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中华第一帝国-第6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因为根据所有消息,他们打听到的王思锐的表面兵力只有一万人,而根据目前来看,实际兵力可能会有两万人。

    但王思锐却告诉他们竟然有近四万人,而进攻京城的时候却只用了一万人,这也就是说,至少目前的京城看起来是固若金汤的,即便是联军倾巢而出,也未必能够占领京城。

    只要王思锐不败,过了年之后扩军完成,他们便会立于不败之地,这对于他们两家来说,已经足够了。

    “大人,我二人愿意追随大人。”乔致庸拱手称道。

    先前是全面的合作,现在却转变为了追随,别看只是简简单单两个字的转变,但这其中的意义,以及未来的待遇那可是有着千差万别的。

    而获得了两位实力强悍的商会代表的支持,王思锐基本上也就等于是获得了大半个晋商以及浙商的支持。

    至少,在后续的后勤采购方面,王思锐身上的压力将会减小很多,甚至可以完全交给乔家和邱家来负责,而他只需要派一个监督的部门就可以了。

    “很高兴两位能够做出正确的选择,以后你们会为今天的选择而感到庆幸的。”(未完待续。)

154:三方协议

    “很高兴两位能够做出正确的选择,以后你们会为今天的选择而感到庆幸的。”

    乔致庸和邱掌柜二人脸笑心不笑的回应着王思锐,显然,他们并没有将王思锐的话放在心上。

    倒不是故意要看轻王思锐,他们两个之所以这么选择,其实这也是走投无路之后的结果。

    他们两个,只不过是走在了所有人的前面而已,为的并不仅仅只是那虚无缥缈的财富,地位,而是仅仅只为能够尽可能的保住自己的家人,哪怕是倾家荡产,也要给家人营造一个可以活下去的环境。

    对于两人心中的想法,王思锐大致的也有一些了解,不过并未放在心上。

    反而是从身后的衣柜中取出了两套衣服,看似很随意的放在了面前的桌子上。

    “这就是军服装备的样品,既然二位已经向我表明了态度,那么一些对你们有利的事情,自然要先从自己人这里开始。”王思锐说道。

    “天呐!这……这简直也太完美了。”乔致庸和邱掌柜二人在见到这两套衣服之后,整个人的脸上便布满了惊讶的表情。

    这根本就不是衣服,而是一件完美的艺术品。

    不过,王思锐所拿出来的这两套样品,其实也并非是最完美的样品,可以说,这两套军服简陋到不能再简陋了已经。

    衣服,是王思锐找人按照要求缝制的,面料只是最普通的面料,上面的四色也是找了一些颜料一点点涂上去的,根本就没有经过任何的处理,若是在水里泡的时间久了,这些颜料自然会随之脱落。

    而现在的纺织技术并不发达,所以要想达到王思锐的要求,其实还有很长一段路需要走。

    不过这并不影响王思锐将新的军服换装成迷彩服,质量不过关,大不了一年换一套,然后命人加紧技术研发便是了,现在要做的便是统一。

    “当然,这只不过是初步的样品,在很多方面还是不合格的,比如面料,真正的军服,面料必须是要耐磨,这是目前唯一的要求,而这上面的颜料,也必须要保证一年以内不会褪色。”王思锐说出了最简单,也是最基础的要求。

    涤纶面料现在并不太发达,而且涤纶面料后期的处理也有些麻烦,特别是在染色的时候,对于现在的技术而言,要想做到这一点并不容易。

    所以王思锐也就主动的将要求降低了下来,只要耐磨就行了。

    除此之外,战术背心倒是没什么难度,无非就是按照要求缝制口袋或者挂带。这个只要是会女红的女人,基本上都会做。

    当然,最最让人无语的是武装带,因为缺少扣子,现在也没有地方能让王思锐找到足够的扣子。

    所以武装带的扣子便被两根绳子给取代了,也就是类似于皮带没有扣子,在两端钻两个孔,然后将绳子穿进去,最后将绳子系紧即可。

    而武装带其实是由皮带构成的,同样的,王思锐也没有办法去找到皮带,所以只能将马车上用于套马的那种宽带剪成两半,做了个简易的武装带。

    军靴就更加让人哭笑不得了,说是军靴,其实也就是一双长筒的靴子,鞋底要比普通的鞋子稍微厚一些。因为橡胶技术还没有完全的普及,也没有能力去生产橡胶鞋底,所以只能暂时用布鞋来代替了。

    王思锐将所有的要求一并告诉了两人,乔致庸倒是没多大的反应,毕竟在这方面他并不是行家,所以了解的也并不算多。

    只是邱掌柜的额头却始终紧紧的皱着,未曾绽开过哪怕一刻钟。

    “大人,实不相瞒,用一种耐磨的面料来制作,这个倒是没有什么问题。可这要保证上面的这四种颜色一年时间不褪色,以现在的技术恐怕很难做到。而且,将四种颜料分别涂抹在这一块面料上,而且还衔接的这么好,这个现在实在是没有法做到。”邱掌柜心里面可谓是有苦叫不出。

    二两银子一套,听起来的确是很让人心动。

    可若是按照王思锐的要求去做的话,到最后他能够拿到手的利润也就没有多少。如果仅仅只是利润问题无法保证的话,那也就算了,更要命的是,邱掌柜甚至无法保证自己在接了这单生意之后会不亏本。

    在一个全凭手工制作的年代,去制作那种超高要求的产品,这怎么可能?

    这也是目前市面上的花布要比白布黑布贵几倍的原因,单一颜色的布匹没什么制作难度,仅仅只是两样颜色,便会让制作成本上升二分之一,如果是四种颜色的话,成本只少要增加三四倍不已。

    这已经不仅仅只是一加一等于二的问题了,这么多的颜色混合在一起,搞不好这批布就废掉了,这些都是要计算在成本里面的。

    “放心,其实并没有你想象中的那么难,像这四种颜料并不用跟样品一样的,只需要保证四种颜色,并且保证每一块颜色的大小不超过手掌那么大就行了。”王思锐解释说道。

    ‘呼……’

    邱掌柜听到王思锐的解释后,整个人瞬间松了口气。

    如果是这样的话,那么只需要增加一些人工成本就行了,这样的话,成本其实比黑布贵不了多少,顶多也就多个颜料钱以及人工费用,这样的话,二两银子一套倒也并非不能接受。

    起码可以保证,一套到手的利润会在一百文以上。若是十万套的话,那么利润也有几千两银子,虽然不多,但这种生意已经不算是少了。

    “大人,这样的话,这个单子还有把握按照要求做到。”邱掌柜如实的说道。

    “嗯……”王思锐点了点头,旋即又与邱掌柜和乔致庸二人商议了一些其他的事情。

    比如,最好由两家到各地去采购原材料,然后将所有的材料全部运输到京城,在京城组建工厂来生产这些军需装备。

    而王思锐现在也是必须要严加小心,原材料被分散的运输到京城,这个倒是不会引起其他人的怀疑,可若是成品被运过来,万一要是被某些人给发现了,甚至有可能将会坏了王思锐的大事。

    另外,王思锐还将流水线的生产方式传授给了二人,毕竟这是后世一直到二十一世纪都还在广泛使用的生产方式,这种生产方式极大的增加了生产效率,而且还能做到对工艺的保密,对于目前来说,还是很合适的。

    除此之外,三人还共同商议了支付方式,等原材料运到京城之后,王思锐支付百分之三十的费用,交付的时候,在支付其余的百分之六十,余下的百分之十将会在交付之后的三个月内支付。

    虽然这种支付方式放在现代来看是很正常不过的方式,可是放在清末时期,这却是有种坑人的感觉。

    王思锐甚至可以在前面只支付少量的定金,然后等他们交货的时候,再将余下的金额一次性付清。

    虽然有些坑人,但邱掌柜和乔掌柜还是不得不答应了下来。以他们目前的财力,做到这一点还是不成问题的。

    当然,军备这其实只是一件很小的事情,真正的大事情还是乔致庸最最关心的,也是他一直都在忙碌的事情。

    庚子赔款。

    朝廷想要向洋人支付赔款,就必须要先将钱汇集到一起。这个钱又不可能是同一时间到来的,所以这中间必然会有一定的时间差。

    乔致庸便是想利用这个时间差,然后利用这些赔款来壮大自己的实力。等于是用国家的赔款去贷款给一些商人,然后收取少量的利息,薄利多销,最后赔款支付给洋人,利息就是自己的了。

    以前乔致庸是不断的去行贿朝廷大臣,甚至连******亦劻也是他行贿的对象。只不过现在他们说的显然已经不算了,整个京城也只有王思锐一个人说的算。

    而让王思锐主动的提起这件事情的时候,也是让乔致庸眼神中不由的放出一道光芒,那是一种商人特有的感觉。

    与军备不同的是,这一次王思锐并没有将这件事情单独的去交给他们两个,而是选择了三方共同经营的方式。

    由乔家和邱家共同出资,建立一家新的票号,然后王思锐负责让这家票号成为支付赔款的唯一渠道。

    最终所获得的利润,王思锐要拿走五成,余下的五成由他们二人自己去商议。

    对于这个决议,乔致庸还是很心动的,不过在利益面前,乔致庸还是选择了对王思锐进行一番试探。

    只不过态度强硬的王思锐,瞬间便让乔致庸失去了继续试探的打算,连忙答应了下来。

    毕竟王思锐才只拿走了五成,而他与邱掌柜之间,自然是乔家占大头,最后商定的结果便是,王思锐拿走五成,乔家拿走三成,邱家拿走二成。

    就算是只拿走了三成的利润,对于这么大的一个项目而言,这也已经不算少了,至少要比乔致庸之前预想的更多一些。

    先前为了能够让乔家拿到这个项目,乔致庸甚至都已经作出了让出八成的利润出去的打算。由此可知,这里面的利润到底有多大。

    最终,在达成了三方协议之后,乔致庸和邱掌柜二人便匆匆离去,他们不仅要尽快的去筹备军装的事情,同时还要去筹备票号的事情,一时间整个京城最为忙碌的商人,恐怕也就只有乔家和邱家这两家了。(未完待续。)

155:平定京城

    01年,2月17日,农历腊月二十九,除夕前一天。

    一大早,沉寂了一夜的京城便再一次的喧闹了起来,而这一日,却与昨日有着天差地别的不同。

    这一日,更多的百姓纷纷走上街头,只不过他们的脸上却并没有一丝喜悦的表情,反倒是一个个的,布满了没落与痛苦。

    然而,城里的男人们,眼见着除夕将至,可是家里却依旧没有足够的粮食可以让他们度过这个年关。

    到了这时候,他们已经不再奢望粮价能够降下来了。而朝廷刚刚回归,根本就没有多余的时间去管一管粮价的事情。

    所以,这一日,更多的百姓选择了出城,到北面几十里以外的山区狩猎。不管最终能不能打到猎物,最起码不能坐以待毙不是?

    也有一部分男人在街头上到处的闲逛着,每看到一辆商人的车队,便会急着上前询问是否需要人手帮忙。

    可是回应着他们的,却是一个又一个让人失望不已的回答。

    那些车队根本就不需要人手,而那些想要出城狩猎的百姓也发现了一件让他们更加绝望的事情,因为京城已经被封闭了起来。

    虽然城门大开,但却许进不许出,数量众多的士兵把守在那里,让他们连理论的勇气都没有了。

    这个时候,出现在他们脸上的,是那种无奈,悲哀,与无助的表情。

    有些人更是家中已经断粮了三四天,整个人都已经饿的有些发昏,但却始终无法购买到足够的粮食。

    倒不是他们手里没有钱,谁家手里还没有个几百文钱?可是几百文现在在京城里能够买到多少粮食?

    连一升粮食都买不到,随着近年来银子的贬值,粮价已经从几十年前的一百文一升猛涨到了三百文一升。

    而近段时间京城附近动荡不断,更是让那些粮商们赚的金钵满盆,粮价更是翻了一倍,达到了六百文一升,就这还不一定能够买到,那些奸商时常会以存量不足为由拒绝销售,但这个时候只要有人溢价购买,那些奸商便会立刻拿出粮食来。

    “大人,我们都是普通的平民,求求您放我们出城打猎吧,我们已经断粮三天了,如果在没有吃的,我们一家老小会饿死的……”一名四十来岁的男子,头发微微有些发白,原本应该挺值的身板,却微微有些弯曲,一边抹着脸上的泪水,一边跪倒在地,希望能够得到这些士兵的可怜,放他出城打猎。

    负责守卫城门的连长看到这一幕之后,脸色微微有些阴沉了起来。他倒不是因为这为百姓跪倒在他面前而生气,而是因为京城的粮价问题。

    虽然他是有心放这些百姓出城狩猎,甚至是有心将那些无良的奸商给抓起来统统枪毙掉。

    可那毕竟只是他一个人的想法,准进不准出,这是上面下达的命令,作为一个连长,他也只有遵守的份。而且,在经过了一系列的战争,吸取了大量的战争教训之后,他并不认为他的仁慈,会给他们带来多少的好运,反而,因为他的仁慈,或许将会给他们带来更大的灾难。

    “大人,求您给我们一条生路吧……”正当这位连长犹豫的时候,数百百姓齐齐的跪倒在地,声音很是杂乱,但却能够听清楚说的什么。

    “诸位还是回去吧,现在我若是放你们离开了京城,恐怕你们还没有全部走出这座城门,我项上的脑袋就不保了,军令如山!就不要在逼我了!”连长无奈的叹了口气,劝说道。

    “大人……”

    数百百姓在听到对方拒绝的话之后,瞬间老泪纵横。

    若是换做以前,他们这些生活在京城的百姓倒也不至于承受不起现在的粮价,毕竟都是老实本分的百姓,平日里更是省吃俭用的,家里面多多少少的也还是有一些存款的。

    可是联军进城之后,除了少部分被藏起来的存款没有被他们给搜到以外,其他大多数的钱都被搜走了。

    而现在京城粮价这么高,这显然已经超出了他们的承受范围之内。况且,谁家又能不留点银子作为备用呢?只有到万般无奈的情况下,他们才会使用这笔救命钱。

    可是现在,这笔仅有几百文的救命钱,却根本买不到多少粮食,甚至还不够他们一家老小三日的口粮。

    “让开!让开!”正当连长左右为难的时候,队伍的后方忽然出现了另一支队伍,这支队伍人数并不多,只有一个班的士兵,不过这个班的士兵手中却拿着一份黄色的榜单。

    跪倒在地的百姓下意识的给这些兵老爷们让开了一条通道,让这一个班的士兵能够从容的走到最前方。

    手持皇榜的士兵,赫然便是这个班的班长,只不过双手拿着皇榜,无法敬礼,只能立正汇报道:“报告长官,十一团一营,四连六班班长游大海,奉命张贴皇榜!”

    年轻连长回敬了个军礼,随即示意他们去城墙处张贴皇榜。

    很快,那个班的士兵走到了城墙角,两名士兵麻利的将浆糊涂抹在了城墙上,旋即另外两人接过班长手中的慌忙,将其张贴在了先前抹过浆糊的地方。

    “长官,上面命令我们在张贴榜单之后,要将榜单上的内容告诉百姓,还请长官见谅!”游大海走到年轻连长面前,请示道。

    年轻连长瞥了眼皇榜上的内容,旋即脸上便露出了笑容,心中暗道,看来上面终究还是动手了啊。

    在年轻连长的同意之下,游大海看了眼仍旧跪倒在地面上的百姓,大声的吆喝道:“时间紧迫,多余的话我就不多说了,有识字的待会可以自己过来看榜单,不识字的也不要紧,我会把榜单上大概的意思告诉你们,现在都听仔细了,别待会因为你们的问题而浪费了有限的兵力。”

    先说完了注意事项,游大海稍稍清了下嗓子,这才继续说道:“钦差大人知道城里百姓的苦,所以昨日特意约见了京城内的粮商,强令城内粮商按照指定价位进行贩卖粮食,粮食(麦价米价暂时无法统计,所以请诸位见谅。)价格最高不得超过二两七一石,若有百姓发现价格高于二两七,或者不够数的,屯粮不卖的,可以直接找街上的巡逻队进行举报,若经查属实,奖中米五升,若有虚报者,仗罚二十!”

    “什么?二两七一石?”那些跪倒在地的百姓纷纷露出了惊讶的表情。

    二两七一石意味着什么?意味着只需要二百七十文钱(银子与文钱兑换比例比较混乱,为了方便阅读,这里统一用一千文。)就能够购买到一升米,也就是5。6斤米。

    这已经足够一个五口之家省吃俭用三天,甚至是四天了。

    虽然他们身上的钱并不足以让家人顿顿吃饱,但是很显然,目前的价格,已经降到了他们可以接受的范围以内了。

    “这……大人,这是真的?”不少百姓都有些不敢相信,毕竟这个价格要比之前的那些价格低了一倍还要多,也难怪这些饱受奸商佘毒的百姓不敢相信这个价格。

    “难不成皇榜会欺骗你们不成?”游大海反问道。

    ‘哄……’

    游大海的话像是一层是激起千层浪似的,瞬间引爆了百姓们那压抑了许久的情绪。

    不少百姓纷纷朝着前面的游大海等人磕头道谢,虽然他们也清楚这粮价并不是眼前的这些人给压下来的,但至少这个消息是他们传达出来的。

    这些平头老百姓们又见不到钦差大人,更见不到皇上,所以只能朝着这些士兵们表示出自己的诚意。

    “行了,行了!都是受到这场战争牵连的百姓,都挺不容易的,现在都尽快去购买粮食吧,记住皇榜上说的,高于二两七一石的,立即找巡逻队去处理。”年轻连长朝着下面的百姓们说道。

    上面能够压制住京城的粮价,这对于他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