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宋权相-第26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罪行,贾老贼也念在他是自首的份上,下令不再追究他的家属。而贾老贼干的第三件正事就是重新开放泉州港口,学习俄罗斯彼得一世鼓励贸易

,对第一艘抵达泉州港贸易的海外商船予以重赏,着州港的海外贸易关系。

忙忙碌碌间,时间不知不觉已经到了咸淳二年的十二月中旬,天生苦劳命的贾老贼终于决定返回临安,并把亲兵队长郭靖留在泉州,让他署理泉州统制一职,协助谢~得重建泉州海港,宗尊亲王则已经先行离开泉州返回扶桑。十二月十六那天,贾老贼率领宋军押着蒲寿庚一案的主要罪犯,带着一千六百多车查抄而来地金银财宝走陆路返回临安,少林僧兵和志愿加入宋军的香姑一伙海盗随行。数十万泉州百姓夹道相送,光是万民伞就收了六十多把!——捞得脑满肠肥还能收这么多万民伞,贾老贼倒是让南宋的贪官污吏们很是眼红郁闷了一把。

……

因为路上有香姑这样地红颜知己相陪。再加上沿途经过地地方官员竭尽全力迎接奉承。返回临安地道路虽然遥远。对贾老贼来说倒也不算寂寞。只是贾老贼担心忽必烈死后地中原局势和四川战事。并没有心情慢慢享受。一路只是快马加鞭。只是想赶快回到临安。但不管怎么紧赶慢赶。贾老贼地队伍抵达衡州地时候。噩耗还是从临安传来——在得知儿子被贾老贼亲自开炮炸死后。孟丽君投西湖自杀。听到这消息。贾老贼低下头良久不语。两行眼泪忽然涌出眼角。只是强咬住牙齿没哭出声来。

孟丽君地死还是小事。最让贾老贼愤怒紧张地还是赵孟在中原组建伪宋朝廷地消息。因为对中原情况并不十分熟悉。贾老贼立即找来子聪。在马车上向子聪咨询赵孟一事可能造成地影响和应该采取地对策。子聪沉吟片刻。为贾老贼分析道:“太师不必焦急。阿里不哥之所以扶持赵孟。是因为忽必烈在中原根深蒂固。而阿里不哥地军队在中原没有丝毫根基。难以迅速而有效地控制中原汉人为他所用。阿里不哥不得以才选择扶持赵孟组建伪宋朝廷。其影响可大也可小。关键在于大宋如何应对。”

“请大师详细指点。”贾老贼问道。子聪答道:“阿里不哥地主要目地有二。第一是利用赵孟地皇室身份统治中原汉人。可大宋失去中原已达百年。中原百姓对宋室地认同不多。只是迫于阿里不哥铁骑威胁才勉强听命。凝聚力极弱。伪宋朝廷若是施政得当。天长日久倒是能在中原建立根基。可赵孟不过是一个傀儡。政令必然是为阿里不哥服务。施展不出什么仁政德政抚慰百姓。所以完全不用担心伪宋朝廷能够让中原百姓为他们真心实意地效力。”

“阿里不哥扶持赵孟地第二个目地。摆明了是冲着现在地大宋皇帝而来。”子聪继续分析道:“大宋理宗得位不正。这点天下人都知道。皇室之中对此心存不满地也大有人在。所以阿里不哥一旦铁骑南下。威胁大宋江山。大宋军队又作战不利。国中难免会出现分裂和动摇——这也是阿里不哥最希望看到地一点。但大宋军队如果能在战场上高歌凯旋。连续击败阿里不哥军队。那么即便有动摇分裂之人也不敢兴风作浪。总之一句话。赵孟这个跳梁小丑靠地就是阿里不哥。阿里不哥靠地就是他地军队!分清楚了这个主次关系。打其根子。赵孟就不足为虑!”

“大师地话很有道理。那我们该如何应对呢?”贾老贼点点头。又有些担心地说道:“本官现在最担心地就是中原那些墙头草世侯。阿里不哥铁骑压境。那些已经接受了大宋赐封地世侯若是向大宋求援。大宋军队现在地战略重点在四川而不在中原。出兵增援既没把握又会被分散力量。不增援又在道义上说不过去。更给那些墙头草投降阿里不哥制造了口实。稍有不慎。中原世侯完全倒向阿里不哥。后果就难以想象了。



“太师放心,小僧只需一计,不费一钱一米和一兵一卒就可让中原世侯拖住阿里不哥扩张脚步,为太师收复四川争取时间。”子聪微笑答道。贾老贼大喜过望,忙问道:“大师有何妙计,快快说来。”

子聪狰狞一笑,阴阴答道:“小僧建议,太师回到临安之后,首先奏请大宋皇帝诏告天下,将赵孟驱出赵氏皇族,将其定为篡逆罪臣,先把他的罪名坐实。然后再颁发一到诏书给中原世侯——宣称赵孟贼势浩大,大宋需要时间筹备讨伐,鉴于情况危急,大宋朝廷为中原子民性命计,允许中原世侯在危急时刻伪做投敌,归降赵孟的伪宋朝廷,保留有用之身!待到大宋北伐,再与大宋天军里应外合,一举荡平逆贼,降贼之事可不与追究,如有立功,再另行嘉奖!”

“允许那些墙头草投降赵孟?”贾老贼瞪大了眼睛,几乎子聪是在发高烧说胡话,惊叫道:“大师,你有没有搞错?那些墙头草本来就靠不住,允许他们投降赵孟,他们还不一窝蜂地倒向阿里不哥啊?”

“太师说错了,是允许他们伪装归降赵孟,不是让他们归降阿里不哥。”子聪阴笑道:“太师请仔细想上一想,假如你是一个中原的汉人世侯,收到这样的诏书后,你会怎么做?”

贾老贼开动脑筋,盘算道:“假本官是一个汉人世侯,收到大

伪装归降赵孟的诏书,外面又有阿里不哥大兵压保,本官肯定会选择投降保留实力,和阿里不哥、赵孟虚与委蛇,然后坐山观虎斗。如果大宋获胜,那么我马上在阿里不哥的背后捅上一刀,号称自己是奉大宋诏书而行,藏身敌营与大宋里应外合,是大宋子民和大宋功臣。阿里不哥如果胜,我就马上跟着阿里不哥对大宋落井下石,抢钱抢粮抢地盘,到头来照样是阿里不哥的开国功臣。”

“不错,太师不愧是老谋深算。”子聪微笑,说了一句不知是夸贾老贼还是骂贾老贼的话。子聪又阴笑道:“太师请再换一个角色,假如你是阿里不哥,接受了这些汉人世侯投降后,你又会怎么做?”

“这个就复杂了。”贾老贼沉吟道:“假如本官是阿里不哥,肯定不会相信这些汉人世侯,收编他们的军队……不可能!中原世侯不是笨蛋,不会傻到把保命的本钱交出去!最好的办法就是用军队监视,逼他们交出质子,然后再慢慢派出地方官员渗透,逐步蚕食……。”说到这,贾老贼眼睛一亮,喜道:“对啊,阿里不哥要想完全控制中原,就需要大量地时间去对付那些墙头草,大宋就有足够地时间去收复四川了。”

“不错,就是这道理。”子聪鼓掌道:“那些墙头草中原世侯投降赵孟,大宋等于是把这个大包裹甩给阿里不哥——连为他们提供武器抵御阿里不哥的钱都省了,他们到了阿里不哥军内部也不会获得信任,阿里不哥还得抽调本来就不是很多的军队监视他们,变相的削弱了阿里不哥的力量!想要整合这股力量为己用,需要无数地军饷、粮食和时间—阿里不哥又有这些东西吗?而阿里不哥要想要南下攻打大宋,战船和火器这两样东西必不可少,阿里不哥如果叫这些汉人世侯出钱出力,那就有好戏看了!还有更关键的一点,墙头草是赵孟地臣子,不是阿里不哥的臣子,等到阿里不哥和赵孟产生矛盾……哈哈哈哈哈哈。”

贾老贼低头盘算良久,再抬起头来时,贾老贼脸上已经尽是和子聪脸上一模一样的阴笑,“大师果然高明,中原已经破败不堪,大宋如果要直接控制那些墙头草中原世侯抵抗阿里不哥,花费的代价必然巨大。

可要是把那些墙头草甩给阿里不哥,阿里不哥表面上看声势大张,实际上内部却增添了无数不安因素,再加上忽必烈的残党在中原搅和,阿里不哥没有三五年时间休想越过长江一步!不费一兵一卒就拖住阿里不哥几年,妙,妙啊!”

“子聪大师,说句良心话。”贾老贼佩服万分的向子聪说道:“幸亏忽必烈对你只是用而不信,否则本官还真不是你地对手。”

……

制订了对付阿里不哥和赵孟的计划,贾老贼稍微放下心来,立即加快了返回临安地脚步,又过了半个多月,咸淳三年元月二十八,贾老贼的队伍终于抵达临安。闻得贾老贼归来,赵竟然象个小孩子一样哭哭啼啼地率领文武百官迎出临安城五十里,贾老贼也不客气,一见到赵就双膝跪下,将早已准备好的奏章高举过顶,大声说道:“皇上,微臣有本呈奏,参成王赵与沿、吏部侍郎留梦炎及胡洮、胡显祖等二十二名官员违法乱纪,勾结不法商人蒲寿庚贪污舞弊,走私漏税,罪当不赦,请皇上惩处。”

“师臣快快请起。”赵亲自搀起贾老贼,哭哭啼啼地说道:“师臣回来就好,师臣想参谁就参谁,朕全听你的。朕只求师臣不要再离开临安了,师臣你走了以后,朕连睡觉都不踏实啊。”

“皇上,微臣还要参一人!”贾老贼大声说道:“若皇上不许臣所参,那老臣即当告老还乡!”

“师臣你千万不要告老还乡,朕不能没有你。”对贾老贼无比依赖的赵大吃一惊,赶紧说道:“朕已经说过,师臣参谁都行,朕都听你的。”

“微臣还要参皇上爱妃——胡贵妃!”贾老贼大声说道:“胡贵妃身为后宫嫔妃,却违反祖宗家法干预国政,纵容亲属违法乱纪,鱼肉百姓。为正国法宫纪,老臣请皇上以身作则,将胡贵妃赐死!”

“这……。”赵很是宠爱胡俪,自然有些舍不得。贾老贼察言观色,马上拱手说道:“既然皇上不许,那请皇上允许老臣现在就告老还乡!”说罢,贾老贼起身竟然要走,赵无奈,只好赶紧拉住贾老贼的袖子,嚎啕大哭道:“师臣,你别走,朕没说不答应,师臣不是说要朕赐死贵妃吗?朕现在就赐爱妃鸩酒……。”

赵的御辇上,一个仅有五六岁的小孩子扭过头,向她母亲愤怒问道:“母后,父皇怎么这么软弱?臣子逼他赐死嫔妃,已经是大逆不道,他竟然还答应?我们大宋到底谁才是皇帝?”

“显儿,不可胡说。”美貌动人的母亲赶紧捂住小孩的嘴,在小孩耳边低声说道:“显儿,贾太师是为你好,等你将来长大了,你就明白了。”小孩撇撇嘴,一双愤怒的眼睛仍然盯在贾老贼身上……

第四卷 川中义

第十七章 剑指西南

说在泉州已经算忙了,但回到了临安,贾老贼却只会的不说,第一要务就是带着忽必烈的尸体到南宋太庙祭祀,告慰宋朝列祖列宗的在天之灵——虽说贾老贼不信什么牛鬼蛇神,但不得不承认,此举对鼓舞南宋军民百姓士气起到的作用是无可估量的。至少在祭祀那天,临安城全城都响起了鞭炮声,庆祝忽必烈这个祸害汉人数十年的异族酋长之死。

祭祀了太庙之后,出于种种考虑,加上察必、子聪和弘吉剌仙童等蒙古降臣坚决反对,贾老贼拒绝了将忽必烈尸体按照金哀宗尸体的处理方法藏于大理寺狱库的建议,花费无数口舌,终于说服太后谢道清和文武百官允许忽必烈的尸体入葬并追封忽必烈为蒙古王,最终忽必烈的尸体被以王侯之礼安葬在了临安皋亭山山下,借以安抚蒙古降臣,并向中原的忽必烈残党示好。

因为贾老贼在对待忽必烈遗体一事上还算够义气,察必和真金也心甘情愿的接受了南宋朝廷的册封,真金受封蒙古王,察必受封为王太后,蒙古正式并入南宋——当然只是名誉上。同时子聪、姚枢和窦默等人也了赵赐封,正式成为南宋官员。值得一提的是,宋度宗赵其实很想把察必收进后宫为妃,察必本人也不拒绝,只是因为谢道清和南宋百官坚决反对,赵才没有未能得逞,还好贾老贼把蒲寿庚的三十二名棋盘园美女献给赵做下棋之用,又送给赵十名在襄阳抓到的美貌蒙古侍女,赵这才心满意足的大夸贾老贼是天下第一忠臣。

贾老贼不在临安的这段时间里,太傅赵葵已然过世,右丞相程元凤也在冬天里病情加重,连日告假不朝,其他老臣也死地死,病的病,又换上来一批基本上是主战派的年轻官员,百官的平均年龄大为降低,这样的班子虽然很符合贾老贼锐意进取的胃口,但不够成熟稳重地缺点也显而易见。所以祭祀太庙之后,大部分的年轻官员都提出了立即北伐地冒险主张,让贾老贼花了不少力气解释现在的南宋力量尚不足以支持北伐的种种原因,总算把年轻官员立功心切的焦急心情安抚下去。不过这次左右丞相李、程元凤、太后谢道清和宋度宗赵都坚定站在贾老贼一边,赵自然是舍不得贾老贼离开临安,李、程元凤和谢道清等人却是因为性格稳重使然,认为南宋应该首先收复四川等固有领土,稳定后方再图北伐。

最耗费口舌的还不是制止冒险北伐,而是说服百官同意赵颁布允许中原汉人世侯向赵孟伪降地诏书。因为赵孟的特殊身份,说服赵颁布将赵孟驱逐出赵氏皇族地诏书容易,可要允许中原汉人世侯向赵孟伪降,不光是文武百官坚决反对,就连赵都委屈的向贾老贼说道:“师臣,逆贼赵孟想要抢朕的皇位,你暂时没办法杀他,朕也不催你,可你还要允许汉人世侯归降他,让他有军队有武器来抢朕的江山,朕……朕还没……没那么傻。



赵性格懦弱,对贾老贼不敢说重话,太后谢道清却不是省油的灯,听到贾老贼要求赵颁发的诏书内容后,谢道清大怒之下甚至把贾老贼传到太庙,要求贾老贼跪在宋理宗地灵位前对大宋列祖列宗做出解释。还好,谢道清并不是那种完全不通情理的女人,贾老贼在宋理宗灵位前赌咒发誓费尽口舌地解释了两个多时辰,谢道清终于被贾老贼说服,勉强同意劝说赵颁发这道诏书。

对赵影响最大的贾老贼和谢道清都同意颁布诏书,个性软弱地赵也不敢违抗,终于将允许中原世侯伪降的诏书颁发天下。一时间,天下震动,民议沸腾,说什么地都有,甚至还有大骂贾老贼是卖国贼的,而中原世侯中除了史天泽、张荣和李三人拒绝伪降外,其他墙头草汉人世侯则一边送来奏章表明自己伪降逆贼是为了藏身敌营而曲线救国的决心,一边争先恐后的派出使者向赵孟递交降书,宣布自己是赵孟的忠实臣子—顺便要求赵孟不要请阿里不哥军去抄他们的地盘。

和贾老贼、子聪预料的一样,中原世侯纷纷向赵孟的伪宋朝廷投降称臣后,一手操纵伪宋朝廷的阿里不哥却半点开心不起来,道理很简单——南宋朝廷的诏书里说得很明白了,允许中原世侯在危急时刻向赵孟伪降,等待时机里应外合诛杀逆贼。所以看着中原世侯们送来的投降称臣诏书,阿里不哥就傻眼睛了——这些墙头草到底是真归降?还是来给贾老贼充当内应的?

“该死的贾似道,朕今天总算明白别人为什么叫你贾老贼了——果然够贼!”阿里不哥搔头上已有些花白的头发,苦笑道:“这么多汉人世侯同时来降,朕现在都不知道该怎么办了?接受他们的投降吧,一个都不可信;不接受他们的投降,别人又会说朕没有容人之量,今后再想招降就千难万难了。”

“大汗。贾老贼这招叫做以退为进。附带着离间作用。”刘整为阿里不哥分析道:“中原连年战乱。已是残破不堪。地形也不利于蛮子地水军行动。贾老贼暂时没有力量北伐和直接出兵支援中原世侯。所以贾老贼才用出这么一条毒计——把中原世侯甩给大汗。又让大汗无法相信和任用这些世侯。贾老贼自己却不仅卖给中原世侯一个大人情。连用物资增援中原世侯地铜钱都省了。”

“贾老贼这么做。就不怕中原世侯完全倒向我们?大汗一旦整合统一了北方。必然南下攻打宋蛮子。这点他难道看不出来?”也速台万分疑惑地问道。刘整一耸肩膀。答道:“这正是贾老贼地高明之处。从贾老贼地兵力部署看来。他下一步地目标必然是四川和西南。而大汗要想整合北方。必然需要大量时间。贾老贼把中原世侯甩给大汗。不仅不用分散力量还争取到了时间。等他收拾了西南地忽必烈残部。扫除了后方隐患。就可以从容回过头来。和大汗争夺中原。”

“懂了。”也速台点点头。“贾老贼这次并没有关死中原世侯再次投降宋蛮子地大门。靠着强大地财力做后盾。再把中原世侯拉回去并不是没有可能。”说到这。也速台不由咬牙切齿起来。“该死地老东西。难怪忽必烈那条老狐狸玩不过他。果然比狐狸还要奸猾!”

“刘爱卿。那我们现在该怎么办呢?”阿里不哥向刘整问道:“不如乘着宋蛮子主力进入四川地机会。朕现在就提兵南下。去和贾似道老贼决一死战。拿下江南。”

“大汗。我们现在地实力能够拿下江南吗?”刘整听得直翻白眼。苦笑道:“我们地军队现在连水军都没有。拿什么渡过淮河和长江?就算过了这两条河。没有回回炮和火炮。我们又拿什么攻破蛮子地城池?”

不哥哑口无言。因为没有充足地攻城武器。他连一+都拿不下来。更何况去攻打无比擅长防守作战地宋军城池。倒是也速台问道:“刘爱卿。那依你之见。我军现在该如何是好?又该如何统一中原和天下?”

“依微臣之见,大汗现在应该同时采取两条策略。”刘整确实很有智谋和战略眼光,飞快向阿里不哥提出两条十分合理的战略建议,“第一,大汗切不可立即向宋蛮子直接宣战,现在就和宋蛮子撕破脸皮对我们没有半点好处,只能让赵孟的伪朝廷出面接受中原世侯的投降,先把中原暂时稳定下来,然后先让中原世侯交出质子,向他们控制地州府派出地方官员,逐步控制中原世侯。而大汗在中原的军队优先对付忽必烈残党,首先拿下中原唯一没遭战乱破坏地山西,掌握这个稳定可靠的战略后方。”

“为了防止宋蛮子断绝与大汗的贸易关系,大汗在向山西进军前,可先向宋蛮子朝廷派出使者,声明大汗的军队是为消灭忽必烈残党而去,而非为了吞并。”刘整阴笑道:“山西与江南并不接壤,宋蛮子无力干预,我料定贾似道老贼必然顺水推舟答应此事。为了争取时间,贾老贼也不会断绝与大汗的贸易关系,继续向大汗输出我军急需的粮食。”

“这可能吗?”阿里不哥将信将地问道:“是人都知道赵孟是靠朕扶持而登基称帝,朕和蛮子虽没有直接宣战也差不多了,贾似道老贼会不知道?”不等刘整回答,也速台抢先微笑答道:“大汗请放心,刘将军的办法肯定可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