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寒门首辅-第12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在他看来,鞑靼人是绝不能怀柔的,不然等到其羽翼丰满反咬一口,就够大明朝廷受得。

    谢迁也不好再替谢慎辩解。

    在他看来谢慎平日里十分睿智,怎么偏偏在这件事上犯了煳涂。

    “宾之你也看看吧。”

    刘健见谢迁默然不语,心中暗爽,便又把奏疏递给了次辅李东阳。

    李东阳接过奏疏看了半晌,却是抚掌大笑道:“希贤兄,这是大好事啊!”

    “好事?”

    刘健狐疑的看着李东阳,心道这个老狐狸又在搞什么名堂。

    “谨修这是二桃杀三士之计啊。”

    只一句话,李东阳便让刘健和谢迁恍然大悟。

    他二人都饱读经史,对这二桃杀三士的典故自然十分熟悉,原来谢谨修打的是这个主意!

    “可这,这真的能行吗?”

    刘健还是有些怀疑。

    虽然这件事出发点是好的,可是若是鞑靼人发觉其中有诈和朵颜三卫联合怎么办?

    “当然可行。鞑靼人内部也不是铁板一块,更不必说和朵颜三卫了。”

    “也就是说,这次是解决漠北大患的绝佳机会!”

    刘健攥紧了拳头,这事若能成他就将名垂青史,万古流芳了!

    。。。。。。

    。。。。。。(未完待续。。)

第三百七十一章 刘健的心思

    互市,互市!

    刘健攥紧了拳头,眼中射出了两道精光。

    他怎么就没想到呢!

    虽然觉得谢慎很妖孽,但刘健不得不承认就是这样一个妖孽无数次提出了改变大明国运的建议。

    从最初的海涂种棉,到请开海禁,再到现在的设互市。

    谢慎的每一封奏疏都能写到关键的点上。

    “于乔,老夫要把这封奏疏亲自递送到陛下面前!”

    按照正常的流程,内阁大学士针对奏疏作了票拟后会送到司礼监由司礼监太监进行批红。

    这样一来奏疏的批阅流程就完成了。

    但是有些特别重要的奏疏如军情奏报,或者灾情奏报是要亲自呈递给天子御览的。

    在刘健看来,谢慎进的这封奏疏就十分重要,由他这个内阁首辅亲自呈递到天子面前十分合适。

    从文渊阁到干清宫要穿过整个外朝。

    不过刘健享受了在内宫之中乘坐肩舆的特权,并不需要走路。

    刘阁老出了文渊阁便坐上肩舆,由内监抬着往干清宫而去。

    及到宫殿前,刘阁老将奏疏塞到袖中,施施然走下肩舆,阔步来到丹陛旁。

    自有轮值太监前去禀报,不久就折返回来把刘阁老请了进去。

    刘健踌躇满志,在司礼监掌印太监王岳的注视下来到东暖阁。

    绕过屏风,他却是愣在当场。

    谢慎谢谨修竟然就在他的面前!

    “陛下。。。。。。”

    “元辅莫要惊讶,是朕召谢卿入宫的。”

    刘健一时哑口无言。

    难道那封奏疏谢慎写了两份,一份送到了内阁走正规流程,一份则托内监呈递给了天子?

    “太子近日学问精进了不少,朕念是谢卿的功劳,便把他召进宫中闻询。”

    原来如此!

    刘健长松了一口气。

    看来是他多心了。

    “陛下,臣这里有一份谢御史上的奏疏。因为兹事重大,故而臣不敢耽搁当即呈递至御前。”

    刘健拿捏了一番措辞,恭敬道。

    “哦?”

    弘治皇帝显然有些好奇是什么奏疏让刘阁老如此紧张,便示意侍候在旁的王太监前去接过了奏疏。

    缓缓展开奏疏,弘治皇帝眉头渐渐蹙起。

    “谢卿,这请开互市的奏疏是什么意思?”

    大明王朝是驱除了鞑虏建国,一直把北元蒙古视为心腹大患。

    弘治皇帝从小受到的教育也是蒙古人都是一群野蛮人,对付他们绝对不能有任何的仁慈之心,因为这些人根本不值得同情。同情他们换来的只会是子民与帝国的苦难。

    恰巧谢慎也在宫中,弘治皇帝便没有问首辅大学士刘健而是直接问谢慎了。

    “回禀陛下。”

    谢慎冲弘治皇帝深施一礼,恭敬答道:“陛下,臣此策是以鞑虏抑鞑虏。”

    弘治皇帝凝神道:“继续说来。”

    “陛下,朵颜三卫虽然隶属于大明,但这只是名义上的,实际上大明对朵颜三卫的控制十分弱。归根到底是因为朵颜三卫也是鞑虏,与鞑靼人同根同源。臣听过一句话,非我族类其心必异!”

    他刻意将最后一句咬得很重,弘治皇帝不由得点了点头。

    “谢卿说的不错,不过怎么以鞑虏抑鞑虏呢?”

    谢慎心道终于等到机会了,当着天子面阐述想法可比通过奏疏这种东西靠谱多了。

    毕竟他现在只是外臣,奏疏必须经过内阁处理才能递送到天子那里。

    在这个过程中,天知道会不会被人摆一道。

    “陛下,鞑虏所图的无非草场、互市两项。草场是他们放牧的场所,这个全看武力。至于互市,则得看陛下愿不愿意。可适合互市的地方就那么几处,两方必会因为争夺产生嫌隙。”

    话说到这里,弘治皇帝已经明白了,谢慎是想在互市这项特权上做文章。

    原本只有朵颜三卫能够在宣府一代互市。而如果将这一权力分给伯延汗,势必会引起二者相争。

    而大明朝廷则可以坐收渔利。

    “可是万一被识破了呢。”

    毕竟鞑靼人心思狡诈,万一看出了真实用意,反倒和朵颜三卫走到一起了呢?

    “陛下,不管是鞑靼人还是朵颜三卫都是肘腋之患,继续这么混将下去,只会让他们尾大不掉啊!请陛下明鉴!”

    谢慎几乎声泪俱下的说道。

    因为京师地位位置的特殊性,鞑靼人和朵颜三卫的威胁实在太大。即便安抚他们又能安抚几年?鞑虏之所以接受安抚是因为还没有羽翼丰满。

    真等到他们羽翼丰满,蓄足力量便是和大明决战之日啊。

    “元辅怎么看?”

    弘治皇帝自然而然的将问题抛给了刘健,而刘阁老则拱手答道:“老臣赞同谢御史的观点。”

    这着实有些出乎谢慎的意料。

    在他印象中刘健不是前首辅徐溥的铁杆支持者吗。

    徐溥致仕,导致刘健被一众言官痛骂,刘健不是应该把锅扣在谢慎身上吗,怎么在互市这件事反倒站在了谢慎一边?

    不管怎样,刘健的表态对天子的意志还是产生了很大影响。弘治皇帝点了点头道:“这件事容朕再想想。元辅和谢卿先退下吧。”

    “老臣告退。”

    “臣告退。”

    二人纷纷拱手告退。

    方一出干清宫,刘健便幽幽说道:“谢御史这一手二桃杀三士的法子真是妙啊。”

    “多谢阁老夸奖。”

    虽然不知道刘健究竟是怎么想的,但伸手不打笑脸人。

    既然刘健在这件事上帮了谢慎,谢慎也没有理由不向刘健表达一番感谢。

    “若真能如谢御史所言分化鞑虏,那可是立下了不世功勋。”

    刘健顿了顿道:“凭借此功劳,谢御史入主六部未必没有可能。”

    咳咳,这算什么?

    算是向他主动示好?还是在暗示谢慎只要投靠于他就可以被保送进六部担任堂官?

    其实相比较于六部正官,谢慎更想做的是礼部右侍郎,因为这个职位就是为了入阁准备的。而一般的六部堂官,因为制衡的考虑几乎没有可能入阁。

    外朝虽好,但比起内阁还是差了些。两相比较,谢慎还是更想入阁啊。

    。。。。。。

    。。。。。。(未完待续。。)

第三百七十二章 锦衣卫办案

    “阁老抬爱了。只是下官资尚浅,不敢奢求。”

    谢慎一句话就把刘健顶了回去,让首辅大人好不尴尬。

    望着远去的那个年轻人,刘健有些恍惚。

    他在谢慎的身上看到了自己年轻时的影子,那么的轻狂,那么的不羁,那么的有血有肉。

    恍惚间他只觉得仿佛这几十年的宦海沉浮都是错的。

    从宫中出来后谢慎便径直回府。

    一到家中,芊芊便抱着旭儿迎了出来。

    “老爷今天怎么回来如此早?”

    谢慎笑着答道:“入宫面圣回来,便没心思再去都察院坐班了。”

    芊芊奇道:“老爷今天怎么想起去面圣了。”

    “是陛下召见啊。”

    谢慎无意多提,迈开方步便往院里走。

    芊芊抱着孩子在后面跟着,边走边道:“兄长晚上会请几位兵部的好友来府里,夫君可得见上一见。”

    提起这个便宜大舅哥谢慎便觉得头大。

    好不容易给他搞到个留京任职的机会,恁的那么不珍惜。

    人还没认全,就跟同僚称兄道弟,认了一堆的狐朋狗友。

    这也就算了,还把这些同僚往谢慎府上拉,生怕不知道外察中是谢慎这个弟妹使了气力吗?

    早知道就该狠下心来叫吏部的人把大舅哥打发外放出去,这样还落一个耳根清净。

    “晚些时候我得出去一趟,便不陪着了。你好生招待着便是。”

    芊芊也知道此事是自己兄长的不是,便不再强求。

    “夫君放心,我有分寸的。”

    。。。。。。

    。。。。。。

    日落月升,繁星点点。

    入夜的京师喧闹不已。

    大明并不实行宵禁,故而入夜后街市上极为热闹。

    距离东华门不远的谢宅外三个身着华服的年轻人结伴而行。在他们身侧侍候着几名随从护卫。

    “谨修,怎么大半夜不在府中陪弟妹,和我们几个来喝酒了。”

    王守文打趣的说道。

    “子文兄别提了,还不是我那个大舅哥闹得。他带了一帮兵部的同僚要到我府中喝酒,我若不出来还不得被他们烦的吐血。”

    王守文吐了吐舌头道:“这个没法子,谁叫你娶了人家妹妹。”

    谢丕则笑道:“谨修兄做的没错。避一避就好,至少让你妻兄明白态度。”

    三人结伴走进一家临街的酒楼,上了二楼寻了一临街雅间坐下。

    随便点了些酒菜,王守文叹声道:“谨修兄可听说陛下身体最近有些微恙。”

    谢慎微微一愣道:“子文兄听谁说的,今日面圣我才见过陛下,不似有恙在身啊。”

    王守文尴尬道:“那就奇怪了。如今六部都传开了,说陛下因为信任方士,服用丹药延寿导致常常咳而不止。”

    谢慎勐然想起似乎确实有这么回事。

    代帝王都喜服用丹药,在大明要论服用丹药最多的帝王莫过于嘉靖皇帝了。

    但并不是说其他皇帝就不服丹药。

    便拿弘治皇帝来说,这位执政前半段励精图治,简直就是尧舜一样的明君。

    可后半段就有些糟糕了,不仅信任李广这样的权阉,还宠幸方士滥服丹药导致身体被掏空。

    可以说弘治皇帝年纪轻轻就驾崩和服用丹药很有关系。

    毕竟他就有张皇后一个妻子,要说是因为好女色而死实在没道理。

    但丹药一说就合理的多了。毕竟丹药里面都是重金属啊。

    别人躲都躲不及,天子倒好拼了命的吃,不死才有鬼了呢。

    不过弘治皇帝吃丹药的数量和频率肯定赶不上之后的嘉靖。但即便如此,他的身体已经要扛不住了。

    按照原本的史弘治皇帝还有六年的阳寿,谢慎却不知这位中兴之主在这个时空究竟能活多久。

    谢丕叹声道:“陛下的私事岂是我等做臣子的该擅加评论的。子文兄还是不要再提了吧。”

    王守文吐了吐舌头道:“我不过随口说说。”

    “听说子文兄要娶崔氏之女?”

    谢慎有意把话题引开,笑着打趣道。

    王守文闻听此言果然面色一红道:“不过是我家老爷子作得主罢了。娶谁不是娶,崔氏也好何氏也罢。只要不让我娶一个七老八十的老婆子就行。”

    谢丕噗嗤一声笑了出来:“子文兄你的要求还真是不高啊。七老八十的老婆子,恐怕你打着灯笼也找不到几个吧。”

    “那崔氏嫡女长的可是貌若天仙,子文兄有福了。”

    谢慎却是不打算轻易放过王守文,继续说道。

    “什么貌若天仙,不过是世人以讹传讹罢了。真要那么漂亮,哪轮得到我。”

    王守文这句话多少还是有些道理的。

    要知道论品级他不过是个六品主事,在权贵大员多如牛毛的京师实在不算什么。而他的老爹王华也不是部院大员,故而若论门第王家实在不是首选。

    “也许是子文兄的才华打动了崔家家主。”

    谢慎笑着解释道:“才华这个东西看着缥缈,却最是有用。有了才华,还愁富贵荣华吗。”

    “谨修,你少拿我打趣了。说真的我真不想那么早成婚。”

    “为何?”

    王守文比谢慎还大一岁,今年已经二十。

    二十岁这个年龄在大明绝对算大了,再不成婚估计王老爷子就得动家法了。

    “看看谨修你不就知道了。”

    王守文叹息一声道:“整日一点自由都没有,从都察院坐班结束就得回家,陪妻陪妾陪儿子,哪里还有什么乐趣。”

    噗!

    这个王守文玩心还真是重。

    “也不全是子文兄想的那样。今日我不便和你一起吃酒呢吗?”

    王守文辩解道:“那是因为你在躲大舅哥。”

    “不说旁的了,成婚之日子文兄可得叫我去作伴郎。”

    谢慎淡淡道。

    “放心好了,少不了你小子一顿喜酒。”

    王守文却是郁闷道。

    三人正自闲聊,突然一伙身材健硕的汉子冲了进来,抓起一个酒客便往外拽。

    谢慎本能的皱眉问道:“你们是何人。”

    “锦衣卫办案,休得聒噪!”

    锦衣卫?

    锦衣卫怎么会突然出现?

    “敢问那位兄台犯了什么,竟然劳烦锦衣卫大驾。”

    “你耳朵聋了吗,爷爷我叫你闲事少管!”

    。。。。。。

    。。。。。。(未完待续。。)

第三百七十三章 坑死妹夫的大舅哥

    那锦衣卫番子冷哼一声道:“莫非你也是这人的同党?”

    谢慎哪里受过这等侮辱,当即拍案而起道:“尔等不过是为虎作伥之辈,安敢如此放肆。”

    “呵,你是个什么东西。”

    那锦衣卫番子当即抽出绣春刀,上前一步喝问道:“阻止锦衣卫执行公务你可知是何罪?”

    “你以为本官是被吓唬大的吗,别说是你一个小小番子,便是你们牟斌牟指挥使也不会跟本官这么说话!”

    官?

    眼前这小子竟然是官?

    那番子微微一愣,但旋即就冷笑道:“是官又如何。某家在执行公务,你横行阻拦是何居心。”

    “你们抓的是什么人?”

    王守文也凑过身来问道。

    “怎么又一个不怕死的?”

    “你!”

    王守文喝问道:“叫你们总旗来说话。”

    “呵呵,就你也配见我们总旗!”

    话刚说完,谢慎身旁的鲁种田便一拳狠狠向那锦衣卫右脸砸去。

    “哎呦!”

    那番子吃痛之下高喊了出来。

    几颗牙齿生生被打掉,鲜血顺着嘴角流了下来。

    “你们,你们竟然敢动手!”

    他难以置信的盯着鲁种田,憋出了这么一句话。

    平日里都是锦衣卫横行,哪有被人欺压殴打的道理。

    “爷爷见不得你嘴脏,替你洗一洗。”

    鲁种田揉了揉拳头,沉声道。

    “我,我们走!”

    那番子心中起了怯意,遂抽身跑了。

    谢慎冲那浑身颤抖的中年男子道:“他们为何要捉你?”

    “说。。。。。。说来话长。”

    谢慎笑道:“那就慢慢说。”

    中年男子定了定神,长吸了一口气道:“在下姓许,单名一个亘,是兵部武选司的一名吏员。昨日新到任的主事大人说要宴请同僚下属吃酒,其实就是暗示要送礼。可怜我许亘靠着微薄俸禄勉强煳口,哪里有钱去给主事大人买礼物,便没有答应去赴宴。谁知主事大人竟然威胁会叫锦衣卫来拿我。我当时不以为意,谁曾想今天竟然真的碰上了这帮瘟神。”

    兵部武选司主事?那不就是自己便宜大舅哥徐伦吗?

    谢慎这下懵了。

    徐伦要求下属送礼?这都是哪儿跟哪儿啊。

    谢慎定了定神,又叫许亘把详细的经过诉说了一遍。

    这下他已经可以确定确实是大舅哥徐伦在索贿了。

    至于那些锦衣卫也不是什么高级统领,只是一些最底层的番子,应该是被徐伦使了些银钱来威吓许亘的。

    要知道锦衣卫虽然给人的印象是高大上的机构,办的都是皇命钦案。

    但实际上锦衣卫内部也分很多等级。

    最底层的锦衣卫也得靠勒索百姓赚取外快养家煳口。

    如果有金主肯出钱叫他们当打手或者撑撑面子,他们是不会拒绝的。

    以徐伦的身份地位人脉关系是不可能认识锦衣卫高层的。故而徐伦花钱雇佣锦衣卫番子教训不识趣的许亘,可能性很高。

    谢慎看许亘三十来岁,却穿着一身浆洗发白的布袍,应该家里十分拮据。这样的小吏怎么可能拿出钱购置礼物送给徐伦。

    自己那大舅哥也太胡闹了!

    “放心好了,这件事我会帮你处理。”

    “多谢恩公。”

    许亘连忙拱手致谢:“今日若不是恩公仗义出手,某可能就要被那些豺狼带走了。”

    “你不必谢我。”

    谢慎推了推手道:“速速回家去吧。”

    。。。。。。

    。。。。。。

    夜,微风阵阵拂过发梢。

    芊芊指挥着府中下人整理着残羹冷炙。

    一场酒宴刚刚结束,大哥徐伦和一众同僚刚刚吃饱喝足扬长而去,却留下她独自收拾院子。

    唉,即便是这样大哥还是不满意啊。

    大概是因为夫君刻意避开了他。可人言可畏,这种时候夫君怎么能参加这酒宴呢。

    正自感叹间,谢慎却是回府了。

    鲁种田走在前面为谢慎打着灯笼,谢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