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出了鞋子靴子,另外就是绑带,自唐宋时期西南地区军队都打绑带,所有兵丁不但脚上打麻布做得绑带,而且为了避免膝关节肘关节受伤,膝盖肘部都配备护套,看起来特别精神。
光这一套行头,每个人都花了3两银子,如果不是劫了土暴子山寨根本不敢想象。
人靠衣装佛靠金装,在这之前大家还对里兵队员颇为歧视,现在换装之后一个个腰板挺直神采奕奕的,远远看去颇为精干。
除了军装之外,最重要的就是兵器,现代军队是烧钱的主,在古代也不遑多让。
在明朝人民意识到单纯依靠铁器防护的脆弱,如此出现很多棉甲,如同现代各种特殊纤维那样保护将士们减轻箭矢、鸟铳的伤害。
一套铠甲至少三十两银子(超过一个中等人家一年半收入),上好盔甲更多,根本没钱配备。
相对来说头盔就便宜很多,有进行制式化配备,头盔与普通头盔不同,外部缝制了一层厚厚的棉布减轻箭矢铅子的冲力,内部沿帽边缝制了穿了几根粗布条便于穿戴,远远看去如同现代头盔(或安全帽)一样,能够防备弓弩火铳远射,非常适用。
在兵器上,杨麟最青睐的是火绳枪,一般将士操练过三五天多能够放射,而且价格也不过十两银子。但在明代这鸟铳可是大杀器一般工匠根本打造不了。
没有办法只得先用弓弩来代替,再说了很多家庭也有弓弩使用,不足部分聘请工匠打造。
明朝末年手工业非常发达,光罗家堡附近就有两三家铁匠铺,周围市集的铁匠铺更多,大家完全可以按照祖传手艺打造弓弩。
与民间不同,在战场上古代十八般武器弓箭常常排在第一位,在古代要成为一个好的弓箭手多需要从小练习,非数年功夫不可。
里兵从各里各甲挑选而来,是从数十个壮丁中挑选而来,但真正会使用弓箭的人不多,善射的更少。
但弩则不这样,稍稍训练就可以形成战斗力。
但同等拉力的弩射程远逊于弓箭,就像很多还原的诸葛弩、连弩射程非常近,根本达不到战斗作战要求。
为了增加弩的射程,古代出现脚踏弩、蹶张弩等弩,需要脚踩、臂拉等手段,使用全身力气上好弩弦的。
即便这样,一般弩箭射程与普通弓箭相差无几。(宋朝的大的神臂弩就是传说中的弩炮,需要几十号人操作,射程非常之远。
但相同规制弩的射程当然不如弓箭,若是弩的射程、射速远超过弓箭,古人又不是傻子,大家何必使用弓箭呢,何不大量使用弩来代替弓箭呢?)
花了半个月时间,终于完成兵器配备完成。
按照戚家军杀手队的编制,小旗配备鸟铳与一把长刀。
伍长配备一把弓弩,一把长刀。
藤牌配备手圆牌或长牌与一把长刀,多由烘烤的藤竹烘烤而成,虽然制作颇为麻烦,但一点也不贵。
按照戚家军鸳鸯阵的做法每小队各配备一个,由两个身体灵活勇武的汉子担任,用以防备对方进攻,手持短兵器近身厮杀。
狼筅手配备一根长约两丈的狼筅,狼筅头绑一些尖锐利器。
每个小队挑选两个身高力壮的汉子担任狼筅手,大家手持两丈长的狼筅以中程攻击。
镗钯手配备一根大棒与一张弓弩,大棒头有月牙状的利器,主要远程射杀与近身厮杀,防止对方靠近。
长矛手配备一根长矛与一张弓弩,与镗钯手一样远程射杀与近身厮杀。
伙夫配备一把长刀与一个担子,包括行军锅与行军口粮。
戚家军在抗倭战场上常常以弱胜强百战百胜,实在因为鸳鸯阵阵形巧妙之故,通过弓弩进行远程射击,狼筅手的狼筅中程攻击,镗钯手的镗钯长矛手的长矛近身厮杀,而藤牌手伍长长刀贴身肉搏,以保证战力。
除此之外就是防守,藤牌手手持藤牌专司防守,或一些兵丁攻击的时候另外一些人退回防守,常常在局部形成攻防结合的态势。
第16章 民之苦…官府横征暴敛()
练兵日久,杨麟越来越感觉鸳鸯阵阵形的奥妙,慢慢的融入其中。
每天早上跑步,然后操练,太阳落山前比武,每个小队各挑选五人进行擂台赛,选出当天训练冠军,晚上进行学习。
一般讲半个时辰,然后讨论,最后各个小队分头学习,第二天早上进行考核。
这天老中医讲解人体结构,心肝脾肺肾,人体穴道,听得头晕脑胀的,大家做里兵又不是郎中,听这个有用吗?
当话题扯到杀猪众人一个个有了兴趣,每年过年都会杀年猪的,谈起杀猪的趣事大家能够说一箩筐。
有的连续捅几刀根本不断气。
有的猪居然能够从案板上跑下来,跑几圈根本没有事情。
……
看大家一个个眉飞色舞有了兴趣,杨麟笑着问道:“各位兄弟,大家想想,杀猪尚且如此,战场上杀人容易吗?
如果不搞清楚人体简单结构,不知道战场杀敌方法,大家在战场上即便异常勇猛,能够杀敌立功吗?”
众人有了兴致,大家议论纷纷,特别参加过围歼土暴子的弟兄,上次有几个匪徒浑身是伤但还活拨乱跳的根本不倒下。
大家纷纷总结演练人体几大要害,如咽喉、太阳穴,心脏,脖子,左右胸部,胯部,这些东西受伤基本上没有命。
如大腿,大脚,肚子,这些地方受伤行动根本不自由。
……
一天到晚演练,反正乡中练家子甚多,大家集思广益,慢慢摸索一套切实可行的战术方法。
现在时值六月中旬,天气仍然非常燥热,这天早上大家正在集市旁边的训练,一个都头(衙门三班主事)带着两个衙役闯入里兵营地,声言知州大人李忆田已经到了集市,要杨麟马上前往相见。
知州李忆田来收田赋丁赋大家都是知道的,前几天典吏带着一干衙役就威风凛凛的来过。
种田交粮天经地义,典吏前来征收田赋丁赋更是合情合理的。
四钏是天府之国,税赋较高,这个可比全国很多地方都高。
现在朝廷加派上三饷,再加上官府层层摊派,每亩田地大米从5升增加到2斗,旱地小麦从3升增加到1斗,民众苦不堪言。
里兵属于群众性自发组织,很多队员都是农家出身,大家反对官府衙役横征暴敛,现在成为里兵有了见识更是如此。
杨麟一再告诫大家不要惹那帮胥吏衙役,这些队员也都非常克制,但下面的乡亲可不这样。
胥吏衙役阵势甚大,但村民们也不是好惹的,大家连杀人放火无恶不作的土暴子都敢杀,现在何况这些欺压百姓的胥吏?
也不知道是谁最先倡导,然后慢慢约定成俗,大家只愿按照朝廷加派三饷后标准交付,而反对官府摊派。
衙役狐假虎威狗仗人势惯了,看到这些下贱的村民居然一个个与自己讲朝廷政策,受不了后开始逮人。
村民怎么可能服软,大家拿着锄头铁锹的将对方团团围住,典吏大人更是派人跑到里兵请求支援。
而此时里兵里面的队员也非常恼火,大家将杨麟与典吏大人团团围住,说一千道一万就是不愿意下乡逮人。
典吏虽然知道是杨麟搞的鬼但无计可施,只得同意带领一干胥吏衙役灰溜溜的离开。
从那以后杨麟带头抗捐名声开始流传开来,其他地方的乡绅有样学样,现在知州李忆田带领一干人等浩浩荡荡的开到罗家堡,就是要杀鸡儆猴,就是要惩治大家。
杨麟不相信朗朗乾坤对方胆敢乱来,不顾众人阻扰来到集市进入罗家大院,而众乡亲害怕吃亏三五成群的跟在后面。
此时罗家大院早已经三步一岗五步一哨的如临大敌,知州李忆田正襟危坐,两侧衙役排成一排站在两侧,看见杨麟进入院子里面后高声直呼“威武”。
杨麟感到好笑,整了整衣冠走到院子中间整理衣冠之后拱手道:“见过大人。”
李忆田大怒,狠狠拍了拍案几道:“大胆狂徒犯上作乱,见了本官为何不跪?”
杨麟昂首而立,摇头道:“大人在上,学生是州学贡生,是秀才,可见官不跪。”
李忆田冷呵呵数声道:“巡抚当年做学政时取了你做秀才身,参加乡试的时候取了你做贡生,不要以为与巡抚大人搭得上边就目无上官,你不知道现在巡抚大人正为你的事情烦恼呢。
巡抚陈士奇陈大人驻节顺庆府城正调兵遣将剿灭土暴子,听到你煽动民众抗缴赋税更是要本官严加查问。
这是巡抚衙门公文,你,你想不想看看?”
经对方一提醒杨麟恍然大悟,当年秀才是巡抚陈士奇做学正取的,贡生身份也是对方给的,想不到居然与巡抚这样的一方诸侯挂上线,内心更是窃喜不已。
高兴虽然高兴,但杨麟还是连声反驳道:“大人明鉴,种田交粮天经地义,学生隔三差五的都对大家讲,如今四海不平,辽东鞑子更是几次逼近京师,李自成张献忠等流寇更是作乱,再加上川北还有土暴子,国事艰难,现在地里收成不好我们要按时按量缴纳朝廷税赋啊。”
李忆田冷笑道:“大胆狂徒还在狡辩,是不是要本官传出证人你才心服口服?”
杨麟摇头道:“学生顶天立地,问心无愧。”
证人是罗佳潭狗腿子吉三勾,喜滋滋的来到大堂之上见礼之后说道:“大人,这个杨麟实在是伪君子,为了让他当上罗家堡保长的大家出了多少力气。
现在他居然忘恩负义与大人做对,实在是小人一个。
杨麟说那些占山为王土暴子向周围乡民征收的也最多2斗而已,旱地最多交1斗而已,官府与土暴子一样。
这就是为什么典吏大人带领衙门各位大哥下乡收钱的时候,大家只愿意按照每亩六升小麦缴纳夏粮。”
除了谣传土暴子向周围民众摊派粮食之外,其他的杨麟当然不会否认。
过去虽然社会传闻官府横征暴敛巧取豪夺但苦于没有证据,自从当上罗家堡保长之后,历年粮食征收实际征收数目还是有的,现在听吉三勾如此一说不但不恼反而当场承认。
瞪着大堂正中间的知州李忆田摇头道:“这个我不但不会否认,而且心中还有太多不明想要请教大人。
这几天我清查罗家堡周边十个里历年田赋征收账册,查阅官府报往知府衙门的账册,如果有什么差错还希望大人指正。”
在大堂之上杨麟如数家珍,越说声音越高,越说整个人越气愤。
在明朝民众除了缴纳田赋之外,还要服徭役,张居正施行一条鞭法之后徭役分摊到庄田里面与丁赋里面,在南方诸省徭役税额几乎占税额的60…90%之间,在北方诸省则为10%左右。(根据黄仁宇的《十六世纪明代之财政税收》)
洪武二十六年(1393年),罗家堡周边各里缴纳夏粮秋粮800担,丁赋100两银子,而整个相如县一年向朝廷缴纳田赋不过4000担,丁赋不过400两。
嘉靖十八年(1533年),罗家堡周边各里缴纳夏粮秋粮1000担,丁赋350两银子,而整个相如县想朝廷缴纳田赋不过4700担,丁赋不过1200两银子,罗家堡赋税占到全县的四分之一。
万历十六年(1588年),朝廷重新清丈土地后,罗家堡水田1万亩旱地3万亩共计4万亩,重重摊派,水田每亩正赋由5升大米摊派到8升,旱地每亩正赋由3升摊派到5升,一年下来2300担,徭役比正赋还要多64%。
(据《明史》与《太祖实录》,朝廷规定官田田赋五升三合五勺,民田减二升,重租田八升五合五勺,没官田一斗二升,考虑到水田旱地收成不同,故本书采用最简单计算方式,摊派前水田田赋为5升,旱地为3升)
根据黄仁宇的《十六世纪明代之财政税收》,万历十六年重新清丈土地之后,四钏土地面积由以前一千三百万亩增加到四千万亩。
本人曾将各省明朝税亩与当代各省耕地面积进行比较,主要省份最高的为江西省,当代耕地面积占明朝税亩面积86。57%,反映江西在明朝已完全开发,最低四川(含今日四钏与緟庆,调整前为7。36%,耕地面积由1300万亩调整到4000万亩后为21。84%),陕西(含今日陕西甘肃宁夏)18。15%,浙江36。1%。
即便按照税亩比率最低的浙江计算(浙江多山,而四钏緟庆丘陵密布,从这个角度来看两地情况相似),在明朝包含今日四钏緟庆的耕地面积也在6500万亩。
相如县面积约为1330平方公里,耕地面积按照15%计算,耕地面积约为30万亩(而当代为54万亩),全县共七个堡,如此推算出相如县,罗家堡土地面积。)
崇祯年间朝廷加派三饷,每亩加派2分5厘,不过相当市场上3升4升大米小麦而已已,但官府层层摊派之后,水田加上三饷正赋不过9升而已,而官府收到2斗,比额定足足多了一倍。
旱地加上三饷后正赋不过5升,而官府则征收到1斗,比朝廷额定的多一倍。
去年一年下来从罗家堡征收稻谷五千担之数。
这还只是官府征收的,除此之外官府施行一条鞭法不收只收银两,集中在那几个月,民众稍稍迟缓不是上房揭瓦,就是牵牛牵猪,大家迫于无奈只得将粮食贱卖给粮商,平日一担粮食可值5钱银子,官府征收的日子不过4钱而已。
再加上银两成色,重量上差异,民众上缴的每亩水田何止2斗粮食,旱地何止1斗?
一亩水田风调雨顺的能够收上2担5斗粮食,耗上人工可碾6成大米,乡下人辛苦一年地里收成不过1担5斗大米,而官府则要征收2斗,名义上税赋13%,而实际税赋则接近两成。(征收时粮食价格便宜,再加上银子折旧)
中国人常常是沉默大多数,就像鲁迅所说不是沉默中死去,就是在沉默中爆发,今日听杨麟如此一说,相当一些亲戚朋友交不上粮食逃荒,众人愤怒可想而知。
李忆田异常恼火,根本没有料到杨麟这次翻了大家老底,明白无误告诉大家官府从来都是横征暴敛,官府实际从普通民众手中征缴钱粮至少三倍于朝廷定额。
虽然为官数年但毕竟是一个外省人士,主要通过胥吏与官绅控制地方,现在碰到地方乡绅闹事颇为恼火。
恼羞之余居然李忆田想将杨麟当众收押,但罗家堡是里兵大本营周围又到处是愤怒的乡亲,衙役过去虽然能够狐假虎威欺压百姓,但现到处都是乡亲是里兵根本不敢动弹。
一些乡亲拼命往里面冲想要救出杨麟,有的更是挥舞着兵器直言要斩杀李忆田这个狗官为民除害。
里三层外三层到处围满了人,衙役根本挡不住,李忆田最初还敢耍下官威,但看到民众如此激愤连忙躲在杨麟后面要求安抚众人
虽然大明将亡,辽东鞑子割据中原李自成张献忠等流寇出没川北更有姚黄土暴子,但杨麟可不想犯下杀官造反的罪名,当即说服大家让对方签字画押离开。
第17章 上访之牢狱之灾()
看见李忆田带着衙役灰溜溜的逃走众人欢呼不已,听闻风声刚刚赶到的王光先等人连连摇头不已,自古以来不怕县官只怕现管,现在灰溜溜逃走将来绝对会向上面诬告杨麟聚众抗赋带头闹事,事情闹大了定然没有好果子吃。
大家七嘴八舌的,有人直言一不做二不休干脆落草为寇做姚黄,现在姚黄占领巴州达州,若大家以扛缴赋税为名起来相应的话定然可以与姚黄遥相呼应。
有人担心官府派兵镇压,现在巡抚陈士奇正在川北重镇顺庆府城,此也不过百余里而已,若是大军开到定然玉石俱焚。
左思右想之余杨麟还是决定赶往顺庆府城拜见四钏巡抚陈士奇,以免对方暗中操作坏了名声。
留下杨威、杨成、龙之帧等人,与王光先一起天还没亮就打着火把出发,一路翻山越岭,从早上走到晚上风仆仆的根本不敢停留,到黄昏时分方赶到府城。
坐着最后一班渡船过了嘉陵江,来到顺庆府城。
顺庆府城三面环水独北面与陆地乡邻,历年来为川北重镇,城墙高约两丈,城门边站着一排排兵丁盘查路人。
以为官府正常盘查没有注意,谁料到看见杨麟之后几个兵丁径直冲过来,一副抓捕犯人模样。
二十米开外就是嘉陵江江水滚滚根本逃不了,杨麟被一个兵丁抓住手臂一边挣扎一边反驳道:“我是秀才我是蓬州贡生,光天化日之下你们凭什么抓人?”
一个军官模样的对准肚子就是一拳,然后骂道:“抓的就是你这个伪君子,你这个带头闹事煽动民众不缴赋税的混账东西。”
后面的王光先大急,劝诫道:“君子动手不动口,这位兄台也是读书人,你们怎么动不动抓人骂人呢?”
军官扬起手掌结结实实的打在王光先脸上道:“五蠹,知道不老百姓最痛恨的是五蠹,这个人人模狗样的欺压百姓,居然煽动百姓闹事,这种人十恶不赦。”
韩非子过去有将一些人归纳为六蠹,过去在课本上也曾经看到,在明朝末四钏年百姓不堪豪强凌辱,将衙役、王府家丁,豪强,读书人等归类为五蠹,在有的地方民众更以杀五蠹为口号而起事。
看王光先还想辩解,杨麟担心两人同时被抓连一个报信的都没有,连忙大声说道:“当兵的,老子坐不改姓行不改名,老子叫杨麟,崇祯十三年巡抚大人当学正的时候秀才,崇祯十五年参加乡试被取为贡生。
不要看老子一介书生,一个月前为祸一方的姚黄当家的过天星梁豹就是老子捉的。
老子这次进入府城有急事拜见巡抚陈士奇陈大人,他是我的坐师,你可不要难为别人?”
众人一听大惊,很多人不敢置信的看着杨麟,想不到为祸一方的巨寇就是这个书生所杀?
过天星梁豹等一干人等是在半个月前在府城开刀问斩的,当时里三层外三层围满了人,想不到抓获过天星梁豹居然是这样一介书生。
众人不信,百长谯三更是直言杨麟吹牛,当日官府文书为蓬州知州李忆田率众直捣土暴子老巢一举擒获匪首过天星梁豹。
杨麟最担心这样无声无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