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众人见杨麟显得颇为犹豫,有的还以为书生之气又犯了,就像昨天本来可以对河道之中流寇进行射杀,但居然放弃这样千古难逢的好机会。
就在大家准备开口,突然从北边跑来两骑,一个骑士边跑边嚷,口口声声乃知府大人故人,有十万火急军情相告。
来者是一个青年书生,亲卫将其扶进大帐之中,自称张琅,是一个秀才,遂宁县人士(当时属于潼川州下面一个县)。
为了躲避强征读书人进入CD,张琅与几个朋友听到义勇军崛起,其首领杨麟也是副榜举人,在科举考试的时候大家也曾相识。(年前参观阆中古城的四川贡院,听闻每次乡试应试秀才达到万人之数,大家早早的离开家乡,或者结伴而行,或者同住一个旅馆,同年高中的都有一份特殊情谊,就像同年中举的称为同年,颇为亲近。)
这一日大家寄住北面三十里的三清观,到中午的时候看到一队队流寇骑着战马,骑着毛驴,衣甲鲜明从前面四五里的山谷通过。
即便是过去巡抚手下亲军,也不如这支兵马,全军上下绝大多数人都骑着牲畜。
众人大惊,张琅骑着仅有的马匹,一路快马加鞭跑来报信。
本来张琅不可能这么早的赶到,在半道上战马奄奄待毙,但遇见义勇军探马,听到军情十万火急,小队长让大家继续打探消息,而自己则与张琅一道骑马来到军营之中。
听到北面三十里出现大西军大队人马,众人议论纷纷,不敢相信。
义勇军不但东岸派出多路斥候,更是派出三十余个水鬼躲在河边树林、芦苇丛中,以打探消息。
若要不被义勇军发现,大西军需在河西二十里秘密行军,然后绕一个大圈子,走五十里山路才能做到。
杨麟则眼前一亮,大顺军大西军被朝廷称呼为流寇,就像前世那支军队一样,多次使用这种战术。
还有,去岁大西军攻打重庆,也使用这种战术,当时明军设重兵于铜锣峡,张献忠亲率大军袭击江津夺得船只,然后顺流而下逼近重庆,致使明军土崩瓦解,川东重镇重庆就这样轻而易举的被大西军攻占。
暗自压住内心的惊讶,杨麟先是聘张琅为幕僚,襄助处理文书。然后笑着对众人说道:“各位,大家看看,若要不被我军发现,即便张定国亲自带队,即便所部都是能征善战之士,但大西军还需要多走三十里山路,而且沿途道路崎岖不平,非常不好走。
正如张琅所说,在未时发现大西军踪迹的,一路快马加鞭,足足用了一个时辰赶到军中报信(两个小时)。
现在两军处于同样水平,所不同的对方以骑兵为主,而我方不需要绕道节省三十余里而已。”
众人大惊,特别是顺庆府左守备,第7司把总冯有庆,两条腿的怎么能够跑过四条腿?
其他人信心慢慢,与其他军伍不同,义勇军最初几个营兵丁都来自山野庄稼汉,入伍前不但要求日行军八十余里(袁世凯新军要求百里),入伍后更是隔三差五的进行急行军训练。
大家坚信,在中长途丘陵地带行军,义勇军不比流寇精锐相差太远。
情况紧急,杨麟口述军令,得令之后各部立刻执行。
向顺庆府城派出快马,让各民团进入工事之中,让义军加强城防工事,防备大西军偷袭。
向曲水河上下游,通往顺庆府城沿途派出斥候,以打听大西军动向,免得被其伏击。
亲率护卫营、骑兵营断后,令各部拔营而起,快马加鞭,向顺庆府城撤退。
命令刚刚下达,各部刚刚撤退,对岸坐营都督靳统武就率领数百水性极佳的大西军将士跳入曲水之中,准备凫过来以缠住义勇军。
杨麟亲率护卫营站在岸边,对着河中放铳,双方激战半个时辰,虽然损失惨重,但靳统武根本没有退却的饿意思。
看到各部已经撤走,杨麟担心孤军为敌所趁,率领护卫营撤退。
靳统武大喜,指挥众人凫过曲水河,与从北边绕道杀过来的千余人一路鼓噪追击。
追击二十余里,在太阳落山之前,在八角庄附近卜宁、郭崇烈率领骑兵营前来接应,一路厮杀,斩杀十余追逼太急的流寇,如此方不像最初那样亡命追赶。
看到流寇退走,杨麟不敢耽误,留下骑兵营断后,亲率护卫营一路强行军,在子时时分回到顺庆府城旁边西山。
第134章铜墙铁壁()
看到流寇退走,杨麟不敢耽误,留下骑兵营断后,亲率护卫营一路强行军,在子时时分回到顺庆府城旁边西山。
封建社会施行县以下自治,也就是官府不在县下面设立机构,施行乡绅自治。
自从义勇军控制蓬州以来,就改革地方治理结构,不但每个市集设立乡这样的派出单位,官派乡长与1…2名地方衙役,而且由民众选举给薪俸的保甲长(即小队长,村长)、议员,组建地方保安团,以加强地方控制。
这些官派乡长、衙役,民选保甲长议员,自建保安大队虽然难以挡住张定国五千精锐,但毫无疑问成为官府的耳目,自从进入南充县境之后,张定国大军就被发现。
由于大西政权强征地方豪绅大户、读书人迁居CD(不像现在这样到大城市安逸生活,再说了抛弃产业到大城市,即便现代人也不愿意啊),现在看到蔓延十余里的大西精锐,大家一个个都颇为恐惧,大家一面敲锣打鼓,一面组织向山寨撤退。
除了CD平原之外,四川很多丘陵,为了防备土匪强盗,洪水猛兽,特别是南宋余阶治理四川以来,为了防备蒙古人侵入川中,建立四川八柱,通过建立大大小小山寨,推行守点不守线战略,以抗击蒙古鞑子。
川人受余阶影响颇大,其时除了四川八柱之外,更建立多个大大小小山寨,现在看到流寇入侵,乡绅、保安队一面组织大家扶老携幼向山寨撤退,一面派出快马,向官府报告。
在半路上,杨麟就碰到数个告急的乡绅,知道现在大西军离顺庆城不过二十余里,旦夕之间就可兵临顺庆城下,不敢耽搁,自己率先通过摆渡渡过西河溪,后面的兵马则连夜渡河。
现在顺庆城早已经戒严,四门禁闭,衙役、地方保安团已经上街巡逻,城墙上,城门中都加派人员,听到杨麟回到知府衙门,钱邦芑、范文光、赵司炫、樊明善等人都在大堂上。
刚才得报,张定国部马不停蹄的向顺庆城奔来。
虽然绝大多数人都骑着牲畜,但看到流寇骑兵杀到,沿途乡村保安人员虽不敢带兵阻扰,但用大石阻挡去路,或者敲锣打鼓的,如此稍稍阻挡大军速度。
当然,这一切都还是次要的,最主要就是现在粮食短缺,人基本上都喝稀的,不得温饱,从年前开始战马、毛驴都没有怎么喂粮食了,如此掉膘严重,一天行军百余里。
再加上绕了四十里的山路,一路之上还要绕过很多山寨,现在离城北还有二十余里。
在听到张定国率部想绕道偷袭配顺庆府城之后,钱邦芑、樊明善等人已经下令戒严。
城周围十里的乡民基本上撤入城内。
杨威率领第2营与五百余南充民团(第1民团)进入西山,就地设防。
王树极、都极归等人分别率领邻水民团、大足民团(第2、3民团)进入城北的工事中,现在姚之帧第4营、杨秉义第5营、景可勤第6营、冯有庆第7营也渡过西河溪,在天亮之前能够布防完成。
陈怀西水营还在蓬州上游,接到军报之后正顺流而下,赶往顺庆城参与防守。
樊明善将达州防务交与马鸣銮等地方民团,率领所部也正在回师途中。
顺庆城东北方向是嘉陵江,东面、西面是西河溪,可以说三面临水,水军异常重要。
看到各部都顺利撤出,能够在大西军杀到之前到达目的地,众人大安。
杨麟听大家介绍着,一面闭目养神,一面仔细思索着过去关于大西军的种种传闻,突然睁大眼睛道:“各位,大家有没有研究,过去大西军攻城,多次派出细作混入城中,然后临时发难,让官军猝不及防。
虽然我等在数天前破获了一起细作刺探军情案件,但现在各路援军云集,难免被流寇混入啊。”
现在已经建立身份证制度,大家都自信满满,现在听杨麟如此说,颇不以为然。
杨麟则不管大家怎么想,根据顺庆府城特点,将其划分为五个安保区,城外撤入城内的各厢民众指定入驻那个那个安保区。
建立坊长负责制度,各个安保区由坊长负责,衙门班头襄助。
撤入城内的厢民需要需要投奔亲友的,需要登记造册,获得不同安保区的坊长、班头确认。
需要在不同安保区的,需获得坊长、班头确认,发放临时牌照。
从明天开始,对各个厢坊人员进兵盘查,防止流寇混入。
各个厢坊征集千余青统一编制,进行军事训练,以襄助守城,或者救死护伤。
……
中国是农耕文明,自古以来颇善于守城,过去很多名将也曾经如此守城,已经提出众人多认为理所当然,本该如此。
但钱邦芑皱了皱眉头,摇头道:“大人,昨天下午从前线运回数十具战死将士的遗骸,受伤兄弟也在数百之众,现在张定国率部又直逼府城,如此恐引得谣言四起,一些不明真相的无耻之徒趁机造谣,声言我义勇军为流寇所败啊。”
听这样说,旁边殷承柞显得颇为义愤,将战事经过说了一遍,然后叹息道:“各位,这大人指挥作战出神入化,我义勇军不但训练有素,各部将士更是奋勇杀敌,居然有人还在造谣。
谣言止于智者,慢慢的谣言就会不攻自破。”
有的人面露不信,毕竟大西军一举突破曲水防线兵临城下。
杨麟颇为气恼,突然眼前一亮,长叹道:“钱御史所言不错,恐为小人所趁,造谣生非啊。
曲水一战,我军虽胜,但张定国出其不意,绕道三十余里直捣我府城,在战略上我们没有达到将流寇阻挡数日的目的,从这个角度上来看,只能算平分秋色啊。
流寇并非都是草莽之人,论起带兵打仗,奇谋诡计,张献忠、张定国诸人都是当世佼佼者,现在大西军集中全力来攻,其间凶险远非过去所比?”
杨麟过去自信满满,现在居然说出如此丧气话,众人面面相觑,良久钱邦芑摇头道:“大人,敌情险恶,我等远不如大人,只要能守住顺庆府城,大人有什么要求,只管吩咐。”
杨麟笑道:“我义勇军共有骑兵1营,步兵8营,水军1营,现在强敌环视,真正能够集中的不过骑兵1营,步兵6营,水军1营而已,满打满算,不到六千余人而已。
即便加上从各地增援的民团,加上临时编练的民团,全军上下不过一万两千余人,但真正能战之士不过这六千人马,其他的最多能够摇旗呐喊,作为疑兵,能够守守城,进行后方补给而已。
而张定国这次统率的有三万之众,敌强我弱,如此我们需要用计,方可力保顺庆城不失啊。”
钱邦芑眉头紧锁,苦笑道:“大人,用计需防止慎密,大人现在公开说出来,大概不好吧?”
杨麟笑道:“不妨,我这计策光明正大,与其他的计策不同。
自从鞑子侵入北京以来,南京诸公一直主张联虏灭寇,而我的计策就是联寇灭虏,就是告诉张定国现在国破家亡,鞑虏占领其家乡,不要再在四川称王称霸了,现在要与朝廷联合起来,共同驱逐鞑虏,恢复中华。”
众人大惊,钱邦芑声音颤抖道:“大,大人,这,这不是公开与朝廷唱对台戏吗?虽然鞑虏一路追击李自成,占领武昌,虽然左良玉以什么清君侧的名义起兵反抗朝廷,但我大明水师强大,鞑虏要想顺流而下直捣南京也颇为艰难啊。
而在江北,有江北四镇,有内阁首辅史可法老先生据守,鞑虏要想沿着京杭大运河直捣南京,也是不可能的。(现在蛮清已经占领南京,但因为消息阻塞,大家不知道罢了)
如此形势,大人怎么能够与朝廷唱反调呢?”
杨麟呵呵笑道:“各位大人,大家都知道我一向主张联寇灭虏,现在敌情紧急,我只是希望大家不要阻扰我向张献忠,向流寇宣扬这种主张,只是希望大家配合配合而已,到时候朝廷追究起来,我杨麟做事,艺人做事一人当。”
大家对视一眼,义勇军兵强马壮,帐下众将只听杨麟号令,可以说自成体系。
朝廷追究?现在大明风雨飘摇,朝廷又有什么实力追究。
想到这里,钱邦芑长叹道:“大人,自古以来唇亡齿寒,朝廷诸公施行联虏灭寇本来不妥,既然你这样说,罢了罢了,只要能够守住顺庆府城,到时候我等定会为大人分辨,定会与大人同进退。”
看到钱邦芑尚且如此,众人纷纷表态,完全应允。
看大家如此,杨麟也显得意气风发,为了安慰众人,向大家分析,大西军兵强马壮,若集中全力来攻,敌强我弱,旷日持久当然可攻下顺庆府城。
但其结果会怎么样?大西军实力大损,而川陕总督樊一蘅率领云贵大军现在已进入川南,四川巡抚马乾、副将曾英也已经控制重庆,那样正可趁势袭击其后,如此张献忠必败无疑。
如此只要挫败张定国,到时候必然退兵,如此顺庆府城定然安然无恙。
众人恍然大悟,有的更是暗骂杨麟实在太过于奸诈了,但不敢发作。
第135章 安定民心()
看到大家一个个不再像初时那样慌张了,杨麟下令护卫营明日将曲水一战中千余俘虏游街示众,以安定民心。
对这千余俘虏进行甄别,顽固之徒则看押,以待战事平息之后劳动改造,其他精壮之士则编入军中,一般民众则编入各个保安团、安保团。
如此众人大安,大家轮流执勤,而杨麟则回到后堂休息。
听到大西军将兵临城下,民众提心吊胆的过了一晚上,第二天一大早,听到大人在曲水河畔大败流寇,俘虏千余人,大街上敲锣打鼓的,现在正在游街示众,大家才稍稍安心。
但接下来衙门贴出告示,宣称城内划分五个安保区,各个安保区征集千余壮丁组成保安团,全城范围内搜查奸细。
虽然打乱了大家的生活,但大家心情大安,很少有人抵触。
衙役刘狗娃带着班头一面征集民壮,一面搜查奸细,两户出一丁,大家乡里乡亲的,抽中谁家男丁都不好,为了公平起见,大家常常抓阄决定,被抽中的家庭如丧考妣,全家上下催头丧气的,颇为泄气。
但令人奇怪的是经过这个巷子,户主都准备好似的根本不需要抓阄,远远的推着一个汉子,声言这是商定好的壮丁。
看到户主居然洋洋得意,毫无悲伤的样子,而被抽中的汉子满脸漠然,胆战心惊的,刘狗娃感到怪怪的。
刘狗娃摇了摇头,看着这十多个陌生汉子,笑道:“唉,你们燕尔巷怎么的,这么没有人情味,居然远远的将男丁往外推,真是的。”
众人一阵漠然,良久旁边一个汉子摇头叹息道:“我们,我们是他们家外地亲戚,最初说什么兵荒马乱的,担心我们吃喝,现在听到衙门强征壮丁守城,就将我们推了出来。”
外地亲戚?刘狗娃眼神一亮,笑道:“你们,你们可有身份证,拿出来我看看。”
众人显得颇为慌乱,哆哆嗦嗦的拿出身份证。刘狗娃看了看,这身份证有点磨损,不像其他的保存那么完好。
除此之外,大家好像都来自一个村,但听口音,又不太像四川口音,再看身材,也有点不像。
刘狗娃感到那里有什么问题,官府过去规定,查到没带身份证的罚款2钱银子,其中1钱归衙役所有,1钱作为身份证制作费用。
难道这十几个身份证有问题,如果这样,那足足有一两多银子,这可是一笔横财,想到这里,刘狗娃叫来户主,随意指了一个,问是不是他亲戚。
户主显得颇为惊慌,支支吾吾的。
更让刘狗娃惊讶的是这十几个汉子更为惊慌,有的撒腿就跑。
但现在全城戒严,刘狗娃身边有四五个衙役,一声吆喝,堵住两个,经过审问,发现居然是大西军奸细。
原来为了攻打顺庆府城,张献忠不但派来张善儿这样的细作,更是派出百余精壮之士化妆进入顺庆府城。
但义勇军辖区身份证盘查非常厉害,大家虽然化成客商进入顺庆府城,但稍稍不慎就可能被盘查身份证的衙役发现。
为了保险起见,张献忠给大家制作了假身份证,由于上面都需要盖章,包括县衙门户房的印章,乡上印章,村上印章,而古代仿制印章又特别麻烦,如此大家地址才来自同样一个地方。
而听到果然有百余细作化妆进入城内,刚刚起床漱洗的杨麟心神大爽,一面将刘狗娃提拔为班头,对立功人员进行奖赏,对弄虚作假家庭进行惩戒,另一方面贴出告示,进行全程搜捕。
由于全城已经划分为五个独立的安保区域,再加上身份证严格管制,那些本来想找陌生男子作为壮丁的看到别人受罚,而指出嫌疑犯则有奖赏,纷纷出来告发,如此不到半天功夫混入城内奸细就被一网打尽。
大家在庆幸之余,也对身份证,对官府衙役盘查身份证有所谅解,正如钱邦芑所言,过去大家一直认为盘查身份证是一大弊政,但毫无疑问对甄别良善,抓捕奸细颇为有利。
而此时杨麟则没有心情管理城内这种事务,现在张定国五千大军正在城外十里之地安营扎寨,准备休整。
自从进入南充县境内之后,一路之上村民敲锣打鼓的,摇旗呐喊的,数里都清晰可闻。张定国早知道义勇军辖区已经官派乡长与乡里衙役,即便这些里甲长不向官府报告,那些官派乡长与衙役定然向官府报告。
虽然如此,但自认为兵贵神速,认为只要在义勇军主力回援之前感到顺庆城下,到时候就有机可趁。
但细作来报,义勇军大军在昨天天黑后陆陆续续回援,知道机会不在,张定国方在昨天子夜时分下令各部休整,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