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大名鼎鼎的曾国藩在考中进士回家休息一年,通过拜各个会社,参加各种宴会,一年时间捞了三千多两纹银,这些都有记载,这不是曾圣人所受的政治献金是什么?
正如政治献金一样,古代也有民主,千里之外为官,身边除了两个长随,事事需要与身边书吏、衙役写上,要征收官绅意见,要受乡老监督,这不是民主什么是民主?
在汉人朝代,若那个官员如同蛮清皇帝那样跋扈,在洪武年间大概会被乡老捆送京师的命。
在搞清楚古代治理结构之后,再与现代治理结构以对照,东方一面暗骂轮子害人,一面惊喜的发现通往民主自由文明的道路,那就是以官绅、乡老传统为名选用有才(乡绅)有德(乡老)的人才组成议会。
钱邦芑虽然感到不妥,但现在兵荒马乱的,杨麟以维护地方安定为名,以加强官员监督为名,如此要反对也颇为不易。
除了乡绅会议(乡老绅士简称),钱邦芑明显发现其他变化,如税赋征收从户房分离出来,户房主要从事人口、土地、商铺等方面登记工作,与赈灾一些民事工作,变成现在工商总局或者民政局这样一个部门。
各县成立厘金房,负责地方商赋、田赋、丁赋与关赋的征收。
各县基本上将帐房、库房合并成立度支房,度支房不仅仅管理钱财,而且还包括各县粮食、兵器储备,而库房只是负责其中具体事务。
各地驿站铺房都承包出去,由驿使或书吏管辖,实现自负盈亏。
各县一般包括知县、县丞、主薄、典吏等官员,其中主薄多为知县长随或者幕僚担任,负责衙门人员、文书管理。
县丞一般主管厘金房、度支房两大要害部门。
而负责缉盗的典吏多为义勇军退役人员或者义军将领出任。
钱邦芑倒吸一口气,这是改编朝廷制度,不论好坏,难怪前任知府史谨宸反对。
怀着复杂心情,大家一起盘算着,两人对新政成效虽都颇为推崇,但又担心改变祖制,将来恐引起非议。
第106章 借刀杀人()
中午的时候杨麟风尘仆仆的赶回来,刚刚坐下,钱邦芑就追问道:“大人,昨天你说派兵攻打合州,请问是否已经派兵,如果有什么难题,我们一起想办法解决啊。”
从丫鬟手里接过茶杯,杨麟猛喝了半碗,然后放下道:“钱御史,钱监军,我这个人与别人不一样,既然昨天承喏了,怎么可能耽误呢?
军令已经下达,水军明天就能到达钓鱼城,骑兵营大概在三天后,而步军第3营现在驻防大足县,调动起来非常麻烦,但我料想该部将在五天后到达前线,以配合水军对钓鱼古城进行攻击。
此仗我已经全权委托武胜县知县,水军营陈怀西指挥,钱御史若是有什么不放心的,也可以移师到前线,就近观察啊。”
钱邦芑文官出身,虽然被任命为监军,但带兵打仗非其所能,现在听杨麟如此爽快,且不动声响的就安排妥当,除了建议让自己两个护卫随军之外,别的也没有什么。
杨麟看了看大家案几上的东西,笑道:“两位大人虽非行伍出身,但不愧正班科举出身,见识不凡啊。
两位大人为军中用度担忧,这几个月下来,本官也常常为此担忧不已啊。
光是义勇军就有五千张口,若是加上军械、后勤的,加上各地官府衙门的,如此更多了啊。“
两人相视一笑,连忙拱手,表示不敢当。
杨麟拱了拱手,面色严肃说道:“两位大人,刑房这两天发现居然有一奸商藏在我顺庆府,该与朝廷官员勾结,表面上经营公盐买卖,实际上从事私盐买卖勾当。
更为可恶的额是该奸商在马柯、马元利两支流寇入侵我顺庆府的时候,竟然资助马柯五千两白银,资助马元利五千两白银。
钱监军乃皇帝钦封的御史,希望钱御史能够秉公处理。”
整个大堂众人表情迥异,顺庆同知史谨宸大惊,连忙站起来质问道:“杨麟杨汝贞,你说的是谁?谁与谁勾结了,这,这要讲清楚说明白的。”
而钱邦芑虽然感到问题严重,但惩恶扬善本来是自己一贯坚持的主张,再说了很多事情越辩越明,万不可因此而得罪杨麟。
杨麟已经派兵攻打合州,若是不合杨麟之意,谁知道会闹出什么变故?
想了想,钱邦芑硬着头皮接受该案,而杨麟以公事繁忙为由,安排刑房的罗梦科协助办案。
至于范文光,则让其前往广安州,以襄助广安知州李时开清理土地,清查户口,推行新政。
而与此同时,富商苟伟怡被抄家,苟伟怡及其主要亲信被分别关在不同监牢里面,苟家的十余个商铺贴上官府的封条。
钱邦芑连夜审判了几个帮苟伟怡打理生意的掌柜,慢慢的事情脉络弄清楚了。
苟伟怡富商出身,其家经营着绸缎生意,前世顺庆府被称为丝绸城,如此足见丝绸行业之发达。
苟伟怡在十年前高中举人,在进京赶考的时候,与在巴州任职的知州史谨宸认识,两人结为莫逆之交。
六年前史谨宸因为政绩突出,被提拔为顺庆府同知,而苟家丝绸生意遭遇变故。
在崇祯十二年这年,苟家有十余车的蜀锦准备运到广东,以卖给佛郎机商人,但当时张献忠率军入川,苟家的这十余车上等蜀锦就这样被流寇所劫掠。
在古代,蜀锦是中国四大名锦之一,也是中国最古老的锦缎,不论是南京的云锦,苏州的宋锦,还是广西的壮锦都是在蜀锦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可以说上好的蜀锦在古代就是软黄金,其价值不菲。
往日顺庆府大户苟家一时陷入困境,为了振兴家业,苟伟怡找到时任顺庆知府的史谨宸,希望能够搞到一些盐引,以表面贩卖官盐,私自上走私盐业。
而此时史谨宸虽然官职越做越大,靠知府的年俸与下面官吏孝敬难以支撑其贪欲,两人一拍即合,史谨宸帮忙搞到200引官盐(每引300斤),而苟伟怡则自此从事私盐贩卖。
不论是川南自贡县,还是潼川州都多盐井,而官府则根据鱼鳞册上的户数发放盐引,各地实际人数常常是官府鱼鳞册上的一倍以上,再加上私盐走私利润忒大
在封建王朝,食盐走私巨大利润常常吸引众多人铤而走险,从事食盐走私活动。
在明朝食盐为官府重点管制战略物质,官府一般向灶户支付6钱4分银子,或者半担粮食,以购买一引食盐(约300斤),这称为窝本,如此官府从灶户处购得的食盐成本也不过2厘多钱一斤。
除此之外,每引食盐需要缴纳3两银子的税银,外加3两银子的公使银,如此每引食盐需要缴纳6两6钱税银,分摊到每斤为2分2厘的税银(约为22个铜板)
但于此相对应,在市面上食盐销售价格为1钱银子每斤(宋朝为60个铜板),如此食盐从灶户处到最终销售市场,其价格翻了50倍。
即便扣除缴纳官府的相关税赋,食盐价格也鬼了5倍。
私盐贩卖每引盐在世上上也能买到60文铜钱,其价格不过官盐的6成,但也有200%的利润。
因此,想办法获得盐引一直是达官贵人、地方官僚发家致富的不二法门,只要有门路,每引盐只需要缴纳6两6钱银子(300斤,平均每斤食盐不过2文铜钱而已)而已。
由于有史谨宸的支持,苟伟怡光明正大的从事食盐贩卖活动,而在各地零售的食盐,一律以官盐名义进行贩卖,这可不是200%的利润,这是10倍的利润啊。
通过贩卖私盐,苟家声势远超以往,短短不到数年功夫,苟家成为顺庆府最大的盐商,最大的绸缎商,短短数年功夫,苟家通过走私私盐获利保守估计在20万两纹银以上。
为了报答知府史谨宸鼎力支持,苟伟怡更是给了对方10万两纹银的好处费。
在上次推举知府的会议上,苟伟怡强行出头,其种种异常表现,引起杨麟注意,在确认其为顺庆府最大的私盐贩子之后,这两个月杨麟秘密安排人员打入盐铺,了解其内情。
这次看到御史钱邦芑来回顺庆府,顺势让钱邦芑出来审结此案,不但打击史谨宸及其支持者,避免形成另外派别,更为重要的一举解决军需银两匮乏问题。
通过第一天观察,发现钱邦芑虽然非常讨厌,但还算一个正派的御史,若是发现这样一个大的贪官,大的奸商,必然乐此不疲,顺利的完成案件审理,而避免打击政敌的恶名声。
果然,在审理过程中钱邦芑不遗余力,为了显示自己清正廉明,其手段更是令人大为观止。
这次抄家,光是封掉的盐铺就超过10余家,绸缎铺8家,查抄的银子足足超过10万两。
而史谨宸虽然表面上为官清廉,但这次抄家所得15万两纹银,看见史谨宸藏在官衙中,藏在私宅中成箱成箱的白银,钱邦芑感到颇为震怒。
推行新政之后,顺庆府一年税赋收入也不过26万两白银,这还是理论上的,实际上能够收上来20万两已经顶天了。
而从苟家史家查抄的白银就足足超过25万两之数,真是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
看着史谨宸、苟伟怡一干人犯被装上囚车游街示众,听到史谨宸咆哮不休,口口声声因为政见不同,杨麟借钱邦芑之手打击自己,污蔑自己。
声言杨麟嚣张跋扈,行为乖张,即便未来平定大西军之乱,恐怕也成为朝廷的祸患。
史谨宸、苟伟怡坐在囚车里面被押到刑场,看到老百姓疯狂的将各种杂碎扔在囚车上,看到史谨宸、苟伟怡等一干人犯人头落地,杨麟感到自己手心冒汗。
三年清知府,十万白花银,说的是任凭你是一个清廉的官员,但三年知府任上也可以贪污十余万两白花银。
在明朝时期贪污横行,就像前世贪官动辄以亿计算那样,史谨宸贪污,苟伟怡官商勾结也许不算严重,但因为政治需要,或者看重其丰厚家底而遭到审判,最后落得砍头的下场。
虽然按照这个时代的法律,史谨宸、苟伟怡罪有应得,也许按照这个时代法律,杨麟没有冤枉对方。
但未来看不见的政治对手,也会这样讲究游戏规则吗?
还有,自己言行,可能在前世算正常的,但在这个时代人看来没有问题吗?
杨麟感到好怕,感到自己在黑夜中,不知道来路在何方?
史谨宸、苟伟怡伏法之后,杨麟最初会以为自己会变得好过一点,但有的时候感到自己好冷,完全没有过去那份激昂。
第107章 现代报纸鼻祖…邸报()
史谨宸、苟伟怡伏法之后,杨麟最初会以为自己会变得好过一点,但有的时候感到自己好冷,完全没有过去那份激昂。
俗话说杀敌一千自损八百,史谨宸、苟伟怡官商勾结在民间巧取豪夺早已触犯大明刑律,对其处罚也无不可。
但错误人做了正确的事,这几年双方争斗不断,先是被投入大牢,继而罢官,大家早成水火,势不两立。
本来大家以为双方会抛弃前嫌共赴国难,但光复顺庆府城以来这两个月双方愈行愈远,如此方在四省总督王应熊派出幕僚前来巡视之际,杨麟突然发难,当场抛出其一桩桩贪污受贿铁证,然后以迅雷之势将其法办。
虽然事实清楚对方罪有应得,但看在周围同僚眼里还是胆颤心惊的,很多人更是背地里暗地议论,说什么表面笑面虎,但暗地里常常使坏整人。
苟伟怡伏法当天,钱邦芑一直坐在下首,两眼一动不动的盯着对方,仿佛在抱怨将其当枪使。
想到社会传言,杨麟挤出一丝笑容,摇头道:“钱御史,你,你怎么这样看着我,有问题吗?”
钱邦芑摇了摇头,叹息道:“大人,你,你早已经知道苟伟怡贩卖私盐之事,更知道前任知府史谨宸贪污受贿之事?”
大家都是明白人,这种事情也不需要隐瞒,杨麟重重的点了点头,长叹道:“是又如何,但对方一直批评我施政,若是没有像钱御史这样的人来主持审判,一些宵小又要污蔑我,说我打击政敌。”
钱邦芑点了点头,表示认可,突然反问道:“大人,新政虽然成绩迥然,但是存在很多问题,不能炜疾忌医啊。”
想了想,杨麟点头说道:“太阳也有照不到的地方,何况是影响如此之大新政。
大家都说三皇五帝,孔夫子是圣人,但道家也会编排孔子见南子等绯闻来打击孔圣人的清誉。
任何东西,如果我们认为对的,如果最终获益的是普罗大众,我们就应该做,虽然其中有很多瑕疵,但我们还是要做,当然,在做的时候,我们要将危害降低到最低。”
钱邦芑点了点头,挤出一丝笑容,回答道:“大人,下官是读书人,是孔门弟子,将来不论大人高兴还是什么的,新政执行中出现的弊端,下官都会指出来。”
内心一愣,难道对方认为自己无容人之量?
显得颇为高兴,杨麟点头道:“钱御史,这,我不但不反对,而且还支持大人这种做法。
论年龄你比我年长,论社会经历你比我丰富,我希望将来我们能够坦诚相待,希望你能够指出我的不足。”
钱邦芑拱了拱手,站起来说道:“大人,那么下官就给你提问题了。现在川东战事正起,下官风闻大人将各营最好的将领全部集合在顺庆府,开办什么军官教导营。
大人,如此做法,恐怕不太好吧?”
杨麟露出一丝笑容,解释道:“钱监军,确实如此。
自古以来,练兵在于练将,这几年下来义勇军虽然发展颇为迅猛,各级将领不但文化素质低,战术素养也非常差。
我大明最初施行卫所兵,自嘉靖朝以来开始募兵,募兵与卫所兵不同,是施行精兵策略,但各级将领素养参差不齐,如此在剿匪过程中,在对抗北方鞑子战斗中虽有辉煌战例,但未能尽全功。”
钱邦芑显得颇不理解道:“大人,我大明军队素质参差不齐,自高皇帝建国以来皆然,难道大人想解决这个问题,想建立一支无敌天下的雄师?”
杨麟站起来,向钱邦芑提起戚家军,谈起其辉煌战绩,谈起《练兵纪实》兵书,谈起自己准备借鉴戚继光的《练兵纪实》、《纪效新书》与鸳鸯阵,在忠君爱民教育、阵法、军械、战术等方面进行统一训练,以提高中下级军官的战斗素养,在战场上克敌制胜。
钱邦芑认真听着,特别是听到忠君爱民教育,更是颇有兴趣,连连追问。
杨麟一一作答,看着钱邦芑这个样子,杨麟突然笑道:“钱御史,钱监军,你乃饱学之士,所读书籍甚多。
你想想,从古到今,监军非常之多,但真正在青史中留名的监军不多,你,你知道什么原因吗?”
钱邦芑脸马上垮下来,憋着嘴道:“这,这,下官才疏学浅,这次也是奉四省总督王应熊王大人之令到你义勇军作监军,不当之处,还望将军明说。”
看对方这个样子,杨麟笑了笑,问道:“大人,自古以来朝廷有的时候设置监军,有的时候又不设置监军,实在是不明白监军之奥妙,如此才造成监军被污名化。
就像在本朝,自永乐年间之后,军中监军居然大多数是太监,除了索要贿赂,干扰主将之外,实在百无益处。”
钱邦芑哈哈大笑,指着自己说道:“将军,我钱邦芑乃御史出身,堂堂正正的读书人,你,你拿太监来类比,看来在你帐下作为监军,真的是受气啊。”
杨麟笑了笑,摇头道:“钱御史,在下根本没有侮辱大人的意思,在下只是想说他们没有明了监军的意义呢?
任何家庭,都由男人都由女人组成,但在军中,基本上是男人的天堂,主将一般性格太过暴躁,做起事情也过急躁,这些需要监军鼎立调停。
还有,很多主将打仗可能是一套一套,但主要精力放在打仗,没有关注将士们士气变化,也没有时间鼓励将士们士气,更没有时间管军需,管伤兵救治,帮将士们誊写家信,报平安。
……。
钱先生,这些事情都需要做,但因为这样那样的问题,主将根本没有做,这才是监军应该做的事情啊。”
钱邦芑一听乐呵呵笑道:“老夫最初以为你这个杨汝贞排斥监军,原来居然这样一套套。
自己要当男的,让监军当女的,将军主外,监军主内。
你说说,这是不是你的意思?”
杨麟笑道:“通俗的来讲是这个意思,吃喝拉撒睡,样样事情都需要管,但不可能事事都需要主将负责。
义勇军自建立以来,大队有设司务长,营(司)有设帮办,这些虽未明言,但实际上就是军中监军,只是他们协助主将管理的不过一个大队,一个营而已。
过去我一直对那些司务长、帮办说军中吃喝拉撒吹,军队教育,军中账目,军中战斗动员,救死护伤全部都是他们的事情,他们主要是辅佐主将。
而主将在司务长、帮办这类监军协助下,可以将主要精力放在部队训练演练上面,放在指挥作战打仗行军方面,而不需要事事操心,事事混乱不堪。
若军中发生贪渎,吃空饷这类事情,我也不责问主将,只责问司务长、帮办这种监军。
将领提拔,若司务长、帮办这类监军与主将意见一致,直接提拔。若意见向左,上官调解处理。”
正如杨麟所说的那样,大明朝很多监军都是太监,监军在军中名声极差,生怕杨麟不接受监军这个职务。
现在听其介绍,这监军职权实在太大了,在军中几乎是毫无争议的二把手。
杨麟现在要搞军官教导营,这个让他去搞,只要能够保证义勇军能够支援明军各部,只要保证这支军队绝对忠于朝廷就可以。
古代正派读书人多抱持忠君爱民的思想,多希望达者兼济天,只要给其虚名,让其能够一展抱负,常常忙得不亦乐乎。
随着大家各负其职,整个再次快速运转起来,而不像众人担心的那样杨麟大权独掌,更没有出现大规模打击报复现象,慢慢的人心逐渐安定下来。
在表面一片祥和之中,杨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