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懒散初唐-第47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过了好一会儿,这才只见金瘐信开口道:“将军误会了,末将位卑言轻,自然不敢奢望面见皇帝陛下,只不过我们的女王殿下就在后方的军营之中,想要亲自面见皇帝陛下!”

第一千一百一十九章 秦琼请命() 
“这里就是平壤城?”李休骑着马跟在李世民旁边,远远的看到平壤城高大的城墙时,也不由得露出感兴趣的表情,后世的平壤被北朝鲜占据,不过因为金家王朝的存在,使得平壤也蒙上一层神秘的面纱,甚至让很多人都感觉有些虚幻。

    相比之下,李休现在看到的这座平壤城就真实多了,只见这座平壤城从外表上来看,几乎和大唐的城池没什么太大的差别,这也很正常,毕竟大唐是这个世代最发达的文明,自然影响到周围的一些小国,比如像高句丽这种,国内的很多事物都是照搬大唐,后来的新罗与倭国,同样也是处处仿照中原。

    等到走近之时,李休这才看到平壤城头上已经换上大唐的旗号,随后只见城门打开,一队人马飞奔而出前来迎接,为首的两人正是苏定方和李道宗,之前李道宗率领着骑兵前来支援苏定方,却没想到对方竟然把平壤城打下来了,所以李世民他们在得知这个消息时,也都是十分的惊讶。

    “末将苏定方、李道宗,拜见陛下!”只见苏定方与李道宗快步来到李世民的面前,然后躬身行礼道,两人都身穿铠甲,自然不方便行礼。

    “不必多礼,特别是定方你果真不负朕的重望,竟然只靠一万骑兵就打下了平壤城,让朕也是大为欣慰啊!”李世民这时双手微抬,随即就对苏定方夸奖道,之前他还担心苏定方会顶不住泉盖苏文的前后夹击,却没想到他竟然会给自己这么大的一个惊喜。

    “臣当不起陛下的称赞,甚至还让泉盖苏文父子逃脱了,还请陛下责罚!”苏定方这时却是满脸惭愧的向李世民再次道,虽然李世民给他的任务只是攻打平壤,从而方便唐军的主力进军,而他也超额完成的任务,但是泉盖苏文却是在他眼皮底下逃跑的,战场上可没有什么理由,因此他也要负一定的责任。

    “无妨,区区一个泉盖苏文而已,他就算跑了又能跑到哪去,大不了朕把整个高句丽都翻上一遍,就不信抓不到他!”李世民这时却是十分大度的一挥手道,现在高句丽已经被他打下来大半,所以就算是泉盖苏文真的跑了,也不怕对方能搅出什么大浪来。

    看到李世民非但没有怪罪自己,而且还出言安慰,这让苏定方也不由得感激涕零,哪怕是明知这是李世民收服人心的手段,但心中也依然禁不住有种想要为大唐抛头颅、洒热血的冲动。

    “好了,咱们能够在平壤相聚,那么当初定下来的目标也总算是完成了,至于泉盖苏文放在以后再说,今日朕要在平壤城中大排宴宴,犒赏三军将士!”李世民这时忽然提高声音再次宣布道,他的话也立刻传达下去,结果很快整个大军之中都传来欢呼之声,毕竟一连苦战数月,唐军将士们也都希望能有个机会放松一下。

    当下李道宗和苏定方将李世民等人迎进平壤城,不过唐军的数量太多,根本不可能全部进城,所以剩下的大军就开始在城外扎营。平壤城里本来就储存着泉盖苏文的物资,这时也源源不断的运送到军营里,用来犒赏将士,甚至连禁酒令也暂时放开了。

    李世民进城之后,立刻就住进高藏的王宫里,至于高藏也亲自出城迎接,甚至还想求见李世民,不过李世民现在可没空见他,在他看来,犒赏自己手下的将士可比接见一个亡国之君要重要得多,所以高藏也只能委屈的回去等着,也许过两天李世民想起他了,到时自然会召见他。

    当下李世民在王宫的大殿中设宴,李休、程咬金、李绩、秦琼等人也都参加了这场宴会,而苏定方更是这场宴会的主角之一,毕竟平壤城是他打下来的,因此李世民还亲自赐酒,更让苏定方感激涕零。

    酒宴进行到一半,李世民这才向苏定方和李道宗询问道:“泉盖苏文虽然影响不了大局,但朕这次御驾亲征,主要也是为了诛杀此贼,从而为荣留王报仇,所以自然不能放过他,你们可否知道对方逃往哪里了?”

    李世民这次出兵就是打着为荣留王报仇的旗号,现在如果只是占了高句丽的国土,却没有抓住泉盖苏文,说出去也不好听,至少让李世民的颜面上不好看,所以泉盖苏文必须要抓住正法,到时吞并高句丽的国土地的底气也更足一些。

    “启禀陛下,末将曾经派人去追查过,并且还询问了一些高句丽人,最后得出的结论表明,泉盖苏文很可能是逃往丸都城,那里是高句丽的陪都,地形险要难攻,所以泉盖苏文很可能是想以那里为根基,抵抗我大唐天军!”李道宗这时立刻抢着开口道。

    “丸都城?”李世民听到李道宗的话也不由得眉头一皱,丸都城他倒是听说过,也知道那里地形险要,而且最关键的是,丸都城那边位于更北方,而且周围的地形复杂,想要赶往那里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特别是现在离冬天也没多少时间了,他还真担心万一冬天来临,那想要打下丸都城可就更困难了。

    “陛下,臣愿领军前往丸都城,定要将泉盖苏文献到陛下面前!”正在这时,忽然只见秦琼站起来大声道,说起来他这次随同李世民出征,但却一直没有上战场的机会,这主要是李世民担心他的年纪大了,万一在战场上出了什么意外,到时也会对军队的士气造成严重的打击。

    不过秦琼可不是来高句丽游山玩水的,他之前为了保养身体连酒都戒了,为的就是能有机会再战高句丽,从而为自己的武将生涯划上一个圆满的句号,同时也了却自己最大的一桩心事,不过现在眼看着战争都要结束了,李世民却还没有派自己上战场,这让秦琼也终于坐不住,所以才在宴会上主动站出来,哪怕拼着被别人说他和年轻人抢机会他也认了。

第一千一百二十章 副将和参军() 
泉盖苏文逃往丸都城,李世民自然不可能这么放过他,不过现在他们已经打下了高句丽的寺部分国土,连平壤城也在他们的掌控之中,如此一来,势必要留下兵力驻守,再加上丸都城距离平壤又有相当远的距离,而且离冬天也只剩下两个月的时间了。

    在这种情况下,李世民最好的办法就是兵分两路,其中一路留下驻守平壤,顺便安抚高句丽的各地,而另一路则杀向丸都城捉拿泉盖苏文,秦琼打了一辈子的仗,自然也猜到李世民下一步要做什么,所以才主动请命,希望可以抓住最后的这个机会。

    李世民看到秦琼主动请命,当下也不由得露出为难的表情,他不是不相信秦琼的能力,也不是因为当初玄武门的事而心存怨恨,只是单纯的觉得秦琼的年纪大了,而且又多年没有领兵,万一这次失利的话,恐怕会晚节不保。

    旁边的李休看到秦琼主动站出来请命,当下也不由得在心中叹息一声,刚想站出来为秦琼求情,毕竟这是秦琼最大的心愿,而且以他们年纪,恐怕这也是人最后一次上战场的机会了,只不过还没等李休开口,却忽然只见旁边一人站起来道:“陛下,臣愿为副将,协助翼国公捉拿泉盖苏文!”

    站起来说话的正是程咬金,他和秦琼是多年的兄弟,而且他和秦琼还是儿女亲家,所以这时候自然也要站出来支持秦琼,要知道他可是这次攻打高句丽的主将,连他都愿意做秦琼的副将,其它人就更不敢和秦琼争了。

    果然,程咬金的话一出口,李道宗与苏定方等人也都面面相觑,有些本来想要站起来的也都坐了下去,唯一有资格争的李绩却是老神在在的坐在那里,他也是瓦岗寨出身,与秦琼的交情虽然比不上程咬金,但也不会在这时候抢秦琼的机会。

    “陛下,臣愿为参军协助秦将军!”正在这时,李休也紧随其后开口道,既然程咬金都做副将了,那自己就做个参军算了,反正处理一些军中的事务,协调一下物资的调配也是自己的长处。

    李休出面要做参军,这下其它人也彻底的死了心,而李世民看着下面的秦琼、程咬金和李休三人,当下也不由得暗叹一声,连程咬金和李休都愿意协助秦琼,这让他也实在没办法拒绝,最后终于点了点头道:“好吧,三天之后,朕给你们三万大军,务必要在冬天来临之前擒拿泉盖苏文!”

    “喏!”看到李世民答应,秦琼与李休三人也都兴奋的大声应道,特别是秦琼更是高兴的满脸通红,连酒宴都吃不下去了,看他的样子,似乎想要立刻亲自去点兵,然后就杀向丸都城去。

    “陛下,臣与江夏王之前遇到新罗的援军,据他们说,新罗女王就在东方不远,想要亲自前来面见陛下。”正在这时,只见苏定方站起来再次禀报道。

    “新罗女王吗?”李世民听到这里也露出饶有兴趣的表情,之前在泊沟口时,新罗人的船队也帮了他们的大忙,虽然他也已经知道,泉盖苏文之所以逃跑,也因为新罗人作战不力,不过李世民倒是十分大度,并没有因此而怪罪对方,毕竟无论怎么说,新罗人能够派兵前来助阵,也已经算是相当不错了。

    “新罗人这次也帮我咱们不少忙,既然新罗女王也在附近,那就请她前来一叙吧,这样也能表彰一下新罗在这次战争中的表现,也好为其它属国做一个表率!”李世民很快就做出决定道,其实新罗女王以前也曾经多次给他写过信,所以对于这位女王,他也十分的好奇,更何况乙祭那些新罗人现在也在军中,接见一下他们的女王也是应该的。

    随即李世民让人拟旨,召新罗女王来平壤城觐见,不过这却让旁边的李休眉头一皱,因为他担心那个新罗女王来了之后,又会在李世民面前哭穷卖惨,到时李世民的手指头一松,就可能让新罗占个大便宜。

    酒宴进行到最后,君臣也都是尽兴而归,特别是秦琼在酒宴结束后,更是找到程咬金和李休商量去丸都城的事,当然以他们的关系,感谢之类的话就不用说了,否则就太见外了。

    接下来的三天里,秦琼也开始亲自挑选去丸都山的军队,李世民说给他三万大军,这主要也是考虑到丸都山地形险要,攻打起来难度很大,否则只凭泉盖苏文手中的三万多残兵败将,恐怕只需要一万人就能打得对方大败。

    不过就在秦琼率领着大军要离开平壤,赶往丸都城的前一天晚上,李休却觉得有必要和李世民谈一谈,于是亲自进王宫求见李世民,而李世民也在自己的寝宫召见了他。

    “驸马你怎么来了,难道是明天去丸都城有什么问题吗?”李世民看到李休进来,当下也笑呵呵的开口问道,李休这次担任秦琼军的参军一职,自然也要随军同行,而且还要负责与平壤城的联系,比如物资的调度等,也都需要平壤城的支持,所以李世民以为李休是要和自己商量这方面的事情。

    “陛下误会了,臣这次前来是想和陛下聊一聊新罗的事!”李休这时行了一礼道,脸上的神情也十分的严肃。

    “新罗?”李世民听到李休的话也是一愣,之前他召新罗女王前来,不过现在对方应该还在路上,怎么李休会和自己说这件事?

    “陛下,高句丽灭亡已经成为定局,辽东三国之中也只剩下新罗和百济,其中百济力量最弱,若是没有外部的支持,根本无力抵抗新罗,而咱们虽然占据了高句丽,可是想要在这辽东苦寒之地驻军,其中的花费恐怕也会成为朝廷的一大负担。”李休这时缓缓的开口道。

    “朕明白你的意思,以前你就说过,绝不能放松对新罗的警惕,不过朕看新罗人倒是十分的恭顺,他们真的会像你说的那样心存不轨吗?”李世民说到最后时,也不由得露出怀疑的表情,毕竟上次新罗人帮了他们的大忙,而且通过与乙祭的接触,他也发现新罗人对大唐十分的恭敬,甚至处处向大唐学习,实在让人提不起戒心。

    “陛下,臣一直信奉一句话,那就是国与国之间没有永远的友谊,只有永远的利益,退一步讲,哪怕现在新罗对我大唐恭顺,甚至没有丝毫的野心,可是陛下请想一想,日后我大唐若是减少辽东这边的驻军,使得这边兵力空虚,而新罗旁边又只有百济这么一个弱国,他们到时会如何想,难道真的甘心看着周围肥美的土地而没有任何野心吗?”李休却是再次郑重的开口道,他的目的很简单,就是要让李世民对新罗提出几分警惕。

    听到李休的话,李世民也不由得露出沉思的表情,过了好一会儿,只见他这才再次开口道:“你的话也有些道理,不过如果咱们在辽东的驻军没有减少,新罗自然也就不敢有所妄动,所以我觉得与其担心新罗,还不如想办法加强在辽东的统治,从而使得这里能够支撑起一支强大的驻军。”

    李休听到李世民的话也是一愣,他没想到李世民竟然会从这个角度考虑问题,不过很快他却是摇了摇头道:“陛下的想法是好的,但想要加强对辽东的统治,却有一个大问题无法解决!”

第一千一百二十一章 人口() 
高句丽虽然打下来了,但是大唐想要统治这片广阔的土地却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其中最关键的因素就是人口,确切的说是汉族人口的数量,虽然以前高句丽境内也有汉族人居住,但相比其它民族,数量并不占优势,而人口才是统治一个地区的根基,这也是辽东最大的问题。

    李世民想要长期在辽东驻军,其中最大的问题就是辽东的人口支撑不了太多的驻军,特别是汉族的人口数量少,其它民族的数量太多,这也导致民族间肯定会产生冲突,再加上其它民族的文明落后,根本无法生产出太多的财富,而驻军是需要钱财和物资支撑的,所以李休也将这个问题详细的给李世民讲了一遍。

    “你说的也有道理,不过辽东的人口虽然少了一点,但也不是不能改变,比如现在中原一带人口爆增,甚至连田地都不够分了,所以是不是可以想办法从中原一带迁移一些百姓过来?”李世民听完李休对辽东人口的论述,当下却是再次提出一个想法道。

    按照大唐规定,凡是壮年男丁,都可以分到二十亩永业田,另外还有八十亩口分田,其中永业田可以传给儿孙,而口分田则在其死后交还人朝廷,另外还有老年人和女子也能得到一定的田地,这样做主要是因为隋末战乱,使得人口大减,大量的田地荒芜,所以需要分田地给百姓,以促使他们耕种,从而保证粮食的产量。

    不过随着大唐立国到现在,已经过去了二十多年,而且朝廷又鼓励生育,结果导致人口数量大增,分出去的田地自然也越来越多,现在很多人要么分不到田地,要么分到不足朝廷规定数量的田地,这也算是大唐所面临的一个问道,而李世民就是想一箭双雕,即解决了腹心地区土地不足的问题,又解决了辽东人口不足的问题。

    “迁移人口的确是个好办法,可是关键是迁移的办法,比如中原人口众多,生活也比较富足,相比之下,辽东这里的土地虽然肥沃,但却十分的荒凉,特别是这里的冬天漫长,土地也只能种一季,所以如果没有足够的条件,恐怕不会有人愿意从中原繁华之地迁到辽东这种荒凉之地来。”李休这时却提出一个更加难以解决的问道道。

    人都有趋利避害的本能,中原虽然人口众多,但也十分的繁华,更何况这里又是他们生长的家乡,想要让他们离开自己的家乡去外地,要么就是发生天灾人祸之类的,逼得他们不得不离开到外地谋生,要么就是朝廷派人强制他们离开,但这两种都会造成社会的不稳定,严重时甚至会威胁到朝廷的统治。

    李世民听到李休的话也不由得皱起了眉头,好半天没有再开口,不过这时李休却是再次开口道“陛下,就算是能够从中原迁移百姓来辽东,也不是一年两年就能见到效果的,而朝廷若是长年累月的在辽东驻扎大量的军队,也会拖累朝廷的财政,若是撤军,新罗又可能会有所异动,所以在臣看来,最简单有效的办法就是让新罗陷入到另一场争斗中,从而无法顾及辽东的土地,到时咱们也可以从容安排百姓迁移的事。”

    听到李休最后又转到新罗的事上,李世民在沉思了片刻后,终于抬起头问道:“那依你之见,又该如何让新罗没有办法觊觎辽东的土地呢?”

    “很简单,辽东三国现在就剩下新罗和百济,虽然百济弱小了一些,但是若有咱们大唐的支持,自然就有了与新罗一搏的能力,而且他们两国本来就是世仇,新罗更是抢了百济最富饶的土地,所以只要百济有能力,肯定会与新罗不死不休!”李休这时淡然一笑道,虽然挑拨两国小国发生战争不怎么光彩,但是为了大唐的利益,这些小国的生死也只能抛在一边了。

    李世民听到这里再次露出沉思的表情,过了好一会儿,这才只见他开口道:“朕明白你的意思了,不过这件事关系重大,所以也需要从长计议,等到咱们回到长安之后,再与无忌他们仔细的商量一下,到时才好做出决定!”

    “陛下所言甚是,不过这次新罗女王前来求见陛下,肯定会想尽办法从高句丽占走一些便宜,到时还请陛下对新罗抱有警惕之心,万不可轻易的答应他们的要求。”李休当即再次开口道。

    对于李世民慎重的态度,李休也并不感到意外,毕竟像稳定辽东这么大的事情,也需要经过朝堂上的讨论才能做出决定,而他的目的也并不是要让李世民现在就对新罗动手,只要李世民能够对新罗抱有戒心,那么他也就成功了。

    “呵呵,朕又不是三岁的孩子,自然不会轻易的答应新罗女王过分的要求,这点你放心吧!”李世民听到李休的话却不由得再次一笑道,他可不认为自己会把辛苦打下来的土地让给新罗,当然了,新罗在这场战争中也出了一些力,到时自己也会给新罗一些赏赐,这也是难免的。

    听到李世民这么说,李休稍微放下了一些心,随后又与对方商量了一下明天出兵的事,他主管后勤,而现在平壤则成为大唐的物资转运中心,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