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执掌武唐-第28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啸的草原河谷当中。

    他是在想不明白,淳于处平身为大唐的领军大将,为何要去勾结吐蕃人,而且还将全军重要的军情泄漏给吐蕃知晓,差点就将全军置于了死亡之地。

    而且更令陆瑾感到寒心的,是他坚信如淳于处平这样的奸细不会是第一个,也肯定不是最后一个,那看似肃穆庄重的庙堂,又有多少大臣为了自己的私欲,暗中为敌国透露消息,泄漏着朝廷诸多隐秘之事呢?

    (本章完)

第849章 裴炎的下马威() 
便在陆瑾暗自感叹当儿,狄仁杰大步流星的走了过来,沉声言道:“陆帅,属下已经前去搜查了淳于处平所住的营帐,没有发现任何通敌的证据。”

    陆瑾回过身来,月光映得眼眸微微闪烁不止:“淳于处平乃是一个聪明人,即便是带给吐蕃人的信件,也是假于他人之手所写,根本就没有留下半点证据,营帐内也应该如此,没发现也很正常。”

    狄仁杰沉沉叹息了一声,显然觉得非常的可惜,犹豫了半响忽地轻声言道:“陆帅,属下还要向你禀告一个坏消息。”

    “坏消息?说来听听。”陆瑾心知狄仁杰并非危言耸听之人,嘴角已是溢出了丝丝苦笑。

    狄仁杰一脸无奈的言道:“属下刚才才得知,淳于处平乃是兰州都督程务挺一手带出来的将领,他更与程务挺私交甚好,裴炎那里……只怕会有些麻烦。”

    狄仁杰的话音刚落,陆瑾的脸色已是沉了下来,裴炎与程务挺交情莫逆乃是人尽皆知的秘密,淳于处平既然是程务挺的心腹爱将,对于裴炎来说那自然可以说是自己人,如今所掌握淳于处平通敌卖国的证据尚不充分,如此一来此事只怕会有所变数。

    见到陆瑾面沉如秋水,狄仁杰也明白他的顾忌所在,出言建议道:“陆帅,当务之急,我们须将淳于处平立即押解回京,不能让他留在鄯州,更不能让他在路上遇到裴炎。”

    闻言,陆瑾却是苦笑摇头:“裴炎已至鄯州,依照规矩,本帅这个代理主帅必须将如此重大的事情禀告给裴炎知晓,断不能先斩后奏,而且以淳于处平之能,说不定他麾下的亲卫早已偷偷前去向裴炎禀告此事,现在只怕是来不及了。”

    “那可怎么办才好。”狄仁杰顿时急得直跺脚,“连日来的幸苦,莫非要前功尽弃不成!”

    陆瑾长吁了一口气,轻叹言道:“只愿裴炎能够明白事理,一切倒还好办,如果他头脑发热想要释放淳于处平,那我军就麻烦了。”

    正在这个时候,一起快马突然从大营中飞驰而来,渐行渐近已是可以看到马上骑士焦急的神情,此人正是狄仁杰的亲卫心腹李元芳。

    “狄公,大事不好了。”

    还未下马,李元芳已是慌里慌张一句。

    狄仁杰正在因裴炎与淳于处平一事而烦闷,听到李元芳又是前来禀告坏消息,一颗心顿时直往下沉。

    李元芳干脆利落的勒马急停,翻下马背飞步赶到狄仁杰面前,拱手正要开口,突又看到站在一旁的陆瑾,脸上顿时出现了犹豫之色。

    狄仁杰皱眉言道:“有什么话但说无妨,陆帅岂是外人!”

    听闻狄仁杰此话,陆瑾不禁淡淡一笑,看来自己终于在狄仁杰那边洗清了虞国奸细的怀疑,所以他才没有隐瞒之意。

    李元芳点了点头,焦急言道:“狄公,君四海突然不见了。”

    “什么!”霎那间,狄仁杰立即懵掉了,不能置信的高声道,“你说谁不见了?”

    “君四海!君四海不见了。”李元芳再次清晰重复一句,脸膛上布满了沮丧的神情。

    霎那间,陆瑾便是明白了过来,联想到狄仁杰起初对他的怀疑,他这才知道原来一切都是那位他早以为已经跌落悬崖死掉的君四海在作怪。

    想了想,陆瑾忽地一声长叹,眉宇间愁容更盛,对着呆呆发愣的狄仁杰喃喃言道:“狄公,这次你可是给本帅惹来一个天大的麻烦啊!”

    ※※※

    三日之后,新任金牙道行军大总管、陇右道经略大使裴炎来到了陆瑾军中,也没有多话,立即令人鸣响聚将鼓,让诸将前来中军大帐待命。

    在裴炎到来的那一刻,陆瑾便知道他行使全军主帅一事要告一段落了,好在前些日击败了达古日耸那六万主力,现在鄯州的局势总体上还是有利于唐军,只要裴炎能够谨慎为战,持重坚守,必定能够将钦陵赞卓所领的三万大军歼灭于鄯州境内。

    但是,陆瑾还是从裴炎的举动当中感觉到了一丝担忧。

    裴炎一到军中并非召见他这个副帅,了解询问军情,反倒就这么迫不及待的鸣响聚将鼓,在宣告接掌军权的同时,更让陆瑾感觉到了裴炎对他的防备以及不信任,这自然并非好事。

    但是陆瑾也算是问心无愧,况且即便是副帅,他在中军大帐中也有着一定发言权力,并非裴炎一人就能为所欲为。

    陆瑾已经打定了注意,若是裴炎胆敢释放淳于处平,他即便是拼了副帅不做,也要坚决反对。

    不容多想,陆瑾快步来到中军大帐之前,然而令他感觉到意外的是,帐外再非那些面容熟悉的亲卫,而是全部换作了裴炎所带来的士卒。

    这些士卒个个甲亮盔明,持刀带盾,神情一片戒备。

    见状,陆瑾心头一紧,皱着眉头顺着甬道大步而入,未及帐口,忽地从旁边闪出了一个带剑军吏,挡在他的身前厉声嚷嚷道:“来者何人,速速报上名来。”

    没想到居然有人胆敢拦阻自己,并厉声询问自己的名讳,陆瑾心头陡然涌上了一股怒气。

    戒备森严的军卒,尖声嚷嚷的军吏,陆瑾实在没有想到,裴炎居然使用这般低劣的手段来树立自己的将威。

    他强自令自己镇定了下来,口气冷然的出言道:“本帅乃金牙道行军副总管、检校右骁卫将军陆瑾。”

    军吏轻轻颔首,拱手道:“原来是陆副帅,末将有礼了,请陆副帅解下佩剑,末将立即放行。”

    陆瑾怒极反笑,言道:“历来大将前来中军大帐,均是甲胄在身,腰佩长剑,你们这是哪门子军规,居然还要本帅解剑?”

    带剑军吏冷冰冰的言道:“陆副帅,这是金牙道行军大总管、陇右道经略大使裴元帅之令,请你遵令而行,不要让末将为难。”

    陆瑾再也忍受不住,冷冷言道:“本帅不解佩剑又是如何?不要挡着本帅之路,速速滚开!”

    带剑军吏陡然色变,右手一握腰间剑柄,随着“呛啷”一声细响,长剑出鞘直指陆瑾,厉声道:“大胆陆瑾,居然忤逆犯上不遵守裴元帅之令,来人,将他拿下。”

    高亢的话音落点,守在中军大帐周围的军卒全都抽出了武器,气势汹汹的围了上来。

    (本章完)

第850章 陆瑾深陷危境() 
陆瑾依旧是夷然无惧,他藐视的看了眼前这位带剑军吏一眼,语气从容而又严厉:“本帅现奉朝廷之名暂代金牙道行军大总管一职,今番到此,一来未见裴炎本人,二来军权尚未交接,故而本帅人尚是统领全军之主帅,尔等居然胆敢对本帅刀剑相向,可知此乃全军中军大帐,只要本帅一声号令,万千士卒汹涌而入,顷刻便能将尔等砍成碎片,不信咱们可以试试。”

    被陆瑾强大的气势所慑,带剑军吏竟是吓得脸色转白,犹犹豫豫不知道怎么办才好了。

    便在这个时候,一员白面长须的戎装武将从帐内走了出来,对着陆瑾拱了拱手谦和笑道:“陆副帅,末将乃是新任长史张靖臣,军卒无意冒犯,还请陆副帅见谅,请陆帅随我入帐。”

    也不知王孝杰为何会被解除了长史一职,但陆瑾相信这位名为张靖臣的新任长史必定乃是裴炎的亲信,点头言道:“好,那就有劳张长史带路。”

    张靖臣又是谦和一笑,侧身一让对着陆瑾伸手作请,将陆瑾请入了帐内。

    中军大帐环境依旧,然而坐在帅案上的再也并非陆瑾,而是换成了白发白须的裴炎。

    待到陆瑾入内之时,裴炎正在案后翻看着一叠厚厚的书卷,待看到陆瑾进来老眼一抬,淡淡颔首算是招呼:“陆副帅稍后片刻,待所有总管到来之后本帅便主持召开议事。”

    陆瑾不屑与裴炎多言,冷然点了点头,站在了帅案左侧。

    片刻之后,刘景仁、阎温古、爨宝璧、沙吒忠义四位总管与狄仁杰一道,也是步入了帐内,简单的向裴炎禀明身份之后,均是站在了帅案之下垂手待命。

    待到人全部到齐了之后,裴炎才将视线从书卷上移开,老眼环顾帐内诸人一圈,正容言道:“诸位将领,在下裴炎,现奉朝廷之令出任金牙道行军大总管、陇右道经略大使,今日赶赴军中主持对吐蕃的战事,还望诸位能够鼎力相助,共同击退强敌。”

    说完之后,裴炎将视线落在了陆瑾的身上,沉声言道:“陆副帅,请你按照规定交出金牙道行军大总管之印。”

    陆瑾神情默然的点了点头,对着狄仁杰眼神示意。

    主帅之印鉴一般都是由长史代为保管,帅印自然在狄仁杰那里。

    狄仁杰立即会意,从身旁吏员手中接过了裹着黄绸的帅印,走到帅案前轻轻的放在了上面。

    待到狄仁杰刚退下一步,新任长史张靖臣已是快步而上,伸出手来解开了裹着帅印的黄绸,一方龟形为托的方形帅印已是出现在了众人眼前。

    原本历朝历代军中均是通行虎符以及虎形之印,但唐朝因要避讳先祖景皇帝李虎之名,故而军中无虎符虎印,而是改用鱼符或兔符,后来又改用龟符。

    帅案上这方龟形符印,正是全军统帅的象征。

    裴炎满意的点了点头,大手一伸,手掌已是抚在了帅印上面,朗声言道:“目前我军虽然在陆副帅的带领下大胜一场,然而敌军的实力依旧不容小觑,特别吐蕃大相噶尔·赞悉若多布率军九万入侵西域,西域战事更是吃紧,当务之急,我军自然是要争取消灭钦陵赞卓说所领的这支军队。不过在此之前,还有一件大事须得办理。”

    说完此话,裴炎的目光已是落在了陆瑾的身上,沉声询问道:“陆副帅,本帅在路上曾听人禀告,说你论定淳于处平乃是吐蕃奸细,已是褫夺了他的兵权,不知对否?”

    听到裴炎当先便用此事向着自己发难,陆瑾心头不禁为之一沉,点头言道:“对,有诸多证据表明,淳于处平数次泄漏我军情报,特别是将裴行俭大元帅死讯泄漏给吐蕃人知晓,致使我们陷入局势被动。”

    “不知陆副帅口中的证据,是指的何也?”裴炎老眼一闪,口气有些冷冰冰的的味道。

    陆瑾淡淡言道:“第一,淳于处平无故装病,耽搁行程,妄想破坏我军战略;第二,前去吐蕃传信的奸细乃是淳于处平的亲卫,而每次军事议事的内容也只有末将以及几位总管知晓,故而淳于处平有重大的通敌嫌疑,末将依法依规按律将其缉拿,准备交给朝廷查办。”

    一句“依法依规按律”,表明了陆瑾坚定的态度,如果今天裴炎想要让淳于处平官复原职,陆瑾一定不会善罢甘休。

    “好一句依法依规按律。”裴炎却是捋须淡淡一笑,笑容中有了几分揶揄的问道,“既然是陆副帅的决定,那本帅没有心思再作调查,不过身为主帅者当以身作则,严于律己,才能服众,如果现在有人告发陆副帅你是别国的奸细,不知你以何处之?”

    闻言,一股寒意沿脊梁迅速遍及陆瑾全身,从裴炎的态度以及他的口气来看,自己最是不愿意看到情况只怕已经发生了。

    而听到裴炎此话,本就觉得气氛有些剑拔弩张的众总管立即吓了一跳,均是睁大双目不能置信的望着裴炎,显然大是震撼。

    虽是如此,陆瑾依旧没有半分害怕,面无表情的开口言道:“倘若真有证据表明末将乃是敌国奸细,末将也愿意接受国法处置。”

    “说得好。”裴炎重重一掌拍在了案几上面,高声出言道,“君四海,你出来吧。”

    话音刚落,只见大帐的猛虎屏后陡然走出一人,身形魁梧而又高大,正是虞国昔日的镇国大将军君四海。

    再见陆瑾,君四海脸上布满了深深的仇恨以及强烈的不甘,昔年若非陆瑾前来搅局,说不定他早就已经娶了虞国女皇苏令宾走上了人生巅峰,岂会沦落到现在这般躲躲藏藏的境界?

    此际面对陆瑾,君四海又是愤怒又有一种大仇得报的振奋,幸灾乐祸的冷笑言道:“陆瑾,想不到吧,我君四海居然还好好的活着,现在正是我揭穿你真面目的时候。”

    (本章完)

第851章 被免军职() 
说完此话,君四海本以为陆瑾一定会露出惊慌失措的神情,然而令他感到意外的是,陆瑾依旧如同一座巍巍大山般神情丝毫不见动摇,望着自己的神情说不出的藐视。

    见状,君四海更是怒火中烧,长期以来含屈受辱的他登时就如同火山一般轰然爆发了:“诸位,你们眼前这位陆元帅,早在两年前便投靠了火凤教,成为了火凤教所建立的虞国的重臣,虞国女皇苏令宾更是他的娘子,此人现身居大唐要职图谋不轨,你们全部都被他所骗了。”

    此言一处,全帐响起了一片倒抽凉气之声,诸位总管面面相觑,几乎不管相信所见所闻。

    要知道前不久陆瑾才认定淳于处平乃是吐蕃奸细,将之罢黜免职,没想到今天居然又有人说陆瑾乃是什么虞国的奸细,直让诸位总管大感震撼莫名。

    狄仁杰气得胡须乱颤,上前一步戟指君四海朗声言道:“君四海,本官已经调查得非常清楚,陆元帅绝非虞国的奸细,你休要在这里胡言乱语,扰我军心!”

    “还有你这条老狗!”君四海对着狄仁杰怒骂了一句,恶声恶气的言道,“枉我一直那么相信你,相信你会揭穿陆瑾的身份,没想到你却多番对陆瑾纵容包庇,前番甚至还想杀我灭口,若非我那晚躲在帐外偷听到你与李元芳的对话,说不定现在已经变成了一具死尸,狄仁杰,枉你被成为公正严明,断案如神的好官,陆瑾他究竟给了你什么好处,你要违背良心放过他!”

    狄仁杰这才知道了君四海不辞而别的原因,顿时气得身子瑟瑟抖动不止,对着裴炎拱手言道:“裴帅,下官狄仁杰敢以自己的官帽以及身家性命作保,陆副帅绝非虞国的奸细,请你明鉴。”

    裴炎冷冷一笑,言道:“陆副帅是否为虞国奸细,本帅现在没有能力作出判断,一切只能交由朝廷发落,以目前的情况来看,陆副帅已经不适宜担任金牙道行军副总管之职,先本帅依法依规按律解除陆瑾军职,暂且软禁于营帐之内,静待朝廷做发落,另外西突厥安抚使狄仁杰有知情不报,代为隐瞒之罪,本帅同样也暂免你的官职,软禁营中静待发落。”

    轻轻的一席话,已是令大帐内几位总管呆如木鸡,继而激起轩然大波,已是大大骚动起来。

    面对这一切,陆瑾不争不辩,默然无语的摘下了头上的帅盔,将之轻轻的放在了地上,一言未发的转身出帐。

    帐外夕阳暮色,鄯州大地金红灿烂,他凝望着连天而去的湟水,心头一阵酸热,不禁发出了一声沉沉的叹息。

    ※※※

    将陆瑾与狄仁杰双双软禁在大营之内后,裴炎正式接掌了大军一应军务。

    说起来,裴炎本是文官出身,明经及第之后历任濮州司仓参军、监察御史、起居舍人等职,后以黄门侍郎之职拜相,加授同三品,永隆元年又进拜侍中,成为秉笔宰相,从来还没有过从军征战的经历。

    这次朝廷任命他为金牙道行军大总管,前来鄯州指挥与吐蕃的大战,原本裴炎心内是完全没有底的,甚至还说不出的抗拒。

    若非帝命不可违,他是根本就不愿意来到鄯州。

    然而没想到走到半路上,却听到金牙道副总管陆瑾领军水攻大败达古日耸六万大军,一举扭转了鄯州战局的消息,甚至还有活捉生擒大唐宿敌钦陵赞卓的绝妙机会。

    闻讯的一霎那,裴炎立即意识到建功立业的机会到来。

    盖因现在鄯州局势已是利用大唐一方,钦陵赞卓困在了鄯城周围,插翅也是难飞。

    而在西域,西突厥十姓部落在王方翼的攻击下,早是溃不成军投降在即,兰州都督程务挺又将吐蕃大相噶尔·赞悉若多布所领的九万大军阻挡在沙洲一线,只怕待到吐蕃人进入西域,西突厥早就已经土崩瓦解了,到时候面对这程务挺以及回师而来的王方翼,本就军才平平的赞悉若必定也只有率军撤退一条路可选。

    故而裴炎人为吐蕃人的失败已经成了定局。

    但是只可惜,扭转鄯州战局的并非是他裴炎,而是年纪轻轻的副帅陆瑾,即便他抵达鄯州击败钦陵赞卓,最大的功劳还是属于陆瑾的。

    然而令裴炎万万没想到的是,刚进入鄯州没多远,那个名为君四海的人前来告发陆瑾乃是火凤教奸细,不管真相究竟如何,裴炎都有理由将陆瑾免职。

    只要能够将陆瑾撇开,生擒钦陵赞卓,并击败吐蕃大军的功绩白还不是手到擒来。

    想到这里,裴炎大是振奋,脸上露出了踌躇满志的得意之色。

    而此时此刻,陆瑾所居住的营帐却是一片沉闷。

    再被解除了军职之后,陆瑾脱下了穿着足足数月的将帅铠甲,换成一身贴身的袍服,独自一人坐在帐内自斟自饮,神情大是落寞。

    军中征战时原本是不能饮酒的,但对于陆瑾这个已被褫夺了军职的闲人,自然可以不受军规的约束,在何以解忧的情况之下,杜康佳酿无异于是最好的东西,负责看押他的刘景仁本就于心不忍,又对陆瑾的忿忿不平,于是乎也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了。

    但是自斟自饮,始终有些借酒消愁的味道,陆瑾独自一人也甚感喝不下去,故而整整两个时辰过去,一壶酒还有大半。

    随着一阵脚步声响动,一个矮胖的身影突然走了进来,站在帐门便却是一阵默然。

    陆瑾以为是看押他的军士,故而浑不在意,然听到此人站在那里半响一动未动,不禁微觉奇怪,转头便朝着帐门方向一望。

    来者圆脸短须,神情惭愧,却是狄仁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