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人脑使用手册-第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畏的恶病(癌症之类)。有些人把这种“误诊”现象归罪于医生的医疗技术和责任 心,也有的人把这种“误诊”现象归罪于医院的医疗设备太落后,但很少有人去想想,真正 “误诊”的却常常不是我们的医院和医生,而是你自己长期不能扭转的不良情绪!

其根本原因是,在一个人得病的初始阶段,他体内的有益菌和有害菌虽然已经失去了暂时的 平衡,但还没有构成大量有害菌恣意嚣张的环境,更没有给有害菌提供出一个异变的温床, 如果人能够在这个时候及早转变自己的不良情绪,不仅会使体内滋生出许多有益于人体康复 的荷尔蒙来遏止有害菌的嚣张,而且可以从此改善自己的体内环境;但由于人的不良情绪 不能得到扭转,并且在继续蔓延放大,不仅不能使体内的有益荷尔蒙分泌出来,反而会促使 更多有害的荷尔蒙大量滋生,并且为有害菌的急速繁衍起到了助纣为虐的作用。这就是人第 一次到医院检查时没有发现疾病,而再次到医院检查时却发现了惊人恶病的根本原因 所在。——也就是说,是人长期不能改变的不良情绪,使自己体内的有害病菌赢得了十分宝 贵的时间!——你能够怨谁呢?

在前面的章节中我们已经讲过,在人的身体中,有益荷尔蒙与有害荷尔蒙是并存的,当一个 人情绪好的时候,体内最容易产生有益荷尔蒙,而当一个人情绪不好的时候,体内最容易产 生有害荷尔蒙——这就是荷尔蒙产生的本质特征。

它的医学原理是:

当一个人出现情绪波动时,往往与生气、发怒、焦虑、忧愁有关,每当这个时候,人的神经 会突然感到某种紧张,于是,大脑在接到这种紧张的信息后,会急剧分泌出一种叫“去甲肾 上腺素”的物质(一种有害荷尔蒙),从而引起体内血管的急剧收缩,进而造成血流停滞或 者减缓。这种物理性变化,不仅对身体不利,而且还会产生大量的活性氧,损伤遗传因子, 生成氧化脂质,从而提高成年人的发病率。据许多医学报告分析,人类的疾病80%都与这 种叫“去甲肾上腺素”有关。

而当一个人的情绪处在兴奋状态时,愉快的大脑细胞就会在神经的刺激下,源源不断地分泌 出大量的β…内啡肽(一种有益荷尔蒙),把欢乐的情绪表达给体内的各个器官,鼓励它们 更加努力,为人体提供出更加有益于健康的精神支持和物质支持,使人的精神风貌和身体健 康始终活跃在一个良性循环的状态中。

由此可见,一个人的精神愉快与一个人身体健康有着多么紧密的关联。但令当代人不能两全 的是:一个是身体健康的本质要求,希望人不管在什么情况下,都要保持一种愉快的心境 ;另一个是人生成功的不断鞭策,希望人在成长道路上通过不断进步来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矛盾的两个方面,常常使人处于不知何去何从的两难状态。

简单地说,人生在世,没有一个人不想成功,也没有一个人不想愉快地生活,但生活在当前 这个竞争激烈的社会环境中,没有压力、没有苦恼、没有紧张感、没有情绪波动的人是根本 不存在的。虽然人人都希望成功,但不管什么样的成功,都是需要付出代价的,有的是资本 代价,有的是关系代价,有的能力代价,有的是健康代价,有的是生命代价等等。因此,当 一个人追逐成功的时候,就必须要有付出某种代价的心理准备,也就是说,当某种代价来临 的时候,你已经做好了迎接它的一切安排,只有这样,你的情绪才能够一直是活动在健康需 要的稳定值上,一旦超越了这个人体健康需要的“稳定值”,有害荷尔蒙就会乘机而上,让 你在取得胜利的同时,使你付出巨大的人生成本——健康或生命。

“语诊热”风生水起(1)

心理学书籍之所以越来越在图书市场走俏,心理医生之所以越来越受到人们 的青 睐,其主要原因就是因为当代人类的许多疾病,单靠药物已经无能为力了。

“望、闻、问、切”乃是中医学中的四大诊病手段,其中的这个“问”字,就是医生与患者 之间一个很重要的交流过程。在这个交流过程中,医生可以通过患者的口述,来了解他 的病因、病史,还可以通过自己的语言抚慰,来安定一个患者的情绪,使患者放下心理 包袱,积极配合医生的有效医疗。

中医学的博大精深之处,就在于它运用的始终是一种“万物一体”的生命哲学,人作为万物 中的一种精灵,其最复杂的地方,就是他在种种事物面前,往往是以三种思维方式(感性思 维、逻辑思维、灵动思维)来指导自己的行为:感性思维主导着他的直观印象,逻辑思维陈 述着他的智慧分析,灵动思维折射着他的意外发现,虽然三种思维方式各有千秋,但当它们 交织在一起的时候,却更容易导致一个人的无所适从。人的情绪之所以常常出现不稳定,大 多都是缘于这三种思维方式的相互作用。

中医学之所以把“问”字纳入诊病的一大必然手段,就是它明白一个患者不管得了什么病, 也不管是什么原因造成的,破坏的都是人体内的“阴阳”平衡,所以,所有中医大夫在给患 者诊脉过程中,都会不厌其烦询问患者许多问题:家庭经济状况、夫妻感情如何、儿女在 哪儿工作、最近有什么不开心的事、睡眠好不好等等,而后才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开出治病 的药方,并在一个患者走出病房之前,奉送他一句话:“遇事要往开处想,心情不好是不利 于治病的。”

在有些患者眼里,这些絮絮叨叨的大夫没什么本事,如果有本事的话,他根本用不着患者开 口,只要摸摸脉就可以一清二楚了。其实不然,医生向患者询诊,是每一个中医大夫在诊断 过程中必须要经历的一个过程,遗漏了这个过程,反而是一个医生失职的重要表现,因为人 类许许多多的病因,都会因为遗漏了这个“过程”而发生了错断。

“语诊”作为中医学中的一种独门功夫,它的最大威力就是在给一个患者治病的过程中,医 生想到的不仅仅是病的症状,还包括病的起因,但由于病症的同类化与千差万别的人性化不 成正 比,所以才只好通过“语诊”来了解患者的病因到底在哪里,最后以“心病必须心药治”的 方法,来达到治愈的目的。

“语诊”是中医学中的一种用语,反映在我们的最新医学用语中,就是当今遍及全球的“心 理医生”。

这些医生,虽然不具备在医院里坐诊行医的资格,也不懂得多少医药原理和诊治方法,但他 们却常常能够以“外行”身份来与“内行”医生平分病患者的天下。

心理医生的生意之所以越来越红火,虽然与我们的医疗水平不能够满足广大患者的需要有关 ,但更重要的是因为我们现代人的许多疾病都与精神压力和不良情绪有关。如果仅仅从病症 上 看,这些病人根本就不像病人,既能吃,又能喝,还不耽误工作,但他们心里知道,自己确 实病了,特别是当自己遇到不能开释的心理障碍时,通过心理医生来解开思想疙瘩,就成了 许多心理病患者的首选。

应该说,这种心理治疗法,不仅在一些比较发达的国家已经蔚然成风,而且在一些比较贫穷 的国家中也已经风生水起,因为心理疾病不仅是人类健康长寿的最大威胁,而且已经变 成了人人都有份的“公共病毒”,虽然人人都想远离它,但没有一个人能够彻底摆脱它。

心理学的基本原理,就是通过对人的心理分析,来找到一个人心绪不佳的根本原因,而 后结合现实生活中人人都会普遍遭遇的种种不幸,来开释患者:人生在世,不如意的事情常 常十有八九,许多事情虽然我们的主观愿望是好的,但客观现实却常常不能与我们联袂起舞 ;还有些事情不是我们不想把它办好,而是我们根本不具备办好这件事情的能力;或者说我 们虽然具备办好这件事的能力,但办好这件事情的条件还不成熟……总之,心理医生此时此 刻劝导患者的每一句话,都是在帮助患者释放心中的郁闷,虽然这些道理许多患者 心里都明白,而且自己也曾经这样想过,但这时从心理医生的嘴里说出来,却能够产生截然 不同的两种效果。

“语诊热”风生水起(2)

严格说来,当代人的心理疾病之所以越来越多,并非都是物质病毒引起的(食物病毒、 空气病毒、水源病毒等等),而是我们的心理障碍引起的。造成心理障碍的主要原因,是生 活在竞争时代中的每一个人工作压力和精神压力都很大,人与人之间普遍缺少了沟通 的机会和时间,许许多多的工作矛盾和生活矛盾交织在一起,如果大家能够坐在一起把它说 开了,其实 并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情,但因为缺少了这种沟通,才导致许多胡思乱想一齐涌上心头, 最后将似病非病的这个“魔鬼”引上身来。

由此可见,心理医生的任务的确是任重而道远。

测试:这些关键词你都记住了吗

1据有关部门统计,目前已经发现的荷尔蒙有100多种,其中有25种为蛋白质荷尔蒙,其余 为载体荷尔蒙,在这100多种荷尔蒙中,有10余种荷尔蒙对人体的健康和延缓衰老发挥着极 为重要的作用。

2荷尔蒙中分有益荷尔蒙与有害荷尔蒙,两种不同的荷尔蒙在人体中发挥着两种截然不同 的作用。据最新的医学研究发现,人体衰老的真正原因,不是我们的身体器官如何,而是我 们体内的荷尔蒙分泌量不足,如果能够通过一个科学的方法,来实现对荷尔蒙的有效补充, 人类的老化现象是完全可以中止的。

3与其说大脑是一个神经网,不如说大脑是一个荷尔蒙块,各种各样的荷尔蒙像人体内无 处不在的血液一样,顺着神经电路分泌,并穿梭在数以亿计的细胞之中,既传达着大脑的正 确指令,又把它们需要的各种物质分泌出来,使它们之间永远和谐相处,而后在数以亿计的 细胞联合互动中,为人类的健康长寿提供保障。

4当一个人出现情绪波动时,往往与生气、发怒、焦虑、忧愁有关,每当这个时候,人 的 神经会突然感到某种紧张,于是,大脑在接到这种紧张的信息后,会急剧分泌出一种叫“去 甲肾上腺素”的物质(一种有害荷尔蒙),从而引起体内血管的急剧收缩,进而造成血流停 滞或者减缓。这种物理性变化,不仅对身体不利,而且还会产生大量的活性氧,损伤遗传因 子,生成氧化脂质,从而提高成年人的发病率。

5人作为万物中的一种精灵,其最复杂的地方,就是他在种种事物面前,往往是以三种思 维方式(感性思维、逻辑思维、灵动思维)来指导自己的行为:感性思维主导着他的直观印 象,逻辑思维陈述着他的智慧分析,灵动思维折射着他的意外发现,虽然三种思维方式各有 千秋,但当它们交织在一起的时候,却更容易导致一个人的无所适从。人的情绪之所以常常 出现不稳定,大多都是缘于这三种思维方式的相互作用。

“想想”本身就是物质(1)

“想想”不是一种没有任何形体的意识活动,而是一种物质,当一个人把自 己 的某种感受和刺激信息传达给大脑的时候,这种“想想”就会进行化学反应,产生某种变化 。

在人们的意识里,“想想”只不过是一种自由自在的脑力活动,虽然它具备能够超越任何时 空的能力,却是一种没有任何形体的精神意识。其实这种认识是错误的。

譬如,当一个人受到外界某种刺激时,他心里马上就会产生“愉快”或者“不愉快”的感觉 ,这种感觉,对当时的他来说只不过是一种想想而已,但当他把这种信息传递给大脑的时候 ,这些“想想”就会在大脑中变成一种物质,进行化学反应,产生某种变化。所以,对任何 人来说,都十分简单的“想想”二字,对大脑来说,却是一个极具变化性的指示 ,那就是它在这种“想想”的刺激下,到底分泌出什么样的物质来(有益荷尔蒙或有害荷尔 蒙)。

日本医学博士春山茂雄在《脑内革命》一书中说,每个人不管遇到什么问题,只有两种思维 方式供我们选择,一种是利导思维,一种弊导思维。所谓“利导思维”,就是凡事都从好的 方面去思考、去理解,用一种乐观向上的思维方式去面对所有的问题;所谓“弊导思维”, 就是不管遇到什么问题,都是用悲观的心态去思考、去理解,有时候还人为地夸大对困难的 想象,结果许多事情还没发生,就首先把自己吓倒了。

在美国,就曾经发生过这样一件事:

一位电器工人在一个周围布满了高压电器设备的工作台上工作,为了安全起见,施工单位采 取了很多保护措施来预防触电,尽管如此,这位工人心里还是充满了高度的恐惧感,时时害 怕自己一不小心触到了高压电器,伤及到自己的性命,所以在工作中十分小心,处处胆战心 惊。虽然几天下来什么事情都没有发生,但他心中的这种恐惧感不仅没有减弱,反而在他的 大脑中形成了一种十分可怕的弊导思维。

有一天,他正在工作台上工作时,一不小心碰到了一根电线,还没来得及大叫一声,就立刻 倒地身亡了。从他死亡后的症状上看,与触电死亡的表象几无二致:身体皱缩起来,皮肤变 成了紫红色和紫蓝色。但是到了验尸的时候,医生却意外地发现了一个惊人的事实:那就是 这个工人在触及这根电线的时候,根本就没有电流通过,因为在此之前,电闸并没有合上, 而他居然就被“电”死了!

那么,他究竟是被电死的,还是被自己吓死的呢?——答案不言自明。

无独有偶的是,在一家医院中,也做过这样的一次实验:将20名患有程度基本相同的胃溃疡 的患者安置在同一间大病房内,告诉他们:现在医疗界发明了一种新药,对治疗胃溃疡具有 十 分神奇的疗效,现在需要他们中的10个人来体验这种新药的效果,另外的10人继续服用原来 的老药,看看两种药之间的差距究竟有多大。

20天过去了,服用新药的胃溃疡患者不仅病情有了极大的好转,而且还有几个人恢复了健康 ,可以出院了;而另外的10个人不仅没有好转,反而病情更加加重了。

是医疗界新近发明的这种新药在发挥作用吗?不是。其实医生让他们服用的是同一种药物, 只不过将其中的一种“新药”稍稍变了变颜色而已。

通过以上这两个例子,我们可以清醒地认识到:不管是那个被“电”死的工人,还是那几位 因为服用了“最新药物”的病愈者,他们的死亡和康复都不是实物的作用,而是“弊导思维 ”与“利导思维”的结果。

特别是那几位病愈的胃溃疡患者,当医生告诉他们这种“新药”的疗效时,就会在无形中唤 起他们脑内的积极意识,高兴地想到自己服用了这种世界上最具神奇疗效的药物后,身体 马上就要康复了。于是,大脑在这种心理暗示的作用下,体内的有益荷尔蒙就会源源不断地 分泌出来,结果真的战胜了疾病,赢得了健康。而另外的10位胃溃疡患者,由于没有得到“ 新药”恩顾,自然会产生“老药不会出现奇迹”的思想,于是,弊导思维依然在大脑中我行 我素,其结果自然不想而知了。

“想想”本身就是物质(2)

由此可见,“想想”不是一种没有任何形体的意识活动,而是一种物质,并且是一种与人类 健康长寿密切相关的物质。因此,在许多科学家、心理学家都在谈论这些问题的时候,医学 界也开始了“心灵与身体对话”的研究。这种研究的核心是,不再把心灵所思考的问题作为 一种抽象的“个体”来对待,而是把思维物质化后的东西如何作用于身体来思考。

这种研究的积极意义,并非是强调意识的第一性,如果这样,我们的健康研究便会不可避免 地陷入唯心主义的泥潭,而是把身体作为一种生命的载体,去积极探索、发现、开发、利用 意识对人体的反作用。所以,在我们积极探讨人类健康与长寿的时候,就必须把思维与身体 结合成一体,既不随意夸大思维的精神作用,也不随意贬低身体的物质力量,只有这样,才 能使我们的研究和发现不偏离“物质世界”这个轨道。

好心情不一定都需要财富和成功来打造

人不能改变环境,但可以改变心情;人无法摆脱苦恼,但无妨露出笑容。好 心情不一定非要成功和财富不可,幻想也同样可以使人的心情好起来。

当人们了解了好的荷尔蒙首先是来自于好心情的科学道理以后,也许有人会问,当代社会竞 争如此激烈,在巨大的生存压力面前,一个人怎么做才能够有一个好心情呢?

这个问题问得好。因为它代表着诸多人的思想迷惑,在这些人眼里,只有财富和权力才能够 给人带来好心情,只有成功和发展才 能够给人带来好兴致。

其实这种认识是不正确的。从根本上来说,生存在竞争时代中的每一个人,不管是成功者还 是失败者,不管是富豪还是贫民,没有压力和苦恼的人是根本不存在的,而且事业越成功、 财富越多,人的苦恼和压力也会越大。原因是,财富与权力、成功与事业、生存与发展 ,没有一样东西不是人人都想得到的,但这些东西之所以被少数人所拥有,就是因为他们比 一 般人付出了更多的辛苦、更多的精力,“成功的路上泪多少”,只有成功者心里最明白。

因此说,好心情不一定都需要财富和成功来打造,没有财富、没有成功的人也同样可以获得 它。因为,许多好心情都是由自己来营造的,这个营造过程,就是大脑的自 由想象。这种想象,并不像坐禅、练瑜伽那样,要求一个人在进入冥想状态以后,必须 要全身心的入静,而是不讲求固定的模式,只是要求 一个人在进入冥想状态以后,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小桥、流水、原野、牧歌、音乐 、美景、虫叫、鸟鸣……凡是能够引起自己兴趣的东西,凡是能够激发自己高兴的 想象,凡是能够让人乐不可支的童年往事、人间趣闻、金钱美女、权力财富、阴谋野心,等 等,都在这个“冥想”的范围之内。因此说,除了大脑存在智障的人之外,没有人不 具备这种想象的能力。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