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南明鼎革-第13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拔灰好像是偷儿媳妇,听别人议论杨麟面上一囧,继而笑着拍了拍这个汉子肩膀道:“老兄,人啊不能忘本,提起令高祖的时候那绝对是佩服不已,不能够自己躺在安乐窝里面而忘记高祖的艰辛啊。”

    出来后,杨麟笑着对跟随而来的参议龚完敬说道:“龚兄,我们大明这个风气非常不好,做事的永远被别人嘲弄。

    我刚才所说的,还要搞一个排气口,有了排气口,就能保证空气流动,就能够烧干净这些柴火啊。

    龚兄,这个事情你要亲自抓,我过几天回来检查的。”

    龚完敬虽然不以为然,但听到杨麟如此说,也只得点头允诺。

    在外面巡视了7天,看到各地疫区已经基本隔离,在军队强力进驻之下,郎中医官纷纷进驻疫区,如此没有扩散看来。

    一路之上,杨麟感叹当时为生环境的恶劣,民以食为天,很多人将人工粪便人工肥料堆积在房子周围,由于生活艰苦很多民众喜欢吃生的东西。。。

    针对这些陋习,杨麟以防止瘟疫戾气产生为由,制定卫生十大要求,规定人工肥料需远离住址10米,规定在疫区不应喝凉水,规定吃饭前后要洗手等十大要求。

    虽然规定了这十条,但为避免出现苛政猛于虎等现象,除了疫区不喝凉水硬性规定之外,其他的只是通过大众旬刊宣导而已,希望通过这种宣导逐步建立起正确的为生习惯。

第278章 刻骨铭心之痛() 
    回到cd)之后杨麟立刻召见传教士利类思,安文思与十几个玻璃工匠,先是谈起伽利略,接着问是否有什么东西可以测量温度的。

    利类思眉头紧皱,这个手握大权的总督怎么对他们的上帝不感兴趣,对这种奇形怪状的东西特别感兴趣呢?

    本来有心拒绝,但为了获得传教自由,搜肠刮肚之后说道:“大人,我们伟大的伽利略先是就做了一种可以测量温度的东西,我记得书上有这种图像,要不我让人拿来看看。”

    杨麟笑着点了点头,在这半天这两个传教士一再鼓吹上帝的伟大,耶稣的仁慈,谈起十字军东征,谈起意大利,葡萄牙的航海技术,搞了半天才将书本拿来。

    杨麟看着图片,听利类思讲起温度计工作原理,原来伽利略在上个世纪已经制造了温度计,一端是敞口的玻璃管,另一端带有核桃大的玻璃泡,使用时先给玻璃泡加热,然后把玻璃管插入水中。随着温度的变化,玻璃管中的水面就会上下移动,根据移动的多少就可以判定温度的变化和温度的高低。温度计有热胀冷缩的作用所以这种温度计,受外界大气压强等环境因素的影响较大,所以测量误差较大。

    看到这个杨麟暗自佩服欧洲工艺,但既然而然的找到其中弊端,那就是水的膨胀系数太小,而前世很多温度计是用酒精加水制成,当即对招过来的工匠说道:“洋人这个东西非常有趣,但水随着温度变化体积变化不大。

    大家要知道热胀冷缩的原理,酒精配上一定水后对温度变化更加敏感,你们帮我查看一下,找到最合适的配比。

    你们那个帮我做一个,下面用一点小的玻璃泡,上面装上一根长长的细管子,这样的话随着温度变化,酒高度就看得非常明显了。

    大家试试,做好后交给我,我会重赏。”

    众人早就知道杨麟对工匠颇为看重,火器局、火药局那些工匠有的已经被提拔为正七品的官职,这可是与知县同一级别的,如果自己做出大人满意的东西,不但重赏,还有说不完的荣华富贵。

    现在听杨麟说起,大家纷纷点头允诺。

    而就在这时,副将卜宁夫人雪梅冲破层层阻扰来到大堂之上,满脸泪水,整个人哭倒在地。

    杨麟大惊道:“雪梅,什么事情,看,看你怎么这样?是不是卜宁又找了一个什么妓女,女人啊,心有放大度一点,就像你们小姐就非常好。”

    雪梅是樊黛云的贴身丫鬟,两人感情甚笃,后来杨麟做媒将其许配给卜宁。

    雪梅连连摇头,哭泣道:“大人,不管我家老卜的事情,是,是,是小姐,小姐不好了。”

    杨麟大惊,身体前倾声音颤抖道:“天塌下来个子高的顶着,你说说,黛云什么事了?”

    雪梅叹息道:“自从闹瘟疫之后,大人每天在外面跑,夫人担心大人身体,隔三差五的到青羊宫上香,保佑你平安。

    今天早上早早的赶到青羊宫,突然身体不支跌倒在青羊宫里面。

    医官跑来一看,当即断定是瘟疫,不让走,要进行隔离,求你拿拿主意,救救小姐吧。”

    杨麟内心一惊,整个人跌倒在椅子上,长久不能呼吸。

    现在一妻二妾,主角都刻骨铭心三位妻妾,手心手背都是肉,没有丝毫差别。

    上个月根据富顺王、内江王等大明四川宗藩要求,应钱邦芑等大明官员要求,虽然正式明媒正娶郡主朱峨嫣为妻,但杨麟也没有冷落樊黛云、马凤玉。

    为调解妻妾矛盾,虽然尊重郡主朱峨嫣妻子地位,但还是顽固坚持由樊黛云管家。

    短短不到一个月,对方居然惨遭如此横祸,居然没有挡住瘟疫肆掠,身染瘟疫被隔离治疗。

    杨麟感到心如刀绞,跌跌撞撞的从堂上走下,打马向青羊宫赶去。

    众人慌成一团,负责警卫的都司杨卫等人高声叫喊着,带领众人在后面卫戍。

    匆匆赶到青羊宫,一个长相略胖的医官迎上来,声音颤抖道:“大人,夫人确实得了瘟疫啊。”

    杨麟大怒,一巴掌打在对方脸上,声嘶力竭道:“你胡说,你胡说,夫人心地善良,每人做过什么亏心事,前两天好好的,怎么可能惨遭横祸。”

    胖医官挡在前面,不敢说什么,周围众人见杨麟想往里面钻,纷纷抱住大腿道:“大人,瘟疫横行,大人需要小心传染为上啊。”

    杨麟不能进去,整个人站在太阳底下,嚎啕大哭。

    良久副总医官罗有性、参将樊明善等人匆匆赶来,在众人一番劝慰之下,杨麟方才稍稍安顿。

    经过副总医官罗有性等人确诊,夫人樊黛云已经感染瘟疫,需要隔离治疗。

    幸运的是长子杨经身体没有什么不适,没有感染瘟疫。

    而此时杨麟也恢复平静,坐在一间客房里面罗有性保证,手拉着妻兄樊明善的手痛不欲生。

    到下午时分,有感于夫人樊黛云身染瘟疫,杨麟令参将樊明善负责cd县瘟疫防止。

    但樊黛云身体本来就非常虚弱,特别是现在身染重病之后更是如此。

    三天后即将不治,戴着口罩杨麟本来想进去探望最后一眼,但被左右所阻拦,房内送出绝笔信,看着上面的小楷,更不能制止。

    杨麟按照对方要求令长子杨经认夫人马凤玉为亲娘,雪梅为姨娘,由其抚养。

    长子杨经由丫鬟带着进入梦想,在这之前浑然不知不到三岁的小孩一个劲哭喊着找妈妈,让人内心甚为不安。

    看见呆呆坐在太师椅上的男人,郡主朱峨嫣怒气冲冲的跑进来,问道:“汝贞,听说经儿认凤玉为母亲?”

    杨麟点了点头,笑道:“是啊,你身体单薄,又有玮儿需要抚养,如果两个都放在你那里,你多有不便啊。”

    瞪着对方,朱峨嫣摇头道:“贱妾,贱妾无论如何是蜀王府里面郡主,岂是心胸狭隘之辈?

    看来姐姐还是对我不谅解,至死都不谅解啊。现在居然让玮儿认刚刚过门的妹妹为娘亲也不愿意认我这个嫡母。”

    古代讲究一夫一妻多妾制,与樊黛云一直没有正式成亲。

    依仗自己郡主身份,朱峨嫣在家中慢慢摆出正妻的谱,很多时候以妻子自居,一直以来后院争斗甚为厉害。

    现在樊氏刚刚过逝,看到朱氏以正妻自居,杨麟感到内心特别难受,想着病危中樊黛云送出的绝笔信。

    信里多次提到与樊黛云争宠的事实,希望能够照顾幼子杨经,保其平平安安。

    杨麟将樊黛云绝笔信扔了过去,对方大惊,双手颤抖着看完道:“汝贞,这,这,怎么可能?这怎么可能?”

    杨麟冷笑道:“你们当我聋了哑了?很多事情我虽然没有明说,但心理明镜得很。

    黛云从小帮其母亲打理家务,这几年家里事务安排得井井有条,生活中也常常说你院子铺张浪费,做事没有条理,多次杠上。

    你呢,除了向我诉苦,也向你们蜀藩宗亲诉苦。你毕竟金枝玉叶,那帮蜀藩宗亲怎么可能让你受委屈,富顺王联合官员要我立你为正妻,更造谣生事败坏黛云名声。

    我不过一介穷书生,虽然有今日地位,也三生有幸能够与你们相知相爱并结为秦晋之好,但大家为了争宠,无所不用其极啊。

    昔日我常说你与黛云手心手背都是肉,我不愿你们那个受到任何伤害,但你们两个也太过份了,到死了还不放心彼此。”

    朱峨嫣大惊,跪下抱着男人大腿连声诉苦,毒咒发誓,自己虽然与樊黛云有争论,但从来没有想害对方,更不会唆使富顺王等蜀藩宗亲加害对方啊。

    自己每日在深宅大院里面,回到cd与富顺王朱至渌等蜀藩宗亲见面不过两三次而已,怎么可能唆使对方联合起来强逼娶自己为正室?

    这次樊黛云感染瘟疫,自己一点也不知情,赌咒发誓,自己根本不想对方受任何伤害啊。

    想到樊母对婚姻的阻拦,想到樊黛云只身来到蓬州寻夫,自己落难打入囚车之时临别相送,杨麟不能控制自己,在后堂嚎啕大哭不已。

    瘟疫是一种季节性传染病,一般多发在五六七月份,在这三个月中全川cd)府、广元府、潼川府等多地相继发生瘟疫,有的时候甚至让杨麟感到绝望。

    虽全力扑救之下,现在各地瘟疫已经平息,但看着呈报上来的数字还是感到触目惊心。

    短短三个月,这场瘟疫共夺走包括富顺王朱至渌、樊黛云在内一万人的性命,这其中包括八十名医官,一千名兵丁,如此损失并不比任何一场大规模战役少。

    富顺王朱至渌本来身体不好,过去为了躲避流寇追捕积劳成疾,这次感染瘟疫,除长子朱平檙之外阖府无人幸免,全部死于瘟疫之祸。

    但这已经是不幸中大幸啊,往年如此大疫几乎家家挂白条,有的时候更是整村整村人死掉,这次只是死这样一点人,也算不幸中大幸啊。

    重重的将报告扔在桌上,杨麟狠狠的说道:“这瘟疫就是自然界一些病菌,受到天气影响,受到人的影响,而发生的一种大的自然灾害。

    蛮清鞑子自入川以来,杀戮甚多,整村整村的杀戮,在他大屠杀之下,尸体没有掩埋,很多泡在水里面,很多遗弃在道路上,在我们大败鞑子回来后很多尸体全部都是蛆是虫子,虽然掩埋后,但天地之间已经存在这种戾气,污染了我们水源,在夏天的时候得到繁殖,如此老弱妇孺由于身体差最先遭殃,这就是这场瘟疫的真相。”

    从今以后,要避免瘟疫发生,将来大家尽量不吃生的东西,大家要注意卫生,大家要消毒。”

    钱邦芑声音颤抖的问道:“大人,你的意思是说瘟疫这种戾气可以制造?”

    杨麟满脸怒容道:“当然可以,瘟疫是北方少数民族传来的,在汉朝霍去病征讨匈奴的时候,他们就将死畜生生病的畜生赶到水源处,当我大汉军队经过的时候由于饮用了这种不干净的水,然后才得了瘟疫,瘟疫这种病毒才传到中土,我们的骠骑大将军霍去病就是因为瘟疫病死的。

    各位,鞑子生于北方,他们可能知道这种原理,因此将我们同胞的尸体斩杀于河边,道边,如此传播瘟疫。(战争宣传)”

    想到这段时间提心吊胆的生活,想到亲戚朋友死于这场横祸之中,大家纷纷请战,希望能够找鞑子决一死战。

    杨麟沉思片刻,看着众人道:“各位忠义之心可嘉,但打铁还要自身硬,我们要将仇恨装在心里,我们要先养精畜锐,我们完全秋收完成秋耕之后,我们就可以出征,以为那些惨遭横祸的家人报仇雪恨。”

    众人一听,纷纷抱拳称是。

第279章 威武杨展() 
    在杨麟大斗瘟疫的时候,会盟后的川南各地军阀也纷纷向云贵地区开去,以抢夺被流寇遗弃的地盘。

    王祥最先驻军播州,只因为蛮清入侵方率部北上以阻挡鞑子,在义勇军恢复CD)府的时候本有心夺回失地,但因为自己与杨展有隙,害怕二杨合兵一处抄袭自己背后,如此按捺住冲动,屯兵川南。

    在杨麟大会各路诸侯之后,王祥大喜过望,亲率大军南下,迅速抢占播州,贵阳等地后,与贵州总兵皮熊合兵一处,然后大军经过安顺府,安南卫向曲靖方向扑来

    听到老冤家王祥的消息,身在建昌卫的四(川)行都司指挥使杨展也不甘示弱,在这年8月率兵逼近武定府。

    刚刚赶走沙定洲占据昆明,正准备拉拢地方土司,剿灭滇南沙定洲叛军的孙可望大惊失色,长叹道:“各位,父皇就是因为明朝四面包围最后退出四(川)的,现在我等刚刚占领云南大部,明军居然如影随形的赶来,如此怎么办?难道我等只有逃入南海避难啊。”

    李定国想到张献忠临终遗言,劝诫道:“征东将军如今鞑子入侵,我大汉民族恐再次遭到异族统治啊。

    父皇死时曾经告诫我等,老天也许没有真的让大明灭亡,要我等将来不要再与大明作对啊。杨麟过去多次派出使者前来议和,商讨同盟之事而我们毫不理会。

    现在大概等待不及,才派兵前来攻打啊。”

    孙可望叹摇摇头,说道:“征西将军大概被杨麟所欺骗啊,当日兵微将寡打不过我等当然要提出所谓的连寇平虏策略。

    如今看我等兵溃千里,逃到云南这种蛮荒之地竟然纠集三路兵马前来攻打我等,这哪里是联寇平虏,分明是要将我等兄弟消灭殆尽啊。”

    李定国不信派出使者前往面见杨展,杨展摇头道:“自崇祯年间你们流寇多次上演降而复叛,判而复降的把戏,你们周而复始的投降背叛,竟然将我大明活活拖垮。

    本将军可不是熊文汕,除非满足这几个条件方可罢兵言和。”

    使者惊问条件,杨展显得信心满满的说道:“为了显示你们投降诚意,你们必须无条件退出云南府(昆明辖地),无条件接受我大明改编,如此方可接受双方同盟。”

    看到回信,孙可望恼怒不已对左右说道:“明军欺人太甚,现在将我等追我追到这等蛮荒之地还不罢休,大概真的要置我等于死地亦。”

    当即率军出战,与杨展战于武定府不能胜,双方相持于武定城下。

    而看到流寇主力为杨展所吸,中路的武大定、袁韬大喜过望,率军占领曲靖军民府,大军逼向云南府,在这种情况下孙可望自知难敌,率领大军向丽江府、广西府退去。

    永历元年(公元1647年)9月上旬杨展率军率先进入昆明城,袁韬、武大定则分别率军占领寻甸府、曲靖府。

    杨展将黔国公沐天波、云南兵道杨畏知等请入昆明城,且派出使者前往各地积极游说当地土司,令其派出兵马以攻打夹击孙可望。

    而此时杨麟正在岷江一个支流边巡视,检查所制造的第一个舂米机。

    土地抛荒多年肥力正旺,今年秋天各地农作物长得非常茂盛,望着一望无际的稻谷,今年是一个好年成,处于饥饿边缘的民众一个个喜出望外。

    杨麟感概不已,自从起兵以来就开始施行军屯、民屯与安置流民工作。

    特别是这次兵入CD)之后,由于前几年都江堰缺口,整个CD)平原连年涝灾不断,再加上流寇鞑子作乱,民众逃荒甚多,光这次军屯、官屯就足足有10余万人,若再加上民间安置的流民,那人数只能说更多。

    这半年兴修水利,修复被流寇鞑子所破坏水利,屯耕与流民安置工作进展也颇为顺利。

    看着田地间民众那久违的笑容,摸着沉甸甸的稻谷,CD)知府王光先颇为兴奋道:“不论官府还是民间都出钱出粮组织进行屯耕,如此用不了几年光景,这CD)平原将恢复昔日生机,我们四(川)有将是人人羡慕的天府之国啊。”

    旁边监军钱邦芑也长叹道:“哎,前面几个月真的让人头痛,CD)府粮价一度涨到每担3元银币的地步,现在可好,大家看到今年丰收有望后,这粮价也基本回落到1元5钱银币的水平啊。

    按照这个趋势,到明年的话这个粮价就可以回到正常水平了。”

    大家兴致勃勃的看着沿途丰收景象,内心充满激动,有的时候竟然停下来向正在收粮食的农户讨两口水喝,如此经过两天路程大家来到灌县。

    经过3个月技术攻关,新式水磨坊终于建成,与过去水磨坊不同,新式水磨坊有现代打米机的雏形。

    过去通过木制水车带动石磨磨米,新式水磨坊完全不同。

    在岷江一个支流处围起一个高5米的围堰,一部分江水通过一个一条小水沟留下,冲在一个足足有5百斤的铁质轴承上,带动轴承上的叶片来回转动。

    以此为动力,在旁边建立一个打米机模型,通过皮带拉动一个辊轮来回转动,剥掉米壳的大米通过筛子筛出来。

    先用疏筛子,再用密筛子筛选,如此周而复始三次,米壳剥干净,用风车一吹,白白的大米一粒一粒的,虽然比起前世大米质量有很大差别,但比起老式水磨房舂出来的大米不可同日而语。

    众人惊奇的看着打出来的大米,白白净净的,上面没有什么糠,一些人抱怨是不是舂得太过火了。

    穿越族杨麟可不这么认为,让随从煮成干饭,吃到嘴里,再无往日米糠味道,感到满嘴充满清香。

    钱邦芑将一夹饭放入嘴中,笑着说道:“大人,这太好吃了,过去舂十次八次才舂出来的这种精米,现在两三次都舂出来了,且舂得快,又非常好吃,可以说清香无比。

    大人,这真的太神奇了,到时候能不能卖一点给我等,我吃不吃都没有问题,家母年过七旬,虽然人还非常精神,但牙齿掉得只剩下几颗门牙,吃这种米不需要嚼。”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