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中日第一战-第1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正则可能要离开一段时间,这个会很漫长,你没事吧?”

    “我知道。”

    “那就好,再见。”

    “再见。”

    两人错肩而过,丫头小月赶忙跑过来道:“小姐,就这样让他走了?我跟你说,你会后悔的。”

    “多嘴,晚餐准备得如何了?”

    “小姐,那个不,今天均衡武馆收了新弟子。你走去看看吧。”

    深山中,两个村民在聊天:“阿乐,你进贡的物品准备得怎么样了?”

    “还差很多啊,这简直是抢啊,居然要这么多,怪不得有那么多的人会造反。”

    “这只是开始呢,我听赵村说,他们接着还会要碗、碟子等东西,简直是要我们的命啊。”

    “嗯,而且每年交税的频率越来越快,间隔时间越来越短,本来以为搬迁到深山中能找不到我们交税的,唉。”

    “哎,你看。崖子上老罗家那个新来的。”

    两人看到了刘仁轨又背着一袋土出山了。

    “他这个样子几天了?”

    “记不得,不过好像是有一段时间了。”

    “一天之中还要来回几次,比我们还辛苦啊。”

    “我听说他是来向老罗头学做陶碗的。”

    仁轨到一边坐下,喃喃自语道:“七天,整整七天了。”

    议论的村民中的阿乐走到仁轨身边坐下道:“看你现在的样子,我估计你再撑不了三天了。说实话,你现在是不是想着要放弃了?”

    “哈,说实话,我现在没有想过这个。过完一天是一天吧。”仁轨仍旧很乐观。

    “你为什么要把自己搞成这样,你是来找罗大伯学武艺的,不是吗?你来错地方了,他不会教你的。之前也有许多人从长安、洛阳、扬州甚至突厥草原来慕名拜师,但是经过几次后就被赶跑了,他会慢慢地磨你,直到你自己受不了啦,选择离开。”

    “我不介意干活儿,毕竟不能白吃白住。我看起来有那么可怜吗?”

    “这还要问吗?”

    “哈,我叫刘仁轨,字正则,你叫什么?”

    “我叫苏乐,一般都叫我阿乐。走,你不是要找胚土吗?跟我走。”

    仁轨跟着苏乐,爬过一座大山,涉过一条河流,终于找到了大面积胚土所在。

    仁轨高兴地装满胚土,背运了回去。

    “恩,不错,这些土可以用来烧碗的。”老罗抓了一把土看完后,肯定道。

    “是啊,正则能在七天内找到这么多胚土,挺有能耐的。”郭永能在一边帮腔。

    “你应该累了,去好好睡一觉,然后起来吃晚饭。”老罗道。

    “罗大师,我有事情要和你说。”仁轨道。

第三十六节以陶为生() 
一个好的战士需要谨慎,才能避免犯错误。

    知道为什么输吗?不是因为我比你强,而是你的心里总想着赢。

    ——罗峰

    在屋子中,仁轨决定还是说出实情,他说:“罗大师,对不起,那些胚土不是我自己找到的。”

    “我知道。”

    “罗大师?”

    “我知道你靠自己是做不到的。”

    “那您怎么没有责备我?”

    “我为什么要责备你?”

    “这个……”仁轨没想到一向严厉的老罗会不责备。

    “我让你去找胚土,但是没有说不让你找别人帮忙啊。一个陶瓷工匠手中要有好的胚土才能制作出好的陶瓷。一个好的战士需要谨慎,才能避免犯错误。做陶器时,可以把坏的胚土丢掉,换上好的,但是如果一把剑没有用在正途上,就会造成许多无辜的伤亡。寻找别人的帮助来做出正确的决定并没有错。”

    仁轨又开始在罗家干起了各种粗活计:扫地、砍柴、挑水、生火、搅拌胚土等。对于自幼做惯了各项农活的仁轨来说,并没有什么不适应的。

    但是四个多月过去了,还是干这些活计,仁轨决定找罗峰谈一谈。

    “小刘啊,你找我要干什么?”

    “罗大师,我都来四个月了,但是您都没有教我什么。”

    “你有一段时间没有抱怨了,我还以为你有救,看来我想错了。”

    “但是我来这里并不是要学习做陶瓷的。”

    “你不是说你会按照我说的去做吗?那你还抱怨什么?”

    “我不介意干活计,如果你有要求,我还可以干更多,但是……”

    “不过你最主要的是想学武艺?”

    “是的。”

    “你什么时候才能够长大?别抱怨了,给我出去。时机还没到,慢慢地等着吧。”

    “那要什么时候时机才会到?”

    “这个,我也不知道。”老罗说得不以为然。

    “大师,您都不知道,哪谁会知道?”

    “固执的小子,走,跟我去屋子前那块空地。”

    罗家的屋子前有一大块平整的空地,罗家三口人平日里得闲会在空地上舞枪弄棍,学练武艺。

    在空地上,老罗丢给仁轨一个哨棍,道:“来,尽你所能来攻击我。”

    “好,您小心。”

    不到两个回合,仁轨被打翻在地。

    “不服气吗?再来!”老罗叫道。

    又才一个回合,仁轨又趴下了。

    “小刘,知道为什么输吗?不是因为我比你强,而是你的心里总想着赢。你的心被赢得渴望蒙蔽了。要是你无法打开你的心,你永远无法看透你的敌人,看不透敌人,你怎么可能会赢?”

    仁轨听着这些话,觉得有些玄,气喘吁吁地从地上爬了起来。

    “打开你的心吧,那样你才能准备好学东西。”老罗说了一句充满禅理的话,然后走了。

    回到家中,仁轨到胚土草棚里狠狠地用脚踩胚土。

    “不是那样做的,你这样容易累,而且胚土也不会细腻。”筱雅过来教导仁轨道。

    “要怎么做?”

    “试着这样往外推!”筱雅说着,用自己的脚掌向外推起胚土,为仁轨做示范。

    仁轨照着做,果然感觉好多了。

    “像这样吗?”

    “对。觉得辛苦吗?爹做事都有他的理由。”

    郭永能从外面回来,看到筱雅在眉开眼笑地帮仁轨踩胚土,心里很不是滋味。

    傍晚,永能来到苏乐的院子里边喝酒,边道苦水:“师妹帮那小子揉胚土,帮了一整天,这样她会累坏的。”

    “所以你鼻子都冒烟了吗?”苏乐问。

    “我不想师妹累了生病啊。”

    “你确定你不是妒忌吗?”苏乐笑道。

    “才不是呢。”

    “永能叔,你不是想娶筱雅姑姑做老婆吗?”苏乐的儿子苏铭笑着说。

    “臭小子,不懂就别乱说。”永能说着敲了一下苏铭的脑袋。

    “哎呦,那你打我的脑袋干什么?”

    “我是受伤了,师妹从来没有帮我揉过胚土,我哪里比不上他吗?样子吗?”

    “呵,样子不差多少的。”苏乐道。

    “嘻嘻,主要是学问吧,那个刘哥哥挺有学问的。”苏铭说。

    “臭小子,你是不是找打?”永能恐吓苏铭。

    “你别往心里去,罗姑娘是看他不懂,才好心教他的。别喝酒了,回去吧,不然醉了,罗大师又要来背你了。”苏乐说。

    郭永能闻言,走了。小郭才走,苏乐的媳妇丁红萍从屋子里走了出来。

    “孩子他娘,说了让你在屋子里好好休息的,怎么出来了?”

    “我不能休息啊,朝廷要求上交的陶器要我们全家没日没夜地加紧赶工才能完成啊。”

    “哎,快休息了,要是你加重了病情,还要花更多的治病钱,快进去吧。”

    “别管我,最多一死,我死了家里就能少交税收了。”

    “娘,铭儿不让你死。”苏铭就要哭起来,抱住娘亲。

    “真是的,当着孩子不要这样乱说。”

    “咳,咳,咳。”丁红萍又咳嗽出一潭血来,觉得自己是没力气了,她又不得已地返回屋子里休息。

    “孩子他娘,罗大师已经答应帮我们了,这次我们应该能留下一些陶器,到时候卖了给你抓药吃。”

    “没有能帮上家里的忙,我已经很过意不去了,要不是因为儿子还小,我就……”

    “别,孩子他娘,不许你胡说。”苏乐捂住了红萍的嘴巴。

    “呜,呜,……”红萍痛哭了起来。

    “快,你快躺下休息就是对我们最大的帮助了,快躺下。”

    罗家中,郭永能和仁轨同睡一屋。

    小郭喝了酒,翻来覆去地睡不着。仁轨想着老罗说的话,也睡不着,抓起钢刀出了屋子。

    仁轨看见筱雅刚刚出了院子,原来筱雅到空地上舞剑。好一手剑法,但见:一舞剑器动四方,天地为之久低昂。矫如群帝骖龙翔,来如雷霆收震怒,罢如江海凝清光。

    “哼,你在那里偷看干什么?”筱雅问仁轨。

    “我不是有意偷看的,我只是不想打扰你。”

    “你是女子,为什么要习武?”

    筱雅对此问题不屑一顾。

    “我是说你白天干活已经很辛苦了,晚上还要这么劳累。”

    “我习惯了这样的生活。而且不是只有我这样过的,我们都这样。”罗小姐冷冷地道。

    “也就是说如果有自己想做的事情,就无论怎么都要抽时间来做?”

    “恩,习武就是我想做的事情。”

    “有什么特别的原因吗?”

    “没什么原因,只是我喜欢,这个理由够吗?”说完,罗小姐扭头就走了。

    第二天,苏乐和另外一名村民潘伟来拜访罗大师。

    潘伟刚做出了一件上好的陶器,刚一拿出来,就被苏乐抢了过去。

    “还给我,给罗大师看看。”

    “等等,那么好,我只是想先仔细看看。”

    “还给我。”潘伟一把抢了回去。

    “哦,潘伟,你又做了一个白色净瓶啊。”老罗道。

    “是啊,我认为还不错大师您看看,觉得怎么样?”

第三十七节必须中庸() 
我们也都经历了那么一个时期,有时候我们觉得我们做对了,仿佛世界就在我们的手中。

    ——张安

    土跟火有奇妙的魔力,只要能掌握好火,土就能在你的手中变成千奇百怪的样子,泥土会成为一切,即使只做出一件完美的作品,你也会觉得这个世界都在你手中。

    --潘伟

    “呵,潘伟,你的手艺越来越进步了。”筱雅在一边赞叹道。

    “嘿,谢谢,不知道能不能入罗大师的法眼呢。”

    突然,两个老人闯了过来。

    “老张,放开,放开我。”一名老者挣脱另外一名老者,来到潘伟面前,说:“忤逆子,拿来!”原来,他是潘伟的父亲潘仁。

    另外一名老者道:“老潘,都跟你说了,不要激动啊。”

    “爹,看着挺不错的,就请罗大师看看吧。我这次真的是做的很好的。”

    “混账东西!”“砰!”地一声,老潘生气地抢过来白净瓶子,把其摔碎在了地上。

    潘伟着急得到地上把白净瓶的碎片从地上收拢起来,问道:“为什么,爹为什么要怎么做?我又没做错什么。”

    “哼,你还敢顶嘴。我跟你说过别再做陶瓷了,我说过你再做陶瓷我就打你,你什么时候才能够听话啊?”

    潘伟一生气,跑掉了。

    “臭小子,你想去哪里?”老潘急道。

    “哎,由他去吧。”老罗拦住了老潘。

    “罗大师,您应该理解我为什么要这么做的吧。”

    “哎,老潘你也理解一下儿子,他还年轻啊。我们也都经历了那么一个时期,有时候我们觉得我们做对了,仿佛世界就在我们的手中。”另外一名老者老张劝道。

    “张安说得对,你为什么要这么生气地对待一个年轻人。”老罗道。

    “您以为我喜欢这样吗?您知道我这样做的理由,还要替他说话?一个好的陶瓷匠是不会有好的结果的。只要是中等,中等水平就好了啊。”老潘说着,流下了两滴老泪。

    仁轨想了想,决定去看小潘在干什么。

    原来潘伟已经收拾好行装,推着一张独轮车要离开了。车轮刚好陷在了一个土坑里,他在使劲地想把车子推出来。

    “潘伟,不要这样。”

    “你让开,我要离开这里,我再也受不了啦,我再也不要回来了。”

    “你停止下来,你爹也不好受的。”

    “不,他现在很开心的,就算现在他被杀死,他也不会皱眉头的。”

    “你刚才说什么?”仁轨从小没有父亲,听不得忤逆父母的话。

    “怎么,我说错了吗?”

    仁轨挥动拳头,狠狠地打了小潘一拳。

    “不知道孝顺父母的混蛋!”

    “为什么打我?你以为你是谁?”

    小潘跳了起来,和仁轨扭打在了一起。可惜,不会武艺的小潘怎么会是仁轨的对手,很快就被仁轨打了满地找牙。

    当两人终于打累了,就罢手了。

    “我想你应该很清楚你爹为什么会那样做。不是因为他讨厌你。”

    “我清楚我们这些陶艺匠连畜生都不如。要是有才能就会被抓去官窑做工,这些我都清楚,但是我还是想烧制出上好的陶器。你不会明白的,土跟火有奇妙的魔力,只要能掌握好火,土就能在你的手中变成千奇百怪的样子,泥土会成为一切,即使只做出一件完美的作品,你也会觉得这个世界都在你手中。你会忘记的辛苦。这是个肮脏的世道,官僚们喜欢我们的作品,却像对待狗一样的对待我们,如果他们喜欢我们的陶器,难道不应该对待我们好一点吗?”

    仁轨对此很无语。夜幕降临了,仁轨回到罗家,又想起了往昔的一幕幕。

    考科举;做官?学武艺,考武举,做官?“哎!”仁轨长长地叹息一声。

    “怎么了?你那声叹息都快把屋顶给掀翻了。今晚夜色真美啊。今天你和潘伟在一起吗?”老罗过来道。

    “是的,大师。”

    “你有送他回家了吗?”

    “有。这世道实在是太混账了,谁又能埋怨潘伟呢?”

    “你的心肠到是好。你自己还有一大堆问题需要解决呢。”

    直心在高士廉的家中秉烛夜读,老高在直心的屋子外问:“雪松,我可以进来吗?”

    “师傅,快请进。”直心说着,赶忙起来去开门。

    “来,我们坐下说话。你看的是什么?”

    “这是关于师傅的笔记,是我在每次学习的时候记录下来的。感觉把一名大儒的精神都展现出来了。”

    “看来你还是没有想回去的打算啊。”

    “对我而言,能在努力学习中找到学习的快乐,就足够了。”

    “你不能就此止步,我说过了,学问不能运用是没有意义的。”

    “师傅。”

    “一个刚从太原来的人,跟我说了一个传闻:说太原的晋阳宫有真龙天子之气,而江都已经没有了。”

    “不是江都,而是太原吗?”

    “对,当今圣上无道,隋失天下,而太原留守唐国公李渊决神机而速若疾雷;驱豪杰而从如偃草。未来得天下者非唐莫属。而且李渊的次子李世民,乃人中龙凤,必胜其父。”

    “这位唐国公李渊和儿子李世民真那么厉害吗?”

    “你为什么不亲自去看看呢?”

    “也许你和李世民还能成为好朋友呢。”

    又过了几天,潘伟找到了仁轨道:“刘哥,你可以教我认字吗?”

    “为什么想学认字啊?”

    “我想去吐蕃。”

    “去吐蕃?”仁轨甚是想不通小潘为什么要去这个偏僻的番邦小国。

    “对,有一次我们遇到从吐蕃来的商队,据说在那里,对好的陶艺匠人是奉若国宝的。要去那里,我要认字才行。”

    “好,那明天开始,你干完活计,晚上来找我。”

    “好,那太好了。”

    仁轨虽然不认为吐蕃能有多好,但是至少是小潘的理想和愿望,他有必要去帮助小潘的。

    整个深山里的二十多户村民开始收割粮食了,大家决定宰杀一头肥猪,杀五、六只鸡鹅,做出拿手的好菜,好好庆祝一番。

    “真是一个好浩大的庆典啊。”仁轨赞叹道。

    “今天是我们一年中仅次于过年最的一天了。这是收成的好日子,税吏来过以后,我们就不剩下什么了。”苏乐道。

    仁轨闻言,笑容顿时荡然无存。

    “哈,别那么难过,我们一直都是这么生活的,忘记那些不高兴的事,好好开心吧。”

    众村民敲起鼓来,打起锣,又唱又跳,欢歌热舞。

    大家正开心着,骑着高头大马的捕快头带领着二十多名差役出现了。众人只好停止了欢庆活动。

    “看来大家正在庆祝丰收啊,今年是个好收成啊。”

    “大人,您怎么来了?”潘仁道。

    “我来,自然是收皇粮的。”

    “不是明天才来收的吗?”

    “朝廷那边上峰催得急,我只好提前来了。我们可能要比预计的要多收取一些的。”捕快头目王勇皮笑肉不笑地道。

第三十八节横征暴敛() 
不能动,不许动啊,这是我儿子的命啊。

    ——潘仁

    “大人,为什么要多收?到底是什么意思啊?”老潘问道。

    王勇才不愿意理会老潘,说道:“都各回各家吧,快去把东西都准备好,我会亲自来验收,收取的。”

    罗峰和女儿筱雅把陶器和粮食准备好了。因为老罗是屈将军的师傅,屈突通给县令打过招呼,老罗每年交纳的皇粮只是一般人家的两成。

    罗峰对仁轨和永能道:“我和永能留在家里就行了,正则你和筱雅带着这些陶器去苏乐家帮他们吧。苏乐的妻子生病了,做不出那么多,需要帮忙的。”

    “好的,罗大师。”仁轨道。

    苏乐找出来了一个花了半个多月做好的上等的陶瓷圆瓶,慌慌张张地要找地方藏好。

    圆瓶的顶部和瓶身,苏乐还制作了饰物;瓶子顶部居然是一个谷仓,只见:谷仓上半部堆塑多种饰物,有三层崇楼居中,一层两侧各有一条狗把门,楼檐之上有栖息的鸟和觅食的老鼠。崇楼两侧各立一亭阙,阙下有九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