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回到天国当附马-第29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黄旭听了很高兴。

    “第二步,骑兵冲击,趁敌人还处于混乱之中并对各方情况不甚明了的情况之下,派骑兵突然展开攻击,杀它一个出其不意,如此一来,必定将可以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而在这种情况下,敌人将会更加混乱,其抵抗的意志将会更加的薄弱,那剩下的事情就好办了。”李秀成讲到这,脸上不由露出淡淡的微笑。

    “剩下的事就交给步兵了,他们基本上只要去收拾残局就可以了,是这样吗?”黄旭代李秀成说完了他剩下的打算。

    英雄所见略同,不外如是。

    而李秀成见黄旭一语道破天机,那是佩服不已,他情不自禁地双手抱拳,直呼万岁。

    黄旭则让李秀成免礼,他很高兴。

    而众人听了李秀之言,也是陷入到了沉思之中,现场一片宁静,众人此刻都不出声,他们仔细地回味着李秀成的战法,他们觉得这战法很新颖,也很有效,如果能在战场上加以灵活运用,那太平军在以后的战斗中一定可以做到战无不胜,攻无不克。

    于是,所有人都对李秀成赞叹不已。

    黄旭更是当着众人之面将李秀成好好地表扬了一番,并语带鼓励地让其继续努力,争取想出更多的好点子出来,为太平军的现代化建议添砖加瓦。

    李秀成激动地应诺。

    而在李秀成提出这种先进的进攻方式之后,其他人便不再献丑,所有人都提议在此次对新德里的战斗中使用李秀成提出的这种战法。

    所以,接下来的话题便变成了如何灵活有效地使用这种战法于新德里之战中。

    战法是死的,人是活的,怎么用,关键在人,在于人与人之间协调。

    众将都是深明这一点。

    而热议完之后,一个初步的作战方案便呈现了出来。

    而在这个初步的作战方案之后,便是制定具体的实施办法以及落实人员安排,这需要几天的时间。

    所以,这次会议也就此闭幕,而接下来就是由曾国藩等人协同相关的军事参谋人员拟定详细的作战方案了。

    而有了具体的指引,这个方案制定的很快,不出三天,具体方案便被摆在了黄旭的案头,经过黄旭批准,进军方案便被告之于相关的领军将领。

    此次对新德里作战,将会在半个月之后进行。

    太平军仍会分东西两路夹攻新德里,不过,方案对作战人员的配置重新做了安排,而该方案基本上以李秀成提出的战法做为蓝本而制定的。

    而李秀成最后也算是得偿所愿,他将率火器军团随西路军从西线朝英印发起进攻,而田小二更是将前线的指挥大权交给了李秀成,任命他为前敌总指挥,以便宜行事。

    而李秀成得到了一个大展拳脚的机会,心中也是甚喜,他暗自下定决心,今次一定要将这一仗打漂亮了,以此来报答黄旭的大恩大德。

    而李秀成之后,各方将领也陆陆续续地得到了各种任务。

    在西线,除了李秀成之外,保平安将与田小二以及东方不惑同掌军权,崔敏和吕擎天负责所有步兵作战,李秀成与陈玉成领火器军团作为先锋,将打头阵,罗大纲,林凤祥和李开芳负责率领骑兵出战,余一龙与段一虎领一军为各军策应,李世贤和韦俊率特战队随时侯命,而诸葛吹灯则是以随军军师的身份参与一切军机重务。

    而东线,太平军总司令曾国藩总领军务,副统帅左宗棠负责实际的作战指挥,他麾下的将领之中,胡林翼,罗泽南,彭玉麟和曾国华掌步兵,曾国荃,曾三,李元度负责骑兵,刘坤一,江忠源,胡四儿率火器军团做为东线先锋,李鸿章为军师参赞军务。

    至此,太平军的所有军事准备都已完成。

    然后就是物资转运以及各种后勤保障工作的准备,一切都是顺风顺水。

    当一切准备完毕之后,半个月的大限也已到,所以,太平军便正式出发,朝新德里进军。

    黄旭这一次是要倾尽全力在打这一仗,他一定要赢,而且他也有这个信心赢。

    值此大战即将开始的时刻,他又想起了家中的妻儿。

    可爱的儿子,柔情似水的洪争艳,外冷内热的洪若艳。

    黄旭只要想到这,心中便有一股暖流涌过,他觉得自己真的很幸福,而想起妻儿,他就想着早点回去,可是,如想早点回去,那得打赢这一仗。

    其实,打了这么多年仗,统一中国,征服日本,摆平南洋,现在即将搞定印度,他这么多年的辛苦也算没有白费。

    不过,他真的有点累了,真的很想休息,真的很希望什么都不想,就想拥着自己的妻儿好好享受一下人生,也许这一天马上就要来了。

    他相信这一天已经不远了,只要搞定印度,在整个亚洲,他的中华帝国将会名符其实的霸主。

    真到了那个时候,黄旭真的就可以歇口气了。

    黄旭的梦想,就是可以牵着妻儿的手沐浴晨光,享受中午的日光浴,看夕阳夕下,一家人其乐融融,干自己喜欢干的事,没有任何压力的生活在一起。

    黄旭是多么的向往。

    不过,还好,这一天已经快来了,他不用再痴痴的等,只要打完这一仗,他就会将朝政尽数交给几位辅政大臣,去过他那神仙一样的日子。

    而这一次对印度的最后一战,黄旭并没亲自督军前往,他就留在阿萨姆关等待大家凯旋的消失,他相信曾国藩他们一定会打赢这一仗,给他带来拿下新德里的好消息。

    而他,到时只需要享受胜利就可以了。(。。)

    :

第六百二十八章 计将安出() 
太平军分东西两路夹击新德里的消息如雪片般飞往英印联军在新德里的大本营。复制址访问 :⊙,

    而坐阵大本营的威廉在得此消息之后,丝毫不敢怠慢,他立即召集蒙哥马利一世以及辛格和阿里汗等人商讨御敌之策。

    在综合分析了各方面的情况之后,众人都明白,此时的英印联军已经处在了完全的被动之中,就连一向乐观的威廉与蒙哥马利一世都不再乐观。

    所有人都担心,太平军一旦合围,恐怕英印军将会很难守住新德里。

    不过,形势虽是如此逼人,但越是在这种情况下,威廉越不能将这种悲观的思想传递给其他人,而且,不仅不能,他还必须鼓舞全军的士气,务必坚守这最后的保垒。

    因为,这已是他们最后的机会。

    现场的气氛有点沉闷,每个人都在想着自己的心思,谁都没有挑头发言。

    而这样的气氛持续了好长一段时间,威廉终于忍不住打破了沉默。

    威廉是总督,是英属印度殖民地的最高长官,在这种时刻,他的确需要亲自来掌控大局。

    “诸位,形势逼人,如何处置,还请各抒己见。”威廉清了清嗓子,用极为低沉的噪音道。

    事情已经到了这一步,威廉即使想向众人传递自己乐观的心态,但恐怕也是有心无力,更何况,在场的这些人心里面都很清楚当前的形势,他们怎能兴奋得起来。

    总之,形势逼人啊。

    而威廉说完这句之后,他的目光便在场众人的脸上一一扫过,他想从他们的脸上看出点什么,至少是那么一点点可以令他提起些许振奋的因子。那也是好的。

    但是,他很失望,他感觉到的只是众人的担心。

    众人表情虽是不一,但俱都是怔怔出神。

    蒙哥马利一世是紧皱眉头,十指紧扣,表情严肃。

    辛格双眼望着地面。不知道他在想什么。

    而阿里汗则是茫然地望着远方,一副不知所措的样子。

    这一切都尽收威廉的眼底,他不禁也是皱了皱眉头。

    这显然不是他希望看到的。

    威廉希望现在有人可以站出来表达一下自己的观点,但令他失望的是,没人说话,众人似乎都在忌惮着什么。

    而他又等了一会,见还是没人说话,便忍不住点了辛格的名,道:“辛格阁下。说说你的看法。”

    辛格是印军的统率,他的意见值得威廉重视。

    而辛格见威廉问自己,脸上不由露出一丝慌乱。

    他本来打算是能避则避的,原就抱着不求有功,但求无过的思想,只求能将这事糊弄过去,就糊弄好了,反正是保住性命要紧。而至于再图发展,那只是次要。况且,在这种时候,无论怎么说,最后恐怕都是一个结果,所以,他还是少说为妙。当然,能够不说最好。

    可是,威廉偏偏纠住他不放,这下好了,他是赶鸭子上架。即使不想说,那也得发表一番宏论了,否则,威廉这一关他就过不了,更何谈保得性命。

    “总督大人,沿着新德里周围,我们布置了几十道防线,太平军如想闯进来,那无异于痴人说梦,更何况,有总督大人在此亲自坐阵指挥,我军将士肯定无不是努力向前,奋勇杀敌,所以,请总督大人放心,新德里必将是固若金汤,太平军绝无可能越雷池一步。”辛格霍然而起,慷慨激昂地道。

    反正说这些话又不需要付出什么代价,说了也只是白说,所以,说了也无所谓,只要能哄得威廉高兴,让他轻轻松松过了这一关,以后的事,以后再说,谁也说不准明天会发生点什么。

    正是在这样的指导思想之下,辛格只能是净往好的方向看,净拣好的话说,希望可以蒙过去吧。

    而威廉听了这话,脸上的喜色一闪即没,不错,辛格这话让威廉听了备感舒服,就是得这样,他是有信心的,他还真就不信挡不住太平军。

    而有了辛格这话,他的信心又开始慢慢回来了,他笃定,他们能守住。

    威廉很高兴。

    “总督大人,司令官阁下的话很有道理,我附议。”阿里汗此时又不失时机地道。

    阿里汗与辛格本就同穿一条裤子,他们岂会有不同的意见,更何况,阿里汗一直以来都是以辛格马首是瞻,他又岂会与辛格背道而驰,从而发表不同的意见呢。

    所以,阿里汗附议可以理解。

    由此可见,威廉对这二人抱得希望太大了点,他们与他根本就不是一条心。

    不过,有一点不得不承认,二人这话说得到是令威廉心里十分的舒服,是人都愿意听一些好听的话,何况威廉也是人,虽然他是个洋人。

    所以,此时的威廉心里啊,那是很高兴,倍儿爽,而且有点飘飘然。

    可是,就在这时,不合适宜的声音却突然上门了。

    “总督大人,卑职有不同的意见。”蒙哥马利一世分别瞥了一眼阿里汗与辛格,然后慢悠悠地道。

    他心里比谁都清楚,这两家伙纯粹是胡说八道,他们是在误导威廉,如果威廉真信了这两家伙的话,那不出问题才怪。

    出于对帝国利益的考虑,蒙哥马利一世不得不站出来表明自己的立场。

    形势已是明摆着的了,敌强我弱,如想顺利地守住新德里,那是一件非常非常之困难的事,除了三军用命之外,那还得有一点点的运气,否则,太平军破城那也只是迟早的事。

    而阿里汗与辛格这两家伙却将形势说成是一片大好,那不是在诱导威廉犯罪,还能是什么,如果威廉不能正视问题,新德里一旦失守,那问题将会非常的严重,不仅大英帝国会因此失去重要的财政来源,日不落帝国的声誉也将严重受损,而往更严重一点说,如果处置不慎,英帝国可能会就此走向衰败,不复再是这个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

    当然,以上是往大了说,如果往小一点,失去印度这个支撑点,那对阿里汗与辛格来说,无非是失去名誉和地位,这东西都只是身外之物,只要留得性命,失去了就可以再找回来,可是,对蒙哥马利一世与威廉来说,失去可不仅仅是名誉和地位,可能还有生命,还有家族的利益…。。等等。

    所以,蒙哥马利一世的头脑清醒着呢。

    “哦,不同意见?那你说说看。”威廉眯起了眼睛,朝蒙哥马利一世挥了挥手,道。

    一直以来,威廉虽说都十分倚重蒙哥马利一世,但是,他心里面比谁都清楚,蒙哥马利一世是一头猛虎,用得好,那对自己帮助很大,但是,如若是用得不好,那老虎可能会暴起伤人,最后连他都无法制得住,更何况,如果老虎还怀着其它的心思,那他就更危险了。

    所以,对蒙哥马利一世,威廉是即要用,也要防,两手准备。

    “卑职以为,敌强我弱,太平军的实力高出我们一倍还不止,况且,太平军屡胜,我军屡败,士气更是不在一个层面上,所以,虽说现在我们是凭借坚城而守,而且在外围做了很多的布置,但恕我直言,如果想仅凭此就能挡住太平军的进攻,恐怕难度很大。”蒙哥马利一世深吸一口气,将心中的想法和盘托出。

    他对局势看得相当明白,他可不愿意做那些自欺欺人的事。

    况且,他还得对女王负责,对大英帝国在东方的利益负责,所以,任何盲目的乐观对他来说,那都是要不得的。

    当然,他希望威廉也可以明白这个道理。

    而威廉当然明白,但是,忠言逆耳,忠言在有些时候总是会让人感到难听一些,不爽一些,更何况这忠言还是蒙哥马利一世这样需要防备的人说出来的呢。

    总之,威廉有点不爽。

    “那将军打算怎么做?”威廉口气有点生硬地道。

    无论怎么样,他得让蒙哥马利一世将话先说完。

    而蒙哥马利一世虽说也知道威廉不爽,但出于帝国的利益考虑,他还是耐心地将自己的想法认真又仔细地向威廉阐述了一遍。(。。)

    :

第六百二十九章 新德里攻防战() 
蒙哥马利一世的想法其实说起来很简单。 '26825;33457;31958;23567;35828;32593;77;105;97;110;104;117;97;116;97;110;103;46;99;99;更新快,站页面清爽,广告少,,最喜欢这种站了,一定要好评'【鳳凰 更新快 请搜索f/h/x/s/c/o/m】

    他提议,一方面,立即向大英帝国请援,另一方面,做好随时撤退的准备,有道是,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有些时候,就得变通一下。

    可是,他的这个想法,威廉是不同意的。

    做为拥有高贵血脉的王室旁系,他骨子里是高傲的,他不会承认自己会败在这些他自认为愚蠢的东方人手中,他心中还存有幻想,他幻想着自己这个高贵的西方绅士可以有机会扭转败局,让新德里成为一座不败的堡垒,让这场新德里保卫战变成一场反败为胜的经典战役。

    威廉仍然做着他的美想,而在这样的情况下,他又怎能听得进去蒙哥马利一世的金玉良言,相反,他对蒙哥马利的顾忌又深了一层,如果不是大敌当前,他一定会认为蒙哥马利一世是在妖言惑众,他一定会予以严办的。

    说实在的,威廉已经被盲目的自信搞晕了头,浑然认不清当前的形势已是岌岌可危了reads;。

    而蒙哥马利一世见威廉对自己的金语良言是充耳不闻,甚至是有那么一点反感,他是急在心头,但又无可奈何,这印度的事务全都是威廉做主,如果威廉不点头,不采纳他的意见,那蒙哥马利一世也只能干瞪眼,无辙可想。

    难道就任由事态按此发展下去,然后到最后一发不可收拾?蒙哥马利一世很想有所作为,但他的确也是无能无力,也许这就是命。' 超多好看小说'

    最后,这场讨论的结果仍然是威廉一锤定音,他决定利用新德里坚固的防线对太平军的进攻进行严防死守,以求在大量杀伤太平军的基础上,伺机反击,做到反败为胜。

    威廉这想法固然是不错,但却不切实际,以目前双方的实力对比来看。威廉的这种想法恐怕只是自欺欺人罢了。

    充其量也就是可以多守几天,如想一举扭转整个战局,一个字,难。

    而且。这个多守几天也并非全无前提条件,如果英印军真如威廉所想,有着视死如归的决心,那他们必定能够多守几天,多为太平军带来一些伤亡。这完全是有可能的,反之,那他们只有加速败亡一途了。

    所以,虽说这战场仗的结局看起来似乎已无悬念,但其中的不确定因素却很多,一切只能等到战事真正结束之后,才能有所定论。

    而就在威廉等人筹谋抵抗之时,太平大军到了。

    太平军的百万大军抵达之后,并没有如威廉等人所料的那样先做休整并做试探性的进攻,而是直接发动了攻击。

    东西两线。太平军的百万大军如山般峙立,只听号角响起,又见令旗挥舞,接着进攻便开始了。

    吼吼吼……

    嗖,嗖,嗖…。。巨大的炮口发出震天的轰鸣声,然后便见一颗颗炮弹如天外陨石般,以肉眼难以企及的速度砸向新德里外围的防线。

    然后,只见响声一片,火光冲天。浓烟直冒,如雨点般的炮弹片刻之间便覆盖了英印联军的外围阵地,将外围阵地的大部都变成了一片火海reads;。

    英印联军则被太平军的一阵炮火狂攻打懵了,英军自认为火器先进。自诩为引领工业革命浪潮的日不落帝国,他们向来都是以强悍的武器装备征服着全球,可谁曾想这一次竟然被别人以强大的火力所征服。

    英国人即使心里不服气,但事实摆在面前,他们想不服气都不行。

    太平军东西两路,总计三百二十门火炮在一个时辰之内。朝英印联军的阵地上倾泄了数以十万计的炮弹,几乎是一举摧毁了英印联军所有外围防线的大部分防御设施。

    至此,英印联军几乎已是无险可守,完全暴露在了太平军的面前。

    如此一来,除了丧生在炮火当中的英印军之外,其它还活着的英印军只能直面裸对太平军的攻击。

    而英印军的结果可想而知了。

    就在英印军仍处于炮击余波的震撼当中的时候,太平军的骑兵已然发动了进攻。

    万马奔腾,浓烟滚滚。

    太平军的骑兵大声叫喊着冲向仍然硝烟弥漫的英印军阵地。

    而英印军尚未从震惊中醒来,便已经暴露在太平军骑兵的刀锋之下。

    太平军骑兵所过之处,大肆砍杀,英印联军唯一能做的就是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