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王子腾顿了一顿,紧接着拱手说道:“多谢王爷理解。”
“来人,给我进去搜查!”
第199章 圈套()
王子腾一声令下,只见兵马司的士兵尽皆朝着大门走去。
“你们你们怎可如此?也太不将王爷放在心上了。”
忠顺王则是哼了一声,摆手道:“不用如此费事,给我把大门打开,让王大人仔细搜查一下,看其中可有他们说的东西。今个若是没有查到可疑的东西可莫怪本王明日早朝上参你一本,治你个藐视皇室的罪责。”
见忠顺王发话,把守的仆人们急忙上前叫开大门。
“咯吱”一声响,大门缓缓打开。
“请吧。本王倒是要看看,你们到底发现了什么。”忠顺王冷笑道。
王子腾和贾宝玉看着忠顺王的表现,心中顿时升起了一股不祥之感,不过此事已经箭在弦上,如何还能挽回?
两人对视一眼,带着士兵鱼贯的走入到庭院中,忠顺王则带着人紧随其后,脸上露出了一丝玩味的笑容。
进到庭院中,只见院中堆放着一些圆木,除此之外则与其他的院落没有什么区别。
“王大人,这院中可有什么不妥?”忠顺王笑道。
“不知这么多圆木是做什么用的?我看这房屋也并无破旧之处。”王子腾道。
“这本王倒是不知道了,不过倒是可以帮王大人问一下。”
“不用了,还是我亲自前去查看比较好。”
“都给我进屋中仔细搜索,不可放过任何的蛛丝马迹。”
“是”
接下来一众的士兵就开始在各个房间中搜索,这庭院虽说比普通的人家要大一些,不过满打满算也只有二十余间屋子,过了一炷香的功夫,搜查人便陆陆续续的回到王子腾身边禀告。
“回大人,东厢房没有异样。”
“西客房也没有。”
“正厅也没有。”
一个个的回复皆是毫无异样,王子腾越听心中越凉,暗自叹息道:“看来此次是中了他们所设的圈套了。”
贾宝玉听着一个个的回复,心中也是凉了半截,难道真的中计了?
正这时只见最后一组回来道:“启禀大人,后院中发现几个大熔炉,和一些木匠用的工具,里面还有几个人正在干活。”
王子腾听了心中大喜:“快带我前去。”
说完,对身后的忠顺王道:“不知王爷请这么多打铁的工匠和木匠是干什么的?”
不等忠顺王回话,自己便跟着那士兵大步的朝着后院走去。
到了后院,果然见一个大的房间中,放着几个熔炉,炉下面的木炭火红,旁边则是几个已经控制住的匠人。
“你们几个在这里干什么?速速如实招来。”王子腾厉声喝道。
那几个工匠何曾见过如此阵仗,一群的官兵围着自己,顿时慌乱的赶忙跪在地上,吓得一句话也说不出来。
“还不从实招来?”王子腾又呵斥道。
“我我们几。几个是前几天刚被人请来,说是打造一批农具,其他的小人们一概不知,还望大人明鉴。”下跪的匠人支支吾吾说道。
王子腾与贾宝玉一听,瞬间心凉了一半,难道这些木材真的是用来制作农具的?
不过王子腾心中还抱有一线希望,“大胆,在本官面前还敢胡说八道,莫不是想挨板子?”
“来人。”
“且慢!”身后的忠顺王出声打断。
“王大人莫非是想屈打成招?如此本王可不会与你善罢甘休。”
那几个匠人更是吓得浑身发抖,支支吾吾道:“大人饶命,小民们向来本分,只是被人请来打造农具,实在不知道犯了什么罪过,还请大人明鉴。”
“前些时日我见有车辆运送军械进来,难道你们不知道?”王子腾道。
“小民实在不知道,私造军械乃是死罪,我们怎敢如此?大人,饶命啊饶命。”
见这几名工匠如此说,王子腾哪里还不知道自己中了别人的圈套?心下满是失落,本以为抓到了忠顺王的马脚,哪里知道此处居然是早就已经布好的局。
“王大人,可有查出什么?本王可曾私自藏匿制造军械?今个你若是不给我个说法,我现在就去宫中,请皇帝陛下为本王做主。”忠顺王愤怒道。
“王爷还请恕罪,今日之事怕是其中还有隐情,我也是被人误传消息才会闯入其中。”王子腾道。
不过此事忠顺王哪里还会听王子腾道歉的话语?只见他大声道:“刚才我早就提醒过王大人了,只是你刚愎自用,不听劝阻,现在道歉却是也晚了,等明天早朝咱们金殿上再分说吧。”
说完气冲冲的拂袖而走,留下王子腾和贾宝玉等一干人。
忠顺王走后,满屋中一片寂静,好一会儿,贾宝玉长叹一口气道:“舅舅是我害了您,今日的事情全都是我的消息错了,没想到这些人居然早就不好了局,等着我们入瓮呢。”
王子腾摆摆手,低沉道:“谁能想到他们在最初便已经设计好,要引我入局?只怕没有今天的事情,他们依旧还有别的法子,此事不怪你。”
“今日过后,我恐怕会遭受到惩罚,你以后行事一定要多加小心,这些人能在朝堂屹立不倒也是有原因的。”
“怎么?舅舅你要去哪?皇上不至于对你毕竟此事也是他在暗中指挥,不能全都怪你啊。”贾宝玉急忙说道。
“没事,仅凭这件事情恐怕他们也扳不倒我,何况我还是皇上的亲信呢,只是这件事之后,皇上也会迫于朝廷上的压力,将我调离京城吧。”
一听是这,贾宝玉倒是稍稍宽心。
“舅舅放心,我今天上次大当,以后定然不会再犯,这些人我定然会让他们付出代价的。”贾宝玉狠狠道。
“对了舅舅,刚才周磊出去追赶车辆,那车子上会不会有可疑的东西?”贾宝玉说道。
王子腾摇了摇头说道:“这么明显的事情他们怎么会出乱子?那车上定然也是农具无疑。”
“行了,让这些工匠都回去吧。咱们也走吧。我还有很多事情需要安排,此时也要给皇上通通气。”
说完,率先转身出门,而贾宝玉也让众人散去后,自己也独自回去。
路上,贾宝玉感觉到前所未有的挫败感,自从他来到红楼的世界中,一直便是顺风顺水的,何曾遭受过如此大的失败?
“轰隆隆轰隆隆”天空也伴随着几声惊雷下起了沥沥的小雨,本来跟在贾宝玉身后的茗烟和薛刚,赶忙快步走上前道:“二爷,下雨了,咱们还是快些回去吧。”
贾宝玉则是一声不吭,连头也不回,任凭秋雨打在自己的身上,很快衣衫尽皆湿透。
就这样慢慢的在雨中走着。
第200章 你没事就好()
秋雨沥沥的继续下着,大街上的行人都是匆匆的朝着自己的家中跑去,很快热闹繁华的大街上几乎没有了行人。
但贾宝玉则依旧慢吞吞的在街上走着,仿佛感觉不到秋风的寒冷,感觉不到秋雨的拍打一般。
贾宝玉实在想不明白,这当中到底哪个环节出错了。
难道是最初便是他们的设的计谋?但是这怎么可能?自己那时候籍籍无名,若不是救过华清帝,怕是没有人知道自己的名字吧。
那次周磊看到的散落的军械难道也是假的?
不可能,贾宝玉摇摇头,周磊的为人贾宝玉还是信任的,他也曾让李正等贾家的暗卫查过他的身世,却是没有任何的问题,而那天看到军械事情的人也有几个,不可能是假的。
从头梳理到尾,贾宝玉苦笑道:“看来那次的意外事故定然是假的,是他们专门设计好的。”
忽的脑海中想起那几名工匠说的话:“我们是前几天被人请来打造农具的。”
若如此说,可能前一段是有的,包括突勒人可能也真的是去买卖军械,只是不知道后来哪个环节出错,导致他们设下如此精巧的局。
就这样一边想着,一边走着,不知不觉中便到了大观园中,等再抬起头发现自己竟然不知不觉的走到了潇湘馆的门前。
回头一看,只见茗烟薛刚两人还跟在身后,此时身上也是满身的雨水,贾宝玉摆摆手道:“好了,你们也下去换身衣服吧。我无事了。现在我也回去。”
虽说到了潇湘馆外,但贾宝玉却没有丝毫想进去的意思,一来此时浑身湿漉漉的,让黛玉看到未免担忧,二来现在自己心情低落,别平白的惹的黛玉不高兴了。
打发薛刚和茗烟走后,自己一人便朝着怡红院走去。
行到半路,忽听前面有人说道:“姑娘,那不是宝二爷吗?”
贾宝玉循声望去,只见秋雨中两个人打伞而来,却正是紫鹃和林黛玉。
只见二人赶忙走到贾宝玉跟前,黛玉赶忙把伞往贾宝玉上方一打,抱怨道:“下着雨怎么也不打个伞?那些下人都是干什么吃的?”
听着黛玉抱怨的话语中满含深情,贾宝玉勉强挤出一丝微笑道:“刚才出来的匆忙没让人跟着,因此忘记带了。”
“雨下的这般大,妹妹还是快些回去吧,莫要着凉了。”
虽然贾宝玉面露微笑,但黛玉还是从他的语气中听出了与往常不一般的感觉,往日里贾宝玉给人的感觉如沐浴春风一般,但今个虽然还是在笑着,但明显感觉到浑身上下一股低沉的味道。
黛玉道:“紫鹃你先回去吧,我把他送回去。”
紫鹃自然知道黛玉的心思,笑道:“行,姑娘,你可要早些回来哦。”说完便独自朝着潇湘馆走去。
待紫鹃走远,黛玉问道:“怎么了?可是在外面遇到什么事情了?”
贾宝玉赶忙摇头道:“妹妹说的哪里话?我一个闲职能遇到什么大事?”
“若是你无事,怎么会这般低沉?”
“哪有?妹妹多想了,还是我先送你回去吧?”贾宝玉道。
黛玉瞪了贾宝玉一眼,说道:“搁在往常若是你无事,定然也会与我调笑一番,哪里会这般急于否认?你越是这般,就证明遇到的事情越大,我虽然是个女子,外面的事情也帮不到你,但你往日也常跟我说,别把什么事情都藏在心里,说出来才好,怎么你不记得了?”
“我我”
听着黛玉的话,贾宝玉猛然间悲从心来,浑身上下涌现出前所未有的疲倦感,自从来到这个红楼的世界中,贾宝玉一直战战兢兢,每天都在为着未来打算,每天考虑着如何才能不重蹈原著中的覆辙。
眼看着大的方向在向着美好的方向发展,哪知道今天居然会有此败,并且还把自己的舅舅王子腾害了,可以想象王子腾离京之后,贾家与四大家族,乃至华清帝的处境都会不妙,所谓牵一发而动全身就是这般道理。
“妹妹,我我”
“你若是真不想说,也行。只是莫要过多想这件事情就好,一切都会过去的,我相信你自己能解决好的。”黛玉翩然一笑说道。
“妹妹,我害了舅舅,因为我这次情报的错误,判断的错误,估计过两天舅舅就会被迫离开京城,而造成这种局面的就是我,就是我!”贾宝玉大声吼道。
黛玉则是用衣袖擦了擦贾宝玉额头上的雨水道:“我相信这件事情并不是你所愿意看到的,既然舅舅受你的连累被贬官,你更应该想方设法去补救,我相信舅舅也不愿看到你如此低沉,就这样轻易的被打倒。”
说完,黛玉将贾宝玉主动抱在怀中喃喃道:“旁人的事情与我何干?以前我最在乎的是父亲母亲,现在除了你和老祖宗,旁的事情我却是一点都不关心,你没事就好,你没事就好。”
“我。。”
黛玉打断贾宝玉的话继续说道:“以前我总会莫名的和你发脾气,但自从一步步知道你的心意后,我的心也安稳了,也不再胡思乱想,现在我并不求你大富大贵,为官做宰,只要能跟你在一起就好,我就真的满足了。”
说完,静静的趴在贾宝玉的肩膀上。
秋雨淅淅的落下,一把伞根本遮挡不住这浓密的秋雨,不过相拥的两人丝毫不在意落在身上的雨滴。
好一会儿,贾宝玉正色道:“妹妹,我明白你的意思,我不会被这点困难所打败的,舅舅离京虽说对我们四大家族是个打击,不过我这么久一直受舅舅的保护,也该独自成长了。”
“我无事了妹妹,接下来的事情我也知道该如何做了。”
说完,松开黛玉,见黛玉半边身子都被雨水打湿,说道:“妹妹,我送你回去,你本就体弱,怎可再被雨水淋湿?”
“我这都是被你身上粘湿的。”黛玉笑道。
“好了,回去后你好好洗个澡,莫要着凉了,不然我会心疼的。”贾宝玉道。
黛玉娇羞的点了点头。
接着两人便消失在茫茫的秋雨中。
第201章 点拨()
皇宫向来是大华最庄严的地方,其中的正大光明殿更是每日群臣与皇帝议事的地方。
只不过今日的情景却是和往日有所不同。
只见正大光明殿前面跪着许多身着官服的大臣,虽然天空中还下着小雨,但他们依旧一动不动只是在地上跪着。
殿内华清帝满脸的怒气。
一旁一个精壮的中年人说道:
“陛下,就请把微臣调离京城吧,此事毕竟也是臣的不对,情报有错,这才导致今天这个局面。”
若贾宝玉在场,自然认得这个中年人正是自己的舅舅王子腾。
华清帝怒道:“你别说了,我就不信他们还真能一直跪下去,这次朕决不妥协。”
“朕自登基以来,每日勤于国务,丝毫不敢有半刻的松懈”
“朕自问所作所为皆是有利于大华,有利于国家”
“他们每日里睡的比朕早,吃的也比朕好”
“这些朕都可以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怎么临遇到事情,一个个都跳出来反对朕?难道非要把这皇帝的位置叫出来才能罢休?”
王子腾默然。
他自从华清帝登基之后便一直辅佐他。
自然是明白这个皇帝当的有多难,有时候深更半夜还都在案前批阅奏章,真的很不容易。
奈何。奈何
“陛下莫要为这些小人而大动肝火,他们就是些墙头草,见风使舵,等以后挨个收拾也都是了。”说完,朝着一旁双眼微闭的张廷玉使了个眼色。
“陛下,当年你的行事为人尽皆为先皇不喜,你可知道为何当初会选择你为继承人,将这大好的江山交到你的手中?”张廷玉猛地双眼一睁,散发出与浑身气势都不相符的光彩。
华清帝的脸色微微有些缓和道:
“多亏了阁老您和先荣国公的大力支持,你们一文一武都看好我,父皇心中我自然重些。”
张廷玉摇摇头道:“陛下错了。”
当年立嗣的时候,朝野上下都看好忠顺王,认为他才是大华最好的接班人。
却唯独当时朝中一文一武两位重臣力荐先皇,这才有了华清帝的继位。
此刻见张廷玉摇头,华清帝不由的满腹疑问,说道:“难道朕说错了?”
“陛下是错了,而且是大错特错,虽然我与代善兄皆看好你,看不上忠顺王的虚伪,阴险,但这并不是主要的原因。”
“我两当时权倾朝野,乃是在于先帝的信任,毕竟是一辈子拼杀出来的兄弟,当时不管他选择谁来继承我两都会尽心的辅佐,其实这件事情归根结底还是先帝的秘密授意。”
“什么?”
张廷玉这番话无异于平地惊雷,只见华清帝满脸震惊的道:“是父皇的授意?”
“那为何当初父皇表现的那么钟爱于我的皇弟?对我却异常的严苛?”
张廷玉又摇了摇头道:“你以为先皇不喜爱你?”
“你虽然处处不得他的欢心,但是他对你的爱却一点也并没有减少。你知道他为何对你如此严苛?”
“大华当时虽说并无外敌之扰,但是连年的征战,国库耗损巨大,虽表面一片祥和,但内地里确是危机重重,若非对你要求严苛,你怎能担的起大华这副重担?”张廷玉道。
“原来父皇是这样想的?”
华清帝一直以为父皇钟爱幼子,对自己异常严苛,虽说心中也并没有怨恨,但总归想起以前之事,心中有些不快。
今日听了张廷玉的话,顿时泪流满面,久久没有开口。
只见张廷玉接着说道:“先帝终其一生都在教导你了一个字,陛下可知是什么?”
华清帝看着张廷玉却没有回答。
“就是一个‘忍’字。”张廷玉说道。
“想当年先帝若是不懂得此字,怎么会有后来天下的祥和?会有大华的强盛?”
“当年先帝刚登基,朝中大权全部落在奸臣手中,若不是靠着这个字如何能有这强盛的大华?”
说到此处张廷玉的老脸上也露出了一丝憧憬,仿佛他又回到了和先皇一起并肩锄奸的时候。
“父皇,父皇,孩儿愧对你了。”华清帝直接对着龙椅跪了下去,哭的是伤心欲绝。
好久,一旁的王子腾搀起华清帝。
只见华清帝整整衣冠对着张廷玉鞠了一躬,说道:
“多谢张老告诉我当年的旧事,若不是您,恐怕我一辈子也不知道父皇的良苦用心。”
“陛下明白就好,本来老朽准备将这个秘密带到泉下,但见你最近几年愈发的不稳重,今日才提醒你,莫要辜负了先帝的重托。”
华清帝重重的点了点头道:“多谢阁老,只是现下这种局面该如何应付?还请您教我。”
张廷玉捋了捋胡须说道:“陛下认为当今大华的危害在哪?”
见张廷玉在考校自己,华清帝自然不敢怠慢,要知道往日里张廷玉虽说是自己的臣子,但寻常之事根本不会出言。
见他今个出口询问,华清帝赶忙道:“是在朝中内斗,是在北方大敌。”
张廷玉摇摇头道:“陛下又错了。”
“怎么?朕说的不对?”华清帝道。
“在于世家大族,那些久在朝堂之外的世家才是最大的危害”张廷玉道。
“自古土地兼并,导致农民起义不断,他们那些把持着当地绝大多数话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