藏布江是藏族第一条大江,是因为世界第一大峡谷雅鲁藏布大峡谷而产生,不仅是藏族人心中的母亲河,也是全世界非常有名的地方,每年去那里旅游和探险的外国人从来就没断过,他们就想征服这条世界第一大峡谷。
雅鲁藏布大峡谷一带的山峰十分险峻,很多地方到目前为止也没有被人类所涉足,去那里探险的人虽然装备充足,但死人的事情经常发生,可即使是这样,那些狂热分子依然毫不畏惧,一拨一拨的前赴后继。
司机向我们好心提醒道:“一看你们背着大包小包,就知道你们也是去探险的,我奉劝你们一句,去看看就好了,没有必要涉险其中,命没了,也就什么都没了。”
闲聊了一阵,司机也没了再谈下去的兴致,于是车子里面又安静了下来。一路上很顺利,司机开车的速度有点快,原本七个多小时的路程,他只用了六个小时就完成了,到达林芝县的时候,才下午三点不到。
给了车钱,司机对我们说了一声玩的愉快后就走了,这时候汤姆发话了,他有些担忧的说道:“这一路上的山势你们也看到了,实在太险峻了,而且还有好多地方有冰川,我们必须要采办一些专业的登山装备。”
第二十四章 明朝秘辛()
汤姆担心的不无道理,据藏族司机之前所说,雅鲁藏布大峡谷可以用十个字来概括:高、壮、深、润、幽、长、险、低、奇、秀。光从字面上来理解,就知道我们要去的地方不是那么好走的,更何况是最高的南迦巴瓦峰。
雅鲁藏布大峡谷有许多山川是被冰川覆盖,还有许多山林是原始森林,那里从没有人去过,里面究竟有着怎样的危险,谁也不得知,如果我们没有登山装备,去了无疑是送死,所以,大家都同意的汤姆的建议。
每年前来林芝县冒险的人绝对不少,所以这一块也有专门卖登山装备的店,虽然店里面的东西很贵,种类也不是很多很先进,但我仔细看了一番,质量还是极好的。
桑克拉和那几个武僧身上只带了几千块吃饭的钱,所以,买装备的钱都是我们几个出的,幸好三叔给我们准备的十分妥当,一人给了一万现金,要不然,我们这些人根本就无法购置这些昂贵的登山装备。
买了装备之后,我和汤姆他们整合了一下,四个人身上所有的钱加起来啦,如今也就剩下了五千多块,我们不敢再乱钱,所以找了一家小旅馆入住,一个房间一晚上就要一百元,然而在林芝这个地方,已经是很便宜的了。
我们开了五间双人房,都是挨在一起的,万一出现什么事情,方便照顾。晚上在外面草草的吃过东西之后,我们就回房休息了,不过很快,桑克拉就敲响了我的房门。让我和标子去他们房间开会。
不知道是有心还是无心,这一次汤姆并不在开会之列,按桑克拉的话说,汤姆和一个武僧住在一起,如果去叫他。实在有些不方便,那些武僧或许会多疑的。
标子早就忍不住心中的好奇,连忙催促道:“好了好了,谁都知道你心里的那些小九九,就别多说废话了,现在这里都是自己人。赶紧把圣水的事情跟我们说清楚吧。”
这些天我们一直在说圣水的事情,然而圣水到底是什么东西却一直不知道,此刻提到这件事情,大家的精神不由得为之一振,立即围在了桑克拉跟前。
桑克拉或许在整理思路。想了很久之后,才开始故作神秘的说道:“圣水到底是什么东西呢?又为什么被宁玛派发现在南迦巴瓦峰之中呢?唉,这事情真要说起来,那可是一个很长很长的故事啊”
后话还未说完,标子走过去直接给了桑克拉一个闹崩,怒道:“和尚,不装逼会死啊,快点进。挑重点讲,标爷的好奇心这些天都快要被你逼碎了,你再啰嗦。我先灭了你!”
桑克拉摸了摸发疼的光头,委屈的说道:“死胖子,有事求我还这副态度,简直是没天理了。”
后者撸起袖子又走了过来,正准备上硬菜,桑克拉立即和颜悦色对我们继续讲道:“事情要从六百年前的大明朝说起。说起这件事情呢,还真是凑巧了。和我们以前调查的明朝带刀侍卫一事居然挂上了钩。”
六百年前,元朝末年。政治*,百姓苦不堪言,后红巾军起义,郭子兴为元帅,天下才有所改变。郭子兴起义后不久,又有几支起义大军迅速揭竿而起,其中有两支最大的队伍,他们的首领分别是张士诚,陈友谅,这时,天下除元军外,一分为三。
1355年,郭子兴病逝,这时候,深得郭子兴重用的朱重八顶替其位,成为了红巾军的最高首领,也就是后来明朝太祖朱元璋。朱元璋极具军事才能,经过几年的努力,使自己的起义队伍变得越来越大,因为治军严明,也深得老百姓的拥护。
1363年,朱元璋在刘基和徐达等文武大臣的辅佐下,先败陈友谅,接着在1367年后败张士诚,最后在1368年率领大军直逼北京,彻底结束了蒙古在中原长达98年的统治,让汉人重新取得了在长城以内地区的统治权,中国再次回归到汉族建立的王朝的统治之下,成立了大明朝。
朱元璋建立明朝之后,下令农民归耕,奖励垦荒,重抓教育,同时又减免赋税,严惩贪官,在多年的努力下,使社会生产逐渐恢复和发展,史称洪武之治。
不得不说朱元璋不仅治军有方,而且也治国有方,除去唐太宗李世民之外,历代的中国皇帝,无出其右者,真可谓是一位传奇性的皇帝。然而谁又能想到,晚年的朱元璋却向往长生之道,步入了汉武帝的凄惨后尘。
1371年,朱元璋治理国家有方,天下太平一时,那时候道教兴起,以武当派为当时代表。历朝历代,无论何种教派兴起,皆与朝廷密不可分,武当派的兴起也莫过于此,皆因朱元璋也迷上了此道。
道教主张,清静、无为、虚无、自然、柔弱、不争、素朴、长生久视、度人无量等等。不过朱元璋却重点迷失在“长生久视”这四字当中,也就是想要长生。
朱元璋岂是等闲,知道长生之事希望渺茫,但终究逃不过心中的*,开始走向了踏往长生的道路。起先他想到了道教的丹鼎派,为自己练制长生不老金丹,后来陆续失败后,便召集了智囊刘伯温前来密谈此事。
听到这里,我们只觉熟悉无比,标子连连说道:“大光头,这故事的开头貌似跟三叔以前讲的一样,如果后面也是一样的话,我觉得你可以直接跳过去,直接讲重点。”
桑克拉正讲到兴头上,此刻被打断,难免有些不爽,便没好气的说道:“虽然前面跟三叔讲得差不多,却更加仔细,最重的是,圣水的事情也牵连其中,你到底要不要听,不要听就滚回房去闭眼,别打扰了佛爷讲故事的好心情。”
标子见桑克拉还装上大尾巴狼了,顿时不干了,刚想回嘴,我便打断道:“好了,难得我们的尊者讲故事,我们就别打岔了,说不得期间有出入也不一定呢?”
标子想了想,只好把一口恶气给咽了下去,桑克拉则贼笑贼笑的,好似一副小人得志的模样,轻咳了几声,这才装模作样的说下去。
刘伯温本是玄学中人,自然知道此事飘渺无踪,实在是不可为,然而朱元璋正在兴头上,丞相大人也不敢触其逆鳞,唯有好言相劝,并举出秦始皇寻求不老仙丹的失败例子。然而,那时候的朱元璋一心向往长生,岂是刘伯温三言两语就能打发得了的?
事后,朱元璋不但没有听从刘伯温的婉言相劝,相反的,命他负责督办此事,寻找到传说中的金丹,并说周穆王当年能有幸遇到西王母,得到金丹的赏赐,为何同样贵为九五之尊的自己就不能?
刘伯温知道再劝无用,只好领命下去,然而朱元璋交代下来的事情他不得不办,因为朱元璋派了自己心腹侍卫长宋太宝全权协助,说白了,就是监督刘伯温,看刘伯温究竟有没有为此事尽心尽力。
桑克拉说到这里,被我立即打断,我既惊讶,又不敢相信的说道:“我去,宋太宝!不就是三叔说的那个明朝带刀侍卫头头吗,这故事还真他妈的一模一样了。”
桑克拉对我露出了厌恶的神情来,说道:“我说你们一个个出来打岔,到底还要不要知道地泉水的事情了,不想知道就说,贫僧洗洗睡了。”
我去,真装上瘾了,我刚想顶过去几句,标子出声说道:“老杨,刚刚你说什么来着,这么快就忘了?淡定,真的要淡定,咱们今天且淡定一回。”
我憋了一眼正得意的桑克拉,和标子交换了一个眼神,大家心领会神,这一次先记下了,下次再来收拾大光头,而且是连本带利。
桑克拉接着告诉我们,之后的事情,的确是三叔说的那样,为了不招来杀身之祸,刘伯温只好从历史上去寻找那些长生不老的传说,并为此付出了行动。
刘伯温既然是风水奇人,天下古墓自然没有他不敢去的地方,如此这般,就有了一系列的盗墓故事,而那些盗墓的地点,在三叔所得的那张地图上都有标示,也就是说,三叔手中那张地图上所标示的地点,确实就是那几年刘伯温盗墓的地点。
不过刘伯温到底还是刘伯温,通过两年多细心考察,他终于发现了一件事情,不管各种各样的长生传说,貌似都指向同一个人,那就是掌管瑶池的西王母。
西王母这个传说中的人物正史并未有记载,野史提到的也不多,然而,刘伯温终于发现了蛛丝马迹,确定了西王母是确有其人,而且还在昆仑山一带曾经还有着辉煌的西王母国,所以,刘伯温决定,去往西域一带寻找西王母国旧址。
这一找,足足费了差不多两年的时间,而刘伯温也找到了大量的证据,证明西王母国和西王母的存在,为此他兴奋不已。
第二十五章 共同的目标()
可是找到这些旧址也没用,必须要找到西王母的陵墓,才能确定有没有长生这件事情,也好让他向朱元璋交差。然而,当时的西王母国管辖一大片疆域,她的都城在哪里,陵墓在哪里,一时半会儿的,刘伯温还真是一筹莫展。
这件事情暂且放下不提,同一时间,刘伯温想到了汉武大帝来,因为他从很多书籍中了解到,除了秦始皇之外,当年汉武帝也是个追求长生不老药的狂人,于是,他打起了茂陵的主意,希望从中有所发现,找到一条新的长生线索来。
天从人愿,茂陵一行,刘伯温还真就从里面得到了长生的线索,而这条线索,正和目前他所日思夜想的西王母有关。
汉武帝的陵墓中,刘伯温得到了大量的信息表示,汉武帝曾派手下大将霍去病,去过昆仑一带寻找西王母的下落,然而西王母没有找到,却找到了她的地下陵墓。然而,那些信息只说明西王母的陵墓在昆仑山上,但昆仑山系那么辽阔,具体在哪一处却没有说明。
有了这个惊人的发现后,刘伯温半点也没有耽搁,立即率领人马赶往昆仑山一带,通过玄学方面的仔细斟酌以及长达几个月的走访,刘伯温最终确定下来,无论是建造都城,还是建造地下陵墓,昆仑山脉的最好地点便是玉珠峰旁边的一座山系里。
或者是为了尽快交差,又或者是好奇心太大,在确定西王母陵墓所在地的第二天,刘伯温就带领人马开始登上玉珠峰。玉珠峰非常之高。可贵在山势平坦,刘伯温稳打稳扎,只用了两天时间,就翻过了这座山峰,来到了玉珠峰后的不知名山系前。
这座不知名的山系远远没有玉珠峰的雄伟壮观。却山势连绵不绝,且山势险峻,根本没有上山之路,常人真真是难以到达。不过对于刘伯温来说,这一切都不成问题,他人手充足。完全可以用人海战术,找到一条通往大山内部的安全通道来。
足足了七天时间,牺牲掉几十个带刀侍卫,终于,他们有了一条十分安全的进山路线。但进到里面后,已经是三天后的事情。
刘伯温到底是玄学奇人,通过实地观察,他指出了最有可能是陵墓的地点,那是一座十分普通的雪山,不是很高,但比起相邻的几座山脉来说,确又是那样的凶险异常。四处都是悬崖峭壁不说,连一条像样的去路都没有一条。
刘伯温并不灰心,他一边命人准备登山工具。另一边命宋太宝回去找更多的人过来支援,自己则在山下安营扎寨,细心的安排各种事宜。
这一次,他们了更长的时间,也动用了更多的人力,硬是在那座山峰上凿下一条险路来。并沿途打下铁钉,结好登山绳索。
不久后。刘伯温便开始上山,这一路上都有先锋部队。所以这一行非常顺利,刘伯温只了一日时间就到达山顶之上。
这时候,他惊讶的发现,山顶上如自己料想的那般,果然有一个湛蓝的小湖存在,他料想,这必是传说中的瑶池。与此同时,有人在一处隐蔽的山壁前,发现了一个大型山洞,看上去里面很深,这一发现令他几乎欣喜若狂。
然而,这一次的盗墓非同往日那般简单,其中凶险异常,诡异莫名,等刘伯温出来的时候,去时的人马只剩下不到三分之一,而他自己也受了重伤,染上了尸毒。
说到这里,桑克拉停了下来,我们听到关键之处,却被桑克拉一句话带过,自然心痒难耐,于是我问道:“那个山洞里面究竟是不是西王母的地下陵墓,刘伯温在里面又遇到了什么样的诡异事情?你能不能尽量说详细一点。”
标子也跟着附和,说到关键时刻你可不能掉链子,赶紧把刘伯温进去的情况说清楚了,免得标爷我等下对你动粗,到时候可别说我不讲情面哈。
桑克拉面露难色,吞吐了半天才如实的说道:“其实吧,我师傅跟我就说了这些,我也很想知道刘伯温在那山洞里面遇到了什么,当时也问了他同样的问题,可最为关键的是,我师傅也就知道这些。”
标子大叹可惜,摇了摇头说道:“算了算了,先不提这些了,那么接下来呢,刘伯温回去是怎么交差的?你可千万别告诉我,你师傅说没有后来了吧?”
“那倒不会,后面的事情还长着呢,你们不要心急。”桑克拉想了想,继续说道:“后来刘伯温就开始返回,回到了帝都之后他马上见了朱元璋,把这一行所发生的事情如实的说了,并交给朱元璋一个玉盘,上面还端放着一小瓶丹药。“
“玉盘!“”金丹!“这一下子,我和标子不约而同的叫了出来,就是一旁始终淡定的冷面神吴剑也在此时面色为之一变。
我永远忘不了我一生中的第一次盗墓,也是因为那次盗墓,我陷入科研小组的迷雾中,也是从那一次盗墓开始,我才认识了李氏家族的三叔,从而卷进了另一场迷雾中。
而且我也记得非常清楚,那一次三叔跟我说过,他之所以去茂陵盗墓,其实也是为了一个玉盘,然而那个玉盘被人捷足先登给拿走了,他怀疑那个人肯定是刘伯温无疑,因为自己的明朝盗墓地图上就标示了茂陵这座大墓。
至于玉盘的事情,三叔后来在滇王墓中也做过非常详细的描述,因为宋太宝的墓志铭提到过,那上面有一个凹槽,其实是用来放置仙丹瓷瓶的,也就是说,得到了玉盘,就得到了传说中的仙丹,而当时的刘伯温就从西王母墓中找到了玉盘和仙丹。
然而我们通过新疆一行已经知道,西王母所谓的仙丹,其实就是一种尸丹,虽说有延缓身体衰老的功能,但到了最后,都会变成人不人,鬼不鬼的怪物。也正是因为如此,有一部分西王母族人不愿意食用仙丹,最后叛逃,逃到了新疆一带,并建立了楼兰古国。
所以,刘伯温得到的那瓶仙丹,其实就是一瓶毒药,朱元璋的长生之路注定要失败。
想起过去的种种,我便说道:“这一切太巧太巧了,我的思绪都要乱了,对了大光头,这事情,你师傅到底是怎么知道的?“
这一下,所有人的好奇心都被提起来了,都满脸期待的看着桑克拉,桑克拉毫不含糊,他接着说道:“其实我比三叔知道的还多,我知道,你们惊讶于这件事情的巧合,其实我也是这种感觉,好似冥冥之中有天意在注定一般。“
我连连点头说是,仔细的回忆了一下,其实我们目前所经历的事情,其实在很久之前,就有三拨人经历过了,第一拨人当然是秦始皇无疑。
第二拨人,当属汉武帝,而第三拨人,就是目前我们所讨论的朱元璋一事,其实还有第四拨人,那就是三叔的家族,要真算起来,还有第五波人,那就是我们这群人,也就是科研小组。
想到这里,的确好像是命运的注定,而我们五拨人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人类的终极目标,那就是——长生之谜。五拨人,同一个目标,而且后面的三拨人,几乎都走上相同的路线,天啊,这简直太不可思议了。
前面秦始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