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回到天国当附马-第29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司令官,恐怕咱们不得不走最后一条路了。”华莱士闭眼睛,道。

    他的脸露出痛苦之色,说出这样的话来,想必他内心也很痛苦。

    可是,是什么事可以令华莱士如此痛心呢。

    “你是说…。。”蒙哥马利一世一听,脸色大变。

    他当然知道华莱士的话意所何指。

    而静思片刻之后,蒙哥马利又摇了摇,道“不行,我们不能这样做,如果我们真的这样做了,那咱们都成了大英帝国的罪人。”

    蒙哥马利是个非常自傲之人,而且身为英国的贵族,他不愿意拿家族以及个人的声誉冒险。

    所以,对于华莱士的提议,他是回绝了,他觉得这行不通。

    “司令官,如果单从感情说,我与你感同身受,但是,在如今这种情况下,你觉得会有更好的办法吗?”华莱士并没有迎合蒙哥马利的观点,而是直言讳地道。

    这本是一个没有办法的办法,可是,不这样做,行吗?

    “这……”蒙哥马利无语。

    这是不得已而为之啊,除非他自己想死,如果不想死,必须认同华莱士的观点,按他所说的去办,否则,只有死路一条了。

    “司令官,不要再犹豫了,保命要紧,而且从长远来看,我们还有整个印度的利益需要兼顾,如果我们将所有的赌注都押在这一场战斗面,那极其不明智了。”华莱士继续剖析道。

    华莱士不亏是蒙哥马利手下的第一谋士,看起问题来是与众不同。

    而他如此一说,蒙哥马利一世便醒悟了,是啊,何必纠结于这一场战斗,他们今日低头认输,来日再整军来与之战过,将今天的场子给找回来,那也未尚不可。

    这是一个系列的战斗,不能以一场战斗的胜利来定胜负。

    于是,蒙哥马利一世也想通了。

    “唉,你说的固然有道理,但是,如果要下决定舍弃这些,我心还是有所不忍,毕竟这些可都是我们在印度安身立命的根本啊。”蒙哥马利语带无限的无奈道。

    不是到了这一步,他怎又会这么做。

    “理解,非常之理解,还望司令官为大事计,早做决断。”华莱士在表示理解的同时,也在一旁催促道。

    这个决定能下得快一时,那是一时,而现在时间宝贵,再也拖不起了。

    “好,华莱士,按照你说的办,你去下命令吧。”蒙哥马利一挥手,背过身道。

    他实在是不愿意面对这个结果。

    而华莱士受令,转身前去布置。

    :

第六百一十八章 没追上() 
太平军轻骑由“疯狗”陈玉成率领,朝英军逃跑的方向奋勇追击。 更多精彩小说请访问

    如果计算一下时间,想必要不了多久,他们将会追英军,只要一想起能够肆无忌惮地大肆斩杀英军,陈玉成便是热血沸腾。

    于是,他率军又向前追赶了一段时间,突然听见炮响,然后便见前锋营统领策马匆匆朝他赶来,然后报说遭遇英军炮队,措手不及之下,损失惨重。

    陈玉成一听,大怒,急问是怎么回事。

    统领报说,他们的先锋在追击的过程之突遭敌人炮火的攻击,损失惨重,由于敌人的炮火太过于猛烈火,现在前锋营已经停止追击,等待陈玉成的命令。

    陈玉成已是一肚子的火,又听说前锋营停止追击,他更是火冒三丈,他大声质问前锋营统领为何要停止追击,而前锋营统领当然知道陈玉成是个什么样的人,也不敢反驳,只能是唯唯诺诺地聆听臭骂。

    而等到陈玉成骂够了,前锋营统领这才再请示道,是不是继续追。

    陈玉成虽然疯,也没有疯到不惜将士性命的地步,他令大军暂停行动,然后令前锋营想办法在短时间之内搞定拦在他们面前的大炮。

    前锋营统领得令,前去安排。

    而与此同时,陈玉成又令人前往侦察,看看是否还有其它路可以绕道而行,但是,侦察的最后结果是,前面是华山一条路,没有其它路可走。

    换句话说,他们必须搞掉前面的大炮。否则,他们这只能停留在这动弹不得。

    这显然对太平军很不利。

    而陈玉成获此信息,心更是焦躁,他不停地派人催促前锋营,命令其不论付出何种代价。一定要马解决掉那些惹人烦的大炮,如果前锋营没办法,他要亲自了。

    陈玉成的话既然都说到这个份了,那前锋营还能说什么,只能不惜一切代价地拿下这些拦路虎,为大军的前进扫清障碍。

    终于。前锋营最后在付出了巨大的伤亡代价之后,终于搞定了英国人的炮队,太平军骑兵得以继续向前。

    而这一路之,英国人设下了重重障碍,用以阻截太平军骑兵向前冲击。正因为此,太平军每过一关,都要浪费不少时间,但也会干掉相当多的英国人。

    太平军轻骑这样一路奔,一路杀,几乎是奔了一路,杀了一路,这才清理完了英国人所设下的重重阻拦。但是,最后还是没能追蒙哥马利一世与华莱士。

    那么,蒙哥马利一世与华莱士究竟去了哪儿呢。

    而根据探报。蒙哥马利一世与华莱士已经安全地返回了英印联军的驻地之。

    陈玉成听报之后,那简直是有吐血的冲动,很明显,他被这两个英国佬给骗了,而一气之下,他真想将这两个英国佬给生吞活剥了。

    可是。如果用他所率的骑兵去攻打英印联军的驻地,那是傻蛋。陈玉成虽然生气,但他不会鲁莽地去这样没的事。

    所以。陈玉成只能令大军暂停行动,并派出侦骑继续打探消息。

    同时,他将现时的情况飞报东方不惑,等待进一步的指示。

    而蒙哥马利一世与华莱士之所以能顺利逃出,他们所付出的代价是巨大的,除了他们自己的亲卫队之外,此次跟随他们出战的全部英军都完蛋了。

    原来,华莱士当初向蒙哥马利提出的建议是,牺牲掉那约七万英军的性命,以换取他们可以安全地逃回驻地。

    这个建议的确过于大胆,甚至于有点残忍。

    如果要这样做,的确是需要勇气。

    可是,他们最后还是这样做了,以一个冠冕堂皇的理由这样做了。

    不过,话得说回来,这两个英国人也确实不简单,壮士断腕不是谁都是说到又做到的,可是,他们能,而且做得如此绝然,的确让人不得不佩服。

    总之,他们利用这七万英军,在太平军轻骑前进的道路设下了层层障碍,以延缓太平军轻骑前进的速度,从而为他们的逃跑赢得了时间。

    最后,他们顺利逃出,而英军却都玩完了。

    这是为什么华莱士会说,为了整个印度的利益,他们只能如此而为。

    不错的理由

    而在蒙哥马利与华莱士逃回驻地之后不久,阿里汗与辛格也到了;不过,他们二人是独自逃回来的,连亲卫队都给败光了,说起来,他们蒙哥马利二人更惨。

    而说起这败仗的经过,几乎与蒙哥马利二人是如出一辙,不过,他们蒙哥马利的遭遇要有过之而无不及,算起来,也可谓算是一波三折,他们先是被左宗棠所逼,无可奈何之下,便奋力反抗,不得不丢下三分之一的人马而逃脱,然后又遇到了曾三所率太平军重骑的袭击,又是损失了三分之一的人马,最后以为可以带着最后剩下的三分之一退回大寨,可没曾想被黄旭所率的预备大军的前锋给逮了个正着,一番攻打之下,印军剩下的那点人马也赔光了。

    要不是阿里汗与辛格趁乱跑得快,恐怕他们也回不来了。

    可是,曾三率重骑伏击,这还说得通,因为他们早有安排说要伏击英印军,从而将功折罪,但是,黄旭的预备大军又是从哪里来的呢,他不是率军诱敌去了吗。

    原来,黄旭在诱敌完成之后,便把攻击的任务交给了东西两路大军,而他自己则率领预备大军直扑英印联军的驻地,准备拿下驻地,再与其它两支大军会师。

    谁料他尚未赶往英印军驻地,英印军已然败了,而他也正好赶败于太平军之手的印军,也趁机凑了个热闹,杀了印军那剩下的三分之一的人马,也算是过了一把瘾吧。

    而除此之外,那仍然被围的二十万印军,自然也无法逃脱被围歼的命运。

    这一战,英印联军损失惨重,包括那死去的二万英骑和七万其它英军以及五十一万印军,英印联军一共损失了大概60万人马,的确算得是空前的惨败,而英印联军也从未有遭受过如此巨大的损失。

    而在蒙哥马利等退回驻地之后不久,黄旭等人率领的三支大军也紧随而至,最后顺利会师于英印军的驻地之外。

    可是,与前次会师不同的是,前一次,英印军尚有与太平军抗衡的资本,但这一次,他们却只能躲在驻地之内苟言残喘了。

    事实变幻之快,着实让人意想不到。

    而太平军一方此时实力强劲,已不需要再有太多的顾虑,所以,黄旭不打算再筹什么谋,划什么略,他直接下令强攻英印军的驻地。

    而面对太平军的攻击,驻地内的英印军凭借坚固的工事,充足的粮草和武器硬生生地打退了太平军好多次的进攻,将驻地的防守给稳定了下来。

    而强攻不利,太平军也只能暂时罢战,再想其它办法攻破英印军的防守,夺取这处驻地,从而结束这绞肉机般的阿卜杜拉大会战。

    :

第六百一十九章 英印联军撤() 
在随后的进攻过程中,黄旭与众将商议出不少办法。 ,

    比如,采用挖掘地道的方式进攻,这是一条不错的计策,如能成功实施,那必将会取得很好的效果,但地道才挖到一半,就被英狱发现了,并因此白白葬送了几千太平军性命。

    而一计不成,又再生一计,如,太平军直接利用超强的火炮攻击能力,对英印联军的驻地进行无差别以及饱和式的攻击,但是,英狱对此也早有准备,他们在驻地内修筑了大量的掩体,专门用来应付大炮的攻击,炮火一来,他们便躲进掩体,而炮火一停,他们想干什么就照样干什么。

    如此攻防之下,太平军的进攻仍是毫无起色,黄旭不禁有点生气,试想,直打他来到这个时代,他所经历的大薪役已不下几百次,坚城陛更是遇到过不少,可最后无不是攻而下之,但如今,他的百万大军却受阻于这样一个弹丸之地,真是岂有此理。

    不过,他还真不相信攻不下此地。

    所以,黄旭给大军下达了死命令,如果能想出好办法,那就用好办法,如果想不出好办法,就直接强攻,不间歇地强攻,直到攻下敌人的驻地为止,无论如何,他们必须短期之内攻下英狱的驻地。

    黄旭就不相信了,英狱能耗得过强大的太平军。

    而黄旭一生气,众将震肃,纷纷请求死战,然后,太平军便在曾国藩的指挥下,轮番对英狱的驻地展开了攻击。

    而在太平军不间断的攻击面前,英狱驻地终于被攻破。但是。当太平军攻入城中的时候,却发现英狱的主力大军已经提前撤离了。

    原来,在太平军最后这拨进攻当中,蒙哥马利一世只留下了五万狱守城,而在此之前,他已率主力大军撤出了驻地、朝大本营新德里退去。

    这一切都是计划好的,蒙哥马利算好了能抵挡撰平军的多少次进攻,而在此之后,他们就为直接撤退,当然,这个撤退是隐蔽的。

    所以,他们在顶住了太平军最强大的几波次攻击之后,便趁机将主力撤退,当然。他们也留下了五万人,目的是为了制造出英狱全力抵抗的假象,从而为英喻力大军的撤退创造出更多的时间。

    也就是说,太平军在此战之中只是歼灭了五万狱而已,而自己到是付出了不小的代价,看起来似乎有点得不偿失。

    而黄旭得报之告,更是大怒,英狱竟然胆敢耍他们。那就必须付出代价。

    他料定英狱此时应该尚未走远,即时便下令让太平军轻重骑齐出。共计出动五万轻骑以及五万重骑,对英狱展开追击,务必要追上英狱,给予致命一击。

    当然,被英狱戏耍,不仅黄旭怒。众将也怒,他们都纷纷请战,请求率军追击英狱。

    经过与众将商议,黄旭最后决定,派东方不惑率领轻骑。而自己亲率重骑前往追击。

    而如此安排,看来,黄旭真的是很生气。

    众将听说黄旭要亲自前往追击敌人,全都是大吃一惊,他们认为,身为皇帝的黄旭怎能去做这种以身犯险的事,当然不行,所以,他们都恳请黄旭考虑,改派其他人前往。

    但是,黄旭已经铁了心要前往。

    所以,众人也没办法,只能任由他行事,不过,为保险起见,最后议定由曾国藩亲率大军从后接应。

    而一切议妥之后,东方不惑便率轻骑先出,黄旭然后率重骑进发。

    铁蹄翻滚,人心如箭。

    东方不惑率领轻骑,如疾风暴雨般,极速朝英狱逃跑的方向追赶。

    轻骑的速度很快,眨眼间便奔出好几十里路,按照他们的速度,即使英狱撤退的再快,恐怕用不了多久,英狱还是会被东方不惑给追上。

    而东方不惑自率轻骑出发之后,便已下定决心,这一次如果追上英狱,他一定会将其斩杀干净,除一解心头之气外,也为免除后患,防止再生出其它枝节。

    于是,东方不惑只管率轻骑狂追。

    而正当他追的起劲之时,突然从他的前面冲出一军,拦住了他的去路。

    看装束,观动静,是骑兵

    英军的骑兵,英军三万骑兵之中的最后一万人。

    他们在这里截住了东方不惑率领的轻骑。

    而这些英骑怎么会在此时出现在这里呢?

    原来,他们是蒙哥马利留下的断后之军,蒙哥马利一世留下他们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拖撰平军前进的脚步,为蒙哥马利一世等人顺利的撤退赢得时间。

    说白了,他们就是来送死的。

    而用一万精锐英骑来拖撰平军的追兵,蒙哥马利还真能下本钱,但是,这也正是蒙哥马利狠绝的地方,他心里清楚,在现时的情况下,唯一能为他们赢多的一点时间的,就只有这一万英骑,没办法,为了全局着想,只能是牺牲他们了。

    而既然是送上门来的菜,东方不惑当然是不会拒绝了,可是,他曾经也听说过英骑的战斗力,曾三可是在他们手下吃过大亏,一万英骑差不多换了四万多太平军轻骑。

    所以,东方不惑也不敢造次,他得有了胜算的把握再出击。

    而东方不惑心中的胜算就是太平军的重骑。

    也许唯一能对付英骑的就只剩下太平军的重骑了,可是,重骑行进的速度较慢,难以跟上轻骑的步伐,所以,重骑此刻离轻骑与英骑对峙的地方还有很远的一段距离,如果在此等待重骑前来,恐怕时机将过,他们将失去追赶蒙哥马利等人的机会。

    但东方不惑也不愿意白白牺牲这么多太平军轻骑的性命,战争进行到了这一地步,太平军已经不需要象在战争刚开始的时候那样对英狱有着许多的忌惮,而经过这一次的交锋,太平军已然占据了上风,再盲目地去牺牲太多将士的性命是非郴值得的。

    所以,再三权衡之下,东方不惑决定放弃追赶蒙哥马利等人,而换之以继续与英骑对峙,直至重骑前来。反正这也不是他们与英印联军的最后一战,留些力也未尝不是好事。

    而东方不惑不动,英骑也不动,英骑本来怀着的心思也是拖,现在既然太平军轻骑主动拖,他们乐意配合。

    但是,这样的对峙却并不轻松,双方都是紧绷着神经,生怕对方会突然开始进攻。

    而双方的对峙差不多持续了一个多时辰,英骑见己方既定目标已经达成,他们的阵脚便开始松动,看样子,他们要撤了。

    但东方不惑仍是没有动,既然先都没动,现在再动也已经失去了意义,所以,东方不惑索性不动到底,任由英骑离去。

    英骑见东方不惑没有发动攻击的意思,便将后队变做前队,准备撤退。

    英骑也没想到这一次阻击战竟然如此的成功加完美,他们已经做到了死战的准备,但没想太平军却没有发动攻击,也许是对他们有所顾忌。

    不过,这样也好,他们终于可以安然地撤退了,英骑也算是松了一口气。

    可是,就在他们准备撤退的时候,形势又发生了变化。

    在太平军轻骑后面,沉重的马蹄声如巨雷般滚滚而来,大地也因此不住地抖动。

    东方不惑见此,不由喜上眉梢。

    他心中明白,太平军的重骑终于来了,而重骑既至,也就代表着他所率的轻骑也要开始进攻了。

    东方不惑的眼中钢出些许狠辣之色,只见他右手高高举起,然后狠命一挥,他身后的太平军轻骑就如下山的猛虎一般朝正准备撤退的英骑冲去。

    东方不惑相信,这一次,英骑完了。

    '记住址三五'

    :

第六百二十章 西线战事起() 
太平军的轻骑直冲入英骑的阵,与英骑激烈地交战起来。复制址访问 :匕匕·····首·发

    英骑见此情景,哪还敢念战,他们一门心思是想着赶紧撤退,但是,太平军轻骑又岂能让他们如愿,他们紧紧地,玩命地咬着英骑不放,总之,不让他们轻易脱身。

    双方如此般纠缠不清地搅在一起,谁都不轻松。

    但是,随着太平军重骑的到来并加入战团,胜利已经失去了悬念,那曾经不可一世的英骑注定要化为尘埃,落入历史的长河之。

    不过,英骑虽然已是行将日落西山,但他的垂死挣扎却相当的可怕,他们在明知不敌的情况下,竟然爆发出超一般水准的战斗力,而在这种拼死反击之下,虽然太平军占尽优势,但最终还是吃了点小亏,一万英骑让太平军付出了八千人的代价,这代价显然也不菲。

    不过,起之前,这已经算是最好的结果。

    而与此同时,正是英骑的拼命拖延,蒙哥马利一世等人得以顺利地躲过了太平军的追击,并安然地返回了他们的大本营,新德里。

    到达新德里后,蒙哥马利一世不敢有丝毫的懈怠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