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回到天国当附马-第14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现在已没有办法可破此局,可解此危,唯的一办法就是拼命,杀一个,够本,杀二个,赚一个。”李鸿章平静地道。

    说也奇怪,当刚开始陷入危局的时候,李鸿章有点紧张,有点担忧,但将一切都想清楚之后,他到是觉得无所谓了,反正事情都这样了,想再多都没有,只能拼。

    “好,军师,那咱们今天就杀个痛快,僧格林沁那老家伙不是想一口吃了咱们吗,那咱们就跟他来个更狠的,即使不能要了他的命,也要让他崩烂满口的牙,我们要让他们知道,啃硬骨头是要付出代价的。”李鸿章的话正合曾三之意。

    “好,三儿,你这就去传我之令,就说,我们已经突围无望,唯一的出路,就是与清军誓死相搏,如果愿意追随我们的,我们欢迎,并表示感激,如果不愿意追随我们的,我们不勉强,他们可以选择自己的道路。”李鸿章道。

    曾三应诺,急去传令。(未完待续。。)

第二百九十五章 下套之人() 
李鸿章料的没错,所有这发生的一切,都是出自僧格林沁之手,都是他下的套,他的目的就是要将整个湘军全歼于此,彻底除去这个大患,为了这事,他甚至不惜说服咸丰皇帝,从京城调出了一半的禁军,用于围杀湘军,由此可见,他还真是用心良苦啊。

    而照目前的情况来看,此次行动的全部过程也的的确确是按照僧格林沁所设计的剧情在发展,而且,一切都不出其所料,一切皆在其计算之中。僧格林沁将这一切看在眼里,喜在心头,是啊,一个多年的宿敌,终于要在自己眼前灰飞烟灭了,多年的心愿终于有了一个完美的结果,他不高兴才怪。

    “老僧,是不是太可惜了一点?”一旁的恭亲王看着在末日中求存的湘军,心中稍有不忍,情不自禁地感慨道。

    当然,他的不忍是担心湘军被灭之后,大清朝就此少了一把可用之利刃,并不是因为他同情湘军的死活。如果他真是同情湘军的话,当初,他也不会默许僧格林沁行此狠辣之事,说穿了,他们都是一丘之貉。当然,站在他们的立场上,他们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大清的长治久安,都是为了大清的万世基业,似乎看起来情有可原。

    所以,说到底,最不值的就是湘军,湘军为大清出生入死,最后还要落到一个兔未死,够就烹的下场,真是可怜。

    “可惜?你这词可用的不太恰当啊,如果你真见到他们造反的那一天。你就不会这样认为了,你就会说,这当初呀,咱们怎么就没早点动手呢?所以,老恭啊,我这都是为你好,快刀斩乱麻,以免你到时候后悔啊。”僧格林沁装出一副为朋友两肋插刀的样子。

    “我也没说你做的不对,我只是觉得有点可惜,这么好的一颗棋子。就这么毁了。的确是有点可惜。”恭亲王叹了口气道。

    “老恭,要我说,没什么可惜的,毁了就毁了。不毁才是有问题。当断不断。反受其乱。”僧格林沁即将拔掉心头的一根大刺,心情相当不错。

    “好了,这刀都砍到脖子上了。说什么都没用说了,我也就是说说而已,但还有一件事,我却不得不问。”局面已是如此,恭亲王再说什么也是毫无意义,他只关心他真正想关心的。

    “何必如此客气,有什么话,尽管直说。”僧格林沁笑道。

    “湘军完蛋之后,我们拿什么来守合肥城,我们兵员本就紧张,现在又去了湘军这一头,形势堪忧啊。”恭亲王最担心的是没人守城。

    “哈,哈,老恭,你多虑了,这一切,我都已经筹划好了,你只管稳坐钓鱼台,将心放到肚子里面好了。”僧格林沁听了恭亲王的话,不禁哈哈大笑,笑完之后,他又大包大揽地道,似乎,真是所有的一切都在其掌握之中。

    “你在玩什么,搞得神神秘秘的,你又有什么鬼点子啊?”恭亲王不知道这僧格林沁葫芦里又在卖什么药。

    “行了,老恭,你就信我,我说的一定没错。”僧格林沁自信满满地道。

    “信你?可以,完全没问题,但你得给我透露一点吧,这样我才安心。”恭亲王如果不知道僧格林沁的计划,他是不会放心的。

    “行,没问题,还就是你老恭,换作其他人,我可什么都不会说。”如果是在做买卖,那听僧格林沁的意思,他好象还是给恭亲王开了一个友情价似的。

    “好了,好了,那算是本王欠你一个人情,行不?”恭亲王知道这家伙说来说去,总是想占一点便宜。

    “这可是你说的,我可没逼你。”僧格林沁听恭亲王这样说,如获至宝。能让恭亲王欠人情,这世间能有几人。

    “是,一言既出,快马难追。”恭亲王爽快地道。

    “好,痛快,老恭,你朝前看看,那些挡住湘军出路的都是些什么人?”僧格林沁指着正与湘军激战的禁军道。

    “废话,这话你也问得出,我虽是老眼昏花,但也不至于连皇上的亲卫禁军都认不出来吧。”恭亲王撇了撇嘴道。

    “好,既然你知道那是禁军,那我就问你,如果将这些禁军留下来协助咱们守城,你觉得如何?”僧格林沁眯着眼睛道。

    “老僧,你是不是疯了,这可是皇上的亲卫军,你能临时将他们弄来帮你对付湘军,想必皇上已经是给了你天大的面子,你现在却还想得寸进尺,那恐怕不行,他们还要拱卫京师呢。再说啦,即使皇上同意,我也不同意,我想,朝廷百官也是不会同意的,那可是关系到皇上的安危之大事,不行,不行,如果你的办法就是指这个,我奉劝你还是早点死了这条心。”恭亲王的一番话等于是将僧格林沁的后路给堵死了。

    “老恭,你看你,看把你急的,我话都还没说完呢,等我先说完了,你再急,行不,其实,这只是我的权宜之计。”僧格林沁道。

    “权宜之计也不行,反正,你如果是打禁军的主意,说什么也不行。”恭亲王仍是不松口。

    “老恭,现在的局面,你是知道的,一旦湘军完蛋了,仅凭二十万神策军,那是万万守不住合肥城的,如果合肥一破,反贼将会长驱直入,直达京师,那麻烦就大了,所以,我们就是拼死也要守住合肥,而如想守住合肥,除了神策军之外,也只能打禁军的主意了。”僧格林沁看来是早就打好了主意。

    “老恭,你呀,早知这样,又何必这样急急忙忙地灭了湘军呢,有他们在,我们还用操这么多心吗,你看,借刀杀人,驱狠吞虎,这是多好的事啊,可你偏偏要将湘军剪除了,这下到好了,剪除完之后,你又找不到人来补他们的空缺,依我看,你这就是没事找事,吃饱了没事干。”恭亲王不客气地道。

    “这是两码事,湘军,那是心腹之患,必须尽早解决,越快越好,但合肥也必须守,而用禁军是唯一可行的办法,所以,老恭,你干脆点,你愿不愿意帮这个忙,好,就算是不帮我,你也要帮帮大清吧,如果合肥真的丢了,这后果你是知道的。”僧格林沁还赖上了。

    “老僧,你让我说你什么好呢,感情好,你原来是给我下药啊。”僧格林沁固然讲的很有道理,但恭亲王却很不爽。

    他心里觉得的不舒服的是,僧格林沁在将他扯进来之前,并没有事先与他商量,而是先斩后奏,而且比先斩后奏的性质更为恶劣,僧格林沁现在完全是在逼他就范,真是岂有此理。

    “我知道,这事没有事先跟你商量,那是我不对,但我也是为了大清好,所以,你还是帮帮我吧。”现在僧格林沁是在求恭亲王帮忙,所以,他将恣态放的很低,而且尽可能使用非常谦恭的语气。

    恭亲王听了,低下头,没有说话。

    “老恭,算我求求你了,行不,你先前欠我那个人情,我不要了,我再倒欠你一个人情还不行吗?”僧格林沁是什么招都使上了。

    “好了,看在你是为了大清基业的份上,这次我就不与你计较了,你说,想让我怎么办?”经过一番考虑,恭亲王最后还是妥协了。

    “你与我联名上书,请求皇上将禁军留下,协助我们守城。”僧格林沁一早就想好了说辞。

    “这可不是小事,皇上会同意吗?禁军可是用来拱卫京师的”恭亲王心里没底。

    “只是抽调一部分,对皇上的安危应该不会有太大影响,事情之轻重缓急,皇上还是分的清的,而且,在此生死存亡之际,让这些精锐的禁军留在这里守城,与留他们在京师比较,显然前者对大清更有利,所以,皇上应该不会反对。”僧格林沁似乎很有把握。

    “你就这么有把握?”恭亲王道。

    “我一个去向皇上说,当然不行,但不是还有你嘛,如果我们两人一起去说,那就不同了”僧格林沁的信心原来来自于恭亲王。

    听了僧格林沁的话,恭亲王用非常惊愕的表情盯着他,他似乎是第一次认识僧格林沁一样。

    “老僧,你还真是深谋远虑啊。”恭亲王这句话绝对不是言不由衷。

    “嘿,嘿,过奖了,我这几下,在你老恭看来,那还不是小孩子的玩意,上不了台面,上不了台面啊。”僧格林沁嘿嘿笑道。

    “不,今天我才知道,我以前一直都走眼了,原来,一个伟大的政治天才就在我们身边,我们却一直视而不见,真是太不可原谅了。”恭亲王叹道。

    “看,看,老恭,你又扯远了吧。”僧格林沁道。

    “没,我都是认真的。”恭亲王正色道。

    “好了,好了,你就不要在恭维我了,我受在是受不起。”僧格林沁连连摆手道。

    “那好,不逗你了,不管怎样,这次,看在你是为了大清的份上,我同意与你联名向皇上进言,但最后结果如何,那只能听天由命了。”恭亲王可没僧格林沁那么乐观。

    “放心,有你我出马,皇上一定会同意我们意见,我保证 ”僧格林沁道。(未完待续。。)

第二百九十六章 计划没有变化快() 
就在僧格林沁以为大局已定的时候;战场形势却发生了变化;清军并没有如他想象的那般势如破竹;太平军也没象他所想的那般;完全呈现出一边倒的状态;相反;清军每向前推进一步都很艰难;都要付出相当大的代价。

    这也正印证了曾三说的那句话;湘军可是块硬骨头。

    不论如何;这戏已经演到半路;双方就是有再大的困难;也要坚持到底了。

    当然;之所以双方会出现僵持状态;那也是事出有因。

    从场面上看;湘军虽然在人数上并不占优势;但湘军在有些方面都要高出对手一筹;如单兵作战能力;军事素质等等;就算是号称清军中最锐的禁军;在与湘军的比拼中也绝对是占不了多大便宜;更不用说战场新兵;神策军了。

    从对阵双方所处的地理位置来看;清军将湘军压制在一块方圆不到五公里的开阔地带;不停地发动攻击。明眼人都知道;这样的地况;利于进攻;却不利于防守;而清军的每一轮冲锋;都是充分利用了有利的地形做为依托;将骑兵部署在前;步兵在后;分层次进行攻击;而湘军虽也是以同样的手段相抗;骑对骑;步对步;但限于地理形势;他们的防守是相当的被动。

    综合来看;清军有人数上的优势;还有地理上的优势;而湘军则是战力强大;悍不畏死;双方各擅胜场;最后斗了个难解难分。

    “军师;照这样下去;咱们可真要被他们拖垮啊。”看着战场上的形势;立于李鸿章旁边的骆秉章眉头紧皱;满脸担忧地道。

    “是啊;我们与清军相比;是耗不起啊;但是;现在我们能有什么办法呢;事情到了这一步田地;咱们与清军都一样;除了硬拼;已经没有了退路。”李鸿章当然知道眼下的形势对湘军不利;但剑已挥去;誓必要见血而回。

    “难道是天亡我等吗?”骆秉章长叹一声道。

    “骆先生;不要太过于灰心;事情还没有惨到那一步;我已经打算好了;我们先顶一阵;然后等到清军的攻势有所减缓之后;我们再趁机突围;最后能跑掉多少;算多少;总比全都战死在这里强。”李鸿章心底早已经有了计较。

    “军师;没想到咱们竟然落到了这般田地;这清廷也太可耻了;一点都不念我们过去的功劳;翻脸比翻书还快;真是令人寒心啊。”骆秉章心情很不爽。

    他本来对归顺太平天国一事心存疑虑;只是碍于曾国藩及左宗棠的面子;他才勉强答应;但现在亲眼见到了清军的卑鄙做法;他算是对清廷彻底死心了。

    “看来;我们选择归顺太平天国是对的。”李鸿章看了看骆秉章;似乎话中有话。

    李鸿章非常理解骆秉章此刻的心情;从这一点上来说;他同样不难理解;为什么他的恩师曾国藩会如此义无反顾地归顺太平天国;至少;从清廷的表现来看;他们给了他理由去深切地体会他老师的心情;当然;曾国藩的真正归降的原因不限于此;但这个原因也应该在他的考虑范围之内。

    “军师;曾大帅不是已经率军在城外准备接应我们吗;你说;他有可能知道咱们现在的处境吗?”提起太平天国;骆秉章便想到了曾国藩;想到了曾国藩;他便想到曾国藩已经率军在合肥城外;他的心中又升起了一丝希望。

    “嗯;大帅要是知道我们被围;一定会想办法来救我们;但愿国荃已经与大帅联系上了。”李鸿章只能寄希望于被他留在城门口的曾国荃能与曾国藩互通消息。

    “一定会的;曾将军一定会有办法。”骆秉章不知是在给自己打气;还是盲目自信。

    “或许吧。”李鸿章也只能这样安慰自己。

    “如果真是这样;那我们说什么都要顶住了;说不定;曾大帅的大军一到;咱们还可以两面夹击;大破清军也说不定。”骆秉章的思维是越来越活跃。

    “骆先生;你这可真是个好主意;对;我怎么没想到呢;如果大帅能及时赶来;并且与我们配合得当;那我们一定可以大破清军。”骆秉章的一句话到是提醒了李鸿章。

    “不错。”骆秉章有一种柳暗花明的感觉。

    “如今的关键问题有三; 一;我们能不能顶到大帅的到来;二;大帅是否能顺利入城;三;我们能否与大帅保持信息互通;如能保证这三点;我们定可大破清军。”李鸿章兴奋地道。

    这一番言语;将压在他们心头的阴霾一扫而空;他们觉得前途已是一片光明。

    “那我们就将这三个关键问题一一解决就好了。”骆秉章此刻绝对是自信心爆棚。

    “好;骆先生;那你就先说说你的想法。”李鸿章道。

    “第一个问题;如需撑到大帅到来;那就要看第二个问题是否能得到妥善的解决了;即大帅是否能顺利入城;而大帅是否能顺利入城;则要看国荃将军是否可以与大帅做到有效的配合;占据城门;迎接大帅进城;如能做到这一点;那第一与第二个问题;将不再是问题;也就是迎刃而解了;而第三个问题;如果大帅如能来;那也不再是问题。”骆秉秉轻轻几句;似乎一切问题都解决了。

    “所以;我们要确保大帅可以顺利入得城来。”李鸿章一语中地。

    “没错。”骆秉章点了点头道。

    “既然关键的地方搞清楚了;那我们就不能将希望寄托在国荃一个人身上;我们必须主动出击;确保大帅可以入城。”李鸿章想再积极主动一些。

    “如何主动出击?”骆秉章问。

    “派一员战将;率一队人马;直接去与国荃汇合;并想办法与在城外的大帅里应外合;直接攻占城门;现在清军的主力已被我们吸引在这里;城门的防守虽然有所加强;但并非固若金汤;只要我们里外夹击;凭大帅及国荃他们的能力;攻取城门;一定不是什么难事。”李鸿章非常有信心。

    “军师;怎么派;派谁去;我们可还被围着呢?”骆秉章没忘提醒李鸿章他们现在的处境。

    “这好办;清军的这一波攻击马上就要结束了;等他们一停下来;我便亲率主力对他们进行反击;将他们的注意力全部吸引过来;然后;我们便令曾三率领小部人马趁势突围而出;给他来个声东击西;我就不信;如此安排;我们还不能从清军的防线上凿出个窟窿来。”李鸿章对自己的计划绝对有十足的信心。

    “好;妙计;此计如成;大事可定。”骆秉章抚掌大笑道。

    “骆先生;等会麻烦你去跟曾三说一下此事;让他听命令行事;另外;晓谕众将;待会听我命令行事。”李鸿章吩咐骆秉章道。

    “是;军师;我马上去安排。”骆秉章答应之后;即刻就去办理。

    只一会儿工夫;骆秉章便将李鸿章的计划与曾三详细地做了说明;并让众将做好准备。看来;这效率也是够快的。

    曾三在听说了此事之后;欣喜若狂;他拍着胸脯保证;他一定不负重托;保证完成任务。

    太平军这边是已经做好了准备;而战事的进展也正如李鸿章所料;随着时间的推移;清军的攻击渐渐发生了变化;表现形式是一而衰;再而竭;很快;他们便停止了攻击;退了下去;可就在清军退下去不久;湘军之中却吹起了冲锋号;只见一队队湘军象吃了春药一样;精神抖擞地冲向疲惫不堪的清军。

    清军本想;太平军被他们压着打了这么久;一定早已累趴下了;可虽知;这事情正好与他们想的相反;湘军气都没喘一口;就立马开始了反击;打了他们的一个措手不及。

    清军仓皇迎战;有点力不从心;结果可想而知;他们被李鸿章指挥太平军一痛狂扁;与此同时;曾三也趁机顺利地率领的小队跳出了包围圈。

    太平众将久被压制;心中已是憋了一肚子的气;所以;借此机会;他们毫不留情地将气全部撒在了清军的身上;清军可谓是苦不堪言;有苦也只有他们自己知;而且还得是打落了牙齿往肚子里面吞;真可谓是有苦说不出啊。

    但;毕竟太平军也是光靠一口气;这才给清军来了这么一下;干完这一下之后;他们的力气也用尽了;所以;最后也是不得不退回去。

    战争来的快;去的也快;当战场上再次平息下来之后;交战双方都松了一口气。

    总体来看;这一次短暂的接触;虽然时间不长;但也是惊心动魄;大家从心理上;耐力上;体能上;来了一次全面的比拼;最后的结果是;太平军小胜。

    看来;这一仗之后;清军再想组织起有效的进攻;肯定要等上一段时间;太平军也算是真正有了难得的喘息之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