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山主大人摆了摆手。
“有关鸩魔山的事宜,以后我会慢慢给你说。”他微微咳嗽,“指望小梨把这些事情告诉你,她能拖到妖兽年岁的大限。”
易潇微微一怔。
山主大人缓缓抬臂,低声说道:“看。”
易潇这才看清这座静室里是什么。
只有四面墙壁。
墙壁的泥胎甚至有些龟裂。
这四面墙壁上,涂抹着极为粗糙的古老颜料,绘画水平不堪入目,但是却绘出一副令人心悸的场面。
第一幅图,浩瀚云气,天上仙阙,九天之上一片巍峨澎湃,单论气势便压盖人间。
第二幅图是天云撕裂,一柄剑倒垂而下,砸在仙阙之上,将仙阙砸碎,与此同时剑柄与剑锋裂开,分成两半!
第三幅图是徒留剑锋的仙剑继续下沉,砸在人间陆地之上。
陆沉。
易潇看到这里,隐隐约约猜到了这幅画所绘的内容。
他轻声不敢确定说道:“陆沉仙剑?”
在湖心岛佛塔内,自己曾经与公子小陶一齐看见过这柄仙剑,被供奉在佛龛之内,剑身与剑鞘分离,剑身开灵,独自修行。
只差最后一步。
如今已经坠入鬼门之中。
山主大人笑了笑,“眼神不错,的确是那柄陆沉仙剑。那位霸王曾经得到了陆沉剑,将至收藏起来,三门藏剑,鬼门之中藏的就是陆沉剑。”
“只可惜霸王得到的那柄剑,只能称为陆沉剑,而不能称为陆沉仙剑。”山主大人轻声说道:“你也看到了,这幅画里,陆沉仙剑将天上仙人的宫阙都砸得粉碎,虽说不知是否属实,却绝对不是霸王那柄陆沉剑所能做到的。”
易潇疑惑说道:“霸王得到的是赝品?”
“肯定不是赝品。”白莲墨袍山主大人笑了,想了想又补充道:“那柄陆沉仙剑砸碎了仙阙,很大可能是剑身剑柄分离,整柄剑已经损坏,所以霸王得到了只是残缺部分,自己稍微修补,这就是你后来在佛塔里看到的那柄了。”
“不过这些都不是重点。”山主大人轻声说道:“我今天想说的,与陆沉仙剑无关。”
小殿下哦了一声,接着皱了皱眉,依旧有些疑惑:“山主大人,那您跟我说这些。。。。。。”
慕莲城面色平静说道:“看第四幅画。”
易潇望向第四幅画。
那块被陆沉仙剑不幸砸中的大陆四分五裂,不愧仙剑陆沉之名。
而山石崩碎,土地流散,整块陆地化为了一块又一块的岛屿。
在极为广阔的大海上漂流。
无数的岁月过后,分化,游历,合并,收拢。
最大的一块陆地,西北大块土地是浩瀚北原,中间横亘一条长河,两方土地,南方富饶,北方广袤。
所有的岛屿围绕着这块最大的陆地。
零零散散,最终收拢。
无边无际的大海,将这些陆地全都包围。
山主大人指向那块最大的陆地,声音平静,却如同雷声轰隆隆响彻在静室之内。
“你看出来了?”
易潇心神失守。
山主大人轻声说道:“这块最大的土地,在很久以前,名字叫浮州。”
第十三章 观卷
“浮州。。。。。。这大概是千年之前的名字了。”山主大人面色平静说道:“那个时候佛道儒三教的人,都喜欢这么喊。”
“现在的中原,就是当时的浮州。”
慕莲城接着指向了边边角角的小岛屿,在大海之中游离,飘零。
“这些说起来很复杂,却也很有趣。”
他笑了笑,问易潇:“你觉得小世界是什么?”
易潇有些惘然。
“哪里真正有超然物外的小世界?”山主大人嗤笑说道:“鬼门就是了?六道佛骸就是了?”
小殿下依旧一头雾水。
“大神通者是有,搬山倒海,断江摧城,千年前那些三教圣人,远古妖圣,都可以做到。”山主大人戏谑笑了笑,道:“可开辟世界,一斧头劈开混沌,恐怕只有传说里万万年前创造这个世界的盘武大神才能够做到吧?”
易潇微微愕然:“所以。。。。。。那些小世界?”
“小世界?都是游离在海外的岛屿罢了。”山主大人平静说道:“不同的小世界之间,由于仙气消散的程度不一,造成了周遭的环境也都不一,按中原的说法,就是规则的不一。”
小殿下立刻明白了山主大人的意思,喃喃说道:“规则不一。。。。。。”
山主大人深深瞥了一眼易潇,轻声说道:“仙气的确是个好东西,仙气丰盈之地,规则压制更少,修行速度便更快。玄上宇的六道佛骸,就是靠着六道轮回的阵法,修建而出的积攒仙气大阵,靠着数量庞大的仙气,将玄术施展开来,从而来衍生出那座牢狱里不可思议的规则。”
怪不得。
怪不得佛骸里会有那些古怪。
怪不得被押入佛骸之中的人便再无逃脱。
易潇微微抿唇,怔怔看着这一幅大气磅礴的壁画,脑海之中的零碎线索串联而起。
小世界。。。。。。居然是游离在大海里的岛屿,因为仙气逝去的程度不一,保留的规则也就不一。
“大光明宫中的这幅壁画,出自很久以前一位魔宗圣山主人手笔。”山主大人轻声说道:“还有一半,在大黑暗宫中。”
白莲墨袍山主大人柔声说道:“你一个极聪明的人,只看半幅壁画,应该就能明白其中含义。”
山主说的的确不错,但易潇还是有些事情想不明白。
相距千万里,这些小世界。。。。。。如何与中原建立起联系的?
“青梨的空间天赋,你也看到了。”山主大人一眼就看透了易潇的心思,微微赞叹道:“这世上的确有这么一种不可思议的天赋,咫尺天涯,明明是大修行者都难以企及的事情,却可以轻易成真。”
“中原的三大圣地,无一例外都是扎根小世界。”幕莲城轻声说道:“魔宗圣岛的元气何其浩瀚?那些圣地也不输圣岛,也唯有坐拥这笔上古遗留的资源,那些圣地才可以源源不断的诞生天才。”
“所以。。。。。。剑冢,隐谷,风雪银城,为什么在千年前没有这些圣地?”山主大人戏谑笑道:“因为千年之前,根本没有小世界的概念啊。”
易潇深吸一口气,揉了揉眉心:“可风雪银城就在中原的极北之地。。。。。。”
山主大人微微瞥了一眼易潇,平静说道:“洛阳城里的那一幕你看到了?”
说的是风雪银城城主想将红衣儿囚入掌心小世界的那一幕。
“诸大圣地之间各自掌握着通向己方小世界的通道,算是各自前辈们留下空间天赋的另外一种应用。”山主大人缓缓说道:“风雪银城的小世界,名字叫‘映月小魔境’,是个极邪门的地方。”
“你且将这幅壁画记住。”山主大人轻声说道:“等以后时机到了,大黑暗宫那里还有剩下的半幅壁画。这一整幅壁画,名字叫‘衍陆残卷’,按那位圣山前辈的遗言,除却大修行者和个别妖孽,外人不能观卷。如今魔宗有资格观卷的,除了那位大光明宫宫主,就只有你了。”
易潇微微一怔,“大光明宫宫主?”
是那位青梨姑娘?
自己与青梨一路同行,那只原形类狸猫的妖族姑娘,看起来并不像是战斗天赋的妖孽,修行境界最多也只有九品而已。
小殿下全然没有想过,自己如今若论修行境界,离九品差得更远,匡论妖孽。
山主大人自嘲笑了笑:“你能观卷,是因为两道天相,史无前例,这种天赋放到这里,就是随意修行,日后也注定成为大修行者,所以让你提前观卷。”
接着山主大人悠悠说道:“那位大光明宫主可跟你不一样,那人若论妖孽,的确是千万里挑一的妖孽,不输世上任何一人,可他能观卷。。。。。。却不是凭借自己妖孽的身份。”
易潇微怔,讶然说道:“那只狸猫难道是大修行者?”
山主大人哑然失笑:“狸猫?哪只狸猫?你说青梨是狸猫?”
易潇尴尬无语。
“谁告诉你大光明宫宫主是青梨了?”好整以暇的白莲墨袍山主眼中噙笑,仿佛就等着易潇闹这个笑话,看到小殿下微微错愕的神情,这才满意笑道:“这位大光明宫主。。。。。。说不定你还认识。等日后时机到了,你自然知道我魔宗的大光明宫主是谁。”
山主大人笑着挥了挥手,静室内的景观如墨般淡去。
易潇眯起眼,看着自己周身景象羽化模糊,那位山主大人不动声色,挥手将自己送出了静室,送到了大光明宫山巅之上。
斗转星移。
空间手段。
“跟青梨偷学了一些,登不上台面的小手段,在圣岛里赶路时候可以用一用。”山主大人微笑着摆了摆手:“六座圣山,你随意挑一座,静修的时候可以在圣山上,元气充沛,修行速度比中原要快得多。”
身负株莲相的小殿下没有急着选圣山,而是低垂眉眼,思索了好一会,斟酌问道:“山主。。。。。。我有一个问题。”
慕莲城笑眯眯望向易潇:“但说无妨。”
“小世界里。。。。。。难道就没有什么限制?”易潇有些不太敢确定,犹豫问道:“圣岛的元气比外界充沛这么多倍,只要天赋不差,成为九品,几乎没有困难。即便如今中原降临大气运,也没有这么充沛的元气修行资源,天底下有这么好的好事?”
山主大人笑着没有回答,而是缓缓伸出一根手指。
易潇微微惘然。
“天底下。。。。。。当然没有这种好事。”
“三大圣地,每一世行走天下的弟子,有几个人?”
看到山主大人那一根微微竖起的手指,易潇下意识喃喃说道:“一个人。”
“在小世界里修行,元气资源浩瀚,修行速度极快,事半功倍,人人求之不得。”山主大人轻声笑了笑,道:“可来到中原之后,一但越了九品,便打上了烙印,只有第一人可越九品,之后的同源修行者,便再也无法在中原成为越九品的存在。”
“这就是为了维持中原的平衡,风雪银城所设下的‘规矩’了。”
易潇问道:“为什么不在小世界里直接越九品?”
山主大人轻轻瞥了一眼小殿下,面色平静说道:“越九品需要吸纳太多的元力,圣岛资源纵然丰富,也无法承受这样的损耗。中原足够大,只有那里才可以容得下我们。”
小殿下沉默了。
山主大人接着冷笑说道:“小世界跟整个人间比,太过渺小,不值一提,可偏偏拥有大量的资源,所以每一个大势力,都梦寐以求一个小世界,再残缺再破旧都无所谓,至少资源足够,可以孕育出一位越九品的存在。”
“你尽管修行。”山主大人宽慰道:“那位南海的道胎妖孽,说是一年入九品,坐拥那么庞大的资源,换成是你,应当也可以做到。”
“南海的终巍峰,与圣岛一样拥有大量的修行资源,却算不上小世界,不受规矩所迫,坐拥南海,得天独厚。”山主大人微微苦恼说道:“归根到底,小世界的界限规划相当模糊,而游离在这片大海上仙气没有散尽的岛屿何其之多?更多的岛屿里,有着终身漂泊的修行者,他们没有空间天赋,就算穷尽一辈子,也不知道中原是什么模样,他们一辈子活在那里,所以说这些游离在外的岛屿,是一个一个独立的‘小世界’了。”
山主说完之后顿了顿,大有深意望向易潇。
“这些算不上秘辛,也绝不是什么人都可以知道的。”
“你应该明白我的意思。”山主笑了笑:“风雪银城的规矩多得很,你若是说漏了嘴,保不齐也能成为他们追杀你的一个理由。”
小殿下皮笑肉不笑道:“不用他们追杀我,我早晚有一天会登门拜访。”
他面无表情想着洛阳城内那个银白色大麾男人在风雪中撕裂红衣的场景,轻声说道:“在哪座圣山修行。。。。。。其实都无所谓了。”
易潇指了指大光明宫对面的山峰:“就选这座好了,大黑暗宫。”
第十四章 无求
大黑暗宫圣山迎来了一个新人。
整座鸩魔山圣岛都知道,山主大人从中原带回了一个初入魔道的年轻修行者。
圣岛是天下修魔者的圣地,规矩森严,外人极难入内。
能让山主大人从外面破例带入圣岛修行的,太少太少。
那个黑袍少年默不作声,在大黑暗圣山上入住之后,就立即开始闭关修行。
在很多年前,山主大人也曾经带回过一个与他同样年轻的修行者。
同样的年轻,同样的天赋出众。
同样的。。。。。。孤独。
而多年以前的那位不被圣岛看好的年轻修行者,如今已经是大光明宫的宫主了。
停留在圣山为数不多的修行者在整整一个月的时间里,没有看到小殿下的那座楼阁开门。
闭关。
这。。。。。。闭的是什么关?
如今入住大黑暗圣山的这个年轻男子,入山时候的修为卑微,最多只有五品元力层次,而入山之后,除了闭关,没有做过第二件事。
就是这样一个突然入住黑暗圣山的年轻男人,据传闻。。。。。。很有可能就是山主大人钦定的魔宗少宗主了。
难怪修行如此勤勉。
比当年的大光明宫主看起来更要清冷一点。
小殿下入住大黑暗圣山之后,山上涌来的元气是周围几座圣山的总和之多。
对于山主大人明显动了私心的举动,整座圣岛都看在眼里,而在黑暗圣山修行的魔宗教徒暗自窃喜之余,心底其实还有些不敢相信。
因为那些涌来的庞大元气,几乎没有浪费,大部分全部涌到了山巅。
那个人在闭关修行。
可到底是什么样的修行,需要如此庞大的元气?
这个年轻男人,难道是传说中的远古大妖转世,只需要元力就可以不断修行下去,直到恢复巅峰;还是说他身负吞噬相,不然为什么一个修行者需要数量这么恐怖的元气?
山主大人为小殿下安排的住所是一个相当大的手笔,乃是大黑暗圣山上曾经宫主的宫殿,山顶莲花池,藏书阁,应有尽有。
而且上一位大黑暗宫宫主给这个住所名字起得极为文艺——
莲阁。
莲阁里几乎应有尽有,易潇闭关的这些日子里,外界看不到他究竟如何修行。
但绝不是像那些人所猜测的那样闭死关,一味枯坐。
身负株莲相和龙蛇相两道天相的小殿下,北上以来,这两道天相已经蛰浅良久,如今得到了合适的机会,自然疯狂汲取元气,大黑暗圣山上每日疯狂涌来的元气,多是饲养了易潇魂海青莲池中相互依寐的一龙一蛇两条活物去了。
龙蛇相之前在白袍老狐狸的滴天露下开始觉醒,在株莲相中寄胎,一个多月的寄养,小龙小蛇如今已经占据了莲池一半大小,只是身子依旧狭窄细长,盘踞青莲池底,水波不兴,几乎睁不开眼,终日郁郁昏睡。
一心两用的小殿下,素日里无论是翻阅莲阁藏书经文,或是修行三十三重天经,都与吸纳元气不相冲突。
分心修行,这已经成为了易潇的习惯。
株莲相的养魂功效极强,故而易潇每日所需要的休息时间极短,从淇江北上以来,小殿下一直苦于没有真正修行的时间。
如今真正来到了鸩魔山圣岛,易潇终于有时间可以静下心,无须去考虑其他。
小殿下每日的时间安排得极满,除了吸纳元力,就是莲花池前打坐,或是阅经修行,除却总结之前修行的陈旧杂物,就是扪心自问,做一些在外人看来厄长无趣的笔记。
归根结底,这些都算是悟道。
道之一字,终究难清,本就是虚无缥缈,朝闻道,夕死可矣。
剑道是道,刀道是道。
魔道也是道。
。。。。。。
。。。。。。
山主大人是鸩魔山圣岛的主人,整座圣岛来去自如,而在这段时间里,山主大人相当频繁地出入大黑暗圣山的莲阁,闲来无趣,为易潇提供了许多魔道修行上的指导。
圣岛是山主大人的圣岛,也是整座魔宗的圣岛。
慕莲城强行拔高大黑暗圣山的气运,汲取了半座圣岛的元气资源,举半座魔宗,只为了饲养易潇魂海之中的一龙一蛇。
小殿下看在眼里,山主大人对此事决口不提,自己自然也没有主动开口。
即便易潇从来不出莲阁,却也知道。。。。。。即便是山主大人,压下了圣岛里如此之多的异议,将元力资源灌输给自己,一定抗下了相当大的压力。
六座圣山围绕的鸩魔山,还有鸩魔山上最高层的魔宗五老会,貌似对于自己的看法相当巨大,好几次派人试图断去莲阁的元力输送,都被山主大人拦下了。
“无须去在乎五老会那边的态度,一切有我出面解决。”山主大人眯着眼懒洋洋侧躺在莲花池上空,望着在莲花池台前打坐修行的易潇,慵声说道:“那些魔宗老人,一大把岁数了,还停留在上个时代,不过也算是为魔宗考虑。只可惜他们太老了,不敢冒险,所以缺乏眼界和魄力,当年我带了那人回圣岛,在大光明宫剑殿修行的时候,他们也做过偷偷摸摸断去资源的这档子破事。”
说的自然是在圣岛极具传奇色彩的那位大光明宫宫主。
易潇越来越好奇这位大光明圣山宫主的真实身份。
而白莲墨袍山主一概不提。
慕莲城笑着说道:“南海的那位道胎大师兄,世人只看到了他一年入九品,如饮茶喝水。却不知道,他一年之内连破九道屏障,终巍峰几乎枯死了一半的紫竹,入九品之时,滔天紫气从中原东来入南海,浩瀚磅礴,尽入一身,这一幅气吞万里如虎的场面,背后却是南海无数资源不遗余力的推送,仅仅是他一个人,就几乎吃空了半个终巍峰,这是什么概念?”
闭眸修行的易潇皱眉轻声说道:“他成就的是九品?”
“那个道胎的底子太过牢固,修行之前,心无旁骛,修书道修棋道修花道修剑道,养魂到了极致,对于‘道’的理解太高。”慕莲城略微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