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古代剩女重生记-第11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二二一章 心凉

    俞清瑶考虑了足足三天。 ~^^三天后,忽然从纠结中幡然醒悟这一世重来,她比旁人多的就是前生的教训、经验。王銮是何为人品行,她清楚的知道。可不能因为知道了,才要放弃啊!这不等于把自己的优势全盘推掉?

    素没谋面的“前长乐侯夫人”,抢了你的夫婿,良心上很对不起。但想想看,“一尸两命”又是什么好下场,兴许没有嫁给王銮,会改变悲惨的青年早丧的命运呢?

    俞清瑶觉得自己非常矫情,内心期望的的夫君,须得安全上提供“保障”——不牵涉皇子内斗的,又得品行上良好——不纳妾蓄婢、有文人操守的,待她不说有多恩爱,至少“相敬如宾”。种种,结合前世今生所认识的,有比王銮更合适的吗?

    明明心理千肯万肯了,还为了一个小心结反复纠缠,折磨自己。其实重生后,已经是另一个轮回了,这一辈子王銮未必能遇到他的“妻子”,不然,也不会向舅父求娶她了!

    也许,这是天意?天意让这一世的王銮遇见她,娶她?

    压制住心理的异样,俞清瑶暗中下了个决心,如果真的跟王銮成婚,一定要想办法找到“前长乐侯夫人”,尽自己可能帮助她。

    三日,对她是焦躁漫长,对旁人同样是焦急漫长。

    杜氏与沐天恩关上门,暗中商量了许久——俞锦熙离去时,似乎默认了女儿跟沐薄言的婚事。这会子不管什么原因,把外甥女推给别人,将来都难以对俞锦熙交代的。因此,他们用极大的耐性等待俞清瑶,毕竟,俞清瑶不是寻常女孩,有自己的眼光、见识。若她认准了王銮,顺水推舟最好不过。

    而侯府的大管家娘子—李春家的·急主人之所急,实在忠心。忍耐不了俞清瑶温吞水的性子,趁着替杜氏送东西的时候,急赤白脸、添油加醋的说了好一通话·气得俞清瑶脸色发白,无话可回。

    “好姑娘,别怪奴婢多嘴,实在日日看着夫人、老爷着急上火,憋在心理不吐不痛快。自打姑娘进了京城,老爷夫人怎么待你,不用多说。人常言:养兵千日用兵一时·怎么姑娘关键时候脖子一缩,万事不问了呢?老爷没多说,可朝廷上风向变得快,满京城的老百姓谁不知道为立太子的事情,闹得沸沸扬扬?”

    “难得那位长乐小侯爷肯递过来橄榄枝,跟我们老爷交好——虽然一方面是联姻,牵涉到姑娘的终身。但长乐侯那点委屈了你?人家可是先皇后一族的!出身高贵,为人、样貌、品格儿·没有一点辱没了你!老爷和夫人也是切实考虑过的,不是那等不顾儿女死活的无情父母。为什么不答应?奴婢私心想着,姑娘的心太大·阿少爷看不上,小侯爷也看不上,抑或巴望着更高的?”

    简直变相质问俞清瑶—你有没有良心,明明看到沐天恩夹在众皇子中步履维艰,还是不管不顾!识大体的,早就挺身而出,表明愿意为舅舅“分忧解难”了。

    所谓江山易改本性难移。如果没有李春家的这番话,俞清瑶从自己的心结里走出来,再发现舅父所面临的困难,说不定真的“挺身而出”·就像前世一样,安庆侯府以“谋反”罪查处,所有家财抄没,仆人发卖,家眷收监。她顶着巨大的压力逃到大理寺门口,击鼓鸣冤·轰轰烈烈的告御状……

    连命都能豁出去的人,还会惧怕区区联姻吗?

    可听了这番话,心理的滋味……别提了。清白被诬,忠贞见疑,最是伤人心。多热乎的心,也能冰得不剩一点温度。俞清瑶拼命的让自己相信,前世舅父、舅母对她是一片真心,并没有利用的意思,可接下来的时间,仍旧让她的心一直往下沉,沉到深不见底的谷底。

    顺娘自打发现言语无法打动俞清瑶,便偷偷找门路离了侯府,去的地方自然不用提,是见沐天华了。见了面,好一番叙述自己如何如何困难,姑娘肯本不信任,偏又委以重任,害得她日日夜夜悬着心;底下小丫鬟总是淘气,动辄闹出乱子,须她收拾;最可恨的是房里养着一个无所事事的乡下村姑,因俞清瑶小时喝过几口奶,便装大功臣了,吃用都是上上等,别人碍于情面称呼一声‘嬷嬷,,就是不见得有什么本事!

    诉完了苦,又把知道长乐侯王銮求亲后,俞清瑶的神态举止一一描述了,末了一声无奈叹息,

    “许是顺娘不中用,两年多了,姑娘待我跟以前没什区别。需要的时候用一用,不需要的时候理都不理睬一下。●娘虽然是下人,见识有限,可小侯爷是什么样的人,顺娘看得清清楚楚的!姑娘能嫁过去,真是前生修来的福气!就是不明白了,为什么不答应呢!”

    沐天华听了,立刻动笔写了一封长信,信中明明白白的写了这门婚事的好处,让“年少不知世事”的俞清瑶不可拒绝。又写了一封给自己兄长沐天恩,说经过慎重考虑,她这个做母亲的答应了,许了这门婚事,纳采问名,都交给嫂嫂办理了。

    顺娘喜滋滋的带着两封信回来。

    俞清瑶看了自己的,登时火冒三丈。她年少不知好歹?有这么侮辱人的吗?她再怎么不知好歹,也绝对做不出红杏出墙,顶着已嫁妇人的身份,跟有妇之夫生下私生子!要是不来招惹,她还顾念着一丝丝的母女感情,可沐天华屡次插手她的婚事,前头私自定下有清高傲气的储凤栖,这回又来逼迫她!当她是木偶摆设,没有自己的思想感情吗?

    同时,俞清瑶的心理也萌生的对舅父的不满。因舅父明明知道顺娘跟沐天华的联系,居然不闻不问,似乎有意纵容——难道说,因为跟长乐侯王銮的联姻,对他大大有利,所以袖手旁观了?

    猜疑的萌芽越来越大。顺娘几次离开侯府,带回来沐天华的信件,一次比一次口吻强烈犀利,开始还温和的“王銮此人不错,是理想夫婿”,后面就直接的“住在舅父家,须得事事以舅父舅母为念,不可自私放纵”,“婚姻大事,父母之命,其实小孩子家家擅自做主的”,让俞清瑶“只管静心,等待出嫁即可”。

    气得俞清瑶恨不能仰天大骂——写这些话的时候,能不能稍微想一想你自己?别人都有资格说,唯独你没有!

    杜氏、沐天恩那边,仍旧悄无声息,仿佛根本不知道这回事似地。

    于是,俞清瑶的心也渐渐凉了。

    无论什么时候,期待别人总不如期待自己。

    提亲的第八日后,她对表哥沐薄言提出一个要求——想亲眼看看长乐侯王銮。

    “应该的、应该的,妹妹还从来没见过他,怎么好冒冒失失的就以终身相许?呵呵,等表哥为你安排。”

    会面的场所在东大街一处热阄的成衣铺中,内里有单独的清净小院,是长乐侯的私人产业。这一日,俞清瑶慎重的装扮了——不以惊艳为目标,只求恬淡舒服,展现自我。要是没有李春家的,和沐天华横插一杠,兴许她被前世所迷惑,早就点头应了。

    事到临头,她才想到,王銮求娶的目的为何?如果是跟“前长乐侯夫人”一样,喜欢到一心一意,甚至为了妻子出家为僧,那好吧!她绝无二话!这样的多情郎君,要是错过了才要天打雷劈!

    如果是……

    俞清瑶紧紧抿着唇,但愿不要跟她想的一样。

    沐薄言领着表妹上了二楼,自己在楼下等,临去之前特意当着王銮的面嘱咐了,“有什么事情大叫一声,表哥在下面三步并两步冲上来,一定能救得了你!”说罢,故意凶狠狠的瞪了王銮一眼。

    王銮笑了笑,不以为意。

    等碍事的人走空了,他才伸手虚指,“坐。”

    俞清瑶不想虚假的寒暄,滤过繁文缛节,直接开门见山,“我来,是有个疑问。你,为什么向我提亲?”

    “唔,我对你一见钟情,再见魂不守舍·`····”

    王銮面上挂着漫不经心的微笑,可笑着笑着,在俞清瑶无比严肃、无比认真的目光中,败下阵来,,“好吧,我直说了吧!我看中了你的身份。”

    “身份?”俞清瑶讶然,她有什么好身份?父亲随北疆军出征了,能不能全须全尾的回来还是未知,生母又是那种样子?身份,恐怕是她最拿不起的吧!

    “你的身份太好了啊!首先,你的父亲是名扬千古的‘诗仙,,做他的半子有多荣耀?说不定史书上都能记载一二笔呢!再者,你的母亲……呵呵,她跟端王的关系尽人皆知。娶了你,算是归了端王一派了,想来大皇子、二皇子、七皇子、十一皇子,都不好意思来逼迫我了。”

    “还可以跟安庆侯府结盟……”

    “可以对定国公府示好·……”

二二二章 无奈

    伤心吗?难过吗?

    有一点点吧!俞清瑶听着文武双全、无可挑剔的未婚夫候选之王銮,异常冷静的分析娶了她,会获得多大的利益。。什么嫁妆财富,都不必算在内,那是最不重要的一环了。人家看中的是她特殊的背景!父亲有巨大的名声,这种名声对外人而言,好处都体现在虚荣体面上,实际用处不大。但到了汪峦手里,会成为一把巨大的保护伞,不仅将他,甚至以后的儿孙都罩在内!翻开历史书籍,外戚得宠时极为鼎盛,失宠则下场凄惨,只有少数在民间口碑很好的外戚家族,会慢慢扎根,就像其他世家一样传承下来。

    再者,俞清瑶的母亲虽然名誉有损,但目前来看最好不过!王銮又不是清贵世家,需要的妻室必须方方面面,无可指责。他自出生就打着先皇后的烙印,虽然忌惮几位皇子,但只要龙椅上的广平皇帝在世,他就不惧怕——皇帝无论如何不会允许先皇后最后的族人也被迫害至死!唯独担忧的是皇帝老了!早晚有一天会把龙椅传给儿孙。那时,他这个先皇后亲族的身份,就不足以自保了。所以,必须找个出路。端王,一个不错的选择,不错吧?

    既示好了未来皇帝的亲叔叔,又各位皇子表明了心意。他至少可以多逍遥一二十年了。°

    坦诚了说完后,王銮双目炯炯的看着俞清瑶,含情的双眸之间涌动着异样华彩。他的面容俊美,肤色不是时下流行的苍白,虚弱的贵公子哥模样,而是小麦色。*。乍一看不觉得,属于越看越耐看的男子。

    俞清瑶嘴角苦涩,深深施了一礼,

    “多谢小侯爷如实……告知。”

    她的心沉了下去,明明难受不已可话到嘴边不得不道谢——人家编出一大堆锦绣的谎言,她又能怎样?本来,有那样的名声糟透了的母亲,还能指望别人对她一见钟情不成?不嫌弃她认真求娶,并诚恳表明——我娶你是有目的,将来不说恩爱甜美,至少相敬如宾。冲着这一点,她有什么资格责怪?

    可为什么还是不甘?

    前世今生,她遇到过各色男子,虚有其表的热衷功名的,心思难测的,纨绔偏激的,没有任何人让她有想与之共度一生、不离不弃,付出一切也在所不惜的感觉。即便对景昕……最后幻想破灭的时候,却也正常的接受了。回想前世,她最大的不甘,竟然是舅父一家遭到的冤屈还有莫名被人害死!

    除却那些恩恩怨怨,这一生,她没有仔细的想、筹划过到底要嫁什么样的男子但朦朦胧胧的的,也有一般女儿家的想法。择夫的要求再低,也幻想过未来夫婿是个忠诚、良善、有责任心、有担当···…值得托付终身的人。

    然而,“前世经验”证明唯一做到她期望的王銮,竟然切实诚恳的告诉她——你别妄想了,还是实际点,做个联姻工具吧。这一刻,俞清瑶不得不承认,受了打击。

    辞别了王銮,俞清瑶心事重重的坐上马车回侯府。沐薄言窥见了她的脸色也不敢多说,只悄悄嘱咐静书斋的丫鬟伺候的时候当心。

    杜氏没有过问俞清瑶私自出府的事情,但不意味着她毫不知情。唤来沐薄言,细细问了情况,她沉思了良久,大约觉得俞清瑶这是不愿意吧!

    为什么呢?理由呢?

    想来想去,只可能是还盼望着她的儿子阿吧!阿这两年读书长进,人也踏实多了,不似以往公子哥的性情,爱胡闹。王銮虽好,可脾性性格儿一无所知,怎比得上表兄表妹感情深厚?

    想到这,杜氏心理很不自在。

    她不是讨厌俞清瑶,只是不喜她做自己的儿媳妇罢了!

    为了避免不想看到的事情发生,干脆在侯府举行了一场“赏花宴”,把平常交好的各家夫人、小姐们都请了过来。那些如花娇艳的千金闺秀,见了风华正茂的沐薄言,轻声笑语,明眸善睐。俞清瑶见了,略一思量,还不“闻弦歌知雅意”?猜到自己被舅母猜忌上了,心中越发气苦!胡嬷嬷安慰了几句,其中说得最中俞清瑶心的,是那句“舅舅舅母虽亲,到底不是亲父母……”可不是?寻常事情,沐天恩、杜氏只有宠的,生怕哪里不周到了;轮到大事、要事,尤其是涉及侯府安危的,小小的外甥女算什么?跟侯府上上下下比起来,也不值得什么了。

    俞清瑶想明白了,想得透透彻彻,所以心越发凉了。

    偏这个时候,顺娘给了致命一击——-送来了端王的一封信笺。上面寥寥几笔,只说了一个最浅显的道理。用得上你,你该高兴;用不上,才该哭呢!不想嫁给长乐侯,可以,等着入宫吧!

    母亲的情夫通过她母亲的手,用她母亲的下人,给她发来一个警

    如果端王不是端王,只是一个平常人,俞清瑶此时连吃了某人的心都有了!

    天底下怎么会有这样无耻的人!

    可她恨端王,却更恨狼狈为奸的……沐天华!

    同时更恨自己,为一个“母女”的虚情名头困住了,怎么没看出沐天华早就是端王的人了,根本视自己这个女儿可有可无!日后谁要拿“母女天性”跟她说话,看她不吐一口唾沫!

    有的人收了恐吓,胆怯懦弱,俞清瑶却不是这种人。她面对挫折困难,从来不肯低头,敌人压力越大,却磨炼得她更加坚不可摧了。

    不管顺娘好言劝着、坏语吓着,她就是一口咬定——不嫁!就是不嫁!

    宁死,也不给这群人利用、伤害!

    沐天恩冷眼看着,见外甥女犯了左性,心中着急,却也不愿过分逼迫。他还不知道端王通过顺娘的手送信,已经彻底把此路断绝。只当俞清瑶心底不大喜欢王銮——小姑娘么,喜欢什么爱什么,跟大人的眼光全然不同。

    再说,俞清瑶也是特殊的。

    那么多人喜欢的林昶,俞清瑶就是不爱搭理,几次三番戏弄。

    想什么办法,能让俞清瑶主动接受呢?

    他想到了一个人。

二二三章 天打雷劈

    宽敞的书房内,穿着家常服的安庆侯沐天恩,笑着看外甥俞皓。俞子皓已经十三岁了,比之刚来京城的九岁时候,可谓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原本身材豆芽菜似地,虚弱得三天两头病一场,唬得人人紧张,如今跟似青青翠翠的竹竿,又挺又直。手脚也跟女孩子有了明显的区别,肩膀变得宽了,身高只比成年男子矮一头,估计三五年后,定然出落的神清俊秀,翩翩美男子一个。

    比起偶尔乖巧听话,倔强起来谁的话都不理的俞清瑶,这个外甥一直在他眼皮底下,性格温和、喜欢读书,自然更得欢心。

    “皓儿啊!最近在国子监怎么样?”

    问候了一些学习生活情况,这才提起长乐侯王銮提亲的事情。在沐天恩看来,这根本是两利、双赢的事情,不懂俞清瑶为什么不答应?思来想去,只可能是女儿家有自己的小心事。

    只能让同胞手足的俞子皓去打听一二。

    且说俞子皓接了这个差使,是注定两头受气。他总不能对谆谆教诲自己的舅父,直言“这件事不要找我,找我也没用”,一次性推了吧?那不是说自己没用、对侯府不关心吗?所以,必须去见同母异父的姐姐。可俞清瑶这会子估计在气头上,他上一次又是哭求,又是表演,说了那么一大通,好容易止住了俞清瑶“告发”的可能性。现在去,不是火上浇油,让人家迁怒吗?

    不得不去、去了又会危及自己……

    换了旁人恐怕急得团团转,没了主见。不过俞子皓太聪明!他眼珠一转,想了个法子。故意心事重重的去了静书斋,不发一言,只是看着姐姐叹气。

    俞清瑶自从知道这个弟弟不是亲的之后,有人的时候尚可,没人的时候根本懒得假装。一见他·口气很不好,“怎么了?”

    “嗯,有一件事。刚刚舅父把我叫过去,问了许多······最后说道姐姐你。”一边斟酌着词语·一边偷看俞清瑶的脸色,“舅父不明白姐姐为什么不肯嫁给长乐侯,遣我来问问……姐姐是不是有了心上人!”

    俞清瑶的脸上浮起一丝怒色,随即慢慢消散——她这是气什么?她这边再多念头,再多纠结,谁知道?谁理解!谁都不懂!

    缩了缩肩膀,脸上露出跟年幼时期一模一样的担忧表情·俞子皓眨巴眨巴眼睛,“姐,你也别怪舅舅,他就是不明白你为什么不肯……其实王銮挺好的,以前我在国子监见过他一面。说句实话,若非他出自先皇后一族,年纪轻轻封了爵,否则凭他的学问·二甲之内绝对可能!这话,是我老师,国子监的封教谕说的。”

    看见俞清瑶仍旧面无表情·俞子皓心念电转,猜测着难道表哥沐薄言带着她出门见王銮一行,并不顺利?咦,奇怪啊,姐姐不喜欢林昶那样面如傅粉、唇红齿白,浮夸任**玩阄的纨绔子弟,应该能看上英伟豪气又雅人深致的王銮啊!

    更别说王銮背后的家庭情况非常简单,嫁过去只有享福的。凭俞子皓对姐姐的了解,别说姐姐没有心上人,就算有·理智聪慧果敢的姐姐也肯定毅然决然的斩断青丝了。

    这当中,必定有缘由。

    奈何,他现在对姐姐有一丝忌惮,并不敢随意的探查、深究。

    嗫嚅了半响,他露出坚定之色,“姐姐若是真的不愿意·就……算了吧!我想舅舅也是希望姐姐能获得幸福。而不是随随便便葬送了姐姐的终身。此事,当然要慎重,考虑个一二年也是理所当然。”

    他处处站在她的立场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