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芳恰罚ㄖ庹荽苎┣凼甯福浴逗炻ッ巍方懈摹⑵赖恪#┢渲凶钍芄刈⒌氖羌仔绫尽⒓好尽⒏奖尽�2010年人民文学出版社新版署名“曹雪芹着、无名氏续”,标志着“高鹗续书说”已经被抛弃。
在所有版本中,1974年的线装庚辰本可以说是个极品版本,为什么这样说?
首先,庚辰本底本年代相当早,面貌最为完整,保存曹雪芹原文《红楼梦》及脂砚斋批语两千多条,脂批中署年月名号的几乎都存在于庚辰本,因此版本价值最大、也最为珍贵。
其次,这套书出版在1974年文…革时期第一次按原尺寸影印出版,并且属于内部发行,没有印量和价格,但从收藏者的角度来看,最多不超过500部。
最后,因为国内外有太多的“红迷”,对于这套影印珍本追捧直至,使得这套书的价格不断上涨,如今售价高达两三万元。
如果记得不错,林逸曾经在网上看到一套,不过价格高得离谱,明显不是卖价,是店主有意在显摆;事实也的确如此,如果谁能够有这么一套书,定会视为珍宝保存,又哪里舍得卖掉。
可林逸万没想到,此刻会在这样的“鬼市”看到第二套,这不禁让林逸欣喜若狂。
看着手中这套书,林逸的心脏竟然不由自主地跳动起来,就像是看到了心仪已久的情人,再也不复之前的冷静。
那摊主绝对是个精明之人,一看林逸的表情就知道他相中了这套书,于是就笑嘻嘻地说“小兄弟眼光不错呀,这套《石头记》可是绝版的,我从那户人家收来的时候也是颇多坎坷,其中的曲折都快能写成小说了……本来我也很喜欢这套书,准备藏着自己把玩,可是最近家里出了点事情,急等着用钱,我这才逼不得已拿出来卖掉……总之,过了这个村可没这个店啦,看到喜欢的东西,一定要先下手,免得被人抢跑了后悔一辈子。”
林逸努力平稳自己的情绪,不让自己爱这本书的心思过多暴露出来,语气平缓地问那摊主,“这套卖多钱?”
那人呵呵一笑说:“我是论本卖的,一本4000,八本刚好3万2!”
林逸郁闷,刚才遇到一个论页卖《年画缩样》的,现在又论本卖《石头记》,这些书贩全都狡猾狡猾地干活!
况且3万2这样的价码明显和网上行情挂钩,还让他们这些淘宝人怎么捡漏?
所以林逸就摇摇头,嘴里念叨:“价格太高了,承受不起啊。”说着把那《石头记》放回去,再去翻看别的线装书,好像对这套书已经死了心。
实则,林逸等待着摊主主动降价,他的心神根本就不在自己手中书上,而是偷偷瞄一眼摊主,看他有何举动……靠,这厮竟然面不改色稳若泰山,这还不算,仿佛为了证明他有多沉稳,有多淡定,紧接着还从兜里摸出一根香烟,悠然自得地点着了,抽了一口,烟雾袅袅……
摊主抽着小烟,优哉游哉,丝毫不理会林逸抛过去的那些“哀怨”目光。
玩耐性吗?
谁怕谁。
林逸起身,装作已经在这里看够了,拍拍身上的“尘土”,表明他要去别的地方了。
往往这时候,那些识相的摊主就会主动挽留,来一句,“朋友,你给个最高价听听,成的话咱就成交。”或者,“你要是真想要,实意买,那我就再给你少点。”
可是眼前这位……竟然在林逸偷瞄他的时候扭过脸去了。
靠,高手啊!
林逸知道撞到了铁板上,这不是个普通的旧书贩子,明显学过心理学,简直把自己吃得死死的。
怎么办?
是主动放弃,还是继续演戏?
林逸没有了退路,只好装模作样地晃荡到了另外一个书摊,假装在浏览书摊上的旧书,心里却在呐喊:“叫我啊,叫我啊。叫我的话,我会立马拐回去的……”
可是,那位摊主大哥明显铁石心肠,对于林逸的离去竟然无动于衷。
林逸有些泄气了,他蹲在旧书摊前看了一会儿,所有书竟然都不入他的法眼,脑海中净是那套《石头记》,于是他就忍不住回头看了一眼,这一看不得了,竟然有个死胖子拿起了那套书,似乎很喜欢的样子正在仔细翻看。
林逸不再犹豫,就折了回去,对那摊主说:“朋友再少点吧,这套书我真的很喜欢。”
那摊主就嘿嘿一笑说:“你这话说得有意思,这套书不仅你喜欢,很多人都喜欢,要不信你问这个大兄弟……”
那胖子就晃着手指上硕大的金戒指,摇头晃脑道:“这可是绝版书啊,品相又这么好,搁到藏家手里保准压在手里不外出手……机会难得,可惜我这手头紧啊。”眼珠子死死盯着这套书,看起来真的是爱不释手。
林逸见此,就当机立断,说:“不如这样,三万块,我买下!”
“三万?”摊主楞了一下,然后似乎在做努力的思考和挣扎,最后抬起头目光笃定道:“那么好吧,我就交你这个朋友!”
“可是我没带那么多现金………要不等会儿去提款机给你取,要么给你写张支票?”林逸说道。
摊主还在犹豫,旁边那戴着大金戒指的胖子就说:“别介,那多费事儿啊,这事儿亏是碰到我,我这里刚好有三万块现金,替你先给了。”
“呀,大哥,这怎么好意思。”林逸没想到这胖子会这么热心肠。
“没关系,我还有这个,你刷给我就得了。”说着胖子就拿出来一东西。
林逸一看,晕,竟然一部pos机!
林逸对胖子的身份有些诧异了,不过这时候也想不了太多,只能乖乖地刷了三万块过去。
……
交易完毕,林逸拿了那套线装庚辰本《石头记》离开了书摊。
后面,那个胖子还没走,反而看着林逸背影,讥笑一声:“这只傻鸟!”
这时,那个秃脑门摊主凑过来,嬉皮笑脸地说:“怎么样,金爷,刚才那戏我演的不错吧?”
金胖子嘿嘿一笑:“不赖,就你这秃头,都快赶上葛优了………”
“再厉害也比不过金爷你呀,那套小工坊盗版的线装《石头记》您老已经卖了多少套了,300块的成本,硬是卖足3万,俺真是佩服死啦!”
金胖子笑道:“佩服个求啊,这点小钱我还看不在眼里。要想赚大钱就玩赌玉,那才够刺激!”
“是啊是啊,可惜我要守着这个摊子,等会儿不能跟您去见识见识!”
“有机会的,胖爷先走了………这是赏你的!”金胖子随手丢下三百块钱,得意洋洋离去。
后头,原本挤满笑脸的摊主脸色立马一变,捡起那三百块钱骂道:“狗曰的,演了半天的戏才给三百,打发叫花子呢!”(未完待续。。)
第二百七十三章。惊醒
虽然花了3万块的高价买了一套庚辰本《胭脂斋评石头记》,林逸心中却还是很乐呵的,现在他才算真正明白那句“千金难买心头爱”的意思了。
提着一大兜子的旧书,林逸又在旁边一个摊位上买到一本《海子诗集》,2008年漓江出版社版本,虽然不是什么价高的宝贝,但是碰见了喜欢的诗人的书就忍不住想买。尤其林逸很喜欢海子的那首“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和“春暖花开面朝大海”。
记得不错,关于“海子”的诗集有几本是很值钱的,比如1990年春风出版社出版的海子诗集:《土地(太阳。土地篇)》,世纪末诗丛,一版一印4000册,书摊上三四元的东西,现在硬是被炒到了一百多;还有1997年的《海子诗全编》,三联一版一印,价格也快两百了。
这册是2008年出版的,品相也很好,打算回去好好翻翻。还看到一本平装网格,比较常见,就没买。何况上次林逸在“网格本”方面捡了大漏,对于这种同类的“小虾米”就更看不上眼了。
……
古玩城的很多店铺老板,和其它地方的老板一样,到了早上8点左右才慢慢悠悠的来,这就给了那些没买摊位的小贩摆摊的机会,也形成了这种见不得光的“鬼市”市场。
眼看差不多已经六点了,再有两个小时,“鬼市”就要散场了,那些匆匆忙忙赶来摆摊的书贩子们更是迫不及待地把麻袋里装着的旧书一股脑倒出来,也不管地上有没有积雪泥巴,反正这些书来的也便宜,弄脏了也不心疼。他们这种做法,却看得林逸直皱眉头。
走了几步,林逸就看见一个女的正往外倒一堆线装书,翻了翻却是很稀松平常的《康熙字典》,民国石印版的,价值不大,况且边角已经被老鼠啃得不像样子了。
记得不错,《康熙字典》最近拍卖最高的一套是“道光七年,官版御制”,一套42册,拍卖价高达12万。可以说作为差不多三百来年的识字工具,《康熙字典》版本太多,殿本,官版,以及民间作坊版本多不胜数,再加上印量极大,稍不留神你就会打眼。
再看她倒出来的其它线装书,有一本竟然是线装影印王菲手抄血书《佛说长寿减罪护诸童子陀罗尼经》,比较有意思。好像是王菲跟了一个什么仁波切学法,后来出了600套线装书供结缘。
问那女摊主啥价钱,那摊主狮子大开口说:“最低300!”
林逸摇摇头,这种书对于那些追星族来说也许值那么多,不过对于他来说,就没太大的价值。
见林逸要走,那女摊主就又自动降到200块,说:“你要的话我卖给你。”
林逸就又摇摇头,伸出一个巴掌:“50!”
女摊主瞅他一眼,“给你!”
林逸一愣,他本来不打算要的,所以就递了一个很低的价格,没想到人家竟然肯卖。
见林逸有些不情愿地掏钱买书,那女摊主就又说:“别捡了便宜还不知足,这书我网上查过的,最低也要200块。”
是吗,难道又是一个漏?不过貌似这个漏是自己跑来的。
……
前面差不多已经到了书摊的尽头,原本漆黑的“鬼市”,已经慢慢变亮。
看看别人,很多人已经灭了手电筒,借着清晨的亮光开始淘书。
于是林逸就将脑门上戴着的那顶“呆萌傻”探灯取了下来,收藏好,然后趁着“鬼市”最后一两个小时候,进行最后的扫荡。
当他走到一个卖书法绘画以及漫画的摊位时,不禁莞尔发笑,因为他看见了两幅裱在镜框里的黄胄的驴。
要知道,林逸可是经手过黄胄“真品”的,一眼就能看出真假来。
拿起来看了看,上面写着画于1971年,镜框后面裱了一张60年代的人民日报,看样子很老,驴画的还行,就是章有点傻,就“黄胄”两个字。
见他看画,女老板娘就说:“这可是黄胃的画。”
男老板赶紧纠正:“是黄胄!三百一幅。“
林逸又不能当面点破,只能摇头苦笑,说:“这艺术品太高级了,咱消费不起。”
男老板还一个劲儿地说:“真想要就给你便宜一点,二百五,怎么样?”
林逸摆摆手,心说,我要是买了,那才是真的“二百五”。
就在林逸发笑的时候,一缕女子身上特有的幽香扑鼻而来,林逸扭头一看,却见旁边走过一个很高挑的姑娘,穿着绿色鸭绒袄,围着红围巾,提着手包,显得很高雅,很时尚。
就在林逸打量她时,女孩子却在他身边停了下来,蹲下身子,一双眼睛开始在书摊前寻觅什么东西。
女孩子打扮的很光鲜,但是旧货市场大家也知道的,都是破烂,这么一位姑娘蹲下淘书自然是引来了很多关注,其中也包括林逸。
当然,林逸之所以会关注女孩,主要是她身上那股很好闻的幽香。自从鼻子蕴含的灵气升华以后,他对气味的好坏就变得更加挑剔了,遇到好闻的气息,就忍不住想要多亲近多闻一会儿。
此刻,林逸见女孩子眼神飘移,似乎在寻觅着绘本、机器猫漫画、龙珠老漫画。
林逸怎么说也是过来人,又心存善念想,于是就和她打了个招唿,告诉她有一个书摊有龙珠漫画,领她过去,结果她看了说这不是她找的,她要的是海南版的,这本是内蒙古的。
林逸一听这话,诧异,懂行啊,看起来这也是个收藏漫画的高手,但到时自己小瞧了她。
于是林逸就问她,你是卖书的吗,她说自己收藏的,多了的也卖。然后说了“谢谢”就走了。林逸瞟了一眼她的包,晕,香奈儿的。
林逸知道女孩把自己当成了随便搭讪的吊丝,想想也是,在这样的旧书摊,哪里会有什么千万富翁,凤凰男出现;也许在这个女孩眼里,他林逸也只不过比别人亲切一点斯文点罢了。
想想觉得好笑,林逸就揩了揩鼻子,心说,只是可惜了鼻子,不能继续闻到那么芬香的气息
想到这里,林逸勐然间想起了什么,脸色突然变得苍白,如果记得不错,每当自己遇到珍本宝贝的时候,鼻子就能闻到相应一缕的书香,可是刚才自己淘得的那套《脂砚斋评石头记》时,竟然半点反应都没有………
难道说,自己打眼了?!(未完待续。。)
第二百七十四章。翻船
大冷的天,林逸竟然额头冒汗。
在旧书淘宝领域,他一路走来顺风顺水,从没有遭遇过挫折,更别说在旧书淘宝中打眼了,往往他总是捡漏再捡漏,要不然也不会被朋友戏称为“捡漏大王”,可是这一次………
林逸慌忙将自己花费三万块购买的那套线装庚辰本《脂砚斋评石头记》取了出来。
如今天色已亮,不像购买时那么灰暗,先去看那外函,大眼看去没什么,可是林逸鼻子立马就闻到一股翻新做旧的味道,蓝色外函也就算了,就算是假的影响也不会太大,可是里面的东西呢。
林逸又急匆匆把里面的书本取出来,一函八本整整齐齐地码在地上,看去,封面颜色竟然深浅不一,打开里面,竟然不是上好的玉扣纸,而是很粗糙的竹纸………
再也不用看下去了,林逸知道,自己真的打眼了。
终日打雁,却被大雁啄瞎了眼睛。
自己这个“捡漏大王”,却被人捡了漏去,并且是三万块的大漏。
仔细一想………
当时天色灰暗,自己又因为紧张没仔细看清楚手中的书卷,这是第一条。遇到自己心爱的书籍难免心中惊喜,喜悦冲昏了头脑,这是第二条。那个胖子的突然出现,给自己施加了压力,使得自己没能再仔细斟酌鉴别,这是第三条。
想到胖子,林逸就又想起了他那怪异的举动,以及他与摊主交流时的神情,如果猜测没错,两人估计是一伙的,这是“宰大户”最常用的一招,没想到如此简单就把自己给构陷进去了。
林逸啊林逸,看你以后还怎么小看天下人。
林逸懊恼不已,总以为自己在旧书淘宝中可以占尽便宜,打遍天下无敌手,谁曾想,立马阴沟里翻船,栽了大跟头,并且是头朝下直直栽下去,半死不活。
这会儿怎么办?
看着这套顶多造价三四百的赝品《石头记》,林逸哭笑不得。
怎么办,难道拿回去找那摊主理论?
换成是一般的买家估计早就这么做了。找到摊主,抓住衣服,然后歇斯底里地说你骗了我,赔钱!
可是林逸不能这样做。
他丢得起这个人啊。
何况就算你真的找到了人家,人家要是死不承认怎么办?直接跟着他开干,两人在这鬼市上演全武行,黑虎掏心,猴子摘桃,让围观人的看猴戏?
这些林逸统统做不来。
再说了,这天底下难道只许你捡漏,不许你吃亏?你占了便宜不说话,吃了大亏就嗷嗷叫,也太没半点职业素质了。
依照林逸现在的身份,丢了这么大的人,只能哑巴吃黄连有苦自己知,打掉牙齿还要含着血咽下去。
一句话,行有行规,这就是玩旧书的规矩!
捡漏,打眼,走宝………都各凭能耐。
你买了假货是自己不小心,知识储备不够,怨不得别人。
想清楚这些,林逸只得摇了摇头,重新将那一套赝品庚辰本《脂砚斋评石头记》装回兜里,虽然是假货,看看还是可以的。总不能自己再拿了去骗别人吧。
……
遭遇这么大的挫折,林逸也没心情再逛这些旧书摊了,再说,这些书摊也差不多被他逛完了,于是就去找高和尚他们,提前与大家汇合。
林逸先是在距离旧书摊最近的古玩区域找到了专玩瓷器的吴大胡子,见到他的时候,吴大胡子的皮包里已经鼓鼓囊囊的了。
林逸好奇地摸摸皮包,问他:“拣到什么‘漏’了?”
吴大胡子就捋一下下巴上的大胡子,兴高采烈地随手拉开拉链,一个冬青釉模印花口十寸盘展露在林逸的眼前,“瞧见没,这玩意才八百元,只要拿回去一转手就是五六千!”
见吴大胡子淘了宝,林逸禁不住也为他高兴,至于自己打眼的事儿也没说出来,只当花钱买了教训。
包里还有一个缠枝珐华罐,口沿部分缺了一大块,罐身上四分之一的彩釉已经脱落。
林逸诧异地问吴大胡子:“这么破的罐子你也要?”
吴大胡子回答:“你可别小看了这个罐子,明中期的珐华罐子陶胎的较多,而这个是景德镇资瓷质的,非常少见。”
林逸一问价格才三百元。再看那罐子,色彩浓烈、花纹富有立体感,有浮雕,风姿独具,确是民窑中的精品。就是当个标本也很值的。
林逸陪吴大胡子逐个看地摊。他走得很快,好几个摊子林逸都来不及弯腰,他就催道:“全是新的,不用看了。”
在一个摆满青花瓷的地摊前,吴大胡子悄悄地对林逸说:“这个地摊的摊主是景德镇的烧瓷工人,他烧的瓷颜色、釉都形似,可就缺乏那个特别时代的特有韵味,所以一看就看出来。”
有一个从南方来的摊主正在兜售一堆青白瓷,吴大胡子对林逸说,这个人的东西你喜欢的话可以挑一件。
于是林逸就挑了一个湖田窑的小谷仓,摊主说二百元,林逸压到了一百五十元,摊主犹豫了一下还是卖了。
离开那个地摊,吴大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