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速度-第7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藤子京笑道:“京官没几个风评好的,庄里有句俗话,若将六部的官员排队砍了脑袋,估摸着能有一个是冤枉的。”
  范闲哈哈一笑,心想前世时也有这种笑话,打趣道:“那你说我父亲是不是冤枉的那个?”
  世人皆知,司南伯范建先为户部侍郎,后为尚书,不知道从国库里捞了多少银子,若说大贪官,范闲的父亲岳父,只怕是逃不出前三名去。但这话藤子京哪里敢说,听着少爷这问题,冷汗就开始往后背里钻,苦笑道:“少爷,小的失言,您可千万别介意。”
  “贪官怕什么?世人不患官贪,却患这官贪而无能。”
  “公子这话不妥。”
  忽然有个人毫不客气地从旁钻进了范闲的伞里避雨,手里捧着一个纸包的烧鸡,烧鸡的微焦香味连这漫天雨丝都掩不住。
  第四卷北海雾第十四章雨中访友(二)
  ------------------------
  雨,一直落下来,巷中行人里的几把伞像几株可怜的花儿一样开放着。
  范闲微笑看了这个莽撞的年青人一眼,发现对方身上已经湿了一大片,于是没有说什么,如果对方真是个歹人的话,在先前那一瞬间,范闲至少有五种方法让对方马上丧失行动能力。
  狠显然,这只是一个买烧鸡去凑酒席的穷书生。于是范闲并不停步,举伞往前走去。他走得潇洒,那位挤进伞里的年轻人也是潇洒,竟不多说一句,站在范闲的右边,借他的布伞挡着头顶天空,神态自若地跟上前去。
  就这般同伞而行数十步,范闲愈发觉着这年轻人的性情有些可爱了,如果是一般的书生,哪里会这样冒失钻进别人的伞下,而且沉默共行数十步,竟是一丝不自在的神色也没有。于是他微微偏头,细细打量了一番,发现这位年轻人长相倒是普通,只是两抹眉毛极浓、就像是被人用毛笔厚厚涂了一道般。
  藤子京落后两步跟着。

()
  这伞下的二人依然沉默都行,不知道是在比拼着耐心还是什么,终究还是范闲微笑着发问:“先前说不妥,不知哪里不妥。”
  见伞的主人发话,那位年轻书生极有礼貌地笑了笑,说道:“官若贪了,自然不会将心思放在政事之上,所以若想贪官有能,这只怕本身就是极件可笑的事情。”
  范闲笑了笑,发现伞下并不能容下两人,身边这年轻书生的右肩已经湿了大块,于是悄悄将伞生那边挪了挪,应道:“贪官即便疏于政事,但也总比什么都不会的人做官后一通瞎弄要好些。”
  年轻书生一挑眉毛,似乎有些不解:“只要肯做事,总比荒废政事要好些。”
  范闲握着伞把的手紧了紧,摇头说道:“一条河堤,不修的话大概隔几年就会决一次。如果一个不会河工的清官。在河堤上一阵瞎修,说不定每年都会决几次口,你说那些沿河居住的百姓。到底是希望郡上是位无能勤勉的清官,还是位无能懒惰的贪官?”
  年轻书生一时语塞,半晌之后呵呵笑道:“这怕也是特例,一任父母官总有些事情是必须做的,比如量田发粮,除灾济民,断讼决狱。如果是个懒官。这治下只怕也会乱七八糟。”
  范闲笑了笑,说道:“所以关键在于能力,还不是在清或贪。”
  其实他这看法倒不见得是正确,说来还是受了前世那些官场小说的影响,但这种论点在如今庆国的民间,倒也颇为新鲜。那位与他共伞的年轻书生不免来了兴趣,追问道:“如果一位官员有能力。却十分贪腐,难道朝廷就由着他去?”
  不知怎的。范闲听他这样一说,便想起了自己的老丈人,那位庆国著名的奸相林若海,世人皆知其贪,但陛下深知其能,故而一直任用至今,再想回这年轻书生问的问题,只好摇头说道:“吏治本就是艰难繁复事,哪有简单有效的法子。不过若只求朝廷监管,自修德养,便奢求官场之上一片清明,未免有些异想天开。”
  “朝廷若加强监管力度,难道不能防治贪腐?”年轻书生皱着眉头,粗眉如椽挤作一堆,“就说今日那位礼部尚书郭攸之已然下狱,如果监察院前些年也如今次一般,科场的风气整会败坏成如今的模样。”
  范闲其实在政治方面没有什么高见,但是骨子里却有些清谈不怕误国的糊涂劲儿,兴致一起,就接下话去:“若是监察院陈院长向郭攸之行赌,让他的子侄被录入头等之中,那你说谁去监管此事?”
  年轻书生不以为然道:“自然还有陛下神目如电。”
  范闲更加不以为然回道:“以一人治天下,哪里如此容易?”其实他清楚,皇帝一定还有暗中的手段在制衡独大的监察院,这种手段里甚至可能还包括父亲一直没有显露出来的力量,但是前世一些青涩的政治理念,让范闲对于皇帝这种工作一向有些嗤之以鼻,从来不认为将天下把作碗作肥肉的天子,会有那么个精神,有那个闲心去理会官场之上所有的不公。
  随意说着话,伞下二人来到一间客栈外面,那年轻书生温和一笑说道:“谢谢公子半伞之赐,我已到了。”
  范闲将伞侧了一侧,瞄了眼客栈上的店名,发现真巧,居然也是自己要找的地方,笑道:“我与你一同进去吧,我要去客栈找人。”
  客栈的名字很俗很福很大众——同福客栈。
  与年轻书生入客栈的时候,知道了对方叫做史阐立,也是此次入京的老生。只是范闲此时不方便说出自己姓名,所以只是告诉了对方自己姓范。
  “范公子来寻什么人?”史阐立此时才从这位公子身上的服饰发现对方一定是位权贵子弟,故而说话不像先前伞下那般无拘,倒多了分矜持,“我来方友,不便多谈,日后有缘再见吧。”
  他说完这话,向范闲行了一礼,便往客栈秆堂的角落里行去。那里有一方酒桌,桌旁有两个学生模样的人正在斗酒,旁边有位已经酒醉不知人事,伏桌而睡,看这些人酒桌之上前没有摆放什么菜肴,看来是在等史阐立的烧鸡。
  范闲眼睛一眯,便看清楚那桌上醉着的人就是自己要来寻访的杨万里,微微一笑,竟也跟着史阐立往那酒桌走去。
  史阐立却不知道他还跟在自己身后,将油纸包好的烧鸡往桌上一放,对着停住了拼酒的二人笑骂道:“好你个侯季常,喊我送菜来,去不将酒给我留一些。”
  侯季常笑道:“栽这酒也是先前才在巷口打来的劣酒,口味虽是不好,但是量却是足的,给你介绍一下,这位是山东路的才子成佳林。”他刚把手伸向成佳林的方向,却愕然发现史阐立的身后站着一位满脸笑容,清秀无比的公子哥,偏生这公子哥看上去似乎还有些眼熟。
  “史兄,这位是?”侯季常疑惑问道。
  史阐立一怔,回头才发现范闲竟是跟着自己来了这酒桌,苦笑说道:“范公子,只是借了半片伞,不至于还要收躲雨钱吧。”
  范闲看出对方对自己似乎有些忌惮,想来是猜出自己出身豪贵,不敢太过亲近。于是他笑着说道:“不敢收钱,只是有些口馋史公子带的这烧鸡。”
  史阐立无可奈何说道:“范公子不是来寻人吗?”
  “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功夫。”范闲微笑道,当初在流晶河畔初见圣颜的时候便曾经撂过这两句话,结果一点反应也没有,但今天用在这些读书人身上,果不其然,侯季常等人马上明白了是什么意思,大感有趣,问道:“范公子竟是来寻我们的?”
  范闲指指醉中的杨万里说道:“我与杨公子有故,所以今日特意前来拜访。”
  侯季常笑道:“还从未听说万里在京中有这般豪阔的朋友,来来来,范公子请坐,淡酒烧鸡,不嫌弃就好。”史阐立本来就有些喜欢范闲谈吐,此时见他既然是友人之友,也不再端着架子,笑着让出座来。
  那边成佳林却是推了半天杨万里没有推醒,不由讷讷向范闲笑了笑。范闲倒是好奇另一椿事,对侯季常拱手一礼道:“不知这位兄台如何称呼?”

()好看的txt电子书
  “侯季常。”
  “侯公子为何认定在下就是个豪阔的公子哥儿?”范闲听着季常二字便忍不住想笑,问道:“在下自忖生得倒也不是肥头大耳,一看就是终日饱食无事之徒。”
  侯季常笑着告了个歉,道:“公子这身衣衫就值不少银子,哪里是一般读书人能穿得起的。至于豪阔二字,只是我们向来开玩笑惯了,还请公子莫要介意。”他此时总觉着这位公子面熟,但酒后有些眼花,所以老想不起来。
  “哪里哪里。”范闲温和一笑,自在桌边坐了下来。读书人都有洒脱劲,多了位不速之客倒也不是太在意,反正杨万里一时半会儿也醒不过来,所以除了成佳林倒是劝了范闲几杯之外,侯季常与史阐立二人倒是旁若无人地拼起了酒。酒未足,意欲满时,又开始坐而论道。
  这道却不是玄之又玄的那道,却是国家经济民生之道。范闲在一旁拿了根鸡腿慢条斯理地啃着,一边竖着耳朵听这二人辩论,发现侯季常的想法有些偏法家的感觉,极重律法,而史阐立却是个感性人物,极重教化。
  只是说来说去,偏法家的并不一昧求苛,进教化的也不是一昧劝谕,倒其是两个看事极明的读书人。偶尔间说到各郡路政事,也是细细辨析,并不一昧泛谈,更不像一般书生那般总将眼光放在天下二字上,却不知道这天下两个字比世上绝大多数人的眼帘要宽大太多。
  范闲越听越是得意,这侯季常的名字可是自己糊名的对象之一,看来自己的眼光确实不错,只是这位史阐立性情温和洒脱,怎么考院之中却没有什么印象?
  正得意间,忽听着性情温和的史阐立一拍酒桌,怒斥道:“说来说去,全怪那位小范大人不好!”
  范闲无由一惊。
  第四卷北海雾第十五章闪亮的日子
  ------------------------
  原来此时酒桌上的谈话已经由官场转入文场,自然不免会谈到这个诗名惊天下的那位小范大人。范闲假意端着酒杯抿着,却做着准备如果这个家伙敢说自己一句坏话,就把手里这杯酒水泼将出去,聊解郁卒之气。
  不料紧接着却看见史阐立站了起来,面露桃花之色,口颂肉麻之语,怆然涕下道:“手捧半闲斋诗集读了数月,这今后哪里还看得下旁人诗篇?自己又如何还有胆量再提笔落纸?虽说有几首诗我还是觉着有些怪异,但小范在前,小史何以自处?悲乎哉,悲乎哉。”
  范闲眉开眼笑,想到了那些批评领导同志太不注意休息的可爱人们。
  侯季常却有些不以为然说道:“诗文乃外道,经世治国又有何助?”说完这话,转向冷落了半天的范闲求助道:“不知范公子意下如何?”他忽然忍不住又看了范闲两眼,忽然哎哟一声说道:“原来是你!”
  范闲再惊,心想难道被对方认出来了?考院里的灯光可不怎么明亮,除了杨万里这种憨人敢直观自己,用眼光对话之外,还真没有太多人敢端详自己这个考官的面容。
  侯季常下一句来得极快:“先前我买酒路上曾经与范公子擦肩而过。”
  范闲马上想了起来,原来对方就是那个提着两壶酒的书生。不知道为什么,就是这样一椿小事,侯季常马上显得对范闲亲热了许多,开始热切地说起话来,不止范闲觉着有些奇怪,就连史阐立也有些摸不着头脑。
  “范公子与那位小范大人同宗。不妨说说对于小范大人半闲斋诗集的看法吧。”
  “不过是拾前人牙慧而已。”范闲脸皮再厚,也总不好意思当着别人的面对自己一顿猛夸。
  谁知道史阐立听着这话却怒了,将筷子一搁说道:“难道范公子也与那位庄大家一般?在下本来极重庄墨韩人品,却料不得是个糊涂老贼,范公子若少读诗书,还是不要说出这等荒诞可笑言论来。”
  范闲一怔,此时才知道原来自己早已经在庆国士子的心目中树立了牢不可破的地位。微羞一笑,不好怎么言语。见他哑口无言,史阐立被酒意一冲,笑骂道:“同样都是姓范的两位年轻公子。这差距咋就这么大哩?”
  ……
  正在此时,杨万里终于在成佳林地服侍下悠悠醒了过来,入眼处便是范闲那张漂亮的脸,吓得不轻,赶紧站起身来。对范闲一礼说道:“范大……大人……怎会在此?”
  “范大人?哪位范大人?”酒桌上另三位仁兄不免一头雾水,不知道杨万里为何如此紧张。
  杨万里苦笑道:“这位便是先前提到的那位。放学生入考院的小范大人……史兄,你不是最喜半闲斋之诗?还不赶紧上前拜见。”
  史阐立这才知道,自己刚才出言训斥的竟然就是范闲本人!强烈的震惊让他从凳子上蹦了起来。对着范闲是拜也不好,不拜也不是。模样尴尬至极。就连沉稳许多的侯季常与成西林二人都张大了嘴巴,看着范闲不知道该说些什么。
  如今的范闲早已经是天下士子心中一等风流人物。后来又娶了宰相的女儿,以十七岁的年纪做了太学五品奉正,不论从哪个角度看去,都是读书人最艳羡的对象。而他的半闲斋诗话也早已风行天下,飘乎云端之上的红光形象,已经与范闲这个名字合做了一体。
  范闲有些不好意思笑道:“怎么?见着活人了如此吃惊?”
  侯季常第一个醒了过来,苦笑说道:“原来公子便是小范大人,先前真是失礼了。”

()免费TXT小说下载
  史阐立双眼放光,对着范闲是深深鞠了一躬,诚恳说道:“不期今日托杨兄的福,竟然能够亲见小范大人,实是万幸。”
  范闲摇摇头,微笑说道:“会试已毕,我也不想老呆在府中,所以随意出来走走,知道杨万里住在这间客栈,所以来寻他,只是没想到运气不错,先前酒桌之上,听着诸位兄台的高论,总算不虚此行。”
  众生不免有些汗颜惭愧,心想先前自己一干人在这位当世大才子的面前高谈阔论,回想起来,确实有些荒唐。就连一向心高气傲的侯季常也是苦笑道:“都怪万里,居然一直醉着。”
  恰此时,说话有些缓慢的成西林终于钠钠自我介绍了起来:“范大人,晚生姓成,成西林的林。”一想到似乎能与这位当朝红人拉上关系,山东路才子成西林无来由的紧张,说话有些磕磕绊绊。
  众人一怔,旋即才听出这话里的错漏处,不由哈哈大笑了起来。成西林也是脸上一红,讷讷不知如何言语,也亏得这阵笑,才稍冲淡了一些众人心头的震惊。
  杨万里听着小范大人竟是来寻自己的,不免有些疑惑,也有些受宠若惊,问道:“不知小范大人有何吩咐。”
  好在这几个人都是有分寸的,而且心里多半还存在拿宝贝搁自己桌上的自私想法,所以没有嚷嚷起来,是以客栈内外的学生还在饮酒作乐,没有人知道,诸生日常经常提及的小范大人,此时正在客栈之中,不然只怕又是好一阵喧哗激动。
  范闲本来只是想来点杨万里一下,只是没料到却是如此一个局面,自然不好深谈,一笑之后说道:“不论如何,我与杨兄也算是一衫之缘。”转向史阐立道:“与兄兄也有半伞之缘。”又对侯季常说道:“与侯兄也有一擦身的缘份,所以有些话还是想提醒诸位一下。”
  此话一出,就连没有被他点到名的成西林也紧张了起来,侯季常也无法再保持平稳表情,读书人谁不想谋个好有程,这位小范大人可以此次春闱的居中郎,此时不避嫌疑来到此处,要讲的话自然是极重要的。
  范闲略顿了一顿,斟酌了一下用辞后说道:“三月初一便是殿试了,几位兄台还是要准备一下。”
  诸生再惊,袖中的手也禁不住有些颤抖——这话看似寻常,但内里隐着的意思,却是十分惊人,这位小范大人是朝中红人,身后更有宰相司南伯这种至尊至贵的人物,如果说有人能够提前知道三甲名单的话,范闲一定有这种资格。既然他让己等数人准备殿试,那就说明……自己一定能上榜!
  范闲将手指竖到自己的唇边,做了个禁声的手势,微笑说道:“不一定,只是来提醒一声。”
  侯季常有些失神说道:“郭尚书被逮入狱,榜单一定会有所变化。”
  范闲静静应道:“成兄与史兄我记不清楚了,但侯兄与杨兄是一定中的。”侯杨二人大喜,再也顾不得自矜,站起身来,对范闲深深行了一礼,知道从此以后,这位年轻的门师,自己二人是拜定了,除非自己不想要以后的坦荡仕途,繁华前程。
  成西林与史阐立稍觉失望,但心想小范大人只是记不清,也不见着明日不会有个好结果,都在心中安慰着自己。
  客栈中明显已经不是说话的合适场合,杨万里恭敬地将范闲请入自己几人的内房,然后奉上好茶,折腾了一阵之后,才诚恳说道:“小范大人,学生自问无钱无权无嘴无脸,实在不知如何能得大人青眼相看,更不知道大人为何冒险前来告知这个消息。”
  这无钱无权无嘴无脸八字,真是说透了那些没有门路士子的辛酸无力。范闲笑着摇摇头道:“如今庆国科场上的模样,诸位自然知晓,三甲的名单虽然还没出来,但大体上也已经定了。至于我今日为何来,着实是怕万里你自暴自弃,不温书,不事应对,殿上丢了脸面,我的脸上只怕也不好过。需知道那日考院之外,是有许多人看着我将你放进考院的,不妨明说,这事我是冒了一些小险,不过倒也无妨。”
  今日京中考官们皆自惶恐不安,偏生范闲倒说无妨,诸生不免有些诧异。
  事已至此,这几个聪明人自然明白范闲此行的意义,互视一眼,侯季常便当先拜了下去,口道:“学生谢过老师。”杨万里再拜,就连史阐立与成西林二人也不再坐着,对范闲行了门师之礼。
  范闲看着比自己年纪还要大了几岁的四位读书人,心里的感觉难免还是有些怪异,笑了笑说道:“我不是相府里的岳丈大人,我也不是郭尚书,而且我有钱,日后会更有钱,所以你们且放心,我只是看重你们的才学德行,至于殿试之后,入朝为官,只要你们忠心勤政,为国谋利,我确信自己没有看错人,自然心里高兴。”
  这话极温柔,骨子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