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懒散初唐-第34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息时,却不由得一皱眉头,因为他也没想到竟然会有这样的变故?

第七百八十八章 节度使() 
柳士林几年前的确在太原任职,甚至如果没有意外的话,他可能现在依然还在太原,但是几年前突厥被灭,剩下的突厥人也都要被迁到南方,柳士林虽然官职不高,但却是个能吏,特别擅长调度,结果竟然被赵德言相中,所以现在被调到了南方突厥人。.更新最快

    李休听到这个消息也有些无奈,他没想到柳士林的命运竟然也因自己而改变,不过想想也不奇怪,毕竟随着他的影响力越来越大,大唐的历史轨迹也开始发生一些变动,哪怕历史的惯性依然十分巨大,但也不得不承认,现在的历史已经开始向另一个不可知的方面偏移,对于以后的历史发展,李休也无法预测。

    “柳叔父他们一家都搬到南方去了?那……”薛仁贵听到上面这个消息时,也不由得露出无奈的表情,最后似乎想问什么,但却几次张嘴也没好意思问出来。

    李休却是猜出薛仁贵在想些什么,当下也是一笑道:“柳士林一家虽然搬到南方去了,但太原还是有一些认识他的人,据我打听到的消息,柳士林有三子一女,儿子都已经成年,也在外地为官,唯一的女儿年纪最小,也一直和他们一起生活,而且离开太原时,这个女子也并没有嫁人。”

    听到李休的话,薛仁贵也不由得松了口气,毕竟对方是自己未过门的妻子,虽然中间没有联系过,但他也不希望对方嫁给别人,毕竟人都是自私的,更何况双方还有婚约在身。只不过紧接着他又有些担心,毕竟柳家小娘子只是在离开太原时没有成亲,但柳家已经去了南方数年,虽然哪怕柳家小娘子比自己小几岁,但现在也应该到了嫁人的年纪了。

    “柳士林他们一家既然在去了南方,刚好我与赵德言交情不好,等下我写封信让给他送去他帮忙查一下柳士林的情况,如果柳家小娘子并没有嫁人的话,刚好可以成全你们这段姻缘!”李休这时也是笑着开口道,他也看出了薛仁贵脸上的担心,所以才开口安慰道。

    “多谢国公成全!”薛仁贵这时也不再矜持,当下郑重的向李休行礼道,毕竟这关系到他的终身大事,而且这门婚事还是他父亲定下来的,所以他也十分的重视。

    几天之后,终于到了迁陵的日子,李休与李孝恭这些皇族早在几天前,就被礼部的官员按照礼仪培训了一遍,什么时候该做什么,哪个环节有什么必须的礼仪等等,全都要做到位,李休对这些礼仪虽然十分不屑,但也没必要和这个社会规则做对,因此也和一群皇族老老实实的做了一遍,等到将窦皇后的棺椁抬上特制的灵车后,这才算告一段落。

    不过做完了一套礼仪后,李休也是累的要命,休息了一晚之后,第二天李休他们就准备回长安,以李休的估计,裴寂那边的皇陵也应该已经动土了,而且按照他们的计划,皇陵那边最先修建的应该是一间停灵殿,到时窦皇后的棺椁就先停在那里,等到皇陵修好了再安放进去。

    只是让李休没想到的是,就在第二天早上他们这支扶灵的队伍准备要离开时,之前被李孝恭念叨,却一直避而不见的周绍范终于露面了。

    周绍范看起来四十岁左右,正是一个男人的黄金时期,相貌也十分的威武,当李休李休出城时,他这才骑马从城中出来为他们送行,见到为首的李休也立刻行礼道:“末将周绍范拜见驸马,本来末将早就该来的,只不过前段时间有要事出城,昨天半夜才回来,所以还请驸马不要怪罪才是!”

    “周节度使镇守一方,自然要以国事为重,而且这些年北方草原再无边患,也多亏了周节度使的日夜操劳啊!”李休这时也笑呵呵的回道,虽然周绍范的人品可能有问题,不过他也犯不上和对方过不去。

    “驸马客气了,若不是您当初与李将军等人一举灭掉突厥,北方边境哪有现在的安宁?”周绍范这时也十分客气的道,不过他也仅仅只是对李休客气,至于就在李休不远处的李孝恭,他却一直当做没看到,这让李孝恭也是气的冷哼一声,一甩袖子转过身去,干脆是眼不见心为净。

    李休与周绍范寒暄了几句,随后就以时辰已到为由告辞离开,周绍范也亲自送他们离开了太原,不过李休在与周绍范对话时,明显感到对方身上的傲气,哪怕对他这个大唐一等公,周绍范也仅仅只是表面尊敬罢了,骨子里的那股傲气自私也遮掩不住。

    不过认真的想一想,周绍范的确有自傲的本钱,一来他是李世民最信任的将领之一,虽然是前隋降将,但现在却担任着河东节度使一职,手中掌握着河东一地的数万大军,而且节度使的权力极大,可以说当地的军政大事他都有权过问,这可是真正的封疆大吏,甚至说句不好听的,在河东这片地方,周绍范几乎就是这里的土皇帝。

    想到这里,李休又联想到中唐之后,各地节度使拥兵自重的事,甚至连皇帝的更替,都要看这些节度使的眼色,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导致大唐由盛而衰的安思之乱,其中安禄山就是担任着河东节度使一职,而他之所以能够叛乱,就是因为节度使手中的权力过大,军队、政务、财务全都被节度使一人掌握。

    当然在初唐时期,大唐中央军力强盛,各地节度使也没能在地方形成自己的派系,因此刚开始时大唐并不担心这些节度使坐大,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大唐中央兵力衰弱,各地节度使也形成自己的势力,甚至父子相传,如此一来,就形成一个个国中之国,对大唐皇帝的命令也可以无视,如此一来,大唐就重演了当初周天子的悲剧。

    “节度使!节度使!”李休轻声自语道,一边走也一边思考着节度使这个官职的必要性,军政大权集于一身,自然节度使行事,也方便他们打击外敌的入侵,不用事事都要向朝廷请示,从这一方面来看自然是好的,但权力过大,日后自然也容易形成尾大不掉的局面。

    “之所以设置节度使这个特殊的官职,第一是大唐的国土太大,地方与中央的沟通不畅,第二则是以前大唐边患不断,直到这几年才开始减少,日后也会更少,所以倒也不足为虑,看来想要解决这个问题,还是要从解决交通与消息传递方面的问题!”李休这时再次自语道。

    不过说到最后时,李休却不由得露出几分苦笑,因为以大唐这个时代的科技,想要解决交通和信息传递的问题简直太难了,飞奴司虽然可以用信鸽传递消息,但信鸽很容易受到天气、天敌等影响,很多时候信鸽都到不了目的地,至于交通就更惨了,哪怕是官道,几天的大雨一下,道路也变得泥泞不堪,根本无法通行。

    “大唐虽然强盛,但前进的道路依然十分坎坷啊!”李休最后也不由得再次感慨一声道,不过说到这里时,他忽然又有些自嘲的一笑,自己都已经决定要远离朝堂这个是非之地了,有时却还在为这些朝堂上的事担忧,想想还真有些可笑。

    离开了太原之后,李休他们一路上走的很慢,关键是运输窦皇后棺椁的灵车不能走的太快,甚至遇到道路不平时,还要让当地的官员组织民夫平路,据说是窦皇后的棺椁不能有的颠簸,否则会惊扰到皇后的在天之灵,当然对于这种说法,李休自然是不信的,不过一些钦天临和礼部的官员却说的是煞有介事,谁也不敢在这件事上和他们争论。

    薛仁贵也与李休一起去长安,路上走的慢,李晋也感觉十分无聊,所以就边走边向薛仁贵请教骑射与武艺,有时修路时,他们干脆骑马去附近的山林打猎,有薛仁贵这样的保镖在,李休倒也不担心李晋的安全。

    李休他们这一路上走走停停,足足花了将近两个月的时间,才终于回到了长安,这时已经十一月底了,还有一个月就要过年了,不过李世民接到李休他们回来的消息,还是亲自率领文武百官出城迎接窦皇后的棺椁,然后亲自将棺椁安放在三原县皇陵的停灵殿中。

    在李休去太原的这段时间里,裴寂也一直忙于皇陵的修建,周围数个县的民夫全都被征集过来,分成三班日夜施工,现在整个皇陵已经有了一个大概的雏形,接下来就要修建陵墓的主体了,这些都有专门的官员负责,裴寂只负责督促就可以了。

    也幸亏初唐时期还没有形成开山为陵的风气,哪怕是皇陵也都是在平原上修建,否则若是像后来李治的乾陵那样开山而建,恐怕最少也得十几年才能完工,当然这样建造的陵墓也有好处,那就是极为坚固,比如乾陵就是唐陵中唯一一个没有被盗的皇陵。

    不过就在李休回来没多久,眼看着就要过年时,他却忽然听到一个消息,吐蕃终于派使节前来,并且向大唐请求和亲!

第七百八十九章 柳家的消息() 
吐蕃跑来向大唐请求和亲,这让李休心中也颇为不舒服,说起来都怪当初的刘邦开了个不好的头,结果导致中原王朝无论是强盛还是衰弱,都喜欢往外嫁女人来换取和平,虽然李休已经数次劝阻李世民不要将大唐公主外嫁,但却依然架不住周围这些小国跑来求亲。

    不过对于这些朝堂上的事,李休也不想再插嘴,而且这次去太原也着实累坏了,所以回到长安,安排好窦皇后的棺椁后,李休和裴寂交待了一下,然后给自己放了几天假休息一下,顺便也把薛仁贵的事办一下,算算时间,赵德言那边也该有回复了。

    这天一早,马爷果然带来了赵德言的回信,早点接到消息,李休之前还动用了飞奴司的力量,毕竟论起传递消息,这个时代可没有比飞奴司更快的了。

    “给你,不过你也真是的,晋儿的武艺由我来教就行了,为什么又给他从外地找来一个武术教头,难道你觉得他的武艺能比我强?”马爷将赵德言的回信塞到李休手中,随后就有些不满的道,他知道李休给赵德言联系是因为一个名叫薛仁贵的武术教头,但暂时还没有见过对方,而且他觉得李休找一个外人来教李晋也不合适,毕竟他和平阳公主都可以教李晋。

    “马叔,这可不能怪我,之前在太原时,我和晋儿遇到薛仁贵与人比试箭法,结果晋儿一眼就相中了对方,非要吵着要拜对方为师,我也没办法拒绝,所以只好答应下来,所以您要怪就只能怪晋儿了!”李休这时却是笑道,他知道马爷把晋儿当成亲孙子疼,肯定不舍得怪他,不过也正是因为马爷对晋儿太亲了,教他习武反而不舍得让他吃苦。

    听到李休把晋儿拿出来当挡箭牌,马爷也不由得瞪了他一眼,不过李休这时却是嘿嘿一笑,丝毫也意马爷的不满,随后就将赵德言的信打开,结果当看到信上的时,他的脸上也不由得一僵,不过当看到最后时,却终于还是松了口气。

    赵德言的回信告诉李休,柳士林的确是在他手下做事,而且还是他的助手之一,至于柳士林也的确有一个女儿,今年刚巧十六岁,虽然李休修改大唐的律法,建议女子十八成婚,但是在民间,大部分人都依然保持着女子十五岁前嫁人的习惯,换句话说,柳家小娘子本来在去年就应该嫁人了。

    不过柳士林倒是个信人,一直没有忘记当初他和薛仁贵父亲定下的闲事,那个柳家小娘子也是个守信的女子,所以父女二人商量了一下,就多等了一年,可是一年的时间很快过去了,薛家那边还是没有人联系他们,于是就在今年的时候,柳士林也终于等不下去了,就给自己的女儿又说了门亲事,准备明年春天就完婚。

    说起来也不能怪柳士林,毕竟人家多等一年已经算是仁至义尽了,而且以柳小娘子的年龄,如果再耽误下去的话,恐怕日后就真的不好嫁人了,所以再说一门亲事也是应该的,幸好现在还没有成亲,倒也有挽回的余地。

    “快,去把薛教头请来!”李休放下书信急忙去让人去请薛仁贵,毕竟这件事说来也有些麻烦,那位柳家小娘子虽然没有出嫁,但已经和人订婚了,所以这件事如何必,还是要征求一下薛仁贵的意见。

    “刚好,我倒是要见识一下,这个能让晋儿心服口服的武术教头有何过人之处?”马爷听到这里也不由得坐下来喝了口茶道,这两年他慢慢的把飞奴司的事放了下来,甚至之前就两次向李世民请辞,只不过李世民暂时不放人,对此他和李休也没办法。

    不一会的功夫,就只听客厅外传来一阵沉重的脚步声,紧接着只见厅门一暗,一个高大魁梧的身影就走了进来,正是随同李休一起回来的薛仁贵,而当马爷看到对方时,也不由得赞叹道:“好魁梧的,简直就是天生的陌刀手啊!”

    陌刀队是大唐最精锐的重步兵,作战时需要身披重甲,手持数十斤的陌刀,排成人墙缓步前进,挡在他们面前的障碍,都被他们砍成粉碎,不过无论是重甲还是陌刀,都不是普通人能拿得动的,必须是军中万里挑一的雄壮之士,不过像薛仁贵这种,哪怕是陌刀队中也十分少见。

    “参见国公!”薛仁贵进来后立刻向李休行礼道,随后又有些惊讶的看了看旁边的马爷,他也听到了刚才马爷对他的称赞,不过他并不认识马爷。

    “薛教头不必多礼,我旁边这位是我的长辈,马三宝马将军,你可以称他为马将军或马爷。”李休这时笑呵呵的将马爷介绍给薛仁贵道。

    “原来是马将军,在下早就听闻将军与平阳公主之名受在下一礼!”薛仁贵自然听说过马爷之名,当下也急忙向他行礼道。

    “不必客气,你有没有兴趣参军,我可以直接举荐你去陌刀队,那里待遇可比一般的士卒强多了,而且升迁也快,正适合你这样的壮士!”刚才马爷还对薛仁贵有些不满,不过这时却是起了爱才之心,态度也变得十分热情。

    “马叔,您就别大材小用了,薛教头不但武艺箭法出众,对于兵法也很有造诣,我已经答应他日后他去军校,将来我大唐肯定又能多一员大将之才!”李休这时却是笑着对马爷道,陌刀队虽好,但伤亡率也很高,倒是适合那些四肢发达的勇猛之士,不过像薛仁贵这种文武双全的人放在陌刀队就有些太可惜了。

    “军校?你倒还真舍得!”马爷听到李休的话也是一惊,现在军校的规模并不大,招收学员也十分严格,并不是什么人都能进去的,哪怕是李休人,也需要花一些力气,不过这也证明了李休对薛仁贵的重视。

    “对了,南方那边已经来消息了,柳士林一家已经找到了,只不过出了些问题。”李休这时忽然想到今天的正事,于是就将手中的书信交给薛仁贵道,柳家小娘子已经与别人订婚了,薛仁贵是放弃还是再努力争取一下,就要看他自己的选择了?

第七百九十章 禄东赞() 
客厅之中,薛仁贵表情纠结的看着手中的书信,虽然他事先已经有了一些心理准备,毕竟这么多年没有和柳家联系,柳家也不是知道他是生是死,所以也不可能一直让柳家小娘子等下去,订婚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更何况人家还多等了他一年,也算是仁至义尽了。23S.更新最快

    “薛教头,虽然柳家已经与别人订了亲,但毕竟没有成婚,而且你与柳家有婚约在先,所以还有挽回的余地,如果你不想放弃这门亲事的话,我可以派人将你送到南方去。”李休这时也再次开口道。

    “多谢国公,这门亲事毕竟是亡父早早定下的,所以我也想再努力一下,不过无论柳伯父如何选择,我都可以接受!”薛仁贵这时也终于做出决定道,毕竟这个时代的婚姻主要还是父母之命,更何况薛仁贵的父母也都了,所以他也不想轻易的放弃这门婚事,免得让九泉之下的父母失望。

    “好,那我这就让人给你备马,明天一早你就出发去岳州那里,另外我还有一封书信,到了那里你直接把信交给赵德言就行了,到时他会安排你见柳士林一家!”李休当即开口道,他就知道薛仁贵不会轻易的放弃。

    当然对于薛仁贵的选择,李休也是松了口气,因为如果不是他的话,柳士林一家应该还在太原,如此一来,薛仁贵也可能早就和柳家相见,然后像历史上那样迎娶柳氏,可是现在历史却被李休给打乱了,甚至说不定薛仁贵和柳氏的姻缘就可能要因此而改变了。

    听到李休的话,薛仁贵也再次表示了感谢,不过这时马爷却是十分兴奋的插嘴道:“薛教头,听李休说你武艺和箭法超群,刚好现在无事,不如与老夫比试一番如何?”

    “这个……”薛仁贵听到这里却是一阵苦笑,他现在满脑子都是柳家的事,哪有心情和这位马将军比试?

    “大丈夫何患无妻?柳家若是不愿意,你回来我再帮你找个!”马爷自然看出薛仁贵在想些什么,当下却是十分霸道的说,随后站起来拉着薛仁贵就往李休家中的演武场走去。

    听到马爷的这些话,薛仁贵也只得无奈的跟他出了客厅,而李休却是淡然的一笑,马爷想和薛仁贵比试武艺和箭法,简直就是在找虐,武艺先不说,光是箭法马爷就输定了,倒不是说马爷的箭法不好,事实上马爷从小练习骑射,又在战场上磨练多年,箭法也十分精湛,只不过将军老矣,现在马爷的年纪可不小了,甚至他在处理飞奴司的公务时,都要像李渊那样借助老花镜了,试想一个眼神都不怎么好的箭手,怎么可能赢得了薛仁贵这样的神射?

    事实也果然没有出乎李休的意料,马爷和薛仁贵的比试很快就分出了胜负,马爷几乎是一路被薛仁贵碾压,最后气的马爷把弓都给摔了,不过等到晚上的时候,他却派人送给薛仁贵一把他收藏的最硬的弓,因为薛仁贵的力量太大,哪怕是李休一时间也找不到合适他用的弓,甚至就连马爷送来的这张弓,薛仁贵依然觉得有点软,看来日后得找高手匠人专门给他一张超级硬弓了。

    第二天一早,薛仁贵就骑上马飞奔向南方而去,为此晋儿还有些不高兴,不过薛仁贵这次去是他的终身大事,李晋虽然年小,但也懂事,所以倒也没有太闹。

    李休这段时间倒不是太忙,窦皇后的棺椁已经运回来了,皇陵的修建虽然由他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