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太阳的距离-第7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脑际沾杉胁闶窃鞍娴模美炊愿队《饶切┖锇娴亩谈痔状┘椎故呛芮崴傻摹5�85…2AP可没有靠谱的装甲,被人一炮轰上就算完了。VT4凭借自己的强大装甲还保持着完整,85…2AP已经遭到不小的损失了。虽然还在可以承受的范围之内,但是这样下去,突破印军的防线绝对会力不从心。

这也是为什么郭永图极为不看好这次巴基斯坦的反击计划。在地面战中,哪怕双方武器存在代差,数量都是一个无法忽视的因素。更何况巴基斯坦是数量和质量都不占优势的那一方。

不过战场是个出各种奇葩事件的地方,就在巴基斯坦前线指挥官正在犹豫是不是暂时撤退,重新编制突击集团的时候,一个意想不到的人来帮忙了。

事情很偶然,起因也很简单。印度方面终于在双方空军进行大范围空战机动的时候,瞅准间隙放飞了两架用于战场监视侦查的无人机。当第一份图像传送到印军指挥部的时候,帕奈克陆军中将差点气背过气儿去。他在站前的部署上,明明白白的命令正面的印度装甲部队要利用地形防守,在对方前锋部队战线拉长之后,再集中兵力进行侧翼突击。因为在阿格尼霍特里上将的计划中,柯德吉方面的印度军队仅仅是次要方向。印度人真正打算调动的,是在木尔坦的巴基斯坦第二集团军。只要调动这个集团军并且吃掉,那么巴基斯坦从木尔坦一直到伊斯兰堡的这一线的防守力量,都会出现一个无法弥补的窟窿。

因此,苏库尔地区需要演一场戏,最好保持一个让巴基斯坦觉得能够打通柯德吉却又怎么努力都达不成目标的状态。

老实说这个要求是很让人无语的。这就像中国国内的三流编剧无论如何也写不出靠谱的抗日题材电视剧一样,在战场上挣命的大头兵们根本无法拿捏这个火候儿。更不要说,在二次开战以后,印度方面进展顺利,普通的印度中下级指挥人员都普遍存在了鄙视巴基斯坦军队的情绪。这种情况下,印度前线装甲指挥官会下命令跟巴方对攻也就不奇怪了。

印度人高层,或者说阿格尼霍特里担心的事情有很多,往大了说怕中国人从缅甸真来上一家伙。往小处说的话,却是担心巴基斯坦壮士断腕,直接放弃苏库尔收缩防守。如果第五集团军和一系列的地方不对全体撤向北方,那么巴基斯坦的兵力密度会达到一个让印度人无论如何也啃不动的高度。巴基斯坦就那么大,交通状况就是那个熊样子,印度人堆再多的部队也没法展开一个足够的正面。

所以,火上了脑袋门子的帕奈克陆军中将也没细想,直接就下令要前线装甲部队后撤!

正在前线跟巴基斯坦人对抽的印度装甲兵们接到这个命令的心情可想而知。

在战场上,尤其是激烈交火的战场上,进攻固然需要规划和组织,撤退的要求反而更高。如果啥也不顾掉头就跑,非跑崩溃了不可。

苦逼的印度前线指挥官不得不开始焦头烂额的布置撤退的波次和选派担任后卫的部队。同时,他还要给前线的坦克营下达收缩队形的命令,并且要协调后方支援的远程火炮可是给双方的中间打一道隔离带出来,好让双方的装甲部队脱离接触。另外,为了保证后撤的安全性,空军的战场遮断战术飞机也要和地面部队协调好。

印度人没有SU…25或者A…10这种前线攻击机。担当这种活的一般是米格…27M和美洲虎攻击机。这两种飞机的载弹量不大,而且没有加强装甲,面对装甲部队的伴随火力还是有一定的危险性的。

就在印度前线指挥官把这一切好不容易理顺,前线的T90S和步兵战车开始有条不紊的缓慢后撤的时候,第二条命令来了。

命令上和第一条命令正好相反,要求前线装甲力量停止后撤,向苏库尔方向展开反冲击,必须全歼苏库尔的第77独立装甲旅!

这一条命令让印度前线立刻陷入了混乱之中。

但是这也不怪帕奈克中将朝令夕改,实在是因为,战场出现了意料之外的情况。

印度方面一直期盼的调动木尔坦守军的愿望终于达成了,但是效果好像过了头。本来位于木尔坦的巴基斯坦第一装甲师,不知什么时候已经悄悄的和驻拉希姆亚尔汗的第十六步兵师掉了包。现在正气势汹汹的向印度第三十三装甲师的侧后猛扑过来。而作为第三十三装甲师的第二梯队,第21打击军的两个独立装甲旅正遭受巴基斯坦空军的决死突击。印度前沿观察哨和雷达防空哨探测到的机群已经超过了50架,而且经过印度空军精锐战机的辨别,其中有从拉瓦尔品第方向赶来的歼10B型战斗机。印度的攻击梯队已经脱节,第三十三装甲师有被前后夹击的危险。

而得到了这个消息的阿格尼霍特里准将,却露出了一丝诡异的笑容。

第54章 科德吉反击战(五)

按照郭永图的说法,整个科德吉战役,就是一个互相钓鱼的过程。不仅仅是直接参战的印巴两国,还包括中国和美国。

科德吉是一个鱼饵,而印度人的“人口驱逐作战”就是下的绝户网。巴基斯坦将计就计的派出的第77装甲旅就是一个给印度人下的大号鱼饵,钓的是印度人的第三十三装甲师。

不过印度人的胃口更大,不仅仅第三十三装甲师,连整个第21打击军都是一个诱饵,目的就是调动巴基斯坦的整个战略力量。

再往大处说,整个巴基斯坦都是中国的诱饵,钓的是印度这头白象。

当然,还有一个钓鱼的是美国人,不过这个选手有些心虚。本来打算用印度来当诱饵来钓中国,却担心自己也折在里面。所以有些遮遮掩掩,三心二意。

从大战略上,其实巴基斯坦也是钓鱼的人。不过钓的不是印度人,使用印度这条鲶鱼来打烂自己国内的部落势力。自从进入全面战争动员以来,从南方开始,很多的部落势力已经在伊斯兰堡的强硬政策和印度人的轰炸中土崩瓦解。许多的土皇帝和宗教势力都已经被弄到伊斯兰堡当泥胎站着。

而现在的问题就是,谁先钓到谁。

在阿格尼霍特里上将看来,明显是自己先钓到了鱼,尤其是他从战报上得到驻拉瓦尔品第的ZDK…03和歼10B南下的消息之后。

赛马场7号最担心的事情,上将先生心知肚明。而且索拉雅·甘地最担心的那个事情正在用一些非战争的方法让印度人倒霉。比如说逼的印度空军的费尔康预警机不得不后撤的那个冷战恐龙——红旗8型防空导弹。

说起来,这个导弹很奇葩,或者说是一个老战略思想指导下的,用高科技和先进思路武装起来的落后的先进导弹。因为这个东西立项的时候中国还没摸到先进空军的边儿。这个大块头被研发出来的唯一目的就是,在福建沿海就把台湾本岛上空的E…2T给揍下来。

可惜,等这头恐龙能够进行值班的时候,中国空军已经可以把台海中线当钢管舞秀场了,这个功能单一,体积庞大,运输不便的东西就没有了大批量装备的空间。

就这样,为了废物利用,也是为了确认一下导弹院的功力,这几套一直扔在仓库里吃灰的家伙事儿连同生产的那一批导弹一起,都被运到了巴基斯坦接受考核。

结果让人大跌眼镜。

这种东西放在中国空军里除了发射斜距之外一无是处,但是放在巴基斯坦这个没什么战略纵深的地方却格外好用。因为印度人的费尔康预警机刚刚进入工作距离,这货的特化引导头就被激活了。在一架费尔康被直接炸成筛子之后,印度人总算确认了巴基斯坦不知从哪里弄来了一批专揍预警机的货。

在费尔康被迫后撤的情况下,印度人的空中拦截打击能力就退化到了非预警机时代那种,侦察目标,规划航线,部署机队,起飞打击的节奏。作战灵活性和严密性大打折扣。而这个时候,巴基斯坦人还拉出了爱立眼预警机来反过来找印度人的麻烦。

好在爱立眼那种东西只有270度的监视范围,需要用比较复杂的航线来弥补。而且阵风+流星导弹的组合很给力,总算是把巴基斯坦人的气焰打击下去。

但是拉瓦尔品第还有一架让阿格尼霍特里中将大人很恼火的ZDK…03。这个东西配合巴基斯坦的JF…20战斗机,让他的一个重要的战役设想无法达成。

巴基斯坦最终从中国接收了两架ZDK…03型预警机。和爱立眼那种只能看270度的货不同,这是能够监视整个空域,为空军机群提供导航,目标搜索,空情预报,战术指挥的正牌AWACS“预警指挥和控制机”,不是爱立眼那种AWE空中预警与警戒机。这种飞机配合完全“宝石柱”系统的歼10B在内线作战时,印度人的阵风+费尔康其实没多少便宜可占的。

这两架预警机中一架已经被阵风的暴风阴影防区外布撒器炸在了地上,另一架则是整个伊斯兰堡地区的空防中坚,轻易不肯离开这个地区。但是它总趴在伊斯兰堡的话,阿格尼霍特里的一个战略构想根本无法达成。

而第三十三装甲师腹背受敌的消息,则让巴方陷入了冲动的情绪里。连一些偏保守的高级军事人员都倾向于派出现有的后备力量,重新打通科德吉的通道。全歼一个印度装甲师的诱惑,实在是太强烈了点。而且法莱克·莱格瑞这个人虽然已经被张云川说动,但是对于任何一个有点良心的政治人物来说,能靠自己的力量将敌人挡住就尽量靠自己的力量来。

就这样,巴基斯坦方面抽调了拉瓦尔品第的空中力量,调头南下。

夜,克什米尔印巴停火线以南,印度军事重镇,斯利那加。

巴基斯坦人在南方玩儿了一把偷梁换柱,而印度人却在北方来了一次瞒天过海。被称为山地战专家的现印巴前线指挥官帕奈克中将的老部队,第4军被悄悄的加强到了克什米尔,进驻了斯利那加。不过这个漫天过海早就开始了,从双方在克什米尔搞摩擦就开始了,当然账面上是说防备中国人而增兵。

就这样,印度北方司令部已经下辖第4,14。15。16四个军,共6个步兵师,5个山地师,两个独立旅。加上准军事力量的话,兵力高达35万人,这已经是克什米尔地区后勤体系的极限。为了保障这一地区的后勤供应和山地战仰攻,阿格尼霍特里将军几乎集中了印度所有的“印度豹”式直升机,并且加强了米24型武装直升机。本来印度人打算买米里设计局的米…28N“浩劫”,但是由于上海合作组织的制裁决定,俄罗斯中断了这笔生意的谈判。

在空军上,列城部署的第33航空团/28飞行联队的米格…29战斗机将负责这一空域的制空权争夺,同样负责争夺制空权的还有斯利那加第1航空团/第51飞行联队的幻影…2000H型飞机。本来这个飞行联队装备的是米格21战斗机,在印度野心勃勃的战机更新计划中,在128架阵风战斗机到位后,部署在印巴最前线的第51飞行联队当然要鸟枪换炮。

而后面,则是负责对地攻击的哈尔瓦拉空军基地部署的第34航空团/第22飞行队的米格…27M攻击机和第31飞行队的苏…30MKI战斗机,这种老鼠拉木锨,大头在后面的部署方式也与印度在同中国接壤的地方实施“前轻后重”的策略相符合。最后,则是伯坦果德的第125直升机中队前出,由米24/米35直升机为印度山地部队提供空中火力支援。

在攻击航线的规划中,阿格尼霍特里专门警告印度空军部门,所有的空中航线不得越过中印传统习惯线!中国人部署在西藏的防空导弹和战斗机正愁找不到借口,一旦越过传统习惯线,就准备为印度的飞行员祈祷吧!

当阿格尼霍特里将军得到巴基斯坦空中力量南下的消息之后,印军北方司令部以第五山地师为先导,在武装直升机和重炮的掩护之下,直扑克什米尔巴方一侧的边境城市索布尔,而SU…30MKI和米格27M战斗机则挂载激光制导炸弹和电视制导炸弹等武器,轰炸巴方城市斯卡都。

阿格尼霍特里的目的很明确!用陆军彻底切断中巴友谊公路,将中国人彻底关在这场战争之外!

第55章 科德吉反击战(六)

印度人突然在克什米尔动手多少有些出乎中央的预料。因为在那个鬼地方虽然印巴双方摩擦不断,但是那里的地形实在不适合大兵团的展开作战。并且印度作为进攻一方,天生就在地形上占了劣势。因为从出击地斯利那加来说,海拔不过两千多米,但是越过印巴实际控制线往北,海拔会骤然升到三千米以上。这里地形崎岖,天气变化剧烈。最主要的是根本没有什么像样的道路,一些能够通行大型车辆的公路全部在山谷之间蜿蜒,利用两侧的山头的话,不要说机械化部队,连摩托化部队都没办法展开。

但是郭永图他们显然低估了1962年那场惨败对印度政治生态和军事思路的影响。中国因素在印度参谋部中是一个无论如何也绕不过去的坎儿。不管是以阿格尼霍特里为代表的军方还是索拉雅·甘地为首的印度内阁,都把如何让中国远离这场战争绞尽脑汁。

所以,切断中巴在陆地上的联系——也就是切断中巴友谊公路,是一个非常非常现实的问题。

对于山地作战的问题,阿格尼霍特里开出的药方是直升机,大批大批的直升机。

因为印度在北方多山地的原因,其直升机保有量是非常高的,而且高原性能比较好。其中印度直升机部队装备的生产型“美洲驼”(印度豹)直升机保持着124422米的直升机升限纪录。在进入二十一世纪的时候,印度保有300余架各种直升机。而在那个年代,同为多山地国家的中国军方直升机数量也就是这个数。

在进入二十一世纪第二个十年后,印度野心勃勃的再次砸钱添置直升机部队。为了改变以前直升机部队由轻型直升机挑大梁的状况。印度首先斥资购买了80架米…17V5型中型运输直升机,后来又追加了59架米…171V1型直升机来替换已经老旧的米…8,加上本来装备的米…17和CH…47“支奴干”型直升机之后,其中/重型直升机部队已经突破了两百架。另外,印度斯坦公司在德国人的帮助下开发的北极星直升机性能优良,印度军方的各种订货也超过了200架。其中,空军/陆军共有159架北极星直升机。

同时,印度还打算斥资5亿美元进口22架重型武装直升机来加强现有的两个米24/35反坦克直升机部队,选来选去后,相中了米里设计局的米…28N“浩劫”。但可惜的是,在交付了十架之后,上合组织的一纸制裁令,让这5亿美元中的一大半打了水漂。

但是,就算是仅凭印度现有的家当,也不是巴基斯坦能抗的住的。不仅仅是巴基斯坦的克什米尔驻军,就算是中国驻西藏的第十八山地集团军,在直升机的规模上,也处于绝对劣势。

不仅仅如此,为了能够在山地战中占到上风,甚至“击败”中国这个老对手。印度还别出心裁的在波兰订购了“安德斯”轻型坦克。印度贝姆勒公司(BEML)与波兰OBRUM公司签署了300辆安德斯坦克的协议书,本来这种坦克打算弄到印度国内进行减重处理,以便利用伊尔76和mi…26重型直升机进行运输,但是到最后,印度贝姆勒公司一个螺丝都没能改。这些轻型坦克的全重依然是33吨。虽然不能用米…26吊运,但是凭借720马力的动力和比较好的悬挂系统,在山地中还是大有可为的。另外其12…20毫米的装甲连30MM机关炮都扛不住,但是对付巴方山地部队的手榴弹和步枪子弹还是没有任何问题。

平心而论,这种坦克在装备印度山地部队之后,其地面力量又上了一个层次。甚至连中国都开发了装备长身管105MM坦克炮的轻型坦克来应对这种情况。当这种力量压在巴基斯坦身上之后,巴方山地部队的压力可想而知。

五月十二日,印度第五山地步兵师以廓尔喀步兵营为先导,以MI…171直升机为运输和火力支援手段,在安德斯轻型坦克的掩护下,向印巴实际控制线以北大举进攻。几乎在一夜之内,巴方一侧十数个边境哨所和据点全部失守。前线的巴军第九步兵师全线崩溃。

卡西姆的SU…30MKI越过了印巴实际控制线,直扑斯卡都而去。他后座的武控员提醒他注意地面的防空火力,他却满不在乎的挥了挥手,表示完全不必在乎他们。

上次被寇希梅击落之后,卡西姆万幸的跳伞落在了克什米尔印度实际控制线一侧。在被冻了个半死之后,他终于被印度负责搜救的北极星直升机找到,算是保住了一条命。

被救回来之后,卡西姆在新德里接受了康复训练,又再次进入了空军继续服役。不过因为上合组织卡脖子的原因,印度没法继续获得SU…50SK这种隐身战斗机了。卡西姆这个有被击落经验的飞行员只好继续去SU…30MKI部队服役。

不过对于这个结果,卡西姆还是比较满意的。因为有阵风的原因,现在SU…30MKI逐渐的恢复了它刚开始设计出来时的任务——对地攻击。虽然印度的对地攻击武器还差点事儿,扔各种激光制导炸弹和电视制导炸弹还是很合格的。另外俄罗斯把被戏称为“鱼叉斯基”的Kh…35天王星反舰导弹的技术打包卖给了印度。印度斯坦公司在这种玩意儿上开发出了类似于斯拉姆一类的对地攻击导弹来给SU…30MKI使用。

今天卡西姆的飞机上就挂了两枚这东西,外加一排的500公斤级激光制导炸弹。在这种情况下SU…27系列飞机内油恐怖的好处就显露出来了。因为根本不用使用副油箱,机身和机翼下的重载挂架全都是可使用状态。SU…30MKI用不到8吨的挂载量可以带两中两近的情况下,挂上两枚“鱼叉斯基”再加四枚500公斤炸弹。

拉瓦尔品第的预警机被抽调走了,而克什米尔的面积也让米格…29腿短的毛病可以忍受。幻影…2000的机体寿命虽然都差不多了,但是打一下巴基斯坦留在克什米尔上空的幻影…3和歼…PG还是没有任何的难度的。所以,克什米尔上空几乎让卡西姆随便乱窜。

作为一个老手他当然不会乱窜。有了一次被击落的经历,卡西姆对于任何吵醒机载雷达告警器的信号都比较敏感。翼尖的电子干扰舱随时对扫描自己的雷达波进行欺骗式和噪声式干扰。

在穿透巴基斯坦边境防线之后,卡西姆的机组开始降低高度,按照攻击预案中的设想来寻找自己要轰炸的目标。首先,是要用来攻击斯卡都一个后勤仓库的两发“鱼叉斯基”。

第56章 科德吉反击战(七)

沙赫扎德不怎么明白战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