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重生弃女当自强-第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枪业娜耍换崞颐堑模愠龆嗌偾阏崭陡思揖托辛耍 �

    小曼翻开那块还带着阿奶体温的布包,鼻子酸酸的,说道:“奶,我们就看看,看好了下次再买也成的,这是阿公给你……”

    救急、保命的钱啊!

    阿奶拍了拍小曼的手:“阿奶的身体阿奶知道,就除了看不见,没有别的毛病,需要什么救急的?现在你在身边,我们又有新家了,总得置些新东西。你阿公不懂这些,他有什么用什么,没有就不用,可你不行!你是女孩儿,女孩儿生来就该娇养着!刘凤英不疼你,阿奶疼!你现在归阿公阿奶了,是阿公阿奶独龙一个孙女,有这条件就得给你买,要和别人家姑娘一样!等以后你长大了,就算没有阿公阿奶在旁边,你也要自己对自己好,尽量让自己过得舒适,不能将就!懂吗?”

    小曼说不出话,眼泪滚滚而下:她何德何能,得到阿奶这般宠爱!

    眼泪滴落在阿奶的手背上,阿奶也不再说什么,又伸手往内袋掏了掏,掏出块掐牙边绣花手帕,手帕已经旧得泛黄,却洗得干干净净,叠得整整齐齐,阿奶就用那块手帕给小曼擦拭眼泪。

    前世,小曼也看见村里代销店有这样的手帕摆卖,两毛五分钱一块,她很羡慕能用上手帕的人,但她直到被刘凤英收了彩礼钱嫁出去,都没能拥有一条属于自己的手帕,等她口袋里终于可以兜着三五块私房零用钱了,代销店里却不卖手帕了,等再过些时候,人们还开始用上了一次性纸巾,莫小曼就显得更加落伍了。

    而小曼以前替阿奶洗衣裳时从没看见她有手帕,想必也是十分珍惜的,说不定她自己在家洗了,就晾在屋子里,以防小孩子们给她掳走!

    小曼想到这里,破涕为笑:“阿奶,你……你还有手帕啊!”

    阿奶一顿,脸上浮现出一丝异样神采:“怎么?阿奶有个手帕好奇怪么?阿奶有过的好东西,多着呢!”

    “哦哦?那是什么好东西?”

    “金银珠宝算不算?”

    小曼连连点头:“算啊算啊,在哪里在哪里?”

    阿奶咯咯笑了,声音里除了宠溺,还带着一丝只有在阿公面前才显露的爱娇:“阿奶要是知道会有你这个小财迷在这等着,当初就是拼了命也要留一两样好东西给你!”

    小曼泄气:“原来是以前的事啊,那就是现在没有喽?可惜了哟!”

    阿奶又是一阵开心的笑,拍着她肩膀:“快带阿奶去给你挑个漂亮床单,新棉被、新蚊帐,还有枕套毛巾什么的,等你晚上做个美梦,想要什么就都有了!”

    小曼:“……”

    阿奶高兴起来,居然童心大发,还会拿她打趣!

    由阿奶作主,两百块钱在小曼这个曾经大手花钱的败家女眼里其实也真的不算什么,不过半个多小时,当阿公上楼来找到祖孙俩时,只看见一堆东西,钱被花得一分不剩,阿奶还问阿公拿了两块钱,给小曼补上一双透明塑料凉鞋!

    阿公对着那一堆东西楞了半晌,最后摇摇头什么也没说,他是被这祖孙俩花钱的速度给惊呆了!

    先把阿奶送到放牛车的地方等着,阿公和小曼跑了两趟,才把东西都搬回到车架子上安放好。

    两百块钱在1977年是非常抵用的,买到了许多东西,布票都不够用,阿奶就听从售货员的建议,拿钱跟别人换,这个当然是双方都不多话,悄悄换完就散。

    小曼有了属于自己的铺被,全新的:棉被、床单、枕巾、蚊帐,脸盆……考虑到小曼不会缝被套,阿奶又看不见,就买了两床线毯,夏天可以用一条盖肚子,冷天两床线毯裹住一床棉被,拿针线上下一缝,就充当被套了!

    这样简单易行,线毯又比棉布厚,缝成被套只会更加暖和,就算小曼不会缝,阿奶也可以慢慢摸索着做好。

    还有新的黄杨木做的梳子篦子,小曼是短发,绑不起来,不然阿奶还要给她买彩色纱巾丝绸带扎头花!

    新手帕买了四条,阿奶两条,小曼两条,手帕花色很多,小曼问过阿奶,选了各自喜欢的花色。

    新毛巾、肥皂香皂海殴牌洗发水也买了,小曼说她想和阿奶一样用茶枯水洗头,茶枯这个东西可是后世养发护发珍品,对头发确实很好的。阿奶不听,她就想让小曼用时下最流行的海殴牌洗发水——没道理人人推崇的东西会不好?

    带着小曼去衣服鞋袜柜台,给小曼买了三条内裤,配三件小背心,在小曼极力要求下,阿奶才同意给她自己和阿公也各买两条新内裤,两件背心,全部是花篮牌的!

    女售货员见阿奶虽然眼睛看不见,但买东西说一不二,还能掏得出钱来,对阿奶的态度就明显很好,边拿了张报纸帮着把衣服打包,边告诉阿奶:生产这个花篮牌内衣裤的纺织厂是国家重点企业,质量绝对保证好,回家穿上身就知道了,舒服得很呢。

    阿奶笑着点头,又听女售货员介绍说新来的一批女童装很漂亮,大号的适合小曼这样年纪,阿奶立刻让售货员拿给小曼试穿。

    衣裳是成套的,蓝底小碎花上衣,配蓝色直筒裤,小曼被售货员摆弄着穿上新衣,然后推到玻璃柜前去看里边反映出来的影子,果然人靠衣装,她自己也感觉像变了个人,衣裳挂在货架上没看出什么来,穿到她身上竟似量身定做的,那小翻领、前胸、袖口、裤管缝都有一道莹光彩色镶边,显得新颖精致,端庄秀雅,在这个年代来说,应该算是很时尚的了!

    女售货员笑着对阿奶说:“你孙女小模样儿长得真好,再配上这套衣裳,人才拔尖了,比城里的女孩儿还要漂亮!”

    这话阿奶爱听,手一挥:买了!

    新衣裳要配新鞋,就非得再给买双新凉鞋,没钱,等阿公来付!

    阿公在楼下转悠,买得些农具和家中常用工具、一整套崭新锅碗瓢盆,按照阿奶吩咐称好糖果,买得生盐酱醋,想想还没有煮菜的猪油,又赶去猪肉供应处,买到一斤多肥猪肉回家熬油!

    细算算,阿公今天也花了不老少的钱呢!

第十七章 欢乐的牛车

    牛车上装着易碎的东西,怕被颠着,走得更慢了,阿公没坐车,牵着牛绳跟在一旁走,阿奶和小曼仍坐在车上。

    小曼趁阿公不注意,从竹篮子里拿出竹筒,往里边倒了些灵泉,自己作势喝一口,给阿奶喝了两口,然后递给阿公让他喝完剩下的,阿公摇了摇竹筒:“咦,怎么还有水?我以为空了的!”

    阿奶咂巴着嘴道:“想是剩着底下三两口,正好也能解渴……你个粗心大头的,就以为没有了,怪不得平常莫老二总跑来摸你的酒壶,那壶底剩的酒都够他斟满一盏的!”

    阿公仰着头喝完竹筒里的水,呵呵笑了:“这回我们搬出来,他再想喝我的酒,可难了!什么都不给他们,就是剩一口酒,也只留给我的小曼!”

    小曼接过竹筒盖好:“阿公,我不喝酒的!”

    阿公道:“过两年,你十八岁了,就给招个上门女婿——会喝酒的才要!”

    小曼翻了个白眼:“阿公,你学过算术吗?我现在才十一岁,过两年我满打满算也是十三,哪里就十八了?”

    阿奶大笑起来,阿公也乐了:“是阿公算错了,我们小曼还这么小,那就等几年再说!”

    阿奶笑出眼泪,拿手帕擦了擦,说道:“也不能空等着,小曼啊,得上学读书!你要是有那天份读得好,将来能为自个儿挣个前程,要是一般般,也能识字会算数,不做睁眼瞎任人蒙骗!”

    阿公点头附和:“对对,我们小曼要读书!我算算看,哦,差一个月就开学了,咱们自己村里有学校,孩子们都是六七岁上学,小曼十一岁……那也没事!以前读过的两年书怕是早忘光了,就从一年级重新开始吧!”

    小曼黯然,前世她就是因为读书少没文化,也不够自信,逃出那个养老院之后,慌慌张张如丧家之犬,被别人骗着上错车,最后被拐卖!

    “阿公阿奶,我不想读书!”小曼说道。

    书肯定是要读的,只是不愿意进小学校,她曾经拥有四十岁魂龄的人,再坐进小学教室当小学生背诵九九表,算什么回事?

    前世遇到那个人,他花重金给她找了五六个老师和师傅,只教她一个学生,她那时被他动员激励的,焕发出强烈求知欲,而且那个人不允许她有半分松懈,三年时间,她的文化知识严格来说在某方面或许还不能达到高中水平,但她成为合格的糕点师、厨师……这是她自己选的、那个人也认可的职业技能。

    阿公的话把小曼拉回现实:“不上学可不成,再不喜欢,你也得把初中上完。刚才你和你奶一起买东西了,你奶没说你什么,那就算你是个识数的了。可字也要多认几个才行,这样出门坐个汽车火车,至少能看懂那张车票!”

    阿奶的劝说更具说服力:“小曼,现在你可能还不太明白,等再过三两年,你就知道了:身边的姑娘们,个个都识文断字,就你一个不识字,你好意思找人家玩,只怕人家可不想跟个不识字的混在一堆呢!水往低处流人往高处走,我们总要跟上大众人势!还有啊,你看大队选个代销员、卫生员,或是会计出纳,或是粮站上的临时工,都要有文化的对不对?就连生产队工分记分员,也要读过书识字的!做那些活儿又轻松又干净,不用累死累活下田地,还能省出时间做自己喜欢的事儿,哪个姑娘不愿意去?可人家第一个条件,就是要初中、高中毕业生!你看莫家院子左边那韩家,他家的家蓝、家英读的卫校和师范,毕业回来就是医生、老师,又体面又光荣!你也把书读着,只要努力了,文化知识积攒得足够多,总有一天用得上!阿奶不求你以后能出人头地,只希望你凭学识改变命运,谋得一份体面舒适的生活,不被别人轻看,这就行了!”

    莫小曼红着眼,含泪连连点头,哪怕阿奶看不见:“奶,我读!我一定要努力地读书!嗯,读就要读出个名堂,我要给阿公阿奶读出个大学生来!”

    阿奶又发出刚才那样的大笑,清脆而爽朗,充满活力,还带着些俏皮,如果没有亲眼看着,很难想到这笑声属于一个年近六旬的妇人。

    阿公扭头看着小曼,脸上神情且惊且喜:小曼这孩子虽说来历不明,有点担心以后会被人上门来领走,可她真的是个宝啊,老太婆多少年没这样笑了!

    唉!不管了,难得老太婆喜欢,她这么疼爱小曼,小曼看着也像是个纯良孝顺的好孩子,就算以后找到了她亲爹娘,只要她念着老太婆几分好,时常记挂着,得闲回来瞧看一眼,也值了!

    阿公这么想着,笑呵呵地对小曼说道:“给阿公阿奶考个大学生出来,这可是你亲口说的,阿公可记着了!咱们村还没有自个儿考上的大学生哩,特别是女大学生,你有本事给出来,阿公就拼了老命,按照人家娶媳妇生儿子的规格,摆宴席请全村人吃他三天三夜!”

    阿奶和小曼都乐了,上辈子,八十年代之后,公道村考上大学的后辈由少到多,刚开始人们还没有请酒庆祝的意识,到八十年代中期,有些人家真的因为孩子考上大学而发请柬请喜酒,热热闹闹弄得跟结婚酒一样,没想到,阿公现在就会提出这么有预见性的话题!

    小曼打趣道:“阿公,请三天三夜酒宴,你就要拼老命啦?需要很多钱吗?”

    “那可不?要宰猪杀羊的啊,你以为光是一头两头就够啦?我们村这么大,人这么多,不够的!阿公要请就请得实实在在,让人家吃得舒舒服服,一桌子摆十八碗,吃完再给上,吃撑为止,酒菜没剩下的都不算!”

    小曼拍手笑:“阿公,你这样摆阔,是不是有点像地主老财?”

    “我孙女都能考上大学了,我像一回地主老财又怎么样?”

    阿奶嗔怪道:“地主老财才不像你们这么浪费,你们这样分明是土匪的派头!”

    一家三口又哈哈笑作一堆,这个年月,在中国尤其是农村,地主老财还是贬义词,骂人才用上的,阿公阿奶用在自家人身上论说,竟不觉得有什么不好,也算是奇葩了。

    小曼把车上被颠得有些走位的东西重新归置好,忽想起来,对阿公说道:“今天我们把钱都花光了,没钱交学费了,今年先不读了吧?”

    阿公笑了笑:“这个不用你担心,阿公这里还有点钱,足够你交学费。再说,阿公又收拾好一批药材了,等过几天就拿去莞城卖,能得一笔钱,我们攒起来,越攒越多,等将来你考上大学,都不用愁学费!”

    小曼皱了脸:难道,还真的要再去读一读小学!

    “阿公,你下次去采药带上我好不好?”

    “不好!阿公去采药的地方可不是你们砍柴割草的山坡,那都是陡崖,或是深谷,崖上危险,深谷里蛇虫乱爬,你不能去!”

    “那阿公就不怕危险吗?”

    “阿公习惯了,也提防着呢,没事!”

    “阿公,你以后,一定要更加小心小心!太高的陡崖不要爬,少去深谷!采些普通的药材就行了,我们现在有好好的房子住了,家里的东西可以慢慢添,暂时不需要很多钱……我肯定好好读书!我听人家说过了:读完初中,能考上地区高中民族班的话,学费全免!三年高中后考上了大学,就是国家的人,不但不用交学费,国家每月还给伙食费!只要阿公阿奶健康长寿,等我毕业出来参加工作领工资,就不用你们辛苦了,只管享福就行了!”

    阿奶伸手过来把小曼揽进怀里,眼里蒙上一层水雾,嘴唇哆嗦着,朝阿公喊道:“老头子,我说了很多次你都不听,现在,你听见了没有?听见孩子说什么了?我们不要很多钱,就要你留着一条命!穷就穷点,苦就苦点,只要一家人团团圆圆在一起!有朝一日……孩子长大了,会好起来的!”

    “好!好!我知道了,我知道了!”阿公最怕阿奶哭,忙不迭地答应:“我都听你们,以后再不爬高崖,也不去深沟了!我就找些寻常药材,价钱虽然便宜,攒多了也有个数!”

    阿奶的眼泪滴在小曼脸上,她抽泣了一下,说道:“便宜点不要紧,够用就行了,再不要拿命换那些贵的!只要一家人平平安安的,平平淡淡过日子,我再不想你几天几夜不下山……你不回家,我也住不安宁,你知道吗?”

    “我知道,我知道……”阿公难过地看着阿奶,嘴里下意识乱应着。

    “知道你还那样?”

    “以后不那样了,我保证!阿玉,你不要哭了!”

    阿公说着,求助地看向被阿奶紧紧搂在怀里的小曼,只见小曼一双灵动的大眼睛滴溜溜转了一圈,故作吃惊地压低声音:“阿奶!我阿公喊别人名字耶!阿玉是谁啊?阿玉,阿玉……”

    噗嗤一声,莫阿奶破涕而笑,轻拍小曼后背一下:“这傻孩子,你阿公一个老头子,他还敢喊谁?喊我呗!”

    “哦,原来阿奶名字叫做阿玉啊?好听,呵呵呵!”

    “哈哈哈哈……”

    “咯咯咯咯……”

    短暂消失的笑声又响了起来,前头老牛昂着头,慢条斯理地走着,并不管车架上承载了多少的欢声笑语,反正,它都能拉得动!

第十八章 新居

    这一路上,阿奶的胁迫以及小曼从旁“捣乱”,最终使得阿公亲口做了三项保证:第一,再也不攀爬高岩,深入山沟;第二,往时阿公为了守水库、采药,夜里一律不回家的,要进深山的时候,更是三五天不见人,从今往后,不管什么情况,必须每天回一次家;第三,守水库这份工做完今年,明年就不做了!

    阿公嘴上答应得痛快,心里却着实惋惜丢掉这份工,那可是他的好兄弟莫支书给争取来的,活儿清闲,一天固定挣七分工分,他还能有大把时间上山挖药材,多好啊!

    他试着抗争了一下,但家里大的小的两个女性都不好说话,二比一,抗争无效!

    莫小曼之所以不让阿公继续守水库,是因为她知道国家新政策快要下来了,最迟后年,全国农村都取消工分制,田地直接划分承包到户,农民自己掌管田地,爱种点什么不行?阿公既然懂药材,可以在家种植,不用上山了!

    而阿奶纯粹就是不想让阿公去守水库:年纪大了,一个人独自住在荒郊野岭,她感觉不到他,也担心他,总是心慌慌的。不让他去守水库,在家里跟着生产队一起出工,哪怕挣少点,好歹一家人能天天相见。

    听着阿奶的絮叨,阿公脸上再次布满内疚,彻底不吱声了,心里想着:好不容易积攒的钱,原本想等天凉了就带阿太婆进城住院治眼睛,可这一下子又全花光了,老太婆的眼睛又不能去医治了。老太婆吃够了莫老二家的亏,现在有了小曼,不让自己去水库上住,是想着过正常的家庭生活,这么多年来,自己拼命挣点钱,全为莫家那兄弟俩成家立业,却苦了老太婆,等到终于可以为老太婆攒点钱要去治眼睛,却又遇着这样事那样事,一直未能如愿……老太婆说得对,一辈子还能活多久?万一钱挣够了人却没了又有什么用?那就相守相伴着吧,只要她高兴就好!至于钱,可以再慢慢攒,有房子住了,小曼读书也花不了多少,攒个三五年应该也够了!

    阿公赶着牛车,直接把一车子新买的东西拉回了知青屋,知青屋围着个大院子,一人高的围墙是土夯墙,用灰浆刷过,又再刷一层白石灰水,因为就在公路边,墙上用红油漆写了标语,常年风吹雨淋的,印迹已消淡,加上孩子们乱蹭乱画,一时间更是瞧不出来是什么字。

    双扇木板院门挺厚实,上面挂着把锁头,阿公拿出钥匙开了锁,推开院门,笑着大声道:“老太婆,小曼,这就是我们的家,我们回家喽!”

    阿奶高兴地把手伸给阿公,小曼在旁扶着,一家三口喜笑颜开走进了院子。

    和前世的记忆一样,这个院子十分宽畅,正屋三间,左厢房四间一共七间瓦房,与屋子同宽度的地方用水泥硬化地面,也就是五叔奶和阿公所说的晒谷坪,这个晒谷坪因为够大,每年夏秋季都充当生产队晾晒稻谷�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